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系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1 20:36: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患關系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患關系論文

篇1

1.1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雙滿意調查法”實施后患者對護士接診態度、住院環境舒適、產前產后健康教育、溝通交流、服務態度、陪同檢查、穿刺技術、巡視病房及時性、滿足需求及時性、患者隱私保護、費用合理性、出院指導內容等各項護理工作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實施前(P<0.01),見表1。

1.2護理人員自身工作滿意度“雙滿意調查法”實施后,護理人員對工作環境、工作壓力、績效考核、薪水分配、人際關系、個人發展機會、職業成就感、工作自主性、科室管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2。

1.3護理質量“雙滿意調查法”實施后,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基礎護理、母乳喂養指導、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護理文書、消毒隔離等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實施前(P<0.01),見表3。

2討論

一所醫院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及生存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醫患關系。而產科是醫院的一個特殊科室,產婦是一個特殊的就醫群體,出于對自身及圍生兒健康的關心,她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因而常對醫務人員提出過高的要求。有報道指出,全國醫患糾紛中婦產科約占1/3[5]。戴愛秀[6]對本院醫患糾紛調查發現,婦產科發生的護患糾紛占全院護理糾紛的29.21%,指出護患糾紛不僅影響醫患關系的和諧,對護理人員也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從而產生職業倦怠感,影響工作積極性。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最多,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取決于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意識及服務水平。有研究表明,產科護患糾紛發生原因主要包括護理技術操作水平不高、服務態度不佳、護患溝通不善以及患者或家屬本身的因素等[7]。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高低對護理工作的評價具有可靠性及參考性[8]。“雙滿意調查法”就是患者滿意、醫務人員滿意,而雙方滿意的原則是“一切為了患者”“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認同感”。

開展雙滿意調查活動,有助于在了解醫患雙方需求的同時,盡可能改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緩解醫患矛盾,提高患者滿意度[9]。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產科實施雙滿意調查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均較實施前明顯提高,表明該護理模式是一種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并改善護患關系的方法。通過發放雙滿意調查表,醫院及科室能夠通過患者的反饋及時掌握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及醫患關系情況,通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了解患者對護理人員的需求,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及時進行整改。對表現好尤其是患者點名表揚的護理人員,科室除通報表揚外,還在績效考核方面予以充分體現,體現“多勞多得,干好多得”的績效考核原則,并直接與評優、進修、晉職等掛鉤,使護理人員個人發展機會增多,獲得職業成就感,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主動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努力改善工作環境[10],搞好與醫生、護理人員及與患者的人際關系,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主動提高操作技術水平,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

有研究表明,無論是物質激勵還是口頭表揚等精神激勵,對護理人員都是一種具有重要意義的激勵模式,促使護理人員發揮自身工作潛力,主動改善工作細節,提高科室管理水平,更圓滿完成護理工作,從而使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提高,患者滿意度亦相應提高[11]。而對患者投訴較多的護理人員,除給予通報批評,按照績效考核規定扣除相應的績效工資外,還應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查找發生糾紛的原因,尋找更好的途徑去解決問題,將消極事件轉變為積極結果[12]。若護理人員再犯同樣問題時,應取消評優、進修、晉職資格,從而有效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護理工作規范,提高護理質量。

篇2

臨床實習階段是醫學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由醫學生向醫師轉變和過渡的橋梁,這期間病人是最寶貴的學習資源。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和病人對醫療服務要求的提高,使得臨床實習資源日趨短缺,也造成了現階段“實習醫生不覺得自己是醫生,患者及家屬拒絕接受實習醫生的服務”的尷尬境地。因此,表面看來,實習醫生與患者之間沒有出現緊張或惡劣的正面沖突,但今天的“平和安靜”,卻正是明天“醫患糾紛”的隱患。臨床帶教教師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提前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安排好他們與實習醫生配合的學習項目,但是最終得到的效果充其量也就是一出“表演”,而非真實的診療過程,無法從根本上調動起雙方的主動性和相互需求,使得臨床實習教學流于形式。醫患關系的改善不僅要注重于當前,更應該著眼于今后。從臨床實習階段就應該教育實習醫生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樹立為病人服務的思想,為其在以后走上實際工作崗位時,能夠正確處理好醫患關系并真正地貫徹和體現醫學醫療“以人為本”的理念打下堅實的基礎。

2在臨床實習階段對實習醫生進行建立正確醫患關系教育的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病人的權利和法律意識增強。傳統的以醫生為中心,只注重疾病本身,而忽視病患的舊生物醫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時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思想觀念轉變的步伐,因此,除了指導學生要掌握專業的醫學知識外,還應該強化學生的服務意識,對病人要從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進行診治,使學生力爭做到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為人服務為中心的服務方式。針對這一教學目標和要求,初步嘗試了“一站式跟蹤服務”的臨床帶教模式。

2.1從門診開始教育實習醫生樹立“患者至親”“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實習醫生從門診開始接觸病人。帶教教師選擇合適的患者,讓實習醫生協助完成基本的查體項目,并在之后的檢查和住院過程中陪同患者及其家屬,一方面幫助患者更快捷有效的完成入院程序,同時為實習醫生提供了與病人接觸和了解的機會,使雙方建立需要與被需要的關系,從而順利過渡到住院后的問診和查體等環節。當然,需要提前告知實習醫師醫療行為是一種以人和人的健康為對象的行為,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必須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原則。在臨床工作中做到痛病人所痛,幫病人所需,貼近病人,認真仔細對病人進行檢查治療,取得病人信任,讓患者放心,傾吐自己的心聲。帶教教師在指導實習醫生學習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患病過程的同時,還應該幫助其進一步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思想與態度,如對所患疾病的看法,內心的感受,尤其是對疾病的擔心與恐懼感,疾病對生理與心理的影響,病人對醫生治療方案、措施與態度的期望等。

