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建設匯報材料

時間:2022-06-04 10:05:59

導語:城鎮建設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鎮建設匯報材料

近年來,鎮委、鎮政府堅持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抓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城鎮的整體服務功能、載體功能日益完善,有力的促進了鎮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先后被評為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鎮、全國文明鎮、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全省“四化同步”示范試點鎮、全省衛生鎮。

一、主要做法

我們按照“政府主導、科學規劃、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群眾自愿”的原則,圍繞打造“全省二十強”的奮斗目標,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突破口,著力優化城鎮布局、完善城鎮功能、強化城鎮管理、提升城鎮檔次,積極穩妥地推進現代化小城鎮建設進程。

(一)高起點規劃,城鎮布局科學合理。

牢固樹立“四化同步、規劃先行”的理念,堅持高起點規劃,聘請具有甲級資質的專業團隊,科學繪就城鎮發展藍圖。

一是以高點定位引領發展。結合發展實際與遠景,我們將其未來發展目標定位在“國際無紡名城、荊楚水鄉名鎮”上,引領和推動經濟實力實現十億量級向百億量級跨越、城鎮規模實現小城鎮向小城市跨越、發展品質實現傳統農耕區向現代鄉村旅游目的地跨越。

二是以全域理念統籌建設。堅持以全域視野統攬規劃編制工作,將157平方公里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按照一個鎮區規劃、一個鎮域規劃、四個社區規劃(挖溝、陳剅、趙灣、汪洲)和五個專題研究(現代農業、土地利用、無紡布產業、美麗鄉村、土地利用與城市建設協調)的“1+1+4+5”規劃體系,統籌城鎮空間布局、同步制定各項分類詳規,注重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的銜接,加強各類專項規劃之間的協調,努力做到城鄉規劃一張圖、各項建設一盤棋。

三是以區域特色彰顯魂力。牢固樹立內涵即靈魂、特色即價值的理念,深入挖掘江漢水鄉田原風光和荊楚歷史人文風情,充分體現地域特色、歷史傳承和人文素養,彰顯和打造魅力。在規劃執行過程中,賦予規劃法律地位,堅決維護規劃權威性,嚴格杜絕在規劃之外建房,切實保證不建未經規劃的房。

(二)高標準建設,城鎮功能日臻完善。

堅持把建設標準質量放在首位,統盤考慮城鎮發展規劃、項目建設規劃、產業布局和服務設施配套等各項因素,既立足當前實際需求,又確保適度超前、富有特色。2015年重點完成以下建設:

1、道路建設工程。汪洲大道配套建設已完成、8公里長彭張公路土路基工程共同段已開工,完成30000土方。

2、立面改造工程。大道沿線800戶立面改造工程已完工。

3、綠化工程。大道、彭趙公路集鎮段補植色塊8萬株,紅葉石楠球150株。仙漢公路千豐段栽植桂花500株、彭趙公路植楠樹800株。40個村小游園全面達標。

4、管網建設工程。完成了文化路、新民路、振興路、千秋街等10公里地下管網改造。

5、廣場建設工程。汪洲無紡布主題廣場建設鋪裝、綠化全面完成。

6、汪洲中心社區建設。社區水電路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完成污水管網2000米、雨水管網1000米,道路硬化700米,綠化1000株,自來水入戶260戶,已具備入駐條件。社區中學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幼兒園及市場建設正抓緊進行。

7、市民之家建設工程。場館內外裝修已于10月初全部完成,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規劃展示館、無紡布博物館布展工作高標準完成,并作為“四化同步”建設亮點工程接受張昌爾書記和全體與會代表檢閱。

8、環境整治工程。完成垃圾壓縮站建設,實現全鎮50個村垃圾集中清運市場化運作,實行城鄉“一把掃帚掃到底”,做到農村垃圾無害處理率100%。

9、集鎮立面改造,重點抓好千秋街和文化路主要街道改造。

10、啟動太子湖休閑中心建設,加快千豐村沿省道15戶房屋拆遷,啟動千豐廣場建設。

11、迅速完成剅溝“一河兩岸”景觀帶規劃設計,打造集鎮核心景觀建設。

(三)高水平管理,保障城鎮運轉井然有序。

堅持把管理放在與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管并舉,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加強規劃管理,嚴格實行“一書兩證”制度,堅決杜絕違法建筑和舊房翻新,避免了農村無序建房和重復投資,有力的推進了小城鎮建設進度。強化城鎮環境衛生管理,將鎮區保潔工作細化、量化,托管給市城管局,對50個村垃圾清運分別外包給市場,購買市場化服務,對鎮村環境衛生進行全天保潔,做得垃圾日產日清,實現城鎮環境養護常態化。建立依法管理約束機制,成立城鎮綜合執法局,加大執法力度,依法行使職權,加強對商鋪店面、零售攤點、集貿市場、交通干道的日常管理,嚴肅處理破壞鎮村環境、影響公共秩序、損壞城鎮形象的現象,有效地維護了鎮區秩序。注重加強教育引導,增強居民的規劃意識、綠化意識、衛生意識,為實現城鎮的長期有效管理打下了基礎。

