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的民族化與現代化
時間:2022-06-12 11:01:49
導語:語文教育的民族化與現代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眾所周知,語文教育在當今世界的發展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許多語文教師對于如何上好語文課表現得不知所措,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那么,對于傳統語文教育和現當代語文教育又存在很大區別,教師是循著一條傳統的道路繼續走下去還是開拓進取,聯系當今實際從中尋找另一條路解決這一問題。下面我們將對語文教育的民族化與現代化的統一與發展道路問題進行闡述。
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應該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真實內容,而不只是單純地學習書本。“語文教育”中“教育”的含義是明確的“,語文”的含義尚不一致,概括起來大約有四種理解:(1)指“語言文字”;(2)指“語言文學”;(3)指“語言文章”;(4)指“語言文化”。以上這些理解的共同點,是把“語文”中的“語”看作“語言”,分歧在于“語文”中的“文”指的是什么。由于對“文”的理解不同,也牽涉對“語”的理解的差異;理解(1)中的“語言”不包括“文字”,其他三種理解中的“語言”顯然包括“文字”內容。
民族教育在通常意義上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民族教育是指對作為有著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體的民族集團進行的文化傳承和培養民族或民族集團的成員,一方面適應現代主流社會,以求得個人更好的生存與發展,另一方面繼承和發揚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團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社會活動。狹義的民族教育又稱少數民族教育,指的是對在一個多民族國家中人口居于少數的民族成員實施的復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因此,語文教育不僅僅只是書面上的一種教育,還包括許許多多的社會原因。而在語文教育現代化方面出現了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張志公。20世紀60年代初,張志公提出語文教育科學化問題;70年代末,闡述語文教育科學化;80年代初,張志公舉起語文教育現代化的大旗,參與并指導語文教育現代化的教學實驗和理論建設。他潛心第二次研究傳統語文教育,吸取外國語言學和教學論的成果。他領導并指導英語、俄語、漢語文的教材編寫工作和研究工作,指導小學“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的教學實驗,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主編《現代漢語》教材并親自講課,應邀在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辭章學。他赴美、日等國和香港地區講學,考察中小學教育工作和語言學的研究工作。這種中外古今的研究領域,這種語文教育的全方位調查和實驗,這種政治和學術的特殊經歷,這種堅實、廣博的專業技能,為張志公建設語文教育的現代化和民族化相結合的理論提供了條件。
中國傳統的文化中有許多精髓和糟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我國普遍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客觀研究。現在不是明清時代,不用熟讀八股文以參加考試,許多學生就普遍認為傳統的語文文言學習已不那么重要。就是因為有這種心理才使大多數學生不能理解語文的真實含義。只單純了解文字意思,不能從中了解作者本身的寫作目的,等于沒了解文章。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從明月聯想到家鄉僅用短短的四言絕句來表現。可能現在很多學生都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但是想要寫出這樣的文章就十分困難。這就是傳統語文教育跟現代語文教育脫節的地方。文字的使用在不斷發展,但對于文章的寫作卻處于脫節的地方,雖然我們可以大聲地說:我們不是李白,沒必要寫出那樣的詩文。但是,是真的不想寫,還是寫不出呢?我們的老師一邊在課堂上拼命地講解著那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一邊又叫我們抵制傳統,活出現代人的樣子。可什么是傳統,什么是現代,他們又真的分得清楚嗎?現代教育要取得發展就必須依靠傳統教育,傳統語文教育也離不開現代語文。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提出了“素質教育”。要求教師上課不是簡單地傳授課本知識,也不是完全脫離課本,只介紹社會,而是二者結合,共同發展。傳統的語文教學是一種強制性教育,過分考慮對學生灌輸知識,其目標就是死啃書本,課堂成了一個封閉的地方,成了阻礙學生發展的一道屏障,毀掉了學生的獨創性和智力興趣。語文教學的現代化要求對傳統的教學進行改革,要知道“教育只有一個課程,那就是生活及其所有表現”。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質,民族文化素質的根是語文素質,所以語文素質理應是“民族的根之根”。
語文是民族性很強的人文學科,而民族性深刻影響著廣大中國人民的文化心理與行為,從而鑄造具有特殊意味的民族精神品格。沒有語文教學的民族性,語文教學所培養出的現代人將是不完整的、不是真正的現代人,也就不能奢談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因此,我們在談論保證傳統文化不流失的同時也不能忘記現代化。二者相結合的道路雖然崎嶇,但是,只要不放棄,努力找出前進的方向,語文教育的民族化與現代化問題一定能夠解決。
作者:吳素榮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鹿寨縣第一初級中學
- 上一篇:農村中學語文教育論文
- 下一篇:養老地產中康復景觀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