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理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1 13:06: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思想教育理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閱讀思想教育管理論文
在一定程度上說,目前,同質的、“全體一律”的思想教育左右著閱讀教學。以“教文育人”作為思想教育進入閱讀教學領域的理論支撐,以“好的閱讀內容”來規(guī)定教者和學者“想什么”,以“分解的閱讀方式”來貫徹、規(guī)范“怎么想”,這就使得閱讀教學成為把每一個人都納入同一的思想觀念模式的思想教育過程。
“教書育人”被視為教育的一般原理,對閱讀教學來說可以表述為“教文育人”(于漪),即通過對語文材料(主要指文章)的讀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感情”,包括培養(yǎng)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政治信念以及倫理道德觀等內容。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這些內容屬于文化的規(guī)范特征部分。①思想教育正是社會通過對“思想”和“教育”自覺或不自覺地雙重控制,將特定的“思想感情”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感情”,將個體言行和思想納入社會規(guī)范之中并借以整合社會、控制個體社會化的行為。
目前,作為文化規(guī)范特征的思想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語文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思想教育已成為語文課堂最常見的景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閱讀的過程就是明確和歸納文章思想內容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和接受既定思想內容及其表達方式的過程。換句話說,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中,閱讀教學并非單純的以培養(yǎng)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為目的,閱讀教學在思想教育的要求下自覺不自覺地做了形變或者異化。下面我從三方面來分析這一點。
(一)“育人”閱讀教學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語文教學理論界對語文教學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反思,其中以言語教學為標志的語文教學理論思潮對于思想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性質的研究,使得人們不再僅僅出于功利的要求、善良的愿望而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人們對語文教學中思想教育問題進行了更為理性的研究。換句話說,在某種程度上,“思想教育不是語文教學的目的而僅僅是語文教學的附帶功能”這一觀點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界的共識。在閱讀教學中“育人”并且把思想教育作為閱讀教學目的或者最重要的任務,這種看法也許正受到語文教學理論界對它最后的清算。②但是,多少年來,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我們或多或少地就是這樣一直搞下來的,而且也將隨著文化發(fā)展的慣性繼續(xù)地進行下去,當然或許會減淡若干單調、僵化的色彩,或許又將有新的調整和形變。
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中,閱讀教學歷來具有極其突出的“育人”特征。在中國中古形態(tài)的圣化社會,閱讀教學就是經義教學,培養(yǎng)“傳圣人之道”“代圣人立言”的官吏及維護教化人士。中國古代非常強調“文教”“詩教”,強調通過閱讀教學進行人格培育和道德修煉。③中國進入現(xiàn)代社會階段后,雖然語文教學在分科教育影響下從經學的附庸中獨立設科,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閱讀教學從來就沒有把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培養(yǎng)當作閱讀教學的目的,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非常強調在閱讀中“育人”。在閱讀中“育人”,一直是中國文化對于民族、國家、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總體設計的一部分,具體來說,是對人才“質量”尤其是人才的思想品德的社會性設計。
閱讀思想教育管理論文
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闭Z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必須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jié)、人物、事件、景物來實現(xiàn)。語文能力的訓練和思想教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課堂教學要使學生聽出“道”,讀出“情”,悟出“理”,寫出“感”,關鍵在訓練。教學的重心要落實到句中重點詞語的深究辨析上,通過層層剖析,既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用詞的準確性,又可以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的內涵。
《筍芽兒》一課,我就是以此為出發(fā)點設計教案并授課的。當講解到“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也呼喚筍芽兒,筍芽兒再也沉不住氣了,他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不住嘴地說:‘我不怕,我要出去?!睍r,我依據(jù)教材設計了問題:
師:寫筍芽兒時為什么用“鉆”出地面,用“露”或“長”好不好?
為什么?
學生展開討論,發(fā)言后教師總結概括:“鉆”突出了筍芽兒生長的艱難,要沖破泥土的阻力,反映了筍芽兒不怕困難,努力向上的精神。
師:筍芽兒鉆出地面后的心情如何?
