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素質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8 20:22: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職業素質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職業素質培訓

職業化素質培訓感想-確立職業信條 提高職業素質

確立職業信條提高職業素質

——職業化素質培訓有感

200*年*月參加工作,先在**工程項目部辦公室做文秘工作,現在在三門峽工程項目部綜合辦任文秘。今年4月份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職業化素質培訓,通過培訓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在將我參加培訓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同批進廠的員工中,我可以說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我所去的第一個工程就是我們公司承建的第一臺600MW機組,之后我又來到了我們公司第一臺總承包的600MW機組三門峽工程。在大工程可以得到更多的鍛煉,對自己整體素質的提高有更多的益處。

在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鍛煉,我自己認為我已經融入了角色,轉化為了一個職業人。但是在參加培訓之后,我發現其實距離一個職業人的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

通過培訓,我在個人職業化素質的培養方面有了一些心得,我認為要成為一個職業人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有“職業信條”。

查看全文

圖書館在職業素質教育與培訓中的作用

一、職業素質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內容

通常來說,職業素質教育所包括的內容有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道德以及職業情感智力等等。長久以來我國教育過于偏向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從而忽視了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情感智力培養等等。為了能夠全面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落實,我國各大高校已經開設了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授課方式的陳舊以及教學方法的單一,因此導致教學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情感智力在國際上依舊屬于一種新的研究成果,因此新內容的研制更加重要,并且在我國還沒有得到普及。為了全面提高我國學生的整體素質,就應該快速落實職業道德、情感智力等方面的教育。這些教育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必須要在不斷演練、合作中進行。正是因為我國教育長久以來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壓抑,知識型教育在我國已經根深蒂固,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職業道德、職業情感智力和職業創新能力等素質教育,具有社會性、文化性、行為性、外顯性、合作性等特點。目前一部分的學校中,師資力量建設力度不夠,缺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同時在教材以及教法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很多相關的職業素質教育還無法完全落實。職業道德素質是學生職業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的道德素質教學中,主要是以講授式為主,如果要引入情感智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必然也會以講授的方法進行,加之還有一部分的學校已經開始采用講授的方式進行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以及情感智力培養。這樣過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真正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傳統手段下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和教法需較長時日。要增加這些新的素質教育內容,就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教學思想,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和行為定勢。這對大多教師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比如,職業情感智力培育中,微笑是溝通技巧的基本練習,需老師做示范就很困難,而這恰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現階段,我國依舊有很多學校在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方面不夠重視,因此極大程度的阻礙了學生的發展。目前不管是職業院校還是普通高等院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都應該將市場需求作為導向,并且從這個內容出發,積極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使其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由于我國傳統教育中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在高校中完善圖書館建設,宣傳圖書的重要作用,將圖書作為學生的吸收知識的載體,十分必要的。讀書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知識量,還能陶冶學生情操。學校將開發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為重點,把培養創業能力當作所有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創業能力。以職業生涯規劃為載體,以教學改革為主線,以校企合作辦學為途徑,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使學生成為高素質、高技能的人。

二、圖書館在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與培訓中的作用

職業素質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今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額需求量越來越大,以市場需求為基礎,構建人力資源隊伍,才是高等教育者的正確選擇。圖書館在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傳統的職業素質教育中基本都是以“崗位”為教育的核心,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工種”特點被凸顯出來,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模式十分片面,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事業單位對于人才的招聘標準也在不斷提升,綜合素質不高的學生很難適應社會需求,所以說高等教育也需要從專業教育逐漸向著高等教育轉變,要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前提,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圖書館的圖書資源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因此在素質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很多高校中圖書館規模都不是非常大,因此與大型圖書館相比,功能并非十分強大,但是依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高等教育的各種需求,高校中的圖書館具有自身的特點,具體表現為專業性以及針對性相對較強,與高等教育的教學目的相吻合。但是從目前我國職業素質教育的現狀來看,其中一部分的學校圖書館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其中還有很對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從圖書館本身出發,因為長時間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運行方面的特點具體表現為:圖書館館藏設計比較刻板,基本都是學校有什么專業,就收藏什么書籍,對于一些課外圖書很少收藏,因此圖書館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為了與社會需求相適應,有的學校也相繼增加了一些新的書籍,但是依舊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其次,從圖書館人員服務的方面開始分析,人員服務比較被動,幾乎所有工作的開展都依靠手工檢索,這樣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質量也不高,因此必然會影響圖書館的教育職能以及服務職能的發揮。最后,很多這樣院校中,雖然意識到要實現圖書館信息化,但是因為人才的匱乏、領導的不重視、經費以及技術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因此很多現代化應用都只是流于形式,并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計算機的使用基本都是以方便館藏為主,在方便讀者方面作用很薄弱。