2.2在住院部進一步強化實習醫生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和交流有了門診的初步接觸,進入住院部,開始第二階段的培訓與滲透。避免讓實習醫生管理超過2名以上的患者,在患者及其家屬面前多肯定實習醫生的工作,當面給實習醫生布置任務,告知家屬實習醫師是最直接照顧患者病情的醫生。進一步教育實習醫生應該摒棄“以醫為尊”、“重病輕人”、“患者求醫”、“醫不叩門”的思想,耐心地向患者多解釋、多傾聽,增加人文關懷與情感交流的投入,交往中要注重溝通的技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關系中,相似的態度、信念、價值具有吸引性”,醫生的語言貼近患者生活、適合患者心理,就可取得相似的吸引。語言內容因人而異,根據病人所處的社會階層、文化程度、習慣與患者關系親疏等社會屬性的不同,運用適當的語言形式和內容。對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村的患者等,盡可能注意醫學語言的通俗易懂、簡明扼要,而對文化程度較高的則注意語言的條理性和適當的醫學術語,能夠用數據說話的盡量使用,不可含糊、模棱兩可;特別注意減少支配和強加的意識,把治療方案等選擇交給病人(家屬),不輕易說“不”,用期望與引導實施醫療行為。

2.3將患者(家屬)對實習醫生的滿意度納入考核指標針對實習醫生作為學生的角色,對其各方面的教育和要求都應該有一個量化的考核指標。將患者及其家屬對實習醫生的滿意度納入考核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學生對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重視,使其認識到醫患溝通能力的高低與醫學知識技能的多少一樣,是考評一名醫學生合格與否的不可或缺的標準,兩者缺一不可,不可分割。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著名的《福崗宣言》指出:“所有醫生必須學會交流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缺少共鳴(同情)應該看作與技術不夠一樣,是無能力的表現”。這種“一站式跟蹤服務”的代教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實習醫生與患者的疏離關系,強化的雙方的需求關系,提高了實習醫生的責任感,使其能夠切實體會到真實的醫療行為中醫患之間的關系。但是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實習醫生與患者產生摩擦的概率,因此,作為指導教師,應該做到“放手不放眼”,及時發現隱患問題,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和對待。

篇3

帕特南指出,在社會資本的三個基本構成要素中,信任是社會資本的最關鍵因素,而互惠規范、公民參與網絡能夠促進社會信任。社會信任、互惠規范以及公民參與網絡是相互加強的,它們對于自愿合作的形成以及集體行動困境的解決都是必不可少的⑧。紐頓進一步分析認為,通過互惠和信任,社會資本把個人從缺乏社會良心和社會責任感的、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義的算計者,轉變成為具有共同利益的、對社會關系有共同假設和共同利益感的共同體的一員而構成了將社會捆綁在一起的紐帶⑨。可見,高信任度會使人們產生對未來良好的心理預期,使人們基于互惠、互助基礎之上的社會團結與合作成為可能,進而創造出一種無障礙的、低交易成本的、高合作度的社會生境。這種社會生境為和諧的社會關系提供了必要前提,其中包括赤腳醫生和農村居民醫患關系。梁立智等在北京村落問卷調查表明,在村民對赤腳醫生的主要態度中,信任排在第一位,該項調查也揭示出相對于赤腳醫生的技術,村民對赤腳醫生的人品更為信任⑩。村民對赤腳醫生的信任不僅取決于治療效果的彰顯,還取決于對醫生本鄉本土資格的認定,以及由此引發的口碑和評價11。農村居民對赤腳醫生的信任大致表現為政治信任、“本地人”身份信任、以及文化技術三個方面。在政治信任方面,當時對赤腳醫生的選拔條件要求是家庭出身好、政治思想好,尤其優先選拔具備上述條件的貧下中農子女,村民特別是貧下中農對赤腳醫生在思想感情上非常信任。在“本地人”身份信任方面,除了醫患關系之外,赤腳醫生和病人之間還具有其他在共同生活的社區中所形成的多重關系,如鄉親關系、鄰居關系、親戚關系、熟人朋友關系等。可見,赤腳醫生和病人的交往已經遠遠超出了醫患關系的范疇,形成復雜深厚的人情網絡。在這網絡中,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的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每根繩子被一種道德要素維持著12。基于鄉土的人情網絡,村民形成了對赤腳醫生傳統角色和身份的習慣性認同。在文化技術方面,赤腳醫生時代的很多農村群眾由于自己沒有進過學校,沒有讀過書,不識字,對醫生非常相信,對“公家”選派培訓出來的從醫者的能力毫不懷疑。當時農村普通老百姓對醫生(哪怕是只受過很短時間的培訓、醫術極為低級的人)的相信幾乎近于盲目13。

