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畢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4 07:16: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美術畢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美術畢業論文

課程思政融入美術與設計類專業探討

高校美術與設計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近幾年實施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在畢業設計的主題以及思想性上還需進一步深化。本論文通過課程思政融入教學類型分析;美術與設計專業論文融入課程思政的路徑以及教學的創新實踐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對美術與設計類本科畢業論文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探究。當前各高校的美術教育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方式方法已經有了很大轉變,由原來以學術論文撰寫為主,創作設計作品為輔,逐漸改變為以創作作品為主,以創作設計說明為輔的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新態勢。在實施過程中,一些高校還是以學術論文作為主要抓手,不但沒有發揮屬于美術與設計類專業學生的藝術特長,沒有在專業學習上做到揚長避短,導致學生在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實施過程當中顯得力不從心,也影響了相關畢業創作效果。這樣的方式方法導致畢業論文和最終畢業設計與創作形成脫節,對教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理清了這個思路之后,需要強化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在引導學生進行畢業創作與設計說明的過程當中,以什么樣的理念?什么樣的主題?什么樣的思路來引導學生進行創作,這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高校美術與設計類學生畢業創作的一個新動向。為了將課程思政作為學生本科學習階段一個必要的教學內容融入教學,應該貫穿到本科學習階段的始終,在論文和畢業設計當中進行非常明確的體現,這對于當下不但是一個新課題,同時,也讓我們以新時代的教育思維和教育理念,去積極認真面對,有效組織實施。

1地方高校課程思政教學類型解析

課程思政在高校教學當中的融入,成為近些年逐漸興起的新課題,但在實施過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有主有次。因為課程思政內容極其廣泛,當面對學生進行教學融入時,傳統文化教育可以說作為各個專業通用的思政教學形式,同時,還要做到融入紅色經典文化、地域文化、時代文化等文化類型。首先,以中國文化傳統文化融入教學,需要把握教學內容育人的過程管理。如繪畫專業書法和中國畫都是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將其應用在室內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中,對專業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通過學習和創作符合傳統文化內涵的美術和設計類作品,重在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以這種審美內涵去引領學生的創作實踐,讓學生無論在繪畫,還是在設計相關領域,都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深度和藝術高度,讓學生們感受傳統文化依然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育人,我們還要努力讓學生融入學校文化,吸收優秀文化,在融入學校文化中感受,在感受中感動,在感動中凈化心靈;在學校文化中感悟,感悟社會,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提升自我,豐富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1]其次,將中國紅色經典文化以課程思政的形式引入教學,成為課程思政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紅色經典文化是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著中國人民進行可歌可泣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在歷史課程當中已經較為全面的了解,那么把它引入到繪畫與設計類專業課程時,因學生實際的專業能力,不能讓學生表現大的歷史事件,而是要抽離出紅色經典當中非常有意義有精神指向,并對于今天有諸多追思和回憶性質的經典片段,或者是生活記憶。紅色經典文化不僅僅是以人物畫進行體現,也可以運用山水畫和靜物畫,甚至將具有代表性圖像通過藝術設計概括性符號形式去體現當代設計意識。所以說,紅色經典文化對大學生來講,是必須要深刻領悟和能夠進行創作應用的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第三,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還要考慮到地域文化的影響。學生就讀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學生出生的城市,都會以地域文化在學生的成長階段打下深刻烙印。如從學生記事起,他出生的這個城市所具有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屬性就會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給予深刻的影響,到了就讀高校以后,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高校教育理念也會將該地域文化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就形成了地域文化在學生學習過程當中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的思政信息。例如,學生所處的高校在黑龍江省,那么龍江地域文化,其中包括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等。以這樣不同的精神內涵對學生實施影響,能夠在教學當中進行有效引導,通過四年不斷學習,將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入本科畢業論文和設計的總結當中去,對于其藝術認知和社會認知,以致對歷史的認知,都會有著積極的意義。

