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高校新聞傳播學課程創新
時間:2022-03-16 11:14:00
導語:綜合性高校新聞傳播學課程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新聞傳播學的教學實踐中,一個長期困擾學術界的問題是:“如何讓剛剛進入高等教育階段的大一新生盡快融入專業學習”,亦即“如何設置新聞傳播學的專業‘入門’課程?”
目前,國內新聞院系的基本做法是開設《新聞學概論》課,但這種課程安排又與高年級的《新聞理論》課有所重復,這樣一來,老師教著累,學生學得也吃力。近年來,伴隨新聞教育改革的縱深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聞院校開始通過創設《媒介素養》課程來解決這個問題。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學在中國大陸高校第一個開傳媒素養教育課。除了傳播學專業的學生外,首批七百多名電子工程、農學和其他理工科的學生參加了這門課程的學習[13。2005年9月,中國傳媒大學正式開設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媒介素養課程。2006年9月,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也在全院2006級新生中開設《當代媒介素養》課程。
一課程設置突出“階梯式”觀念
從課程設計的角度看,新聞基礎課程的目的就是“要構建本專業與其它專業相區別的標準,使本專業的學生掌握這些規律。”-3基于此,大一新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普遍缺乏是我們設置專業課程體系必須首先考量的因素。我們提出的“階梯式”觀念實質就是尋求新聞傳播專業課程之間的內在關聯,按照由淺到深、由表及里的方式循序漸進地設置專業課程。
具體來說,我們將《當代媒介素養》定位為面向新聞傳播專業大一新生的專業“入門課”——既是關于媒介知識的“普及課”,也是培養其媒介接觸興趣與習慣的基礎性課程——設置這門課程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切實提高當代大學生在“媒介化社會”中的生存能力,亦即認識媒介、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為此,我們設計《當代媒介素養》的課程內容幾乎涵蓋了傳播者、受眾、傳播媒介、傳播內容(新聞、評論、娛樂、廣告)等新聞傳播專業的所有重要領域,切實“降低”高中與大學專業之間的對接門檻,讓大一新生能夠平穩有效地完成過渡階段的學習。另一方面,本課程最終的定位是面向不同學科、專業的大學生,將媒介素養視為現代公民基本的文化素養之一,進而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高校“公選課”序列,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
與此同時,大一上學期分別開設了《新聞采訪》、《中國新聞史》兩門專業基礎課,下學期又分別開設了《新聞寫作》、《外國新聞史》課程,這些專業課程與二年級以后開設的《新聞理論》、《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作品評析》等專業核心課程在難度系數與專業深度方面形成了很好的梯度,便于學生理解和切近本專業。經過5年的教學實踐,我曾經為1100名新聞專業的學生講授了《當代媒介素養》課程,這一“階梯式”教學改革嘗試得到了同學們的普遍歡迎,很多同學表示這一教學方式對其迅速融人專業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安徽省內許多兄弟院校也紛紛向我們“取經”,已經或擬將開設《當代媒介素養》課程。譬如,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不僅開設了這門課程,而且還選用了我們編寫的教材。安徽財經大學新聞系則派老師與我們聯系,準備開設這門課程。浙江工商大學更是開設了全校范圍的人文公選課,并且也選用了我們編寫的《當代媒介素養教程》作為課程教材。
二教學理念變革與教材編撰彰顯“打通”意識
教學改革首先體現為教學理念的變革。傳統的新聞教學基本分為新聞理論、新聞史與新聞實務三大領域,這種分類方式確實為新聞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一個問題即在于新聞學原本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分割過細且不同領域的界限過于涇渭分明,則勢必會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努力貫徹“打通”意識,即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將新聞史、新聞理論與新聞實務三大領域“融于一爐”,強調“論自史出,史從實踐來,實踐靠理論指導”,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應用新聞學教學的理論色彩與歷史質感,拓展教學的深度與廣度,也有助于加強應用新聞學教學對于具體新聞實踐的指導性和針對性,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大新聞”概念以及個人立體網狀的知識結構。
教材革新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出版的《當代媒介素養教程》也是“打通”意識的產物。該書的撰寫理念完全跳脫了單純的新聞理論、新聞史、新聞實務的劃分界限,將媒介素養視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之一,依此理念,以媒介素養關涉的三個基本能力(亦即對不同媒介的特質、功能的認知能力,對媒介傳播信息的解讀、批判能力,以及運用傳媒及其信息為個人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的能力)為主線架構全書,章節設置上基本涉及到了新聞傳播學領域的諸多方面。比如:第一章“媒介素養概說”著重闡釋了媒介素養的基本內涵和其對于現代公民的重要意義,第二章“新聞”介紹了新聞的定義和特點,并運用具體報道案例分析了新聞價值的含義和主要內容,剖析了新聞報道建構的全過程及其影響因素,并從新聞專業主義的維度探討了產生新聞商品化和低俗化現象的根本原因以及由此引發的問題,等等,全書十章內容中一以貫之的就是“打通”意識。
