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硬質景觀設計發展論文
時間:2022-03-26 10:16:00
導語:城市硬質景觀設計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相關概念
1.1景觀
景觀概念的發展經歷了從美學概念到地理學概念再到生態學概念三個階段。16世紀末,“景觀”主要被用作繪畫藝術,泛指陸地上的自然景色[2]。后來,“景觀設計”一詞是吉爾伯特·密森(GilbertMeason)最早使用。1899年,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成立,標志著現代意義的景觀設計正式產生。第三階段的景觀是生態學概念的景觀——由一組以類似方式重復出現的,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所組成的異質性陸地區域。
總之,地理學界和生態學界所論及的“景觀”總的來說還是屬于一種自然科學的范疇,而景觀設計學則是一門自然與人文相交叉的學科。它應該是同時具備景觀形態研究、景觀生態研究和景觀的人性化研究三個層次[3]。
1.2硬質景觀
硬質景觀(HardLandscape)是英國人M.蓋奇(MichaelGage)和M.凡登堡(MaritzVandenberg)在其著作《城市硬質景觀設計》中創造并首次提出的,意指相對于植物的軟質景觀而言。即城市景觀分成以植物、水體等為主的軟質景觀和以人工材料處理的道路鋪裝、小品設施等為主的硬質景觀兩部分[4]。本文結合王春沐對居住區硬質景觀的定義[5],認為城市硬質景觀即城市中以游憩、使用、觀賞為主要功能的場所內,以道路環境、活動場所、景觀設施等為主的景觀。廣義上說,除了城市綠化、水體和建筑物以外的有形物,都可認為是硬質景觀。其內容包括步行環境(含地面鋪裝、踏步、坡道、擋土墻、圍欄、欄桿、墻及屏障)、景觀設施(含照明、座椅、垃圾箱、雕塑小品、電話亭、信息標志、護柱、種植容器、自行車停車場)、活動場所(游樂場、休閑廣場、運動場)、車輛環境四大部分。
2、硬質景觀的分類
硬質景觀分類有很多種,如根據美學原則可分為點、線、面三種類型的硬質景觀[6];根據設計要素又可分為步行環境、車輛環境、街道小品三類[7]。還有根據硬質景觀使用用途分為類形成的道路、駁岸、鋪地、小品四類[8]。本文主要從硬質景觀的景觀功能出發,將其分為實用型、裝飾型和綜合功能型景觀三大類,再在此基礎上劃分。
2.1實用型硬質景觀
實用型硬質景觀包括道路環境、活動場所和設施小品三類。其中,道路環境又由步行環境和車輛環境組成,主要包括人行道、游路、車行道、停車場等;活動場所包括游樂場、運動場、休閑廣場等;設施小品即照明燈具、休息座椅、亭子、公共停靠站、垃圾箱、電話亭、洗手池等。這類景觀是以應用功能為主而設計的,突出體現了硬質景觀使用功能強大、經久耐用等特點。
2.2裝飾型硬質景觀
裝飾型硬質景觀以街道小品為主,又分為雕塑小品和園藝小品兩類。現代雕塑作品種類、材質、題材都十分廣泛,已經逐漸成為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藝小品即園林綠化中的假山置石、景墻、花架、花盆等。這類景觀是以裝飾需要為主而設置的,都具有美化環境、賞心悅目的特點,體現了硬質景觀的美化功能。
2.3綜合功能硬質景觀
一些硬質景觀同時具有實用性和裝飾性的特點。如設施小品中的燈具、洗手池、坐凳、亭子等,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美化裝飾作用;裝飾小品中的假山、花架、噴泉等,既是觀賞美景的對象,也是人們休憩游玩的好去處。這類具有綜合功能硬質景觀設計正是體現了形式與功能的協調統一,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被廣泛應用。
3現代硬質景觀設計的新思路
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后現代主義進入到藝術設計領域,也豐富了當代景觀設計的語匯。現代科技手段的進步,造園材料的豐富及景觀設計思潮的不斷創新,使硬質景觀材料和設計思潮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并向新的方向不斷完善。許多在它們剛出現時讓人不可思議的表現手法,現在已出現在景觀作品中,而且收到了廣大人民的歡迎。
3.1后現代主義符號學詮釋新景觀
“符號學”最初是研究語言學上的符號(Sign)或象征(Symbol)的學科,后被運用到心理學、哲學和藝術研究的領域,隨后出現了建筑符號和城市空間的符號學。“景觀作為符號”是后現代主義的景觀觀,后現代主義景觀的符號類型又分為圖像符號、指示符號、象征符號三種[9]。