2美術與設計類專業畢業論文融入課程思政的路徑分析

課程思政在美術與設計類專業的教學中融入,也要考慮到整體的教學思路,避免工作當中形成無序,沒有主次的凌亂局面。針對其教學路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針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教師教學思想要統一,引導教學要形成合力,這就需要教學管理者和教師要及時進行溝通,要對學生給予積極的引導。同時,論文指導老師也要如實掌握所輔導學生的素質能力,要對他們學習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專業創作能力以及個人思想覺悟等方面都要進行逐一分析。指導教師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也是對學生深入了解的過程,要做到一人一議、一人一案,不能全盤推進,要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問題逐一解決。所以,教師在畢業論文設計指導過程當中,其備課其實就是在備學生,雖然輔導的學生不多,但面對的卻是藝術創作的個體,尤其要集中體現創作或設計成果的前提下,這方面更不能忽視。第二,教學管理者和教師要明晰,不能將平時學習與畢業設計分列開來,也就是說一定要重視平時作業完成情況,讓課程思政在專業核心課程當中就要進行深度的教學研究,為將來學生的畢業論文和設計打基礎,從而對平時作業與畢業創作形成一體化教學的因果關系,這樣便于學生平時的學習積累,也便于畢業設計和論文出成果。第三,教師經過教學的前期實踐,畢業設計和畢業創作成為學生畢業前夕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將其作為自己學業總結性的工作來對待。所以,美術與設計類學生本科專業學習要重在畢業設計和畢業創作成果展示,要對這項工作給予高度重視,不但教學管理者要重視,指導教師要重視,也要讓學生也就是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直接創作者要引起高度重視,這樣才能達成共識,有的放矢,有計劃有目的的完成這項工作。當然,從管理層和教師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給予積極關注,并不僅是口頭上的提示,而要對相關的文字表述、思路梳理、自我評價、創作過程等方面進行指導,便于學生對畢業設計文稿要求有認真的了解,保證能夠及時完成相關的任務。

3美術與設計類專業畢業論文融入課程思政的創新實踐

查看全文

美術系副主任述職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思想政治方面、教學管理工作、個人業務及社會工作、廉潔自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按照學校的工作部署,繼續做好各項基礎教學工作;為了突出本科辦學特色,加強實踐教學,調整課程結構;進行油畫風景與油畫人像等學科基礎與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嚴格自律,不斷規范從政行為,做到辦事公正,作風正派,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整體素質等。具體資料請詳見:

幾年來,在我們的專業擴招和專業升本的過程中,尤其是"迎評促建",給我們帶來了各種良好的機遇,同時,各項開創性的基礎工作,和更多繁雜的,事務性的工作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挑戰,由于個人能力的原因,在工作中有時難免產生急躁情緒,導致工作方法簡單,工作出現疏漏。好在有系里領導和老師們的支持和幫助,各項教學工作總算沒有出現大的錯誤。經過反思,我更深切的認識到,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首先離不開大家的關心,支持與幫助,這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其次,要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服務的實質是,更好的與老師和同學們溝通,為教師的教學排憂解難,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更好的條件。第三是工作要條理有序,區分輕重緩急,這樣才能將工作安排的有條不紊。最后是各項教學工作要有措施,有部署,有落實,尤其是重落實,這樣才能保證將工作做到位。下面分四個方面總結個人本年度的工作情況:

一、思想政治方面

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政治立場堅定,思想作風正派,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和自身素質。

二、教學管理工作

按照學校的工作部署,繼續做好各項基礎教學工作。認真學習了教育部關于開展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面的文件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學院2009年度教學工作會議的各項部署,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各項準備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宣傳,動員,加深和提高全系教職工對"本科教學工作評估"重要性的認識。按照"評估"的要求,在兩個學期的期初和期中教學檢查中,進一步規范常規教學。公務員之家

查看全文

藝術設計畢業設計模式探析

摘要:社會的發展給藝術設計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何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藝術設計人才是我們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畢業設計是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的必經過程,本人將從畢業設計的角度出發,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個人意見等方面分析如何提高畢業設計等質量,從而提高藝術設計專業的社會影響力。

關鍵詞:藝術設計;畢業設計;人才培養計劃;畢業論文

1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不管是就業情況還是學生的招生情況,都很容易看出,藝術設計專業是越來越吃香,只是每年隨著大量畢業生涌入市場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尤其是畢業生的整體設計能力不能達到市場的需求,很多學生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學校期間也會嘗試一些社會工作,但是目的并不明確,有的甚至僅僅了為了貼補些許家用,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引起了很多校企合作單位的不滿。本文就從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環節——畢業設計入手,來進一步研究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

