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鑒賞課程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7 05:40: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影視鑒賞課程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影視鑒賞課程總結

篇1

注意觀摩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以便能盡可能多的選擇,集思想性、藝術性為一體的中外優秀影視作品來給學生賞析。能及時將最新影視動態、熱映影片、中外電影節頒獎典禮、時間、優秀獲獎作品等穿插其中,不僅極大地豐富課程的內涵,更使課程接軌時代。挑選具有電影史上公認的具有思想深度、藝術水準、畫面唯美,情節極富張力、演員表演富有感染力的主流影片和藝術片便成為觀摩片的首選。

二、資料平時多搜集

影視鑒賞課的課程素材需要廣泛搜集并精心準備。本人作為該課程教師,為上好這門影視鑒賞課,本人所用的影視載體均是自費購買的高分辨率的DVD光盤,從不用從網絡上下載的影視資料,以避免影像快進或倒退時操作時影響上課效果,經常利用假期以及周末,淘購一些藝術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影視資料;其次,課程的主題和內容既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又應該高于生活,同時,也可以采用經典與流俗的作品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對比中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另外,所選教材影片做到既能兼顧“藝術經典性”與“類型多樣化”,又能起到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作用,和能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謂的“藝術經典性””指的是,在電影發展過程中,那些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和豐厚的精神內涵,它銘刻著民族文化的輝煌與榮耀,代表著該民族最高的藝術成就及其文明發展的歷程,思想和語言深刻、技術水準高超、藝術價值久遠的名家名片。藝術經典不屬于一個時代,而是屬于永恒。“多樣化”是指影片類型的多樣化和影片敘事模式的多樣化。以經典藝術片作為鑒賞的范本,盡可能照顧到影片的各種類型,對于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是不可或缺的。

三、內容講授多角度

對于影視鑒賞課,授課所選用視頻資料的主題和內容,既要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聯系,同時也要高于學生生活,同時,一部電影每個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作為教師,在教和學的互動中,引導學生對某一論題展開多層面、多視角、多維度的討論,在講授課程中,可以對影片的內容進行多維講授、多角度賞析,讓學生在探討中啟發心智并領會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并盡可能多的使同學們了解到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其民族自信心。比如,在講到電影《霸王別姬》時,分別從一個主題:迷戀與背叛;兩段歷史:京劇的歷史、中國近現代史;三角關聯:小說作者李碧華、電影作者陳凱歌、演員作者張國榮;對劇中四個人物進行剖析,以及對電影的音樂、服裝、化裝等進行簡要的分析,幫助學生能進入電影。

四、電影知識多串聯

在講課中,運用以點帶面的方式,不僅僅讓學生了解某部影片,還讓學生對與此聯系的某類電影現象和導演、演員的著名作品能有所認識。例如在欣賞戲曲電影時,首先應是學生了解戲曲的基本特點。即:戲曲歌舞化,表演程式化,角色類型化,劇種特色化等;針對進行分析;通過電影劇情、角色扮演、演唱流派、戲曲音樂等進行分析,易于理解影片內涵,做到了班級普及戲曲知識、校園弘揚民族文化、拓展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在介紹戲曲電影的藝術形態外,可對影片中的蒙太奇、長鏡頭等電影語言的運用進行介紹。總之,通過賞析不同的影片,能對影視傳達的歷史、人文、生態、風俗等有進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欣賞老師精心挑選的影片,使學生不僅掌握影視基本知識和影視美學風格的特點,還對他們人格的塑造、品質的培養、情感的豐富都起到潛移默化的功效。

五、影視時事多引入

從電影誕生到今天,已有百余年歷史,無數電影藝術家為人類貢獻出了不勝枚舉的中外經典電影,從默片到有聲,從色彩單一到五彩繽紛,電影見證了科學技術對藝術的影響,經典已有許多,新作層出不窮。但是,由于課程性質一般作為公選課和課時的影響,單靠影視鑒賞課來進行賞析的影視作品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觀影欲望和需求的。在講授影視鑒賞這門課時,除了影片本身致敬經典外,把握青年學生的獵奇求新的心理特點也尤為重要。除了分析經典電影、解讀精彩片段外,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掌握相關資料和信息,把經典和時尚都介紹于學生。使同學們了解同齡人所關注的話題、評論等。這些影視時事的信息介入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引發電影熱情,培養思想獨立無疑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比如,在上課中,我會引導學生了解最新的影視動態,比如世界的三大電影節的代表性電影、今年的《大話西游》20年、電視劇《紅高粱》的播出、高倉健的去世播放《千里走單騎》等,都可以使同學們重溫經典,感受傳奇。

六、課堂引導多思考

影視藝術被稱為“第七藝術”,融匯了文學、戲劇、音樂、繪畫、雕塑、舞蹈,以及聲、光、電、色彩等一系列藝術因素和科學技術成果,成為綜合能力強,表現能力極為豐富、生動,審美價值極高的綜合藝術形式。對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構建健全人格,具有潛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講課中,能感受到大多數學生對影視藝術的鑒賞停留在注重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喜歡有頭有尾的故事,追求圓滿結局的中低層次上,因此培養一種與影視藝術相適應的審美眼光是很有必要的。同樣一個藝術作品,不同的人鑒賞所獲得的效果并不一樣。我們將文藝鑒賞劃分為上品文藝鑒賞、中品文藝鑒賞和下品文藝鑒賞三個層次。劃分依據重在兩維:一看鑒賞心理活動過程是否完整;二看鑒賞理解是否合情合理,深識堂奧,富有創造。文藝鑒賞的完整心理過程包括“直覺體驗認識”三個階段。“直覺”就是不假思索地感知作品;“體驗”則是對作品獲得初步美感之后的再理解、再確認;“認識”就是藝術享受與藝術判斷融為一體后再反觀作品的最高審美把握。歌德也曾將藝術鑒賞分成三個境界:一是不假思索地享受美;二是只作判斷不享受;三是在享受的同時作判斷,在判斷的同時進行享受,并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再現作品的精髓。此所謂三種不同境界,它們的關系是由淺入深、逐層遞進的,實際上這與文藝鑒賞完整的心理過程基本一致,不過“享受”應該貫穿鑒賞活動的全過程。

七、課外影評作總結

篇2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

在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核心動力,音樂課堂必須圍繞學生興趣培養展開,對學生實施感化教學。只有學生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學習的欲望被激發,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音樂學習中。音樂鑒賞課堂的導入是一個過渡環節,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從他出集中到音樂鑒賞課堂之中,實現高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筆者認為,音樂鑒賞課堂的導入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緊抓學生心理,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音樂課堂中。在長期的音樂鑒賞教學中,筆者總結了以下的鑒賞課導入方式,希望能夠對廣大高中音樂教師有所幫助。

