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范文

時間:2023-12-14 17:50: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篇1

一、農業現代化建設與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之間的關系

(一)我國現代化建設基本要求來看,需進一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現今,我國工業化已處于中后期發展階段,而城鎮化發展迅速,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三者相融合,相支持,但農業化卻拖后腿,因此,要實現“四化”發展,關鍵還在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而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關鍵還在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使其向農業現代化方向發展[1]。

(二)從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狀來看,大量農村人口及壯勞動力大規模涌入大中城市,農村地區只剩下婦、幼、殘、弱無勞動力或低勞動力人群,而面對大面積空留出來的土地,即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將這些土地充分利用起來,更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使用,可在農業發展方面走集約化發展道路,進而實現增產增收。可見,只有不斷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才能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三)從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來看,現在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業生產成本攀升,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農業生產規模小,比較效益低,農民就業難度大,農民收入持續下滑,農業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較差,面源污染問題嚴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人居環境條件差等現狀,迫切需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二、對實現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強化農業資源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現代農業是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新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還應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在現有農業生態模式下要保證不欠新賬,將過去的農業經濟發展中簽下的生態環境歷史賬還請,保證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二者的協調統一。那么還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展:(1)做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隨著現代農業生產、種植技術的發展,農藥、化肥、地膜等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的農產品工具得到極大應用,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新時期,還應減少化肥、農藥、地膜等的使用,鼓勵、推廣使用緩釋肥、有機肥,擴增綠肥農產品種植面積,并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此外,使用后的地膜要正確處理,建構美麗新農村,全力以赴打造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2)做好水利設施、耕地、水域灘涂、草原等的保護力度,并嚴格按照集約節約用地制度與耕地保護制度辦事,實現農業資源的最大利用,不斷發展生態農業,做好農業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3)強化農村清潔能源建設,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到農業現代化建設中來,做好農村地區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設施建設(包括沼氣、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水利循環使用設施建設)等。

(二)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

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關鍵還在于加快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步伐,增強新農村建設招商引資力度,重點扶持市場競爭力強、產業關聯度大、輻射帶動面較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大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大力推進農產品深加工、精加工,盡量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強農產品附加值。并加快綠色農副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生產步伐,樹立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品牌,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境外促銷,讓特色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增強農業產業市場競爭力,提高農產品出口率[2]。

(三)結構的優化與調整,建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針對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生產結構失衡等問題,還應在加大農村地區有特色的農產品建設,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打造具有地區特色的主導農產品,成立特色農產品品牌,建構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做好特色農產品的貯藏保鮮工作。若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允許,還可種植藥材、花卉,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鼓勵商人到農村地區辦廠,包括藥材生產與加工基地,花卉加工基地、水果、糧食等加工基地等,并從國內外引進先進的保鮮、加工、儲藏技術,將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結合起來,用以留住勞動力,增加就業率,實現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此外,還應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將農村地區的土地利用起來,種植黑麥草等,將種植業與養殖業相結合,建構農牧結合、糧飼兼顧的新型農業結構。另外,還應強化生態旅游設施建設,凸顯農業的休閑價值、文化價值與生態價值,加大觀光旅游項目建設力度,通過刺激旅游業的發展來帶動農村地區其他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農民家庭經營等新模式,為農民節約更多成本,享受國家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另外,還應加大農村地區網絡信息建設,在農村地區推行和實施電子商務營銷,帶動物流業的發展,通過電子商務營銷方式的實施,實現農產品的產供銷一體化。加大農作物電子商務示范點建設等,將農業產業的發展與一、二、三產業相融合,增強農業產業鏈附加值。

(四)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推進農業機械化建設

要推動農村地區農業產業化建設、實現農民增產增收,就應拋棄過去的靠牛拉土、靠手播種的農作物種植方式,不斷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大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實現農作物的現代化機械種植,尤其是主要糧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麥)等的播種、收獲環節的機械化建設,做好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以及農機后續維護保養工作,提升農民素質,還應教會農民善于利用市場信息,根據市場信息需求進行農產品種植。例如:2009年的大蒜種植熱潮等,通過市場流通鏈條來推動農村地區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五)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業現代化經營體系

要激發農業現代化發展新動力,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推動農業現代化經營體系。讓農民成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自覺參與者與真正受益者。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為重點推動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以農村“三資”管理平臺建設為重點,管好農村集體資產,利用好農村各種資源,推動農村集體經濟迅速發展,從而更好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篇2

一、建設現代化農業必須實現農業機械化

1.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基礎是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業機械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是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成分。發展農業機械化實質上是一場生產手段的技術革命。農業機械裝備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擔的農業生產規模的限制。機械作業實施了人工所不能達到的現代科學農藝要求,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生產力水平、擴大生產規模,農產品品質提高,形成專業化、商品化生產提供了可能。

2.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內容是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過程將產生內生增長的良性循環效應。農業現代化是農村工業化過程。其中包含農業機械化過程。從各國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內容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形式看,盡管各國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和途徑,但共同點都要解決農業機械化問題。由于農業機械化是對傳統農業改造的技術進步過程,農業機械化投入是農業生產方式推陳出新的新陳代謝過程。根據現代經濟增長理論,農業機械化投資會引致知識的積累,農業機械投入與知識積累形成一種有形投入與內生增長相結合的復合物,又將加快技術進步的進程。技術進步又可以提高農業機械化投資的效益,使農業經濟系統出現增長的良性循環,從而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長期經濟增長,提高競爭能力。

3.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標志是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為農業和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標是農業勞動生產率,而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有效措施。

二、建設現代化農業中農業機械化的作用

1.實現業農業產業化的首要條件是農業機械化。農業要實行產業化,向商品經濟社會化大生產方向發展,就必須逐步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提高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因此就離不開農業機械化。在農作物產出的諸多環節中,農業機械化都發揮出了先進生產力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良越來越重視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結構調整為農業產業化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農業產業化又為結構調整增添了新的內容。在此過程中,必須以農業機械化裝備和技術為依托,將農作物產出的各個環節聯結。建立農業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基地。實施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企業化管理、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因此。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對農業機械化有著必然的要求。

2.實現農業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是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促使農民生產、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和建設和諧農村,建立學科學、用科學、學技術、用技術的良好氛圍。農業機械化是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人口素質與修養、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連接城鄉互動的橋梁與紐帶,在農村科學發展觀又具體表現為農民收入增長、農民健康、農業生產條件改善。以及實現農業與工業、第三產業共同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差別、工農差別,實現共同富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逐步向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邁進。

3.實現節約型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是農業機械化。農村節約型農業發展主要表現在勞動力、農業用耕地、能源、水以及種子、化肥、農藥的綜合節約等方面。發展節約型農業,農業機械化是關鍵。農業機械化的廣泛使用,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就會大幅度地減少人力和畜力的使用,就會實現農業的節地、節能和節水。提高利用率,從而推動節約型農業發展。

4.實現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的根本途徑是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機械化是強大的物質支撐。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要提高種養業的產出率的比重。農業機械化將為此提供技術和保障。農業機械化能保障人力無法完成或無法規模完成的農藝技術得以順利實施:實現機械化作業的規模性、、規范性保障農業的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機械化的高效性保障農村勞動力非農化、城鎮化,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篇3

>> 積極推進農牧業現代化 鞏固和加強內蒙古農牧業基礎地位 加快農牧業科技創新與進步全面推進農牧業現代化建設 內蒙古推進農牧業現代化面臨的問題探討 樹立發展新理念全力推進內蒙古農牧業現代化 內蒙古工業化、城市化及農牧業現代化水平區域差異分析 《新疆農牧業現代化建設規劃》中期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內蒙古農村牧區現代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大力推進內蒙古農牧業科技創新 內蒙古: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內蒙古農牧業發展現狀分析 內蒙古現代農牧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 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的現狀分析及對策選擇 多元并舉唱響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 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特色農牧業發展創新研究 關于深入推進內蒙古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建議 多措并舉 深入推進內蒙古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對加快包頭市農牧業現代化發展的思考 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經營中利益聯結機制的若干思考 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在呼和浩特成立 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經營機制創新主導產業多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3][4] 內蒙古農牧業廳網站.2015年內蒙古農牧業機械化發展概況[EB/OL].(2016-03-07)[2016-05-11].http:///zwq/nmygk/nyjx/540692.shtml.

