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3 08:37:00
導語:語文閱讀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我有一個同事因病住院,學校語文教師又緊缺,他所帶班級的語文課,隔三差五的張三代一節李四補一節,后來,學生說老師講課東一榔頭西一棒,向校長提議不要老師代課了。校長在征詢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決定由我這個語文組長牽頭,每一次課都出幾個與課文相關的自學題讓學生當堂完成。一晃就是兩個月,校長一直說這個班沒救了。然而,期終考試的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班級人均分數居全年級第一位。我忽而又想起魏書生先生來。他做教師時,很多時候在外作報告、搞交流,而他班學生的語文成績仍很優秀,有人問他用的時什么方法,他輕松地說:“用問題自學法唄”。與之相反,有相當的教師功底不薄,表達能力呱呱叫,練習天天布置,而學生的成績日不見長,甚至三年如一日。三年來,教師做的功幾乎為零。我想:這或許就是學生“聽學”與“自學”不同的緣故吧。這些事實一直在縈繞著我,也激勵著我。在日后的教學中,我始終有意識地在尋找著這其中的機制,并將“自學”發揚光大為學生探究性自學。
而今,探究性學習已叫喊多年,可現在的高中語文教學究竟怎么樣呢?我可以大膽地說:百分之九十的教師仍在“填鴨子”,頂多向學生提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以示課堂活躍。比賽課件課更是作秀。問之則曰:“高考模式不改,引導學生探究性自學怎么搞?”更為可悲的是,有些青年教師,人未老,教法老掉了牙——只知成天的講。
我有意識的問他們為什么這樣,他們說:“不講任務完不成。”
“那作業何時做?”
“課外作唄。”
“你對三年的教學內容有什么安排沒有?對三年的教學過程有什么樣的思考?”
“哪想那么遠。”
他們把學生“聽學”的傳統越來越發展到極至。這是吃現成飯懶惰的表現,是教師主體創造性的缺失,也是與高考已由知識立意變成以能力立意的大趨勢背道而馳的。可謂懶了自己,誤了學生。
二十來,我一直摸索著如何引導學生去探究性自學的方法和程序,有許多已被同仁認同的、對學生有用的東西,權當拋磚引玉之用吧。
一、高中三年探究性自學內容要整體考慮,分段安排。⒈個好探究性閱讀階段。講閱讀個性,就是從學生主體發展內在需要出發,對學生閱讀時所選擇的范圍、角度、思路等方面少加干涉,甚至不加干涉,即由著學生“性子”選擇閱讀對象。沒上龍套的牛犢,在牛媽媽的周圍噬嚙百草,自由自在,興味盎然。牛犢噬嚙百草,誰能否認它不是在鍛煉吃草的本領,不是在選擇可口的草?高一的學生猶如這牛犢。高中的學習生活對高一學生來說是全新的,所以,教者一走上講臺就應當利用學生這股新鮮勁頭,要求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搶時間不定范圍地讓他自主探究性閱讀,并要求學生在三至四個月內完成2500字的閱讀專題論文或總結。多年實踐證明,學生熱情高漲,信心十足。僅以2003級為例,七十人的班級,閱讀范圍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所有的文學樣式都有學生涉獵,甚至有研究政治、經濟、軍事的,論文或總結專題多達六十個。當然,說是由著學生“性子”閱讀,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閱讀進度,專題選定,材料收集等等都得要幫助學生精心策劃。否則,閱讀也就成了放蕩式的閱讀了,高興而起,無果而終。這種個性興趣探究性閱讀,目的是錘煉學生們的自主探究性閱讀習慣和方法,為他們日后深入地自覺地學習語文錘煉基本功。⒉教師指導探究性閱讀。高中學生面對的是高考,所以閱讀有很強的功利性。幫助學生實現高考的理想,光靠個性閱讀是不夠的,必須幫助他們建立閱讀層次序列。