數(shù)學思想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數(shù)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基本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shù)學理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在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基本能力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不斷加強思想教育,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對此,做為數(shù)學教師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理所當然的地要承擔起教書育人的光榮重任,然而數(shù)學課程有它自身的特點,如果脫離數(shù)學本身的特點進行空泛的說教,將會大大地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必須結合數(shù)學本身的特點,深入挖掘數(shù)學內容其內蘊的思想教育內容、寓思想教育于智育之中。實踐證明通過具體內容進行思想教育是大有可為的。為此,就數(shù)學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問題提出供參考的淺見。
一、激勵學生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而學好數(shù)學的熱情
數(shù)學是研究現(xiàn)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shù)量關系的科學,一切事物的特性或事物間的關系,都中不同程度上需要通過一定的數(shù)量關系來加以描述,正如華羅庚所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shù)學?!彼詳?shù)學已經成為現(xiàn)代社會一般成員必備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是參加現(xiàn)代化建設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學好其它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數(shù)學方法也日益廣泛用于各門學科。一門科學只有當它達到了能夠運用數(shù)學時,才算真正的發(fā)展了??茖W的發(fā)展歷史,證明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因此學好數(shù)學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數(shù)學的廣泛應用,所以我們在引入新課時,可以從數(shù)學在生產實踐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來引入新知識、使學生感到生活中到處都有數(shù)學。
以此啟發(fā)學生應用數(shù)學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濃厚興趣。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到學好數(shù)學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熱情。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尊心
化學思想教育初探管理論文
一、滲透的必要性
我國教育要培養(yǎng)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他們不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質,更需要有較高的思想素質。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思想教育工作應該同學校工作中最大量、最經常的教學活動融為一體?!吨袑W德育大綱》明確指出:“各科教師均要教書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把德育大綱的貫徹實施看成是各科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币虼?,在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是化學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
二、滲透的可能性
現(xiàn)行化學教科書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是愛國主義教育、環(huán)境保護教育、意志品質與理想前途教育等思想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師努力挖掘,并積極地從其它書報上收集相關材料,適時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學教學與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滲透的內容
1.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學生思想教育問題管理論文
從師生關系談中小學生思想教育問題編者按:從前“老師”是一種權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學時代,學生更是唯師命是從;但是隨著舊社會規(guī)范的解體,老師權威的偶像漸被打破,在社會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價值觀之下,傳統(tǒng)老師的角色遭受到嚴厲的挑戰(zhàn)。在大學校園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時,向來平靜無波的中小學,亦有風聲鶴唳之勢,校園師生關系的緊張程度,令人觸目驚心,此一現(xiàn)象與問題值得關懷與深思。是經師也是人師是老師也是朋友立法委員洪秀柱首先指出:過去,國人對于“老師”這個角色一直非??粗?,例如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天地君親師”的說法。這兩句話中,將老師看作是父親或是僅次于雙親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隨著社會的變遷,師生關系有相當大的轉變。過去把老師奉為威權化身的觀念逐漸解體,在“自由”、“民主”意識普遍抬頭之下,學生對老師行為不滿,敢公然提出抗爭,這無疑是對老師的一記當頭棒喝。解決校園問題的根本之道,是從現(xiàn)代師生關系的定位談起。洪委員認為,重新定位師生關系時,一方面打破了老師威權的偶像,另方面對老師角色的期許,也得隨之而調整。過去,一直把教人讀書及做人的老師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會犯錯??墒抢蠋煯吘挂彩侨?,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果老師做法失當,只要愿意承認錯誤,仍然可齲今天的學生不再像過去只愿做個聽眾,不敢表達。因此,尊重學生自由意志,成為現(xiàn)代老師必須接受的新觀念。