[5][6] 統計局網站.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16-02-29)[2016-05-11].http:///nmgttj/tjgb/jjshfztjgb/webinfo/2016/03/1455760440407284.htm.

[7][8][9] 統計局.內蒙古統計年鑒(2015)[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10] 內蒙古農牧業廳網站.內蒙古自然條件與資源狀況[EB/OL].(2015-04-02)[2016-05-11].http:///zwq/nmygk/zrzy/446089.shtml.

[11][12] 統計局.內蒙古統計年鑒(2015)[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篇4

一、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二農問題的前提

現階段,發展新農業就是推進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以農業現代化為標志的新農業模式,應當具有科學化、企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社會化(產業化)、多功能化、生態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等內涵及特征。農業現代化的全面推進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的農業科技落后、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粗放、社會化水平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以及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因而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國新農業建設特別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農業發展必須以現代科技體系為支撐

我國新農業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而農業現代化是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裝備農業,最終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農業技術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和資源環境優良化等。2所以,現代新農業建設始終離不開現代科技的支持,具體講就是要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科學管理方法和現代農業機械技術,全面實現農業科學化、機械化和電氣化,在此基礎上不斷培育農業優良品種,積極研制、引進、推廣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農藥等農用生產資料。現在發達國家的農業還出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新技術化特征,使農業生產力水平達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農業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特別是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背景下的衣業現代化問題研究”、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研究項目“山東半島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與衣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研究”、山東省教學創新研究項目“發展經濟學教學內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計算機、信息、激光、遙感、原子能等現代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并配合科學管理手段與經營方法,很好地推動了農業快速、高效發展,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在推進新農業和進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現代農業科技體系的建立及創新。

(二)發展新農業必須遵照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農業建設要求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以農戶家庭為基礎分散的小規模土地經營與農業現代化存在內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廣機器和農業新技術,阻礙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而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可以擴大農業規模,通過合同、契約等方式使農業生產要素在企業這個制度平臺上進行市場化運作,達到合理配置農業資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3其次,發展新農業要求加強農業生產標準化建設。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是現代企業的生命線,正由工業領域擴展到農業領域,農業標準化生產經營與管理越來越成為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潮流,甚至成為國際農產品技術貿易壁壘的重要條件,加速農業標準化建設是應對國際市場競爭和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農業標準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是重視農業標準化管理,嚴格農業投入品指標,建立農業標準化體系。再次,發展新農業要求采取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現代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農業生產經營中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客觀上要求發展社會化、專業化和組織化的新型農業。目前農業現代化國家都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由政府、企業和農業合作社提供各類服務,很好適應了農業社會化發展的需要。今后,我國新農業發展的方向必須走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道路,不斷壯大農業社會化組織,加強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業經營主體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經營風險。

(三)新農業發展應當追求生態化和低碳化模式

現代化農業雖然提高了農業單產和經濟效益,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農業發展的非持續性增強。正在興起的現代生態農業較好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促進了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繼生態農業后,近年來在一些國家興起的低

20碳農業發展模式也應受到重視。低碳農業是為逐步降低農業生產中C0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達到發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現代農業。4低碳農業具有農業生產、安全保障、氣候調節、生態涵養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農業固碳功能,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拓寬農民收入來源和低成本實現農業現代化。H不論是發展生態農業還是發展低碳農業,均要求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廣秸軒還田,擴大綠肥、農家肥等有機肥種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鏈原理防治作物病蟲害,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和沼氣等農業生產新能源,減輕污染,改善農業生態。所以,鑒于我國農村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未來新農業發展目標必然體現其生態化和低碳化,必須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低碳農業。

(四)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要求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演進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中被廣泛應用,農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現代農業逐漸演化為信息農業。信息農業的基本特征是農業生產與管理的高技術化、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等。0因此,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戰略必須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企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農業跨越發展。同時,農村是農業信息化的依托,是實施信息農業建設的主陣地,而農民是農業信息的接受者、傳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實施信息農業的重要主體,我國在發展信息農業過程中,通過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各類信息數據庫,建立健全農村水質監測系統、病蟲害監測防治、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和村務管理等信息系統,不斷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農民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所以,信息農業建設過程實際也是實現新三農全面信息化的過程,必然推動新三農建設水平的提高,為根本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奠定基礎。

二、建設新農村和實現農村現代化是解決二農問題的關鍵

建設新農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村的落后面貌,最終實現農村現代化,這一過程包括實現農村城鎮化、農村工業化、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等,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促進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起到關鍵作用。

(一)通過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進程

一方面,我國新農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歸根結底離不開農村這塊主陣地,新農村建設情況如何,直接關系到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乃至成敗,農業與農村現代化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決定了二者必須同步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新農村建設的成果成為農業現代化推進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新農村與農村現代化的發展也會加快農村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改變農村經濟社會面貌。20世紀80年代后,鄉鎮企業在中國廣大農村異軍突起,成為農村工業化的一大亮點,特別是大量以農產品加工業為特征的農村第二產業發展,不但帶動了農村服務業興起,也改變了農村的經濟結構、就業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今后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加強,農村工業會進一步發展和優化,農民的收入會不斷提高,起到以工促農的作用。同時,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工業化又加快了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廣大農村地區崛起的新城鎮,吸納了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這為提高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對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解決三農問題無疑具有深遠意義。

(二)通過新農村建設為農民現代化奠定基礎

新農村建設及其推動的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促進了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改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使農民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農民的成長步伐。首先,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通過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質。通過完善農村的科技推廣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和各項文化事業,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移風易俗和豐富多樣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農民樹立文明、科學的生活觀念,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其次,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條件,提供完善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這不但有利于農民群眾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于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使農民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科學消費、文明生活的良好習慣,塑造與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相適應的新一代農民隊伍。再次,新農村建設還有利于改變我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解決長期存在的城鄉分割、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問題,通過擴大對農村的財政投入,迅速改變農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為農業和農民的現代化創造條件。

二、培養新型農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

農民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影響我國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培養新型農民和提高農民素質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為,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的關鍵在于打破傳統農業自身的封閉體系,轉變的契機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特別是人力資本是改變傳統農業和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那么,我國要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落后農村向農村現代化轉變,需要大力開發農村人力資本,培養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些新型農民應當具備多元化的基本素質要求。

(一)培養大批新型農民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

首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生產經營者確立新的經營理念。現代農業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需要的各類知識、技術、信息越來越復雜,農業現代化建設涉及的產業和環節越來越多,農業產業鏈條延長和農業分工越來越細,作為經營現代農業的勞動者,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及時掌握科學種田和科學養殖本領。隨著農業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業技術成果需要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農民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對其文化、技術、能力等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培養大批有知識、懂技術的新農民,才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目前,我國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普遍偏低,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有20%,接受過初、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僅占0.5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達76.4%,這與發達國家農村勞動力70%以上受過職業培訓的水平相差甚遠。因此,我國必須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盡快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其次,隨著農業現代化目標的推進,我國農業的市場化、國際化和信息化等對農民綜合素質提出了新要求,農業現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農民不僅要有知識、懂技術,而且還要懂經營管理,能及時把握市場信息,勇于和善于參與市場競爭,形成按市場經濟規律和市場游戲規則進行生產經營及依法辦事的意識,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和在市場經營中的盈利能力。總之,為了更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及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問題,要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新型農民隊伍。

(二)培養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農村現代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包括農民的現代化,而農民現代化包括思想觀念、知識結構、技術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現代化。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阿歷克斯?英格爾斯認為,一個落后的國家要轉變為自身擁有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國家,只片面強調工業化和經濟現代化是不夠的,必須從心理、思想和行為方式上實現由傳統人到現代人的轉變。6-8因此,要實現農村現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觀念的新型農民。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完善,廣大農民是農村市場活動和市場競爭的重要主體,要求農民必須樹立市場競爭觀念和風險意識,自覺參與市場交易和市場競爭,適應市場多變的環境,及時進行生產結構和經營方向的調整,提高駕馭市場、利用市場以增加收益的技巧與能力,成為高素質的農業生產經營者和管理者。同時,在推進農村現代化過程中,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許多農民面臨著非農就業的形勢和機會,農民的收入逐漸實現多渠道和多元化,農民不僅要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還要適時掌握農業經營以外的知識和技能。這也給我國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須積極轉變農村辦學理念,創新農村教育教學模式,農村基礎教育應盡快從單純應試教育轉變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服務的素質教育軌道上來,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使農村青少年各有所學,學有所用,既要滿足一部分農村學生升學深造的愿望,也要培養大批志在農村就業,承擔農業與農村現代化建設任務的新型勞動力,引導部分青年在農村創業和就業。事實上,我國新型農民的培養和成長過程,就是新農村建設順利開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逐步實現的過程。

