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中的人文醫學教育探討

時間:2022-10-07 09:22:52

導語:影視中的人文醫學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影視中的人文醫學教育探討

摘要: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養的需求迫在眉睫。在人文課程教育中引入敘事醫學理念,通過影視醫學教育培養學生的敘事能力,將該理念延續并貫穿醫學生在校教育階段及其職業生涯,可以幫助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本文旨在探索在敘事醫學背景下融入影視人文教育的具體途徑及實現方法,為推動醫學人文精神回歸、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及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敘事醫學;影視教育;醫學人文

醫學中蘊含著源遠流長的人文理念和人本思想。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醫學教育研究更多地把重心放在與疾病的對抗方面,只考慮如何維持人的生命,不考慮如何提升病人的生活質量。在高等醫學教育領域,為迎合社會“高度專業化”“技術化”醫學人才的需求,往往容易忽略對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因此,在醫學教育中貫穿醫學思維中的價值取向,構建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人文教育體系,是目前醫學教育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因此,在醫學院校的相關人文課程教育中引入敘事醫學理念,探索在教學實際中培養學生敘事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具體策略,為解決該難題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

一、敘事醫學及其研究現狀

自20世紀60年代起,美國部分院校就開始將文學與倫理納入醫學教育體系。200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內科醫師和文學學者麗塔·卡倫(RitaCharon)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發表的《敘事醫學:形式、功能和倫理》一文中,首次將敘事醫學的概念理論化,主張通過文本細讀、反思寫作、批判性思維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訴說和傾聽疾病的敘事能力。該理論的提出開啟了21世紀文學與醫學發展的敘事轉向,為在醫學教育中貫穿人文精神提供了新的途徑。匈牙利精神分析師巴林特創立的巴林特小組聚焦于醫患關系的病例討論形式,集中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幫助醫生更好地處理醫患矛盾。與此同時,敘事醫學作為西方醫學教育的新興理念,現已得到諸如Lancet、TheBritishMedicalJournal等國際著名醫學刊物的重視。中國教育界對醫學人文特別是敘事醫學的研究起步稍晚。2003年南京醫科大學首次將醫患溝通作為一門科學納入該校醫學生的必修課程。目前,多數醫學院校僅依托醫患溝通學、醫學倫理學等課程來加強學生的醫學人文教育,限制了敘事醫學教育作用的發揮。相對而言,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以郭莉萍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和南方醫科大學以楊曉霖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在敘事醫學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為其他院校繼續開展敘事醫學理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借鑒和實踐參考。正如國際醫學教育組織制定的《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中所指出的,醫學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以及交流與溝通技能,與醫學科學基礎畢312業生必須具備堅實的醫學科學基礎知識與臨床技能,是醫學生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作為擔負著構建和培養當代醫學生人文精神和溝通能力重要職責的醫學院校,在培養醫學生的敘事表達能力、交流溝通協調能力和反思與共情能力等方面應當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

二、醫學院校通過影視作品開展敘事醫學教育的意義

現代臨床醫學教育之父威廉·奧斯勒于19世紀末提出了“醫學是不確定的科學與可能性的藝術”的觀點,指出醫學并非“無所不能”。既然如此,想要解決病人的身心問題就不能僅依賴于醫學中的科學因素,而應轉向醫學中的人文因素,也就是醫務人員和患者家屬的敘事素養。敘事醫學人文教育是醫學人文在醫學院校的特殊實現模式,是從敘事人文高效過渡到醫學專業或近醫專業教育的必經橋梁[1]。許多經典的文學作品出版后被改編成戲劇或電影。影視作品作為醫學生醫學人文素養提升的重要載體,可以幫助觀者體驗不同的人生百態,增強移情能力。與此同時,影視作品作為一種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文學敘事形式,是一種多形式融合的藝術,有更豐富的信息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可融入醫學人文教育之中。相較于枯燥且冗長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通過結合音樂、字幕、聲音和圖像,將不同的要素進行交叉組合并通過不同的視角完成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表達。影視作品中豐富而自然的鏡頭為觀眾構建出一個立體而全面的視聽空間,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對觀眾感官的刺激和心靈的震撼效果遠勝過文學作品。與此同時,相對于文學作品只能用簡單的文字符號來傳情達意,影視作品可使用多元的符號幫助塑造立體的形象并傳達深刻的情感。

三、敘事醫學教育融入影視人文教育的途徑及實現方法

影視作品作為信息時代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是媒體教育的重要輔助載體,在教學活動中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學效果也往往優于傳統的教學方式。醫療影視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勵志元素以及懸疑元素等對人性、道德、法制進行探討,醫療影視劇本身自帶的話題性會加大社會對于醫療影視劇的關注程度,同時也能被當代醫學生所喜愛[2]。醫學生可以在欣賞和理解影視作品的基礎上從人文維度展開討論、反思活動,對照自身,幫助提升自身的溝通交流能力,也可以思考在自己的學習過程和職業生涯中所必須面臨的生命倫理問題和道德困境。