2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意義及現狀問題

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不是簡單的藝術創作,而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實戰”,需要學生對大學四年的知識整合在一起,對選定的課題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才能完成的一副“作品”。可以說,畢業設計是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最核心的部分,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并沒有很好的按要求執行畢業設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藝術生對畢業設計的重視度不夠。畢業設計一般被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學生因為面臨著考研,就業,出國,考公務員等各種人生規劃中,精力也就被消耗掉了很多,自然對于畢業設計就“簡而化之”。與此同時,很多學生錯誤的以為畢業設計就是一門平常的課程,隨便做做,能過就行了,對于畢業設計就是消極應對,自然出不來好的作品,也就嚴重影響了藝術生畢業設計的能力的提高。其實換個角度想想,畢業設計一生中能有幾次?為什么不用所學的知識為大學生活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2)畢業設計資源缺乏。其實,隨便看看近幾年藝術生的畢業設計就可以發現,大家的畢業設計題目甚至是內容是如此的相似!不是學生惡意抄襲,而是不管是自己定的題目,還是導師選定的題目,在網絡上一搜,就會出來很多類似課題的研究,不自覺的一翻閱查看,就會在心里留下印象,后期論文闡述觀點的時候也就自然而然的“沿用”了之前的論點論據,成了“雷同文”;若有人發現了這樣的問題,想不在網絡找資源,又不知道在哪里尋求借鑒,因為圖書館的書也很陳舊了,無法為快速發展的藝術行業提供有效的借鑒內容,久而久之,畢業設計也就失去了其意義,也違背了藝術生該有的創造性教學理念。3)指導教師使得畢業設計落實不到位。一方面,很多高校都面臨著教師不足的問題,尤其是發展迅速的設計行業,使得師生比明顯不均衡。在畢業設計中,很多不是對應專業的老師也被安排擔任指導教師,自然不能對畢業設計的專業問題進行解決;另一方面,畢業設計周期較長,指導教師需要對每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從開題到調研,從方案到解決問題,從設計到論文,每個環節都需要指導老師進行一對一對指導,工作量也較大,而一般高校教師的工作量本身就比較大,無法實現對畢業設計專業細致的指導,肯定也影響了畢業設計的創作質量;再一方面,有的指導教師缺乏對市場的熟悉,畢業設計雖然與實際項目接軌了,但是施工圖或者結構圖并沒有市場的實用性與規范性,理論與實踐脫離,大部分設計作品都是“虛擬”設計。

查看全文

藝術教育研究生學術研究分析

國內外諸多學者都十分重視對教師發展的研究,因為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發展的走向。學者史大鵬(2016年)認為,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有利于促進教育的發展。目前,我國藝術教育的教師隊伍質量參差不齊。汪旭暉(2009年)指出,我國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存在許多問題,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持續優化,因而提出了教學質量評價的方法。青年教師是未來教師隊伍的希望,李曉菁(2009年)指出,青年教師的培養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不可忽視的環節,并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實踐和構建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措施。對于青年教師的培養要從學生時代抓起,陸萬昌(2010年)通過分析師范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師范生教師技能培養水平的一些對策。高丹(2013年)指出,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升藝術類教師的綜合素質是每一位教師應盡的職責。陶蓓(2007年)對藝術類教師的職業發展進行了分析和界定,提出了音樂、舞蹈、美術教師應該掌握的技能。高耀等(2017年)從總體質量和分項質量兩個維度對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學科差異進行實證分析。本文對藝術教育專業研究生的研究內容進行分析,目的是梳理他們選擇研究的問題和研究方法,以及這些選擇的傾向。

一、研究方法

本文選取了2012到2016年間華東地區設有藝術教育碩士點的幾大高校的200名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采用歸納分析法,分析這些論文的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一)研究樣本本文在高校中隨機選取了適合研究的200個樣本。藝術教育碩士主要分為四大學科門類:音樂、美術、舞蹈、廣電傳媒(表1)。雖然選擇美術方向的研究生幾乎是其他方向的2倍,但是總體來說,樣本的選取還是比較均勻的。(二)研究過程本文想要解決如下問題:第一,藝術教育專業的研究生一般選取哪些問題進行研究?第二,他們在畢業論文中選擇了哪些研究方法?第三,研究方法選擇的趨勢。首先,列出四大藝術學科門類;其次,將這些門類進行對比,挖掘內在關系;最后,揭示研究的總趨勢。

