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課堂微觀生態模型研究

時間:2022-04-22 09:12:10

導語:大學語文課堂微觀生態模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語文課堂微觀生態模型研究

[摘要]大學語文生態課堂是由課堂生命主體、文本、課堂生態環境等要素構成的微觀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并進行著豐富的物質、信息與能量的交流與循環。新時代下,大學語文課堂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與要求,以學生、老師為中心,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出發,圍繞各要素建構大學語文課堂微觀生態模型,是課堂發展所需。

[關鍵詞]大學語文;微觀課堂;生態模型建構

1新時代大學語文生態課堂內涵

生態課堂是“為實現師生持續發展,在生態理念指導下建立的整體關聯、動態平衡的課堂形態”[1]。它強調的是課堂內部各生態因子之間,內部生態因子與外部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聯系,不斷進行著能量、物質、信息的交流與互換,從而形成一個聯系的、開放的、和諧的、可持續的課堂生態系統。大學語文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是對中小學語文的延續,但教育目標側重點有所不同,在兼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文化底蘊、人文素養、品德修養與審美情操的培養與熏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2],大學語文在傳授學生學科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挖掘文化背后隱藏的精神價值與思想價值,踐行國家“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健全學生人格,滋養性靈,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同時,職業院校又賦予大學語文課堂相應的職業特色。因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課程定位模糊、與專業脫節等非生態現象,大學語文課堂在職業院校一直處于被邊緣化的境遇,近年來不少職業院校大學語文一線教師致力于扭轉這一局面,而“文專融合、理實一體、知行合一、德技雙修、以賽促學”等都是探尋實踐后的可選路徑。這表明大學語文課堂不能只局限在學科本身,還應兼顧職業院校高素質技能性人才的培養目標,文化育人之外也應具備應用性與技能性,為學生將來的崗位就業及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大學語文課堂新時代下新目標、新特色的實現與體現,需要生態課堂理念的融入,以此建立大學語文生態課堂。以生態學的角度來審視大學語文課堂,確定課堂生態因子,分析生態位、系統要素與結構、生態演替等,建構生態環境,從而實現大學語文課堂生態化,優化大學語文課堂。

2新時代大學語文課堂微觀生態模型建構

新時代大學語文課堂生態模型實際是以生態課堂理念為基礎,對課堂生態系統內外部關鍵要素及相互關系、結構、功能、運行等加以簡化,具有高度的凝練性與代表性,描繪出了課堂生態系統最本質的特性和行為。相較于國家與社會對應的宏中觀層面,將視角聚焦于微觀課堂,聚焦于課堂生命主體及以此為核心而發散出去的與之緊密交織的各個課堂生態因子,以此建構課堂微觀生態模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不容忽視的。

2.1大學語文課堂微觀生態模型要素分析

生態課堂是有生命力的課堂,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師與學生作為課堂的生命主體,與課堂有關的一切教學活動,均由其開展。同時,生態課堂又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要以生為本,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為此,本模型以老師與學生為核心要素,其中學生又為最核心要素。完整的課堂教學應當具有前瞻性與延續性,包含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而高職一年級學生學習基礎和功底較弱,學習主動性欠缺,為此,老師在課堂教學全過程中的引導與激發顯得尤為重要。根據這一現象,本模型課堂教學環節選擇從教師角度出發,針對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分別選取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教學環節,他們之間環環相扣,呈圓形狀順時針螺旋反復,進行著生態課堂系統內部的動態平衡運動。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課堂生態系統,離不開完善的內部生態結構,也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生態環境,且內外部之間應不斷進行著物質、信息、能量的循環流動。根據我國學者劉開文在《生態課堂的內涵、操作模式和實施策略》一文中對課堂生態環境的劃分,并結合新時代的社會需求,本模型將課堂生態環境分為:客體性課堂生態環境、派生性課堂生態環境、社會性課堂生態環境。綜上所述,其模型可以用圖1表示:圖1學語文課堂微觀生態模型

