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如何厚植于小學語文教學
時間:2022-06-05 15:12:52
導語:愛國主義如何厚植于小學語文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語文學科如何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呢?以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二篇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例,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從初步感知到深入體會的邏輯順序,要做到:統整單元主題,初步感受整個單元的愛國主義課脈;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厘清事件之間的關系,領悟愛國主義精神;品讀關鍵詞句,從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化愛國主義教育;還需要結合小練筆,讓愛國主義教育厚植于每個學生的心中。
關鍵詞: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教育;小學語文教學
愛國主義是人們對國家的一種強烈的歸屬意識和積極的建設性態度,揭示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傳統、生活方式的歸屬感、認同感、自豪感的統一,集中體現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學校是學生成才的搖籃,也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語文學科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除去表層的文字和圖像,更多地向學生傳遞著國家的主流價值和意識形態,有著自身獨特人文知識的傳承和思想教育的優勢,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尤為重要。本文就以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例,談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一、統整單元主題,感受愛國主義情懷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四篇課文,分別是《古詩二首》《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延安,我把你追尋》。單元扉頁引用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表明國家的興衰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一個人的命運是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聯的,通過引用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愛國是每個人的責任。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出塞》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唐代詩人王翰的《涼州詞》以生活的美好與戰爭的殘酷做對比,抒發了人生感嘆,盡管這首詩的格調是悲壯蒼涼的,但不悲觀絕望;詩人對生活充滿熱愛,對死亡并不畏縮,“醉臥沙場”一語尤其顯示出豪邁的氣概。宋代李清照《夏日絕句》的一、二句“言理”,從生為人杰、死作鬼雄兩方面具體說明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襟懷高遠,極富英豪丈夫之氣。三、四句將“楚漢之爭”中的項羽故事,熔冶為詩,語帶惋惜,弦外有音。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梅蘭芳蓄須》講的是梅蘭芳先生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時期,為了表示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抗議和堅決不給侵略者演戲而把胡須留起來的事。他寧可忍饑挨餓并且放棄自己的事業,也不給日本強盜演出,在大國大義面前,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延安,我把你追尋》通過對延安、棗園、南泥灣等具體事物的歌頌,間接謳歌了延安精神,激勵學生們在新的歷史時期仍然要發揚延安精神,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二、抓住主要事件,領悟愛國主義精神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一共寫了三件事:一是在修身課上,周恩來立下志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二是聽伯父說“中華不振”,他疑惑不解;三是寫周恩來在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親眼看到到“中華不振”。這三件事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出第一件事情是結果,第二三件事情是原因,這種比較新穎的倒敘方式其實更能體現周恩來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修身課上,當魏校長問同學們為什么而讀書時,其他同學的回答分別是“為家父”“為明理”“為光耀門楣”,而周恩來的回答清晰而堅定:“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的回答和同學們之間的回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對比引起同學們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這背后有更深層次的愛國邏輯,是因為發生在其身邊的兩件事,一是十二歲那年,在江蘇淮安,伯父告訴他,在外國人占據的地方要繞著走,免得惹出麻煩而無處說理,究其原因是“中華不振”;二是一個星期天,在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他親眼看到中國婦女受欺負而無處說理的事情,更為氣憤的是中國巡警局不但不替中國人撐腰,反而怒斥中國人,而圍觀的中國人也敢怒不敢言,這一場景深深地刻在周恩來的腦海中。通過兩件事情的層層遞進,才有了修身課上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課文中三件事情及之間的邏輯關系在情感上的遞進與升華,讓學生初步建立起家國情懷的意識。
三、品讀關鍵詞句,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覆蓋面廣,如何在每一篇文章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最基本的方式是從文章中抓關鍵句段,品味愛國情感。
(一)抓住關鍵詞“中華不振”
從字面看,“中華不振”就是中國當時不振興、不繁榮,處處都受外國人的欺凌和壓榨。再進一步找出“中華不振”在文章中出現的位置:“中華不振哪!”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么。十二歲的周恩來當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話,但是“中華不振”四個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卻讓他難以忘懷。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他們湊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女人正在哭訴著什么。一問才知道,這個女人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訓斥她。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這是在外國人的租界里,誰又敢怎么樣呢?大家只能勸慰這個不幸的女人。此時的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這四個字的沉重分量。其中前兩處是周恩來耳聞“中華不振”,這時周恩來對“中華不振”的理解還處于朦朧的狀態,但是卻已經在小小周恩來的心中埋下了愛國的種子。第三處是周恩來目睹“中華不振”,中國巡警及圍觀中國人的態度讓周恩來大吃一驚,中國巡警不應該幫助中國人嗎?圍觀的中國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受到欺負,怎么只能敢怒不敢言?由此才真正地體會到這就是“中華不振”啊!