二、研究結果

本文按200篇畢業論文的關鍵詞和主要研究內容,將研究生選擇研究的藝術教育問題分成9個通用類別,再將其細化為幾個子類別(表2)。9個通用類別包括對待藝術活動的態度、參加藝術活動的動力、學校的藝術教育、成年人藝術教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的藝術教育、藝術教師、藝術集體活動、專業教育、藝術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它們是藝術教育研究中的典型問題。對美術、音樂、舞蹈、廣電傳媒四大方面教育問題的比較性分析,揭示了通用類別和子類別之間的特定關系。美術教育方面研究生感興趣的6個類別分別是:學校的美術教育、非正規的美術教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的美術教育、美術的專業化和集體化教育,以及美術作為一種教育的方式。學校的美術教育分為青少年和更高年級的教學方法兩個子類別,非正規美術教育分為寫意畫和寫實畫兩個子類別。藝術整合和博物館教育只存在于美術教育中。華東地區經常舉辦一些畫展以提高年輕人的審美水平。美術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在民間和文化教育背景下得到廣泛發展。音樂教育方面研究生感興趣的類別分別是:創作音樂的動力、學校的音樂教育、成人音樂教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的音樂教育、專業音樂教育、音樂作為一種教育手段。音樂教育類別在學校是使用最廣泛的,它包含了很多子類別,如從教學方法到教科書、學習形式、音樂偏好和音樂技能評估。研究顯示,藝術教育專業的研究生還對精神疾病患者的音樂教育感興趣。對于精神障礙患者的音樂教育涉及民族音樂、音樂游戲和樂團。音樂作為文化教育手段的問題,是從合唱團和音樂學校的視角來考察的。舞蹈教育的研究中涉及7個類別,分別是:舞蹈的態度和舞蹈的動力、成年人舞蹈教育和特定需求的舞蹈教育、專業舞蹈教育、舞蹈教師群體、舞蹈作為教育的一種方式。學校的舞蹈教育問題主要包括學生在各個教育階段的教學方法和創造力發展。有特殊需求的人群的藝術教育分為兩類,一類體殘疾,一類是精神障礙。身體殘疾的群體主要研究排排舞、民間舞蹈;精神障礙的群體主要研究民族舞蹈和創造性舞蹈。研究生對舞蹈教師教育和當代舞蹈,以及芭蕾的專業化教育同樣感興趣。還有一些調查是關于江蘇當地的民間舞蹈群體及其藝術性活動的。廣電傳媒教育方面研究生感興趣的主要是學前、小學、中學開展藝術教育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值得關注的是,學生青春期階段在創造力發展和動力增長方面有很大提高。專業教育的質量包括播音主持、脫口秀等表現。廣電傳媒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是被普遍認同的。這類藝術教育被列為考查學生藝術天分的標準之一。研究生選擇的研究方法相當廣泛,包括問卷調查、采訪、案例分析、行動研究、教學實驗、創造性寫作、內容分析等(表3)。根據藝術教育專業研究生的畢業要求,碩士畢業生在畢業論文的研究過程中必須采用至少兩種研究方法,因此通常學生會把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結合起來,如問卷調查和采訪。結果顯示,從2012到2016年,問卷調查的使用次數從25降到13,采訪的使用次數從12升到21。另一組研究方法有實地考察、案例分析、行動研究、教學實驗,這些方法使用的次數相對平穩。創造性寫作的方法在最后兩年沒有人使用。從2014年開始才有人使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從定量方法到定性方法轉變的原因,是由于學校不斷地把定性教學引入到研究生教育中。

三、結論與建議

查看全文

產品設計畢業設計論文

【摘要】設計實踐課程強調實踐教學與設計理論的緊密結合,是對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實踐應用與整合,需要通過反復的設計實踐進行檢驗。文章立足于作者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分析藝術類產品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實踐課程教學模式及方法,提出以項目式階段進行,教師分階段及時給出指導意見,以期對相關設計實踐課程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產品設計專業;項目式;實踐教學

