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時事政治融入策略

時間:2022-03-03 09:21:41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時事政治融入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教學時事政治融入策略

【摘要】根據新課程標準,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學習內容與課外知識相結合,將學生的現實生活與社會的發展相聯系,使學生更好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之間的關聯性,增強學生的時代感。時事政治的解析也需要以歷史背景作為支撐。教學實踐證明,時事政治的融入可以使學生以新的視角去思考和分析歷史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本文運用文獻分析法、歸納總結法,探究了高中歷史教學中時事政治的融入問題,希望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時事政治;融入

時事政治指當前所發生的政治新聞,是國家大事和國際大事的直觀呈現。當前,我國很多大型考試,如公務員考試、政治科目考試等都將時事政治作為重要的考查內容。近年來,學術界針對時事政治的研究變得越來越多,在學科教學中融入時事政治內容成為一個新的研究熱點。在歷史新課標發布后,“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成為一個新的教學要求,而將時事政治融入歷史課堂教學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時事政治融入的必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是學生歷史素養培養的重要時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融入時事政治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歷史學知識,他們可以以此為工具更好地了解世界和探索世界。高中生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時事政治可以為他們打開一扇觀察世界的窗。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融入時事政治的知識,可以使歷史知識的陳舊性得到中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開創外交新局面》這部分內容時,學生需要掌握我國歷史上一些重要的外交事件,了解我國外交的發展進程。教師引入時事政治內容,融入我國當前外交格局方面的內容,可以使學生基于我國外交“過去”和“未來”之間的聯系進行學習,在時事政治與教材歷史知識之間構建一個對話的平臺,使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更好地發揮。

(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高中生對現有的理念進行調整和修正,形成更為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內容的重點被重新劃分,教育重點從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轉移到思維能力和情感價值等多維能力的培養上。將時事政治融入課堂教學,學生可以對自身的價值觀念進行修正,提高自身道德品質。比如,在學習《和平與發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融入最近召開的國際會議,如貿易和發展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等,引導學生了解當前世界經濟和文化一體化的發展格局,感受到我國國際地位的發展與變化,進而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形成更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對教材內容的一種補充

無論是歷史學科還是其他學科,學習的過程就是融會貫通的過程。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將學生的思維局限在課本上,這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給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而時事政治可以作為高中歷史教材內容的補充,使教學內容變得更豐富,幫助學生拓展眼界與知識面。比如,在學習《祖國統一大業》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兩岸問題”,了解臺灣與大陸的關系,掌握我國統一大業的發展進程。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展開小組討論,鼓勵他們就當前的政治局勢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學習教材本身的內容和知識點,掌握更多的時事政治知識。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時事政治的融入策略

(一)堅持生活化的融入原則

在時事政治融入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生活化原則,盡量地選擇那些與高中生生活有聯系的材料,來踐行“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這與新課標的要求也是相符的。與此同時,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時,也要充分關注高中生的特點和需要,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接受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洋務運動》這部分內容時,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教材的要求,對“洋務運動”發生的背景、發展的過程等進行分析,對《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進行總結,學生只能記住結論,并不能從根本上了解《洋務運動》失敗的本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在對相關歷史材料進行分析時無法準確地把握“洋務運動”的本質。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時事政治。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在很多國家疫情有效防控的背景下,印度有效地參考了這些國家的防控措施,卻還出現失控的問題。在對印度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進行分析后,學生可以認識到這是因為印度在根本認識上出現了偏差。在這個基礎上,再回到“洋務運動”失敗的問題上,學生可以對“洋務運動”失敗的本質形成更為直觀的認識。

(二)選擇趣味性強的材料和融入形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吸引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知識的探索中。比如,在學習《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過去人們購買東西的情境,使他們感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特點。在這個基礎上,詢問學生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的購物方式,使他們在對二者的區別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感受到市場經濟體制的便利性。教師可以引入“新疆棉花事件”來引導學生對市場經濟體制特點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使他們客觀分析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使課堂教學變得更有趣。

(三)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討論

歷史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都是過去真實發生的,很多學生對此提不起興趣。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卻處于渾渾噩噩、一知半解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氛圍往往比較沉悶,師生互動比較少,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比較低。教師在融入時事政治前,要先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感受到歷史與生活、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密切聯系。同時,教師也要認真篩選與教學內容相符合、與學生發展需要相符合的時事政治內容。比如,在講解我國外交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入“國球外交”的概念,并在這個基礎上融入“熊貓外交”“駿馬外交”等現代化外交方式,使學生了解近年來我國所采用的多元化外交形式,并鼓勵他們對這些方法的特點進行討論和分析。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利用互聯網搜索更多的外交方式,并與同伴進行分享。這種方式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使歷史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活躍。

(四)深刻理解概念,提高歷史素養

對于高中歷史教學來說,學生對歷史概念的理解和學習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這里的歷史概念指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以及歷史發展過程的概括性認知,學生對這些內容的理解程度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在時事政治融入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概念進行深入了解,并將時事政治作為載體,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歷史文化素養。比如,在學習《多邊外交關系》時,教師可以將時事內容作為引導,幫助學生理解“多變外交關系”的概念和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近年來我國海軍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視頻,使學生感受到我國海軍的威武形象,向他們講解維和部隊的相關知識,幫助他們理解“多邊主義”“國際關系行為主體”的概念,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總的來說,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吸收歷史知識,增強他們的歷史洞察力和歷史責任感。而通過時事政治的融入,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到歷史與現在的聯系,進而培養歷史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要堅持生活化和趣味性原則,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幫助學生基于時事政治深刻理解概念、提高歷史素養。

參考文獻

[1]代婷,徐楊.高中歷史教學面臨的挑戰及施教建議:以統編版高中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為例[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2).

[2]李卿.回歸歷史學科本質凸顯歷史育人價值:統編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思路、體例結構及教學建議[J].中國民族教育,2020(11).

[3]余偉民.人類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交流傳播的途徑、方式:統編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的邏輯結構和教學主線[J].課程.教材.教法,2020(10).

[4]張學強.“家國情懷”素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應時而變順勢而為: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展》教學設計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

作者:楊養梅 單位:山東省鄒平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