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展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1 01:10: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發展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信貸發展改革論文
內容摘要:
“三農”問題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焦點,解決“三農”問題關系到我國推進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目標的實現。當前“三農”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發展不夠,特別是農村發展不夠。而發展需要增加資金投入。從農村資金的供求情況看,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資金供求缺口很大,矛盾十分突出,必須采取措施盡快加以解決。近年來,在金融領域一直強調要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也出臺了一些信貸支農政策,信貸支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沒有完全解決“三農”資金欠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和情況,國內理論界和銀行部門對信貸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行了許多研究,并取得了許多成果,但對當前我國的信貸支農的困難和挑戰并未出作全面、系統的分析與研究,提出的對策和建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運用農村金融等理論,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借鑒、汲取國內外農業和農村信貸體制發展的經驗和教訓,通過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信貸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支持的實證研究,分析我國農業和農村的信貸供求、信貸風險、信貸市場的問題和成因,提出了構建完善的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信貸體系的見解,并相應地提出了具體的對策措施和政策建議。全文共分八個部分。
第一章,導論。包括提出問題、研究的內容和方法、論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農村金融基礎理論及其借鑒作用。主要是為研究我國信貸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找到理論上的依據。重點梳理了有關農村金融方面的理論的發展脈絡,了解農村金融理論及其發展歷程,對農村金融基礎理論進行了比較。并結合我國實際,提出了一些可以運用到我國農村信貸發展和改革中的個人判斷,如實行“金融約束”政策、供給主導模式和需求追隨模式相結合、借鑒不完全競爭市場論的政策建議、政府適當介入等等,企望借鑒這些理論中的合理內核和適用部分,以起到指引我國農村信貸體系建設的作用。
第三章,國外農村信貸的經驗與啟示。對國外農業和農村信貸的實踐活動進行了探討和分析。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多數國家都相繼形成各具特色、與本國實際相聯系的農村金融體系。在西方發達國家,大都有較為完善的農村或農業信貸組織體系,部分發展中國家也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做法。對國外農業和農村金融機構運作的經驗,我們不應該完全照搬,也不能全部否定。本章通過對國外農村信貸的比較,得到了要加強并完善農業和農村金融立法、農村金融改革不能單純追求商業化、要加大對農業和農村金融的扶持力度、要合理引導農村民間借貸行為等經驗與啟示。
農村改革回顧發展論文
[摘要]從農村改革開始到2003年前后,改革以“減少控制”為主要特征;2004年以后,改革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擴大農村公共品供應為主要特征。黨的十七大以后,農村改革進入統籌城鄉發展、深化綜合改革新階段。新時期農村改革的核心任務是用更積極的城市化政策引導城鄉統籌發展,農村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加快市場化步伐。
[關鍵詞]農村改革;農村發展;改革模式
30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率長期位居世界前列,市場供應日益充足,物價相對穩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農村改革先走一步并獲得成功有密切關系。農村發展與整個中國經濟發展有什么樣的聯系,中國究竟在農村改革方面做了什么,未來農村改革向何處去,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一、農村發展的幾個“關鍵詞”
(一)發展奇跡。
30年的改革開放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大大豐富了中國人的生活,的確是一個奇跡。發展的奇跡也表現于農業,但如果細致分析,農業發展的奇跡實際上有前后兩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國農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其中有幾年農民收入增長的速度甚至快于城市居民。但這個時期的土地投入、勞動投入和資本投入是增長的,相應的,農業產出也在增長。產出增長比要素增長快,就是“奇跡”。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農業領域資本投入在增長,但勞動投入和土地投入實際在下降。1996年之后,耕地出現凈減少;2000年以后,農村勞動力也在穩定減少,減少的速率大約在1.6%左右,但這個時期的農業GDP卻在穩定增長,1996年之后農業GDP平均增長約8%。這種變化也是一個奇跡,且比第一個奇跡更重要,因為這個奇跡是在兩種要素投入減少的情況下發生的。