二、規范與農村社區醫患關系

規范是人們創造的、用以約束人們相互交流行為的框架。從其構成看,它包括正式的約束或制度(如政策、規則、法律和憲法),以及非正式的約束或制度(如價值觀念、倫理規范、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和行為方式)。早期關于社會資本的內涵往往被限定在關系和關系網絡層面,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學者認為社會資本還應該包括制度、規則等,把正式制度也納入社會資本范疇之中。從關系網絡到制度規范,是社會資本研究內涵的一種拓展,也是人們對社會資本認識的一種深化和發展。由于社會資本研究內涵的擴展,有學者就把社會資本分為關系型社會資本和制度型社會資本,把規范分為道德性規范(如輿論、習俗、道德)、契約性規范(如組織規則)和行政性規范(如法律)三種形式。“互惠”對于規范社會資本具有核心價值和意義,人們往往用“互惠規范”代替“規范”進行表述。紐頓認為,互惠是社會資本最重要的形式,是一個恩惠風水輪流轉的社會及其公民的一個一般化的特征:即個體為他人提供便利并不是因為他希望立即并且以對方曾經受益的方式得到報答;而是如果他有不時之需,將會在未來不確定的時間被一些不確定的人(很可能完全是一個陌生人)給予回報。因此,一般而言互惠包含著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風險和自愿14。埃里克森(Erikson)也認為,社區內部成員通過長期重復的博弈互動,會產生互惠合作的規范:關系緊密的群體內的成員們開發了并保持了一些規范,其內容在于使成員們在相互之間的日常事務中獲取的總體福利得以最大化15。由此可見,這種互惠規范相當于“恩惠銀行”,它意味著在建立了長期互惠關系的人們中存在某種程度的對稱性。這種對稱性的人際關系不僅有利于抑制人們的利己主義和機會主義的動機和行為,克服社會中的各種社會困境和集體行動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它是人際關系運作中信任產生的社會基礎,可以促進“普遍主義信任”觀念,遏制和抵消各種狹隘的、封閉的“特殊主義信任”觀念。這種道德規范的力量迫使人們把自身的社會行動納入規范的軌道,促使人們之間普遍信任的形成,最終使得集體行動成為可能。正如科爾曼(Coleman)所言:在某些自治體的村莊、公社以及部落社會中,通過人們共同遵守的規范,限制某些行動,鼓勵其他活動。規范的功能是相當于法治社會中法律的作用,社區實施的懲罰相當于在政府職能完善的社會中,由政府實施的合法懲戒行動16。從規范角度觀察赤腳醫生時期的社區醫患關系,不難發現該時期呈現出的是一種強道德性規范、弱行政性規范、以及契約性規范付之闕如的規范格局。首先,除了和生產大隊這一類行政型組織外,該時期幾乎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經濟型和社會型組織,更遑論由后兩類組織制訂的規則和與服務對象達成的契約。其次,赤腳醫生是中國在社會經濟不發達情況下主要依靠政治動員來解決農村基本衛生保健問題的一次嘗試17。受政治觀念和政治動員的影響,行政性規范主要體現為一是按照政治觀念選拔和培養赤腳醫生,二是通過媒體宣傳和社會表彰來鼓勵和制約赤腳醫生,使其按照社會對自己的要求來塑造、表現和發展自身行為。除此之外,缺乏對赤腳醫生行醫條件和行醫職責的專門管理規范。與之形成鮮明反照的是,赤腳醫生和村民之間由于受到血緣、地緣關系的影響而表現為熟人社會下復雜的藤蔓關系。這種藤蔓關系網中的社會道德制約因素表現得尤為突出。這種道德性規范不僅呈現向度上的相互性特征,而且具有身份上的平等性特征。在這種熟人社會中,赤腳醫生的服務不僅獲得一種天然的支持系統(即村民的配合與理解、大隊和家人的支持),還受到相應的監督與社會道德制約18。由于赤腳醫生和村民之間很可能存在某種親戚關系,二者之間自然也具備了某種相互的親情與家庭道德情感,這樣赤腳醫生一方面易于得到親戚的配合與支持,另一方面其行為也會受到親戚的監督和大家庭內道德的約束。由于赤腳醫生和村民是基于村落地緣的鄉親關系,兩者具有共同的語境、文化和道德背景,這樣既易于形成建立在具體人格、品性、修養的相信和認可基礎上的信任關系,同時也易于受到村落內道德輿論及文化習俗的約束。赤腳醫生和村民之間的道德性規范不僅呈現向度上的相互性特征,而且具有身份上的平等性特征。這種道德性規范既是天然存在于村落社會的,也是在赤腳醫生和村民之間平等的醫患交往、頻繁的社會互動過程中產生而來的。同樣是農民出身、半農半醫的赤腳醫生身份在心理上弱化了與村民之間不平等的勞作地位,同時赤腳醫生并不完全支配著病人、治療方式也不完全是由醫生決定后命令和強加給病人,而是通過談話讓病人知情,與病人取得了一致性,所以病人對醫生給自己的建議都比較樂意采納并服從,對治療一般疾病較為滿意。在選擇治療方案和用藥時,赤腳醫生不僅僅依據“必要”,往往還會考慮“可行”,所以病人感到很“貼心”19。除了醫患關系之外,赤腳醫生和其治療對象還有其他一些在共同生活的社區中所形成的人際關系,病人和醫生之間在心理上的很容易取得較為平等的認同20。

