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普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1:00: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學科普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女醫師醫學科普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問卷研究中使用的《女醫師參與科普工作情況調查表》,是根據社會調查問卷編制的一般原則,結合親社會行為理論自行編制,問題的選項根據調查目的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兩種類型[5]。調查問卷包括4部分:第1部分是情況介紹;第2部分是指導語;第3部分是被調查人員基本情況,共3個題目,包括年齡、職稱和學歷;第4部分是女醫師參與醫學科普工作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共5個方面,包括:①參與行為2題(參加與否、年參與次數);②對醫學科普工作的基本態度4題(必要性、了解程度、參與責任、參與意愿);③親社會意識6題(服務社會、擴展醫學服務領域、結識同仁、同偽醫學斗爭、體現自我價值、幫助民眾);④消極因素9題(工作繁忙、占用時間、回報太低、缺少渠道、商業味道太濃、受邀醫師水平低、受邀醫師責任心弱、科普對象層次低、社會科普氛圍差);⑤其它問題。
1.2調查流程①從女醫師協會會員花名冊中隨機挑選400名會員作為研究對象;②于8月10日前通過郵局將調查問卷寄送給會員;③分別于9月30日和10月30日前,通過電話聯系尚未寄回問卷的會員,請她們填寫并寄回問卷;④對寄回的有效問卷進行分析。1.4統計學分析研究主要采用分層逐步回歸的方法,其中分別以參加科普活動與否和年參與次數為因變量,以基本態度、親社會意識、消極因素的相關要素為自變量。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結果
2.1女醫師參與醫學科普工作行為的現狀通過對324名女醫師調查發現,全部調查對象中有269名(83.0%)女醫師參加過科普講座、電視網絡科普節目、義診服務、科普展覽或資料傳單發放等多種多樣的醫學科普活動。在所有參與過醫學科普活動的女醫師中,近1年內有23名(7.1%)沒有參加過醫學科普活動,87名(27.1%)參加過1次,39名(11.9%)參加過2次,65名(19.7%)參加過3次,32名(10.0%)參加過4次,78名(24.2%)參加過5次及以上。
2.2女醫師參與醫學科普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的分層逐步回歸結果對調查問卷結果分別以參加科普活動與否和年參與次數為因變量,以基本態度、親社會意識、消極因素所包含的條目為自變量,進行了分層逐步回歸。統計分析后從表1可以看出,2個回歸分析的F值分別等于14.02和28.84,P值均等于0.00,表明2個變量與自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的線性關系,基本態度、親社會意識、消極因素所包含的部分變量能解釋女醫師是否參加過醫學科普活動具體行為方差變異的34%,能解釋參加過醫學科普活動女醫師年參與次數方差變異的37%。在預測女醫師是否參加過醫學科普活動的具體行為中,3種基本態度(必要性、了解程度、參與責任)、2種親社會意識(擴展醫學服務領域、同偽醫學斗爭)和1種消極因素(社會科普氛圍差)與之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對激發女醫師參與醫學科普活動有積極作用;3種消極因素(工作繁忙、受邀醫師水平低和受邀醫師責任心弱)與女醫師參與行為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對女醫師參與醫學科普活動起消極作用。在預測參加過醫學科普活動女醫師年參與次數中,2種基本態度(了解程度、參與意愿)與之呈顯著正相關關系,有利于提高女醫師的年參與次數;2種消極因素(受邀醫師責任心弱和社會科普氛圍差)與之呈顯著負相關關系,不利于提高年參與次數。
中職衛校醫學科普論文
1實施醫學科普知識教育的方法
1.1編寫醫學科普讀物
針對問卷調查結果,根據中職生認知水平和醫學知識本身難懂的特點,我們編制了《醫學發展簡史和趣聞》與《醫學科普知識》兩本科普讀物。其中《醫學科普知識》分為人體構造、人體系統、生命的歷程、保健與護理4篇,是我校第一部醫學普及類工具書。兩本讀物明顯有別于枯燥的專業課本,極大地體現了趣味性和科普性。兩本讀物分別用于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通過實例,由淺入深地介紹醫學知識并將醫學知識巧妙地融入教學中,力求生動易懂,把深奧的醫學專業知識變為通俗易懂的醫學科普知識。兩本讀物不僅可以供學生自學,還可作為教師的教學參考資料,從而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2實施醫學科普知識教育
1.2.1課程教學中實施醫學科普知識教育
針對中職生臨床教學和職業教育的需要,我們對學生加強醫學科普知識教育。在內科護理學等課程的教學中,穿插兩本科普讀物所介紹的知識。同時,通過在學校網站上宣傳醫學小常識,開展醫學科普知識講座,組織醫學常識競賽來推廣醫學科普知識,培養學生對專業課程的興趣,加深其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實施醫學科普知識教育后,及時對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習情況進行調查評估。將2010級護理雙證書15、16班學生分別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在課堂教學中增加醫學科普知識的引入與講解,對照組不進行醫學科普知識教育。對比兩組期末內科護理學考試成績,發現實驗組平均成績85.50分,對照組則為79.60分,90分以上的學生大多在實驗組。說明醫學科普知識教育有助于提高醫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知能力。
健康新時代醫學科普論文
1選題要注意內容層面及讀者對象的針對性
1.1醫學科普內容層面