當然,尊重學生并不表示老師得一味順從學生意見而放棄管教責任。今天學生的特質已是:活潑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負水準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奮精神均降低。根據(jù)一項統(tǒng)計,臺灣9--13歲學生的科技、數(shù)學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斷力卻瞠乎其后,面對此種輔導學生性質的轉變,老師的管教更顯重要。管教學生是老師的責任。老師與學生應建立亦師亦友的觀念,不妨多關心他們,多用他們的語言與之交談,盡量使學生愿意與老師親近。去除他們對老師威權的防線后,學生便很愿意向老師傾吐心底的話。老師除了改變觀念之外,還應接受再教育,做老師的不要以為教書就可以不必讀書了,現(xiàn)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資訊管道多,老師亦非唯一的資訊來源,唯有老師不斷學習,跟著知識的發(fā)展腳步而自我成長,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墜之地。另外,強化老師的輔導觀念與技巧亦屬迫切。如果教學方式、教材內容能隨時更新,適合學生的需求,則教育效果當會更好。在增進師生互動方面,校方應主動設立一個具公信力、公正、客觀的申訴管道,使學生得以表達意見,宣泄不滿情緒,或許可以降低師生關系緊張的程度。歸究起來,校園問題的發(fā)生,家庭、學校與社會三方面皆有責任。根據(jù)青輔會出版的青少年白皮書所作的統(tǒng)計,近6年青少年問題的產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約占40%,社會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會環(huán)境不良等情形。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見家庭教育責任之重大。社會方面造成的青少年問題頗值得深究的是大眾媒體所塑造的暴力現(xiàn)象,常使是非不明、價值觀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覺地受到潛移默化。家庭教育不健全,社會環(huán)境不良,光靠學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學校的責任,出現(xiàn)有問題的學生,也不僅僅是學校的錯、家庭、社會都難辭其咎,當然學生本人也該檢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是個經師,更是個人師。任憑社會變遷,應該還是不能搖撼傳統(tǒng)老師的角色。如果未來的校園像一個超級市場,老師是售貨員,資料與課本是產品,學生是顧客,買方視需要而定,向賣方買取國文、英文、數(shù)學等產品,學成后,銀貨兩訖,互不虧欠。如果校園這樣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師大附中校長蘇清守表示:師生沖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為特殊案例,而使老師找到放棄職責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師具有訓導、教育、輔導的義務。師生發(fā)生沖突,應找到原因,尋求解決之道,決不能放棄自己應盡的職責與義務。之所以發(fā)生校園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學生、家長碰上不稱職的老師造成的。如果有好學生、好象長、好老師,豈能有不正常的校園文化。不要一有問題發(fā)生,就拼命揭人隱私。只看到校園的陰暗面,對于那些發(fā)揮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跡,既不聞問,也不鼓勵。要知道老師也需要家長及社會的肯定與鼓勵,這樣老師才會愈教愈起勁。就文化觀點來看,東西方文化有所不同。東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強調人情、倫理;西方文化較為理性,強調科學、民主。近來歐風東漸,許多人想放棄自己的倫理、道德、卻又無法盡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會的價值觀將隨之而混淆。太過強調西式“速食文化”的結果是:學校、家長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別是以升學率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標。須知輔導、教學、訓導無法速成,要靠長期耕耘,才能見效。就倫理方面來看,現(xiàn)在的社會是“父不父,子不子”,倫理已趨破產。雖不敢說有家庭問題的孩子,必然產生不良行為,但卻可歸納出:有不良行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問題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識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愛,行為必然乖戾,問題便顯現(xiàn)于學校。人口政策也與學生行為有關系?,F(xiàn)在“兩個正好,一個不少”的時代政策下的寵兒,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轉變成“重質”;由于子女數(shù)少,家長格外寵愛。過分寵愛、溺愛的結果,就寵壞了小孩。其實,小孩犯錯,就應該管教、糾正,不應該因為生得少,就把他當寶貝而寵壞了他。家庭是孩子最早社會化的機構,孩子的行為,最早是向父母學習而來。如果父母親的管教強調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會懂得潔身自愛,自我約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為,小孩便會目中無人,無法無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現(xiàn)代家長得從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社會化的每一個過程,的確影響到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因此,有怎樣的社會,也就有怎樣的學校;有怎樣的文化,也就有怎樣的次級文化。我們的社會,尤其媒體及商業(yè)活動,處處充滿了不良示范,對于一個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斷力的學生而言,容易受到蠱惑;而新來文化與原來學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導致角色混淆,價值觀益加模糊。對于這樣的次文化,老師更不能放棄輔導的責任。學校教育講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實此一理念的情況不一,為使學生五育均衡發(fā)展,校方應重視個別差異,因材施教,鼓勵每位學生視性向而定,發(fā)展自我才能。不論德育、體育、群育、美育都與智育一樣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項領域里,有杰出的表現(xiàn),都值得鼓勵、如此一來,學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長,便能減少校園問題之發(fā)生。