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與傳統文化范文

時間:2024-03-18 18:01: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當代青年與傳統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當代青年與傳統文化

篇1

中國傳統文化受儒家思想影響至深。中庸之道是儒家學說中一條基本的原則和道德標準,也成為中國人秉承的一種行為準則。具體說,所謂中庸之道,就是“毋過毋不及”,既不要做過頭,也不要做不夠,“過猶不及”,要恰到好處。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槍打出頭鳥”,這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種表現形式。然而,現代高校校園文化越來越崇尚脫穎而出,大學生熱衷于展示自我,受到眾人矚目。個性化與自我成為大學生中的核心詞匯,他們更傾向張揚自己的青春,不愿再默默無聞。中庸之道與當代高校校園文化顯得格格不入。總之,高校校園文化作為一只獨立的文化,正彰顯他的叛逆,不斷沖擊和突破對其有著深遠影響的傳統文化。

二、校園文化沖擊傳統文化的歸因分析

任何一種文化的變遷與演進,都會遭遇一些沖突與激蕩。但是,高校校園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這種種沖突表現得尤為突出,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校園文化,甚至以一種與傳統文化截然相反的姿態彰顯他的特點。二者的對立從某種程度上說會對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產生一定的阻礙,必須正視目前出現的沖突現狀。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考量。

(一)高校校園文化的外延。校園文化的外延界定是沖突存在的溯源途徑之一。對于校園文化外延的界定,目前學界的普遍觀點有這樣幾種:第一,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通過教育活動所創造和形成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文化氛圍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式。第二,校園文化是高校長期辦學所形成的一種內在的文化氛圍,凝聚著學校的學風、教風、作風和整體素質[2]。第三,校園文化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等物化形態及校園風氣和校園精神等精神內容的總和[3]。無論哪種界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認為校園文化是官方的,只包括積極面的文化形態。這種界定是不全面的。任何一種群體文化,都不可能僅僅包括官方倡導和建設的內容,他必須包括非官方的,非主流的,群體成員之間相互影響所形成的思維方式,行為特征及價值取向。大學生中形成的蔑視權威、張揚自我、出新立異等思維、行為方式,也應當被包含在高校校園文化里,從這個角度來說,校園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沖突就變得容易理解了。

(二)高校校園文化的主體。需要強調的是,高校校園文化的主體不是學校,而是大學生。大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大學校園文化的特點。大學生普遍處在18、19到22、23歲的成年初期,他們受到更多的是當代流行文化和市場文化的影響。尤其是當代的大學生,他們出生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正是我國改革開放進行的如火如荼和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自由和海量信息。使他們敢為人先,敢于質疑,敢于挑戰,敢于對傳統說不。另一方面,這個年齡段的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尚未完全定型,思想仍然不成熟,在面對海量信息沖擊的時候,甄別能力有限。這就使得青年人聚集的大學校園文化良莠不齊,在對待“過時”的傳統文化時,容易出現不理智的抵觸,造成高校校園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沖撞。

(三)高校校園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背景。任何一種文化形態都由一定的經濟基礎所決定。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在農業經濟形態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深深地受著我國幾千年的農業經濟形態的影響。而高校校園文化產生的基礎是現代工業社會,二者的生長背景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近年來,市場經濟的發展,對高校校園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市場經濟中有著明顯與農業經濟不一樣的思維方式、行為特點,而這一些更易被青年人所接受。不同背景下的兩種文化態勢,不可避免會出現差異甚至沖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自身的適應性能使其適應現代社會并發揮巨大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文化是萬能的,沖突和不適依然會存在。在高校里,這種沖突表現得更加明顯。

三、在沖突中構建新型高校校園文化

高校校園文化作為青年前沿文化的代表,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沖突最為強烈,二者既相互沖撞,又相互融合。二者之間的沖突使本就不成熟的大學生更為困惑,甚至無所適從,給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帶來困境。必須正視沖突,找到二者最佳的結合點,構建新型高校校園文化。

