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交通強縣建設實施方案

時間:2022-06-09 14:38:23

導語:推進交通強縣建設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交通強縣建設實施方案

一、發展目標

構建服務優質的公路網、客貨并重的鐵路網、便捷通達的水運網“3張網”。部分基礎設施適度超前建設,運輸服務水平持續提高,安全應急保障水平、現代化治理水平穩步提升,人民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有力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交通強國戰略在縣落地落實。

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水平先進的交通強縣。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擁有發達快速網、完善干線網、廣泛基礎網、特色旅游網;城市交通擁堵基本緩解、無障礙出行服務體系基本完善;客貨運輸樞紐體系更加完備,基本實現旅客換乘無縫銜接,貨物多式聯運高效經濟;交通關鍵裝備先進安全,人才隊伍精良,市場環境優良。交通運輸智能、平安、綠色、共享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實現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市前列的交通強縣,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需求。

二、工作任務及責任分解

(一)高質量完成交通強國試點任務

建設交旅融合基礎設施。推進縣二級旅游集散中心及集散接駁點建設。圍繞游客旅游需求,積極推動縣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信息咨詢服務中心建設,強化其旅游集散、組織、服務等功能,完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加快實現旅游城市、旅游線路、旅游景區、城市觀光交通、旅游專線公交等咨詢服務全覆蓋,形成縣、鄉(鎮)、景區層次清晰、功能互補的旅游集散體系。推進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實現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主線貫通,2024年完成139公里建設任務,慢行道達25公里,驛站1個,觀景臺、小憩園11個,公共衛生設施配套齊全,形成結構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特色突出的縣域旅游公路網絡,實現交通與文化、旅游、生態融合發展。(牽頭單位:縣文化和旅游局、縣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提升旅游運輸服務品質。抓好旅游特色交通及“無縫換乘”樞紐建設,銜接公交車、旅游巴士、出租車,為游客提供一站式、多樣化、便捷化出行服務。加大對景區旅游直通車的支持力度,實行統一運行、公司化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十四五”期間實現縣3A級以上景區旅游直通車全覆蓋。在客運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節點部位設置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為自由行、自駕車游客提供規范引導和信息服務。每個A級景區和客流集中區至少建設一處游客服務中心。(牽頭單位:縣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單位:縣交通運輸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推動“大數據+旅游交通”融合發展。以“游古虞,品黃河風情”為總體目標,以“外聯內暢、交旅融合”為主要內容,推動“交通+全域旅游”融合發展,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和能力,助力全域旅游發展。暢通“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和“中條山旅游公路”兩條交通動脈,構建沿黃和沿山兩條最主要的旅游發展軸,打通多條縱向交通線,橫縱線路構建多個不同主題旅游環線,形成全域風景道體系。建設旅游交通網絡,構建全域景觀廊道系統。暢通全域主要旅游節點的交通線路,融入自行車、徒步、水上航線和漂流等特色交通,結合沿線周邊的村莊為慢行系統游客提供餐飲、住宿、休憩等服務。以公路建設為載體,統籌經濟社會、產業和旅游發展需要,合理規劃公路項目,全面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牽頭單位:縣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單位:縣交通運輸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完善旅游交通服務質量投訴制度,落實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信用評價和“紅黑名單”制度。(牽頭單位:縣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單位:縣交通運輸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加強智慧交通建設。積極構建綜合交通運行監測平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交通應急指揮平臺、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辦公自動化OA系統、交通現場執法系統、公路養護管理系統、交通視頻監控系統、治超系統、網絡、計算和存儲建設、指揮中心建設、機房建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牽頭單位:縣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縣直各相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構建互通互聯、廣泛覆蓋的綜合交通網