(四)積極爭取,用活政策,破解建設用地難題。

在國家嚴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如何破解建設用地難,成為制約小城鎮建設的最大難題之一。為此,我們在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同時,積極與市國土資源局溝通對接,爭取4萬畝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規模經營、農民集中居住、產業聚集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五)融合政策,市場運作,破解建設資金難題。

在當前鎮級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僅僅靠政府投入項目運作是不可行的。為此,我們結合自身實際,積極融合政策,整合各類資金,保障了工程的順利進行。一是用足政策。充分利用增減掛鉤項目實施的有利時機,爭取1500萬元掛鉤補償資金,用于還建房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爭取省級5000萬元周轉金,用于集鎮設施改造升級。二是實行市場化運作。采取開發商墊付資金、出讓經營權和BT模式實施建設,將政府主要工作重點放在前期的宣傳、規劃、引導和基礎設施的投入上,具體項目運作由開發商進行,解決了啟動資金問題。三是盤活閑置資產。將長期閑置的鎮文化站、經委、計劃生育管理站進行拍賣出讓,獲取資金加快配套設施建設。

(六)培育產業,壯大支撐,擴大群眾就業安置渠道。就業是民生之本,產業是發展之基。建設小城市,讓老百姓向集鎮、社區集中,必須有強大的產業做支撐,才能真正實現建得起、拆得出、搬得進、住得下、穩得住、能致富,真正實現老百姓安居樂業。為此,我們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培育壯大支撐產業,拓寬群眾就業渠道。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按照“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依托農業合作社,采取農民入股的方式,發展2萬畝藕帶種植加工產業;依托宏旺公司,發展優質水產特色混養、套養和鱉稻連作高效模式,帶動群眾致富;以大嶺、馬溝、千豐村為中心,建設巨田采摘園、菇珍園食用菌工廠化產業園、紫薇觀光園,發展鄉村旅游,形成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二是加快工業項目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年百個工業項目”建設目標,緊緊圍繞“產城一體、產城融合”建設思路,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園區的承載力,實現了園區與城區融合發展。現在我鎮新上的項目,無論大小都落戶到鎮工業園區,形成量的膨脹。去年以來,先后引進新上工業項目27個、總投資45億元,使3000多名社區居民就地轉化為產業工人。三是突破發展現代服務業。依托鎮區著力在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領域,集中培育一批服務業項目,逐步形成以高效農業為基礎,新型工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突破發展,基礎設施保障有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為村民到社區集中居住提供了強大的就業保障。

二、幾點成效

一是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提高了群眾的生活質量。通過建社區,改善了農民原有的住房結構,房屋設計更加合理,舒適性更加高,供水、供電、綠化、路燈、道路、廣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環境整潔優美,群眾在社區居住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

二是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實施小成績建設,將原來分散在各村的一些文化娛樂設施集中整合配套,數量和規模進一步擴大,品種更加齊全,形式更加多元,群眾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三是節約了耕地資源,保護了生態環境。群眾集中搬遷到鎮區居住,改變了過去農村居住分散的局面,由于是集中規劃,合理布局,樓房達到五層以上,共享公共配套設施,節約了土地資源。同時實行垃圾統一進行轉運處理,污水通過生物降解,改善了生態環境。

四是搞活了農村經濟。建設小城鎮,促進了土地向規模集中、項目向園區集中、人口向鎮區集中,形成了強大的發展合力。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資金投入不足。隨著城鎮建設的不斷深入和工業項目的逐漸增多,鎮區常駐人口數量急劇增加,水、電、路、醫、學等基礎設施需進一步配套完善,由于地方財力有限,影響了工程進度和搬遷速度。資金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鎮城鎮建設和發展的瓶頸問題。

二是建設手續繁瑣。盡管市里要求各部門推行“一站式”服務,但各類建設手續辦理過程仍較繁瑣,還有“中梗阻”的問題。

三是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全鎮工業產業比重不協調,無紡布產業“一枝獨秀”,沒有自己的主打品牌,缺乏市場核心競爭力,需要加快技術升級和生產設備更新;新材料企業還沒有形成規模,需進一步做大做強。

四是勞動力短缺。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外地企業落戶,本地企業的擴規,“招工難”成為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