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材練習革新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6 03:51:00

導語:語文教材練習革新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材練習革新管理論文

摘要:語文學習,除了教師正確把握教學要求之外,學生必須通過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來消化自己所學的內(nèi)容,并且使之強化、鞏固,進行有效地遷移,達到內(nèi)化的目的。但過去的教學往往使“課后練習”這一連接大綱與教材的橋梁,陷入無助和被動的境地。新教材使用初期我們對課本中同一課文的課后練習的改進情況作以整理,以更好把握新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革新教師教學方法,改善學生學習方法。

語文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懂得受教與自學相結合,教學與練習相結合。但是,很多同學往往忽視了語文的學習方法,一味地以為平時的語文課堂便是學習語文的絕對途徑,在語文課本、大綱指導下語文老師幾十年一塵不變的教化下,履行著自己學生的本分,很少加強自我學習,況且語文教師對課后練習的講解大都采用“我講你記”的方法,背離了語文教學精神,過分強調(diào)知識和邏輯,強調(diào)標準答案,抑制了學生閱讀課文時理解和闡釋的多重可能性,束縛了學生想像的自由空間。課后練習陷入無助和被動的境地。我想,作為任何一門語言類學科,不可能在這樣一種完全灌輸式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健康發(fā)展。

語文教學在樣的背景下步履為艱,顫顫悠悠地跨過了新世紀的門檻,正當語文教學在一片責難和迷茫中越趄時。新高中語文教材終于在一片呼聲中出臺了,它似乎正以全新的面貌、明確的目標、鮮明的特點,贏得眾人的好評。新教材除了打破舊教材的傳統(tǒng)組合方式;作了新增、刪減、調(diào)整部分閱讀單元的內(nèi)容、順序的調(diào)整之外,即便是同一篇課文,由于教學要求的不同,對課后練習亦作了調(diào)整。

趁著教育見習的機會,第一次走進課堂,準備感受新教材帶給我們的創(chuàng)新挑戰(zhàn)。包括教法的創(chuàng)新、學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在新大綱指導下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要求的更新。

其實高中的語文學讀懂教學目標,進行學習之外,課后練習的作用不可小視,教師可以此對學生的所學進行診斷和反饋,據(jù)此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拾遺補缺;學生也能夠?qū)ψ约旱乃鶎W進行診斷和反饋,依此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自我完善。

除此之外,課后練習更是作為指導教與學的方向的重要載體而存在,將教學大綱的思想體現(xiàn)在教科書當中,使教師和學生更好把握新大綱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是與教學大綱最貼近的課本內(nèi)容,是聯(lián)系大綱與教材的橋梁。

思考與練習的獨特功能,是其他習題所不能取代的

課后思考與練習不同于一般練習題,作為整個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與前面的課文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這種特殊的位置,決定了它具有一些一般練習題所不具有的功能,像補充知識、澄清認識、總結歸納知識要點提高自覺意識、總結課文等,這都是一般練習題所不能取代的。所以,目前中學語文教學對于課后練習的機械操作,或者對那些那些所謂的各類高考輔導用書過分重視的態(tài)度都不是明智的選擇。

1.指導學習、教學的功能

對于具體文本,在字、詞、句、段、篇上應訓練哪些內(nèi)容,在讀、寫、聽、說方面應訓練哪些項目,訓練的結果應達到什么程度,課后練習都提出了較具體明確的要求、如在訓練要求上,課后練習中常常出現(xiàn)諸如理解、體會、熟讀、背誦等等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它正是指導著我們?nèi)绾螌W習,以及應達到何種程度。

2.補充知識的功能

教材在編寫時,由于受編寫體例、知識結構等限制,有些知識點在課文中無法體現(xiàn)出來,而這些知識點對理解課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時編者就以課后思考與練習題的形式提出來。因此,這就不僅是一道練習題的問題,而是關系到能否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所學知識的問題。

3.提高學習自覺意識的功能

課后練習將教學思想滲透在語文文字訓練當中,課后習題都是先提出要求,啟發(fā)學生進行閱讀、理解、體會、分析,然后再回答問題,或者讓學生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等。這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方面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一般練習題,大都從應試訓練角度,側(cè)重于鞏固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分析、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而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意識功能十分欠缺。但課后思考與練習對此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它指導學生對于課文內(nèi)容的自習該從何處入手進行,首先應如何,接著分析什么,怎樣把握……等等,這些都屬于個人能力范疇,需要平時積累,而非考前預測卷的突擊所能達到的。

