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道德信仰及重建詮釋
時間:2022-04-13 09:21:00
導語:當代社會道德信仰及重建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道德信仰是信仰的一種基本模式,與人類的發展密不可分,應當引起人們的關注。通過分析當代中國社會道德信仰條件論證了信仰的內涵和當前的形勢,分析了信仰丟失的復雜原因,從道德信仰哲學特點開始,集中道德信仰主體,實踐三個角度,討論了道德信仰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危機道德教育道德信仰重建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義
信仰作為一種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與人類存在著須臾不可分割的聯系,歷來為人類所關注。道德信仰作為信仰的一種重要形式,指人們基于道德對人的生存發展的價值以及對道德理想與道德現實的張力的認識而產生的對道德價值、道德規范、道德理想的篤信和崇敬,以此設定人生目標,并付諸以道德行為,以此張顯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賦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選擇的坐標。道德的存在是一種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內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們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為的動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燈”。道德信仰是道德行為的可靠的動力之源,為人生指明了奮斗目標和有價值的生活方式,同時推動社會的發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時受到人類自身的結構特征以及與之相伴而生的人類社會的特征以及社會歷史性的影響。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創造性使道德信仰成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對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類本質的永恒本性”。這是說包括迷信在內的各種信仰都是基于人類永恒的本性,人類力圖通過對某種高于客觀現實的無限性的追求,以彌補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帶來的不滿足感和不安全感,從而實現其獨有的生存價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對人的未完成性的現實規定。人類在各種可能性中發展使自己日漸成熟與完善,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邏輯發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喚人必須有一種道德的生活與信仰來塑造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創造性的實現。創造性為人類信仰創造了條件,而合理的創造性使信仰成為必需。道德信仰溝通著有限與無限,自然與必然,使道德最終成為人的行為規則,有了其終極的價值功能,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據。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會基礎
首先,社會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為可能。社會的發展需根據實踐不斷發展和完善。正是在社會的未完成性中,才給信仰留出了地盤,使人可能面臨未完成性的社會建立起美好的信仰,從而不斷地完善它,形成相應的道德信仰。其次,社會生活的外在性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現實條件。社會對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體的個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存在和活動。社會的外在性使道德成為人現實存在的歷史前提。最后,社會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為必然。社會跟道德與人的活動具有互動性,同時個人離不開社會,從而使社會具有可塑性,為社會和道德的生成創造了可能性,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會邏輯基礎。
3.歷史與道德信仰的共時性決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從道德的發生可以看出,它隨著人類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歷史長河中賦予不同的歷史內涵。道德信仰的孕育、發展和成熟,為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獨立且單獨發揮作用奠定了基礎。不同階級的道德從不同角度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條件,這一過程是道德信仰展開的歷史生成過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為已被主體內化的一種道德認識實踐活動,一形成就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其作用體現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們對某一道德體系的極度信服和尊重,是人的各種道德認識、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個體的經濟狀況、人生遭遇等個體差異性,不同的人對其生存方式都會作出不同的行為選擇。而這種差異若不產生認同,則勢必形成巨大的離心力危及社會的存在和個體的生存,所以需要人們用已有道德認識去接收各種不同的道德現象,在主觀上趨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為一體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個體道德發展一般包括三個階段:他律階段自律階段、他律與自律統一的階段。個體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經過這三個階段,實現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終確立這一信念,將其內化為自身行為準則的過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聯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標,道德信仰確信某道德理想目標,通過調動認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發人們去追求和達到它所確信的道德理想目標,從而使道德真正轉化為個體的內在要求,使個體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謂道德人格,就是人們通過道德生活意識到自己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以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而自覺地選擇自己做人的范式。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內心世界,體現出人之區別于動物的內在規定性。道德人格是個人做人的尊嚴、價值和品質的總和,是人的主體性、目的性和社會性的集結。也可以說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統一”。它的形成與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開。道德信仰使道德成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的同時,使人越來越遠離動物界,塑造更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勵功能