(二)抓住關鍵句子
1.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街道上熱鬧非凡,往來的大多是外國人。引導學生抓住“大不相同”這一詞語思考:在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和這以外的地方有什么區別?并呈現相應的圖片做對比,同學們很快能看出在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房子很豪華、道路干凈整齊,人們的穿著很華麗,而另一幅圖片則相反,中國人在自己的地盤上卻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貧窮的中國大地上有這么一處繁華之地,但這繁華不屬于中國,是因為“中華不振”。2.他們湊了過去……大家只能勸慰這個不幸的女人。這個句子比較長,在引導學生分析時,從“那位婦女可能在哭泣什么”“遇到這種情況,中國巡警的態度是什么”“群眾的反應是什么”并設置情境思考與追問:“如果當時被壓死的是你的親人,中國巡警會怎么做?圍觀的中國人會怎么做?如果當時被壓死的是外國人,中國巡警又會怎么做?”并以此引申出當時的社會現狀,這位婦女就是當時每一個中國人的真實寫照,反映的是整個社會的現狀,外國人在我們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為非作歹;中國巡警趨炎附勢,對國人的生死置之不理;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面對不公敢怒不敢言,是因為“中華不振”。
四、聯系時代背景,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在品味關鍵的詞句,體會“中華不振”后,同學們對周恩來伯父口中的“中華不振”有了一定的理解,順勢提問:“你理解的中華不振是什么意思?”這個問題在理解關鍵詞句后學生不難回答出來,比如“在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中國人無處說理”“中國巡警趨炎附勢”“中國人不敢為國人撐腰”“中國人民的生活很貧窮”,等等。這時,可以給學生提供有關時代背景的三則材料或者當時的歷史背景視頻:(1)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由于腐敗無能,清政府相繼與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帝國主義從此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搶走了上至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的無數寶物。(3)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在中國獲取租借地,就是租界。同是中國,租界內燈紅酒綠、熱鬧非凡,租界外民不聊生、苦不堪言。這三則材料是對前面材料的延伸與拓展,通過三則材料學生了解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現狀,更能深刻地理解為什么會出現課文中周恩來伯父說的“中華不振”,外國人占據的地方燈紅酒綠,中國婦女無處說理,中國巡警趨炎附勢的現狀,也更能體會到這一切的根源在于當時的軍閥政府腐敗無能,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現狀,更能激起學生內心的漣漪,和周恩來一樣樹立為國讀書的遠大志向,愛國主義教育潛移默化地根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過程中。
五、書寫讀書志向,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周恩來的讀書志向之所以與其他同學的志向不同,不僅僅是周恩來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華不振”,還因為周恩來認識到只有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才能找到拯救舊中國的道路。“振興中華”這個偉大志向,伴隨了周恩來的整個求學生涯。后來為了挽救瀕臨絕境的舊中國,他想方設法東渡日本求學,由天津乘船出發前夕,他又寫下了一首抒發救國抱負的著名詩篇: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從詩中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周恩來挽救中國的決心和勇氣,那就是立志通過讀書來挽救中國,順勢引導出中國歷代偉人、共和國胸章獲得者及千千萬萬奮斗者的圖片,告訴學生中國現當代社會取得的偉大的成就就是他們把對祖國的愛深深地烙印在心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祖國建設成最美的樣子。但是,祖國的未來是同學們的,同學們的讀書目的是什么呢?在此環節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們說說他們的讀書目的,教師要注重在回答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可以提示學生更高遠的讀書觀能給學習帶來更大的動力,能實現更有價值的人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觀。小練筆讀書志向的設計,從課本延伸到生活,學偉人以觀照自身,這種方式既讓學生直抒胸臆,達到提升讀寫能力的目的,又在老師適時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讓愛國這種情懷不再虛無縹緲,從而落實愛國教育。
參考文獻:
[1]馮建軍.答好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三問”[J].人民教育,2020(9).
[2]嚴秀英.基于“家國情懷”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J].中國民族教育,2021(02).
[3]廖國艷.小學語文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的傳承[J].江西教育.2022(03).
作者:張麗菊
- 上一篇:大學語文師德養成課程體系探討
- 下一篇:求趣求理求實在數學學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