農村問題發展論文
(一)眾多鄉村人口與農產品供求
中國農產品價格自1997年以來出現連年下降,從而導致農民從農業中獲得的收入也出現連續4年的持續下降。1997年全國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4.5%,1998年下降8%,根據當年農村住戶調查的資料反映,1998年農民出售的15種主要農產品中有12個品種的價格下降,而肉類價格跌幅最大,達12.7%。1999年情況更加嚴峻,全國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12.2%,創改革以來最大跌幅。統計的11種主要農產品價格,除木材上升1.4%外,其余10類農產品價格均出現大幅度下降。從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所反映的情況更加嚴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1,2002)。2000年和2001年農產品價格雖然略有好轉但尚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價格下降的頹勢。
中國農業發展中出現了十分奇特的現象:一方面是總體的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大宗農產品總體上缺乏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卻是眾多的農產品過剩和農產品價格的持續
表11994~2000年主要農產品價格指數(%)(上年=100)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4~2000年。
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來連續幾年提出了農業結構調整的政策,積極支持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農民種植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質農產品,淘汰過剩的和低品質的、以滿足溫飽為主要生產目的的農產品生產。這些政策在一些地區和部分產品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針對9億多農民為僅3億多城鎮人口生產農產品的基本局面,農產品的過剩將是難以扭轉。這一輪農產品價格下跌,就是由于農產品產量的大幅度增加與城市人口農產品消費增長緩慢的矛盾加劇所造成的,是因為農產品收入彈性過低的緣故。據專家測算,2000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6年增加了1441.1元,但這4年中城鎮居民人均用于食品的開支只增加了53.6元,食品的收入彈性系數不足0.04,意味著在此階段,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用于食品的開支只增加不到4分錢,還包括在外用餐費用的增加(陳錫文,2002)。更值得關注的是,城鎮居民1999年人均購買糧食比1996年下降近10公斤,鮮菜下降4公斤多,豬肉下降近2公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1)。考慮到3億多城鎮人口中還有大約1億多非農業人口是生活在縣和縣以下,他們的生活水平比大中城市更低,因此鼓勵農民進行優質農產品生產的政策所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圍也會是非常有限的。由于農產品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都很低,當前農產品的過剩是商品農產品消費需求不足導致的過剩,是大量人口滯留于農村所致。(二)眾多鄉村人口與農民收入
農村政治發展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現階段中國農村政治的基本狀況是:國家主導農村社會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鄉鎮政權對農村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農村社會秩序處于相對穩態;村級治理體制處于結構性轉型之中,村民自治正在改變農村政治的性質和運作路徑,農村民主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農民的公共參與意識正在加強,公共參與的主體和形式呈現多樣化,農村新的公共領域和公共權力組織正在形成。而如何解決鄉鎮政權管理效率低下和社會動員能力減弱,村治結構中各種權力邊界不清,農村干群關系緊張以及農民非制度參與和非法參與等一系列問題,將決定農村政治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農村政治鄉鎮體制村治結構公共參與
長期以來,人們對中國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的關注,多側重于經濟和文化方面的探討,“很少有人關注和深入研究鄉村政治問題,尤其是廣大農民的政治參與問題”[1]。事實上,農村政治狀況不僅決定著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而且制約著“三農問題”的最終解決。因為,“如果我們不從政治的高度加以認識和重視農村問題的政治方向,不能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理順農村各種政治關系,那么最終會影響到農村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2]。甚至可以說,如果離開農村政治視野,任何有關農村經濟改革和文化發展的方案都無法真正有效地實施而導致失敗。