因此,關注新教材中課后練習的改變,對于更好把握新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學生改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自學習慣等等要求大可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新舊教材課后練習對比

新教材在更新調(diào)整課文內(nèi)容之后,部分切合新大綱要求的優(yōu)秀文章依然在新教材中出現(xiàn),但是課后練習作了較大調(diào)整。將各冊單元課文作以總結之后,特在新舊教材中選擇對比。

一,記敘文《記念劉和珍君》新教材第一冊,舊教材第一冊

根據(jù)教學目的,舊教材第一冊對于該文所在單元的要求是要掌握有關記敘文敘事寫人的方法,認為高中階段的復雜記敘文需要在閱讀時,把題材按一定的“序”組織起來,也就是說,要首先找線索,所以在舊版教材中,課后的思考與練習首先就提出了“試理出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的要求;而新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明確提出學習重點,“是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因而在第一題中首先提出“通讀全文,理清思路,回答下列問題”的要求,問題的設置涵蓋到全文各個段落,而且是從全文的大范圍到具體各部分的小范圍。

有關對“寫點什么”這句話理解的相同問題,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有所區(qū)別。舊教材問“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而新教材將它列入整體感知的第一題范疇,提問“為什么一再強調(diào)這一點”。很明顯,新教材的提問更加明晰,更加開放,使學生在思考時思路更闊。

新教材新增的對文末句義上的分析是由舊教材的第四大題更新而來,就教材中籠統(tǒng)的提問明顯要難于新教材,且問題也較新教材多,但新教材把題面簡化、靈活化后,在順序上將可把握中心的題目從倒數(shù)第二題提前到第一題,著更有利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首先就可大致把握全文。

新教材刪減了原有的閱讀問答題,題目大多是較為呆板的“這是什么”,“為什么是這”。

背誦部分,舊教材要求的一二部分,新教材則改為二四部分。

二,議論文《改造我們的學習》新教材第二冊,舊教材第四冊。

同樣依教學目的的要求,舊教材提出:掌握辨證的議論方法。即是一種對議論文體的基礎知識的掌握,而新教材由于完全拋棄了以文體為依據(jù)來編排課文單元的方式,因而,教學目的提出的是掌握“整體把握,篩選信息”的傾向能力性的要求。

課后練習第一題總是依此為指導來開展我們學習文本的第一個步驟,因此,舊教材中的習題是較為傳統(tǒng)的,有關如何明確文本論點問題,要求學生說出關鍵詞“有的放矢”中“的”與“矢”分別指代什么,其答案即是全文的論點,要“理論聯(lián)系實踐,克服主觀主義的學風。”;新教材則是從論據(jù)入手,要求學生最快地搜索到文章的主體信息要素,,是一項閱讀能力的要求,而在就教材中,此項能力是通過第二題對文章的一個部分進行論據(jù)分析來實現(xiàn)的。

新教材第三題與舊教材第四題是一例教材改革中的表現(xiàn)——將同一題目的內(nèi)容精減。

三,散文《河塘月色》新教材第一冊,舊教材第一冊。新舊教材的第二題是兩冊書的明顯區(qū)別,舊教材要求按課文內(nèi)容寫出景物特點,這是立足于具體文本細節(jié)分析的,而新教材則立足于較為抽象的作者情感發(fā)展變化這條線索,這需要學生更深一層的體會、感受。

有關比喻的題目,新舊教材無論從題型還是題中所示的已知條件來看,都有較大的區(qū)別,與舊教材的“說出本體、喻體的相似點”有明顯不同的是:新教材不僅給出了具體的句子,并且只要求體會其巧妙之處,從靈活性方面講應該是一個改進。

在體會具體字詞在文中的表達效果的題中,新教材略有改動,將原本的部分動詞、名詞作了省略,并且改變了之前對比的題型。

至此,新教材改革之后課后習題的變化已可見一斑,(其中的改革內(nèi)容只是作為一種現(xiàn)象,而非一種批評對象存在)由于篇幅有限,其它,諸如說明文、詩歌、小說、戲劇等在這里就不一一展開了。