三、社會關系網絡與農村社區醫患關系

布迪厄(Bourdieu)指出,社會資本就是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的集合體,那些資源是同對某些持久的網絡的占有密不可分的;這一網絡是一種體制化的網絡,是同某團體的會員制相聯系的,它從集體性擁有資本的角度為每個會員提供支持,提供為他們贏得聲望的憑證21。科爾曼延續這個思路,把關系網絡作為社會資本的基本內涵進行研究。在這之后的許多學者在研究社會資本時,也都是強調關系網絡的意義,只不過有的學者強調正式關系,而另一些學者更加強調非正式關系。正式關系是通過一定的程序、契約等正式的形式在個人或者組織間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具有一定約束力的相互聯系;非正式關系則是指個人或組織通過一些親緣、地緣等因素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不具備強約束力的相互聯系。前者是人們為了某些共同的目標、利益和期望自覺構建而成,而后者則是在人們的生活中自發形成的。但無論是正式關系網絡還是非正式關系網絡,它們都具有互惠交換、強制信任、價值內化與動態團結這些基本特征,正是這種由于受到理性驅動和文化、規范驅動而形成的不同特征,使得嵌入于關系網絡的社會資本的形成具有了特定的基礎22。帕特南認為,關系網絡可劃分為兩大類:即橫向為主的關系網絡和垂直為主的關系網絡。橫向關系網絡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權力的行為者聯系在一起,而垂直關系網絡將不平等的行為者結合到不對稱的等級和依附關系之中。對共同體而言,橫向關系網絡越緊密,其公民就越有可能進行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而垂直關系網絡無論多么緊密,無論對其參與者多么重要,都無法威脅社會信任和合作23。受帕特南的影響,伍爾考克(Woolcock)將社會資本分成緊密型(bonding)、跨越型(bridging)和垂直型(linking)三種類型。緊密型社會資本指家庭成員和其他具有緊密關系的人之間的紐帶,跨越型社會資本指不同類型的人之間較弱一些聯系紐帶,而垂直型社會資本指貧困人員與那些對他們具有重要影響的人員之間的紐帶24。格蘭諾維特(Granovetter)根據關系雙方的互動時間、感情強度、親密(相互信任)度以及互惠交換的表現,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區分為強關系、弱關系和無關系。他根據勞動力市場中信息傳遞的過程和特點提出,主要是弱關系紐結而非強關系紐結才是信息傳遞的真正橋梁。這是由于弱關系分布范圍很廣,比強關系更可能充當擴約社會界限的橋梁,弱關系橋梁為人們提供了接近超越所屬社會圈子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資源的通道25。林南(NanLin)進一步深化了格蘭諾維特的弱關系理論,認為弱關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在建立異質性關系上更有優越性。異質性關系建立在工具性行動(instrumentalaction)的基礎上,大多經由弱關系達成;而同質性關系建立于情感性行動(expressiveaction)的基礎上,多經由強關系達成26。與弱關系理論相對,邊燕杰在中國特定環境下提出了強關系假設,他認為中國人更經常地通過強關系而非弱關系尋找工作渠道,強關系較之于弱關系更能找到工作27。通過關系網絡觀察赤腳醫生和村民之間的關系,會發現該時期的網絡關系是一種同質性的、以橫向參與網絡為主的非正式關系。赤腳醫生和村民之間的多重關系除了醫患關系,還有鄉親關系、鄰居關系、親戚關系、熟人朋友關系等具有先在性、穩定性和無強制約束力。從層次劃分來看,這種關系屬于個體社會資本,是一種以個人為中心的社會關系網絡。中國差序格局社會所形成的農村社會網絡是一種基于傳統血緣、地緣、業緣等初級社會關系的網絡體系,主要通過血緣、地緣、家緣、姻親、宗族、家族等網絡進行溝通和互動,中國人能動用的社會資本其實也就是這諸多按親疏排列的關系集合28。赤腳醫生和村民在這種基于血緣和地緣等編織而成的藤蔓關系網中,易于形成醫患間的相互信任、包容與協作,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共識與共榮。此外,由于赤腳醫生和村民在身份地位上的相對平等性,他們之間構成了一種橫向關系網絡。橫向關系網絡越緊密,人們就越有可能進行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就解決集體行動困境而言,橫向網絡要比垂直網絡的作用大29。因此,這種具有同質性的橫向關系網絡為赤腳醫生和村民提供了信任和互惠的基礎,便于網絡內部的合作和協調。以社會資本的三個基本要素信任、互惠規范和關系網絡來闡釋和分析我國赤腳醫生時期的社區醫患關系,會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個獨特的理論視角,而且是一個具有強解釋力的理論工具。它既是望遠鏡,使我們能夠觀察到特定歷史時期農村社區醫患關系的真實情景;它更是顯微鏡,使我們能夠窺見到那些常常為人們忽略的、被歷史塵埃深深掩藏的“寶藏”。

四、赤腳醫生時期的社區醫患關系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王紹光認為,學習源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各個時期、各個地方的實踐,二是系統性實驗。前者包括本國的政策與制度遺產、本國內部各地區不同的實踐和外國過往與現實的經驗教訓30。在新醫改背景下,我們發現中國改革的決策者和政策倡導者更傾向于學習外國、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體制與機制安排,也習慣于從中國各地區的基層實踐、尤其是一些改革試點的創新舉措中尋找靈感和動力源,卻唯獨相對忽略了從中國豐富的歷史資源中挖掘被塵封的、至今仍閃耀著不朽光芒的政策與制度“遺產”。近年來,隨著醫患關系的持續緊張與不斷惡化,傷醫、弒醫案例層出不窮,人們開始懷念赤腳醫生時代的醫患關系,并反思如何讓醫患關系回歸正常,如何重塑健康、和諧的醫患關系。可以肯定地認為,雖然赤腳醫生制度及相關制度環境與當前復雜的改革語境千差萬別,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可以從中探尋出對當前新醫改、尤其是對農村社區醫患關系重塑具有重大價值的啟發。

(一)社會相似性信任Zucker的信任源理論認為,信任產生機制有三種:一是由聲譽產生信任根據對他人過去的行為和聲譽的了解而決定是否給予信任;二是由社會相似性產生信任根據他人與自己在家庭背景、種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相似性多少來決定是否給予信任;三是由法制產生信任即基于非個人性的社會規章制度,如專業資格、科層組織、中介機構及各種法規等的保證而給予信任31。利用該理論來分析赤腳醫生時期的信任產生機制,可以發現村民對赤腳醫生的政治信任和“本地人”身份信任直接來源于社會相似性信任,而文化技術信任則是由社會相似性信任衍生而來(正是由社會相似性產生的人格性信任,投射到對其所擁有的“技”的技術性信任)。赤腳醫生與村民的社會相似性越多,他們之間的信任度也越高。由此可以得出一個基本判斷:如果社區醫生和居民擁有相似或共同的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念,那么他們之間也必然具有較高程度的信任。對這個判斷作進一步的引申,社區醫生只有脫胎于并內嵌于他們所熟悉的社區,才能獲得所在社區居民的習慣性認同和信任,也才能營造并維系一種健康、和諧的醫患關系。顯然,由社會相似性所產生的信任也具有以下局限性:(1)信任半徑覆蓋狹窄、信任“圈子”相對封閉。在“熟人社會”中,“差序格局”是其社會關系網絡最突出的特征。差序格局中的“差序”并不僅僅是由“己家家族”所體現的“血緣差序”,也是由交往程度和心理認同程度所體現的“情感差序”。中國鄉土社會的信任格局產生于“血緣差序”和“情感差序”兩個同樣以“己”為中心的“圈子”32。同時,鄉土社會的人際關系發生在人口密度較小的條件下,是一種“稀薄的人際關系”。這就決定了赤腳醫生時期的人際信任輻射半徑非常有限,也同樣決定了信任只存在于熟人“圈子”之間而不會發生在陌生人之間,信任也很難從最具體的人際信任擴展到對社會客體的更抽象的信任。(2)信任具有濃重感性(或人格化)特征。張康之從歷史的視野劃分出三種類型的信任,它們分別是習俗型信任、契約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這一時期的信任是與習俗一體化的,是一種習俗型的信任33。正如先生所說:鄉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鄉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34。因而,這種信任是直覺的、感性的和習俗性的。(3)信任基礎上的非理性合作。信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由于習俗型信任主要具有濃重感性特征,因而基于這種信任的合作也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和出于情感需要,屬于滿足情感需要或使情感物化的合作。基于習俗型信任的合作既是非理性的又是極其脆弱的。一旦合作的一方做出失信的行為,合作行動中的另一方會產生被背叛的感覺,信任關系也就隨之解體,合作也就走向了對立面35。從總體來看,轉型期現實生活屬于典型的“陌生人社會”,產生于“熟人社會”的社會相似性信任表現出逐漸衰減的趨勢。但是,在農村地區,社會相似性信任仍然堅守在人際關系之中,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與鄉村社會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相對應的若干變化,呈現出更為復雜多變的差異性特征36。在轉型期人際關系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如何建立起有效的鄉村社會信任機制,更具體而言,如何促使農村社區醫生和居民信任關系從“特殊信任”走向“普遍信任”并進而建立起“合作型信任”關系,這一系列新的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的探索。