當前,多數醫學科普圖書選題大都重視知識層面和應用層面,側重的是得了病“怎么查”、“怎么治”,而對于傳播醫學科學精神和健康理念等思想層面的內容不夠重視。忽略了從根本上提高人們的健康素養,導致了疾病預防意識弱,得了病過度恐慌,小病大治的過度醫療現象,以及農村求神拜佛乞求祛病去災的陋習,凸顯了人們健康素養的不足。如何響應國家“人人享有保健、全民健康行動”的號召,圍繞健康促進活動、提升人民健康素養方面做好文章,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1.2讀者對象的針對性
有的放矢、量身定做,選題要對準“靶心”,即針對讀者對象的需求進行策劃。鑒于傳統觀念認為老年人年邁多病,需要普及老年病的防治知識,所以醫學科普的讀者對象往往以老年人、婦幼為主。但隨著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加強,競爭的日益激烈給中青年尤其是中年人帶來精神心理方面的壓力,中青年人群也需要醫學保健知識。青少年時期是學習時期,如果能夠為他們普及系統的醫學科學知識,將會對社會文明發展、人類健康進步具有推動作用。醫學作為一門科學,與宇宙、天文、地理、生物等科學一樣,是神秘、奧妙、精彩的,同樣對青少年充滿了魅力,如果針對他們策劃選題,編輯出版一系列圖文并茂或圖解圖注的醫學科普圖書和畫冊,再帶有拼圖或人體解剖組裝玩具,這樣既滿足了青少年求知欲的需求,又啟發了他們奇思妙想的探索精神,寓教于樂的同時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也可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人們對醫學知識的需求是無止境的,要將醫學科學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與健康教育導向的思想層面、人文關懷結合起來進行考量,這樣才能扣準讀者的需求,選好題、出好書。
2選題創新的切入點
醫院醫學科普掛圖設計論文
摘要:醫學科普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醫院里的宣傳掛圖更是對患者和醫護人員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在醫院,醫學科普宣傳的主要方式是科普掛圖的應用,科普掛圖把深奧的醫學理論、研究成果、預防知識、健康知識等通過圖形和文字解說轉化為通俗易懂,易為大眾理解的形式。但不難發現,科普掛圖作為一種最常見科普手段,具有制作相對簡單、傳播面較廣、易于被受眾接受的科普特點,其傳播效果卻不明顯。本文通過對醫院醫學科普掛圖產生的心理影響提出情感化設計在科普掛圖設計中的重要性,以帶動醫院的整體發展,以及讓患者得到更好的就醫體驗。
關鍵詞:醫院;科普掛圖;情感化設計;視覺
在當下人們的需求變更中,人們對醫療體驗和健康的要求在不斷提高,打造醫院視覺形象的情感化需求,從視覺形象的表象層面拓展到精神層面,無論是對醫護人員還是患者都極其重要。醫院科普掛圖作為醫學知識點的重要宣傳方式,其傳播性的最大特點是視覺上的直觀性,科普掛圖作為平面設計中宣傳海報的一種,在傳播知識點的同時也需要注重畫面的色彩和風格是否能被患者接受,甚至是否能引起受眾的注意,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本文通過對患者情感化的分析,結合我國醫院醫學科普掛圖的現狀,論述情感化設計如何在科普掛圖中有效的應用,希望為醫院在科普掛圖中視覺形象方面情感化設計的建設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探討,同時希望通過情感化設計使科普知識得到更大范圍的傳播,來促進患者的治療和康復的同時提高就醫體驗,推動醫療環境和醫療體系的發展。
1醫院中醫學科普掛圖情感化設計的重要性
科普必須又科又普,讓玄妙深奧的科學變成通俗淺易的知識,才能讓人們欣然接受和不知不覺地應用。醫學科普掛圖的內容不僅只針對患者普及醫學文化和醫學知識,同時也是針對醫務人員普及醫學教育和宣傳,在各科室走廊中針對患者普及的疾病知識中,大多數掛圖要么是全文字形,讓內容枯燥不堪,要么是圖文并茂型,圖片過于真實,給人以恐懼甚至反感。這種以知識傳播為主的海報張貼在以功能為主的主導下幾乎不會去關注畫面給觀看者留下的印象。
2情感化表達性特征
醫學科普知識下的醫學教學論文
1在醫學教學中適當引入醫學科普知識
作為一名在醫學院校講授藥理學這門課程的教師,以往的教學中,一直是結合藥理學這門課的特點,把與藥理學相關的基礎知識、藥物的作用及機制以及與臨床相關的知識等講解得非常清楚,學生普遍掌握不錯。所以,以往都認為這樣就達到了講授課堂知識的目的。現在,隨著認識的提高以及自己相關的社會實踐,發現這些還不夠,還應該進一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醫學教學中適當引入醫學科普知識,提高他們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意識,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這些對于他們將來做一名合格的醫生很有意義。所以,結合藥理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和筆者的社會實踐,在一些章節適當穿插一些醫學科普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抗高血壓藥物這一章節時,以往都是先介紹高血壓的發病機制,然后引出治療抗高血壓藥的分類及其代表藥;然后詳細講解每一種抗高血壓藥的作用機制、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及其常見的不良反應;再講一下抗高血壓藥的應用原則。這些內容一講完,抗高血壓藥這章的內容就結束了。現在,在講完這些內容之后筆者還會講一些相關的醫學科普知識,比如告訴同學們:流行病學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的平均年齡越來越低,很多患者在初得高血壓癥時并不在意這類病癥。其實只要注意日常的生活作息和飲食上適當的節制和調理,高血壓就不會來“侵犯”。那么日常生活中人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中醫專家告訴我們:首先脾氣暴躁的人高血壓發病率很高,這是因為肝火過旺會促進血壓驟然升高。人是一種社會動物,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事實表明,七情太過則會引發疾病,所以要心情舒暢。生活要規律:睡前泡腳、按時就寢、早晨緩慢起床、要午睡、晚餐易少,戒煙戒(限)酒,防寒保暖、適量運動、控制體重,合理飲食。合理飲食包括:要控制能量的攝入,限制脂肪的攝入,適量攝入蛋白質,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限制鹽的攝入量,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海產品攝入等等。再如,講解降血糖藥物時,以往也都是先介紹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然后引出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的分類及其代表藥,然后詳細講解每一種降血糖藥的作用機制、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及其常見的不良反應,這些內容一講完,降血糖藥這章的內容就結束了。
