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戲劇教學研討

時間:2022-04-05 11:17:00

導語:高中語文的戲劇教學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的戲劇教學研討

從文體的角度縱覽高中語文教材,我們就會發現:在基本的文學體裁(詩歌、戲劇、散文、小說)中,最受冷落的是戲劇。五本必修書共60篇課文中戲劇作品只有3篇,占課文總數的5%。值得注意的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卻并沒有因為戲劇作品的比例低而降低閱讀與鑒賞的要求,在對必修課程的目標設定中有這么一條:“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要想通過僅有的三篇課文來達成或基本達成這一目標中對戲劇鑒賞的要求,無疑是有相當難度的。而傳統的教學又常常忽視乃至漠視這一點,使得絕大多數高中學生對于戲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最多只有一些概念化的認識,很難達到“鑒賞”的高度,不能真正領略到戲劇的魅力。文章的體裁和表現手法是多種多樣的,因而教學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教無定法”,只有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戲劇課文的教學中,我們大可改變傳統方法,做一些嘗試。

一、變教室為劇場,變講臺為舞臺

戲劇是舞臺表演藝術,離開舞臺便黯然失色。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全面地感悟戲劇的藝術魅力,可以將課本節選的劇目搬上舞臺,通過看演出,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平常被教師獨占的講臺變成舞臺,學生自己就是導演、演員。學生在作文中這樣描寫戲劇的場景——“舞臺”的中央是一張課桌,不,應該叫茶桌,上面還鋪著劇本中提示的淺綠色的桌布,一把精致的茶壺和四個配套的小茶杯早已擺放在茶桌上。桌子四周擱著幾張課凳,權充劇中的“藤椅”。再看黑板上,左側貼著一張用毛筆寫的“莫談國事”的條幅,右側用粉筆很藝術地寫著大大的“茶”字,一下子便營造出了濃濃的茶館氛圍。這種教法,學生有了強烈的參與感,興趣陡增。

二、變被動為主動,變觀摩為參與

傳統教學習慣于以老師的活動為主體,把學生當成消極接受知識的“容器”,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學過的知識轉眼成為過眼云煙,不能轉化為能力,違背“授人以漁”的教學原則。我們組里有一位老師,就很注意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培養,記得上《茶館》時,他很興奮地對我說:“我還擔心這么多角色,報名參加表演的同學不夠呢,哪想到分還分不過來!”學生在接受角色后的積極性和熱情讓人詫異,他們不僅自己主動去查找資料,自己找道具,還自己去劇團借服裝,簡直成了一個不錯的戲班子。演出時,演者投入而又緊張,看著興奮而又羨慕。奇怪得很,一旦讓他們自己演、自己做觀眾,他們便突飛猛進地對戲劇的人物、語言、環境有了深刻的領悟。以《竇娥冤》為例,我是這樣安排角色的:監斬官、劊子手、公人各一,一生扮竇娥,一生扮蔡婆婆。學生積極性很高,自己早早安排好了角色,把桌椅往教室后面挪一點,空出前面的一點地方,隨意拿教室里現成的東西充當道具就上場了。賓白部分,由各角色說;曲詞部分,學生念個開頭,表示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唱,然后全班同學齊讀唱詞。學生對此十分投入,一組學生表演完畢,另一組學生迫不及待地又上臺。下面觀看的學生也紛紛拿出手機來拍照攝像,教室空前的熱鬧。一些平常上課總是蔫蔫的學生,在表演課上也顯示出少有的熱情,爭先恐后地要上臺。由此我想,語文課堂上應當盡量創造學生參與的機會,而不是老師一個人唱獨角戲。這樣,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自然能夠提高,學習成績自然也能跟著提高。

三、變講解為討論,變分析為鑒賞

演出結束后,教學的重點便可以放在對劇本文學美的鑒賞上,比如對人物語言和戲劇沖突的分析鑒賞上,教師只要因勢利導就可。例《茶館》一文,在作者簡介上有這樣一句話:“老舍先生的全部劇作中,《茶館》是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也最能體現老舍的功力和風格。”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老舍先生,其功力和風格主要表現在哪里?能否做具體的鑒賞分析?同學們因為有了演出和觀看演出的感受,所以一經啟發,便踴躍發言,而且頗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同時,結合活動,也可以要求每人寫一篇隨筆。按照實際情況分三類選擇:導演寫“創作構思漫談”,演員寫“扮演形象的體會”,觀眾寫“為表演活動中的我”。

四、課堂教學為內外結合,變課堂體驗為劇場體驗

多年的戲劇教學實踐使我懂得要讓學生真正領略到戲劇的魅力,光靠課堂教學還遠遠不夠,還要溝通課外活動,通過多種渠道來鞏固、提高戲劇教學的實效。要真正提高對戲劇的鑒賞力,劇場體驗是不可替代的。上過一次舞臺,去劇場看過一場精彩表演,都有可能是使人終身難忘的事。如果一個人,他連一場戲都未看過,要想讓他熱愛戲劇就會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中學生連一場戲都未看過。這里原因很復雜,但社會、學校確實應該給學生一些機會。換而言之,戲劇如果在學生中失去了市場的話,戲劇自身的悲劇也就產生了。如果學校能和戲劇團體掛鉤,如果社會輿論宣傳得力,如果從教師到家長能端正對戲劇的認識,那么提升學生的戲劇鑒賞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才不會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有位教育學家說過,致力于某項創造活動的人,他們的心會變得敏感,目光會變得敏銳,所有的一切都將被賦予創造的意義。以演代教,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戲劇教學中,領悟文藝作品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的特點,領略戲劇的魅力,激發他們對戲劇的熱愛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演代教,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融入其中,深入了解體會戲劇基本知識,在完成基本教學的同時,也會在學生中播種下戲劇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