增進師生互動,固然是減少師生沖突之道,但是師生間的關系仍是一種上對下的關系,并非平行關系。教育本來就是一種具有價值判斷的活動,老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引導學生改過遷善。不過師生之道,仍有其分際,不能全然打破。欲解決校園問題,學校應建立一套由資深老師、輔導人員、訓導人員所組成的網絡,適時共商合宜的解決辦法,以求化問題于無形;此外,校外的資源及家長會的功能,也應多加發(fā)揮,可使校園沖突降至最低點。全華國中寇師林孟華的教學心得是:媒體的報道,經常有失公允、客觀。只要老師對學生的管教稍加嚴格,即大加撻伐。相反,對于受學生惡言惡行相待的老師,媒體卻不討論學生的做法有無可議之處,反以雙重標準只追究是否老師管理過當,否則怎會招致學生如此對待?她期待具社會責任觀的媒體,能夠多站在老師的立場也為他們說說話。林孟華說:“老師兼導師的苦,沒人知!老師每天7點半進教室,陪學生早讀、整理教室,8點鐘開始上第一堂課。到了中午得陪學生午修,自12點40分起至1點10分,下午4點30分放學,又得陪學生搞衛(wèi)生,一天要忙上9個鐘頭,已逾越了勞基法每日工時的規(guī)定了!”以1:40的師生比例而言,老師的工作責任真是太重了。國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時期,也最容易情緒激動。每位學生都是一個“風暴”。40位學生輪流來個周期性風暴,那做老師的簡直要疲于奔命。在社會價值觀的轉變下,出現(xiàn)了一群有別干傳統(tǒng)思維、行為的“新新人類”。他們特異的穿著打扮與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態(tài),轉移了他們對課業(yè)的注意力。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類對物不珍惜,對人不關懷的冷漠感,使老師教起書來不但難上加難,而且毫無成就感。為走向教學正?;瑢W校以常態(tài)分配方式編班,不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完全以同樣的方式、同樣的教材教學生。為使資質平庸的學生都能聽懂,老師教得淺顯,又使得資優(yōu)的學生感到不滿足。若要滿足他們的需求,課講得太深,則又使資質平庸的學生跟不上進度。常態(tài)編班的結果是顧此失彼。我們當老師的絕對愿意付出愛心、耐心,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來教。可是面對社會對老師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實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時候大眾才能以平常心來看待老師這個角色?我們也是人,同樣需要關愛!臺北師范學院初等教育系楊龍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現(xiàn)在一樣都有校園問題,只不過過去未加報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實,古今校園問題不同之處還在于問題的嚴重程度。目前師生關系的緊張程度的確令人心憂。校園師生關系的轉變,可從師范教育的方式說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師范生的方式為軍事化管理。他們逆來順受,責任心強。當這群師范生畢業(yè)踏入校園執(zhí)教后,對于校長的要求也是唯命是從。即使負擔過重,還是二話不說,一肩扛了下來。不過,現(xiàn)在的師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聲浪大為提高,所受教育環(huán)境及方式有別于從前。當老師后,對于校長的要求他不照單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師對上級的關系已有所轉變。盡管老師之于校長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對下的權威上也逐漸喪失。從前自校長→老師→學生順向發(fā)展,現(xiàn)在則是校長、老師都喪失了對學生的權威性。因此,校園不再像過去由上而下那么單純,每一角色多少都對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沖突時有發(fā)生,愈演愈烈。老師逐漸喪失權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學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資訊多元化的結果?,F(xiàn)在學生的資訊來源可多了。從小家長就把孩子送進才藝教室、科學教室。長期下來,某些學生在某單項學科的能力可能已超過老師,老師的權威性自然喪失。還有在外補習功課的學生,受補習班老師的影響甚深。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及內容已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度、信賴度已大大降低。再者,學生對知識不看重,也導致師生關系疏離。從前的學生執(zhí)著于課業(yè),認為以后的發(fā)展與所學密切相關;現(xiàn)在的學生則輕視課業(yè)。認為書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們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見得書讀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們不必靠讀書求成功的信念。在如何減少沖突方面,楊龍立指出:老師的觀念得改變。必須認清“學生不像從前一樣會言聽計從”的事實。在向學生傳達命令之前,請先以他的立場想想:“真的是對他好嗎?”其次,以前直來直往的教學方式亦得調整?,F(xiàn)在的教學,不要以為有傳播,必會有效應。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運用說服技巧,巧妙地使學生經由認知而改變其態(tài)度,進一步改變其行為。這些說服的技巧與理論,可以經由老師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師也不能停止學習。在學生方面,如果對老師某些做法感到不滿時,可以先向老師反映,如果確有其事,他卻不虛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態(tài),學生不要立即與老師正面沖突,退讓一步后,再適時向訓導人員報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腳,在事件上學生已擁有較多的優(yōu)勢。有一位體育老師處罰女學生事件,曾被公諸報端。固然老師處置過當,但追究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女學生也難辭其咎,因為在事發(fā)之際,她并未退讓,也惡言惡行以待。所以在整個事件上,她雖是受害者,卻不全然是個贏家。要重建校園倫理,師生雙方必須定出合情合理的規(guī)范,雙方在游戲規(guī)則的制約下互動,只要彼此不逾矩,師生沖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無形。重建校園倫理,不單是學校的責任,追本溯源得從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長對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嚴苛。