現在,在講完這些內容之后筆者會講一些相關的醫學科普知識。比如,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日益升高,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糖尿病、發現糖尿病?首先要鑒別易患人群。對下列人群應該進行常規血糖檢測(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1)糖尿病一級親屬家族史;(2)肥胖、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痛風患者;(3)或曾有妊娠糖尿病或有巨大胎兒生育史者;(4)年齡大于40歲,體力活動較少,缺乏鍛煉或有明顯生活水平改善者。其次告訴人們,要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不鼓勵作強烈運動。三要合理飲食:糖尿病人禁止吃甜食和多種水果,最好也不要飲酒;糖尿病人可以多吃高纖維食物,促進機體的糖代謝;多吃含糖低的蔬菜;多吃富含硒的食物,硒有與胰島素相同的調節糖代謝的生理活性;多吃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物,補足這兩種元素,有利于減緩糖尿病并發癥的進程,對減輕糖尿病視網膜的病變、腎病有利;多吃南瓜、苦瓜、洋蔥等對病人多飲、多食、多尿癥狀有明顯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調節血糖濃度的功能等等。除了這兩個章節之外,像調血脂藥、鎮靜催眠藥等章節都可以適當加入一些醫學科普知識。這些醫學科普內容對于醫學生來講很好理解,僅需課堂上幾分鐘時間就可以了。時間雖短,但同學們擴大了知識面,培養了他們這種學習和了解醫學科普知識的意識,以便將來當了醫生可以去更好指導患者。也可能他們會利用空閑時間和更多的人一起當志愿者給老百姓講解醫學科普知識,提高全民的醫學科普知識,降低一些疾病的發病率。
2在教學中適當引入醫學科普知識有重要的意義
在醫學教學中適當引入醫學科普知識,不僅可以活躍一下課堂氣氛,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促進他們課下了解更多的醫學科普知識。增強醫學生的科普意識,以后當了醫生不但會給患者治療疾病,還可以從醫學科普方面知道病人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如何減少疾病的發生,平時的日常生活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在醫療實踐中充分調動病人自身極其強大的預防抗病和康復自愈能力。這也是我們祖國醫學里提到的“治未病”的思想。希望醫學生也能在上學以及以后的工作中宣傳和運用醫學科普知識,因為醫學科普知識的普及可以減少衛生資源的消耗。近20年來,我國的醫患關系出現很多的不協調,如果醫生在給患者治療疾病的時候多講患者易懂的醫學科普知識,使患者對疾病有個清楚的認識,那么可能會減少一些糾紛的出現,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作為醫學生,在醫學院校的學習過程中就應當培養這種學習和宣傳醫學科普知識的意識,這就需要醫學院校的教師在課堂上慢慢滲入這種意識,讓之成為一種習慣。為以后的醫療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將來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醫學科普知識的重要性會越來越明顯的顯現出來,醫學院校的教師、醫生、醫學生都將是宣傳醫學科普知識的主力軍,希望有一天能夠全民普及醫學科普知識,減少疾病的發生,能夠實現全民健康。所以,作為一名醫學院校的教師,在課堂上適當融入一些醫學科普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劉亞敏吳宿慧張躍文工作單位:河南中醫學院
高校醫學期刊健康科普的舉措
摘要: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的傳播面不斷擴大,高校醫學期刊在推動醫學科技發展的同時,在辦好期刊的前提下,應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通過新媒體傳播健康科普知識,推動全民健康素養提升,引導正確的醫學科技輿論導向。文章分析高校醫學期刊開展健康科普的意義,并結合高校醫學期刊和新媒體優勢,提出培養和發揮作者的健康科普意識、利用高校醫學期刊的資源組稿和征稿、組建學生工作團隊、建立完善的稿件處理流程、與大眾媒體合作擴大傳播范圍、開展互動交流、獲取相關政策支持等策略,為高校醫學期刊開展健康科普提供思路。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醫學期刊;健康科普