本文將對現階段中國農村政治狀況和發展趨勢進行研究。這項研究旨在通過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中國農村公共權力組織的構成和運作及與農民公共參與之間相互關系進行考察,試圖從社會轉型的視角來認識市場化進程中農村政治的發展規律。
一
國家主導農村社會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以代表國家權力為基本特征的鄉鎮政權掌握著農村社會最主要權力資源,對農村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農村社會秩序處于相對穩態。但存在鄉鎮干部行為失范、鄉鎮政權管理效率低下和社會動員能力減弱等問題。
農村金融發展論文
一、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構成
目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是一種以正規性金融為主導、非正規性金融為補充的體系結構,正規與非正規金融互為補充,共同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一)正規金融機構及其主要職責
1.中國農業銀行:支持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既經營商業性業務,又經營政策性業務,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開始進行商業化改革。
2.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承擔國家規定的政策性金融業務并財政性支農資金的撥付。
3.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中唯一一個與農業農戶具有直接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是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中向農村和農業經濟提供金融服務的核心力量。
農村金融發展探究論文
一、交易視角的農村金融內涵
在交易視角下,依據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只有真正具備農村金融交易的條件,并且這些條件能確保農村金融交易達到一定的規模,市場自然會誘導出相應的農村金融機構。相反,如果忽視農村金融交易的條件,人為地向農村經濟系統強行輸入某種新的農村金融機構,不僅不會帶來農村金融交易規模的擴大,反而可能使這種農村金融機構陷入運轉困境。由此可見,農村金融組織規模是農村經濟活動規模的函數,農村金融機構作為農村金融交易的專業化供給主體,其本身數量的多少、規模的大小,現代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必然與農村金融發展相對應,也就是說,農村金融機構存在的價值在于其農村金融功能的發揮。因此,農村資金融通只是農村金融外在形式的概括,而非農村金融本質屬性。農村金融不論其數量、規模、現代化程度以及表現形式和組織方式如何,其本質都是信用關系制度化的產物,是不同產權主體基于信息、信任、信譽和制度約束基礎上的信用交易活動,它通過信用工具將分散資金集中有償使用,以實現規模經濟,并通過組織這些活動的制度安排構成經濟系統及其運動形式。農村金融系統是由資金的流出和流入方,連接二者的農村金融中介機構和農村金融市場,以及對其進行管理的中央銀行和其它農村金融監管機構及其運行制度和機制共同構成的。
當前我國農村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實質是農村金融交易不足的問題,更進一步講,是農村金融交易條件不足的問題。基于交易視角,農村金融形態的變遷應該內生于農村經濟發展,只是其功能的實現形式。因此,農村金融的概念內涵在功能意義上表現為:
(一)農村金融是具有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功能的金融。農村金融作為農村的金融,在功能范式的認知框架下,是指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相對應、具有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被人為認定農村身份,或只為農業生產提供信貸服務的農業金融,或僅在農業和農村領域為自身需要而開展業務活動的地理意義上的農村金融機構及其組織體系。只有那些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交易需求,在分工和交換體系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組織體系才屬于農村金融的范疇,即農村金融的交易功能決定了農村金融機構和組織體系的形態,而不是相反。農村金融的有效性不在于其機構的多少、規模的大小和現代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其功能的發揮程度。
(二)農村金融是農村經濟與整體金融的交叉系統。農村金融從屬于農村經濟系統,研究農村經濟問題應包括農村金融,研究農村金融問題,要考慮農村經濟的影響;同時,農村金融又屬于金融范疇,是整體金融系統中的一個單元,研究金融問題不能回避農村金融。同樣,研究農村金融問題,不能不考慮整體金融的影響,農村金融系統運動既是金融系統運動的一部分,又是農村經濟系統的一部分;既具有金融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與農村經濟需求相一致的獨特形態,是宏觀經濟環境下農村經濟與整體金融雙重作用的結果。
(三)農村金融是內部功能和結構復雜多樣的系統,農村金融的內涵既要從理論層面上根據整體金融狀況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來理解,又要從現實層面上根據農村金融的現實狀態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來理解。在理論上,農村金融應當包含一系列內涵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如儲蓄、信貸、結算、保險、投資、理財、信托等,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金融組織體系,或者說和整體金融應該是保持一致的組織體系。在現實上,農村金融則是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具有自身特點的不斷演化的動態結構。