一、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高中階段,學生學習時間緊,強度大,開門見山式的音樂鑒賞教學對提高課堂效率作用顯著。教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傳達給學生,實現鑒賞課堂效率的最大化。這種教學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主題鮮明、目標明確,課堂節奏明快。在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中,開門見山式的教學策略是教師最常采用的方式。課堂伊始,教師闡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安排學生迅速瀏覽教學內容。此后,結合教學目標實施音樂鑒賞的課堂教學。整個課堂思路明確,課堂安排清晰明了。對于很多新教師,這樣的教學方式再好不過了。例如,在進行小提琴名著《梁祝》的教學中,整個作品時長27分鐘,故事情節可謂家喻戶曉,最適宜采用開門見山式的鑒賞教學策略。簡單的課堂導入可以像這樣:梁祝的愛情故事想必大家都了解,相關的影視作品大家也肯定有所涉獵。在本節音樂鑒賞課中,我們將圍繞小提琴名奏《梁祝》展開教學,讓我們在婉轉的歌聲中一起去領略梁祝的愛情故事。此時,教師務必言行對學生的影響,言簡意賅、直接有力,針對學生的需求和教學目標,實現高效的鑒賞課堂導入。

二、設置疑問,導入教學

思考起源于疑問,疑問是創造力的來源。通過在音樂鑒賞課堂之前設置恰當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參與鑒賞課堂的欲望。通常學生的思維和疑問是聯系在一起的,學生產生疑問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在思考的過程。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趨向于自主化、創新化。只有學生勇于思考,敢于提出疑問,音樂鑒賞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才會不斷增加。因此,教師必須結合學生思維模式、智力因素等綜合情況,對音樂鑒賞課堂設置合理的疑問,實現有效的課堂導入。例如,在對中國傳統國粹京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問:你們知道京劇中的角色有哪些嗎?京劇中的臉譜是什么含義呢?京劇演奏常常需要用到的樂器有哪些?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們必然會對本節課的京劇教學產生很多疑問,京劇的迷人魅力到底在哪呢?教師可以設置與課堂相關的疑問,循序漸進,逐層揭曉謎底,讓學生們感受到音樂鑒賞課堂的趣味。當然,設置的疑問也可以是與課堂無關的,只要能夠激發學生本節課的音樂鑒賞學習即可,具體情況教師可酌情處理。

三、類推類比,相似教學

音樂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各類音樂知識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或相似、或相異。音樂教師不妨使用類推類比式音樂鑒賞教學,提高鑒賞課堂的導入效率。類比類推教學,既是在課堂開始,提出兩個相關的音樂知識進行比較教學,將兩者的共同點、不同點進行枚舉,在兩者的比較中實現音樂鑒賞課堂教學。通過類推類比教學,使得對比事物形象更加鮮明,能夠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師在進行《印象主義音樂》的鑒賞教學中,通過印象派繪畫與印象派音樂進行類比教學。印象派創始人莫奈曾在不同的時間段內繪畫了多幅《里昂大教堂》,不同時期的作品無論是色彩還是畫風,都顯露著印象派繪畫風格的變化發展。教師可以將莫奈前期和后期的《里昂大教堂》進行對比,指引學生觀察其中的色彩變化,突出虛實的變化。印象派的突出特點就是朦朧美,通過印象派繪畫中色彩的朦朧美類比出印象派音樂中的朦朧美,達到印象派音樂鑒賞的導入式教學。再比如,在《影視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有聲電影抹去聲音,給學生們欣賞。通過聲音的切換,讓學生們感受到音樂在影視作品的重要作用,導入影視音樂的課堂教學。

四、才藝展示,游戲導入

篇3

關鍵詞:音樂教學;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課件;實踐探究;興趣;想象力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普及,多媒體信息技術正日益深入教育的每一塊領地,沖擊著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加快變革。隨著音樂課程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相互整合、相互滲透,如何用好信息技術及相關音樂信息技術軟件,開發、研制與其相應的信息技術教學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音樂審美體驗,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等問題是擺在我們所有音樂教師面前的新課題。《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根據現代音樂教育的趨勢和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明確提出在音樂教學中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以擴展音樂教學容量、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要求教師“應積極開發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網絡交流課程資源。”基于這樣一個大背景,現代中學音樂教學模式必須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和當今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研究網絡信息時代中學音樂教與學的新規律,構建網絡信息時代中學音樂教學的新模式。近年來經過我的反復摸索、實踐和探究,在使用信息技術和音樂信息技術軟件開發、在音樂課上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課件方面有了不少成果,現將我的一些有效嘗試和教學實踐梳理總結成文,以饗讀者。

一、多媒體信息技術課件在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依據,又是教學的結果,是教師根據課程內容的要求,從學生需求的角度出發的。課件的形式是課件結構的外在表現,除了受制于制作軟件和制作水平的因素之外,主要受音樂課時的類型影響,根據音樂教學課時類型的特點一般分為感受欣賞類、游戲情景類、操作練習類、表演制作類,這些課件的結構形式,可以單獨設計,也可以融為一體。例如,“熒屏樂聲”是人音版音樂教材七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其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影片《音樂之聲》《冰山上的雪蓮》《我心永恒》《悍牛與牧童》中歌曲的學習與鑒賞,了解豐富多彩的銀幕世界,了解各類影視音樂在影視中的重要作用,接觸影視文化藝術,學會鑒賞影視音樂,在鑒賞電影音樂的過程中了解影視歌曲的豐富文化內涵。通過影片《音樂之聲》中歌曲《雪絨花》的歌唱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通過“管弦樂器”的配音練習,激發學生對影視音樂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欣賞能力與創造能力。由于本節課中有著豐富的視聽內容及影視創造性練習,多媒體信息技術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為本課創設了一個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圖文并茂、形象逼真、動靜結合的教學環境,增強了信息對學生刺激的深度和廣度,調動了學生全新的視聽感官聯動,從而為學生學習鑒賞音樂提供了積極的幫助。因此,根據這樣一個教學目標和內容所確定的多媒體教學形式,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視聽聯覺,增強音樂文化信息的攝入量,提高音樂文化品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意識是不容置疑的。

二、音樂教學中對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課件的反思

從本人對身邊同行的了解和調查來看,音樂教學的信息化技術、大多數老師的信息化、數字化音樂教學仍處在“拿來主義”階段,或者要請人幫忙,對與信息化、數字化音樂教學有關的應用軟件還不會使用,甚至缺乏了解,因此要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在音樂學科中的作用,就必須通過適當的培訓和學習來提高音樂教師的多媒體信息技術素養,提高其與音樂教學有關聯的信息化、數字化應用軟件的運用水平,才能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魅力。