三、圖書館在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和培訓中的形式和內容

上文對圖書館在學生職業素質教育中作用進行分析,從中能夠了解到我國各大高校積極建設圖書館的緊迫性,在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圖書館所發揮的作用更加凸顯,從我國各大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下面針對圖書館在學生職業素質教育以及培訓中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分析。

查看全文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農村經濟的作用

摘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新型職業農民的高標準要求,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一定要抓好機會,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圍繞著“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這一核心議題,詳細分析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在此基礎上,探析實施農民培訓的戰略目標,針對性提出了接軌農產品經營市場,實現農戶多技能培訓;多渠道組織培訓,發揮大戶示范帶動作用;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好的思想文化環境等工作措施和建議,要點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經濟促進;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1前言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乎到民眾的切身利益,農民始終是這項工作開展的核心主體。而從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需要看,無論是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還是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在農村都需要強大的智力人才庫支撐。在此,提升農戶文化素質就有了現實的需要,未來應重點培養農戶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2新型職業農民及其培訓

2.1定義闡釋。新型職業農民是指在現代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以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作為主要職業,以農業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居住在農村或集鎮的農業從業人員。在參加2017年“兩會”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加快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農業部出臺“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量超過2000萬人。2.2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第一,通過培訓提升勞動力綜合素質,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后備軍。農村部分未受過職業教育培訓的農戶,多數沒有一技之長本身就業壓力就很差。這部分民眾不能參與到高技術作業中去,同時,自身創業能力又低,嚴重制約勞動生產力的綜合素質的提升,也不利于農業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研究證實:農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與自身科學文化素質成正比關系。也就是說,素質低下的農戶,經濟收入水平不會太高,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值同樣不大。而且,這些低文化素質的群體,精神上更容易匱乏,是農村社會潛在的不安全穩定因素。第二,通過培訓激發農民內在致富動力,實現多種業務創收增進經濟發展。影響農村家庭高經濟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身體素質、家庭風氣、個人習慣、道德水平、社會治安等等。所有因素中,往往致富的動機、需求、行為等心理因素,在決定家庭收入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這是致富的動力源泉。而這部分離不開農村持續的教育培訓,離不開有目的的職業教育。同時,黨中央提出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要求,也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們一定要抓好機會,通過培訓激發農民內在致富動力,實現多種業務創收增進經濟發展。

查看全文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論文

一、物流教學和職業證書相互結合的可行性

1.職業的發展要深入課程知識,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職業的發展要深入課本知識,有助于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每個國家都在努力發展本國經濟,為提高本國勞動人員的綜合素質,順應社會經濟的發。我國現在經濟發展比較重要時期,中國被稱為發展制造業的國家,產品的質量與服務的標準要接近國際制定的標準。因此,當代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不斷的增加,如果只依靠學歷證書或者是職業證書,因此培養人才是難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所以要根據教學的專業課程和職證制度的標準,兩者相互結合未能順應社會經濟發展。

2.職業的發展要深入課程知識,有助于提高綜合素質

職業的發展要深入課程知識,是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是勞動制度的具體需求。經濟的發展要求要求素質高、服務態度好、管理能力好的勞動人員,但是針對我國整體勞動人員的素質還需要有待加強。主要是勞動人員的文化知水平低,素質方面也比較低,其次是技術工作人員備后的力量資源不夠龐大,沒有完善的培訓機構。企業培訓勞動人員主要以培訓崗位為主,而對技術方面的培訓、繼續教育或者一些比較復雜的技術培訓所占的比例比較低。一般情況下,企業只能解決企業當前的生產需求,備后沒有龐大的力量之。

