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小結
時間:2022-05-27 04:38:00
導語: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小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機制于年月份啟動運行,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醫患糾紛調解工作的要求,我局認真履行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法定職責,與市衛生部門加強協作,共同對全市近年來醫患糾紛發生數量、類型、醫患糾紛的成因及社會影響進行認真調研,并赴、市六合區學習考察當地醫患糾紛調解工作經驗。今年月中旬著手組建市醫患糾紛調委會,同時我局與衛生局共同草擬了《市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實施意見》和《市醫患糾紛調解處置暫行辦法》,組織有關部門和醫療機構專業人員座談征求意見,幾經修改,于月14日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以天政〔〕44號文件印發全市。市醫患糾紛調委會成立以來,在短暫的時間內已成功調處3起醫患糾紛,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在實踐中探索我市醫患糾紛解決的新途徑。
(一)加強部門協作,搭建工作平臺。
1、搭建醫患糾紛調解運行平臺。今年月中旬,市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聘任三名專職調解員和一名調解員助理。同月,我局會同市衛生局商定市醫患糾紛調委會組成人員,報市人民調解委員會批準。市矛盾糾紛調處中心三名專職調解員參加市醫患糾紛調委會,負責全市醫患糾紛個案的受理和調解工作。與此同時,在市衛生局支持下,組建市醫患糾紛調解工作聯絡員隊伍,在市衛生局和38家醫療機構內確定42名醫患糾紛調解工作聯絡員,以加強調委會與醫療機構間的聯系互動。在醫患糾紛發生第一時間,聯絡員與醫患糾紛調委會聯系,調解員及時趕到現場,主動介入,在調處階段,聯絡員積極配合調委會開展工作,促進醫方、患方、調解組織三方間的溝通交流。
2、搭建醫患糾紛責任分析論證專業支撐平臺。為適應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專業性要求,選擇82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藥、病理、護理等專業人士組成市醫患糾紛責任認定醫學專家庫,在發生重大、復雜醫患糾紛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聘請3—5名醫學專家組成醫療責任分析論證小組,提出責任論定意見,供調解員參考,增強人民調解化解醫患糾紛的專業信服力。
3、搭建醫患糾紛調解的陣地平臺。依托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設置醫患糾紛調委會辦公場所,投入了3萬元在司法局院內租賃了辦公用房,進行裝修,購置辦公桌椅、檔案柜、安裝了電話、電腦、空調等辦公設施,按照規范化調委會“五有六統一”的標準配置軟硬件設施,各項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上墻公開,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規定醫患糾紛一律離開醫療機構場所,統一到調委會進行調解。
(二)建章立制,配強隊伍。
1、組建專業調解隊伍。鑒于醫患糾紛專業性強的特殊性,在人員構成上充分兼顧了懂法和懂醫兩方面因素。目前,市醫患糾紛調委會設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員9人,由市司法行政、衛生、公安部門分管領導和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及醫學、法學方面專業人士、專職調解員共十一人組成。市調委會聘任3名長期從事法律工作,具有豐富的基層及群眾工作經驗的改任非領導職務的同志但任專職調解員,具體負責醫患糾紛的調解工作,另聘任1名法律專業,能熟練操作電腦的調解員助理協助開展工作,形成“專業互補、技能互助”的調解團隊。
2、建立工作制度。為提升醫患糾紛調解的規范性和公信力,局基層工作管理股指導制定了調解范圍、調解原則、調解紀律及醫患糾紛調委會工作職責與工作流程。建立了工作例會、接待登記、糾紛受理登記、調解指派、調查取證、調解工作程序、調解協議制作、協議履行和回訪等制度。根據調解文書規范格式印制了《醫患糾紛人民調解接待登記表》、《調解申請書》、《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糾紛受理調解通知書》、《提供材料告知書》、《送達回證》等文書,建立了各類接待、受理、登記臺帳,使醫患糾紛調解工作有章可循,促進工作規范開展。
3、健全工作機制。建立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定期學習培訓、重大醫患糾紛集體會商、疑難糾紛聘請專家分析評估、過激糾紛請示報告協調等多項業務制度,并與市衛生局進行工作研討,不斷提高隊伍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質。同時醫患糾紛調委會工作經費全部納入市財政預算,保證了醫患糾紛調委會獨立和公正的開展調解工作。
(三)快速高效,開展工作。
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成立后,相繼受理3起醫患糾紛調處申請,醫患糾紛調委會通過認真細致的工作全部調解成功,醫、患雙方對調處結果均表示滿意。在醫患糾紛調解具體工作中做到:
一是熱情接待、耐心疏導。4名專職調解工作人員以對醫院和患者雙重負責的責任感,對前來咨詢、申請調解的患者及家屬熱情接待,在認真聽取當事人的陳述,作好談話記錄同時耐心疏導,使患者及家屬放下思想包袱和顧慮,自愿接受調委會的調解。
二是認真分析、多方溝通。認真仔細的傾聽、審閱前來申請調解的患方陳述及提供的資料,同時走訪醫院,調取病例,聽取院方代表的情況說明,組織做好糾紛受理、證據保存、調查取證等工作,對醫患糾紛的產生過程及細節、矛盾焦點產生的因果關系,進行認真分析,依據證據材料和法律法規,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與患方、院方進行溝通,做好組織醫患雙方有效調解的前期準備工作。