四、協同推進新三農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三農問題涉及許多方面,但從本質上說就是農業落后、農村貧窮、農民收入低的問題,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深層次問題。M而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發展新三農,盡快形成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三位一體與協同推進體系。

(-)積極發展新農業,推進農村和農民的現代化

中國人多地少,農業人口規模大、素質低的國情決定了我們不僅要追求農業現代化,還要追求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如果沒有農業現代化就無法實現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反過來,如果沒有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就不會得到持續發展。M經驗表明,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農業在國民經濟乃至農村經濟中的比重會不斷下降,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因而,今后實現農業現代化仍然是我國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而且農業順利發展也是新農村和新農民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其他兩個現代化。同時,農業現代化目標也為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我國傳統農村會逐漸演變為現代農村,這個演變就是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現代化實現的過程,作為農業現代化推動者的廣大農民其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極大提高,一代新型農民會隨之成長。因此,積極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既是新三農建設的核心內容,又是加快新農村、新農民建設事業和實現農村與農民現代化的重要條件,也是成功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設新農村,促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農民成長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早日實現農村現代化,盡快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發展,推動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為實現農業和農民現代化奠定牢固基礎。首先,新農村建設改善了農村居住、交通、通訊、生態環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條件,這些同樣也是新農業發展所需要的軟硬件環境,因而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隨著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政治民主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差別的不斷縮小,農村居民的綜合素質和生活水平日益與城市居民接近,為新型農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礎。其次,新農村建設加快了農村工業化進程,農村工業化可以直接成為推動我國農村發展的強大動力,尤其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從資金、技術、人才、管理模式和經驗等多方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吸收了大批農業剩余勞動力就業,成為增加農民收入和培養新型農民的重要途徑。再次,新農村建設促進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城鎮化充分發揮產業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應,可以吸收眾多農村剩余勞動力非農就業,城鎮對周邊農業和農村發展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在資金、市場、技術、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對農業和農村進行支持,促進新農業持續發展和新型農民隊伍快速成長。

(三)塑造新農民,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積累人力資本

篇5

    農業信息化就是培育、發展以計算機等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并使之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的全過程。農業信息化指的是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化,是在農業領域里全面開展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使這些技術滲透到農業生產、消費、市場等各個具體環節,從而加速對傳統農業的現代化改造,大幅度的提高我國農業的生產效率和農業生產力水平,促進農業持續、穩定、高效轉變生產發展方式的過程。[2]

    二、農業信息化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信息,可以是一種資源,也可以在市場機制中起到資源配置的作用;可以是一個產業,卻又有著促進產業升級的功能。多年的現代化建設經驗告訴我們,要想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依靠農業信息化對我國的傳統農業進行現代化改造,這是從根本上提高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進而增加農產品的科技附加值,最終達到提高農業生產總體效益的目的。(一)農業信息化有助于提高農資利用率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如何合理的配置與應用農業資源,如何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是農業生產者始終關注的問題。雖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運用傳統的技術和手段,同樣可以達到提高資源利用率的目的,但是往往會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如果將信息技術管理引入農業生產,通過對土地、土壤、水等農業資源進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采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可以在降低農業生產者投入成本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產出,這就是農業現代化對農業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同時,這也是我國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農業信息化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越廣泛,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就會越有成效。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加速器。(二)農業信息化有助于實現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生產經營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落后,是阻礙農業生產者提高收入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信息封閉,農業生產者往往盲目的進行種植、養殖和銷售,這就造成了農產品產量大起大落,價格時高時低等為題不斷發生。隨著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出現了大量的農業信息網站,利用互聯網上的信息來指導農業生產者的種植、養殖,并利用互聯網直接銷售農產品的運作方式正逐步取代傳統的成產經營模式。這種生產經營模式為農業生產者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豐富的農業信息,保持了農業信息的高校、順暢傳播,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解決了傳統農業生產管理效率低、信息滯后等問題,促進了農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進而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的全面發展。(三)農業信息化有助于農業產業化升級在傳統的農業生產過程中,主要包括三種生產要素,即土地、勞動和資本,而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相對來說并不密切。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這三個生產要素之間的穩定性較低,而且生產過程中的交易成本很高,這種不穩定關系的存在對于農業現代化建設來說弊大于利。由于信息化在農業生產領域的不斷發展,土地、勞動力和資本在信息的作用下,漸漸形成了非常緊密的相互作用關系,對農業現代化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而且,農業信息化不僅在生產過程中起到促進作用,農業信息化還可以通過協調流通、銷售、消費等相關環節,解決農業小生產者與社會大市場之間的供需矛盾,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進而帶動農業現代化建設。[3]

篇6

〔關鍵詞〕 農業基本法; 基本法農政; 綜合農政; 三化同步。

一、問題的提出。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三農問題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國是農業大國,經過 30 年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工業化階段和城鎮化發展時期。就農業和農村而言,也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的比重持續下降,農民收入增長來源由過去主要依靠農業轉向越來越多的非農產業。當前,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使農業和農村經歷著深刻變化。在農業、農村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我國農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程度較低,農村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比較落后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同步進行、協調發展。針對這一問題,中央去年明確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任務。

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雖然是各自獨立的發展過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隨、交織發展的統一體。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必然趨勢,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原動力,工業化和城鎮化,能創造農業和農村以外的更多的就業空間,促進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1]工業化、城鎮化為改造傳統農業提供物質技術基礎,并為農業現代化提供資金積累,搞活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資金的優化配置,實現城鄉協調發展。[2]。

如何才能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同時,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 筆者認為健全宏觀調控機制,合理有效地運用各種調控手段,建立健全農村 “三化同步” 的支持體系,就能夠實現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日本在 1961 年制訂 《農業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導性政策手段、強有力的法律體系和積極的財政支持,成功地推進了 “三化同步” 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我國與日本農業基礎比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農戶分散經營、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尖銳等特點。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鑒日本成功的經驗,對于工業化、城鎮化深入過程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日本 《農業基本法》的實施。

戰后,日本為了擺脫經濟衰退、糧食恐慌和農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經濟自立政策,將發展重點由戰前的軍事工業和紡織工業轉向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在這一階段,日本的重工業和化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1950 年朝鮮戰爭爆發,為日本工業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機會,美國的大量戰需品的需要極大地刺激了日本工業的發展。[3]1960年,日本金屬、化學、機械工業產值比 1950 年增長 10 倍。[4]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戰爭中成為廢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復,1960 年城市化率達到了56% ,比戰前增加 2 倍。[5]以此同時,日本也采取了積 極 的 農 業 發 展 政 策。1950 年 代 出 臺 了《農地法》、 《糧食增產 5 年計劃》、 《奶農振興法》、 《農產品價格穩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末,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出現了農業勞動力外流嚴重,農工間收入差距、城鄉差距不斷拉大和農業衰退等現象。對此,日本政府 1959 年成立 “農林漁業基本問題調查會”,該機構調查發現,農業生產率低下、價格條件不利、雇傭條件制約等因素導致了農工間收入差距、城鄉之間不協調發展的局面。因此,日 本 政 府 研 究 制 定 了 《農 業 基 本法》,從 1961 開始正式實施。

《農業基本法》規定,在提高農業生產率的同時,采取農業生產的選擇性擴大和農業結構改善等三大措施,[3]達到消除城鄉收入差距的目標。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是通過農業生產基礎建設和改善農業生產技術以及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來實現的。提高生產率、培養自立農戶、實現規模化經營是中心環節。農業生產的選擇性擴大是針對工業化、城市化的深入發展和農產品市場的國際化影響,通過禽蛋肉類產品和蔬果產品的生產擴大,一方面滿足不斷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對抗海外廉價農產品的大量涌入。農業結構改善是以農業經營的規模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為基礎,大力發展設施園藝農業和蔬果、畜產品等高效農業,提高農民收入,發展現代農業。