教學模式是教學結構和具體教學活動的總稱。項目式實踐教學模式,集設計創作過程、節點評價管理機制為一體,注重設計實踐與管理相融合,注重過程節點的監控與考核。課程通過課堂輔導、課下網絡跟蹤輔導,保證教師對學生輔導的連貫性、持續性,有利于教師掌握每個學生的動態、特點,進而因材施教。常規的實踐教學課程大多是一個班級由一位專業教師指導,這種教學以課堂和教師為中心,學生是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而項目式實踐教學,強調設計工作的科學性、時間的計劃性,通過分階段工作、階段考核、階段量化評分,便于教師進行指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及課程質量。

一、畢業設計實踐教學概述

畢業設計實踐課程,是大學本科四年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實踐課,是對學生的綜合專業訓練,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與設計實踐的能力,畢業設計項目式實踐課程強調教學過程與設計過程相結合。與畢業設計同時進行的畢業論文撰寫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科學研究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理論表達能力,是學生對大學四年所學知識、專業技能、科學研究能力和學術創新精神的直接反映,也是學生完成本科學業、獲得學士學位的重要檢驗依據。畢業論文寫作應具有全面性、科學性和客觀辯證邏輯性。寫作與思考應該是理性而全面的,多方位、多視角,不應以偏概全;尊重客觀事實規律性,不帶有主觀偏見,以充分確鑿的知識理論作為依據進行論證;運用科學的方法論,客觀辯證地分析與解決問題。

二、畢業設計實踐教學模式

查看全文

關于服裝表演畢業實習改革研究

一、服裝表演專業畢業實習時間的合理安排

畢業實習是服裝表演專業學生的最后學習階段之一,合理的安排畢業實習的時間,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與社會接軌;又有利于學生充分的進行實踐,從中可以切身體會和專業相一致的實踐過程,使學生所學的基本理論得以應用,專業知識得到升華和提高,可以順利完成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的構思和撰寫,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畢業實習是全面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實踐中學生能碰到一些實際的問題,通過查閱資料,利用網上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把學生畢業實習的時間安排在大學最后一學年,有利于學生充分了解社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正確評價自身的能力,正確面對崗位的選擇。

二、服裝表演專業畢業實習環節的改革

為了使畢業實習達到良好的效果,根據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結合本專業的實際特點,對畢業實習環節進行了探索與改革,在實習內容上做了適當的調整,目標是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其獨立工作和自主創業的本領。

(一)體驗中國國際時裝周

畢業實習時間的安排要具有合理性,還要有合適的實習地點,才能使畢業實習的環節更加完整。服裝表演專業學生的畢業實習地點安排在北京,主要目的是觀看和參與中國國際時裝周上展演的服裝會,通過親臨服裝會的現場,通過視覺直觀感受會的氛圍,體驗在秀場上服裝模特對服裝風格的演繹,體會舞臺美術的精心設計和模特造型與服裝風格的契合。在時裝會的現場,學生身臨其境,可以深入了解成功的策劃一場時裝會所應具備的素質,并了解完美詮釋設計師的設計創意的同時,還要給現場的觀眾以視覺的沖擊力,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從而產生共鳴,實現時裝、品牌的最終目的——引導消費,提升大眾的審美。時裝周的出現,為服裝表演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搭建了一個平臺,培養學生在服裝表演的編導與策劃方面的能力,迎合了當代大學生的需求。現如今,中國國際時裝周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范圍也更為廣闊,為一些中外知名時裝品牌和時裝設計師推廣形象、創新設計的展示等,提供了一個專業平臺,并且引導著當季服裝的流行趨勢。在這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尚舞臺上,來自中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美國、英國、瑞士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設計師和中外品牌舉辦了新品會,通過服飾品牌和設計師的新品的,可以使消費者更加了解品牌的文化內涵和企業形象,從而引領時尚,貼近了消費者的審美心理,也增強了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在時裝周的秀場上,通過觀看和身體力行的參與到時裝會中,使學生得到了鍛煉的機會,并能認識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通過實踐學習,可以不斷地彌補,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充電”;同時學生可以了解當前的時尚趨勢,了解服裝流行的最新動態,掌握當今形勢服裝表演的新形式。在這個時尚浪潮中,新的時尚元素的應用,使學生開拓了視野,增強了自信心。