此外,該書還盡可能多地參考了國內外的相關著述,體例安排上也盡可能兼顧到新聞傳播學領域的諸多方面以及這門課在專業學習中的基礎性定位,力求通俗易懂,同時確保基本的專業性和學術性。案例的選擇也盡可能貼近實際,接近當下。具體教學中,在充分發揮教材的新穎性特點的基礎上,筆者還努力將“媒介素養”——這一西方土壤上的產物——進行本土化“移植”,用西方的理論武器剖析國內最新新聞事件,并且有選擇地引入了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理論視野。
三教學方式呈現多樣化
人們常常用“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來形容新聞工作,同樣道理,新聞傳播學的教學方法也應該常變常新,我們在當代媒介素養課程中就嘗試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其一,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為雙向互動式教學,加大課堂討論的比例。新聞工作靈活機動的特質要求我們的新聞教學必須相時而動,推陳出新。同時,伴隨大學的擴招,新聞專業的學生日益增多,而學生人數過多勢必很難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更不宜在課堂開展大型活動。針對這些現實狀況,我們有意識地在課程中加大了課堂討論的比例。每年新學期伊始,我們都會將學生按照1O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并隨著教學進度的展開,定期舉行課堂討論。每次選擇1-2個話題(內容多是專業問題或新近發生的新聞事件,可以由老師出題,也可以由學生自擬題目),從主持人的選擇、評委團的設置到評分細則的設計,所有細節都由學生自主決定,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討論中,每組選派2名代表闡釋本組觀點,并且這2名同學還必須說明本組其他同學的具體分工,以確保所有同學都能參與其中。最后,由主講教師逐一評點同學們的觀點。實踐證明,這一方式對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均大有裨益。
其二,在加大傳統體系式教學的基礎上,有選擇地進行一些專題式教學。傳統新聞學教學基本按照既定的理論框架和概念體系來推進。對于專業基礎課程而言,這種教學方法的好處是脈絡清晰,使學生易于從整.體上把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但這種方法往往很難深人地剖析具體的專業問題。為此,我們又嘗試將專題式教學方法引所教課程中。我們選擇以理論教學為“經”,以專題講座式教學為“緯”,教學中既有必要的概念厘清和理論分析,又有具.體專業問題的深入解析,幾年下來,效果明顯,很多學生稱這門課程對培養其專業興趣、深入理解某些專業問題都具有很大的幫助。
其三,強化案例教學,突出基本訓練。我們在教學中始終遵循新聞學應用性強的特點,給予案例教學和基本訓練相當大的重視。我們特別注重引入新近發生的新聞案例,有的時候,課前剛剛發生的新聞事件即刻就會成為媒介素養課上老師評點的案例。與此同時,在每年新學期的第一次課上,我們都會為同學們開列《人民13報》、《中國青年報》、《經濟觀察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等10多種國內報紙以及諸如《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西方報紙的網站,要求同學們每天必讀其中的3份以上,然后針對報紙上新聞報道的好壞優劣進行專業性的評點。此外,我們還按照不同媒介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比如:報紙組、廣播組、電視組、網絡組等,要求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具體新聞事件、新聞現象定期舉行討論,老師則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課堂討論,分組匯報討論結果。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充分體現出應用新聞學的基本特質,也有利于學生迅速找到專業學習的“抓手”,進而有的放矢地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
其四,強調“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除了重視課堂教學外,我們還特別強調將“請進來”與“走出去”兩種方式結合起來。一方面,我們盡量邀請省內新聞媒體的知名記者、編輯到課堂上直接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學生起碼能對新聞傳媒的運作有一個相對直觀、感性的認知。另一方面,我們總是不遺余力地強調新聞實踐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走出去”——到新聞單位實習。上課期間,我們也會給學生布置新聞選題,要求學生走出課堂進行新聞采訪和寫作的實戰訓練。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對于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提高新聞采寫能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對于綜合性大學的新聞傳播專業而言,“入門”課程的設置至關重要,在新形勢下,以“當代媒介素養”為契機,強化階梯式課程設置,同時在具體的教學中強調“三個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及國內與國外的結合——強化理論教學的實踐意義,實踐教學的理論深度;以歷史的視野觀照現實的新聞實踐;對國內、國外新聞學前沿予以密切關注,將最新的研究成果運用于新聞教學之中。
- 上一篇:縣長在供熱改造推進工作會講話
- 下一篇:煙葉生產扶持工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