要讓他們養(yǎng)成自津的習慣,看似自由,其實又有規(guī)范,這樣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學會。學校則要主動教導學生如何判斷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見。至于那些不配當老師的人,主管機關及學校應該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園的安定與健康。天真可愛,在他們的眼中老師是個神;師生之間除了“亦師亦友”的關系外,國小學童與老師更有“亦親”的關系。平常,老師像是孩童們的家長一般,無微不至地守護著他們。對于近來時有所聞的校園事件,毛穎芝的看法是,個案不足以推斷所有的校園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頻頻發(fā)生,但是否就可推斷天下父母都會虐待孩子呢?事實上,大部分老師仍是敬業(yè)樂群,認真負責的。只是新聞報道多持“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原則,致使外界對優(yōu)良教師的事跡一無所知!隨著都市化的發(fā)展,校園的班級數(shù)目增多,學生人數(shù)增長快速。因此,學生呈現(xiàn)一種“匿名性”的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課老師外,大部分老師及訓練人員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適當?shù)男袨?,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師的注意。于是校?guī)形同虛設,管教學生益加困難。教小孩并不困難,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齡與小孩談話。大人們不能用自己經驗內的事物和他們談,這樣便無法交流,另一方面,愛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門。該童的智慧是逐漸增長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萬不可過于急躁。事緩則圓,等他的年齡到了,開了竅了,自然能達到我們的要求。教導小孩時,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緒也頗為重要。在學得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傷害人的情況下宣泄情緒,也能減少與人發(fā)生沖突的機會。專業(yè)作家溫小平指出:父母親的價值觀有別子小孩,對于一些牽涉孩童事物的問題,常會以主觀想法做價值判斷。就拿交友這件事來說,父母親多半會要求小孩與好孩子一起,不要與壞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壞孩子?一般而言,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績好,最好還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們便希望小孩與這類自己認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過換個角度來說,小孩則不認為成績好、有錢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親的也得設身處地用小孩的想法來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績,不重操守。如何增進師生互動,家長也有責任。例如聯(lián)絡簿扮演師生溝通橋梁的重要角色,許多家長往往只是簽名了事,從不利用它與老師作進一步溝通;甚至有的讓小孩自己拿了圖章蓋,從不過問小孩學校的事。而家長會,顧名思義應該是由父母親共同參與的盛會。教育不單是婦女的責任,男女共同參與,可以幫助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另外,家長應該安排固定時間與小孩聊天,主動談他的學校、他的老師、同學,不要以為把他放到才藝班就是對小孩好,父母親若能經常和小孩談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長的脈動及分享他成長的喜悅,不會和他成長的經驗脫節(jié)。等到小孩長大,才赫然發(fā)現(xiàn)他怎么改變那么多,甚至變得有點陌生了。小孩也有雙重性格的特征,如果為人父母不主動了解小孩在家與在校的行為,將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現(xiàn)。有些小孩在家懶散,可是在學校卻熱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動向老師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也不與他談心,便以為小孩不乖,經常給予苛責,小孩的心里將難以平衡。原來父母對他的行為只有批評,得不到贊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說不定連帶影響他在學校服務的意愿。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認同及肯定,父母親或老師如果經常只給他批評,而不給他贊美,小孩的情緒便大受影響。根據(jù)許多學生的反映,畢業(yè)后還會懷念的老師,通常都是能夠以他們的心態(tài)和學生相處的老師,可見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小孩最天真無邪,內心世界有許多豐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過演講、作文、繪畫、周記等多種渠道表達出來。學校愿主動為學生設計一些比賽活動、觀摩活動,讓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得以盡情發(fā)揮,借以培養(yǎng)出孩童的自信心。目前各校的輔導人員極為缺乏,每15班才配備一位輔導人員。如果能在現(xiàn)有導師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輔導老師專門管理學生的生活,由于沒有分數(shù)壓力,師生關系或許更為融洽。大眾傳播媒體具有議題設定的效果,熒屏或語言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經常構成青少年的價值觀。在媒體一片崇尚金錢主義、崇拜偶像聲浪的影響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為核心。倘若媒體能因擁有如此巨大影響力而激濁揚清,隱惡揚善,則功利主義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變,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必須雙管齊下,教育才能產生效用。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第三組主任鄭崇趁表示:校園出現(xiàn)問題,事實上必須由家庭、學校、社會三者共同負責。因為學校無法獨立于社會之外自成一個體系,家庭則是構成社會的最基礎單元,與學校具有密切的聯(lián)結關系。據(jù)研究,青少年犯罪率與成長率均較成人為低,顯示青少年問題不如成人問題嚴重,更何況青少年的犯罪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學習而來,因此把青少年問題一味歸給學校頗不公平。