查看全文

對藝術與設計的再思考

小引

“……我們正迅速接近有理性的和有意識的構圖的時代,到了那時,畫家將自豪的宣稱他的作品是構成的①。

設計和藝術從歷史的溯源看本是同源,都是造物文化的分合離散所致。因此,他們之間存在著親密關系是不言而喻的②

關鍵詞

藝術設計設計藝術

一關于藝術與設計的概念反映

查看全文

美術學本科畢業創作選題研究

摘要:美術學本科教育第八學期為學生畢業創作的關鍵階段,通常在第七學期末就會涉及畢業創作任務書、選題、開題等前期事項。由于專業特色,美術學畢業創作可選擇范圍廣,所涉內容多,難易度差距大。在畢業創作階段,面對各種選擇可能性與后期落實對應中遇到的問題,學生需要在畢業創作任務之初做出可行性分析并對作品展示、論文撰寫等結果進行預估,在開題過程中合理控制難度、安排時間,在確保高質量完成畢業創作任務的同時完成這一階段其他節點的任務。美術學本科畢業創作選題研究旨在根據自身的專業能力、畢設階段時間狀況、個性、興趣以及這一時間段內其他事項的規劃,研究、探討出既能體現個人能力專長又能綜合呈現最佳面貌的課題方向、課題難度和課題質量,目的在于確保落實完成展出或參展發表,最大化提升畢業創作階段的效能價值。

關鍵詞:美術學;畢業設計階段;課題

美術學畢業創作需要呈現美術學專業特色,并區別于純繪畫藝術和應用類設計學。美術學所學課程一般涵蓋中小學美術課程涉及的各種繪畫類、設計類、雕塑媒材類、史論研究類等課程。畢業設計環節包含作品創作和畢業論文,作品部分公開展出。在畢業創作作品部分,學生通常會在平面視覺類中進行選擇,大部分在繪畫類中選擇自己擅長的形式進行作品創作,少數學生會選擇材料與工藝表現類。為凸顯專業特色,避免與其他專業重復,院系指導重點建議放在傳統美術繪畫類。美術學畢業設計環節是學生本科四年能力水平呈現的階段,是個人學習成效與藝術修養的綜合展示。畢業設計階段從下達任務到選題、開題再到最后的公開展覽過程將持續一個學期,學生通過對這一階段的合理規劃、利用,將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收獲,在高質量完成畢業創作的同時,向各層次專家、學弟學妹和社會展現自己的專業風采,收獲更多資源信息,為后續的工作、學習打開新天地。為此,合理選題、科學規劃乃至落實呈現整個過程都非常重要。

一、繪畫類畢業設計課題分析

美術學繪畫類畢業設計選擇方向有西畫類、中國畫類、版畫類、裝飾繪畫類,還有插畫、繪本等。西畫類因使用工具不同包括油畫、水粉畫、水彩畫、色粉畫和丙烯畫等;進一步細化,油畫有人物、風景、靜物、主題畫、抽象畫等,同樣的油畫材料因畫法、題材的區別,難易度、耗時度差別較大。中國畫類包含工筆畫、寫意畫和兼工帶寫以及書法等。中國畫類題材內容廣泛,有人物、花鳥、山水和陳設等,由于作品尺幅或組成形式的不同,其難易度差異較大。版畫類有木板、石板、銅板、絲網、紙板等,使用材料、選擇題材與尺幅的不同也會對作品的難易度產生很大的影響。在繪畫類課題的選擇中,具體類別、興趣偏好和個人能力是選題時的首要考慮因素,對難易度的選擇則需要根據自身專業能力和效率最大化的時間安排確定。難易度涉及創作題材、作品尺幅、繪制方法以及與作品相關的論文撰寫等方面。一般來說,無論是油畫、中國畫還是版畫、裝飾畫、繪本插圖,繪畫人物的難度系數相比于風景、花鳥、靜物而言更高;其中,畫面人物的多少、所涉場景的大小和作品尺幅、描繪方式在繪制難度與工作量耗時方面有較大影響。如:以學生運動會為創作題材,可以是一張整開的工筆國畫,包含約20名人物,呈現多種項目的課外運動;也可以是分成八張八開的組畫,每一張上畫3至4名人物,每張表現一種運動項目。八張八開合起來同樣是一整開的工作量,但二者難度系數差別較大。一個整開的畫面難度比八張八開的畫面至少增加一倍,因為所有的人物在同一場景中出現,人物之間的互動、交錯、疊壓、穿插關系比八開畫面要更為復雜,對整張畫面整體構圖、色彩和表現力方面的把控難度也較八張八開畫面更大。因此,在確定創作題材之后,學生需要根據畢業設計階段個人的能力、時間狀況,確定畫面尺幅。繪畫類不同畫種之間基本沒有難易高下之分,無論是油畫、中國畫還是版畫、裝飾畫、插圖繪本,其類型本身都是不同形式平面繪畫藝術的個體呈現。相對而言,尺幅較小的類型如插畫、繪本或書法等靈活度較高,比較適合畢業設計階段時間較為分散的狀況;選擇整幅大尺寸畫面做畢業創作,則需要長時間連貫進行。