實踐證明,信息技術運用于音樂課程教學,打破了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拓寬了接受音樂信息的通道,給了學生更多的音樂學習自與選擇權;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和資源寬廣”等獨特優勢,促進了學生視聽聯覺,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想象力;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其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以及各種音樂教學軟件的恰當運用,使課堂教學中學生反應快速、師生互動性強,增強了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音樂學習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高校藝術教育專業發展

2006年3月,教育部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其中開設了藝術導論、音樂鑒賞、影視鑒賞、戲劇鑒賞、書法鑒賞、戲曲鑒賞等涉及內容十分寬泛的諸多新課程。因此,提升高校藝術教師的專業發展,使其成為懂藝術、懂教育、高修養的專業型人才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校藝術教育學科教師專業發展策略:

1.從課堂教學實踐中獲得專業發展

實踐教學包括課堂實踐教學、實驗室實踐教學和教學基地實地參觀考察教學三部分,其中課堂實踐教學是另外兩類實踐教學的基礎,也是將教學理論轉化為教學實踐的重要紐帶。對于高校教師,課堂教學實踐是提升專業素質的最重要的方式。另外,高校的環境具有學術與教學雙重氛圍,是利于將課堂教學與教學研究聯系起來的。課堂教學有兩大模式:即以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主義教學模式)。對于藝術教育學科的課堂,應以構建主義教學模式為主,以傳統教學模式為輔。如進行理論教學(如藝術導論)時,以傳統的教師講授可提高教學效率,而進行感受性教學(如音樂鑒賞、影視鑒賞、戲劇鑒賞、書法鑒賞和戲曲鑒賞等)時,則應以構建主義教學模式為宜,將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感受藝術氛圍,達到鑒賞目的,受到美的熏陶。

2.從教師培訓中獲得專業發展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良好發展與追求有效的教學過程是人們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教師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職業前景和工作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滿足人們的期望”。①而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教師(尤其是高校教師)若想“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必須不斷汲取新鮮知識,深化專業知識,充實思維與頭腦。教師培訓為這種提升提供了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最有針對性的途徑。

3.從案例剖析中獲得專業發展

案例剖析源于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運用。所謂案例教學法,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撰寫或編輯起來的原始材料、案例報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對一些實際教學情境的描述”。②那么,高校藝術教育學科的案例剖析主要是指高校藝術教育學科的教師,根據所授學科的教學目標及特點,收集一定的課程教學微觀程序,從中理出課堂中本學科存在的問題,并于實踐中找出解決思路。這是一種由實踐到實踐的回歸,即:課堂現象剖析—教學理論探索—課堂實踐應用。如美術鑒賞中的“壁畫欣賞”一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古代壁畫的發展階段為獨立單元案例探究性地開展開放式教學。首先,將我國古代壁畫分為中國古代墓室壁畫、中國古代石窟寺壁畫與中國古代寺觀壁畫三種形式,進而將學生分為相應三個小組。課后學生們分組收集資料,了解該階段的壁畫發展概況、背景知識及技法特點。接下來,教師對學生整理出的資料進行仔細分析,使其規范、簡練而有條理。而后,各組學生派出代表演示本小組的資料、心得及結論,各小組之間可互相評論。最后,老師做出相應總結,使學生對于這種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繪畫形式之一的繪畫手法(尤其是隋唐時期的壁畫)理解更為深刻,并選取適當的題材令學生臨摹,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情操。

4.從教學研究中獲得發展

高校藝術教育學科教師的教學研究就是指高校的藝術教育學科的教師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而細致的研究,以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揭示教學規律,完善教學方法,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可靠的實踐來源。高校的教育不同于義務教育,具有極強的學術性。姚利民等認為高校教學具有“教學任務的多樣性、教學內容的高深性、教學對象的差異性、教學情境的復雜性、教學過程的探索性等特點”③,是“在要求高層次的思考、判斷、選擇的決策過程”。④因此,袪除“教學研究是教育家們的事情”“我們只負責做好藝術上的事情”的思想,應該且必須積極而主動地進行教學研究,這也是教師對學生應盡的義務。

5.從項目實踐中獲得發展

高校科研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所高所綜合實力的重要參考標志。同理,高校教師的項目水平也是評價其教學等綜合水平的一種重要指標。因此,高校教師加強項目能力,提升項目等級對于自身的專業發展及其他各方面的發展均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藝術學科的高校教師也要積極進行項目研究,爭取一些上水平、上檔次的項目,從而推動自身的專業發展。教師在項目實踐中,能極大地提升其理論水平與科研能力。結語對高校藝術教育學科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的研究不應只限于此,其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各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的藝術教育科學研究水平,并結合本校生源、培養目標及教學理念等多方因素,方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美育需要,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體現藝術學科的社會價值,為更好地建設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而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雁芳.當代高校美術基礎教學觀淺談.美與時代(下半月).2008.9

2.王驍勇,祁國榮.高等師范美術創作教學研究.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3.12

篇5

文本細讀要達到預期效果,也需改變教師單純講授的課堂教學模式。講授法是課堂教學經常采用的方法,通過教師的講述、講解、講演,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獲得大量信息,在傳授新知識的早期階段必不可少,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基本知識。但若一直以教師講授為主,則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不利。戲文專業的學生比中文專業的學生文學基礎弱,很容易形成學生學習能力差的誤解。其實不然。以魯迅《狂人日記》為例,學生能夠自主分析出“吃”狂人的有哪些人,但對這些人物形象的解讀卻感覺困難。這種茫然并非是智力問題,而是因為魯迅的作品經常被安排在課程之首,學生此時還不懂文學批評的方法導致一時無從入手。但如果將文學鑒賞的方法單列出來講給學生,必將枯燥無味,不如將方法以問題的方式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問題教學法是將知識以問題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文學鑒賞的過程也可以視為是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學習初期,通常需要教師設計問題,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后期則應逐步轉變到學生提問題。教師安排學生課前閱讀作品,讓學生課前自主探究,課中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提問,一組回答;或者一組將學習成果以學術報告的形式展示出來,另一組則提問質詢。知識的學習之外,探究型的學習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討論則提升了口語表達能力,若再以作業形式課后形成論文,亦可鍛煉戲文學生較為欠缺的論文寫作能力。

