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探討
時間:2022-05-12 10:17:52
導語: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如何克服因“配方”比較陳舊,“工藝”比較粗糙,“包裝”不那么時尚而導致的親和力差、抬頭率低的問題,嘗試從語言藝術的角度進行探索和解析。為克服傳統思政課枯燥乏味、實效性差等問題,諸多學者已從互聯網+思政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諸多角度進行了探索,但從語言藝術的角度切入的研究并不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不論通過何種形式,表達的主要載體———語言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通過對語言藝術的提升實現先“通情”,再“達理”,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能夠大大提升新時代思政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吸引力與感染力。
關鍵詞: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
一、提升語言藝術有助于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
古語道,親其師,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古有孔子弟子三千,今有師傅傳授徒弟。古往今來眾多案例都告訴我們,為師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淵博的專業知識,獨特的人格魅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有效的理想的“教”與“學”鏈條的順利實現,需要樹立教師威信、融洽師生情感、密切師生關系。有很多學生僅僅因為不喜歡一門課程的老師而故意懈怠、荒廢學業,為有效緩解這一問題而做出努力是教師的職責。能夠吸引絕大多數學生的求知欲和認同感是必須的。樹立教師威信主要依靠專業知識或技能,而師生情感的建立與維護需要什么呢?對新時代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主陣地———課堂而言,那就需要運用語言藝術了。同樣的內容,表達的方式不同,學生吸收與理解的程度也是大相徑庭的。為此,研究用什么樣的語言表達方式去傳遞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一個十分值得琢磨和思考的問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專業素養決定你是否能夠成為一名教師,但是人格魅力和氣度修養決定你能否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和尊敬的教師,具體到現實生活中就是指教師的言行舉止。言行舉止也可以理解為口頭語言、書面語言、情態語言、肢體語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理論知識的傳授之外,需要更多對學生關愛與同情,鼓勵與支持。教育工作者通常被比喻為園丁,而學生就是一顆顆種子。種子本身就有發芽開花的成長欲望,園丁的職責只是輔助和引導,幫助種子向更溫暖、更遼闊、更光明的地方伸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各種形式、各種途徑、各種載體,幫助學生喚醒并且鞏固內心深處那顆向上向善的種子,幫助其獲得更多的陽光雨露,獲得更多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夠終其一生助其向下扎根、向上成長,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二、提升語言藝術有助于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
只有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作為一名一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筆者發現當前的大學生并不是不明白對與錯,現實情況中很多時候是明明知道這樣做是錯的,但還是選擇了錯誤的做法。所以對思政課教師而言,除了教會學生辨識對錯之外,更重要的是告訴他們如何堅持去做正確的事情。為什么學生明明知道是錯誤的,還是會去做錯誤的事情呢?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他們選擇做正確的事情的內心動力不足,導致在對與錯的對抗中,行動戰勝了理智。這時就出現了“知行”無法“合一”的脫節現象,一旦知行不符,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宣告失敗了。沒有最后的踐行環節,前期的努力都得不到體現,何談實效性?實效需要行動落實,需要實踐,不能省略忽視,更不能自欺欺人。從“知”到“行”到底有多遠的距離呢?從知行合一的人數比例來看應該是很遠的,但是從理論分析的角度來看又是很近的,中間只有一條需要跨越行動的鴻溝。為什么懂得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你只是“知道”而已,你并沒有行動。“知道”只是頭腦中的一個觀念,“行動”才真正具有改變的力量。知道的事情就會去做嗎?還不行,中間需要一個引爆劑,那就是激發或誘導行動的一個力量,這種力量可以統稱為“心動”。只有內心有觸動,身體才會想要行動。這個過程也被稱為激發學生的道德動機。很多時候大道理都講完了,學生毫無觸動,那就談不上激發動機,隨后也不會有任何行動,這一節教育就是無效的。無效的努力是一種耗費,也是一種對人力、物力、精力、資源的浪費。
三、提升語言藝術有助于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親和力,大致有三個路徑:滿足學生的需求、贏得學生的信任、獲得學生內心的共鳴。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基于較高的專業技能與素養,作為教師,在“傳道授業”方面可能自不必說,但是對“解惑”這部分的承擔或許還可提升。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時代的浪潮洶涌澎湃,我們每個人都自覺或不自覺的在時代的浪潮中顛簸,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帶給人們思想和心靈的影響是巨大的。新時代、新變化、新挑戰、新問題,人人都需要求解。而新時代的大學生也面臨著他們在這個年齡段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在這個關鍵時期所面臨的很多困惑、苦惱、躊躇和抉擇,尤其需要引導和關愛,這是學生面臨的現實需求,也是教師的職責所在。對學生切實存在的疑惑的解答,是增強思政課針對性的重要途徑。學生對教師的信任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理智,一個是情感。來源于理智的信任是基于教師深厚的專業素養,來源于情感的信任是基于教師的人格魅力。不論是專業素養還是人格魅力,都需要語言作為載體進行表達。教師的表達內容要引起學生內心的波動,這是感染力能否實現的唯一驗證標準。不需要劇烈的情緒起伏,哪怕是在學生內心引起了一片小小的漣漪,擴散開去也蘊藏著巨大的行為能量。
四、提升語言藝術有助于增強思政課的感染力
理想中的深層次的感染力應該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觸碰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具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一定是情感充沛的表達,情感充沛的表達一定是真誠的表達,真誠的表達需要注入生命的體驗。而熱愛生活、敏感細膩、感悟生命能夠幫助我們積累這種容易打動人心的生命體驗。教師的授課感染力歸根結底來源于本人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好奇,對知識的探索和對人的關懷。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的獨特體驗在很多人身上也發生過,很多情感得到共鳴是因為真善美根植于每一個人的內心,激發內心的真善美并使其得到外在的體現是我們要追求和努力的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周邊人身上的鮮活且真實的案例,因此在表達的時候會自然流露出一種真切與自然,而這種真切自然非常具有感染力。有效的教育不是告訴你應該怎么去做,而是通過一些表達讓學生自行體會,自己品味之后得到的東西最歷久彌新,恒遠持久。在當前這樣一個信息化的快速消費時代,機器越來越智能,人類越來越聰明,透過電腦屏幕,透過智能手機,透過數據分析,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日益顯得彌足珍貴。大學培育的應是一個完整而健全的人,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實用機器。通過語言藝術的運用,讓育人更加鮮活靈動,讓道德體現為一種行動。
參考文獻
〔1〕.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2〕吳潛濤,王維國.增強親和力、針對性,在改進中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2):7-9.
〔3〕劉建軍,王華彪.提高思政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路徑選擇[J].教育與職業,2013(9):152-153.
作者:解雅夢 單位: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京劇老生各流派藝術風格特點分析
- 下一篇:談陶瓷藝術創作的造型審美與裝飾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