打造一個循環圈。建設沿中條山、沿黃河文旅循環圈,串聯沿途風景名勝區、旅游度假區、森林公園、文物古跡、鄉村旅游示范村等,串珠成線,連線成片,構建生態文化旅游融合創新發展的風景帶、度假帶、產業帶。對標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統籌主體、慢行、景觀、信息、服務五大系統,建設健身步道、驛站、觀景臺、小憩園、停車場等綠水青山慢游交通體系。對標沿中條山旅游公路,提升景區連接線道路等級,連通景區主要干線公路,增設班車停靠點,加強公路環境治理,改善交通環境。將驛站、觀景臺、小憩園、停車場、農副產品售賣點等附屬設施同鄉村振興相結合,推動旅游公路綜合服務一體化建設。加快研究推進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沿線5G基站布局,實現旅游公路及沿線旅游景區網絡信號全覆蓋。加快推進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茅津至復晟段、西灣至茅津段等建設項目。推動國道522線項目,至曹川米湯溝大橋重建工程,曹南線522線至南溝段、夏南線南溝至黃廠段、曹三線曹川至馬泉溝段、條山旅游公路馬泉溝至跑馬道項目以及平洪線至鳳凰谷旅游通道建設(隧道),推進黃河小浪底庫區老鴉石至三門峽庫區(段)78.4公里航道和17個碼頭(停靠點)建設工程。(牽頭單位:縣文化和旅游局、縣公路段、縣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發改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工科局、縣黃促中心、縣鄉村振興局、縣農業農村局)

提升兩條主干道。完善國道522和209干線公路網絡,優化公路等級結構,以穿城、穿鎮公路改線改造、國省道擴容升級改造為重點,實現普通干線公路與高速公路、城市干道互聯互通。加快實施國道522線三灣至常樂段升級改造、垣潼線(垣曲到潼關)國道522線曹河到夏縣祁家河段拓寬改造、國道522線與東外環互通項目建設、國道522線常樂至洪池段路面翻修以及國道到鄉鎮政府駐地連接線道路升級等改造工程;加快推動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跨209國道蒿店大橋引橋工程、國道209線與王官大橋的順利銜接。(牽頭單位:縣公路段、縣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圣人澗鎮人民政府、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黃促中心)

織密三級公路網。全面貫徹落實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精神,堅持同鄉村振興相結合,扎實開展重點領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鄉鎮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危橋改造,“十四五”期間提升改造“四好農村路”350公里。重點實施平洪線西祁至中張段、譚圣線西韓窯至龍門關段、候南線上吉至晴嵐段、平鋼線化肥廠至鋼橋段、曹三線曹川至坡底段、夏南線黃廠至南溝段、黃平線黃堆至等縣道升級改造工程;耙岳線522線至條山旅游路、線平洪線至條山旅游路、梁順線沿黃路至522線、新車線車村至522線、土太線太陽渡至條山旅游公路、上董線董莊至條山旅游公路、廟堯線候南線至條山旅游路、望龍線522線至條山旅游路、馬老線522線至馬泉溝、曹南線522線至南溝等鄉級道路建設和150公里的村級道路改造工程。(牽頭單位:縣交通運輸局、各鄉〈鎮〉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縣發改局、縣鄉村振興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黃促中心)

貫通四條快車道。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通用機場為主體,構建內聯外通、立體高效的快速網,加快推進運三客專項目、浩吉鐵路、運三連接線項目和夏澠高速項目建設,打造全向互通、快速互聯的交通網。(牽頭單位:縣公路段、縣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發改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

(三)構建綠色安全、高效通達的城市交通網絡

優化城市路網結構。加快推進城市道路建設,統籌交通微循環,打通瓶頸路、聯通區域路、貫通環線路,加快實施向陽街西延伸道路工程、新大街西擴道路等工程,形成“棋盤式”全循環城市骨干道路網。建立功能完善、運行高效、銜接有序的城市道路系統;支撐城市空間結構拓展,與城市用地布局相協調;形成外圍環線,實現城區客貨分流,降低過境客貨交通流;增加跨河通道,實施茅津至三門峽城際通道連接橋項目建設,加強與三門峽一體化聯系,提升交通門戶地位;實現城區東西交通聯系快速化,保證組團間的多路徑聯系通道;緩解交通瓶頸路段的壓力,引導交通流在空間上合理分布。加大交通管理力度,加大路邊停車執法,優化道路交叉口信號控制,加強學校和醫院周邊交通綜合治理,重點治理學校、醫院等擁堵常發點,緩解上下班、上下學重點時段交通擁堵,提高通行效率。(牽頭單位: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圣人澗鎮人民政府)