(二)互惠性社會道德規范指出:從社會觀點來說,道德是社會對個人行為的制裁力,使他們合于規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維持該社會的生存和綿續37。與具有外在限制性的法律不同,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長期浸染于某種道德教化之中的人們會由敬畏而形成合乎規范的“個人習慣”,從而產生傳統社會的“禮治秩序”。更進一步,要使某種道德規范成為社會普遍認可和具有穩定性的社會規范,必須要以“互惠”作為人們的基本行為準則。社會系統的穩定性,部分依賴于相互之間可能的滿意交換,即作為交換的互惠38。既然互惠構成社會系統穩定性的根本性成因,那么互惠就不僅僅只是一種行為策略,即以合作對合作,以懲罰或威懾對背叛,它更是一種社會倫理和道德規范39。互惠不是單純的利益算計,而是信任、情感、義務和算計等要素的混合。互惠也不是為謀求即時的眼前的經濟利益,而是為了在長期交往中建立強大的社會網絡,并且在需要時得到各種有價資源與無價資源的幫助40。正如科爾姆所說:互惠由三種更為根本的要素社會平衡義務、愛的相互作用、利益的相互性推動,而這三個要素本身又是由一系列更為基本的心理要素推動的41。由是觀之,赤腳醫生時期的醫患關系是由互惠性社會道德規范來維持的。在這種道德規范模式下,赤腳醫生時刻受到來自患者及周邊村民的輿論壓力,使之不敢逾規,久而久之逐漸養成了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使之不致逾規。與此同時,赤腳醫生也獲得了村民們的普遍理解與信任、尊敬與愛戴、支持與合作。這種基于身份平等性的互惠性道德規范不但使醫患雙方均能夠從中受益,而且他們之間情感上的交流與融合事實上也培育出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平等互助的社區精神,這種精神即使是在法治、制度健全的社會當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毋庸諱言,赤腳醫生與村民形成的互惠性社會道德規范具有消極性、缺乏制度支撐等局限性。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絕大多數赤腳醫生以道德完善為人生追求,以博得好名聲為心理滿足。無論是受媒體宣傳和社會表彰的“綁架”,還是受父老鄉親明星似的“追捧”,推動赤腳醫生行為的動力來源是外在力量。它促使赤腳醫生不得不按照社會對自己的要求來塑造、表現和發展自身的行為,以使自己的表現和社會期望相符合42。也就是說,赤腳醫生是以“己”為出發點、以“不逾規”為基本行為邏輯,它與現代意義上的以“他人權利”為出發點、旨在“增進他人福祉”的積極性道德規范要求顯然不相符合,因而是一種原始樸素的消極道德規范。其次,該時期的道德規范明顯缺乏法治和契約等制度性支撐與配合。有研究證明,克服醫患關系緊張局面的一個重要途徑是促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居民之間建立長期合同或伙伴關系(即簽訂預約服務),以及居民與團隊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感43。如果說契約性規范在熟人社會中還顯得不那么重要,那么隨著利益分化時代的來臨,契約應該成為構建中國現代互惠規范的基礎。法治是在各個自由社會中始終被當作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法治與規范社會資本緊密相連,甚至在廣義上被認為是規范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法治中國,推動法治建設無疑是培育規范社會資本的必然選擇。唯有當法治成為一種扎根于民眾內心深處的價值追求,才能具備頑強持久的生命力,并使規范社會資本由手段上升為目的,變成一種非人格的至高主宰44。概括起來講,社會道德、契約和法治應相互補充、相互支持,從不同層面共同構筑成互惠規范的完整理論體系。

(三)同質性橫向關系網絡同質性關系是指處于相似社會位置上的行動者之間的聯系,而異質性關系則是處于不同社會位置上的行動者之間的聯系。雖然以異質性為基礎的弱關系理論在美國或西方世界具有很強的解釋力,但是移植到中國來卻有很大的局限性或者說“失靈”,這揭示出中國人更經常地運用同質性的強關系來采取行動,以實現他們的自我利益。作為信息和資源流動主要渠道的同質性關系,更有可能是人們最主要的物質和情感支持來源45。正是這種同質性的橫向關系網絡將赤腳醫生和農村居民的利益和情感緊緊紐結在一起,使他們雙方成為命運共同體,為了維護人們的健康而集體行動。這其中的邏輯關系是:集體情感和集體意識使人們結成橫向關系網絡,橫向關系網絡有助于實現社會團結和社會合作,社會團結和社會合作將會最大化共同利益,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將會充分實現人們的自我利益。這一邏輯推理的結果對于日趨“原子化”和關系疏離的農村社區而言顯然具有重大意義。也就是說,共同情感和集體意識對于農村社區建設而言非但沒有“過時”,反而應該著力培育和提升,使之成為現代農村社區建設的精神紐帶與靈魂。同樣,農村社區的醫患關系重塑也應以擴大共同利益、培育共同情感、樹立共同目標為方向,為實現穩固持久、協作共贏的醫患關系而努力。赤腳醫生時期所形成的同質性橫向關系網絡有兩大缺失:即個體意識的缺失和異質性的缺失。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時期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個體意識的隱褪和集體意識的彰顯。如果說在高度同質化的社會中可以依賴強制壓抑個人意識從而保持社會一致性,那么在人們利益和觀念高度分化的當代中國繼續忽視和抹殺個體意識顯然不合時宜了,這就需要由尊重不同個體意識的有機團結取而代之。其次,雖然同質性關系網絡是農村醫患雙方獲取利益和情感支持的最主要來源,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異質性關系網絡的重要性。理論與實踐均已證明,異質性關系比同質性關系在獲取資源方面更有優勢,行動者社會網絡的異質性越高,所獲得的社會資源就會越豐富。只是建立異質性關系會面臨諸多困難,因而異質性關系被個人利用的機會也比較低。同理,強調赤腳醫生和農村居民建立同質性關系網絡并不意味著異質性關系網絡可有可無。相反,建立以農村社區居民為中心的醫療衛生服務協同服務網絡可以更好地進行健康服務。這就表明社區醫生雖然是農村社區服務的主體,但是還應整合與協同醫療衛生資源以及社會、社區多方面的資源,拓展包括公共衛生機構、二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在內的整個服務提供體系,以及外部基層行政力量、民辦非營利組織等中觀組織和宏觀社會層面的社會資本46。

