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及學困生轉化策略

時間:2022-08-15 16:34:18

導語: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及學困生轉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及學困生轉化策略

【摘要】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學困生的出現不僅與師資條件密切相關,還與學生的學習狀態有直接的關系。如何促進學困生的合理轉化,是當前高中教師需要探索的重要問題。教師應分析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索學困生轉化中出現的問題,在班級管理中積極制訂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班級管理;學困生轉化;高中生

學困生指的是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這類學生在接受教學的過程中是比較盲目的,學習習慣較差,且學習方法匱乏[1]。通常情況下,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負責班級管理工作。具體而言,班主任應承擔管理學困生、促進學困生轉化的責任。班主任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外,要引導學困生正向發展,加快學困生的轉化,促進學生各方面獲得提升。

一、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從內因的角度來看

很多高中生不能用正確的觀念與心態看待學習,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知識擺在眼前,學生也學不進去。學困生受到教師和家長兩方面的壓力,長期得不到肯定,最終出現自卑心理。學生遇到問題時,也不愿意請教教師或同學,問題逐漸積壓,學習成績也逐步下滑。部分學困生在生活中與人交流較少,封閉自我,極易產生壓抑情緒。他們即使有想學習的心理,也沒有合理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與質量較低,容易加劇不良狀態。

(二)從外因的角度來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長的言傳身教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但是,國內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并不具備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許多家長只是一味地重視孩子的成績,不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這也導致了不少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無法得到及時解決,成為學困生。

(三)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

應試教育的理念導致部分教師只重成績,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是根據學生的成績而定的,這種情形容易導致學困生受到教師的冷落和忽視,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學生不適應教師的教育方法

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不同的,學科教師的頻繁更換,或者學生更喜歡之前的教學方法等都會導致學生對教育方法不適應,進而導致學困生的出現。部分學困生知識基礎差、對知識掌握膚淺、知識結構不完善,遇到學習難度大的知識更是無所適從,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五)社會因素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上逐漸興起了一些不良文化和不正之風,比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金錢萬能等思想,這些不良思想對高中生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學生學習競爭激烈、學習壓力大,許多高中生產生讀書無用、空虛、對未來迷茫等心理。現在,許多高中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長輩的溺愛等多種因素也不利于其塑造良好的性格,導致部分學生自我、任性,甚至出現沉迷于網絡、逃學等不良習慣。

二、在學困生轉化過程中高中班主任要注意的問題

(一)開展談話具有針對性

和學困生進行談話時,談話內容要具有針對性。一般的談話、勸說、批評對學困生來說效果不好,教師要注意選擇談話內容,通過談話觸動學困生的心靈,使其能感受到教師的諄諄愛護之心[2]。談話的內容要和學困生的實際生活、切身利益緊密相關。比如,通過列舉各種事例,讓學困生認識到不良行為的嚴重危害。和學困生進行談話時教師需要保持尊重、平等的態度,向學生擺事實、講道理,師生之間可以坦誠相見、開誠布公、暢所欲言。教師也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誠懇地面對學生,積極理解學生,用寬容仁慈溫暖學生。

(二)掌握好評價的分寸

獎優懲劣在教學中也是極為有效的手段,對學生合理的表揚或批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要及時表揚學生的每一次進步,同時表揚學生時也要注意分寸、注意次數。面對犯錯誤的學困生,教師也要及時地給予批評,運用幽默含蓄的語言,讓學困生從心理上真正地接受批評,理解老師批評實際是對自身的關心。教師不僅要懷著愛心贊揚學生的進步,也要積極糾正學生的缺點和錯誤[3]。

(三)重視與學困生的家長交流

接觸、了解學困生的家庭,對學困生進行家訪,也是轉化學困生的措施之一。但是在家訪時,教師也應注意方式和方法,做到以下幾點:1.家訪是為了與家長有效溝通,家校聯合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進步。教師絕不能只是向家長告狀,而應客觀評價學生,如實反映學生的在校表現,并積極了解學困生在家里的基本狀況,借此尋找轉化方法,而不是向學生家長告狀。2.不要在學困生面前評論其缺點和錯誤。教師進行家訪時,學生往往是在場的,這時教師要注意不要當面“揭短”,這不僅會影響家訪氣氛,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讓學生更加抵觸學習。3.不要帶有負面情緒。教師在家訪時要注意,不要向學生及其家長傳遞消極的情緒及信息。

(四)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學生需要接受長期的教育才能立足于社會,同樣,學困生的轉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部分學困生意志力薄弱、自控力較差,因此學困生的轉化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教師絕不能有一勞永逸的心理。教師應做到持之以恒,幫助學困生克服困難,讓學困生能盡快實現轉化,不斷進步。

三、班級管理中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一)發掘學困生的優點

每一名學困生都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并不單單是因為其自身能力的問題。學困生也有短期和長期的變化,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變化,盡力縮短學困生轉化的周期。他們具有與傳統的優等生不同的優點,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擺脫刻板印象,辯證地看待學生。班級管理依靠的是師生共同的力量。班主任應有意識地觀察每一位學生,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幫助其發揚優點,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培養良好習慣;并為學生布置合適的任務,引導學困生進行自我管理,為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4]。例如,在選拔班干部時,教師除了參考考試成績,還應關注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擅長協調人際關系的學生,即使成績不佳,也會適合擔任班干部。教師鼓勵學困生擔任班干部,可以增強其集體榮譽感,使其在擔負責任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習欲望,這能夠加速學困生的轉化。