頒布 《農業基本法》 之后,日本政府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和促進農村區域綜合發展。其主要措施是 “基本法農政” 和 “綜合農政”。20 世紀 60—80 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加大的農業投入,大規模地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加速發展了高效現代農業。對于農村發展,在繼續加強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在農村區域導入工業企業,進行村鎮合并,推廣農村養老保險,實現了農村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

( 一) 基本法農政與農業現代化。

實施基本法農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調整農產品供求關系的同時保持農產品價格平衡,擴大蔬果、畜產品生產,改善農業結構,培養自立經營生產主體,建立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實現農業現代化。

日本政府根據 《農業基本法》 有關條例,結合基本法農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農業投資,改善了農業結構,積極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大力推進了農業現代化,具體措施有如以下三點。

第一,建立農業現代化資金制度。 《農業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 年頒布 《農業現代化資金補助法》,實施農業現代化資金制度。該制度為了更好地利用農協系統資金,在國家貼息的同時,各地方政府設立農業信用基金協會保證債務償還。1960—1970 年的 10 年間,農業投資總額達到 13695 億日元,每年投資平均比例占財政總投資的 9. 3% ( 見表 1) ,農戶中長期資金供應量大幅度增加,促進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機械購 入,提 高 了 農 業 生 產 率 和 生 產 現 代 化程度。

第二,改善農 業 生 產 結 構。1962 年 開 始,日本政府在繼續加強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的同時,對農業生產結構也進行了調整。主要內容有: 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畜產業等需求增加的農產品,對工藝作物、設施園藝等高效特色農業進行選擇性擴大; 組建綜合性農協組織; 興辦農產品加工、儲藏設施和農業機械等共同利用設施; 促進農產品共同加工、共同銷售體制; 努力建設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的農業示范基地。在這些農業結構改善措施的影響下,1960—1970 年,日本水稻生產農戶減少了 50% 。與此相反,工藝作物、設施園藝和畜牧業等設施農業生產農戶比例大幅度增長,增長率為 2. 4—9. 1% ,經營現代農業的戶數占了近64. 9% ( 見表 2) ,農業經營效率和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農業農村進入了繁榮時期。

第三,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戰后日本十分重視土地改良和農地造成事業,基本法農政實施后,1964 年修改 《土地改良法》,加大農業投資,大力發展農田基礎建設,按照土地條件的規格化 ( 30a 為標準) 、均質化要求進行田間道路、灌溉排水設施、耕地整平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1960—1970 年總投資 2209. 2 億日元,平均每年占農業預算總額的 24. 8% ( 見表 3) ,大幅度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和農地利用率。

( 二) 綜合農政與農村 “三化同步”推進.

基本法農政實施以來,日本農業生產率大幅度提高,在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進展下農業農村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到了 20 世紀60 年代末,基本法農政的弊端逐步呈現出來,如稻谷生產過剩,經營規模擴大進度緩慢,勞動力流出嚴重,農戶兼業經營擴大,出現了農村空心化、老齡化等問題;[6]因此 1970 年日本政府頒布了 《關于推進綜合農政》 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大力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

基于農業基本法的綜合農政的基本方針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育成規模化、高效率的現代農業,提高農民收入,實施農產品價格穩定政策,促進農產品加工流通現代化;[7]通過農村區域引進工業企業擴大農民就業機會,提高農民收入;加強農村生活環境建設和村鎮合并,建設農村社會各項事業,提高農村生活水平等覆蓋農業、農村、農民的綜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第一,農 業 現 代 化 的 加 強。1969 年 制 訂《農業振興區域促進法》,加快了自立農戶和兼業農戶的收入,消除了與其他產業間的收入差距。大力發展蔬菜、水果、奶業等大規模、高效率現代農業,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繼續調整農產品需求關系,穩定農產品價格,積極建設農產品流通體系和農產品加工現代化。1970 年修訂 《農地法》、1973 年修訂 《農業現代化資金促進法》,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程度。

第二,農村城鎮化建設。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工業化和城市化急速發展引起了城市周邊地區的亂開發、耕地轉用等現象。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進一步惡化,日本政府 在 1968 年制定了《都市計劃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無限擴大,另一方面,有計劃地進行了農村區域的城鎮化建設。1970 年頒布了 《過疏地區對策緊急措施法》

和 《農業生產者養老金制度》,推進了農村區域生產基礎和生活環境綜合建設以及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新農村建設措施,促進了農村城鎮化。

第三,農村工業化的推進。20 世紀 60 年代初開始,日本政府鼓勵農村工業化,頒布實施了《低開發地區工業開發促進法》、《新產業都市建設促進法》 和 《工業建設特別地區促進法》 等法令,進行了工業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頒布了 《農村區域工業引進促進法》、 《工業再配置促進法》 和 《國土利用計劃法》 等有關農村工業化的法律法規,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戶非農化創造了有利條件;[8]并且對于農村區域轉移的工業企業實施長期低利息融資、稅收減免、農民工雇傭補助等優惠政策。

三、農村 “三化同步”推進的經驗。

1961 年實施 《農業基本法 》 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同時,農村區域引進工業,進入新一輪農村建設。為了確保“三化同步”發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體系、法律體系和財政支持政策。

( 一) 有效的政策體系。

日本在農業基本法的理念下,通過提高農業生產率和改善農業結構,實現農業現代化而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內容是農地政策、農業生產基礎建設和農村建設等政策措施。

1. 農地調整。

首先是優良農地的確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 1962 年修訂 《農地法》,1969 年制定《農業振興法》,實行了 “農地轉用許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業化帶來的耕地亂占用現象,確保了優良農地。其次為農地流轉和自立農戶規模擴大政策。根據 《農地法》,促進土地使用權、轉讓權等所有權的合理化,重點支持自立農戶的規模擴大,設立農協組織、農業團體等法人化農業組織。同時實施農業者養老金制度和農業生產者農地取得資金制度,保障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加快了農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

2. 農業生產。

提高農業生產率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環節,為此,日本政府從土地改良著手實施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生產政策。首先,根據 《土地改良法》 ( 1964 年修訂) ,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長期計劃。同時,大力推進灌溉排水、農業用地開發、水田建設、旱地綜合建設、修建田間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其次,針對農村工業化的不斷深入,制定了 “工業引進關聯農業基礎 建 設 事 業” 和 “農 產 品 專 業 化 生 產 事業”,為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經營創造了有利條件。再次,對選擇性擴大對象的畜牧業和蔬果生產采取了 “畜牧業綜合發展對策”、“果樹農業振興特別措施”、“蔬菜生產銷售穩定法”等一系列生產政策。通過政府融資與金融支持,大力發展肉牛、奶牛等養殖業和水果蔬菜生產。

3. 農村建設。

農村建設是農業現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農業基本法實施之前的 1956 年,日本政府開始進行新農村建設。基本法農政和綜合農政實施期間,日本政府為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控制農村區域人口減少,進行了農村綜合建設模式、基礎設施綜合建設 、排水事業、定居促進、高新技術工業集聚開發等項目,對農村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 二) 有力的法律體系。

日本在 20 世紀 60、70 年代的工業化、城市化深入發展中推進農業現代化,并實施了一系列農業政策,解決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這些政策措施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強有力的法律保障。這些農業法律法規,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不斷地被修改,為農業政策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其法律體系復雜多支,共有 261 項。主要是圍繞 《農業基本法》 這個農業母法而展開,涉及農業、農村、農民以及農產品生產流通等各個領域。主要針對農業現代化和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是應對農業國際化和農業結構調整為目的而設立的法律體系1. 農業現代化法律。

從 1960 年開始日本農政從農業保護逐漸轉變為合理主義農政。在此期間,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是農業政策的首要任務,為此頒布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針對肉牛、奶牛養殖業、蔬菜、水果種植業和農業現代化資金、農業信用保證、農業生產組織化以及農地所有權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為高效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產業化 經營 提供 了強有 力的保障……2. 農業結構調整法律。

日本加入 GATT ( 1954 年) 后,迎來了農業國際化時代。由于農產品進口稅大幅度消減和取消進口限制,海外農產品大量流入國內,對本國農業的沖擊很大。對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強 《農業現代化資金補助法》 和 《農村區域振興法》,到了 20 世紀 70 年代初,農業政策從價格政策轉移到結構調整,修訂農地法、糧食管理法、農業改良補助法、奶農振興法等法律,促進了農業結構的合理化。