高校醫學期刊是依托高等院校創辦的醫學期刊,約占全國醫學期刊的1/3,是我國醫學期刊的主力軍,在促進我國醫藥衛生科技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新媒體時代,以微信、微博、抖音等為代表的新媒體迅速崛起,公眾閱讀方式逐漸從紙媒轉向新媒體。通過新媒體,以往僅面向醫學專業人員的醫學期刊開始走進公眾視野。新形勢下,高校醫學期刊不應僅局限于為醫學專業人員服務,還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2],在辦好期刊前提下,充分發揮優勢實施健康科普,推動全民健康素養的提升,引導正確的醫學科技輿論導向。國外頂級期刊《Science》《Nature》很重視科普傳播,分別約有1/3和1/4版面是科普欄目,這不僅對自身讀者起到科普作用,也引領大眾媒體科技導向,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擴大讀者群體,進一步提升期刊影響力[3]。國內一些醫學期刊的健康科普工作也收效顯著。《中國中藥雜志》實施從傳統紙媒到新媒體的“雙轉型”戰略,打破傳統,另辟蹊徑,采取傳統紙媒和新媒體分離運營,新媒體側重健康科普,與紙媒形成互動互補,取得全方位創新性業績[4]。《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通過出版科普專刊不僅普及了科學知識,也提升了期刊的品牌效益,擴展了期刊的生存空間[5]。相對于其他醫學期刊,高校醫學期刊依托高校這個大平臺,不僅有編委、專家和作者隊伍的支持,還擁有眾多醫學學生和科研團隊資源以及各附屬醫院的臨床資源,在健康科普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為此,筆者從高校醫學期刊的角度出發,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探討其實施健康科普的可行性,為推動醫學科研成果轉化,促進大眾健康素養提升,同時擴大期刊影響力提供新思路。
1高校醫學期刊進行健康科普的意義
1.1公眾的健康素養急需提高。當前社會正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醫學問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億6658萬,占總人口的11.9%,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保健任務艱巨。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高齡產婦比例與日俱增,高齡產婦健康以及優生優育工作面臨巨大挑戰。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已經位居世界首位,2014年我國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們近視比例分別為45.7%、74.4%、83.3%、864%[6]。這一系列的社會醫學問題,不是僅通過醫療手段就能解決的,還需提升全民的健康素養。我國居民健康素養還處于相對較低水平,2018年僅為17.06%,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要達到30%,可見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提高[7]。當前民間許多不科學甚至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治療方式導致的醫療事故時有發生。2019年4月,浙江一名2歲的兒童因高燒驚厥后,其父用手摳喉嚨的土方法導致其死亡;2018年12月的“權健事件”中,患兒父母因誤信權健療法,耽誤了癌癥治療,患兒最終不幸離世。所以推動全民健康科普,提升公眾的健康素養,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1.2高校醫學期刊的社會責任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指出:“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因此,健康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當前形勢下,高校醫學期刊應當轉換觀念,拓寬服務范圍,在辦好期刊的前提下,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傳播健康科普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引領正確的醫學科技輿論導向。目前,當一些與醫學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如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長春長生疫苗事件、權健事件等)出現時,率先發聲的往往不是權威的醫學期刊,而是丁香園、醫學界等自媒體平臺。高校醫學期刊不僅要擔負起引領科技創新的歷史使命,還要承擔起普及健康科學知識的社會責任,充分利用好新媒體平臺,占領輿論高地。1.3不同醫學學科之間需要互相學習。醫學是一個龐大的學科,包括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麻醉學、護理學、藥學、預防醫學等幾十種亞學科,對應了醫院中的多個醫療崗位。現代醫學分工越來越細,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需要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配合來完成,甚至有些疑難雜癥需要多學科聯合會診。隨著醫學各學科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醫務工作者對其他醫學學科的認識可能會遺忘或停留在過往水平,不同醫學學科的醫務工作者之間也需要不斷地相互學習。所以,醫務工作者也應該是健康科普的對象,通過健康科普了解其他醫學學科的發展前沿,這種交叉學習也有利于醫學科學的創新。1.4有利于改善當前醫患關系。近幾年醫患關系日趨緊張,由此引發的患者襲醫事件時有發生,雖然這是整個醫療體制的積弊,但與患者缺乏必要的醫學知識也有一定關系。患者對疾病本身不了解,對醫生治愈疾病的期望值過高,從而對醫生產生錯誤的認識,進一步惡化了醫患關系。利用高校醫學期刊對全民進行健康科普,把晦澀難懂的醫學科學知識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傳播給公眾,患者的醫學知識水平提升了,健康素養提高了,對疾病有了基本的認知,就能與醫生進行清楚有效溝通,和諧的醫患關系也就會逐步建立,醫患關系也會逐漸得到改善[2]。1.5有利于樹立期刊品牌,提升期刊影響力。由于科技期刊的內容過于專業,讀者面相對較窄,尤其是地方高校醫學期刊,其受眾面可能大部分局限于其所在的省內,影響力難以擴大,應當重視健康科普對提升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性。