3.構建完善的教學制度

查看全文

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提升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我國快遞行業也進入了迅猛發展的階段,然而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普遍偏低,與整個行業的發展速度不符,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國家層面對快遞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的要求,在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現狀調研的基礎上,總結了當前快遞行業從業人員普遍存在的總體教育水平偏低、職業認同感不強、缺乏職業生涯管理等問題,提出了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提升的具體內容和方法。

關鍵詞: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提升策略;職業生涯管理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快遞行業也隨之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為止,我國快遞法人企業達2萬家,其中包括7家上市公司,從業人數已超過300萬人。然而,與行業的飛速發展不符的是,我國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總體素質偏低,服務達不到客戶要求。目前我國快遞行業的從業人員主要以低端勞動力為主,這些服務群體的教育程度不高,專業技術水平相對偏低。而且傳統的物流觀念讓很多從業人員認為快遞工作就是簡單的搬運和打包配送的過程,缺乏服務意識。同時我國目前對于快遞從業人員的素質教育培訓不夠,導致當前快遞從業人員面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提升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迫在眉睫。

一、國家層面對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的要求

早在2009年交通運輸部第12號令即《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指出,快遞公司經營通常業務的,“快遞業務員中具備初級以上資格的不低于30%”,經營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各分支機構快遞業務員中,具備初級以上資格的均不低于40%”。根據該指令可見,國家當時對于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的資格認定已經有明確的規定。為貫徹落實《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2019年8月,人社部、國家郵政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快遞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快快遞員、快件處理員等快遞業國家職業標準頒布及制修訂”。2019年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郵政局就聯合頒布了《快遞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快件處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快遞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快件處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是指導快遞員、快件處理員培養培訓、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規范快遞服務職業行為的基本依據。該標準將對指導快遞員、快件處理員培養培訓,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升人員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負責同志稱:以《快遞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頒布實施為契機,通過加強快遞從業人員培養培訓、開展快遞員、快件處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職業技能競賽等方式,加快快遞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由此可見,國家層面已充分認識到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性,并在相關的政策法規中給予了明確的標準。

二、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現狀調研分析

查看全文

新農村建設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思考

一、當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思想上不夠重視。當前城市與農村、市民與農民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已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工人和農民,為促進我國產業大軍整體素質的提升,需要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地區的相關領導思想上并不重視,沒有將國家制定的政策規定落到實處,不利于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二)組織領導不完善。因為農民技能培訓工作比較復雜,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參與進來,極易導致出現各部門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管理上沒有做到位。一般來說,農業、教育和勞動等部門都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1]。因為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有著長期性特點,各地要成立專門的領導與辦事機構,建設相應的培訓學校,并打造一批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保證有供農民實習的場所。(三)辦學機制不靈活。從有關部門意見可知,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包括農村成人教育、農廣校、農村職業教育、社會中介培訓機構以及各類職業學校等。不過從很多地方農村實際情況來看,農村成人教育和農廣校基本上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高校據擴招和地方整合教育資源的影響下,很多農業職業中專已經與高校合并,導致農村職業教育變得人去樓空。而對各類職業學校而言,基本上只重視培養學歷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因此,需要盡快對已有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實行有效的激勵機制,在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上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并引入大量的民間資本。(四)缺乏足夠資金投入。當前國家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非常重視,也逐步加大了扶持力度,不僅用人單位進行了出資,培訓機構也根據農民實際情況,適當減免了經費。不過從現階段情況來看,地方政府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扶持還不夠,而用人單位甚至還拖欠農民工資,更不談出資為農民提供培訓機會。而培訓機構經費有限,不愿意進行減免,農民自身經濟能力有限,也很少參與到職業技能培訓中,積極性不高,這些因素的存在,嚴重降低了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效果。