3. 農村綜合發展法律。

基本法農政實施之后,使日本農業生產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產過剩問題和農業結構調整進度緩慢,失地農戶和離農現象日趨嚴重,農村人口老齡化與農村過疏化等凸現出來。因此,日本政府結合 “綜合農政” 頒布了解決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主要是關于農協組織的合并和農村區域引進工業,新農村建設事業,山村、過疏地區對策以及農業生產等如何進一步促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

( 三) 積極的農業支持體系。

日本成功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另一個主要經驗是積極的農業投資發揮的關鍵作用。戰后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迎來了工業化、城市化的深入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使日本增強了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 的能力。1960 年到 1975 年的 15 年期間農業預算達到了 33695 億日元,每年農業預算比重占財政預算的近 10% 。

1960 年到 1970 年的農業投資主要集中在農產品價格補貼,20 世紀 70 年代以后投資主要是農業結構改善、自然災害對策、農村社保建設、技術開發推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等方面。并且通過工業企業的農村轉移,為農村建設吸收了大量的產業資本,加快了農村建設投資。這種積極的財政支持和農外資金投資,對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起到了關鍵作用。

四、日本農村 “三化同步”推進的啟示意義。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 20 世紀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遇到的農業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背景與我國現階段比較相似。總結日本在經濟高度增長期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經驗,對我國工業化、城市化深入發展中推進農業現代化有許多啟示。

( 一) 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體系。

日本在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出臺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這些政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地完善和適應。從農地政策改革到農業生產政策以及農村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個有機體系,大幅度提高了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這些政策體系對我國目前解決三農問題有著積極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 二)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體系。

日本在工業化、城市化深入發展中推進農業現代化時遇到了諸多的阻礙,如農地的不斷轉用和農業勞動力外流、農村過疏化、農工間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對此通過建立 《農業基本法》

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體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農地亂占用的同時鼓勵農業經營規模擴大,并對農業現代化進行保駕護航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從日本的農業關聯法律體系可以看出,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會更好更快地實施有關政策,順利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 三) 加大農業投入力度。

日本農業現代化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在于充分利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抓住機遇加大了農業投入。農業投入方面首先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農田建設抓起,然后大力培育農業經營組織,最后投入農村綜合建設,使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發展。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階段,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農業投入,加強農地建設和農業經營組織的育成,進一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日本經驗還告訴我們,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和農業生產結構的改善,能夠促進和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但是必須注意到農村勞動力轉移中青壯年勞動力的離農會導致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和農戶兼業經營過度會難保糧食安全等問題。我國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現了農村空心化、老齡化現象和專業農戶的大幅度減少現象,并日趨嚴重。我國是農業大國,又是人口大國,糧食問題是頭等問題。所以應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勞動力轉移,在保障農業生產和農村現代化建設充滿有活力的群體的同時,必須保護和培養專業農戶與農業生產組織,提高國民經濟中的農業地位,確保糧食安全,這是極為重要的。

〔參 考 文 獻〕。

〔1 〕簡新華。 論農村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適度同步發展 [J]。 農業經濟,1997,( 10) : 80—84.

〔2 〕夏恩君。 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國農業發展的結構性癥結 [J]。 農業經濟,1995,( 3) : 93—97.

〔3〕〔日〕暉峻眾三。 日本農業 150 年—1850—2000 年 [M]。 東京: 有斐閣書房,2003. 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 農業結構變化和勞動力市場 [M]。 東京: 中央大學出版社,1978. 97—116.

〔5〕〔日〕御園稀薄。 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業再建 [M]。 東京: 日本經濟評論社,1985. 6—11.

〔6〕〔日〕犬塚昭治。 松浦利明。 現代兼業 [M]。 東京: 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88. 77—94.

篇7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問題;措施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發展問題開始受到重視,實現農業的現代化也逐漸成為了新的發展目標。當前的社會環境逐漸惡化,而且資源的過渡開發,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對農業經濟的管理,促進農業的現代化建設,就成為實現農業發展的必要過程。

一、農業現代化發展中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1.農業現代化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國的農業經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比較落后,而且在經營管理方面受到了很多的束縛和制約,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所以,導致當前的農業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包括農產品的質量不太高、農產品的附加值相對較低、而且農產品生產的技術含量低,對市場需求的應變能力不足等,都限制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許多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同質化現象嚴重,遏制了農業經濟的進步,另外,農產品處在初始的加工階段,不利于實現農產品的增值銷售,沒有形成產業化的經營方式。

2.基礎設施落后,農業投入太少

現在農村發展的最大問題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不到位,很多地方尤其是偏遠山區的公共設施簡直可以說是等同于無。我國現有的很多農業基礎設施還是20世紀60~70年代修建,這些工程大多已無法滿足當下的農業發展需求。農業的投資有3個主渠道:國家投資、農民自我投資和市場投資,農民自我投資非常有限,目前我國基礎工程建設資金的來源單一,幾乎全部靠國家財政資金進行投入,由于各地方財力不同,導致部分基層的農業工程項目數量少、質量低;而市場投資又由于小農經濟的傳統經營模式無法獲得發展。

3.農業科技手段的應用比較低

我國的農業人口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大部分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都相對較低,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對農業科技手段的應用不到位,不利于實現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許多地區的農業生產,還在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導致農業生產的效率比較低,質量也不高,而且農業方面的技術性人才比較缺乏,對農業科技的應用和推廣不夠,技術結構老化,缺少相關的技術服務經費等,都嚴重的限制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4.農業經濟的產業鏈不合理

目前,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產業規模較小,科技水平比較低的問題,而且一些農業產業化的企業帶動能力不足,企業的競爭力也比較弱,所以經濟效益也不高。同時,農業經濟的產業化發展,重視了企業和農民的生產效益提高,忽視了農業產業鏈的利益,影響了農業經濟的有序發展。另外,在具體的農業產業鏈中,一些龍頭企業數量不足,缺乏一定的競爭意識,影響了農業的發展。

二、農業現代化發展中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分析

1.促進農業經濟的產業化經營和管理

在農業經濟的現代化建設中,首先要將農產品的附加值作為建設和發展的重點,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形成一體化的農業經濟發展產業鏈。在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大農業吸收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同時,優化農業結構,根據各個地區的農業資源優勢確定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將提高農產品質量,優化農產品的品種作為核心,建立安全、高效和生態環保的生產基地,形成廣泛的農業產業鏈。另外,要發揮當地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政府應當盡力扶持這些企業的發展,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作用,實現產業化的經濟管理和發展模式。除此之外,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和管理,能夠降低城市的就業壓力,同時,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形成一定的經濟效益。

2.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

通過科學技術的滲透,生產要素的投入,工商業部門的介入,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市場機制的引入等,使農業成為工業化的農業、科學化的農業、集約化的農業、市場化和社會化的農業,把農業建成競爭力強大,能支撐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產業。積極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工程、種子工程、植保工程以及測土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旱作節水、動植物防疫體系、農業市場信息體系等重點項目的建立,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認真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啟動實施農機化推進工程和農機深松作業補貼,加快推廣普及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和新機具的示范推廣力度,大力扶持發展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精心組織農機跨區作業,確保農業機械化發展加快、結構改善、質量提升;積極探索推進經濟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如強化經濟農業示范區、示范園、示范點建設等。

3.加強科學技術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應用

農業的現代化,就是指農業的科技化發展,因此,科學技術的應用是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在農業生產中,充分的應用科學技術,才能真正實現農產品的高效和優質生產,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農業市場競爭力。首先,要加大對科技引進的資金投入,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實現農產品的現代化生產。其次,要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機械化的生產,對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我國農業生產地區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所以,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就應該重視水利設施的建設,促進節水農業的發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4.加快生態農業的建設

當前,社會的發展中,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因此,對農業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農業經濟的發展也需要注重生態環境效應,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農業的現代化產生中,要加強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的指導,堅持循環利用的原則,同時,發展新型的肥料和高效低毒的農藥產品,促進農業的生態化發展。不同地區的土壤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要針對土壤的特點,開發專用肥,并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政策,推動農業經濟的現代化建設。政府也可以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政策,并進行獎勵,鼓勵農民進行生態農業的建設和發展。

5.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

要實現農業經濟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當前的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普遍的素質比較低,專業性的知識比較缺乏,導致農業經濟的發展比較滯后。因此,首先要加強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整體的素質和管理水平,包括經濟、管理和法律規范方面的知識。其次,要促進度對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并有效的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同時,定期的對相關人員進行指導和培訓,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為實現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三、結語

當前,實現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可以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但是當前的農業現代化管理理念比較落后,技術水平比較低,而且農業發展產業鏈不合理,對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加強農業經濟的管理,實現產業化的經營,加快生態農業的建設速度,注重對農業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這都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內容,以此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最終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地增長。

參考文獻:

[1]郭永平.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經濟管理問題與對策探析[J].農業經濟,2015.