據報道,《Nature》就是從科普期刊開始逐步登上學術神壇,其從1869年創刊至今一直非常重視科普內容的經營,這不僅為其積累了大量的讀者群體,同時對其影響因子也有著非常巨大的隱形貢獻[8]。雖然其神話現今無法復制,但科普文章對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的作用不容忽視。高校醫學期刊可通過新媒體開展健康科普,讓高校醫學期刊走進大眾的視野,樹立期刊品牌,擴增讀者群體,擴大期刊在全國的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醫學期刊作者的關注,加強與他們的互動,培養優秀作者群,吸引優質稿件,促進期刊的發展。1.6有利于提高期刊的經濟效益。高校醫學期刊通過健康科普在促進公眾健康素養提升的同時,可進一步提高期刊的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紙媒受到新媒體的強力沖擊,科技期刊的紙刊發行量不斷降低,隨之而來的是占期刊收入比重較大的廣告費不斷下滑,許多科技期刊的生存正面臨著巨大挑戰,急需尋找新的突破口,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科技期刊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不斷挖掘科技期刊的價值,開展健康科普服務,在促進社會效益的同時逐步提高經濟效益。如《中國中藥雜志》實施從傳統紙媒到新媒體的“雙轉型”戰略,兼顧學術與科普,2015年創收達400萬元[5]。
2高校醫學期刊進行健康科普的優勢
科技期刊編輯撰寫編輯學論文的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網絡化、數字化、信息化勢不可擋,科技期刊編輯的角色也正在發生改變。編輯不再僅僅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編輯加工者,而是要成為緊跟時代潮流的復合型人才。科技期刊編輯不僅要做好日常的編輯工作,更要通過不斷學習,總結經驗,開展編輯學研究,撰寫和發表編輯學論文,提升自信,提高素質,成長為編輯人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編輯部以“發揮行業示范作用、辦國際一流期刊、培養一流編輯隊伍,立足西部、影響全國、走向世界”為奮斗目標。自2018年至今,在編輯部主任的鼓勵和帶領下,編輯團隊撰寫并發表了20余篇編輯學論文,其中多篇獲各級期刊編輯學會優秀論文獎。本文結合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編輯部撰寫發表編輯學論文的典型案例,分析科技期刊編輯撰寫編輯學論文的作用并總結歸納編輯學論文的選題途徑,以期與科技期刊編輯同人交流探討。
1撰寫編輯學論文的作用
1.1有助于編輯自身的成長
目前,許多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并非編輯學專業出身,剛進入編輯行業時往往面臨缺乏自信、對編輯行業認可度低、無職業規劃等問題[1]。成功發表編輯學論文能夠提升自信、提高對編輯行業的認可度。編輯在不斷撰寫編輯學論文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學習了解編輯學,規劃自身在編輯行業的發展目標和實施途徑。科技期刊編輯撰寫論文以編輯學研究為基礎,這一過程需要科技期刊編輯理清研究思路,選擇科學研究方法,合理規劃研究技術路線[2]。這一方面可以培養編輯的科學思維,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能促使科技期刊編輯定期對編輯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并針對問題查閱文獻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編輯業務水平。撰寫發表編輯學論文也是科技期刊編輯職稱評審時的重要支撐。寫作能夠讓青年編輯快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編輯,也是國內職稱評審制度對青年編輯發展成才的基本要求[3-4]。只要將壓力化為動力,將外部動機化作自身的內部動機[5-6],平時多看多讀多思考,科技期刊編輯就能從文獻中、從工作中找到撰寫編輯學論文的思路。科技期刊編輯一旦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從心理上和行為上克服了寫作障礙,邁過初始寫作關,撰寫論文就會成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7]。
1.2有助于編輯團隊的建設
高素質的編輯團隊是期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由13人組成的華西口腔醫學院編輯團隊,團結協作、充滿活力、學術氛圍活躍,這也得益于編輯學論文的撰寫。“傳、幫、帶”不僅體現在經驗豐富的老編輯會帶領新編輯學習科技期刊編輯方面的知識,練好編輯基本功;也體現在老編輯會幫助新編輯選題和修改文章。老編輯一直堅持寫論文,為青年編輯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和撰寫編輯學論文的傳統無形中提高了團隊撰寫文章的積極性。為不斷緊跟編輯學前沿熱點,找到撰寫編輯學論文的選題,編輯團隊經常參加國際國內編輯行業高水平專業會議和編輯系列培訓。編輯部定期開展集體業務學習,不斷總結歸納編輯學知識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這不僅對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也形成全員積極學習向上的氛圍,還能從中找到合適的選題進行編輯學論文的寫作。通過不斷撰寫編輯學論文,編輯團隊不僅提升了貫穿于選題策劃、組稿、編輯加工、宣傳營銷等出版全過程的人文素養,還培養了與時俱進的創新素養[8]。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和組織中青年編輯有效地進行編輯學研究,完善研究成果,撰寫發表編輯學論文,既能增強編輯工作的成就感,又能提升編輯團隊整體的編輯素養[9]。
醫學論文寫作重點