五、結論與討論

篇4

非理性因素主要包括主體的目的、行為習慣、意志、信仰、情感、需求等意識形態。非理性因素具有調節人的認知活動的開始和結束,控制主體的認知能力的發揮、抑制和對比的重要作用,也是對特定價值追求的良好體現。放眼當今醫學領域,人的非理性作用更是日益凸顯。可以說,憑借現代科技來實現全民健康的美好愿望,就是當下醫學理性的重要體現。理性與非理性這一矛盾體相生相隨,若在面對各種醫學選擇時,醫患雙方沒有做出客觀的抉擇,將最終導致許多醫療事件在求真與向善兩者之間出現顯著的價值取向的偏離。事實上,當下中國社會的轉型不斷刺激人的情感、需求、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全面解放了人的非理性。但是非理性具有兩面性,即具有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受到良性刺激時,可表現出積極方面的作用;受到不良刺激時,則表現出消極方面的作用。本文重在強調,醫患雙方應在理性因素為主導的前提下,有力遏制非理性因素的消極作用,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實現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的美好愿景。

2非理性因素對當前醫患關系的影響

就醫生而言,其面臨改善病患健康狀況的職業修養與實現個人利益需求兩者間的抉擇。不可否認,物質利益的刺激提高了衛生事業發展的效率,但不健全和生硬的醫療體制機制,又導致利益需求得不到滿足。“醫者仁心”的職業素養日益降低,導致醫生非理性的復雜化和多向化問題凸顯。醫生盲目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濫用激素、抗生素,對病患進行不必要的檢查,忽略了自身作為人類最基本的社會屬性。醫療活動中,醫生大量使用專業術語,加上冰冷的權威態度,使醫患關系間平添了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強勢的醫學科技,減弱了醫學本身的人文關懷,掩飾了醫學的內在。加之監管不到位,假藥、過期藥品遍地,醫托橫行,某些檢查報告不真實,某些醫護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的現象時有發生,給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埋下了隱患。就患者而言,其實現康復的迫切希望與病急亂投醫的信任危機并存。一方面,人們尋醫就醫的需求激增,醫療費用支出所占日常消費的比例大幅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轉型發展期的和諧進步。另一方面,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多種價值觀并存、醫護人員職業道德偏離、盲目追求個人利益等現象,使患者就醫出現各種不愉。這種不愉積少成多,引起社會的不安定感。如果這種不安定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會使患者產生對醫者的誤解和不信任,以及對醫院的不滿。這時非理性因素將導致緊張或極端的醫患糾紛的發生,不僅增加了醫師的從業風險,還催生了職業醫鬧這一新型產物。其原因在于醫患雙方的非理性因素未能有效發揮積極作用,而是消極作用在不斷累加。另外,更為復雜的情形是,表面上看似緊張的醫患關系尚存在深層次的原因,如基層醫院和綜合醫院間醫療質量的差異、醫療資源的地域性和城鄉間差異、患者和醫院之間的利益差異,以及各醫療單位的性質差異等,這些復雜因素,導致醫患關系更是難以厘清。

3優化醫患關系中的非理性因素

解決和協調好當下醫療活動中的價值觀差異和非理性困惑,關鍵在于把人的非理性因素進行優化,使非理性因素服務于理性活動,成為其內在動力,達到理性與非理性的和諧統一,充分發揮非理性因素的積極作用,有效控制潛在的醫患矛盾及可能爆發的惡劣醫患沖突,使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和良好醫療氛圍的形成成為可能。

3.1創新制度功能,完善以控制和引導為特征的社會規范

科學的制度管理是當前醫院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現代醫院軟實力的良好體現與基本要求。健全的體制可以平衡利益關系,化解利益沖突,制度的力量可將無序沖突轉化為有序的醫療活動。規范的制度管理不僅表現為人們的價值標準和道德要求,還可通過既定的法律法規形式表現出來。制度的創新與優化,旨在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與運用,彌補現有制度的不足,將以傳統的經驗為導向的狀態轉化為以合理的規章制度為導向,促使醫患雙方從差異中尋求統一,以有效規避沖突的發生。要進行制度創新,關鍵在于要加速推進現有公立醫院的制度改革,健全相應的管理機制、監督機制和運營機制,并保證制度執行到位,以化解公益性與利益性沖突。首先,要完善醫院的法人機制和內部監管機制,提升醫院的辦事效率。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財政貼補和醫療保障制度,在一定范圍內提高醫護人員的收入,改變“以藥養醫”的現狀;再次,推動私營醫院及其他機構的快速發展,與公立醫院進行市場競爭,使之成為推進公立醫院提升服務品質的動力。