所以,第二學年教師指示范圍閱讀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借助個性閱讀已經形成的探究習慣和方法,促成學生的閱讀成為自覺。第二學年是鞏固和過度。這一階段要讓學生視線收縮到老師指示的體裁上,并要求他們把興趣愛好閱讀的經驗自覺地加以運用。這一階段還要引導學生基本定型對各類文體的閱讀技法,盡量使學生參差不齊的感悟能力認識能力趨于統一。好比上了龍套的牛犢,草由戶主找,吃完一塊再換一個地方,既保持了新鮮口味又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以之促成牛性早日形成。⒊應考探究性閱讀。第三學年直接為高考服務,要求學生把已錘煉到手的探究性閱讀本領,針對高考閱讀題進行探究性閱讀訓練。高考閱讀試題答案雖然是開放性的,但仍然有大體的限制,因此,要求學生依題意答題,必須要總結出一套解題“程序”,使他們答閱讀題逐步趨于規范化。當然,后兩學年并不排除個性興趣閱讀,能把它們結合在一起,那是最好不過的事兒。這三步,像是上梯子,越往上越要更多的技巧和能力。我把它稱之為:梯級探究性閱讀訓練。
二、教會學生寫探究性論文,是落實探究性閱讀的關鍵環節。不少人反對教師評職要論文的要求,這是極端錯誤的。一個教師一生一篇論文都不能發表,至少說明了他有以下的缺陷:或知識功底淺薄,或沒有見人家之未見的創新能力,或不懂得寫論文的步驟和要求。懶惰的固然有,但這不是主要原因。教師能寫論文,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個人就初步具備了指導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
學生每讀完一部作品,他多多少少有話要說。說什么,怎么說,學生一時無法定奪,教師此時就要現身說法,用自己獲取探究成果的經驗去牽引他們。學生一旦獲得表達的經驗,他就會把極大的熱忱投入到探究性閱讀之中。他們定課題,找資料,實在是“勤快得可以”。我所存往屆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論文,有許多優秀之作,簡直讓人拍案叫絕。現在我所任課班級,只半年時間,有不少的學生就寫了兩篇論文,字數均在3000以上。班上學生的寫作能力日見其長,實在令人欣慰。
三、閱讀要敢于沖出教本,但不放棄教本。高中語文教本《說明》中有一句話說得真好:“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是的確的。從課本中要得什么法?就是得分析要點之法,得統攝全篇之法,得咬文嚼字之法,得寫作技巧之法。掌握了這些方法,就可以把語文學好嗎?不可能。要學好語文,還得利用這些方法去廣泛地探究性閱讀,使之內化為自己能表現的能力,方可以說好了。所以,有人說語文在于積累,在于長久地感悟,大約沒錯。
課本(包括讀本)雖然字數不少,但文章種類太雜。這對學生來說是不利的。雜而多的“法”,像幻燈片一樣在學生眼里晃動,學生如何有深刻的印象?要求學生掌握其中的“法”恐怕也不現實。怎么辦?我要求學生每一學期用一到兩類“法”去閱讀,不顧其它。如第一學期可用整體感知統攝“法”,第二學期可用咬文嚼字透視語言“法”,各有重點,盡量做到讓學生掌握其法門。
課本僅僅是個例子,所以要大膽的沖出。我平時每學期只用一半的時間就上完了課本的內容,其余時間就讓學生探究性閱讀。這樣,到了第二學年學生探究性閱讀就成了一種自覺行為,無需老師詳細指導了。
我的同事因病而使學生“自學”,非我所云的“自學”也;魏先生的學生“自學”與我所說的“自學”也有差異。我所說的語文閱讀教學鼓勵學生自學,就是退而結網——引導學生課外進行探究性閱讀,并結出果實。實踐證明,只要計劃在先,指導得法,結果總是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 上一篇:國有企業黨員教育工作調研報告
- 下一篇:語文閱讀品質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