科研與寫作醫學論文是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文字記錄和書面總結,是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取得學歷、學位、晉升職稱的必要條件。醫學論文報道醫學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是醫學科學研究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醫學科學發展和進步的動力。從事醫學科研究工作的同志,經常撰寫醫學論文,不僅可以擴大視野,掌握國內、外醫學動態,而且能提高科研設計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反過來,如果科研能力、業務水平及教學能力提高了,工作成績顯著,又能寫出高質量的醫學論文。論文一經發表,即被社會所承認,也是該項目取得科研成果的必要途徑。由此可知,醫學論文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出一個國家、一個省、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醫學科學水平和工作風貌,更能反映出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撰寫出高質量的醫學論文是廣大醫務工作者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擺在每個醫務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為了提高大家的醫學論文寫作水平,本文重點介紹醫學論文寫作必備的五個方面。
第一:思想性醫學論文是專業性、探索性很強的文章,它的基本任務是探索未知,具體講就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即提出前人從未提出過的問題,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問題。然而,醫學論文同樣要體現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醫學科學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醫學界的學術交流。同時,在醫學科學研究工作中,必須理論聯系實際,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要遵守國家法令,執行著作權法、保密和技術專利等有關規定。做到尊重科學,講究道德,反對作假,反對剽竊。讓醫學技術工作面向經濟建設,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講,“文如其人”;所以,醫務工作者有了好的思想才會有好的主題,有了好的主題才會有好的結論,最后才會有好的。
第二:創新性科學貴在創新,只有不斷創新,人類社會才會進步,醫學科學也不例外。所謂“創”,是指醫學論文所報道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前人沒有做過或沒有發表的“發明”、“創造”,而不是重復別人的工作。所謂“新”,是指醫學論文所提供的信息是鮮為人知的,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襲的,即指醫學的研究性課題,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邊緣學科等三個領域。此外,即所謂推廣性課題研究:在此類研究當中,如果是模仿和重復他人課題或研究,應仿中有“創”、推陳出“新”。作者應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有自己的新見解,產生出一種新的理論或技術,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創新,才會從新的角度反映出新的成就。如國家級重大科研課題的推廣應用,以及老藥新用,古方今用等項目,亦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邊緣學科等三個領域的推廣應用性課題。
第三:科學性衡量醫學論文水平的首要條件是論文的科學性。在評價醫學論文時,主要看科研設計是否嚴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確,資料是否完整可靠,依據是否準確并符合統計學要求,結果是否科學嚴謹,結論是否妥當并有充分依據等等。醫學論文寫作的科學性,具體包括“三嚴”和“五個體現”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撰寫醫學論文,必須貫徹“三嚴”精神。眾所周知,按醫學論文來源分類:
(1)、分為原著(包括論著、著術及短篇報道)和編著(包括教科書、參考書、專著、文獻、綜述、講座、專題筆談、專題討論等)兩類;
(2)、按論文寫作目的分類為: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兩類;
科協創新發展報告
一、年度工作的簡要回顧
一年來,縣科協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重視支持下,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為推進我縣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做出了新的成績。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1、切實加強科普活動中心(室)的建設,夯實科普工作的基礎。為配合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我們加強了鄉鎮科普活動中心和村(社區)科普活動室的建設。這項工作我們在年年底就進行了安排布置,今年3月6日-10日,縣科協和縣文明辦聯合就科普活動中心(室)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從督查的情況來看,各鄉鎮把這項工作作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做到了“四有”:一是各鄉鎮都有一個50平方米以上,具有圖書閱覽、科普聲像、科普教育培訓等三項功能的科普活動中心,懸掛市科協和市文明辦統一制作的“科普活動中心”和“科普活動中心管理制度”鈦金牌匾。二是有科普電教設備。各鄉鎮充分整合資源,利用遠教站點或多功能會議室的影像設備,積極開展科普活動。三是有一定數量的科普圖書。有的鄉鎮結合文化部門開展的送文化下鄉活動,爭取市、縣新華書店的支持,籌集科普圖書。有的鄉鎮發動干部職工捐獻書籍。目前,全縣80%的鄉鎮科普活動中心都有500冊以上的科普圖書。四是各鄉鎮都有一定數量的科普活動經費,確保科普活動中心的日常運轉和科普活動的開展。