(四)構建集約共享、雙向暢通、綠色高效的寄遞物流服務體系

推動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發展。加快物流園項目建設,推動客貨郵深度融合,實現客貨郵等信息共享對接,打造多站合一、資源共享的物流服務體系。推動農村客貨郵共享站場運力資源,共建運輸服務網絡,至少打造1個樣板鎮、建成1個以上客貨郵綜合服務站、開通2條以上客貨郵合作線路。推動網絡貨運發展,出臺《縣支持互聯網物流平臺服務業發展若干措施》,發展我縣網絡貨運,培育優質企業,引導傳統物流向網絡貨運轉型發展。(牽頭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郵政公司;配合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建設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在全縣9個鄉鎮133個行政村,同步開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通過新建或改造提升鄉鎮快遞綜合服務站和行政村快遞便民服務點,2022年底實現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2023-2024年持續推動,鞏固發展,基本形成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逐步構建一體化綜合貨物物流樞紐,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和運輸能力,貨物樞紐一體化運作、網絡化運營、專業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與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實現電商物流、冷鏈物流、大件運輸、危險品物流專業化集群發展,基本形成“123快貨物流圈”,即省內1日送達城市、2日送達農村,省外3日送達。(牽頭單位:縣發改局、縣交通運輸局、縣郵政公司;配合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五)構建品質服務、出行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體系

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密切城鄉聯絡,逐步開通臨城鄉鎮公交線路;加快城區公交專用道建設,合理規劃公交站臺位置,凸顯站點特色,方便市民出行,推動無障礙出行建設;加強公交智能化建設,提高公交信息化和調度管理水平,推廣電子公交站牌,顯示車輛到站時間和豐富的多媒體展示效果,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語音播報、查詢公交路線等人性化服務;推動公共自行車、互聯網租賃車管理規范、停放有序,真正實現公共交通便捷化、人性化、舒適化、智能化。通過持續開展行業治理和廣泛宣傳,實現公交、出租汽車環境衛生整潔干凈、運營服務文明規范、好人好事不斷涌現、文明素養逐步提高,城市客運面貌煥然一新。(牽頭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住建局;配合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六)構建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綠色交通出行體系

推進綠色車輛規模化應用。優化交通能源結構,推進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加快推進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加大完善充電設施建設,為綠色運輸和綠色出行提供保障。嚴格執行船舶強制報廢制度,因地制宜推動純電動旅游客船應用。(牽頭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發改局、縣工科局)

加強交通污染防治。加強排放檢驗機構監督管理,實時公開柴油車排放檢驗全過程及檢驗結果,嚴厲查處排放檢驗機構偽造檢驗結果、出具虛假報告等違法行為。(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縣分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配合單位: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

嚴格執行國家及省污染物控制標準和在用汽車排放檢測,加強監管。(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縣分局;配合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開展柴油貨車常態化污染治理,加大對機動車排放物維修治理站(M站)的監督管理,嚴格落實在用汽車強制維護制度。(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縣分局;配合單位: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公路段、各鄉〈鎮〉人民政府)

開展柴油貨車常態化執法檢查,持續優化中重型柴油貨車、散裝物料運輸車、渣土車通行路線和時間,依法查處散裝物料運輸拋灑、排放黑煙和違反大氣污染防治規定等違法行為。加大對運輸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等散裝、流體物料車輛的管控,堅決杜絕運輸過程中物料拋灑、苫蓋不全等現象。(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縣分局、縣公安局;配合單位:縣住建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公路段、各鄉〈鎮〉人民政府)

(七)構建標準規范、韌性可靠的安全應急保障體系

1.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配置標準、深入開展交通基礎設施生命安全防護、危橋危隧改造與災害治理工程、深化農村公路平交路口“一燈一帶”建設工程、規范和完善農村道路安全警示標志及設施。提高交通基礎設施養護標準,加強專業化、科學化養護,增強設施耐久性和使用壽命。