為改善校園問題,教育部已制定輔導工作7年計劃,自1991年7月開始實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動重點分短期、長期兩大項。就短期而言,系針對中小學老師開辦輔導進修課程。課程分三種:(一)基礎輔導知能的研習,提供輔導課程的訓練,使具有初步輔導觀念、輔導態(tài)度;(二)在師范學院開設輔導學分班,鼓勵更多老師修輔導學分;(三)舉辦主題輔導工作坊研習會,把一些老師們耳熟能詳?shù)妮o導理論,借由工作坊研習,實地應用出來。就長期而言,有三項努力重點:一、建立輔導網絡。解決青少年問題,光靠老師力量并不夠,若能結合學校輔導人員、社區(qū)服務社會工作人員、綜合醫(yī)院心理治療人員、心理衛(wèi)生單位心理衛(wèi)生人員、熱心輔導的社會義工組成一個網絡,利用電話語音系統(tǒng)或服務手冊分發(fā)的方式,提供各級學校、學生利用。二、加強辦理生涯輔導。學校輔導學生的層面包括心理、學習、生活、生涯四個層面。前三項屬補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輔導是預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預防甚于治療”,生涯輔導遂成為輔導工作的主流。三、規(guī)劃“璞玉”、“朝陽”、“春暉”、“攜手”四項專案措施。輔導學生少年及有吸食安非他命、自殺傾向、對學校適應困難情形的學生,使其充分就學、就業(yè)。另外,教育部本身也設立咨詢顧問小組,提供咨詢及支援服務,且針對有自殺傾向、自我傷害及性暴力、性侵犯等情事,預設自我傷害危機處理小組及兩性教育咨詢小組,以防止這類問題的越來越嚴重,并進一步防患于未然。鄭崇趁相信:輔導計劃再加上發(fā)展改進國民中學技藝教育計劃,將能使校園問題獲致改善。
地理思想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從地理的角度,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思想教育和環(huán)境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以生動的示例有力地論述了保護自然資源、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人類;環(huán)境;保護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geographyangle,elaboratedtheideologicaleducationandtheenvironmenteducationvitalrolewithprofundityandaneasy-to-understandapproach,andpowerfullyelaboratedtheprotectionnaturalresource,thecontrolpopulationgrowthimportanceandthenecessitybythevividdemonstration.
【Keywords】Humanity;Environment;Protection
地理課是初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這門課程對于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發(fā)展智力和培養(yǎng)能力,逐步形成地理科學的基本觀點,關心并謀求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養(yǎng)成健康的情感,積極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地理教科書將知識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培養(yǎng)結合在一起,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發(fā)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1思想教育是地理環(huán)境教學的重要課題當前我國社會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發(fā)展,但同時也產生了諸多問題,其中環(huán)境問題已成為跨世紀的首要問題。保護環(huán)境和持續(xù)發(fā)展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要。我國作為一個正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中國家,在經濟高增長的同時,所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也十分突出。協(xié)調人類環(huán)境關系一向是地理學的主題。在地理教學中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樹立保護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類生存環(huán)境。例如教師就結合學校目前工作部署,開展環(huán)?;顒?,幫助學生設計出一期環(huán)保???,做一些環(huán)?;顒?如開展變廢為寶活動等)。
語文思想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內容]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總是把一定的觀念、思想和感情灌輸給學生,這就是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統(tǒng)一,即德育與智育的統(tǒng)一。
德育和智育本來就是語文教學的兩個方面。人們在讀文章的時候,語文形式和思想內容總是作為一個整體呈現(xiàn)在面前。一篇課文本身就起著德育和智育兩種作用。課文是思想內容和語文形式的統(tǒng)一體,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表現(xiàn)內容,二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承、互相促進、辯證統(tǒng)一的。
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主導者,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觀念:首先,語文教學一定要進行思想教育;第二,思想教育一定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這也是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的。特別是在當今的語文教學中,在進行語文知識教育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革命理想前途教育等是改革開放的需要,是培養(yǎng)共產義事業(yè)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我們學校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語文教學一定要進行思想教育