3.2加強宣傳力度,培養以認同和信任為特征的社會情商

應加強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宣傳力度,培養人們健康的社會精神,建立醫患雙方的交流渠道,使其能進行有效的意見交換和意愿表達,相互理解,換位思考,增加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和認同感,培養認同與信任為特征的社會情商,調節醫療過程中的矛盾。醫護人員既要規范和約束其個人行為,又要注重加強其職業道德修養,實現醫者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無私奉獻高明的醫術,體現細致的人文關懷;要在執行規范治療的同時,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醫療方案;在采用延長患者壽命方法的同時,注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嚴格規定新藥物、新技術的使用,讓患者真正感受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提升患者的幸福感。醫院應建立風險控制機制,對醫療服務品質進行有效監管,加強醫護人員的醫療安全知識培訓。作為患者,應自我約束和制度規范約束相結合,充分信任醫院和醫護人員,以積極的心態配合醫院的醫療活動,最大限度地爭取醫護人員的高品質醫療服務,充分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只要醫患雙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逐漸改善醫患關系。

3.3強化組織建設,拓展以疏導和支持為特征的社會支撐

篇5

1.醫學生行為存在嚴重的失范,影響和干擾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比如缺乏公德、論文造假、不尊師重教或者考試作弊等,這些問題和現象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醫學生良好職業行為習慣以及倫理規范意識的形成、培養,繼而進一步影響其今后上崗操作。

2.教學和課程設置中過于重視技術忽略了倫理教育

很多醫學生在學習期間簡單地認為只要熟練掌握專業操作技術即可,對于醫學倫理學方面的知識不夠重視,認為其可有可無,其實不然當醫學生進入到實踐工作崗位以后,若缺失良好職業人文素養,很容易迷失在價值困惑或者道德困惑中,影響和干擾其人生道路。

3.缺失無私奉獻的意識和競爭,同時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以及單純經濟主義等現象嚴重。

因受利己主義的干擾以及影響,部分醫學生以及醫生在學習和工作中多做一點就會抱怨,遇到困難或者加班等退縮,再加上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使得部分醫學生和醫生過于追求個人經濟利益,而使得醫療服務逐漸商品化,自愿奉獻的人逐漸減少,一味追求個人利益以及經濟指標,而缺失作為一名醫生應有的素養以及道德。

二、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的分析

1.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的必然性與重要性

醫學倫理學所研究的內容主要為醫學道德,經醫德現象研究,將其所表現于醫德關系中各種問題矛盾和其發展規律揭示出來,醫學倫理學著重從三個方面對醫務人員提出了要求,即醫德倫理、醫德實踐以及醫德規范。目前就國內醫患關系來看,普遍都比較緊張,醫患糾紛事故頻發,所以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使其成為一個技術精湛以及具有良好醫德的醫生應變得尤為重要。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的必然性與重要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和其他行業工作者相比,醫療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從事該項工作的人要更為嚴格地按照職業倫理要求和規范操作

在工作中不僅要及時緩解患者疼痛,同時還應保護好患者隱,尊重其人身權利,若忽略了這些很容易發生醫療糾紛。對此,只有醫務工作者具備良好職業倫理素養和規范意識,自覺約束自身行為,才可更好地擔負起自身工作使命,減少和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因醫療工作自身比較繁雜

一旦出錯很容易引起醫療糾紛,嚴重時還會引起醫療事故,在這種形勢下對醫務工作者的倫理規范意識和技術水平所提要求也就更高。只有具有良好倫理規范意識以及道德操守,同時具備高水準職業道德的醫務工作者才可更好擔任起作為醫師的責任,本著對患者負責這一態度,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操作,且甘于奉獻,能夠和他人進行密切配合,以此最大程度避免和降低錯誤、醫療事故的發生。

2.對策

基于上述醫學生倫理教育所存問題和加強倫理教育必然性的分析,下面就如何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提出相關對策:

(1)改變以往陳舊教育觀念,加大倫理教育重要性的宣傳,正確引導。

不管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均應改變其以往的陳舊教育觀念,將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技能以及人文素養的學習與培養有機結合,強化醫學生人文意識。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媒體技術宣傳醫學倫理教育重要性,比如網絡、報紙以及電視等。同時樹立先進榜樣和典型,正確引導學生,從而幫助其提升自我修養,使其倫理規范意識得到增強。

(2)合理且有效地應用各種教育方式和培養方法。

在教學中應避免照本宣教和教條主義,綜合考慮學生自身情況和當前醫學行業的需求,和臨床實例有機結合,經具體實例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倫理教育重要性。或者設定相應的醫療工作場景,要求學生來扮演病人,以此實現換位思考。構建合理且有效的課程體系,大力實施課外教育,比如講座、心理咨詢、衛生服務、知識競賽以及社會時間等,充分利用網絡實施現代化教育,加強學生人際協調交往能力、心理素質、溝通能力、應對突發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相關法律法規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等的培養。此外,還應健全醫學倫理教育方面的評價體系,綜合考核與評價學生各項素養和能力。

