貨幣信貸指導意見

時間:2022-04-01 05:54:00

導語:貨幣信貸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貨幣信貸指導意見

為全面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金融工作任務,努力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現結合實際,提出2012年全市貨幣信貸工作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總體穩健、調節有度、結構優化的要求,切實貫徹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引導貨幣信貸向常態回歸,實現平穩適度增長。更加注重調整信貸結構,防范金融風險,改善金融生態,創新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著力支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荊州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全市“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二、工作目標

(一)全市貸款投放與地方經濟發展合理匹配。通過向內挖潛和向上爭取,力爭全年各項存款增長13%-16%,各項貸款增長17%-20%。

(二)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有新突破。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縣域信貸服務進一步改善,力爭全市全年60%的新增存款用于縣域,縣域貸款增幅不低于20%。

(三)深入推進中小企業牽手培植工程。積極推動荊州金融服務網的建設,全年中小企業貸款增幅不低于各項貸款增幅,中小企業貸款戶數達4000家,全年新增培植企業500家。

(四)支持新農村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努力做大一行一策、一縣一品,至少推出1-2個新的信貸品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有突破,涉農貸款比例高于各項貸款比例25%以上。

(五)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核心,以龍頭企業為抓手,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村經濟組織為重點,探索各類有利于“三農”發展的金融創新活動。全面推行以農村土地、房屋、林地、水域等經營權為抵押物的農村金融信貸產品,滿足農村種養殖大戶合理的信貸需求。

(六)在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文化產業、服務外包、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鄂西生態旅游圈項目、低碳經濟、循環經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物流業、容納農民工就業等方面,爭取每一個縣市區、每一個行社有一個試點項目。

(七)金融扶弱功能進一步增強。積極承辦小額擔保貸款業務,特別是要拓展勞動密集型小企業貸款。力爭全市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余額突破4億元,全力爭取生源地助學貸款和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有零的突破,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和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試點。

(八)金融監管與服務日趨完善。積極發放再貸款,全年再貸款不低于10億元。加強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的管理,完善對金融機構貫徹信貸政策的評估機制,改善村鎮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強化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督管理,加大對金融機構利率定價和打擊非法集資方面的指導力度。嚴格房地產商業信貸管理,支持部門金融機構參與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棚戶區改造項目貸款,力爭突破1000萬。

(九)加強征信體系建設。力爭A級信用企業新增100家(工行10家、農行25家、中行4家、建行6家、農發行30家、商業銀行15家、農信社10家),信用社區新增50家,60%的縣市(鄉鎮)達到信用縣市(鄉鎮)標準。

(十)積極開展人民幣結算試點業務。力爭10家企業進入試點名單,全年人民幣結算余額突破5000萬。

三、具體措施

(一)切實貫徹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平穩適度增長。要準確把握國家金融宏觀調控政策,按照“總量控制與結構調整相結合、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相結合、資金運營與防范風險相結合”的原則,繼續落實“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保持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兩圈一帶”的總體戰略和市委、市政府的總體目標,加大對縣域經濟、“三農”、中小企業、創業促就業、文化旅游、服務外包、物流、節能環保等產業的信貸支持,加大對“兩個大橋”、“兩條鐵路”、“兩條公路”、“兩個電廠”和“四個港區”等重點基礎設施和“荊州三國文化園”等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完善對低碳經濟、循環經濟信貸支持的“綠色信貸機制”,嚴格控制對“兩高一剩”行業貸款,從嚴控制對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的貸款。同時,要加大信貸結構調整力度,著力提高信貸質量和效益。各金融機構要根據實體經濟的發展要求,在防范信貸風險的前提下,滿足合理的信貸需求,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努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二)加大縣域信貸支持力度,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壯大。各地要著力完善縣域金融協作機制和金融監管體制,引導大中型金融機構延伸縣域服務網絡,積極引導城市金融機構到縣域設立網點,鼓勵到縣域設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各金融機構要從履行社會責任的高度,下沉工作重心,找準縣域經濟發展與自身發展的有效結合點,進一步充實縣域機構力量,適當擴大縣域機構的貸款審批權限,優化貸款審批流程,為縣域機構擴大縣域信貸投放提供寬松的環境。要進一步拓展縣域信貸資金來源渠道,支持優質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和上市融資等方式獲取資金。鼓勵銀行與各類擔保公司合作,大力發展農業政策性保險和農村小額保險。努力實現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農戶信用評級全覆蓋和農戶有效貸款需求全覆蓋,全面推進金融服務均等化。