農村小額信貸發展論文
一、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含義是指在沒有或剔除任何補貼的前提下,機構的經營收人能覆蓋其成本,保證小額信貸機構各方面包括管理、技術和財務的獨立生存和發展,以實現其持續有效為窮人服務的根本目標和宗旨。
我認為,小額信貸實現可持續發展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條件:
首先,必須在組織上具備可持續性。小額信貸從發展初期,就應該用長遠的眼光來考慮,建立合法的專門經營小額信貸業務的機構。作為一項服務于低收入群體的金融活動,需要一個具有獨立性和長遠目標的組織機構來運作,一個從一開始就沒有獨立性和長遠打算的小額信貸機構是不可能發展出可持續的小額信貸的。同時,只有得到國家法律制度的許可,小額信貸機構才能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進而才能大規模地開展業務活動。
其次,必須在經營收入上具備可持續性。這點對小額信貸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雖然小額信貸是作為一種提供給窮人的金融服務,但是它反映的是一種正常信貸關系。這決定了小額信貸機構不是一種單純意義上的扶貧機構,它的業務也應該是一種正常的金融業務。盡管小額信貸的發放不以盈利為目的,但也不應低于商業銀行平均利率,才能彌補其各項成本,使機構正常經營下去。
再次,擁有一支素質較高的信貸隊伍。小額信貸機構面對的是最基層的農村客戶,工作壓力大,任務重,薪水待遇也比較低,這就對工作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僅要業務熟練,更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獻身精神。反之,則會影響可持續發展。
農村金融發展分析論文
一、農村金融邊緣化現象嚴重,阻礙農民收入增長
1.縣級金融機構大幅撤銷,導致農村金融體系嚴重萎縮。縣級及以下營業機構和網點,將經營重心轉向大城市、大行業、大企業、大客戶、大項目,加速了農村金融邊緣化。1999年以來,四大國有銀行大規模撤并31000多家地縣以下基層機構,目前仍在農村開展業務的國有銀行分支機構寥寥無幾;農村的郵政儲蓄只吸收儲蓄不發放貸款。因此現在農村剩下的只有農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整個信用社為“三農”提供的金融服務能力同樣非常有限。
2.銀行信貸資金投放不足,農村資金大量外流。幸存下來的縣級以下營業網點普遍被剝奪了貸款決定權,變成單純的吸存窗口。不僅農村正規金融機構無法向農村經濟提供足夠的金融服務,而且農村資金外流現象嚴重,成為事實上的“抽水機”。例如,近年來全國郵政儲蓄機構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在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又貸款給農業發展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專項用于農副產品的收購,這兩塊資金幾乎相抵。農村資金的“非農化”,使飽受資金短缺困擾的“三農”資金供給雪上加霜,農村信用社雖然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但因其資本充足比率低,不良資產比率高,對“三農”的支持顯得力不從心。
3.農村金融的服務功能弱化。面向農村的信用社只有最基本的存貸款業務,且貸款手續繁雜,貸款利率一浮到頂,加重了農民負擔。農村信用社依然鐘情小額農貸,不能根據種植和養殖產業化的周期規律來合理確定貸款額度和期限。農村金融服務功能的弱化,使金融機構對農民的服務水平很低,農民幾乎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的成果。
總之,缺乏合適有效的金融機構為農村和農民提供金融服務、無法滿足后者的融資需求構成了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的困境,也是阻礙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支農作用弱化,合作型金融壟斷供給
當前農村發展研究論文
(一)眾多鄉村人口與農產品供求
中國農產品價格自1997年以來出現連年下降,從而導致農民從農業中獲得的收入也出現連續4年的持續下降。1997年全國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4.5%,1998年下降8%,根據當年農村住戶調查的資料反映,1998年農民出售的15種主要農產品中有12個品種的價格下降,而肉類價格跌幅最大,達12.7%。1999年情況更加嚴峻,全國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12.2%,創改革以來最大跌幅。統計的11種主要農產品價格,除木材上升1.4%外,其余10類農產品價格均出現大幅度下降。從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所反映的情況更加嚴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1,2002)。2000年和2001年農產品價格雖然略有好轉但尚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價格下降的頹勢。
中國農業發展中出現了十分奇特的現象:一方面是總體的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大宗農產品總體上缺乏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卻是眾多的農產品過剩和農產品價格的持續
表11994~2000年主要農產品價格指數(%)(上年=100)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4~2000年。