[2]王麗莉.農業現代化與農業經濟管理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

篇8

當今世界,社會諸方面高速發展,科技水平日新月異,對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農業現代化又是農業生產力關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因此,以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現代化,既是最現實的選擇,又是舍此無他途的“華山一條路”。

農業機械化歷來是衡量農業發展水平、反映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標志,考察世界各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其機械化程度,都是農業發展中衡量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科學分析我們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把握其基本發展規律,是做好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們農業機械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促進我們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當前,從我國社會發展客觀需要和經濟、技術條件等諸方面因素綜合評價,我國農業現代化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農業機械化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一、深入解讀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始終把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作為重點工作抓緊抓好

農業機械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工具,其廣泛地推廣應用,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業生產勞動力的問題,極大地減輕了農業生產的勞動強度,徹底地改變了農業生產方式和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生產能力,對于實現人類的最終獲得解放和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以導出:發展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實現農業現代化,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重點在農民,關鍵在農業。要實現農村的小康社會形態,加強農業機械化建設,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是主要的手段和途徑,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唯一的手段和必經的途徑。

要牢固樹立和切實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就必須深刻認識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現代化,對解放人類和保障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性,增強發展農業機械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始終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始終堅持加強、支持農業機械化不動搖,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

二、大力發展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加速農業機械化進程

毋庸置疑,無論從深化農村改革,建設現代化農業大局來看,還是從發展農業機械化本身來認識,都必須強化農機社會化服務,使農業機械化不局限于一村、一場、一縣、一地市,甚至于一省、一國、而便其融入更廣闊的社會范籌。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農業機械化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更快速的發展,兼容并蓄,吸收更先進經驗、技術的滋養,積累領先一步的資本,以求機械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把經濟效益提高到農業機械化發展戰略的高度來認識。農機化有關單位要增強活力,就必須解放思想,破除舊的傳統觀念,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在技術報服務和經營服務活動中增加積累,并努力爭取國家和有關方面的政策、資金支持。經濟基礎,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必備條件,空中是建不起樓閣的。

大力加強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當前,要按照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積極開辟綜合經營。具體來說,縣、場級農機化服務機構的站、校、公司要大力發揮技術技術、經濟優勢,拓寬服務領域,開展有償服務,把技術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規模區、片的農機化管理服務中心建設,要因地制宜協調發展,使之由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務型轉變,增強自身發展活力。同時,要積極扶持、指導鄉鎮、作業區、村、隊農機服務組織及農機戶開展社會服務,逐步完善農機化管理服務網絡。

加強國際交流,融入農業機械化世界大市場。敢于走出去,善于引進來,參與到農業機械化世界性社會化服務中,這對于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國外的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具有極大推動促進作用。同時,我們的經驗、技術、設備對外部市場的發展進步,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互為促力,在更大的范圍內,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依法行政,促進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國計民生的根本,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其產業的弱勢特征和需要扶持保護的本質特征日顯突出和重要,推進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完全依靠市場機制調節和以市場為唯一主體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在范圍內,是需要各級政府的支持和法律法規的保障的。

實際上,對農業機械化采取必要的保護、扶持措施,是農業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符合WTO的相關規則的,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所要求的。事實上,許多國家在實現和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都制定了許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加強、支持、保護農業產業。

篇9

一、明確涉農專業培養目標,創新技能培養模式

涉農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題應該是服務農業發展,因此,涉農專業建設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主動出擊,尋求學校與鎮、村、企業以及種養大戶的合作,并適時地圍繞產教結合中產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調整專業建設、課程結構,講究實際、實用、實效,農民種什么、養什么,什么專業的前景好,就辦什么專業,專業設置要因時而變、因勢而變、因需而變。

涉農專業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季節性、持續性和綜合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專業教學與實際生產實踐往往有脫節現象。據此,我們可以把涉農專業的三年學制更改為不間斷的“生產過程式”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比如三年制的園林技術專業可以建立“生產體驗——技能培訓——綜合實踐”的實踐教學體系。第一學年采取生產體驗與技能訓練相結合,第二學年以教學內容為目標重點開展綜合實踐,第三學年到大型企業單位進行頂崗實習。這樣的模式是以技能訓練為中心,把產教結合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課程的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獲得生產流程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二、推進課程改革,構建涉農專業課程體系

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需要農業技術人才,更需要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與操作技能,會運用新型農業機械,從事農業生產,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實用性、技術性、綜合性人才。然而,目前很多涉農的職業學校還是按照以前的傳統設置課程,導致理論教學占據了很大的比重,而涉農專業課所占比例卻不足,偏離了涉農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較大地影響了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為此,課程改革應該首先指向人的發展,指向學生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突出,使課程滿足不同職業的需要。教師可以根據當地農業發展優勢,堅持“教學實用原則”,根據農業生產的季節和生產過程靈活安排教學實習課,使學生在農業生產實踐中了解到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將實踐教學由間斷性變為連續性,局部性變為整體性,使教學內容有明顯的目標,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使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得到提高。通過課程改革,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更好地吸引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效地為企業、農村培養技術型、實用型和綜合型人才。

三、開展多層次教學,培養復合型人才

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特點就是復合型教育,培養復合型人才就要以“面向農村,發展農業,致富農民”為著眼點,按照農業現代化的要求設置專業,科學地調整課程結構,增強課程的多樣性和選擇性,使學生學得好、用得上。開展校企合作,讓學生直接參與生產經營管理,通過多層次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1.采取“公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學校根據各專業產業現代化的目標,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校、園林示范場、畜牧場、花卉市場等校內外實習基地,以此為依靠設立“公司”。“公司”是獨立的經濟實體,以專業班級為單位,師生根據當地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要求,結合本專業的教學實踐計劃,選擇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生產經營項目。管理上實行生產經營責任制,教師、技術人員和學生承擔項目的實施,組織上依靠實習基地,實行生產、教學、經營一體化,教師既傳授知識,又能實地指導生產、經營,學生從生產經營活動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合格職業能力的目標。

2.推薦學生到企業或農戶基地進行頂崗實習。一方面企業或農民缺乏系統的專業知識,只要給企業或農民提供技術,他們就能夠把理論轉化成生產力。另一方面在校學生懂知識但缺乏實際動手操作的空間。通過頂崗實習,學生既能接受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實際訓練,又能接受企業文化、職業崗位素質要求、技能質量標準的學習,實現了學生由“考試型”向“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轉變。企業或農民在實際生產實踐中又獲得了先進的理論知識,培養出一批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推進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3.帶領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帶領下,參與相關專業的課題研究,包括教研活動的制定,校本教材的編制,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和實驗分析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還可以了解科研動態,為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提供新的經驗。

篇10

關鍵詞:福建省 海峽西岸經濟區 農業現代化 策略

中圈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2-215-04

“海峽西岸經濟區”簡稱“海西”。該區與我國臺灣地區地緣相近,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東與臺灣地區一水相隔,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是我國沿海經濟地帶中具有重要特色和獨特優勢的地域經濟綜合體。2009年5月6日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4號)。進一步明確海西建設福建先行的發展思路。2010年6月29日,兩岸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兩岸農業產業深度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機,有利于加快海西農業現代化進程。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進程與海西農業現代化關系密切,相互促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農業現代化進程,是海西建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與福建農業現代化關系

1.農業現代化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要求與重要基礎。馬克息指出:“農業勞動是其他一切勞動得以獨立存在和發展的自然基礎和前提”,這是一條基本的自然法則。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根基。但是海峽西岸經濟區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緩慢,經濟社會結構還存在較大不平衡,工農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依然較大。2009年福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57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只有6680元。城鄉收入比高達2.93,工農業發展的不協調勢必影響福建省經濟結構的調整。因此,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是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基本要求,是實現海峽西岸經濟區“全面繁榮”的根本保障和重要途徑。