二、工藝與材料制作類畢業課題分析

查看全文

教師培養論文:當代小學教師職前培養

本文作者:王智秋工作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能力培養是小學教師教育的重點

(一)基本理念“全過程教育教學能力培養體系”是指學生在校學習四年不間斷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以培養學生的教師專業精神、教師專業知識和教師專業能力為指向,通過課上課下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學生個體、團隊和學校組織相結合,大學與小學合作等多種形式,展開系列化的能力培養過程。當今,能力這一概念無論在其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遠遠超越了傳統意義上人們對它的理解。就廣度而言,能力已并非簡單地指“教學技能”環節,而是指在大學人才培養的全部過程中貫穿能力形成的理念,通過課內外各個環節,全面構建完整的能力培養體系;就深度而言,能力也不能狹義地理解為具體操作層面的職業技能傳授過程或課堂教學理論的形象解說與應用,而是既強調人在實踐過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強調個體的獨有才能和心理差異,也強調情感體驗乃至無意識潛能對于理智認識的啟發和引導作用,以形成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能力。教師要能像醫生一樣思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批判和決策,使自己獲得專業成長與能力的提升,從而能夠在今后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應對復雜多變的教學情境。因此,能力的培養必須貫穿于教師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二)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培養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形成教育智慧教育實踐是養成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的關鍵環節,開展教育實踐要體現廣泛性、多樣性和層次性。一是廣泛性。為踐行公平教育的理念,首都師范大學將原來在城區優質校六周的實習調整為4+6模式,即4周在遠郊區縣農村校實習(大學三年級下學期),6周在城區優質校實習(大學四年級上學期)。4+6模式的實習能使學生對城鄉基礎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獲得更多的教育體驗,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就業能力,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有能力面對城鄉不同的學生群體,施教自如。二是多樣性。在教育實踐進程中,首師大初教院堅持課內課外相結合,學院組織的實踐與學生個體(社團)相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科研實踐相結合等。此外,首師大初教院還開展音樂舞蹈藝術實踐、美術野外寫生、野外科學考察等活動。三是層次性。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每個層次的要求不同、目標不同。2011年,首師大初教院在原有城區74所基地校的基礎上又建設了54所遠郊區縣小學基地校并正式掛牌。另設有23個社會實踐基地、藝術實踐基地和野外科學考察基地。目前,學院各類實踐基地已達151個,覆蓋北京城鄉各區縣。(三)開放教學實驗室,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小學教育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其人才培養要面向教育實際。為此,首師大初教院先后建成物理、化學、生物探究活動實驗室,小學科技制作車模、船模、航模實驗室,機器人設計制作實驗室,電腦美術制作工作室,工藝、美術制作室,小學電教攝像、電視編導實驗室,小學生心理咨詢與輔導研究實驗室,英語語言學習實驗室等25個實驗室。在這些實驗室工作的經歷,讓學生獲得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生工作后受到一線小學的高度認可。2010年,學院學生代表隊在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榮獲一等獎。與此同時,在2010年北京市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篆刻一等獎、書法一等獎5項。2011年,在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榮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北京市大學生化學競賽中榮獲三等獎。2012年,還有學生獲北京市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四)設立導師制,培養學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教育研究能力是時展對小學教師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學教師實現自我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他們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為此,首師大初教院在北京市教改項目《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模式探索》研究的基礎上,系統構建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培養內容上,學院確立如下培養重點,即培養學生關注小學教育現象、研究小學教育問題的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小學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促進學生形成用教育研究態度與方法解決小學教育問題的思維方式;通過課程教學、科研活動以及畢業論文等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教育研究的全過程,在做中學,使其不斷加深和修正對教育研究的理解和掌握。在培養途徑上,學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調整課程設置,采取“123”的課程模塊;整體設計,形成適合小學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形成探究式教學模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確保教學質量。第二,在一系列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中不同程度地開展培養大學生教育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的活動,形成在教師教育類課程與教學中培養大學生教育研究意識與能力的模式。第三,在教育實習中關注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一是將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列為教育實習的內容之一;二是將畢業論文寫作與教育實習結合。第四,將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訓練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提高畢業論文與科研課題研究的質量,完善培養大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管理制度。第五,成立由教授領銜的“大學生科研實踐活動學術指導委員會”,由其負責對學生科研項目的評審和全過程指導。為保障學生科研活動的科學有序展開,學院建立相關制度:從二年級開始,學生可以申報院級學生科研課題,經過專家評審批準立項,提供經費資助;三年級申報校級課題,從院級課題中選拔,給予經費資助;要求四年級每位學生有課題研究的經歷,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畢業論文。學院“大學生科研實踐活動學術指導委員會”根據學生項目研究的內容配備一位導師,導師負責對該項目的全程指導。(五)建立“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實訓基地”能力的培養只靠學院的積極性是不夠的,必須調動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為此,學生自發組織“音韻朗誦社”“墨池書社”“合唱團”“舞蹈隊”“《凱風》雜志社”等各類社團,實施“早讀我上講臺”工程、學生小教員輔導等。2012年成立的“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實訓基地”為學生能力培養搭建新平臺,調動學生廣泛參與的熱情,整個校園一年四季充滿著濃厚的教師文化氛圍。