二、新農村建設下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策略

(一)提高重視程度,完善組織機構。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國家制定的各項惠農錯施逐步得到了落實,極大縮小了城鄉差距,城市和農村的人員流動、換崗變得更加順暢,加大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從整體上提升農民的素質與能力,已經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各地政府部門和相關領導要提起足夠重視,盡快設置專門的組織協調機構,在經費上提供大力支持,安排專人負責這項工作。同時還要嚴格執行監督機制,確保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正常進行。(二)加強農村教育,提升農民素質。因為我國城鄉教育發展很不平衡,在師資、設備和環境上存在巨大的差異,且農民生活負荷比較重,很多農村地區初中生輟學率甚至超過了40%,這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無論是速度還是效率,都不盡如人意,因此做好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2]。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主要取決于農村與農民的屬性,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為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促進農民收入不斷增長,要對大那一種植結構進行調整,對林果業、花卉業、園林園藝業、畜牧獸醫、良種改良與推廣等來說,都離不開具備一定職業技能的農民。農村職業學校與農村比較貼近,收費也不高,實驗實習非常便利,這需要做好相應的宣傳,不斷增加招生的數量,為更多農民傳授必須的職業技能,帶動他們增收致富,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三)豐富培訓內容,做好分類指導。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而言,以農村富余勞動力、失地農民等為主要對象,開展崗位與崗前培訓工作。要將側重點放在專業培訓上,重點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要將各行業、工種及崗位區分開來,對農民開展技術操作規程培訓,讓他們掌握更多基本技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要加強對技術能手與業務骨干的培訓工作。要根據農村第三產業發展和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等情況,有針對性開展培訓工作。第二,加強政策法規知識培訓。通過培訓,讓廣大農民了解《勞動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切實增強他們遵紀守法的意識,能夠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第三,加強安全常識與道德規范培訓。重點是讓農民掌握安全生產、公共交通規則等常識,提升他們處理突然事件的能力。(四)完善體制機制,落實基礎設施。為提升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成效,需要將已有辦學力量充分利用起來,農村成人教育、農廣校和各類職業學校應承擔起主要責任。地方領導協調機構應合理制定培訓指標,設置專門機構負責管理。要將課程、師資、設備、實習場所及培訓計劃等落到實處,嚴格審核培訓內容,跟蹤并服務培訓對象,確保農民順利就業。要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將社會資金吸引進來,為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支持,解決政府財力不足的問題。此外,還需要將資格準入制度落到實處,只有獲得相關學歷與職業資格證書以后,用人單位才能錄用,讓進城務工農民的門坎得到提升。通過在外部上增加壓力,讓更多農民主動接受培訓,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這樣才能從整體上保證農民素質與能力得到提升。(五)多方籌措資金,增加辦學經費。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導致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很難實現預期目標。對此要多方籌措資金,不僅要依靠政府財政出資,辦學單位也要保本經營,并通過慈善事業、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等方式,讓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有足夠的經費,確保其順利開展下去。政府要對培訓人員提供一定的補助,而農民自己也要出一部分的培訓費用[3]。政府要鼓勵經營效益好的單位開展對員工的就業培訓工作,促進農民工職業技能獲得提升。而對辦學單位保本經營而言,即在開展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過程中,要采取微利與保本運作的方式,幫助農民減輕經濟壓力,順利完善職業技能培訓目標,今后更好的投入到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中。

三、結語

總之,為促進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快速推進,需要重視從整體上提升廣大農民的素質,而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必不可少。各地政府部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將國家出臺實施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為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供更多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同時政府部門還要逐步擴大宣傳的范圍,吸引更多的農民主動參與到培訓工作中,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職業技能不斷提升,不僅有利于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還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查看全文

區教體局職業教育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及省政府《關于加強職業培訓教育,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強全區職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現結合我區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城鄉就業和再就業為目的,堅持體制創新、制度創新和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引導企業自主培訓,規范和監督培訓市場,為全區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服務,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使經濟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力爭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專業結構合理、技能特色鮮明、運作機制靈活、服務功能齊全的優質高效的現代化職業教育培訓體系。

二、目標任務

(一)繼續發展以初中后分流為重點的中等職業教育,保持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1∶1的比例,到末,職業學校在校生達到6500人以上。

(二)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聯辦或自辦形式,舉辦五年一貫制高職班,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層次。

查看全文

校辦企業員工職業道德再塑研究論文

摘要:企業關鍵性的資源是人力資源,員工素質問題是企業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問題,研究提高員工素質的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采用調查研究方法對重慶市高校校辦企業員工職業道德素質進行調查分析,針對性提出提高企業員工職業道德素質的措施。

關鍵詞:校辦企業;員工素質;職業道德

1問題背景

高校校辦企業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校辦企業既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場所,同時又是高校創收的重要來源,因此高校校辦企業的效益是高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問題。如何提高企業效益并同時確保企業的競爭優勢是每個企業的首要挑戰,其中最為關鍵性的資源便是人力資源職稱論文。