道德目標對道德信仰者來說是一種使命與責任,它對個體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發力,拉動著個體不斷地向道德目標邁進。而在每一道德信仰體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過行為者的活動被信仰者實體化附著于一定的個體身上,對信仰者的榜樣力、感召力和激勵力將大為增強,從而發揮道德信仰的激勵功能。
三、當代社會吁求構建道德信仰體系
(一)當代社會出現的信仰危機及其危害
當代中國在市場經濟和社會轉型的今天,“德”與“得”的矛盾尤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機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道德理想目標的喪失和道德規范的缺失。道德理想目標的喪失和道德失范密切相關,人們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對原有的作存在意義、生活規范的道德價值系統及其規范要求懷疑、動搖乃至否定,但又沒有新的道德價值系統及其規范要求來取代原有的,因此出現了道德價值系統及其規范要求的“真空”。
其次,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與道德人格分裂。從構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對道德理想目標和道德規范體系的敬重、忠誠、虔誠、向往等強烈的情感。而在道德信仰危機的發生過程中,人們的這些情感逐漸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的精神世界在道德危機中分崩離析,使人生喪失追求的價值目標。
最后,道德選擇無序化,道德評價功能弱化。由于任何一種價值選擇似乎都可以獲得一種價值觀的文化支持,從而使道德主體在多元化情境中無法恒久的作出相對穩定的道德選擇。道德觀念上的沖突在道德實踐活動中最終表現為道德選擇的無序化。由于社會的客觀因素以及道德主體的主觀原因,有些人對道德失去了信心,以至于出現了道德信仰危機。
(二)當代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道德教育在防止道德信仰危機方面發揮效力但在全面轉型的中國,物質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的同時道德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對教育主體、教育客體以及教育方式上。
首先,道德教育存在對主體的偏離。在傳統文化中,道德信仰對政治信仰的依附使道德信仰獲得了社會政治的強權保護,決定了我們整體價值取向重社會而輕個人。一直以來我們道德教育的課堂上都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使道德行為主體不能達到真正的道德自覺,扭曲了道德教育的真正使命,摧毀了人們追求道德信仰的信念,消解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道德教育存在對本體認識的扭曲。道德教育包含三方面內容,道德理想目標、道德理想目標的論證和義理上的說明及在可操作層面上的道德信仰具體化的道德行為規范。今天的道德教育危機之一就在于我們僅僅著眼于生活日常行為規范的確立,反復的道德行為訓練成為我們的主要工作,強調道德規范的灌輸卻從不思索道德規范依賴的信仰是什么?這些最終導致德育實效性的一低再低。
最后,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存在道德灌輸,導致道德權威的失落。目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信”造成的。針對當前問題,我們應以改革開放現實背景為立足點,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堅持以人為本,以對傳統道德教育方式的反思為基礎,以具體的道德實踐為手段,培養自覺的道德行為,使道德教育實現教育的目的。
四、重建道德信仰的途徑
道德信仰的重建“不是簡單的回復既有的道德信仰,而是如何建立起一種新的與現代性社會存在方式相適應的具有現實必然性的道德信仰內容。這是研究轉型期道德信仰危機的最要緊之處”。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以培養自覺的道德主體為目標,涉及到社會生活中經濟、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所以,我們應該從社會和主體出發,堅持“內外結合”的方針并通過實踐的校正和檢驗,全方位、多層次地塑造適應當前社會的道德信仰。
(一)從道德信仰的社會性出發重建道德信仰
首先,促進經濟發展,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道德是由經濟基礎決定并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第二性的存在。從倫理學的視域看,人們能否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道德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社會主義中國的生產力、綜合國力和廣大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要深入改革、完善和創新經濟體制,使市場經濟向更為有序地發展,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其次,建設是重建道德信仰的有力法律保障。斯賓諾莎認為“如果某一個國家比別的國家邪風更猖撅,犯罪更普遍,那一定是由于這個國家謀求和睦不足,法制不夠昌明,而且未能建立起完全的國家權利之故”。法律是協調社會關系中的有力保障。當今社會大環境加強法制建設,將它同道德信仰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強化道德他律引導人們的道德價值選擇,提高道德自律意識。
再次,健全道德制度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制度保障。道德制度是社會道德的規范化、法規化,即把社會成員應當遵守的道德準則、道德選擇、價值判斷標準和道德約束通過道義和法規上的程序進行確定的制度。它在現實生活中指導和評價人們的行為,為人們的行為設立了合理的價值標準。只有營造一個良好、公正的社會環境,道德信仰的危機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有效克服。