(三)創新信貸產品,最大限度地支持“三農”發展。要全面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積極開發農村信貸,推進信用共同體建設,支持有一定規模、信譽良好的種養殖大戶。要大力開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聯保貸款”,積極推廣“行業協會+聯保基金+銀行”、“龍頭企業+種植基地+行社聯合+財政貼息”等信貸模式,進一步豐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貸產品,逐步完善“兩社”合作機制。大力支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銀行信貸積極介入“企業+基地+農戶”、“企業+中介組織+農戶”等聯結方式,開辦存貨抵押貸款和倉單、應收賬款、股權質押貸款品種,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支持重要的農業項目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探索培植金融支持農家樂、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建材下鄉等新興經濟熱點,拉動農村消費。加大對農產品加工園區的信貸支持力度,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核心,積極發展銀團貸款,支持園區重點項目建設。農發行要以業務領域擴展為契機,加大對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轉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消費市場和農業綜合開發的支持力度。農行要在推進“三農事業部制”改革的同時,積極做大做強做實縣域分支機構,支農貸款不低于當年新增貸款總額50%,保證“三農”業務的穩步增長。農信社和農村合作銀行要繼續發揮支農主力軍的作用,在發展小額農貸的同時,積極探索大額農貸,確保新增貸款的70%用于支持農業發展。郵儲行要進一步擴大涉農業務范圍,力爭在服務農戶小額信貸和縣域涉農企業上有大的突破,確保每年新增貸款2億元,爭取3億元。

(四)強化信貸服務創新,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繼續做好中小企業客戶培植工作。市級金融機構要建立中小企業專營機構和服務部門,制定切實可行的培植工作計劃,并結合信貸營銷工作機制,建立培植工作檔案,認真落實培植工作的各項舉措。積極提升中小企業信貸服務水平。各金融機構要積極開展中小企業信貸管理體制改革,在防范和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適當下放中小企業貸款審批權限,逐年擴大用于支持培植對象的信貸規模,積極開展專題營銷活動,滿足不同類型中小企業貸款需求。積極搭建銀政企合作平臺,開展信貸簽約活動,創辦金融服務網,節約信貸成本。同時,積極推動中小企業發行公司債、企業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進行直接融資。各金融機構要充分發揮信息咨詢和智力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加強與法律、審計、資信評估等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的協作配合,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上市咨詢和上市輔導,支持組建產權明晰、運作規范的股份制或民營擔保機構。人行荊州市中心支行要大力支持市創業擔保公司發展,并與有關部門配合,組織社會中介信用評級與金融機構合作,鼓勵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積極協助中小企業與有產、供、銷聯系的大企業和優勢企業建立配套擔保關系。

(五)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創業促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和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的信貸扶持力度。各金融機構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在優惠利率總水平的基礎上,繼續貫徹執行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加大對公共租賃租房、經濟適用房、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信貸支持。要抓住我市創建國家級創業城市的契機,積極開辦或創新針對創業人員的信貸產品,支持創業帶動就業活動。要切實加大對弱勢群體的信貸扶持,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加大金融對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的支持力度,采取分類支持、各有側重的方式,建立信貸對接平臺,以點帶面,充分調動大學生“村官”創業的潛能,發揮大學生“村官”普及農村金融知識的獨特作用,帶領農民創業致富。

(六)充分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切實履行央行服務經濟發展的職能。一是管好用活再貸款,為金融機構貫徹貨幣政策提供強有力后盾。二是強化信貸政策評估。加強對金融機構執行國家信貸政策評估,在省市聯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評估指標,擴大評估應用范圍,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在守法合規經營的同時,加大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強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檢查與監督,督促其降低不良貸款,穩步提高資本充足率,使農村信用社成為真正能夠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機構。三是加強法定存款準備金管理。加大對財政性存款的監督檢查力度,合理掌握金融機構流動性狀況,認真監測金融機構經營情況,做好分析反饋,進一步完善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管理,促進其穩健經營。四是完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各金融機構特別是法人金融機構要根據企業特點,充分利用風險溢價機制,按照企業信用等級和經營狀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實行差別化的利率政策。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減少上浮幅度或執行基準利率。同時,實行靈活的計結息政策,以適應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減輕其財務壓力。五是繼續加強對地方融資平臺公司貸款的風險監測與管理,跟蹤關注融資平臺項目的變動。

(七)深化金融生態建設,大力改善信用環境。各地要為改善金融服務創造良好條件,尤其要在保護銀行債權、防止逃廢銀行債務、處置抵貸資產、合法有序進行破產清算等方面營造良好信用環境,推動全市信用體系建設,促進地方金融生態環境改善。繼續開展信用社區創建活動。依托城鎮社區平臺,整合社區、社保、工商和金融等部門資源力量,將創建活動與推廣小額擔保貸款和小額貸款零售業務緊密結合起來,扶持創業和再就業,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和和諧穩定。深入開展信用企業培植工作。通過政府主導,整合各部門力量,制定企業信用培植辦法,完善企業信用工程建設的長效機制,使企業資信等級的質量與數量有明顯提升。繼續深化農村信用工程創建。堅持政府主導、農村信用社具體負責的創建模式,運用評級授信的方法,開展信用農戶、信用村組和信用鄉鎮創建活動,推動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向縱深發展。深化區域信用工程創建。繼續爭創全省“A級信用市州”和“最佳金融信用縣市”,全面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推進區域綜合信用指標的好轉和大面積行政區域信用等級的提升。繼續改善影響金融生態的相關環境,包括行政環境、司法環境、信用中介服務環境、金融內部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