現當代文學課程所面臨的另一難題,是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與有限的課時之間的矛盾。由此,授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范例”效用。所選的作品應可起到范例的功能,授課過程中也應注意總結、歸納文學鑒賞的規律。以《沉淪》為例,解讀潘先生時很多同學還不能注意到其“先生”的身份,之后再看“他”,則能很快注意到其“留學生”的身份,并由此身份入手對人物加以分析和評判;更有部分同學將這一知識分子形象與狂人、潘先生等知識分子形象相對比,反思現代史上知識分子的道路與命運,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水平。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現代教學方法的運用,要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強調教師的教法歸根到底是通過學生主體活動來獲得效能,著眼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而正所謂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漁,傳統教學法與現代教學法的交互運用,是學生掌握文學鑒賞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

二、文學鑒賞與專業實踐的融合

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學生而言,與研究能力相比,他們更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實踐能力。這也是他們對理論類課程興趣不高的一個原因,是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掣肘,卻也是創新的切入點,若能發揮文學與戲文的雙重優勢,則將實現雙贏。講授與表演的結合,是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講課程可選用的教學方法。表演是戲文學生的必修課,也是他們的興趣與特長,將表演帶入課堂,截取文學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表演并加以陳述,能夠檢測他們對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活躍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巴金的《家》為例,可表演覺民逃婚后眾人的不同反映,演完后開放“觀眾”進行點評。在互動環節中,對覺新幫覺民說話到底有幾分真心等問題經常產生分歧,“演員”表演時對人物內心的揣摩與“觀眾”對人物的認識在碰撞中激發思考的火花,在討論中加深了對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的加入弊端在于所需時間較多,即便課前準備所耗費的時間不計,一節課時間學生表演加上點評與討論,最多只能完成一到兩個片段,很難全面鋪開。若要實現全部學生的參與,所需課時量占的比重勢必過多。

當下社會,早就已經進入了“讀圖時代”,“標志著圖像主因型文化取代傳統的語言主因型文化。”圖像文化的流行對于以文字作為表達手段的文學來講是巨大壓力,而當大眾習慣于通過各種影像資料側面了解文學文本時,誤解與偏見也隨之而來。但與其排斥,不如將影像資料引入課堂,化危機為轉機。影像之于課堂教學的負面影響也不能不重視,其一是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其二是難以體味文字之美。對于不喜閱讀文字、只通過電影或其他藝術形式了解文學作品的學生而言,作品是以一種固化了的形象出現的,這就弱化了小說為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再者,電影與文學作品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在轉化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改編,一部分圖像無法或很難展示的部分必然會丟失,其他內容也會經由導演或編劇的理解產生一些“誤差”,或增或減或變。

篇6

影視文學在三年制成人教育中國語言文學專業中,是與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課程一樣,當作學科專業基礎課程來規劃和安排的。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向學生介紹影視文學基本理論知識、中外影視史上主要藝術思潮與藝術運動,分析鑒賞各個階段代表性的藝術家和作品等。使學生對影視文學有一個較為全面系統的了解,并在掌握影視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培養和提高對影視文學的鑒賞能力,使學員能夠進行比較專業的影視文學批評和影視評論文章的寫作,進而讓學員深刻理解作為影視藝術之構成部分的文學劇本,更好地理解文學,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因為影視文學事實上是一個紛繁復雜、內涵豐富的大范疇。作為該課程的主講教師,教學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對著許多實際問題和障礙。美國著名學者弗蘭克•托馬蘇洛指出了影視課程可能采取的5種途徑和角度,即“美學文本角度、技術角度、產業經濟角度、社會文化角度、史學角度”。[2]弗蘭克的劃分基本涉及涵蓋了電影學的方方面面,但受課時、講授者本人研究興趣等因素的限制,教學中要兼及這5種途徑和角度幾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我們結合開設成人教育影視文學課程的特點,制定了該課程的講授途徑和視角,即以技術演進角度為基礎,以社會/文化角度、美學/文本角度切入為主導,也力所能及兼顧產業/經濟角度、史學角度等。

二、讓合適、優良的教科書成為獨立思考的基礎和“跳板”

良好的教材是講授任何一門課都必須具備的條件。伴隨著我國影視教育的逐漸普及,各式各樣的影視教科書大量涌現,僅以影視文學為例,其教材版本已多達60余種。面對眾多的教材,選擇教材的標準應符合課程的基本教學定位和目標,應針對院系專業、學員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應盡量做到“以教材為主線,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因為教材是相對比較穩定的,而對于影視文學的闡釋卻會隨著社會文化浪潮的嬗變而不斷地迅速調整和變化,針對相對固定的教材,可適量地增加一些新的觀點,讓學生發現一些新的問題,鼓勵和啟發學生跳出教材,甚至質疑教材。如對中國上世紀30年代的商業電影闡釋,有的教材簡略地將其介紹闡釋為“庸俗的小市民電影”。針對這一觀點的保守和偏執,可以放映一些20世紀30年代商業電影的具體片目,適當補充有關背景資料———上世紀3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大都市上海商業繁盛發展的狀況,讓學員思考和討論“電影與觀眾、商業之間的關系”等問題,這也許可以較好地突破和超越相對穩定的教材固有闡釋。美國著名電影教育專家羅伯特•卡爾菲曾指出:“教材必須能夠促進思考,促進問題的解決和真正的理解,教學才能擺脫老套模式。被動地閱讀一些陳述內容不會產生深刻且融會貫通的學習效果,只有從幾個層面深入教材內容:從事例入手,同時對事例提出疑問,探求更深廣的內涵,將新的信息與先前的知識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夠掌握真正的概念和技巧。”[3]