三、小結

篇6

堅持以防為主。要真正切實有效地遏制醫療糾紛的發生,預防是根本。首先,醫療機構應該做的:狠抓內部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一是狠抓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建立醫療糾紛的長效防范機制。醫療機構必須針對醫療質量管理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容易出現醫療安全隱患的重點環節,進行逐一排查和重點排查,并將管理責任落實到人,最大限度保障醫療安全。定期或不定期對各科室進行檢查考核,并對考核結果嚴格按制度兌現,對出現過錯的科室,督促其進行整改。同時,經常組織醫護人員對本單位或外單位發生的醫療糾紛認真分析討論,找出其主觀、客觀方面存在的原因,并對照自身,總結經驗教訓,對本單位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改正和完善。二是加強醫療機構硬件、軟件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完善自身醫療設備,對使用時間過長、維修頻繁的醫療器械要予以更換,及時更新設備,以適應診療的需要。改進服務流程,改善醫療機構內部環境,為患者提供清潔、舒適、溫馨、私密性良好的診療環境和便民服務措施,讓患者享受周到的服務。不斷推進技術創新,鼓勵進行科學研究,以適應醫學發展的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三是推行誠信服務,增進醫患溝通。這是確保醫療質量,減少醫療糾紛的重要環節。良好的醫患溝通,不僅能增加患者對醫療行業高風險性、高技術性的了解,加深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更能疏導患者的心理問題,促進早日康復。所以,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必須提高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轉變服務作風,注重誠信服務,加強醫患溝通。溝通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醫患之間加深理解與信任,促進醫療過程順利進行,讓患者在生理與心理上獲得雙重康復。患者入院后,我們首先必須維護其合法權益,充分尊重其隱私權以及對醫療服務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在改善服務態度上,積極推行微笑相迎、主動問候、首診負責、出院相送的服務模式;語言文明禮貌,杜絕生、冷、硬、頂、推等現象。在溝通的方式上,可以是醫患之間面對面的溝通,這需要醫護人員多關心患者,多了解患者所需要的關心。對醫護人員來講,多詢問患者的病史,多關注病情變化,多關注檢查結果,多把診療過程告訴患者,這些都是醫護人員關心患者的表現。醫院也可以公布投訴電話、設立信箱,及時整理、收集患者對醫院的意見、建議和投訴等,并及時受理處置,認真改進,以此來維護患者的消費權。

由于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糾紛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坦然面對,緩和矛盾,妥善解決。

第一,認真分析。醫療機構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分析醫療過程中每一個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差錯的重要環節,根據分析結果認定自身在醫療過程中有無差錯,有無責任,差錯與責任有多大,醫療結果對患者身體有無損害,損害程度有多大。

第二,協商處理。在認真分析糾紛產生的原因之后,如果在醫療過程中醫院不存在任何過失,只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屬缺乏基本的醫學常識,對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的診療行為不理解,我們的醫務人員可以先耐心地向他們講解有關醫學知識,以及醫護人員診療行為的科學性、風險性與必要性和合理性,取得他們的理解,使糾紛得以在萌芽狀態中解決。

篇7

論文摘要: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都是以粗放式發展道路為主:出口產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且某些進口資源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粗放式發展道路與循環經濟產生了諸多矛盾,面臨著很多制約因素,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在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循環經濟的國際大背景下,要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是一條緊迫而有效的路徑。本文在深刻剖析我國傳統外貿增長方式與循環經濟的種種矛盾以及所面臨的外貿環境的基礎上,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以實現我國外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

一、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的內涵研究

1、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位于流通環節,它要求一國通過制定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等相協調的外貿戰略與政策,促使對外貿易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實現對外貿易的長期、持久、穩定、健康地增長。

2、循環經濟的內涵。循環經濟就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下,建立在資源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它以資源重復利用、循環利用、永續利用為核心,以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系統,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從而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

二、循環經濟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1、循環經濟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本質是一致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對自己與自然的關系進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發展思想和發展戰略,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生態的可持續性保持是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標志,它要求經濟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而循環經濟是人們在可持續發展思維的引導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循環經濟的指導思想是以最小的資源、環境為代價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發展空間,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因此可以說,發展循環經濟就是實踐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戰略,循環經濟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本質上是一致的。

2、循環經濟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循環經濟追求的是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統一,它強調資源的重復利用、循環利用。循環經濟一方面通過減少資源的使用量和廢棄物的資源化減輕了經濟系統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壓力,使得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另一方面通過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量,降低環境的污染程度,把人類的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等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從而保護環境,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是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為目標。可見,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都強調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的最小化。

三、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1、粗放型的外貿增長方式。長期以來,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貿易實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數量型發展模式,外貿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引導下,一味追求規模和速度,很少考慮環境保護和資源消耗問題。這種增長方式導致了對資源的掠奪性開采和對環境的肆意破壞,造成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以及發展后勁的削弱。

2.低層次的進出口商品結構。在出口結構方面,我國出口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的初級產品和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工業制成品。近年來,我國出口貿易額最大的五大行業分別為:機械、電子、電子設備制造業,紡織業,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和采掘業,其產品出口額占當年出口總額的2/3以上,這些行業大都是污染嚴重的行業,并且,各行業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況下,環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進口結構方面,進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斷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鐵礦石、鋼材等,這些作為投入品的原料型產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危害。更為可怕的是,近年來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我國陸續發生進口工業垃圾和有害廢物的事件,給我國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四、發展循環經濟以實現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

面對我國傳統的外貿增長方式與循環經濟之間的種種矛盾以及在循環經濟下我國外貿所面臨的環境,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在循環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而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面臨著國外循環經濟發展趨勢的外在約束。為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協調我國對外貿易與循環經濟的關系,以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1、正確認識循環經濟與我國外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關系。這是正確處理對外貿易與循環經濟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貿易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一部分,我們應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把貿易與循環經濟協調發展納入到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統籌考慮,追求貿易、經濟、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環境質量,促進科技進步,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從而促進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從整體上來看,要逐步改進大進大出的粗放式貿易戰略,調整我國外向型經濟政策,在重視對外貿易工作的同時,要加快國內貿易和國內市場的建設,加快培育國內循環經濟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2、調整我國的產業政策和產品結構,逐步改變資源型出口導向戰略。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對出口產品來說,就是要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對進口方面來講,就是要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石油、鐵礦石等的進口。整體來看,就是要提升我國國際分工地位,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減少對外貿易發展中對資源的過度消耗。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一是要遏制對部分地區和行業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產業的發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環境保護產業發展規劃,確保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培育環境保護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四是政府要制訂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的傾斜政策,比如政府直接投資、信貸優惠、稅收優惠、出口退稅、加大研發投入和鼓勵環保科技創新等。

參考文獻:

[1]余敏友,左海聰,黃志雄.WTO爭端解決機制概論[M].上海出版社,2001

[2]李樹.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設置與我國的策略選擇[J].改革,2003(6)

[3]孫敬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經濟分析[M].北京:中國物質出版社,2005年

[4]麥文偉.技術性貿易壁壘發展新趨勢及策略選擇[J].中國檢驗檢疫,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