(一)輸入與細讀

通過影視教育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敘事醫學教育,首先需要教師精選醫學題材的影視作品,做好高質量的輸入。一直以來,醫學題材的影視作品都是全球性的創作熱門,一大批制作精良且質量上乘的醫學題材影視作品涌現并受到人們的廣泛贊譽。如1998年上映的《心靈點滴》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講的是主人公PatchAdams懷著滿腔熱忱,從醫學院學習期間就開始實踐其情緒治療法,并開設免費診所為窮人服務的故事。2013年首播的電視劇《周一清晨》講述了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一家醫院內五位外科醫生在搶救病人的過程中面臨的無數次艱難選擇。該劇著重關注醫患關系和醫療道德,是一部深度發掘醫患關系和醫學倫理的作品。除此之外,《豪斯醫生》和《實習醫生格蕾》等均受到觀眾的高度評價。中國的醫療題材影視作品也頻出精品。2005年播出的《無限生機》、2010年播出的《醫者仁心》、2015年播出的《急診室故事》等電視劇作品不僅讓觀眾更近距離地理解醫護人員的工作場景和日常生活,也刻畫出特定時期豐富多元的社會面貌。醫療題材的電影佳作亦層出不窮,如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不僅引發了輿論熱議,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對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相關措施的高度重視。學生通過觀看此類影視作品,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敘事的角度探索故事背后蘊含的人文意義,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彌補其人生經驗的不足,提升其對生老病死以及疾病和患者的理解”[3]。同時,影視作品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創設出貼近實際、盡可能真實的醫療環境并讓其進行體驗與感悟,還可以將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變化及醫患溝通交流方式以一種更加真實和細膩的方式表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之前對真正的醫學實踐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學生們通過細讀影視語言中所表現出來的更深層次的含義和內容,可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

(二)討論與反思

影視作品通過影像敘事的方式講述小人物的疾病故事,讓人們有機會傾聽曾經被科學的理性話語所排斥的感性聲音。以敘事醫學為代表的醫學人文精神的回歸提醒我們在醫學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培養醫學生重視“人”的個體屬性和內心世界,強調重構生命的意義。觀看醫學影視作品后,讓學生就影片中所揭示的問題進行人文維度的討論或故事分享,可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相啟發,共同探討,幫助挖掘其自主學習的潛能,還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發其學習的熱情,提升其主動參與的意識。以電影《再生之旅》為例,影片講述了一位平時十分自傲而冷酷無情的醫生,發現自己喉嚨中長了一個惡性腫瘤后不得不從醫生變成病人并在他自己服務的醫院接受治療的故事。美國醫生LewisThomas曾經說過:“醫學中最難學的部分之一,就是患者的感受。”通過觀看這部電影,學生們可以探討目前社會上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以及應對的方法。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價值觀。同時,醫學生也可以在這部影片的基礎上嘗試以醫生和患者的雙重身份來記錄自己的患病及治病的故事,通過書寫“平行病例”并與“同事”進行討論和交流的方式進一步構建自我關系和人際關系,從而幫助促進自身將來從事醫生職業的可持續性。

(三)再現與輸出

“情景再現”是連接醫學人文教育理論和臨床醫學實踐的一個重要紐帶。逼真的醫學案例情景再現能使醫學生提前融入真實的交際環境和任務環境。醫學影視作品中往往包含豐富的醫學案例。一方面,師生在合作的基礎上將醫療影視劇中的案例或自身的一些真實經歷改編成劇本,以戲劇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情景再現,通過親身感受和近距離的觀察研究與反復思考,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可以得到促進,也更容易培養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情景再現的過程中,學生需參與并積極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還要在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中進行轉換,利于培養學生換位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思維方式。在完成相關醫學病例或醫學倫理問題的情景再現后,學生還可通過小組討論、辯論、演講等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借鑒和吸收先進的人文理念和做法,從而提升醫學人文素養。

四、結語

本課題擬從敘事醫學的概念入手,通過整合敘事醫學研究現狀并闡述醫學院校通過影視作品開展敘事醫學教育的意義,探索敘事醫學教育融入影視人文教育的具體途徑及實現方法,進而幫助提升醫學生的生命倫理素養和醫學敘事能力,從而為醫學人文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為推動醫學人文精神回歸、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及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曉霖.敘事醫學人文讀本[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86.

[2]李莎莉.醫學生素質培養方法及醫療影視作品的參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8):53-54.

[3]賀劭丹.從“最好的告別”到敘事醫學人文教育[J].教學與教案,2020(3):119-122.

作者:張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