2.2大學語文課堂微觀生態模型建構方法分析

本微觀課堂生態模型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圍繞學生開展一系列的大學語文教學活動,以求學生生命體的個性體現及全面發展。課堂生態環境作為本模型的關鍵要素,影響并制約著課堂生態主體的各項活動。課堂生態主體之間,課堂生態主體與課堂生態環境之間進行著豐富的物質、能量、信息交流,共同促進互動、協同、共生、多元的生態課堂的生成。具體的建構方法如下。2.2.1課前活動搜集資源:課前的資源搜集關乎到課堂的授課內容及呈現樣態。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資源局限于文本本身,就文本講文本,鮮有延伸與拓展,而新時代的大學語文教學資源具有拓展性、融合性、多樣性等特點。它不停留在知識表層面,讓學生淺嘗輒止,而是注意對知識的橫縱向深度挖掘與延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生態課堂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實際需求,因此,教學資源不應只固守于文本,生活細節、社會熱點、專業知識、興趣愛好都可成為教學資源。老師應有一雙發現的眼睛,能敏銳捕捉生活中的顯隱性語文教學資源,要時刻關注當下社會時事熱點話題、文化熱潮、文學現象等,并積極引入課堂。同時考慮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在本課程教學資源之外,可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或講授內容與專業的結合點,搜集相關專業資料,巧妙設計環節,實踐大學語文的跨專業融合。老師還應利用課堂觀察與課后交流,發覺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結合授課內容,搜集學生感興趣的相關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良好個體生態系統的生成。確立目標: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起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最終歸屬,影響并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方向和質量。老師應以發展學生生命價值為出發點,以學生作為目標實踐及實現的生命主體,綜合考慮學科課程定位、課程標準、具體教學內容、學生需求、學生現有水平及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等,詳盡分析目標系統各因子的生態定位,聚焦課堂敏感生態因子,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教學目標進行確立。值得注意的是,優質的生態課堂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因材施教,尋求學生分層級多樣化發展。同一班級的學生因認知水平、能力差異、性格特點等因素,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生命期待值會各有不同,老師可依據學生最近發展區將目標設為“三層目標”,即基礎目標、拓展目標、特色目標,三層目標難度系數逐層加大,適用對象從全班到大多數再到極少數,滿足不同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的學生的需求。2.2.2課中教學講授內容:課堂講授的內容大多來源于課前搜集的資源,但同樣的授課內容因排列次序、呈現方式、組織形式等的不同,達到的教學效果也會大不相同。傳統的大學語文課堂,一般按作者簡介、背景介紹、內容賞析、課堂小結、布置作業的順序安排教學內容,缺乏創新與靈活性,學生容易產生聽覺疲勞與心理厭倦。生態課堂理念下的大學語文課堂,老師要以創新性思維打破思維固式,以實現學生生命價值高質量發展為前提,優化教學內容組織結構,如可將背景介紹穿插到主題思想分析處,將人物經歷與寫作風格轉變結合起來分析,知識點之間達到互為補充、逐層加深的效果。新時代下信息技術已滲透進課堂,老師要恰當借助信息手段,將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由靜態單一向動態多樣化轉變,講授內容可視化、生動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堂可借鑒專業課程的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項目教學法(Project-basedLearning)等偏實踐型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內容,以此調動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真正參與進課堂,從而實現課堂的多維互動,實現可持續發展。開展活動:新時代的課堂內容講授總是輔以一定的活動形式,這里的活動不再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簡單問答,而是能充分調動學生先前經驗系統,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對問題的探究領悟中及親身參與實踐中,豐富、深化甚至是批判原有經驗,又在動態失衡與再次平衡中生成新經驗。課堂活動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的提升,更有思維的延伸與拓展。高職院校的大學語文課堂活動要重實踐性、參與性、趣味性,老師可從社會熱潮及教育改革動態中汲取靈感,也可對接職場工作能力需求,找尋職場需求與大學語文學科功能的契合點,如可借鑒娛樂綜藝或職場模擬節目,以比賽、玩游戲或者情景劇的方式,讓學生發自內心且心情愉悅地參與進活動中,在與中國歷史、文人、優秀傳統文化的對話中,提升學生語文素養,鍛煉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毛澤東主席指出:“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這為課堂的“用學”提供了依據,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是職校生態課堂的追求[3]。2.2.3課后延展作業拓展: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課后作業則是對課堂的補充與延續,是生態課堂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可通過課后作業加強鞏固所學內容,并對所學內容加以運用和檢驗。