新教材練習更新的整體關注

課后練習不僅為教師引導學生自學提供依據(jù),也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供方法。任何一篇閱讀課文,均可以結合課后練習進行閱讀。在此對課后練習的大致題型及表現(xiàn)內(nèi)容、方向作以整理。

1.為了糾正以往教學過程中,在不熟悉課文的情況下,盲目、繁瑣地分析文章的做法,為了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新教材在練習題第一題中大都把朗讀課文、通讀課文、熟讀課文,甚至研讀課文(如《讀<伊索寓言>)等作為必要要求,強調(diào)誦讀的重要性。熟讀、背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誦讀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充分消化、掌握知識和提高思維能力的過程。讀,循序漸進,熟讀精思,出之于口,明乎其心,才能抓住文章的鑰匙”①新教材中加強了對熟讀、背誦的要求,這不僅是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更是給教師教書提供的一根指揮棒——培養(yǎng)語感。

而在這里,新教材提出“研讀”的要求。其實“研讀”是作為一種新的練習提法或稱之為新的模式,在新教本中提出來的,像這樣的“研討練習”設計在新編語文教材中貫穿始終,它既在課文之中,又在課文之外(《讀本》);既是語文的,又可以說是人文的,把人文修養(yǎng)寓于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之中,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也便成了人文修養(yǎng)、教養(yǎng)的過程。

除了一些現(xiàn)代文的片段要求背誦以外,絕大多數(shù)的文言文、古詩詞也要求背誦和默寫,文言文中將背誦要求提前,置于第一題,引領學習閱讀。如,《勸學》“用課文中的原文填寫下表,然后以表中所列內(nèi)容為線索,背誦全文”。

2.練習第一題中與誦讀要求相結合的便是對全文大意、思想、情感的把握。

其中題型有:①直接引出對全文把握的思考。如,《河塘月色》的說出全文感情的發(fā)展變化

②以問答題形式出現(xiàn)幾個小題,逐步引導直至能把握全文。如《拿來主義》

③以填空題形式出現(xiàn)幾個小題,強調(diào)很簡短的重點,逐步引導直至能把握全文。

④要求討論全文主題或中心。如《瑣憶》

⑤填寫表格,理清思路。如《勸學》

由此可見,新教材的練習切入點是從增強預感入手,從整體感知、理清思路、提取精要等方面,強調(diào)閱讀的重點在于思想內(nèi)容的把握。而舊教材的第一題則多以文章主題表現(xiàn)處的一些具體內(nèi)容為重點,且相對較雜,許多課文的第一道練習題是從主題思想入手,而有些則從課文具體內(nèi)容的順序開始,直接分析文本。《為了的囑托》。尤其在文言文單元中,舊教材絕大部分的重點、切入點是放在文字意思、具體內(nèi)容之上,而不是從文路,從思想入手。

3.進入到以具體文字的情感、意境體味為重點的部分,在新教材中,此類題較以前有很大改善,尤其在答案處理上,此類問題都沒有給出固定的答案,即使是教師用書,也強調(diào),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設任何框框,沒有任何限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留出足夠的自由度給學生,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或進行討論,答案盡可仁者見仁。

其中題型有:①給出內(nèi)容,體會藝術效果,感受思想主題,強調(diào)整體感知。

②刪去了舊教材中部分關于課文具體內(nèi)容、線索步步分析的題型。

4.新舊教材中類似的提問,置于不同位置的情況。

5.加強背誦部分的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單元,將背誦要求提前至第一步。

6.聯(lián)系發(fā)散類的題目。在新教材中大多以比較閱讀的形式出現(xiàn),此類題是最為靈活和重視能力培養(yǎng)的。

新大綱在新教材課后練習中的體現(xiàn)

課后練習作為課文的訓練系統(tǒng),目的在于考察學生知識和能力實際掌握操作情況,對教材中的難點、重點給予同步輔導和練習,及時反映學生對各科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尤其是新教材的練習,更是緊密結合教學大綱設計的。

根據(jù)新大綱的指導思想:

1.更全面深入地揭示語文素養(yǎng)的內(nèi)涵,要求增加語感和與語文相關的知識素養(yǎng)的內(nèi)容。

課后練習的第一題是最能體現(xiàn)在教學大綱指導下的各單元教學要求、目的的,它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握教學目標的的重點,也是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影響預習方向的關鍵,它指導學生強化學習重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習慣。因而,在新教材中,第一題總是先提出誦讀的要求,強調(diào)整體感知的重要性以及預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

2.注重語文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課后練習的安排,大都以較易讀懂,答案多樣的題目為主。學生回答問題可以直述個人看法,任憑思想飛躍、碰撞。

3.注重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改變按語言學知識體系構建語文教學系統(tǒng)的構架,和過分強調(diào)語言學知識教學與訓練的傾向,注重語文學習中的積累、感悟和熏陶。

新教材的更新,淡化了過去較多的以分析文本具體內(nèi)容和其它操作性技術性為主訓練方向,轉(zhuǎn)而重視個人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雖然,課后的練習題大部分還是集中在對具體文本的理解上,但是新教材當中該部分習題大多以強調(diào)體會作品行文脈絡的層次,品味文本修辭的藝術效果,對作者用詞表達的思想內(nèi)涵可以有個人新的詮釋,題眼落在閱讀能力的綜合性訓練考查上,而非以往要求的局限在具體某個文本之上。

4.強調(diào)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實踐性,弱化對學生帶有強制性的訓練。鼓勵專題性、探究性學習。

新教材中,課后練習的題量有所減少,原教材題量大致為三至六題,新教材一般在二至四題間,保留或更新了,符合大綱要求,更為靈活的練習,不做那些重復無用和繁瑣機械的習題。至于研究性教學,課后練習更是提出了諸如“研讀”的概念,練習題給了學生多樣選擇、另辟蹊徑、展示個性的空間,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教育理念。

5.針對語文考試命題,新大綱提出了幾點傾向性意見:“著重考查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注意引導學生加強積累”,“注意檢查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考試方式還要多樣化。要以主觀性試題為主,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見,同時,要講究主觀性試題命題和閱卷的科學性。”

新教材課后練習的特點總結

高中語文新教材的練習特點主要包括:

一,緊扣單元教學重點出題。

第一冊第二冊現(xiàn)代文的要求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整體把握,篩選信息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研究探討,深入領會概括要點,提取精要分析評價,以及借鑒吸收。各個要點分布在各單元,要求在閱讀過程中掌握這一系列閱讀方法。例如,第一冊第三單元學習重點為“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當中各課重點練習都有提出類似“試分別加以概括”的要求。有關文言文,第一冊學習重點是: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熟讀或背誦課文,理解并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第二冊學習重點與第一冊無大異,只是多了一項內(nèi)容:理解掌握詞類活用。因而,第一、二冊的文言文練習主要包括類似“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辨析下列多義詞的意思”,“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第二冊)的要求。

二,課后練習題量有所減少。

教讀課文一般四道題,自讀課文一般兩三道題,做到精練,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精華部分。超過限額的題,一般標上Δ號,作為選作題,引導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閱讀課文上,練習以能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為目的。

三,緊密結合新大綱的學習要求。

注重啟發(fā)性,重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實踐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究。題目本身范圍寬泛,普通學生經(jīng)過努力都能答得出來,優(yōu)等生更是大有發(fā)揮的余地,每個人都可以對題作以個人見解,詮釋不同的思想意境理解。

四,新教材課后練習的總體特點。

第一類,一般被安排在第一題的位置,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要求誦讀、背誦課文,梳理文路。與以往課后練習有所區(qū)別的是,新教材明顯減少了理解課文具體內(nèi)容的練習,反之,加強了全文整體感知的要求,有意識地安排了一些背誦、熟讀練習

第二類是作者文筆精華、優(yōu)美語言運用的體會。

第三題是聯(lián)系發(fā)散類。

五,課后思考與練習步入困境,大量課外練習題的沖擊是一個不可否認的原因。但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則是走向困境的重要方面。