2.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為福建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自2004年以來,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部署。并且付諸實踐,取得顯著效果。2008年12月17日召開的福建省委八屆五次全會提出“立足國情重‘三農’,融人全局重‘三農’,改革創新重‘三農’.統籌協調重‘三農”’,力求實現農業發展新突破,進一步探索農業現代化。福建要先行的方針和策略。目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加快傳統農業改造、走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道路的關鍵時刻,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全面深化,福建省域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海西現代農業發展提高了重要的物質保障和良好的制度環境。因此,在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兩個先行區”建設中,福建省應不斷改革和完善農業制度,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強化農業的基礎性地位。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實現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與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良性互動。

二、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農業現代化發展區位特征分析

1.福建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優勢分析。第一,福建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山地丘陵占了全省土地面積80%以上。耕地大部分以水田為主,占80.8%,旱地僅占19.2%,且主要是種植糧食作物和大田經濟作物。福建是我國四大林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達62.96%。居全國第一。素有南方“綠色寶庫”之稱。全省林地面積908.07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74.74%,主要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宜于造林的無林地。福建地處東南沿海,跨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初步建成了布局比較合理、類型比較齊全、功能比較完善的自然保護區網絡。福建是我國水資源蘊藏量豐富的省份之一。水資源總量1168.7億立方米,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4.2%,人均資源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福建海區屬于亞熱帶海洋和大陸架淺海,浮游生物種類多、密度高、數量大、分布廣。福建地處亞熱帶,全年平均氣溫17-21.6度,無霜期270-350天,年降雨量1000-2200ml,適宜農作物生長和動植物繁殖。農作物品種資源豐富,其中糧食作物品種9191個,蔗、麻、煙、油萊、花生等大田經濟作物品種1709個,果樹品種3000個。茶樹品種400個。花木品種400個,藥用植物600多種,野生木本淀粉和糖料作物400多種,油料作物30多種,微生物中真菌類有430種。第二,農業區域布局合理,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目前,福建已初步形成沿海藍色產業帶、閩東南高優農業產業帶、閩西北綠色產業帶等三條特色農業產業帶;畜牧業、水產業、林產業、園藝產業等四大主導產業和畜禽、筍竹、水產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花卉、烤煙等九個重點特色農產品。第三。閩臺農業合作不斷拓展,農業對外開放優勢突出。福建是最早實行改革開放的省份之一,2005年7月份,經國務院同意,國臺辦、商務部、農業部正式批復,海峽兩岸農業臺作實驗區由福州、漳州擴大到全省,設立了“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通過閩臺農業合作,有力地推動了福建省外向型農業的發展,農產品出口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優勢特色農產品出口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閩臺”和對外優勢顯現,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密切關系,決定了福建省在促進海峽兩岸交流與合作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新時期,“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提出和“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的設立,更好地對接“兩洲”、延伸兩翼,加強閩臺農業交流與合作。加快福建農業對外開放步伐。

2.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劣勢分析。第一,農業投人不足,農業發展融資渠道不暢,農業資本流失嚴重。當前。福建存在嚴重的財政資金有效投入不足和使用效率低的現象,投入的結構也不合理,特別是對農業科研和科技推廣的投資不足。農村資金外流嚴重,這不僅是當前農業投融資體制存在弊端的集中體現.也是形成農村資金缺口的直接原因,是抑制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由于農業比較效益長期偏低,農業自身積累不足,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大,農民信用風險管理機制缺失導致農村金融抑制,農業投資的軟硬環境較差,農村一直未能形成一個足以有效保證農業發展需要的金融服務體系,郵政儲蓄銀行未能真正發揮支農作用,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級和以下的機構,金融支農的任務幾乎都由農村信用社獨家承擔,農村信用社不愿承擔風險,相當部分資金

被大量轉移用于購買國債和金融債券或者貸給鄉鎮個體工商戶,農業項目融資困難。第二,農業產業化普及面有限.農業產業鏈短,農產品競爭力不足。企業總體規模偏小,加工技術與設備落后,產品以中低檔為主;專用加工的原料基地建設相對滯后,管理模式陳舊,產業內部缺少聯合協作。市場欠規范;研究經費短缺、技術創新能力低。人才缺乏;標準化建設滯后,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問題突出;農產品加工業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企業直接融資能力弱。全省優質高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還只是初具規模,缺少產地貯藏、保鮮和加工環節。全省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專用優質原料供應不足,加工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收購的原料品種混雜,難以實現規格化,這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農業增效,制約了產業化進程。第三,農業現代化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滯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主要由政府、民間與介于政府和民間之間農村信用社和供銷社等各種服務組織構成。福建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滯后,現有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隸。一是全省農業信息化水平在國內已相對滯后.更大大落后于發達國家,導致農業結構調整市場導向作用不強,農民面臨的市場風險增大。二是福建農村流通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在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從1980年的73.5%降低至2009年的32.3%;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從全省2010年1-4月份福建省各縣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沿海明顯比山區高,最高的是晉江市,達到78.74億元,其次為石獅市,達到57.70億元,排在后面兩位的羅源和永泰分別是7.11億元和6.47億元,最高值為最低值的12.17倍。三是農村金融和農業保險服務落后。在金融方面,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逐步減少農村網點,農村信用合作社尚在進一步改革中,未能有效地向農民提供信貸服務;農村合作基金會因為運作不規范等原因,已經整體清盤關閉;農業開發銀行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目前又無法面向農民開展信貸業務。在農業保險方面,由于自然災害頻繁,農業保險賠付率高,農業保險業務呈不斷萎縮狀態。四是民間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處于起步階段,組織機構與服務功能亟待進一步完善。目前,為農業提供服務的主要仍然是以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很難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全方位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的要求。五是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管理體制不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面臨“兩難”,即條塊管理難以理順,服務工作難以協調。六是供銷社經營管理效益問題凸顯,供銷社改革有待于進一步深化。福建目前供銷社改革發展很不平衡。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等體制,仍在困擾著一些供銷社,致使有的縣級供銷社經營管理效益低下,服務體系不健全,無法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

三、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定位

農業現代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問題。立足于區域自身基礎條件,合理地借鑒海外農業現代化模式的經驗與教訓,把握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制定切合實際的有效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福建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定位:發揮區位優勢,ECFA背景下構建以閩臺農業合作為助力的農業產業帶,以品牌農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強化安全農業,保障農業現代化順利進行。

1.構建以閩臺農業合作為助力的農業產業帶,以品牌農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福建省最大的區域優勢是與臺灣省地緣相近、血緣相親。1997年國家外經貿部、農業部、國務院臺辦批準福州、漳州兩地設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以來,閩臺農業合作在促進福建現代農業發展、提高福建農產品競爭力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2010年6月29日,兩岸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應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強化閩臺合作農業產業帶建設,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圍繞科技研發―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一農產品貿易產業鏈,以及休閑農業、鄉村建設延伸產業推進閩臺農業合作,承接和吸納臺灣農業產業整體轉移,重點拓展良種、生物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開展深層次產業分工與合作,推進福建省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在農業產業合作上,以果蔬、花卉、茶葉、食用菌、水產、畜牧、林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觀光休閑農業合作為重點,以引進臺灣精致農業科技、理念為核心,強化閩臺精致農業、健康農業和休閑農業合作,發揮比較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強化品牌意識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引進管理經驗,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

農業品牌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依靠品牌帶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規律。發展現代農業,關鍵就是要通過實施品牌帶動,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福建省不少企業由于缺乏品牌而停產或關閉,農業品牌建設有待進一步增強。目前大宗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閩西北一些地方的柑橘等大宗農產品由于缺乏品牌而滯銷或賣不到好價錢,而永春蘆柑2009年出口量比2008年同期翻了近一番,每噸價格還上漲了印多美元。筍竹、花卉、水產等擁有品牌的農產品,價格依然較高,品牌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作用。

2.重視安全農業,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規避農業風險,為農業發展創造安全環境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海西現代農業建設,要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強化安全農業,保障現代農業發展。