要提高企業的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的人力資源質量,把企業員工素質的提高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策略。高校校辦企業一般中小型居多,其人力資源問題更為嚴峻。由于受到企業規模的影響,不易吸引頂尖人才,加之企業自身格局限制,人力資源的挑選、培訓、考核等也較難制度化、正規化,因此員工素質會產生令人擔心的問題。

素質又稱“能力”“才干”“資質”,是驅動員工產生優秀工作績效的各種個性特征的集合,其一般分類如下表。

查看全文

企業培訓工作報告

這次企業安排的培訓,我認為很有必要,很切合我們的實際需求,是一個機會,我們員工和企業共同提升,共同飛躍的一個機遇。

這次的培訓主題是主要關于職業化素質、團隊建設及管理能力提升這三個方面的內容,這對于我們這些奔跑在企業建設中的工作者來說,這樣的課程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它既可以提點、強化我們工作中的職業精神,職業修養,同時也可以培養我們工作中的管理能力,職業技能,這些工作中的技巧,我相信生活中或許工作中很難吸收,很難有機會學習到。而這次的培訓,正是這樣一種難得機會,讓我可以有機會提升自我,認識自己的優點,價值,從而奉獻企業,奉獻到工作中去,我相信這是每一位工作者內心所向往呼喚的。

這三個版塊的內容,都非常深刻的闡述了各自的要求和要點,而教授那神情的演講,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也讓我對這三方面大有認識。具體來說,我認為職業化素質這一節是更加具有學習的必要性,是企業培訓人才,尋找成功投資的一節關鍵理論課程。具備職業化素質的人才,我想應該已經具備了為企業,為社會謀福利,創奇跡的能力,這也是企業最需要,最要求的。

職業化是什么,我原先籠統的略微懂得,現在通過這次培訓,我很自豪地說,我明白了,并且我正在努力向職業化素質人才挺進,奮斗。職業化素質內涵包括了三點:職業心態,職業知識,職業精神、包裝。

職業的心態,多數人甚至所有人都覺得是一種樂觀向上,積極飽滿的心態,對,這是正確的,每個行業,每個位置,都需要這種樂觀,朝氣蓬勃的人才,這是社會活力美好的元素。可是除了樂觀,我們難道不需要一種危機心態嗎,面對危機自我調節,均衡的心態,這比樂觀更重要,因為有危機意識的人更懂得自我生存、自我保護。當然還有一點是感恩的心態,這也是處理人際關系中有益的一種方式。

職業知識中那25個討人喜歡的原則。我看了又看,揣摩了有揣摩,想想自己哪里不好,哪里需要改進,哪里需要反省的,這25條原則是工作生活中必備的法寶,是我們生活中擁有自信,擁有勇氣的定心丸,或許更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基點。公務員之家:

查看全文

成人教育工作計劃

20*年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教育部20*年工作要點》的要求,繼續堅持把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科學發展的戰略突破口。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重點,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推動中等職業教育實現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促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一、進一步擴大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完成招生860萬人的任務

20*年中等職業學校擴大招生50萬人,實現招生860萬人的目標,使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超過普通高中。大力支持和深入推進東部與西部、城市與農村中等職業學校聯合招生、合作辦學的工作力度。堅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擴展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對象和服務范圍,積極招收應往屆初中畢業生、未升學普通高中畢業生、退役士兵、農民工,特別是要把招收返鄉農民工作為今年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工作落實。

各地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工作機構,加強對招生工作的統籌管理,切實做到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的增量部分全部用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進一步嚴肅招生紀律,規范招生秩序,確保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健康開展。

二、重點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能力

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絡,加快推進“一網兩工程”。加強縣級職教中心建設,辦好已有的鄉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加強農村“三教統籌”、促進農科教結合,推動形成以縣級職教中心為龍頭,以鄉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和農村中小學校為基礎,覆蓋縣、鄉、村的職業教育培訓網絡。深入實施“新型農民培養培訓工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重點抓好返鄉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600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3000萬人任務,辦好涉農專業,加快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的新型農民。選擇部分縣(市)作為新型農民培養培訓工作聯系點,樹立一批典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