現代硬質景觀由于其材料豐富、可塑性強、功能多樣等特點,能夠充分體現和發揚后現代主義符號學景觀的設計思潮。利用景觀符號的“形”,使使用者體會到設計作品的“意”,進而傳達現代設計的“神”,正所謂聚“形”、延“意”、傳“神”,在審美和內涵兩方面得到了超越。
后現代主義設計師也在不斷探索對景觀符號的應用。文丘里在富蘭克林庭院的設計中,利用不銹鋼骨架模擬原有建筑,創造出歷史效果。查爾斯.摩爾設計的新奧爾良廣場,以歷史片斷、夸張的細部及舞臺劇似的場景,賦予場所“雜亂瘋狂的景觀”[10]。3.2材質色彩創造“軟”的質感
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匯聚成一種國家的文化的特征:色彩是一個豐富而又生動的主題,他是一種符號,一種形式,一種象征,也是一種文化。”在很多發達國家,對城市整體景觀、街道和社區的色彩都進行規劃。城市的標志色彩又由總體色彩(主要由建筑構成)和近人尺度的城市硬質景觀色彩(主要由人行道及廣場鋪裝、各種標示廣告牌及城市設施的用色)構成。雖然硬質景觀大多材質堅硬,在心理上給人堅定、理性、現代的感覺,難以有親近感。但多種人工原料色彩的可控制性,使硬質景觀比植物,水體等軟質景觀具有更豐富的顏色選擇,通過色彩的調和,形成與軟質景觀一樣有親和力的空間。
在景觀設計中運用色彩的代表人物如瑪莎.施瓦茨。她設計的“面包圈花園”(BagelGarden),將面包作為園林造景的一部分,以面包圈的黃色和沙礫的紫色作對比,創造了一種家庭氛圍。再如,明尼阿波利斯市聯邦法院前廣場,鮮明的色彩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可識別的景觀設計”。
3.3注重景觀形式與社會生態的統一
景觀設計是為公眾服務的,其目的是改善人居環境。現代硬質景觀設計不同與傳統設計的方面,就在于它還考慮諸多不能由視覺顯現的設計因素,如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環境因素、生態建設等。因此說現代硬質景觀設計是形式與社會、生態的統一,是社會、自然、藝術的綜合體。
我國中山岐江公園及彼得.拉茨設計的杜伊斯堡風景公園,都是將硬質景觀與社會、生態的設計相結合的范例。兩個設計都是使廢舊物在利用中都獲得了新生,保留了工廠基址生態的和視覺的特點,也保留了真實而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
4、結論
硬質景觀是城市景觀設計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造型豐富,材料繁多,而又充分顯現了現代的科技手段,越來越受設計者的青睞,使用者對硬質景觀的需求和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硬質景觀的設計和發展成為現代景觀設計的關鍵環節,而硬質景觀的社會、文化、功能等各方面的效果,正是可以調控人與自然關系的砝碼之一,甚至成為設計作品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只有認真探討硬質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理解硬質景觀設計的新思路,才能在設計中盡善盡美。
參考文獻:
[1]廖艷紅.試論城市硬質景觀的設計與建設[J].中外建筑,1999,(2):5.
[2]俞孔堅.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3]楊錫榮.現代景觀設計的方法論初探[D].南寧:廣西大學.2004.2.
[4]M.蓋奇(MichaelGage),M.凡登堡(MaritzVandenberg)城市硬質景觀設計[M].張仲一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5.3.
[5]王春沐.居住區開發空間中硬質景觀的規劃與設計[J].北京園林,2005,21(2):7.
[6]陳開森.淺析園林綠地硬質景觀設計[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5,9(3):125-126.
[7]廖艷紅.試論城市硬質景觀的設計與建設[J].中外建筑,1999(2):5.
[8]葉迎君現代居住區硬質景觀規劃設計[J].住宅科技,2001,(2:)14
[9]廖秋林.后現代主義符號學景觀設計理論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研究生處,2005.139-277.[10]孫成仁.廣場設計的后現代語匯[J].規劃師,1998,(1):81.
- 上一篇:清明節傳統教育活動總結
- 下一篇:居委會清明節策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