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微課多模態語篇探討

時間:2022-06-17 09:02:49

導語:大學英語微課多模態語篇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微課多模態語篇探討

摘要:大學英語微課的多模態語篇構建可以從語用學的關聯視角進行分析,探討為達到微課的交際效果,微課語篇構建過程中多模態的選擇,以及各模態是如何協同實現關聯的,在此基礎上提出微課多模態語篇構建的關聯圖示。

關鍵詞:關聯理論;微課;多模態語篇

大數據時代下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近幾年相繼出現了微課、慕課、翻轉課堂。從教育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微課是教學內容,即物;而慕課提供教學場所,即平臺;翻轉課堂是教學方式。三者代表教學的不同方面[1]。我們可以看到慕課、翻轉課堂都是以微課為基礎的,因此微課始終是我們研究和關注的核心和焦點,很有必要從不同角度對微課開展研究。微課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模態形式的話語向學生傳授知識,是師生間的屏幕化交際行為。作為語用學的核心理論之一,關聯理論是研究人類交際與話語理解的一種“認知心理學理論”[2]。基于微課的交際本質,關聯理論對微課設計有一定的解釋力。本研究以2016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教師的微課為語料來源,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對其中的模態使用及語篇構建進行分析,探討其中關聯的實現方式,以期對廣大高校外語教師在微課制作方面提供參考。

一關聯理論的基本觀點

斯珀伯(Sperber)和威爾遜(Wilson)在批判的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關聯理論(RelevanceTheory),其核心內容是關聯原則和交際模式。關聯原則下又包含兩個原則:第一關聯原則(也稱認知原則):人類的認知總是傾向于滿足關聯最大化的需要[3];第二關聯原則(也稱交際原則):每一個明示交際行為都傳達了其自身具有最佳關聯性的假設[4]。關聯最大化(即最大關聯)和最佳關聯二者都和語境效果有著密切的關系。最大關聯可以理解為聽話人在理解話語時只要付出最小的認知努力便可取得最大化的語境效果。最佳關聯指的是聽話人在話語理解過程中經過了一定的處理努力后而得到足夠的語境效果。在斯珀伯和威爾遜看來,話語的交際模式實際上是一個明示——推理的過程。這里的明示與推理分別與說話人和聽話人相對應。交際中,首先說話人要將其交際意圖以某種方式明示給聽話人,在此過程中需要說話人能夠清楚的表明自己要說明某事或傳達某些信息的意圖[3]。同時,對聽話人而言,交際活動則是一個推理的過程,這時候聽話人需要根據說話人明示的信息并結合適當的語境進行推導,進而解讀出說話人的交際意圖。斯珀伯和威爾遜認為關聯理論交際觀的核心是聽話人的推理,成功的交際是建立在聽話人實現成功推理的基礎之上的。

二微課的多模態語篇屬性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人類的交際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本單一的語言交際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人類交際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由語言、圖像、聲音等共同參與的復合交際模式。因此,非語言模態在意義構建過程中的作用開始成為眾多學者關注的焦點問題。多模態話語指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通過語言、圖像、聲音、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現象[5]。交際過程中,多種模態協同配合共同參與話語意義的構建進而形成多模態語篇。多模態語篇是除了文本之外,還帶有圖像、動畫、顏色、編排、圖表等的復合話語,或者說任何由一種以上的符號編碼實現意義的文本[6]。本研究選取的兩個獲獎微課時長均為5分鐘左右,主題分別是MakingYourOpeningMoreEffective和PhilosophyandThoughts。通過對兩個微課中各種模態的標注,進而展開分析、描述。研究發現:從宏觀上說,微課是以視覺和聽覺兩種模態呈現的表意語篇;微觀而言,微課的各種模態信息又可分為三個層面:文字加音頻構成的主模態層面、畫面設計層面和輔助元素層面。微課的本質是課程教學,教學的要點仍然要以文字和音頻的模態呈現,如同在教室里上課,學生要看到黑板或是PPT課件上的文字內容,要聽到教師講課的聲音,因此我們把文字和音頻視為微課多模態語篇的主模態;文字模態體現微課的教學內容,文字又離不開對字號及字體的選擇、排列方式、色彩選擇、圖片(視頻)的位置設置等,這些構成了畫面設計層面;只通過文字和聲音傳遞教學內容是不夠的,獲獎微課中還使用了圖片、圖表、視頻、音頻中體現的語氣、音量變化等模態作為輔助元素。圖1可以清楚的呈現微課多模態語篇的構成。

三微課多模態語篇構建中關聯的實現

選擇、設計與運用不同模態和模態組合是交際語境中話語實現的重要手段[7]。微課教學的過程是教師不斷改變學生的認知語境,進而內化為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同時,教師在構建微課多模態語篇時也受到學生的認知的制約。微課教學的實質是交際,同時這種交際又有其特殊性,屬于被動的交際形式。微課教學中,師生無法實現時空共現,教師則成為交際中作為信息輸入一方的說話者,觀看微課的學生成為被動接收的聽話者。在這種情況下,微課制作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實現恰當的選擇模態,再將他們合理的組合成多模態語篇,以便于學生的理解、掌握知識,進而實現成功的交際。關聯理論的明示——推理模式及最大關聯和最佳關聯對微課的多模態語篇構建有極強的解釋力。關聯理論的言語交際觀強調說話人為了實現交際意圖會最大程度明示其話語信息,使聽話人付出盡可能少的處理努力便能理解其交際意圖。說話人選擇認知語境時必須考慮到兩點:其一是最大程度減少聽話人在理解話語過程中所需要付出的認知努力;其二是最大程度增強話語產生的語境效果。那么,教師在構建微課多模態語篇的時候就要考慮使用哪些模態有助于明示,哪些模態的組合有助于強化語境效果。