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來連續幾年提出了農業結構調整的政策,積極支持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農民種植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質農產品,淘汰過剩的和低品質的、以滿足溫飽為主要生產目的的農產品生產。這些政策在一些地區和部分產品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針對9億多農民為僅3億多城鎮人口生產農產品的基本局面,農產品的過剩將是難以扭轉。這一輪農產品價格下跌,就是由于農產品產量的大幅度增加與城市人口農產品消費增長緩慢的矛盾加劇所造成的,是因為農產品收入彈性過低的緣故。據專家測算,2000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6年增加了1441.1元,但這4年中城鎮居民人均用于食品的開支只增加了53.6元,食品的收入彈性系數不足0.04,意味著在此階段,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用于食品的開支只增加不到4分錢,還包括在外用餐費用的增加(陳錫文,2002)。更值得關注的是,城鎮居民1999年人均購買糧食比1996年下降近10公斤,鮮菜下降4公斤多,豬肉下降近2公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1)。考慮到3億多城鎮人口中還有大約1億多非農業人口是生活在縣和縣以下,他們的生活水平比大中城市更低,因此鼓勵農民進行優質農產品生產的政策所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圍也會是非常有限的。由于農產品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都很低,當前農產品的過剩是商品農產品消費需求不足導致的過剩,是大量人口滯留于農村所致。(二)眾多鄉村人口與農民收入
農村小額信貸發展論文
一、三峽庫區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狀況
三峽庫區是全國重點貧困區之一,在19個縣、市中,有12個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實現百萬移民的脫貧致富,任務十分艱巨。經過各個方面10多年的努力,這項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其中,農村小額信貸在支持庫區許多農民盡快脫貧致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小額信貸已成為庫區農民解決溫飽、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農村小額信貸在三峽庫區各縣:市有了長足的發展,其模式趨于多樣化。具有典型特征的運作模式有:財政貼息扶貧小額信貸模式、農村信用社主導的小額信貸模式、社區性民間互助資金組織模式。在這三種典型模式中,以農村信用社主導的小額信貸模式在庫區各縣、市最為常見。經過10來年的發展,三峽庫區農村小額信貸有了幾個可喜的變化:一是農村小額信貸的目的由最初的單純扶貧拓展至幫助庫區農民致富奔小康;二是農村小額信貸的對象由傳統種養農戶拓展至與農業相關的多種經營戶、規模大戶和農村小型加工、運銷企業;三是農村小額信貸額度由3000—5000元拓展至1—30萬元;四是農村小額信貸期限由當年發放當年收回拓展至1—5年收回;五是由農村小額信貸信用村戶的評定拓展至以農村文明建設的動態綜合評價作為農村小額信貸依據的探索。為了更具體地了解三峽庫區農村小額信貸發展的情況,現通過對三峽庫區農村小額信貸發展較具有代表性的開縣的調研來反映其發展的脈絡。
(一)開縣小額信貸業務的啟動。重慶開縣地處三峽庫區,全縣人口150多萬,其中貧困人口就達30萬,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了實現農民的自主脫貧致富,開縣從1998年就啟動了小額信貸業務。由于開縣許多農村地區只有農村信用社,金融網點較少,特別是撤鄉并鎮以后,金融網點變得更少,所以,農戶小額信貸業務主要是由農村信用社承擔,從1998年開縣各鄉鎮農村信用社就開展此項業務。同時,還成立了開縣小額信貸服務總社,專門從事小額信貸業務,其資金來源于縣扶貧公司在農業銀行承貸的扶貧貸款。該社內設信貸技術服務部、財務部、稽核監測部三個部門,以“縣服務總社——鄉鎮服務站——聯保小組——農戶”四級管理模式進行運轉。并且,開縣小額信貸服務總社又是從事財政貼息小額貸款的小額信貸服務總社。2007年11月,在開縣被確定為“重慶市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資金試點縣”后,在6個貧困村建立了互助合作扶貧協會,籌集村級基金124.05萬元,人會農戶701戶。
(二)開縣小額信貸的成效。開縣小額信貸業務的開展,成效是顯著的。例如,2007年開縣信用社共建農戶經濟檔案28.54萬戶,評級戶數21.90萬戶,核發貸款證19.50萬戶,頒證率89%,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7.39億元。開縣小額信貸服務總社到現在為止在全縣20個鄉鎮建立了486個小額信貸服務中心、3270個聯保小組,服務覆蓋到321個村、10.9萬農戶、30.5萬農民。11年來累計發放小額貸款113億元,其中,種養殖業1569萬元,農村加工業413萬元。使許多農村移民走上了自主致富的道路。
二、三峽庫區小額信貸發展的障礙
(一)小額信貸機構勢單力薄。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三峽庫區農村與全國農村地區一樣,作為正規金融機構的國有商業銀行大量地退出農村地區,上收貸款權限。特別是以支農為主的農業銀行不僅撤并了大部分縣以下的營業網點,而且其經營重點也從農村轉向城市,全面收縮農村信貸,造成存貸差日漸擴大,資金外流嚴重,庫區信貸投入乏力。三峽庫區農戶小額貸款除了部分由各市、縣扶貧辦解決外,主要部分是由農村信用社承擔發放。由于農村信用社資金實力有限,無法滿足農戶對小額信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