作為基礎課、工具課的語文,其主要的任務便是教給學生一定的語文知識,諸如認字識詞、遣詞造句、謀篇布局、語言表達、語法修辭等等。但是,由于語文課本身的因素,使它又具有不同于其它學科的特征,這就是在課文的字里行間無不包含著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觀念、情感,無不反映著創(chuàng)作者所處的時代的特征,這就使學生在學習其文學藝術的同時,必然地受到作者意識的熏陶?,F(xiàn)行的中學語文課本所選取的文章,不僅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而且具有極高的思想境界。如果語文教學只進行單純的語言文字教學,那么勢必削弱語文在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又紅又專的人才中的重大作用,同時也使語文這門學科變得蒼白無力。因此,語文教學一定要進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個性特點管理論文
對小學生的教育,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學生的氣質、能力、性格差異,去觀察、分析、綜合,待“洞悉全貌”后采取不同的措施、途徑和方法進行思想教育。
一、對“個性倔強的學生”要注意培養(yǎng)沉著、穩(wěn)重、堅持到底的精神
“個性倔強的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喜歡與人交往,情緒往往表露于外。他們熱情、果敢、爽朗、為人耿直、精力充沛,有進取心、不怕困難,但往往又脾氣暴躁、任性、粗心、性急。對這類學生的教育,要求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沉著、穩(wěn)重、堅持到底的精神和克制忍耐的品質。我在任教六年級時發(fā)現(xiàn)有兩名學生熱情、大方,敢于向老師提出問題,但有時脾氣暴躁、任性,做作業(yè)或考試時粗心。針對這種情況,我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有說服力的批評教育,引起他們的注意。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點。
二、對“個性活潑好動的淘氣學生”,要注重培養(yǎng)刻苦精神,養(yǎng)成做事認真、善始善終的習慣
我們在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中發(fā)現(xiàn),“個性活潑好動的淘氣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機敏、靈活、親切、熱情,有興趣愛好,但同時也伴有情緒易于波動、輕涪散漫、不踏實等特點。這類學生如果教育不當,學習成績就會逐漸下降成為雙差生,有的甚至會引發(fā)傷害事故。去年秋季,我班一學生放學后因騎自行車淘氣導致膀子骨折,我便以此為契機,同家長取得聯(lián)系,希望家長協(xié)助和支持、配合,教育每一位學生上課做作業(yè)時注意力要集中,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刻苦精神,并逐步養(yǎng)成做事認真、善始善終的好習慣。
三、“對慢性子學生”要注意培養(yǎng)敏銳的反應和辦事果斷的作風
數(shù)學應用題思想教育管理論文
一次,聽一年級數(shù)學課。教師口述應用題“公園里有5只熊貓,走了一只,還剩幾只?”幾名學生很快說出了答案。老師正欲表揚,突然一學生舉手發(fā)問:“老師,那只熊貓哪兒去了?”事出意外,老師遲疑片刻,才說:“別管它哪兒去了,哪兒去了也不影響做題……”
由此,使我想起“數(shù)學教學進行思想教育實在難”的說法,當然,較之于語文課,數(shù)學課多是數(shù)字和符號,沒有什么感人的場景和情節(jié),但并非難以滲透思想教育,這里僅以應用題教學為例談談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的做法,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數(shù)學中的應用題,是情節(jié)加數(shù)量關系的一種思維訓練,是進行思想教育的前沿陣地,教學中的關鍵在于:
(一)數(shù)心設計、強化德育。
教師對應用題的設計,是融思想教育于其中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以上題為例,如果教師這樣設計:“公園里有5只熊貓,送給日本友人1只,還剩幾只?”不僅不會產生上述尷尬局面,而且也使學生受到國際主義教育。
又如,教分數(shù)應用題時,可設計以下例題:“我國地大物博。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東西相距的千米數(shù)是南北相距的1011。東西相距約多少千米?”這樣一設計,就對學生進行了國情教育??傊處熤灰辛说掠庾R,就能將應用題包容進多種思想教育因素。
(二)結合實際,啟發(fā)引導。
政治經濟學思想教育管理論文
眾所周知,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信息的創(chuàng)造、加工、傳播與應用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源泉,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項基本功能于一身的大學將對我國今后的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高校應培養(yǎng)大量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以適應當前及未來新形勢的需要已是當務之急。面對當前的新形勢,本人根據(jù)多年從事政治經濟教學的體會,總結了幾點經驗,但愿能對同行有所啟發(fā)?!?/p>
確立要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教學理念。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要圍繞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中心這個宗旨,此種理念現(xiàn)已為大眾所接受。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無論是在中、小學還是在大學,又因升學率高低的評價的客觀存在,最終還是陷入了人人厭倦而又人人不得不去應對的應試教育中。先前人們還不認為大學有升學的壓力,但現(xiàn)在大學分明在評價各個高校研究生的考取率,并作為這所大學教學水平高低的衡量標準之一。這就給我們的高校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帶來一定的壓力。基于學生要參加各種考試(包括考研),我們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中確曾把眼光只放在考試的需要上,為考概念而講概念,為考原理而講原理。這樣做的結果,學生可以理解教師的煞費苦心,卻提不起學習興趣,更少去關注教材以外的經濟現(xiàn)象。更讓我們做教師感到迷惑的是反復講解的許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學生們仍是死活理解不了,考試自然是只有死記硬背了。經過與學生的廣泛交流及自己的思考后,從而認識到政治經濟學教學中固然少不了要以教材中列舉的經典為教學內容,要從經典中援引思想資源,但也不應忽略現(xiàn)實問題。不斷發(fā)展的現(xiàn)實生活,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去重新審視經典,自然會使學生有新的感受、新的理解,獲取新的思想資源。有些現(xiàn)實問題,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加以提煉,就會引發(fā)出學生學習、研究的話題,甚至會激發(fā)大學生們早一些走向學術領域。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原有理論體系,又豐富了學生們的思想,提高了學習興趣。反之,把教學內容僅局限于純而又純、玄而又玄的經典中,于學生、教師、社會,均無益處。因而教學中改革傳統(tǒng)的經典闡釋的教學觀念,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成為當前政治經濟教學的基本理念。
