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評估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8 03:34:00
導語:語文評估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1997年開始的那場關于中學語文教學的大討論,每個語文教育工作者恐怕至今還記憶猶新。隨著新大綱的修訂、新課標的實施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關于中學語文教學的討論和爭議現(xiàn)在已基本趨于平靜了。塵埃落定后,對中學語文教學的批評和非議似乎已不復存在,社會各界對這一改革的結果好像還比較滿意,給人的感覺是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已全部解決,弊端已完全消除,從此“天下太平”,皆大歡喜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舊話重提,似乎不合時宜。但筆者作為一個長期在一線工作的語文教師,對這個問題有著深切的感受和清醒的認識。多年來,對中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弊端及產生的根源也進行了一定的思考。在此,不揣冒昧,將一些粗淺的看法形諸于文,與教育界的專家和同行們共同探討,以期找到改變目前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真正出路。那么,新大綱出臺、新課程標準實行后,中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如何呢?筆者的感覺是基本上沒有什么大的變化,理由如下:
其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沒有明顯的提高,語文學科在中學教學中的地位也沒有隨之提高。
據(jù)筆者平時的觀察和了解,無論是過去的“3+2”,現(xiàn)在的“3+x”,還是將來的“3+大綜合+x”;無論是高中文科班,還是理科班的學生,對語文課的態(tài)度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對于理科班的學生來說,數(shù)理化和英語是他們心目中的主課和得分的重要保障。學生在這幾門學科上花費的時間和投入的精力至少是語文課的幾倍。而文科班的學生則苦攻他們“又恨又愛”的數(shù)學、英語,狠背能讓他們得高分的政、史、地。誰都忘記了語文這門課的存在。不管語文教師對學生費多少口舌,講多少道理,也無法改變他們的選擇。因為班主任、課任教師和家長和學生都不約而同地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文科生能否考上大學關鍵在于數(shù)學和英語兩門課,誰能把這兩門課的成績考上去,誰就是高考的贏家。
在教育部門的課程標準中,語文始終是排在“大三門”之首的主課,可在學生自己的課程表上,卻無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高考學科之尾。在平常的學習中,語文課既不屬于學生愛上愛學的“小四門”──音、體、美、計算機,又無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數(shù)理化以及最熱門的英語相提并論,他們怎么會有熱情去學習它呢?在大多數(shù)學生的心目中,語文課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見能得高分,少花點精力也未必吃多大虧;多學少學、學好學壞、學與不學都一樣。用學生的話說就是“學了90(分),不學也90(分)”。在學生的心目中,語文連“雞肋”都不是,哪能算得上主課呢?
不可否認,在學生中不乏真正愛好語文的學生,但在高考的重壓下,在現(xiàn)實利益的驅使下,他們都不得不忍痛割愛了。在這樣一個功利主義盛行的年代,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無可指責的。需要說明的是,隨著新大綱的頒布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沒有多大的提高,中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也沒有根本的改觀。如果說,學生對數(shù)理化的態(tài)度是“又恨又愛”的話,那么,對語文課就是“想說愛你不容易了”。
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對數(shù)理化老師的課“盯得很緊”,如果對這些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水平和方法感到不滿意的話,他們馬上就會做出一定的甚至是強烈的反應;而對于語文課,相當一部分學生完全抱著一種無所謂的甚至是冷漠的態(tài)度,覺得語文老師教得好壞都無所謂,甚至不屑于評價語文課。相當一部分學生覺得語文課可聽可不聽,可學可不學,學好學壞無所謂。作為我們的母語課,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工具課,作為一門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親和力的人文學科,在學生的心目中竟然處于這樣的位置,落到了這樣尷尬的境地,每個有責任感的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憂慮。
其二、基層中學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沒有根本性的改觀。
新大綱頒布、新教材投入使用已經四年了,2000年入校的學生現(xiàn)在已升入高校或進補習班復讀。他們是完整、系統(tǒng)地學完了高中語文新教材的第一批學生,可以說是新大綱、新教材的第一批受益者,也可以說是第一批實驗品。那么,他們的語文素質──也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呢?同往屆的學生相比,是否有了質的變化呢?
據(jù)筆者的觀察和了解,新課程實行以來,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質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甚至看不出和以前有什么兩樣,更沒有“舊貌換新顏”的感覺。
在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盡管語文教師試圖按照新大綱的理念和新的課程標準施教,但收效甚微。學生在課堂上仍然不愿開口說話,不肯積極發(fā)言,課堂氣氛還和以前一樣沉悶;學生的口頭表達還是那樣糟糕、拙劣;寫作文時還是那樣痛苦,寫出的作文是那樣生澀、蹩腳;大量的作業(yè)和試題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根本沒有課外閱讀的時間,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是無從談起。
盡管這幾年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高考試題的結構和題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把考查的重點放在了閱讀和寫作上,題型也由過去以客觀題、選擇題為主改為以主觀題、問答題為主,而作文的考查形式也由以前的命題作文、供料作文改為話題作文,目的都是為了配合新課程的改革,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寫、多練。盡管教育主管部門和高考命題組的專家們用心良苦,但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讀寫能力提不高,語文水平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究其原因,是大多數(shù)學校對語文新大綱新教材的學習、研究很重視,但對于貫徹、落實并不熱心,甚至擔心新課改會影響語文課的教學質量。
語文教師雖然都接受過新大綱和新教材的培訓,但由于受傳統(tǒng)評價體系的影響,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卻不敢放開手腳搞課改。再加上大多數(shù)學校對語文課教學和學習的投入不夠,語文學習的資源嚴重不足,學生缺乏學好語文的土壤和環(huán)境,學生在語文課的學習上花費的時間、精力,同其它課相比,嚴重不成比例。在高考的形式不斷發(fā)生變化的過程中,高中階段開設的課程越來越多,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越來越重,在哪門課都向學生要成績的情況下,學生不愿也不可能在語文課的學習過程中投入太多的精力、花費過多的時間。
因此,在和其它學科的競爭中語文課始終處于劣勢,無法和其它課抗衡,語文課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和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決定了語文課的存在現(xiàn)狀,而且這一局面在短期內還無法改變。
由此可見,中學語文教學的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全體語文教育工作者付出艱辛的努力。
- 上一篇:語文教學方式管理論文
- 下一篇:互聯(lián)網(wǎng)品牌個性塑造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