三、精選觀摩影片,從“講授作品”到“研討文本”,雙向互動

影視文學教學中,首先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材料的選擇,即在浩如煙海的中外影視作品中進行鑒別、遴選。學生想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到影片的遍覽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將電影史上的“珍珠”挑選出來,即精心選擇觀摩影片,再用富有邏輯的知識體系把它們作為一些互有關聯的“珠子”串起來,呈獻給學生。在這里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首先充當的是“把關人”的角色。[4]23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觀看。有教育專家指出:“在這個傳媒操縱的時代,我們急需掌握評判的能力以抵制各種各樣媒體強大的攻勢,我們最不該做的就是向學生灌輸從書上生搬硬套的想法。明智的做法是:不折不扣地理解,敏銳地探察盲點和隱藏的細節,最后還需要批判、疑問、質疑……我們必須停止講授作品,而要開始研究文本。”[2]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強調作品的年代,這就意味著必須重視和關注文本不同層面、角度的釋意。學員看完一部影視作品,會有多種多樣的反應和感受。教師這時不應采用教科書上的一家之言束縛學生,而應讓學員展開對影片的討論,啟發和鼓勵學員把自己獨特、鮮活的感受盡可能自由地表達出來。教學實踐證明,這種對文本的重視和探討是富有意義和卓有成效的。每次觀摩完一部影片,教師都要組織學員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學員不是跟著教科書“鸚鵡學舌”,而是各抒己見,真正實現了以“我心、我思”讀電影。優秀的影視作品會在討論中從僵硬的闡釋嬗變為鮮活的思想和啟迪。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項工作。第一,精選影視欣賞節目。按照電影/電視、國際/國內、大片/低成本電影、藝術片/商業片、歷史片/現代劇等標準,選擇涵蓋面廣、代表性強的影視作品組成一個欣賞體系。在此基礎上,建立影視欣賞節目庫,儲備世界上著名的影視節目約1000部(集)。第二,深研模式。認真分析好萊塢電影類型片生產模式,以2課時100分鐘為一個完整的時間段限,按照時間分布、情節設置、設置的不同要求,將影視文學課設置為12個片段。各片段之間縱向深入,不同片段間橫向展開。淺中深三個層面結合,即將淺顯的背景知識介紹、影視節目觀看與中層的學生討論、影視信息傳播與深層的學術研究、理論分析三個層面結合在一起。6大手段相互結合,即將文字、圖片、聲音、動畫、影像、解說等6大手段融合在一起。首尾兩端銜接好,即上課有導入語、下課有提示語,中間有時間顯示,把握好教學節奏。采取總分總三大結構,即映前介紹,映后問答,答后評說。3次重復5個環節,即每2次課放映3次節目,每次都有背景介紹、圖片欣賞、片段觀看、我問你答、教師總評5個環節。第三,持續完善。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聽取專家、學者的建議,將教學模式不斷完善、精益求精,力求整體完備與細節完美的有機結合。建構類型片似的影視文學教學模式,既在理論上可行,又在實踐中可以操作。從可行性上講,類型片與教學模式是異曲同工的。類型就是歷史規定性的積淀。類型片是隨著電影的大量生產以及對觀眾的意見反饋整理后,總結出的受觀眾喜愛的十幾種有著固定模式的影片,并且每一種類型都有其成功的范例可以學習。這種電影的創作模式,對電視節目的編排和電視品牌欄目的發展都有相當的啟迪作用。同樣,類型片對于影視文學教學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四、以教師為主導,橫向拓展、縱向訓練,全面提升學員的影視藝術鑒賞評論能力

建構一種不同于傳統被動、單向的課堂關系,對學生的獨立、自主思維予以肯定和鼓勵,這是啟發式教學應有之義。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在專家的精深理解與學生常識理解之間提供溝通、印證和碰撞的機會,讓學生參考專家觀點自我思考,直至擺脫自己不成熟的見解,使學識和見解不斷增長。初涉影視專業的學生大都具備敏銳的感受力、獨特的思考力,但系統的知識構成、寬廣的學術視野以及深刻的洞見卻是他們所缺少的。針對這一實際,課題組成員在課程規劃上,以影視文學為中心,又相應地增設了相關拓展課程。比如中外電影史論、港臺電影簡評等課程,一方面在作品作者方面進行擴展與補充,另一方面在理論、評論等角度加以強化和深化。教學中相關時代的文化藝術思潮是把握和理解一部影視作品的基礎和前提,是積極、多元討論的觸媒。之后則是專業的鑒賞品味、品評討論水準的點“睛”環節,即相對理論化的概括和提升。我們在面授教學中,以老師講授為主,輔之以少量課堂交流和討論。自學階段,教師充當的角色是引路人和研究方法的指導者,鼓勵學員開拓更多的個人興趣點和研究方向,發揮學生閱讀原著、課外自學的積極主動性,由學員自己去探索、充實和歸納具體研究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最具有價值和意義的是針對一個學術問題的深入探討與交流。這個階段學員們應該具有一種更加積極、更加介入的狀態,探討的話題更多的是學員們大量課下閱讀、觀摩品味、獨立思考和質疑所帶來的。

五、注重課堂與課外、學習與練習、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促進

影視專業教育與傳統基礎學科的最大不同是它的實踐操作性,這就要求學員必須既動腦又動手。教師遵循預習、學習、復習連續互動的模式,在課堂上講解和闡述基礎知識點,給學生布置預習和復習作業,在此基礎上,教師再作最后的理論歸納和總結,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課堂有限時間中獲得的知識可以得到拓展和深化,對于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能力大有裨益。此外,需要特別關注和努力探索的是,要積極鼓勵學員利用業余時間寫作影視劇本,創作、拍攝DV短片等創作實踐活動。活動中學員自然會把平時學到的知識、領悟到的體會運用于自己的創作和動手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和障礙,學員會積極地反觀影視作品,主動學習、獨立思考,收獲和創新會更多。他們自發成立了影視創作小組,在業余時間創作、拍攝作品和DV短片,動手實踐能力顯著提高。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方式是課堂與課外、學習與練習、理論探討與創作實踐的結合及互動促發。讓學員積累較好的影視理論學養,又不斷提升學員的創作與動手能力,使之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學習、反思、創作的良性循環。以上是我們對學員培養的最終目標。

六、目前影視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篇7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藝術通識教育長期不受重視,正如豐子愷先生于1940年寫的《三十年來藝術教育之回顧》中,對中國現代藝術教育表示的失望:“只有藝術科,三十余年來少有改進。最初生吞活剝地闖進學堂的課程里,到現在還是機械唐突地夾在學校的各科中。游離人生,疏遠教育;既不重要,又少效用。今日學校的課程表里添加圖畫一小時與音樂二小時,猶之中藥的藥方里添加陳皮兩張,甘草三分,可得可失,無關緊要。”

盡管中國大學現在已越來越重視通識教育,但是藝術通識教育在廣度和力度上比起發達國家相差甚遠。在應試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升學的壓力下,藝術教育已嚴重“先天不足”,大學階段又“后天失調”,由此導致了大學生藝術修養和創造能力的嚴重缺乏。

關于通識藝術教育的現狀

本文以南京財經大學在校學生為對象,展開抽樣問卷調查,得出以下結果:

(一)缺乏較明確的藝術教育理念和系統課程

以南京財經大學為例,通識藝術教育中開設了美學概論、藝術導論、美術鑒賞、中外音樂鑒賞、影視鑒賞、戲劇鑒賞、舞蹈鑒賞、書法、設計藝術鑒賞等課程。在調查中,學生對目前藝術類通識選修課程設置的滿意度僅為20%,60%的同學認為一般,20%不滿意。調查問卷問及“你最后一次上美術課是在什么時候?”,39%的同學回答道:“在上初中或更早時。”20%的同學甚至都不記得具體時間。在問及對課程的建議時,一些同學在問卷中寫道:“希望學校能切實豐富通識課內容,使學生能學到真東西,而不是流于形式。”“應該針對不同需要開設更多的學科。”“希望能開設獨立的選修課,所有同學都有機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門藝術課程學習。”“我校對藝術通識教育的重視程度很低,有必要改進。”“增開此類課,選擇有水平的老師,改變上課模式。”“希望能開設舞蹈方面的課程……”從調查看出,課程多停留在鑒賞層次,涉及的門類不全面,缺乏較明確的目標和課程系統。究其原因,主要為目前普通高校現有的通識教育模式下,藝術教育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通識教育的概念,是“讓一個國家的所有專業的大學生能有一個共同的知識體系、文化背景。”