選擇能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我們的大學教學也常常是遵循一套固定的模式:先復習舊課,列出1、2、3幾個概念或問題,然后是導入新課,板書要講的章、節(jié)等內容,并在相當程度上很注意“板書”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多年的教學經驗使我感到板書固然很重要,但也時常覺得普遍為大家所接受的條理清晰、重點難點突出的板書對大學生的思維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啟發(fā)思考作用的同時,往往更多的起到的是相反的抑制思考的作用。特別是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中,許多概念、原理還沒等教師在黑板上寫完,學生馬上就會產生這樣的意識:高中時學過了,誰不知道。其后的教學活動我們可以想象會是什么情景。因而,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從現(xiàn)實經濟生活中挖掘好的素材,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介紹、分析、講解,啟發(fā)、調動、吸引學生思考,并在學生積極思考的過程中,把他們原來有所接觸但實際并未掌握好的經典概念予以生動的解釋。在這個前提下再板書必要的綱目,我覺得比為板書而板書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傳統(tǒng)的教學以傳播經典文化知識為主,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絕對主體,學生往往是教學活動的受動者。教材安排什么,教師就講什么;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教師怎么講,學生就怎么聽。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學生除了有高分未必有高能力之外。往往還會讓學生覺得所學的東西玄而且空,一旦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又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殊不知,文化是多元交織的復合體,教材中所列經典只是豐富的文化知識中相對凝固了的部分,是對以往生活的總結與升華。而現(xiàn)實生活又是經典得以不斷更新、充實、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并且現(xiàn)實問題又極有可能成為經典問題。我們的教學的確不應只在經典上“討飯吃”,而是應該拓展視野,把現(xiàn)實也納入對象范疇。
布置能引發(fā)學生學習、思考的作業(yè)題。學生的學習觀念的先進、正確、合理與否,也應主要由現(xiàn)實生活來引導。教師及家長的說教、干預,遠不如現(xiàn)實的說服力強。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權,我在布置作業(yè)方面和學生取得了共識:一是看教材,因為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肯定會對教材內容的多寡進行增、刪或順序的前后進行調整等方面的處理,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教材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把握主要精神;二是做相關內容的練習思考題,一定內容的練習題可以采取名詞解釋的形式,可以采取簡答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辨析的形式來思考、回答,使學生在學習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三是做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摘抄”。我要求學生每周摘抄能說明一定問題的、可長可短的經濟文章,若能予以簡短評論則更好。本以為學生會認為既要去查找、又要去抄寫的“摘抄”作業(yè),學生會反感,沒想到卻成了最為學生所歡迎的作業(yè)。學生普遍認為,通過這種作業(yè)形式,他們開始關注經濟生活、經濟現(xiàn)象,他們學習經濟理論、經濟知識的興趣也有了很大提高。并且,由于這種作業(yè)形式,他們必須閱讀大量相關的報紙、雜志、書籍。結果學生們既感到教材里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必須搞懂,又感到再學習教材時也很容易理解了。通過“摘抄”作業(yè),我認識到學生的興趣不只限于打球、唱歌、下棋,關鍵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并不弱,關鍵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也很高,關鍵在調動。
提高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當今大學生,面對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世界市場的形成,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面對新事物不斷產生,親歷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的巨大變化,社會的經濟體制構成及其運作等經濟形態(tài)的重大調整,世人的價值體系及市場觀念、經營理念等生活的重大轉折,難免會產生思想的沖突與困惑。而學生們的思想困惑則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解析、慰藉,提供積極的對策。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認清形勢,結合各種學習工具、手段、方法,不斷學習新的經濟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不斷探索適應改革開放的教學方法,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爭取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探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既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理論的理解,又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進而引導他們加快知識積累的節(jié)奏.
- 上一篇:企業(yè)管理學范文
- 下一篇:嫁接苗木技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