2、開展了以“倡導健康科學生活方式”為主題的“科技活動周”活動。今年五月的“科技活動周”活動期間,我們與縣科技局等單位密切配合,開展了兩次大型的科普活動。一是在路口鎮舉辦大型送科技下鄉活動。活動吸引了來自全鎮的1200余名農民朋友前來咨詢。活動中,我們組織有關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向農民群眾宣講科技政策,現場解答技術咨詢,贈送了《水果、蔬菜簡易貯藏手冊》、《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花卉栽培技術》、《池塘養魚技術》、《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匯編》等科技資料8000余冊。二是舉辦了“科普之夜”廣場文藝晚會。
3、大力開展了科普進社區活動。5月22-23日,縣科協在鎮、鎮等地開展了兩次科普進社區活動。這兩次活動以“倡導健康科學生活”為主題,開展了疾病預防、老年保健和包括地震知識在內的災害防范常識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和咨詢。設置了咨詢臺,懸掛了科普系列掛圖、發放了宣傳資料,受到了當地群眾的歡迎。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展出科普展板20塊,接待群眾義診126人次,向社區贈送了價值3000多元的科普書籍。今年下半年,我們配合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的活動,我們對縣城金茂路社區和涼塘路社區的科普設施和開展科普活動的情況進行了檢查,對科普活動檔案進行了完善和規范,對縣城城區范圍內的17塊“科普惠民”宣傳欄的內容進行了更新。并向社區贈送了科普書籍1000多冊。10月9日、11月19日,我們還在金茂路社區分別舉辦了以環境衛生與健康、社區環保為主要內容的2場科普知識講座,聽眾達200多人,反響很好。
4、繼續舉辦科普電視專欄節目。科普電視專欄節目是我縣科普宣傳的重要平臺,其主要任務是傳播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這個欄目的開辟,對于促進了全縣“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氛圍的形成,促進“科教興縣”戰略的實施,推動我縣的科技進步和全縣經濟的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今年,我們與中國科協聲像中心、縣電視臺續簽了開設“科普大蓬車”電視專欄節目的協議,進一步優化節目的內容,力求播出的內容更加貼近實際。
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培養要點
目前,我國生物醫學期刊共計約1200余種,并且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為滿足增長要求,對醫學編輯的需求極大,但是受限于國內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的培養途徑,形成了供不應求的人才矛盾問題[1]。當前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普遍為醫學或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怎樣更快地培養其編輯素質,是醫學科技期刊發展的關鍵問題,更是醫學科技期刊發展的必備條件。
一、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應有素質
青年編輯是集多種專業、學科知識于一體的職業,屬于復合型人才,若想成為醫學科技期刊合格編輯,除應有的政治素質之外,還要有良好的數字化技能、溝通能力、編輯專業知識、統計學知識、循證醫學知識、中外文語言知識,科研思維,以及醫學專業知識[2-3]。(一)政治素質。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必須堅持黨的政策、方針,學習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知識,明確期刊發展方向。同時,青年編輯還應當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及政治修養,能夠實心實意的奉獻于編輯事業,有良好的編輯責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發生5•12汶川地震的時候,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宣傳、捐獻、救援工作中來。在知識經濟時代,一位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的道德水平也極為重要。其中,職業道德應該包括: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無私奉獻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堅持公平公正、信守信仰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寬容謙遜、積極合作的優良品德。只有具備良好職業素質的青年編輯,方可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做到無私奉獻、愛崗敬業,保證醫學科技期刊的質量。(二)綜合素質。1.具備較好的生物醫學知識及科普知識。某種意義上來說,醫學科技期刊對于生物醫學領域的新成果、新技術,以及新理論予以組織、集中、優化、選擇報道,需要具備廣博的科普知識和專深的生物醫學知識。國外醫學科技期刊編輯極為重視從從事過臨床工作和科研經歷的醫生或學者中挑選,對科普知識和專業知識的重視程度遠超國內[4]。盡管醫學本科生對生物醫學背景知識有較為系統的認識,但是并沒有實際從事過臨床實踐和醫學科研工作,對于廣博性、專深性、前沿性的醫學知識掌握程度不能夠滿足醫學期刊編輯的要求。2.具備較好的外語能力。