2009年全省各級農業部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年實現農牧業產值2001.08億元,增長5.O%。其中農業產值825.08億元,增長4.7%;牧業產值371.25億元,增長4.2%。全省農墾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7.54億元,增長9.2%。農民人均純收入6680元,實際增長10.1%。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繼續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全年新認定49個福建名牌農產品,新增無公害農產品186個、綠色食品60個、有機食品16個,全省累計認證并有效使用標志的“三品”數達到1820個,企業1106家。創建綠色食品茶葉、水果標準化生產基地縣4個,基地面積40多萬畝。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執法年活動和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及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取得明顯成效。從4次例行監測的結果看,農產品質量整體水平穩定提升,蔬菜合格率達97.9%,茶葉合格率達984%,水果樣品100%。三聚氰胺、鮮奶抗生素檢測合格率達到100%,生豬鹽酸克倫特羅和萊克多巴胺檢測合格率為99.9%和100%,家禽獸藥殘留檢測合格率100%。重大動植物疫情總體乎穩。強制畜禽群體免疫工作,實現疫病防控關口前移;嚴格疫情報告與核查。健全應急管理機制,有效排除疫情隱患。及時監測并組織水稻“兩遷”害蟲科學防治,全省水稻主要病蟲害發生2300萬畝次,防治3200萬畝

次,保證了蟲害不成災。農機安全生產形勢穩中趨好。圍繞全國“安全生產年”和福建省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目標,開展法制機制、保障能力和監管隊伍“三項建設”,農機事故指標全面下降。

四、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農業現代化策略分析

福建按照2004年11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頒布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綱要》和2006年8月15日頒布的《海峽西岸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五年規劃綱要》的總體部署,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根據《福建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綱要(試行草案)》確定的監測指標體系,福建農業現代化進程綜合得分已經由2000年的50.1分,上升至2006年的68.2分,增長36.1%,平均每年增加3分。其中“經濟發展水平子系統”指標得分從11.24分提高到16.65分,增長48.1%;“社會發展與環境子系統”的4個指標進程均達到95%以上。從總體上看,目前福建已進入了現代農業加速發展的階段。海西建設福建先行,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福建應采取更加有力舉措,繼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1.建立宏觀指導機制,實現農業現代化健康穩步發展。其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農業發展新思路。建立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的農業發展新思路,把宏觀指導、市場導向、信息引導、政策調控、經濟杠桿等作為指導農業工作的重點。其二,加強宏觀管理和調控,穩定完善農村基本政策。突出抓宏觀經濟政策落實,尤其是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農業投入政策的落實到位,抓延長土地承包期、減輕農民負擔、農產品流通等扶農政策的落實到位。其三,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區,確保全省耕地穩定在1750萬畝以上;加大農田基本建設投入。興修水利和改造中低產田,使旱澇保收耕地面積提高10個百分點,繼續改造500萬畝中低產田。其四,完善基礎體系建設,特別是農業技術推廣、良種繁育推廣、病蟲疫病監測防治等基礎體系建設。其五,加強農業法制建設。抓好農業部門執法體系建設,在建立省地縣各級法制工作機構的同時,要健全和完善綜合性的農業執法體系,形成機構設置合理、運行高效便捷、執法公正的執法體系。

2.擺脫路徑依賴,構建現代農業制度,創新農業現代化制度基礎。第一,深化農地制度改革,率先實現城鄉土地市場一體化。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方面,政府要從制度上加以規范,引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高效、合理利用。農村建設用地的利用和管理可將其收益與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聯系起來;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政府要縮小征地權的使用范圍,明確“公共利益”概念的內涵,對非公益性的經營用地可采用農用地轉用的辦法依法按市場交易規則加以解決,切實做好失地農民的安置工作,走多元化安置之路;在完善農村農地流轉市場方面,政府應在確保農村土地所有權歸農村集體所有的前提下,明確界定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利。建立農地市場基準地價,并定期公布。發展農村土地中介服務機構,為農地流轉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在提高城鄉土地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水平方面,政府要規范土地市場,逐步取消“雙軌制”,實行“單軌制”,要在征地制度改革、完善招標和拍賣出讓的基礎上逐步取消協議出讓;在規范政府行為方面,要界定政府的行政空間和職能范圍,防止行政權力的濫用。政府應公開辦事程序,提高透明度,完善監督機制,加大處罰力度;在鼓勵存量土地人市方面,要加強對原劃撥土地的管理,嚴禁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非法交易。要挖掘現有城鎮建設用地潛力,促進城鎮土地的集約利用。此外,還應轉變依靠占用耕地擴大城區面積的舊模式,盡量發展由非耕地轉化的增量土地市場,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二。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制度,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益。其一,重視農產品集約化、標準化生產。福建省應充分利用海峽西岸經濟區區位科技資源優勢,加快技術研發及其成果的轉化應用,力爭在主要農產品集約化、標準化種養、貯藏保鮮加工、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與高效節能環保等技術研發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奠定厚實基礎。其二,重視品牌建設。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著力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農產品,推動每個主導產業打造產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福建區域特色和相當經濟實力規模、經營管理水平高、競爭力強的農業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群體和企業集團,促進優勢品牌的集聚。鼓勵企業開展以品牌為紐帶的資產重組,通過聯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進一步做強做大,提高企業在全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促進傳統產業向品牌創新轉型,促進生產要素向優勢產業集聚,采用典型示范與綜合推廣相結合,加快建設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漳浦、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和霞浦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逐步建設一批現代農業合作示范園區。提升現代農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其三,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解決小農戶和大市場矛盾。隨著農業生產力水平和農產品商品率的提高,農民與市場的關系更加緊密,為應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要組織與引導農民在自愿的基礎上成立各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社。通過“龍頭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方式,實施過程管理與有效引導,使農戶在價格形成、利潤分配等伺題l上獲得更多的發言權。

第三,重視農業人力資源開發:全面提升農業人力資源素質。加大農村改革開放力度。進一步從土地中解放農民,使其向第二、第三產業有序轉移;進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戰略規劃,全面提高農民文化素質;致府主導。政府將各方面的力量整合為一個整體。形成合力,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人力、物力、財力的保障。積極建設學習型新農村。重構農村教育體系,發展開放式農村教育,建立健全多層次農村教育體制和良性的運行機制,為福建農村以至整個海西的現代化創造條件。鼓勵人力資源開發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導、多元投入相結合的培訓投入機制。建立完善農村人力資源市場,加速農村社保制度建設。健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大社會保險制度,解決農民最為迫切的養老和醫療問題.使農村人力資源的社會保障水平切實得到有效提高。

3.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實現農業標準化生產,營造多類型農業發展模式。首先,高度重視科技進步與農業現代化的關系。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現代農業是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要建設現代農業就要加強農業科技的創新研究,尤其是農業高新技術的研究。福建省對農業科技投資的總量雖有增加,但投入強度仍顯不夠。2009年實行單-項示范與集成推廣相結合。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試點取得積極進展。大力推進農業新技術進村人戶。全省建設茶葉、蔬菜、食用菌、蘆柑、葡萄、香蕉、水稻、馬鈴薯、肉羊等9個集成推廣示范縣,建立單項示范推廣和綜合集成推廣示范片376個、農墾與南亞熱作現代農業示范基地15個.培育“五新”示范戶3500戶,輻射推廣作物2000萬畝。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試點取得積極進展,水稻、茶葉、生豬3個試點產業初

步形成了集研究―試驗示范―推廣―培訓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取得新突破,16個縣(市、區)先行開展部級示范縣建設.著力解決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職能定位、管理體制和工作保障問題:加強農業技術指導和培訓,開展農業信息化建設示范。開局良好。因此,要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過程中,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建立農業科技創新基金,支持農業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力爭在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其次,制定主導產品和特色產品質量和生產技術綜合標準。重點抓好各市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和主要農產品集中產地縣和快速檢測室的建設。積極推行良好操作規范(C,M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環境管理和環境保證體系系列標準(ISOl4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系列標準(ISO9000)認證和管理工作。第三,推進農業信息化。繼續加快實施金農工程,健全省、市、縣三級農業信息網絡互聯中心,完醬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業信息收集制度,整合涉農信息資源,建設一批標準統一、實用性強的公用農業數據庫。啟動農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第四,探索多類型的農業發展模式。農業是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導的多功能產業。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的功能得到不斷拓展,由單一的初級農產品生產向著以生物產品生產為基礎,農產品加工、醫藥、能源、環保、生物化工、觀光休-閑等領域拓展。被稱為“第三農業”的綠色能源農業。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方法現代生態農業,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環境保育型農業等多功能農業除了作為衣食之源、為工業提供原材料和積累資本外,還具有不斷擴大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等方面的功能,如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就業機會、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維護社會穩定等,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