(二)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時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即使教師頻繁督促,學生也很少主動參與課堂交流互動,更多的是被動完成學習任務。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只有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針對學困生的個體差異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才能真正改善學困生的困境,。教師要分析高中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及興趣愛好,并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鼓勵其自主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學習和成長樂趣,最終完成學困生的轉化。

(三)保證班級管理的公平性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受應試教育影響,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學校中都更易受到差別對待。很顯然,這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也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更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班級管理的公平性[5]。第一,關注學困生的心理。與其他學生相比,大部分學困生都存在自卑心理。因此,在課堂上師生互動時,在班級建設活動中,學困生的表現不夠活躍,積極性不高。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與學困生多溝通,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實施激勵教育,幫助學困生消除自卑心理。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也要創造機會和學困生互動,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機會。第二,考慮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性格活躍,學生間交往容易產生矛盾,發生矛盾時,教師應以事實為依據進行公正處理,確保班級管理的公平性。

(四)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師生之間是存在距離的,彼此很難良好互動。大部分學生對教師心存畏懼,許多教師都比較威嚴,沒有拉近師生距離的意識。在學困生心思敏感的情況下,班主任更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端正心態科學引導,促進學困生的轉化。班主任還要積極與學困生溝通交流,觸動學困生的心靈,使其愿意敞開心扉與教師交流。同時,教師也要積極了解學生內心所想,采取有效的方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班主任應該主動走進學困生,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性格、秉性和興趣愛好。了解學生并分析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進而采取正確、適宜的方法幫助學困生轉化[6]。例如,有的學困生存在“學而不能”的困難,即學生在初中階段基礎較差,進入高中后,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課程,學習效率低,自主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差。在學習中多次受挫后,學生不能有效進行心理調節,負面情緒越積越多,最終產生了厭學心理。學生抵觸學習、逃避學習,學習成績自然一降再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巧妙地向學生滲透自主學習的方法和高效聽課的技巧,從細微處著手,并隨時關注學生的變化。通過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增強其自信心,使其相信自己能夠適應學習、適應課堂,逐漸提升學習成就感。

(五)優化評價模式

傳統教育理念下的評價方式有著明顯的弊端,教師應進行改善與優化,科學合理地評價學困生。教師在評價時,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采用合理的語言肯定學困生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在批評學困生時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讓學困生主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教學實踐中,班主任要充分運用眼神和肢體動作等鼓勵學困生勇敢表現自我,積極提出問題,促使學困生主動融入課堂。

(六)實施情感教育

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時不能忽略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師只有完全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實現教育的目標。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較為敏感,教師要杜絕傳統說教的教育方式,以情感教育為主,促使他們自覺改正自身的問題。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減少對學困生的嚴厲訓斥和指責,用尊重和寬容的態度鼓勵學困生成長,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幫助其塑造健康的人格。

(七)尊重學困生的個性化發展

學生受到成長環境、興趣愛好、思維思考等多方面的影響,具有不同的性格與愛好,這一差異會導致部分學生不適應高中的統一管理。單一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應鼓勵學困生進行自我管理,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幫助其實現自我控制。

(八)開展家校合作

轉化學困生不是單純依靠教師就可以完成的,還需要家校聯手,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教師可以從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訂相應的教育對策。教師應積極調查,針對不同的家庭模式,與家長溝通交流,了解學困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情況,尋找成績不佳的原因。與此同時,教師應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家校達成共識,讓家長也能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工作[7]。如此,學困生會感受到教師與家庭的關懷,從而激發其學習動力,使其愿意積極地改變自我,努力學習。此外,家長是家校合作的重心之一。比如,有的學生家長重視家庭教育,但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夠科學,如“對比式”教育,將孩子與別人對比;又如,“以偏概全式”教育,只要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就否定了學生的優點和在其他方面的成就等。因此,教師在轉化學生的同時,更應該轉化家長的思想,與家長共同努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任何一所學校都存在學困生,如何促進學困生的轉化是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教育界面臨的一大難題。為促進學困生的轉化,教師需要通過挖掘學生的優點,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保證班級管理的公平公正,同時積極與家長溝通,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巍.班級管理中的學困生轉化問題研究——以江陰市A中學八年級某班為例[D].蘇州:蘇州大學,2013.

[2]吳菊民.班級自我管理中的學困生轉化問題研究[J].家長,2020(28):74+76.

[3]萬碧蘭.班級管理中學困生的轉化策略研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0(2):32-33.

[4]戴偉芳.在班級管理中初中班主任如何對學困生進行引導及轉化[J].智庫時代,2020(44):110-111.

[5]鄭興海.讓每一粒種子都有萌發的動力——從班級管理案例談學困生的轉化[J].現代教育,2016(8):64.

[6]楊廷婷.小議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學困生的轉化[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36):216.

[7]白垚.亮點切入,群策群力——班主任在學困生轉化中的具體管理策略實施[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36):267.

作者:頡現辰 單位:河北隆堯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