它能塑造年輕人強烈的文化歸屬感,意義巨大。以美國為例,通識教育的核心是西方的人文經典,“它讓美國重新認識到自己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意識到它與自己的歷史文明的關系。”是美國大學生命力的源泉。如哥倫比亞大學,新生入學后必須先修四門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文學人文、藝術人文、音樂人文和現代文明。藝術人文(ArtHumanities)教學生如何欣賞、思考,并批判性地研討視覺藝術,將建筑、雕塑、繪畫、工藝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放在其形成的歷史背景中加以理解,有嚴格的教學要求和目的。麻省理工學院自20世紀40年代起,就將正規的藝術課程納入學科體系,其音樂學科是專業的,學生是非專業的,輔修藝術的。

除了復旦等少數重點高校將藝術教育作為全體本科生的核心通識課程之一,多數高校藝術通選課都是在原有專業課不動的基礎上附加,學生忙于選課和完成學分。這種通識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直接導致了藝術教育理念的薄弱。在課程名稱、課時分配上,都如同蜻蜓點水,沒有較明確中心靈魂和系統的培養目標,藝術鑒賞類課程恰似學生課外的“小甜點”,學生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把自己當作一個局外人,很難進入到內心對審美的興趣和思考的過程,體現不了“通識”教育的實際意義和真正目的。

(二)忽視藝術實踐和體驗

調查顯示,90%非藝術專業的同學希望能在業余時間參各種藝術實踐。比如:“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去操作樂器、參與舞蹈”、“開設與電腦制作有關的設計課程”等等。學生在藝術實踐中表現的成敗、好壞并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讓他們參與到其中,每個人只有在忘我的情境中,才能放松心靈,從而尋找到藝術給人帶來的空靈和詩意。否則,他們所掌握的永遠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識,而無法進入到內心的體驗,無法體會藝術的樂趣。因此,加強課程的可操作性,給學生適合的實踐和體驗是急需解決的另一個問題。

對通識藝術教育課程建設的思考

(一)真正從制度和管理上進行總體規劃

豐子愷先生說,“藝術教育是很重大很廣泛的一種人的教育”,作為一所現代化的大學,不是開設幾門鑒賞課程,請幾位老師,一本教材、一間多媒體教室,每周二課時站在講臺上,就可以完成全校20000名學生的藝術教育任務了。學校的藝術教育改革,應真正從制度和管理上進行總體規劃。自1912年先生在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把美育列入國家教育方針,到朱光潛先生強調美育的根本任務是使人性自由,是“養性怡情”,到豐子愷強調“事事皆可為藝術而人人皆得為藝術家”。在人心浮躁的今天,我們更應當認識到,藝術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核心使命是無可替代的。

即便是哈佛大學這樣藝術氛圍已非常濃厚的世界名校,仍在不斷探索藝術教育在大學中的作用。例如,2008年12月,哈佛大學藝術特別工作委員會受哈佛歷史上第一位女校長安德魯•福斯特委托,出臺了歷時一年寫就的長達63頁的《特別工作委員會藝術專題報告》,進一步強調藝術在大學中的崇高地位。她要求工作委員會就如下問題提出建議:“在管理層面或制度方面,怎樣才能更好地支持哈佛的藝術發展?”“需要哪些具體的組織去推進我們的目標?”《報告》首頁中寫到:“如果我們希望校園內充滿了創新與想象力,如果我們要在所有學科領域教育并培養創造性的心靈,如果我們要為21世紀作出貢獻,那么,就必須使藝術成為這所大學認知生活的組成部分:因為,與科學、人文一道,藝術——既是體驗性的又是實驗性的——是無可替代的知識手段。”

在課程學分上,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在其全部本科課程中占的比例,通常最少不低于五分之一,而我國通選課目前只占本科全部學分的不到十分之一。例如,清華大學要求學生必須選修13個學分的人文科學與文化藝術類課程,而麻省理工學院要求在二年級時必須修滿8門社科、人文、藝術課程,拿到32個學分才能畢業。我們不可能照搬國外的模式,但應把藝術教育列入通識教育的核心,通過課程體系的調整,使藝術課程既顯重要性,也更具操作性。(二)藝術教育和人文教育交互構成,形成系統性的課程體系和目標當我們重新思考藝術通識課程到底該如何開設,如何教?目的、標準、效果是什么?我們就必須回到通識教育的根本目標上。

通識教育是基于對人與社會本質的認識而提出的一種大學教育思想和培養策略。甘陽先生寫到:“通識教育的根本是追問在任何時代、任何變遷下,最基本、最不會變的東西是什么。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可以訓練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對倫理問題、人生問題的看法等等。”什么是人與社會最基本的東西呢?應當是我們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它們包含在千百年來的文學、藝術、哲學和宗教里。正如宗白華先生在《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中寫道的:“哲學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兩者之間表達我們情緒中的深境和實現人格的諧和的是‘美’。“文藝從它左鄰‘宗教’獲得深厚熱情的灌溉,文學藝術和宗教攜手了數千年,世界最偉大的建筑雕塑和音樂多是宗教的。”“文藝從它的右鄰‘哲學’獲得深雋的人生智慧、宇宙觀念,使它能執行‘人生批評’和‘人生啟示’的任務。”

“我們對藝術的欣賞是植根于文明、植根于傳統、植根于社會多方面的。”藝術通識教育應首先在“形而上”的層面將藝術發展的思想、歷史過程呈現給學生,將藝術與文化、歷史和社會的發展關聯成一個完整的人文知識體系。它首先不是某種單純藝術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是文化與思想的傳承,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英國著名藝術史家貢布里希在《藝術發展史》中說:“整個藝術發展史并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革史。”在課程設置上,如果將中國文明和外國文明作為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那么可將藝術發展史合理地貫穿其中。比如,講到西方文化,就會談到希臘歷史,談到希臘的文化,就必然涉及到古希臘的藝術。而講到中國古代文人畫,又必然離不開詩歌,離不開佛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等。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課程既是相對獨立的,又是完整而又關聯的。課程需要有精心的整體的規劃,由不同專業的教師合力承擔不同的教學版塊,應有嚴格的教學目標。如此,在有限的課時內較全面地把藝術和哲學、歷史、宗教的相互影響結合起來,強調藝術的文化理念,強調人類文明的發展,力求給學生建立一個較完整的中西方的人文思想體系。

