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土地就是愛國
時間:2022-02-01 12:19:00
導語:愛土地就是愛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土地是我們人類的母親。土地問題是一個事關全國大局和中華民族子孫后代也事關每一個中國人的大問題。作為祖國大地母親的兒女,以守土為已責的土地管理者,我對愛土地就是愛國理解更為深刻。
土地是萬物生存之源,是立國富民之本,土地承載著我們共同的家園,承載著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愛國就要愛土地。中國古代一直把社稷(原意為土神和谷神)作為國家的代稱。每一寸土地都是國家政權的象征。翻看中外歷史,錄滿了爭奪土地的事例。人們不會忘記,一百多年前當英國殖民者搶走香港時,就曾逼令清朝官吏為這些強盜們舉行授土儀式;人們不會忘記,為了捍衛這片土地,從硝煙迷漫的虎門炮臺到齊聲吶喊的廣州三元里,寸寸土地都浸透了先烈們的鮮血。半個世紀前,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人民當家,大地一新,屈辱的歷史從此改寫。今天,離散百余年的香港、澳門已經回到祖國的懷抱。一百多年的歷史滄桑,使中華民族對土地與國家這個主題更多了一層銘心刻骨的理解。詩人艾青寫道:“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古往今來,祖國大地上不知留下了多少詩人墨客激情的土地頌歌,不知留下了多少農人披荊斬棘的墾拓和辛勤的耕耘,不知留下了多少愛國將士以死相許的身軀,這才造就了幾千年的輝煌文明和今天十幾億人賴以生息繁衍下去的家園。
愛國就要愛土地,愛土地就要守國策。應該看到,一方面,我們靠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經創造了和正在創造著舉世矚目的社會、經濟發展奇跡;另一方面,我國的土地利用管理特別是耕地保護形勢并不容樂觀。我國人多地少,耕地后備資源不足,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我國每年增加上千萬人口耕地卻要減少幾百萬畝,全國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土地流失危害,荒漠化面積正以每年360萬畝的速度遞增。問題還嚴重在,由于一些同志認識上的偏差和土地管理在機制、體制、法制上的某些缺陷,濫占耕地、違法批地、浪費土地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人地關系失衡的問題在一些地方越來越突出。如果我們不能盡快地扭轉這種局面,不僅會嚴重影響糧食生產和農業發展,也將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一切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人們,都要立即行動起來,堅決貫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同一切破壞土地的行為作斗爭,決不能讓幾千年來注滿先輩汗水與鮮血的土地和家園,因我們一些人不文明的用地行為而受到破壞。尤其是我們土地管理工作者,肩負著合理安排用地的使命,責任重于泰山,一定要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出色地完成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各項任務。
國家代表了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國家好了,才有家家好、人人好。國家強化土地管理。是我們建設共同的美麗家園和每一處家園的根本保證。中央領導一再強調,不能浪費土地、濫占耕地砸了子孫的飯碗。這決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振聾發聵的告誡。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堅決落實中央的治本決策,切實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使我國的跨世紀發展奠定在土地可持續利用的堅實基礎上。大量實例告訴我們,從城市到鄉村土地利用的潛力處處都有,這種潛力就在每個人的腳下。守土有責,責重如山!只要管理嚴格,措施得力,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穩即保證現在耕地只能增加、不能減少的戰略目標,并滿足人口增長和經濟建設對用地的需求。
我們要用行動告訴世界:靠中國的地不僅能養活中國人,而且能建設一個21世紀無愧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繁榮、富強的國家。加強土地國情國策教育,增強耕地憂患意識,樹立愛土惜地的觀念,養成“人人守土有責,代代惜地光榮”的社會新風尚,是我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
中國在邁向歷史新紀元,中國的土地管理事業也在邁向歷史新紀元。讓我們發揚文明用地、文明管地新風,向土地注入我們滿腔的赤子之愛,在祖國大地上建設起更加美麗的家園!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