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課堂語言藝術的表現

時間:2022-10-11 08:31:04

導語:大學語文課堂語言藝術的表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語文課堂語言藝術的表現

摘要:語言是一門藝術。通常在高校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語言藝術的把握能夠賦予語文課堂獨特的魅力。本文具體論述高校語文課堂語言藝術的重要性,并根據實際情況闡述高校語文課堂的語言藝術,用語言來增進學生的情感共鳴。

關鍵詞大學語文;語文課堂語言藝術

語文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其教學語言是知識積累、文化底蘊、個人修養、思想靈感和氣質的綜合體,所以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因此,在高校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的重要性便凸顯了出來。

一、高校語文課堂語言藝術的重要性

語文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教師對課堂語言藝術的把握,對文本思想內容的概括和講解都體現出語文課的特色。課堂教學的語言特色是教師必備的一種基本素養,而教師良好的藝術表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課堂的內容,有效確保高校語文課堂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教師在語文課堂中的語言特色具體表現為語言的感染力、動聽程度、學生對語言的接受程度[1]。當高校語文教師具備較強的語言能力時,就能夠在課堂中使用生動的語言教學,凸顯語文課堂的特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是一種重要的表達工具,高校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靈活應用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語言,能夠快速調動起學生對語文課程內容的好奇心,再堅持循循善誘和步步設疑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就能使學生加深對課堂教學的認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2]。

二、大學語文課堂的語言藝術表現

(一)化陳舊為新穎,革新教學方法

大學語文課程涉及修辭、語法、文字和語音等幾方面的內容。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是單向地向學生講解各個板塊的內容,或者讓學生反復對文本內容進行研討和拆解,教學語言缺少趣味,教學過程枯燥乏味[3]。即便是教學語言遵循新課程改革的標準,所選取的教學內容也比較科學合理,也依然難以將學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因此,教師應盡量化陳舊為新穎,積極革新語文課堂教學方法,適當增加語文課堂的信息量,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的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修養[4]。