這樣,首先可以避免選修課式的泛泛了解,而能真正幫助學生比較深入地進入藝術人文領域。其次,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性”的發展態勢下,對中西方人文思想脈絡的認識將有助于中國年輕一代對本土傳統文明認識的回歸,從而構建中國社會的“文化自覺和自信”——這是社會創造力的源泉。

(三)構建多層次的藝術課程實踐

在藝術人文核心課程之外,學校還要給學生提供多層次,多方面的藝術實踐課程。藝術實踐和體驗是藝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美國藝術教育家瑪麗•埃里克森曾寫道:“與其說藝術只是一件東西,還不如說藝術是一種活動。”

從圖畫到音樂,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語言,它是鮮活的,有思想的,是從內心生長出來,有生命力的。它培養了的審美直覺和想象洞察力,藝術實踐課堂是釋放心靈、享受個人創造力的地方。如何兼顧不同層次的需求,營造多方面的藝術環境,是課程設計的重點。為了避免形式主義和學生混學分的通病,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藝術素養的差異,在教學設計上細化:

1.可將課程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小班化教學,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教師秉承精講多練,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比如清華大學在藝術實踐課程體系中,實行綜合性分級教學的課程體系,將因材施教的理念與方法貫穿大學本科在4年課程設計中。藝教中心設計了基礎藝術實踐課,綜合性分級教學藝術實踐課,高級藝術實踐課3個層次,分布在不同的藝術門類教學中。

2.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的課程選擇。例如,濟南大學在國內首創的短課時通選課。短課時通選課一般控制在16課時以內,最短的8課時,教學時間短、內容精練,可在1學期內多次開設。

3.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結合,每種藝術社團配備專業教師定期指導,并承認老師一定的工作量。學生則在藝術團通過藝術表演課程拿到學分。例如,北京師范大學新生在完成大一的美育基礎理論學習之后,二、三年級學生每學期必須參加4次以上課外藝術俱樂部活動才能獲得大學美育的2個學分,也才能通過畢業資格審查。

4.課程門類多樣化,除了聲樂、樂器、舞蹈、書法等傳統的課程,還應增加視覺藝術類課程的實踐,如網頁制作、平面設計、影視制作等。通常,影視、設計等課程以鑒賞為主,忽略了同學們在現代生活中審美需要的構建。在網絡時代,和大眾關系最直接的是設計,人人都受惠于設計,并有可能參與設計。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設計軟件的大眾化,設計將不僅僅為專業人員所掌握,很多著名的設計師并不是學設計出身。

此外,藝術學院的師生要加強與其他院系的互動,在校園中舉辦更多公開的藝術表演、展覽等,使人們在校園中能看到、接觸到藝術氛圍。

篇8

關鍵詞:影視藝術 高等教育 作用

我國的影視藝術教育,現已納入素質教育的范疇,在提高學生影視欣賞水平、藝術修養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1996年原國家教委頒發了《關于印發的通知》,把“大學影視鑒賞”等藝術課程的開設強調為“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藝術教育由此開始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包括影視藝術教育在內的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普通高校中加強包括影視藝術教育在內的藝術教育是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需要,是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要。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這種人才應該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影視藝術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影視藝術教育,可以促進大學生認識社會,了解人生。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和不斷發展的人生階段,渴望認識社會,了解人生,而影視教育正是通過具體、生動、可感知的藝術形象再現現實社會的多彩畫面,描繪各個時期的社會生活,使青少年從中了解各個時代的社會生活,歷史發展的狀況從而提高認識社會、了解人生的能力。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就是一面正確的旗幟,能夠引導青年學生正確地認識社會,了解人生。

2. 影視藝術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

由于藝術具有審美、認知、教育和娛樂等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等特點,因此藝術成為審美教育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形式。影視藝術作為最具有活力和影響力的綜合藝術,在藝術教育和審美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顯而易見的。影視藝術有視聽兼備、聲畫并茂的藝術魅力。有些比較容易理解,但有些影視作品就不那么簡單,它必須由專業教師的指點和引導,學生才能真正深入解讀影視藝術作品的形式與內涵,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影視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3. 影視藝術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大學生通過欣賞優秀的影視作品,在潛移默化、寓教于樂、以情動人中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和啟迪,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一部好的影片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它能夠端正青年學生的品行,樹立良好的風尚,使人們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發生深刻變化,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4. 影視藝術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篇9

高中語文新課標的實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對老師的評級系統卻不夠完善,從而導致選修課的監督制度不嚴厲,使得選修課的教學質量難以提升上去。然而,高中語文的考試中也會涉及到選修課的知識,評價系統的不完善,使得選修課的教學質量提不上去,學生在選修課方面的成績難以提升。

二、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策略

(一)正確設置選修課的教學內容

我們都知道高中語文選修科目較多,教材的種類也多,與當前漢語的教學不相復合。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應該縮短學習,減少課時。從“高中語文選修課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這一點出發,語文選修課的模塊、課程設置都應該加以重視。此外,選修課的學習不能像必修課那樣全面兼顧到,要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們的喜好和擅長進行課程的設置。選修課教材只是提供一些材料,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進行相關的設置,充分利用課本材料,使學習達到最有效的學習目的。此外,老師也可以根據教學的分類目標的不同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例如:選修1中的“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等模塊,其目的旨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與鑒賞的能力,也包括表達與交流的能力,但是實際上老師只看重其中的一個,而忽視了另外一個方面。如果兩個方面都要兼有,就會使得課時不夠;再如:“古典文學文化”模塊,可以分成《古典詩歌鑒賞》、《李白詩歌鑒賞》,一個模塊怎么教,要看老師怎么的拆分,需要老師花時間去思考。

(二)創設多樣的教學情境和評價形式

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這樣對教學方法多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可以根據不同類型以及不同內容,確定出教學重點,從而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老師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創設多種多樣的學習情境。例如:在“主題辯論”“、影視欣賞”“、匯報演出”“、學生講壇”等主題時,老師可以設置相關的情境,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前面講到選修課評價系統不完善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設計出自由靈活,可以提供學生自主選擇的評價內容及形式。例如:在學習《中國小說欣賞》這一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設置以下的評價方案,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做出一個選擇:a、在學習這一節課前,請學生閱讀兩部相關的文章;b、選擇教材中人物進行評價,可以從人物、主題、藝術方面來進行評價;c、圍繞本節所講的內容,組織一個辯論會或者演講會。以上三種評價形式角度不一樣,可以給學生自主選擇的余地。