三是真情調解,簽定協議。調處過程中,醫患糾紛調委會的調解員作為第三方,秉持客觀公正原則,從法理、情理的角度向患方、院方雙方進行耐心細致地分析,增進雙方相互理解,互諒互讓,促進雙方達成共識,簽定調解協議書并及時履行。
二、我市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照搬照用,作為人民調解的指導部門,結合前期的籌備、建設及近期的運行情況,我們認為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工作還需在以下方面完善和加強。
(一)需進一步加強醫患糾紛協作機制建設,實現部門聯動。醫患糾紛發生后,當事人情緒激動,容易激化為群體性事件和“民轉刑”案件,應建立并全面落實多部門協作制度,保障醫患糾紛調解工作成效。
1、建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與衛生行政部門及醫療機構間的協作制度,定期通報調解信息,加強醫患糾紛預防工作。發生重大醫患糾紛,兩部門間要迅速派員指導協調,及時化解處置。
2、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處不可能包攬全部醫患糾紛的處理,要加強人民調解與和行政調解、法院訴訟的銜接配合,形成多元化的醫患糾紛解決機制。對一些糾紛復雜、賠償數額較大的醫患糾紛,在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以后,及時到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強化人民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給予配合支持。
3、建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與法律服務配合制度,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優勢,將調解與普法宣傳、法律咨詢服務、法律援助和公證等工作緊密結合,加強宣傳和疏導,使簡單的醫患糾紛“未調先解”,對重大疑難醫患糾紛案件,發揮各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資源優勢,配合專職調解員開展攻堅調解。
(二)需進一步加大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宣傳,提升群眾知曉度。建議在醫療機構內開展針對患者及其親屬的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宣傳,使患方了解人民調解,最大限度地將醫患糾紛引入人民調解化解渠道。通過報刊、電視、網絡宣傳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處的優勢和便利,對采取“醫鬧”方式無理索賠的堅決予以遏制打擊,提高群眾對第三方調處醫患糾紛的認可度,提升社會影響力,使群眾在發生醫患糾紛時理性選擇解決方式。
(三)需加快落實醫療機構醫療責任保險,分擔醫療風險責任。要根據省衛生廳、司法廳、保監會的文件要求,醫療機構宜針對自身情況,積極探索建立醫療責任保險或聯合組建醫療事故賠償基金,由保險公司或基金會直接承擔醫患糾紛賠償責任。這既可提高患方對醫患糾紛調委會的信任度,又可增強醫方的抗風險能力。外地經驗表明,這是處理醫患糾紛行之有效的舉措。與此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對醫患糾紛中醫方確無過錯和責任,而患方又有重大損失且經濟十分困難、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宜適度安排資金,酌情救助,讓患方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減少對立。
(四)需完善重大醫患糾紛應急處理機制,嚴厲打擊借醫患糾紛滋事現象。公安機關應針對醫患糾紛引發群體性、突發性事件的頻率、表現方式、規模和激烈程度等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公安機關要依法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果斷處置,維護現場秩序,杜絕“小鬧小賠、大鬧大賠”現象的出現。
(五)建議醫療機構健全醫患糾紛預防機制,防患于未然。
1、完善制度,強化管理,規范醫務人員行為,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經常排查整改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從人員、設施、器械、藥品等方面堵塞漏洞,提高醫療質量,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事故和工作失誤,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
2、醫療機構對醫療過程中發生的事故或非正常死亡的個案,及時掌握情況,分析原因和責任,依據法規、情勢,采取應對措施,掌握處理糾紛的主動權。
3、加強醫學科普知識宣傳,廣泛宣傳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風險性,引導群眾理性對待可能發生的醫療風險和醫療損害糾紛,營造有利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輿論氛圍。
(六)需進一步加強醫患糾紛調委會公信力建設,提高工作實效。醫患糾紛調解必須以醫患雙方自愿申請調解為前提。調解員既不是患者的人,也不是醫方的辯護人,而是站在第三方立場秉持客觀公正原則依法調解。但在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實踐中,調解員會產生“出力不討好”的顧慮:即醫方認為調委會“拿別人腳板底挑刺”,患方顧慮調委會替醫院說話”。因此需進一步加強調處工作公信力建設,使醫患糾紛調處工作從實體和程序方面均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善始善終處理好每件糾紛,取得醫患雙方的信任,提高糾紛調處工作實效。
- 上一篇:鄉工會會員大會發言范文
- 下一篇:供銷社開展計生條例宣傳活動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