“發展性”是小學教師教育的生命力

面對科學文化知識的不斷發展和兒童世界的不斷變化,小學教師更應該把終身學習放在重要位置。小學教師的終身學習主要體現在主動發展的意識和不斷反思、制訂發展規劃的能力。小學教師既是小學教育工作者,又是與小學生、與教育改革以及社會共同成長的學習者。小學教師要了解社會的變革、教育改革與發展,了解不同年代兒童的變化,同時還要把握國內外教育發展的動向,跟上教育理論和知識學習的發展步伐,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使學習成為自身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不斷追求新知和吸納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提升教育智慧。在培養小學教師的實踐中,小學教師的綜合性知識結構特征使得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要學的課程太多,遠遠超出了1~2個學科領域,除此以外還有諸多教育學、心理學、藝術類和通識類課程,使學生不堪重負。事實上,“綜合性”不等于“大拼盤”,“所學之多”并不等于“所獲之多”。為此,首師大初教院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把關注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題研究、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強調“真情境、小問題、高觀點”。

基于《標準》的小學教師職前培養要

查看全文

舞蹈中的大音希聲開題報告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舞蹈與音樂的結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藝術,舞蹈所表現的動作、姿態與美的音樂藝術相結合,給人帶來了一種美妙的藝術享受,舞蹈從產生起便和音樂結成了最緊密的聯系,舞蹈離不開音樂,音樂在舞蹈藝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藝術的概念中,音樂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編創者思維方式的拓展,舞蹈藝術走向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舞蹈劇目打破了這種傳統,出現了在作品中無音樂,無伴奏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對音樂與舞蹈的剝離?是“大音希聲”的回歸?“大音希聲”能否與舞蹈更完美的結合呢?.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是音樂的回聲。“大音希聲”賦予了舞蹈以另外的一種美學內涵還是如許多評論家認為的“僅僅是一種虛華、另類”,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探討研究的。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第一、舞蹈與“大音希聲”

〈一〉音樂對舞蹈的作用.

1、配合并幫助舞蹈表達情緒,展現舞蹈內在氣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