課后時間更充裕、空間更寬廣、心理上更自由,有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挖掘自己的潛能,但同時也是對學生自主性和自控力的一次挑戰,因此老師在課后的監督和適當幫助也必不可少。生態課堂下的大學語文課后作業不是對知識點的機械練習,而是在檢測學生文學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進一步培養。形式上也不再只停留在紙質作業,變得更為多元與靈活。老師可以借助學習通、職教云等信息化學習平臺發布作業,作業反饋可以是文字型的,也可是語音型、視頻型。作業完成的形式可以是個人作答,也可是小組討論代表提交,可以是筆頭作業也可是實踐作業,如校園采訪、社區服務等。多方位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并促使學生自主充實新知識,在課后作業的完成中生命價值得以發展。反饋評價: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具體過程怎樣,達到了怎樣的效果,需要評價的肯定與鼓勵,更需評價的反思與改進。但如何評價才能不流于表面,發揮有效價值,我們可從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對象、評價方式等方面著手。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組織者應制定相對應的評價細則以作參考,為評價者提供一定的思路方向,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鼓勵評價者給出自己的獨特見解。評價標準的制定可參考劉貴華、張偉在《生態課堂的實踐框架與創新策略》一文中提出的課堂評價要素框架(見圖2),以確保學生“最優發展”為出發點,選擇評價要素,定制評價標準。評價的主體可以是老師、校外專家,也可以是學生、旁聽者等等;評價對象既有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對老師的評價以及自我評價,既有對教學準備的評價,也有對教學過程、教學生成的評價等,實現評價主體開放化、評價對象多元化。課堂教學過程與成果有其確定性一面,也有其不確定性一面,為此在評價方式上,應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同時伴隨信息技術的進步,線上評價也成為了線下評價的一種補充。總之,使教學與評價融為一體,在教學中評價,在評價中進一步教學,促進課堂“生態”的生成。2.2.4課堂生態環境生態系統本身就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間)內生存的所有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轉換、物質循環代謝和信息傳遞功能的統一體。[4]良好的生態環境能促進生態系統內的各影響生態因子發揮最有利的作用。大學語文課堂生態環境包括客體性生態環境、派生性生態環境及社會性生態環境。在客體性生態環境上,老師可利用教室文化墻、黑板報、學習報等,為學生營造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也可借助新媒體技術、VR仿真模擬技術等,渲染情境,給學生較為直觀的感受,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入到課堂的學習中;此外,還可通過舞臺搭建、服裝道具、可利用的專業實訓基地等,創設文化應用實踐場景,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在派生性生態環境上,主要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生命個體,重視學生獨特的文本情感體驗,鼓勵并激勵學生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使學生敢于挑戰權威,大膽創新;老師還應利用課堂活動及課后休息時間,多去了解學生,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大學語文課堂還與外部社會環境密切相連,如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高職院校的辦學模式、社會的科技發展等,都會影響生態課堂系統的具體建構,教師要時刻關注,將其一定程度上發映在生態課堂中。

3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建構大學語文課堂微觀生態模型是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呼喚,更是學生發展的迫切需求。篩選并準確定位生態模型中的各影響要素、理清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把握生態模型結構及運行規律,以提升學生生命價值為終極目標,將生態課堂模型的建構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新時代下的大學語文課堂生態模型建構,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方針,扎根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深入研究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及目標,與社會與職業相聯系,增強高職院校大學語文學科的職業特色與實踐性;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大學語文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實效性,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貴華,楊清.從標簽式趨同到內涵式多樣———生態課堂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教育研究,2011(12):54-58+86.

[2]大學·中庸[M].王國軒,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

[3]張紅旗.“三教改革”視域下職校生態課堂的診斷與構建[J].課程教學,2020(3):51-55.

[4]范國睿.教育生態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李培培 單位:江蘇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