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觀察思考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5-13 09:17:00
導語:語文觀察思考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來源于生活,中學生作文也不例外。在這里有必要對“生活”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釋。筆者認為,不能將“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現在作文中,應該是具體的、實在的,一片樹葉、一塊石頭、一首歌曲、一種氣味、一絲味道、一份觸覺、一個身邊的人、一件身邊的小事或是一個場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這也就成了觀察、感受、思考的具體對象。
一、觀察要立體
感受的敏銳性來自于細心的觀察,沒有對周圍事物進行細心的觀察,感受便無從談起。因此,首先要對觀察能力進行訓練。觀察是立體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單一的,雖然人從外界得到的信息約有90%來自視覺和聽覺,但還有10%左右的信息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視覺和聽覺的訓練。筆者曾在課堂上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問學生可以通過什么來感受秋天的到來,絕大部分同學說從落葉或黃葉,很少有同學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風的聲音,秋天的氣息,還有秋風掠過臉龐的涼意等等。這些體驗學生不是沒有,而是沒有被激發,或者說沒有被有效地訓練。國學大師錢穆寫的一組回憶散文中談到當年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講的:“又一日,命諸生各帶石板石筆鉛筆及毛邊稿紙出校門,至郊外一古墓,蒼松近百棵。命諸生各自擇坐一樹下,靜觀四周形勢景色,各自寫下。再圍坐,命諸生各有陳述。何處有人遺忘了,何處有人輕重倒置,何處有人先后失次,即據實景互作討論”“余又告諸生,今有一景,諸生多未注意。諸生聞頭上風聲否。因命諸生試各靜聽,與平日所聞風聲有何不同。諸生遂各靜聽有頃。余又告諸生,此風因穿松針而過,松針細,又多隙,風過其間,其風颯然,與他處不同,此謂松風。試再下筆,能寫其仿佛否。”(《八十億雙親師友雜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117頁)由上文觀之,要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讓學生從身邊具體的事物入手,去看、去聽、去聞、去嘗、去觸摸,并堅持寫觀察筆記。教師也應該有計劃地提供給學生一定的事物,讓他們在特定的情景下去進行觀察。這樣,學生的感受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細心的觀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礎,但還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沒有情感的參與是不行的。我們從“感”字的字形來看,“感”是從“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內在情感連接起來,觸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產生鮮明生動、印象深刻的感受。莊子說“不精不誠,不能感人”,劉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誠感人,以情感動人,則作者必須是一個精誠的人,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的人。在我們的作文訓練中,面對同一事物,為什么有的學生能因之激起無限的情感,寫出聲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學生卻不能,這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學生沒有積極調動起內心的情感因素。“觸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說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個互動體,一個內心沒有多少情感沖動和體驗的人怎么可能對外物生出情來呢?而對于情感豐富的人來說,一個平常的動作,一片普通的樹葉都會觸動他(她)的情思,有情才會使他(她)所表現的事物靈動而富有韻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為什么會感動幾代人,這正是因為作者賦予了父親的動作、語言以強烈的感情;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母親同樣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潤才散發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師說:“一書一畫,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聲贊嘆,一次批評,一個場景,無不是誘發情感思維的因素。要讓學生懂得,習作時不能拿到籃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兩點:不是著力寫景狀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僅僅以它們文章的由頭,為思緒的觸發劑,認清它們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選擇的事物須和自己的心靈有溝通之處,外物和內情碰撞,才可能閃現火花,否則,物與情隔離,思路就阻塞,難以流出新鮮的思想。“(《于漪語文教育論集》第504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因此,要培養學生在觀察事物時進行情感浸潤的意識和習慣,讓入眼入耳入鼻的事物最終入心。只有入心,方能寫出感人的文章,否則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三、思考要深刻
觀察著眼于外界的客觀存在,以獲得外界信息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觀事物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思考,則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礎之上,對生活的理性認識。在寫作中,思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之上,產生自己對生活的認識,然后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果我們對生活的認識只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認識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須理性。任何優秀的文章、作品都體現著作者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這些認識都是思考的結晶。文章從生活中來,又要反映生活,因此,寫作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有思考才會有思想。人是有思想的動物,這也是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標志。思考不是簡單、平面地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而是要能夠從一個事物或一種現象得出一個人生或社會的命題,其中最重要的標志是深刻性。最新的高考考試說明明確地提出了對作文深刻性的要求:“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對生活的思考,是從偶然到必然、從特殊至普遍、從表象到本質的逐步深入的過程。一般說來,應遵循以下原則: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經驗為基礎,間接地認識客觀事物;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分析、綜合、比較,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發現一類事物所共有的本質或各種事物之間的規律性聯系;由個別到一般,將自己的個別情感上升到對人們普遍情緒和情感的概括。這種概括越廣泛就越具有典型意義,就越能引起共鳴。且看2001年一高考考生對“茶”的一段思考:“用溫水泡茶,茶葉漂于水上,平靜但無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葉幾經沉浮,終于落定,茶香裊裊,茶味宜人。浮生若茶,你可以厭惡苦難,但換個角度,也得感謝苦難。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難讓你在人世中翻轉沉浮,才使你最終釋放出生命的翠綠與人生的清香嗎?”(高考優秀作文《野茉莉的幽香》)這篇作文之所以能夠獲得高分,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作者對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發出了獨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
對觀察、感受、思考這三種能力的培養應該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體現,則必須依靠寫作實踐活動。這其中的關鍵在于勤,要讓學生的觀察、感受、思考成為一種習慣,在觀察的同時有感受,且進行思考,三者最終融為一體。另外還要讓學生勤于練筆,把觀察、感受、思考的結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堅持著做,相信同學們的作文能力一定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 上一篇:計生辦農村新家庭建設經驗交流
- 下一篇:鎮政府新錄公務員轉型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