最后,為道德信仰的構建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現代社會由于多元文化的沖撞與壓擠使現代人對道德的信仰充滿了矛盾和沖撞。因此從道德文化角度來說,要為道德信仰的構建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吸收借鑒西方文化中符合現代化社會的道德觀念;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精華;剔除西方及中國傳統文化及宗教中的消極因素。為道德信仰的構建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二)從主體性出發實現道德信仰的重塑
1.加強主體性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個社會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其社會成員實現道德影響培養德性的過程,是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徑。它是一種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養塑造人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充分突出主體性,反對灌輸,使道德主體自覺地履行道德規范并為道德行為承擔責任;采取開放的姿態,拋棄舊的道德觀點接受新的道德觀點,促進和發展主動探索和創新的能力,激發人們追求真理和實現價值的愿望。
2.強化內心信念
道德信仰是人們通過接受道德教育而形成的個體化的理念,強化人們內心信念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內在支撐,它包括“揚善”和“去惡”兩大內涵。揚善是從正面人手,弘揚善良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的“絕對命令”行事,堅定人們遵守道德信念的決心;去惡是從約束的角度看,要求人們約束自己的言行舉動,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的沖動,主動放棄單純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強化內心信念應當立足于吸收繼承傳統道德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的理念,從人本身出發,構建反映人性的道德,才能為個體所認同并內化為道德信仰。
3.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
抓住道德信仰危機所帶來的重塑道德信仰的機遇,確立一個符合歷史必然性的選擇,必須建立在科學認識基礎上從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它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內在驅動力。從而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建構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發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實現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辨證統一的社會主義道德信仰。
4.注重道德示范作用在道德行為上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類作為能夠意識到自己存在的高級動物,能夠以自己的好惡取舍本能的推想出他人的好惡取舍。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時尊重對方的利益,把他人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形成一種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發,產生的將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自律。同時教育者的道德善惡很大程度影響著民眾,所以要發揮積極向上的道德示范,樹立民眾對社會道德的信心。
(三)在實踐中檢驗和校正道德信仰
馬克思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道德信仰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由道德所追求和達到的目的和社會條件來決定的。然而,在社會現實生活中,人們一旦信奉某種道德,往往就直接根據這種道德的規范或要求來評價人的行為是否道德,而不管這些道德規范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以,如果這種道德本身不合理或隨著社會的發展已喪失了其合理性,人們就應該根據道德實踐的效果對道德信仰本身加以審視。
綜上所述,重塑道德信仰乃是拯救道德危機的良藥,重塑道德信仰的實現,應建立在人們對道德規范及基礎的深刻認識和信仰上。道德建設離不開法律的支持、政策的導向和制度的保障,但更離不開發自人們內心的道德自愿和道德自覺,只有建立在道德信仰基礎上的道德行為才能克服虛偽的道德行為,才能克服個人利益因素和外在因素對道德行為的影響,才能克服道德行為過程中的重重困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機問題。道德信仰問題既是哲學問題,又是心理學問題;既是理論性問題,又是實踐性問題;它是一個復雜而又重要的問題。無論是理論還是現實都要求我們不能忽視、輕視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研究,這一問題的研究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還有極其深刻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6O:651.
[3][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16.
[4]唐凱麟.倫理學教程[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217.
[5]魏英敏.新倫理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494.
[6]章海山.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發展的歷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8,
[7]高兆明.論社會轉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機[J].倫理學2001,(10):45—52.
[8]任建東.道德信仰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85.
[9]高兆明.論社會轉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機[J].浙江社會科學,2001,(2):15—17.
[10]斯賓諾莎.政治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42.
- 上一篇:漫談公共危機中的政府形象
- 下一篇:鄉鎮黨委書記的黨性透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