(三)將泛讀與精讀區分開

篇10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活動”,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學活動,而主要指學生的學習活動。它強調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具有“社會生活化”的特點。

在教學內容上,它往往涉及了語文應用的各個領域,特別是觸及最新和最實用的領域,并與一定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有較強的時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夠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全面反映社會生活對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又能給學生具體生動的感受,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方法上,它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性。在活動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自主選擇,自覺參與。活動課的過程,往往是以學生自己設計安排、學生自我活動為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著重于讓學生在各項具體的實踐和運用中獲取直接的感性知識和生活體驗,著重于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感受、體會、理解。

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如何更好地落實并達成《課標》中有關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呢?下面結合筆者在新課程實施以來的實踐探究以及對學生的指導,舉例如下:

1、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教師的主要任務為指導方法、推薦讀物和組織交流。指導方法包括幫助學生明確讀書目的和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一般來說,讀書目的大致分類有四種:①增長知識,擴大視野;②提高修養,激勵意志;③發展專長,研究問題;④休息娛樂,豐富生活。中學生的讀書目的主要屬于第一類和第二類。讀書方法受讀書目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等等的制約,方法不能強求一律。因此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是指從實際出發,選擇最適合自己需要的最佳讀書方法。適合中學生的讀書方法主要有:①瀏覽。瀏覽的長處是快速而覆蓋面廣,但不求甚解,容易導致讀了許多而腦子里什么也沒留下。②通讀。通讀要求獲得總體印象,幫助鍛煉快速閱讀。③精讀。要求邊讀邊思考,對內容有較透徹的理解。這三種方法各有長短,可以結合使用。

2、詩詞鑒賞。詩詞鑒賞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是難度較大的一項活動,對于初中生來說,尤其如此。針對這種情況,筆者主要是結合課外古詩詞的熟讀、背誦、吟誦等形式來逐步進行詩詞鑒賞。這項活動主要是通過興趣小組來進行,在詩詞鑒賞的基礎上積累千古名句,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3、剪報、貼報。教會學生選擇報紙閱讀,指導學生剪報、貼報,學會收集資料,分類整理。隔一段時間組織學生交流信息,互相傳閱,使收集的信息資料發揮更大作用。

4、創辦小字報。小字報可以說是學生文學書法興趣的發源地,也是學生舞文弄墨的“用武之地”。教師要呵護學生的習作熱情,為學生辦好校刊、班刊提供物質上的便利和方法上的指導。

5、課外練筆。練筆包括寫各種讀書筆記、隨筆、日記、周記等。這種寫作實踐活動要求每個學生都動手練筆,養成較好的動筆習慣。課外練筆的內容大多與讀書活動有關。例如做讀書卡片,邊讀書邊擇要摘抄。讀書卡片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分類整理便于查找,經常翻閱有助于記憶知識條目。再比如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有助于鞏固讀書收獲,整理思想,探討問題,也有益于提高寫作能力。對課外練筆,教師要定期檢查和組織好交流,使學生感到自己寫的東西受到了重視,從而堅持練筆活動。課外練筆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很有幫助,許多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都很重視它。

6、書法培訓。現如今的學生書寫能力大大減弱,而電腦打字的水平卻迅速提高。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開設“書法培訓”興趣活動小組很有必要,尤其是硬筆書法培訓。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可以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體會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加強書法培訓,或者說加強習字訓練指導,對于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甚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都是大有幫助的,可惜的是許多學生對此興趣不大,甚至有的學生認為現在都電腦打字了,根本沒有必要進行習字訓練。針對這種情況變化,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并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激發起對中華文字、中國書法的興趣來。

7、影視評論。影視評論開展得好,不僅吸引學生,而且富有思想教育意義。教師對這項活動的指導,主要是介紹一般的影視知識和及時推薦好作品,讓學生的興趣熱點與社會大眾的脈搏跳躍更接近些,充分利用影視的現實性,學會欣賞和評論。特別是現如今一些不太健康、格調不高的影視作品流行中小學生當中,甚至有泛濫成災的趨勢,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影視評論的指導和經典影視的引導推薦,顯得極為必要。

8、演講、辯論。開展這項活動,要注意與說話能力訓練結合,注意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可以從課前一分鐘講話開始,講故事,介紹名人名言等等,逐步發展為專題演講、即席演講、辯論答辯。這項活動對于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增強自信心,克服靦腆,也有極大的幫助。

9、演課本劇。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對課文進行再創作,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在實踐中鍛煉了語文的綜合能力。這項活動,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干,只要為他們的演出組織好基本的觀眾和安排時間觀看就行了。從初中低年級開始,教師從鍛煉學生語文能力出發,讓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10、采訪、調查。讓學生走出教室,到社會中去接觸了解現實很有必要,有了這種實踐經驗,今后離開學校也不至于因為面對復雜的社會而不知所措。采訪先進人物,革命前輩,也是好的思想教育活動。中學生的調查是一種學習性調查,未必是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父母、鄰居,都可以作為調查對象和調查課題。但是相對來說,調查采訪總是要花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一般不宜經常開展。這項活動比較適宜在雙休日及寒暑假進行,而且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不宜單獨行動。

11、小課題研究。新課程實施以來,研究性學習越來越被教師和學生重視。再加上現在的網絡越來越發達,信息越來越暢通,因此,進行小課題研究對培養學生能力素養極有幫助。《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七到九年級階段“綜合性學習”這一塊內容也提出了目標要求:“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這也正是綜合性學習或者說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根本所在。因此,研究性學習即小課題研究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選修課程。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還可以從更小的方面進行實踐探究,比如,時文推薦、每周一詩、成語接龍、IQ無限、猜謎語等,這些在課堂內外都可進行。

當然,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要充分發揮其優勢,真正取得實效,還有賴于活動過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調控。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試驗和研究中,筆者就感到必須切實解決好下面幾個問題。

一是既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活動課無疑必須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教師切忌越俎代庖,喧賓奪主。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任不管,讓學生自發“活動”。課前對活動的設計,活動中的組織、引導、點撥,活動結束后的總結、點評等等,都需要教師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關鍵的問題是教師必須講究引導的藝術,相機行事,靈活應變。

二是必須切實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活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要促使每一個學生提高語文素質,必須確保每一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積極參加語文活動。決不能僅僅讓一部分學生在“活動”,而讓大部分學生袖手旁觀。因此,設計語文活動方案時,應注意使活動具有較廣泛的適應性,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在組織活動時,應按照分類要求、分類指導的原則,根據活動的內容構成和學生的情況,適當分工,適當輪換,從而既發揮各類學生的特長,又能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學習和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