(一)綜合運用模態加強明示

關聯理論告訴我們交際包含兩個過程:說話人的明示和聽話人的推理,說話人的明示是聽話人進行推理的依據。因此,明示是交際成功的前提和基礎。視覺模態和聽覺模態貫穿于微課始終,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接受信息的明示。1.通過音頻模態充分明示音頻的作用相當于交際中的說話人,那么教師在通過音頻模態組織語言的時候必須遵循關聯原則,用語和教學內容密切相關,不能言及與主題無關的話,不用不便于聽話人理解的話語。對學生而言,英語微課的學習又屬于第二語言的理解,由于學生個體在外語認知能力方面的不同,必然造成語境效果推理的差異。作為微課中的說話人,教師在音頻模態選擇上要時刻為作為聽話人的學生著想,欲實現微課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保證說話人(教師)的話能被聽話人(學生)理解。通過對兩個微課中教師使用的語言進行轉寫,我們發現兩位教師的語言表述非常簡潔、明了、具體而且音質十分清晰。基本沒有使用過長的句式和復雜句式。這些都體現了教師充分向學生明示其交際意圖,在最大程度減少學生理解話語須付出的努力。2.通過畫面設計加強明示文字模態是微課多模態語篇的另一主要模態。微課受時間的限制,在5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知識點的講解對教師而言是一項不小的挑戰。教師通過文字模態體現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必然有主次之分。兩位教師在文字模態的語篇構建上恰當的通過圖文疊加、大小字體對比、對字體進行加粗、選擇不同的顏色等技巧,凸顯重點內容,加強明示,強化學生對學習要點的認知.第一位教師在構建多模態語篇時采用平行式的排列方式,圖文疊加,文字精煉的體現在不同顏色的圓形內,通過背景加強明示(如圖2所示)。第二位教師則采用層級式的排列方式,字體的大小用于區別主題和內容,以不用顏色的字體凸顯明示(如圖3所示)。兩位教師的語篇構建簡潔明確,學生對教學要點一目了然。

(二)通過語境效果,追求最佳關聯

關聯理論告訴我們,語境效果是交際者的新信息和認知中原有的舊信息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結果,構成尋求關聯的必要條件[8]。通過前文的介紹我們知道,語境效果和關聯性之間是一種正比關系。簡言之,欲產生較強的關聯性,首先要創設盡可能大的語境效果,以實現最佳關聯。兩位教師大量使用了圖片、圖表、視頻、動畫等模態作為輔助元素參與微課多模態語篇的構建。其目的是努力創造出與交際目的相關的語境,盡可能的實現最佳語境效果。講授主題為MakingYourOpeningMoreEffective的教師從學生寫作中的典型問題入手,喚起了學生認知語境中的舊信息,這些典型的問題在學生認知語境中構成了類比;同時又激活了學生認知語境中新信息——如何寫作才能使文章的開頭部分更吸引讀者(如圖4所示)。在說明寫作可以用事實或統計數字開篇時,教師直接使用了動態的圖表,以最強的關聯性喚起了學生認知語境中的圖表圖式(如圖5所示)。介紹寫作中“以講故事的方式”為技巧開篇時,教師通過卡通視頻,并在講解過程中富有語氣、語調的變化,將故事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如圖6所示)。講授PhilosophyandThoughts的教師則通過蘇格拉底和孔子的圖片,使學生的認知構建出東西方哲學與思想的對比,恰到好處的導入教學的內容(如圖7所示)。我們看到兩位教師首先確定了哪些模態可以滿足表意的需要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將各模態組合得到最佳的效果,使交際更加有效。

四微課多模態語篇構建的關聯圖示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教師用于構建微課語篇使用了多種模態。基于陳新仁、錢永紅的多模態語用分析框架[9],及朱金蘭、陳新仁的教師多模態話語語用圖示[10]。筆者繪制了微課多模態語篇關聯圖示(見圖8)用以說明微課多模態語篇的構成要素、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及如何實現關聯。微課語篇模態的三個層面及其構成面前文已做闡述,這里不再贅述。這里重點強調一下三個層面之間的關系。如圖8所示,三者之間有主次之分,主模態處于核心地位,畫面設計和輔助元素中的各模態都是為主模態的實現效果服務。同時,各模態之間并不是孤立的,一些模態的使用為了說明(圖5、6)、強化(圖2)、凸顯(圖3)其他模態的作用,我們稱之為互補關系;一些模態則形成鮮明的類比(圖4)或對比(圖7)關系,我們稱之為非互補關系。在此基礎上,多種模態相互協同實現明示和關聯,多種模態都參與對語境效果的創設。對于借助微課學習的學生而言,他們通過接收多模態的語篇信息,更準確的推導出教師的交際意圖,進而成功實現微課教學這一交際活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微課是現代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的產物,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變革。媒體技術為微課多模態的實現提供了技術支持,使微課富有生機和活力。關聯理論對言語交際具有普遍的解釋力。掌握關聯理論的相關原則并將其有效的應用于微課多模態語篇的構建過程中,有助于大學英語教師更好的實現微課的教學效果。

作者:李寒冬 單位:安徽工程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