課本每課后都附有思考與練習。但不知從何時起,它已不再為廣大師生所重視,教師不愿用,學生不愿做。課后思考與練習真的沒有做的價值了嗎?應當怎樣正確對待它?就此,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首先,雖然在教材改革的同時,課后練習亦成為了一項改革重點,但是,目前的課后思考與練習還是略滯后于教材內(nèi)容的改革,此次教材的文章選擇較以往的一個明顯改進是:文章更為貼近我們新時代的氣息,將例如《為了六十二個階級兄弟》等文章調(diào)整出了高中生的課本中,但是,對于課后練習與時代的結合性上還是明顯得滯后于文章的改革,雖然對幾十年一貫制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這樣的呆板、機械題型已經(jīng)作了較多的調(diào)整,但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將題目更改了問法,缺乏新鮮感和吸引力,未免就有點流于形式了。再則,我認為,作為新世紀科技時代的青年人的教材,應更多地與時代背景、與科技、與網(wǎng)絡結合,在新教材第二冊P29中很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網(wǎng)址,但旁邊未作任何標識,便不覺有些莫名其妙了。其實相當一部分中學生都擁有了自己的電腦,另外或者通過上網(wǎng)都多多少少得與網(wǎng)絡保持著親密的聯(lián)系,所以,講課后練習與網(wǎng)絡結合應當是吸引他們關注的不錯途徑。

以上是就課后練習的組織方式上提出的一些意見,其次,就新教本練習的具體內(nèi)容而言,亦有一些瑕疵。

1.新教材為了緊密結合新的教學大綱,提出的為了擺托過分強調(diào)語言學知識教學與訓練的傾向,注重語文學習中的積累、感悟和熏陶,這一點自然無可厚非,是語文教改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但是,教改之處,我們的教本練習內(nèi)容不免有些過于弱化對基礎知識的偏向,教材中取消了大部分有關不同文體寫作方式,手法等題目。雖然有關方面內(nèi)容分開到寫作部分,但對于中學生而言,講它直接置于對應文章之后,更為直觀,對于教師也更易把握教學。例如《改造我們的學習》第一題(在前已作介紹)

2.課本中中文語法和修辭是作為課后練習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出現(xiàn)的。然而,它是作為各項獨立的知識體系出現(xiàn)的,我們的課后練習就是忽視了這項語文學科區(qū)別于其它語文學科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綜合性特別強、"一篇文章、一段話、一個句子,甚至一個詞,都往往要牽涉到文字知識、語法知識、修辭知識、邏輯知識以及思想內(nèi)容,審美情感等等方面。語文能力的要求是對這些知識的綜合體——-文章、語段、句子等作整體性的理解與表達,這樣.語文能力自然也必然是一種綜合性能力。"②這就給語文教學出了一道難題:它不可能象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那樣井然有序地進行知識教學與訓練,以相應地提高其能力;語文學科只能通過知識的綜合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綜合性的語文能力。因而課后練習不僅要在單項語法修辭等知識上下功夫,更重要的還是要加強對語文的整體感知練習。

著名特級教師張慶說過:“學文如積沙,學理如堆塔。”其實,語言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模仿、內(nèi)化、感悟、運用的過程,如何積累,模仿什么,通過什么達到內(nèi)化、產(chǎn)生感悟?很自然,與課文緊密貼合的課后練習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學生自覺預習積累,模仿文章的精髓,通過不斷的練習達到內(nèi)化,產(chǎn)生感悟。語文教學“出路在哪兒,新大綱提出的‘少作題,多讀書’,為改革語文教學選擇了一個極好的便于操作的‘切入口’。我以為這才是語文的學習,是語文的教學,如此堅持下去,就為學生找到了一位永遠導引著他們發(fā)展的好老師,可使學生終身享用”③學生應當少做題,應當選擇最精、最貼近教材的習題,課后練習更當成為關注的焦點。在新教本改革之際,對此作以總結、歸納,希望有一定借鑒意義;也許愿,我們的語文教學一路美麗而快樂。

注釋

①《高中語文新教材誦讀教學之我見》山西太原二中李志紅

②《湖南教育學院學報》第14卷第1期《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結構—論中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湖南教育學院中文系,410012彭光宇

③《語文教學》《把握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江蘇省南通帥范第二實驗學校李吉林

④《語文教學》1994年第2期《緊扣課后練習教給學生學法》姚紅

參考書目

1.王尚文《語文教育學導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2.崔文華,徐夕榮《職教論壇》199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