(二)引入豐富的語言藝術形式,確保語文課堂生動有趣

社會的發展變化豐富了語言形式,為了提升高校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注重把握課堂教學語言藝術,以聲情并茂的語言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課堂語言的魅力。1.因篇制宜,深入發掘文本內容的人文性高校語文課堂教學不僅重視學生的認知,還應充滿感情。教師可以靈活運用言語、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等,引導學生進入情感豐富的語文課堂,陶冶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養和人文情懷[5]。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文本內容蘊藏的人文底蘊和語言情感色彩,立足于人文視角幫助學生解讀課文。如,教學課文《離騷》時,筆者先讓學生找出詩句中鮮明體現情感的詞語,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明確屈原“哀—未悔—怨—不屈—未悔—未變”的內心世界有悲憫,有怨憤,有掙扎,有動搖,更有堅定;但對楚國和君主的愛是不變的;寫出了詩人內心的苦悶以及理想追求。需要從人文主義的角度去分析,看到詩人披蘭佩蕙、芳潔清峻的美好形象,表現出詩人剛直不阿、忠貞執著的人格。面對現實的污濁險惡,屈原清醒地認識到前途的艱險和命運的多舛,但他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愿放棄自己的理想追求,寧愿以死來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雖九死其猶未悔”。要使學生了解教材收錄文本的題材和體裁,深入感知每一篇文本所蘊藏的人文精神內涵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就要讓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始終飽含熱情,使課堂教學蘊藏豐富的情感和人文性[6],從而滋養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大學語文的文本內容蘊藏著豐富的情感性和故事性,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通常具有較強的人文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文本研究與學習中,發展審美和生活需要。大學語文體現出高尚的理想信念、人格精神及積極向上的品質,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高尚品質。2.承載文化意蘊,突出審美性語言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離不開語言的影響,也常常會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受到教師教學語言的熏陶。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在高校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語言應該充分凸顯文化課堂的意蘊,體現文本內容的美感,這樣才能讓高校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綻放出奪目的光彩,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使用文學性的語言進行講解,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感性認知,促使學生在深入理解的過程中在頭腦中對文本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和加工,并創造出新的形象。如,教學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時,如果教師能夠使用形象化的語言進行朗讀和描述,并在頭腦中想象聊齋中的各種畫面,便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聊齋自志》:“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托如此,亦足悲矣。……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必須具備內容美和形式美。內容美要求教師在課堂中盡量使用飽含哲理的教學語言,讓整個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變得充實且深刻,這樣能夠讓人豁然開朗;形式美則要求教師在遣詞造句和修辭上充分凸顯出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將語文課堂的魅力展現出來。如,在宇宙與生命的詩意闡釋——《春江花月夜》的賞析教學過程中,不管是意境還是情趣都發生了變化,其詩作融合了詩情、畫意和哲理,淡淡的傷感充分表達出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青春年華的珍視。陳舊的題材經過張若虛的描述之后,立刻煥發出了新的光彩,“孤篇壓全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排比、對比和夸張等修辭手法表達詩中蘊藏的美學思想,以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懷,更好地烘托出美的氛圍,這正好與高校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相符合。3.規范精煉,強調邏輯性在高校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使用規范的普通話,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教學語言的節奏把控,做到輕重有度和快慢得當,盡量保持教學語言的疏密相間和張弛有度。使用文明用語增強學生的自信、自愛和自尊,保證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綱有目,能夠緊緊圍繞教材內容展開,保持邏輯的嚴密性,避免在課堂中出現顛倒的話語,以及使用一些牽強附會的題外話和不著邊際的空洞話,力求做到言簡意賅。同時,還應該盡量保證課堂教學語言的準確性和明晰性,保持用詞恰當明白,盡量少使用一些修飾性的定語、狀語,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如,教學課文《莊子·秋水》時,精煉的課堂教學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最大限度提升高校語文課堂的教學實效性。4.采用生動含蓄的語言,凸顯課堂教學的啟發性高校語文課堂教學不只是嚴肅莊重的,還應該講究科學性,保持課堂教學語言的幽默性。教師需要使用生動的教學語言,盡量保證課堂教學語言的情趣性和幽默性,充分調動起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深入理解文本內容蘊藏的智慧和哲理。同時,教師還應該善于利用成語、典故和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課堂教學語言的感染力,避免使用模棱兩可的課堂語言,并需要巧妙地設置疑問鍛煉學生的思維,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靈活地應用語文課程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便讓整個語文課堂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含蓄,切實增強高校學生的語文素養[7]。如,教學白居易的《長恨歌》時,筆者在課堂開頭向學生提問:“《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里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那么‘恨’是什么意思?誰恨?恨什么?為什么恨?”《長恨歌》主要描寫的是悲劇性的人物,所以這個悲劇常常讓人淚目,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常常感到內心刺痛,但它究竟又是怎么樣的悲劇呢?這首詩具有較為深厚的情感和意蘊,能夠讓學生在細細品味和深入領會的過程中獲得答案。

三、結語

在高校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活把握語言藝術,充分凸顯語文課堂的教學特色,能夠讓學生深刻理解高校語文課程的文本內涵,讓學生在有限的語文課堂教學時間里感悟語言的魅力,使學生在深入挖掘教材內容語言美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劉育孚.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J].參花(下),2020(04).

[2]代進.淺談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改進策略[J].中文信息,2020(03).

[3]薛文秀.高校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

[4]陳彥芳.翻轉課堂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影響與創新[J].今天,2020(20).

[5]馬寧.基于語用原則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運用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20.

[6]楊佳佳.探討高校大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文寫作教學的重要性[J].卷宗,2020(03).

[7]郭敏.提升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能力的有效性策略[J].科技資訊,2020,18(08).

作者:唐歡 單位:西寧大學籌建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