嚴格執行營運車輛、船舶的安全技術標準,持續推進老舊車船更新淘汰,推廣應用性能優良、安全可靠的運輸裝備,強化營運車船動態監控和主動預警,加快安全技術裝備改造升級,推廣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防碰撞等安全運行監管技術裝備,加強路網運行監測和出行引導,構建車路協同安全監管體系,強化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重點車輛風險管控。

2.強化交通應急保障能力

完善交通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完善突發事件交通應急響應機制與預案體系,建立“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政企之間、部門之間、區域之間應急救援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力量互補、布局優化、聯防聯控的應急聯動格局。

強化應急交通運輸網絡建設和應急物資裝備。按照“快速通達、銜接有力、功能適配、資源共享”的原則,統籌布局應急運輸通道與生命線,增強交通網絡在突發事件中的可修復性和可替代性,提高綜合立體交通網的韌性。完善調用及補償機制,加強指揮部應急人員及設施配備,規劃并建立交通事故應急物資裝備儲備中心(點), 配備應急物資裝備并建立信息數據庫,形成部門專業儲備和市場化儲備相互支援、互為補充的儲備格局,全力保障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推動智能化裝備在應急運輸中的應用。

提升應急隊伍素質。按照“平戰結合、專兼結合、統一指揮、密切協作”的原則,以養護、路政隊伍為基礎,構建基層公路應急搶險保通隊伍,以道路客貨運輸骨干企業為依托,建立應急保障車隊。建立完善救援隊伍社會化服務機制,充分發揮社會專業救援隊伍救援力量,加強道路清障、交通恢復、工程搶險、除雪防滑、隧道消防、水上搜救等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強化應急培訓與演練,提升各級指揮員和各類應急隊伍應急處置能力。(牽頭單位:縣應急管理局;配合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八)構建保障有力、協同高效的現代化治理體系

1.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

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納入“三農”工作統籌謀劃,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原則,全面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全面實施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健全完善縣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及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小修保養、養護工程、專項養護等專業性較強的養護工程,逐步通過市場運作交由專業化隊伍承擔,支持養護企業跨區域參與市場競爭,通過簽訂長期合同、招投標約定等方式,引導專業養護企業加大投入,提高養護機械化水平。根據部、省、市安排,穩步推進農村公路路況自動化檢測,十四五期間,全縣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年均養護工程比例不低于5%,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占比不低于80%,超限超載率控制在0.2%以內,農村公路養護機構設置率達到100%,機構運營經費及人員支出納入財政預算比例達100%。(牽頭單位:縣財政局、縣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鄉村振興局)

2.深化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改革成果

推進交通運輸基層執法隊伍職業化、基層執法站標準化、基礎管理制度規范化、基層執法工作信息化建設。完善執法程序,改進執法方式,規范執法行為。梳理編制執法工作規程,嚴格執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聯席會議制度、案件移送制度、聯動協作機制,實現審批服務與執法監管信息開放共享、互聯互通。切實樹立執法為民、依法行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做到業務精通、作風優良,杜絕粗暴執法和選擇性執法,樹立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新形象。(牽頭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協調

縣推進交通強縣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試點工作,加強政策協調,工作協調、日常調度和監督考核,及時解決試點工作重點問題和困難,確保試點任務順利推進,圓滿完成,將交通強縣建設試點任務納入年度考核。各鄉(鎮)、縣直各相關單位要把交通強縣建設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對應成立工作專班,壓實主體責任,強力推進項目建設。

(二)強化政策支持

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支持,進一步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綜合運用財政資金、盤活公路存量資產、規范推行PPP模式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創新籌融資模式,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加大“放管服效”改革力度,試點項目進入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簡化程序,加快審批。

(三)強化考核評估

研究制定考核辦法,明確考核指標,強化跟蹤評估,建立工作日常監督、動態考核與監測評價制度,確保工作成效與成果質量。通過目標導向、激勵問責等手段,把任務書變為“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里程表”,樹立起鮮明的以結果論英雄導向,推動交通強縣建設順利開展,縣委、縣政府對各鄉(鎮)、縣直各相關單位年度目標任務考核結果為優良等次的給予政策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