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需要接觸各種媒介來進行醫學信息的傳播,文字功底是其必然的工作素養,進行醫學信息的編輯加工過程中,不僅有中文,而且有英文及其他文字,所以要求青年編輯不但要具備良好的中文功底,還要掌握一門或幾門的外國語言,從而適應國際化信息交流的需求。其次,國內醫學發展水平和國外有較大的距離,當前較為前沿的醫學信息均是通過英文發表,是非常重要的醫學文獻借鑒。醫學科技期刊需要了解最前沿的醫學信息,對英文文獻有著不可或缺的需求,因此掌握一門英文語言十分重要。3.具備較好的循證醫學、流行病學、統計學、信息學等知識。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在進行組稿、選題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前沿的醫學信息。然而,醫學科技期刊編輯需要通過文獻標引、文獻檢索等知識才能實現前沿醫學信息的掌握。近年來,醫學科技期刊的普遍存在各種程度的質量問題,究其原因,是論文實驗設計和統計方法不當,導致的結論錯誤。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必須具有良好的循證醫學、流行病學、統計學、信息學等知識素養,方可在編輯時發現并處理問題,優化醫學科技期刊的質量。筆者剛從臨床醫師崗位轉到醫學編輯崗位時,審稿專家中有位公共衛生學院的老師,多年來指導碩士、博士,桃李滿天下。其在審稿時,除對文章的科學性、創新性進行分析,還非常詳細地對實驗設計的合理性、數據的真實性做出科學分析,指導作者選擇合適的統計學方法及正確的表述,一篇文章的審稿意見常常有十多條,并且每條都寫得十分詳盡。因此,筆者特別注意學習這位老師的審稿意見,并時常向其討教專業統計學知識,令筆者受益良多,并將其應用于編輯加工過程,使文章質量得到提升。4.具備較好的編輯出版業務知識。若想創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品醫學科技期刊,則必須有熟練的編輯出版業務能力,了解常用的編輯規范及編輯出版知識,對最科學的稿件評審方法予以積極探討、鉆研,構建高效、科學的稿件審選體系[5]。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只有具備良好的編輯出版知識和業務能力,方可優化刊物質量,強化傳播效率,從而滿足當前信息時代的發展需求。
二、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的培養
(一)參與編輯崗位培訓及出版專業資格考試。青年編輯人員必須通過出版專業資格考試,這是其能力培養和個人素質的必然要求,根據《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出版單位從事出版專業工作人員,要求到崗2年內取得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證書,辦理登記手續。其次,每年還應該參加必要的繼續教育培訓,作為責任編輯注冊、出版職業資格登記的必備條件。醫學科技期刊的青年編輯培養,也應該以國際標準規范為準則,進行編輯崗位培訓及出版專業資格考試,短時間內進行系統的學習、訓練,了解編輯學國家標準、出版專業法律法規,以及編輯學基本理論,通過崗位強化培訓和集中學習,為青年編輯的出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二)定期組織業務學習。由于青年編輯絕大多數并非編輯出版專業出身,所以應當對編輯出版知識進行系統學習,通過各種學習途徑不斷強化和掌握編輯出版知識,由編輯部資深編輯嚴格審讀新出雜志,抽出時間對發現的問題予以點評,點評需要涵蓋編輯專業的各個環節,比如期刊編排的標準化及規范化,期刊倫理問題和著作權問題,對圖片、表格、統計學的處理等,要求青年編輯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發現、總結編輯中容易存在的問題及紕漏,強化自身問題處理能力,學習業務過程中,如有需要進一步思考的編輯問題,可以借鑒醫學專業刊物,例如《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編輯學報》《中華外科雜志》《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出版教程》等,以權威期刊為依據,形成共識[6-7]。其次,雜志社還可以邀請資深編輯開展輪流報告或專題講座,內容不限,盡量滿足編輯的工作需要及興趣,為青年編輯做好溝通交流平臺,營造學術氛圍,在實踐中了解編輯工作的含義,實現實踐和理論的結合,更快地掌握編輯技能,夯實編輯業務能力。(三)傳幫帶,以老帶新。青年編輯一般從醫學院畢業后便進入到雜志社,所以應當由老編輯或雜志社主任負責傳幫帶,將部分稿件分給青年編輯,教其進行稿件初審及專家意見處理,審稿意見如何傳達給作者,稿件如何加工處理,稿件如何拼版、校對,如何與審稿專家、編委、作者、讀者交流等,通過不斷地對青年編輯進行鍛煉,培養其待人待物交際能力,以及稿件質量鑒別能力,不斷地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驗,盡快擔負其應有工作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從培訓伊始,應嚴格要求其工作習慣和規矩,避免對日后工作質量造成影響。與此同時,雜志社的老編輯在退休后,若本人自愿且身體健康,均可以返聘繼續工作,從而對青年編輯予以傳幫帶。(四)培養醫學信息獲取、處理能力。醫學科技期刊青年編輯需要具備廣博的其他學科知識及專深的本學科知識,具有“學者化”能力的青年編輯才是社會共同認可的優秀醫學期刊編輯,更是一名醫學知識專家。現如今,醫學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作為期刊編輯,除了自身編輯能力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醫學信息獲取、處理能力,對醫學科技領域的研究進展密切關注,并報道組織熱點專題。雜志社通過自身平臺優勢,可以派遣青年編輯參加社會專業領域學術會議及醫學學術會議,讓青年編輯不僅了解行業的發展動態和專業知識,還得到相關專家的經驗體會,便于日后組稿編輯的知識累積利用。通過國內外文獻數據庫,了解醫學發展研究熱點、歷程,掌握核心作者分布和論文分布情況,培養青年編輯的組稿選題敏感性及能力,青年編輯通過這個機會,不斷擴寬視野,啟發思路,把握學習,提升自己對編輯工作的熱情[8]。
三、青年編輯自身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