(一)重視非正式性校園文化建設。長久以來,我們忽視了非正式的校園文化建設。所謂非正式校園文化是指非官方的,大學生群體內部所形成的,最能代表青年人思想行為方式的文化。非正式文化并非都是積極、健康的。我們經常會看到同一所高校走出來的大學生,他們的行為作風、學習工作態度、世界觀具有一定的趨同性。有的高校的學生工作更主動,新事物更易上手,有的則不然。這一些區別甚至屆屆相傳。可以說,高校校園的非正式校園文化對此影響頗深。有時候,非正式校園文化對人的影響甚至大過主流文化。因此,必須重視非主流校園文化的建設。從側面引導,多途徑結合,滲透式牽引等多種方法將非正式性文化納入到校園文化的建設軌道中來。

(二)針對青年特點,堅持學生主體為導向的校園文化建設。高校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高校校園文化是青年人中產生并發展起來的獨立的文化態勢。因此,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這不是一句空口號,要將其落到實處,必須在這幾個方面作出努力:第一,給予大學生足夠的空間發展他們喜愛的校園文化形式;第二,尊重大學生的喜好,適時加以引導;第三,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避免強加給學生的文化價值形態,盡量讓學生自主選擇為主。只有這樣的校園文化,才是充滿活力,適應沖突的,才能使學生從內心省視與接納傳統文化。

篇2

關鍵詞: 大學生 藝術媒介 書畫藝術 接受狀況 調查報告

書畫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它直觀地展示著中華民族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深典雅的審美意識,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放射著別樣的光輝。19世紀下半葉以來,書畫藝術經受了現代歷史的各種社會運動和文化觀念的沖擊而巋然屹立,通過不斷地豐富、修訂自己的藝術理想和技巧而繼續發展繁榮。但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技術現代化的飛速發展和當代大眾文化與消費文化在中國的極速膨脹,包括書畫在內的傳統精英文化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書畫藝術的生存發展環境和在受眾,尤其是青年受眾心里的感覺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為了傳統書畫藝術的繼續發展和繁榮,非常需要了解當代經濟、技術、媒介和受眾心理的狀況,因為它們是藝術發展的宏觀基礎。為此,我設計和實施了本次調查,希望以個案形式大略得知當代青年與傳統書畫的關系狀況。

一、基本狀況報告

1.調查方法

2011年3月間,我對杭州市下沙區幾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大學生媒介接觸和傳統書畫接受狀況”的問卷調查,該調查共發放550份問卷,回收529份,回收率為96%,有效問卷511份,有效回收率為93%。本次調查內容涉及大學生個人表意媒介使用情況,藝術媒介接觸情況和對傳統書畫的接受心理,以及其對書畫創作、消費目的的了解等方面。

2.調查數據分析

(1)調查對象數據

本次調查樣本總共511份,其中大一學生238人,占46.6%,大二學生144人,占28.2%,大三學生129人,占25.2%;男生共156人,占30.5%,女生共355人,占69.5%,基本符合當前大學生的在校情況。

(2)大學生個人表意媒介使用情況

書畫藝術作為傳統文化的遺產之一,其表意和表現的基本媒介形式是手工的絹帛紙筆,這種自然狀態的媒介技術使用期與傳統文化的繁榮期大致對應,它們是傳統文化表意和藝術表現的物質基礎,也在相當大程度上是書畫藝術蘊含深厚韻味的藝術形式基礎,并在長久的表意和藝術欣賞傳統中培養了民族的獨特審美趣味。但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達至21 世紀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已使傳統的媒介表意方式的地盤大為縮減,這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更鮮明地表現出來。如圖1所示,在回答“平時需用文字表達時你怎樣完成”的多選題時,選鍵盤打字的比率是47.3%,選筆寫的比率只有41.8%,顯示現代的機械復制的表意方式已經成為當代青年表意的主要方式,傳統手寫表意的感覺正在讓位于信息傳達的效率追求。而圖2則表明,有近一半的大學生表示有八年時間沒再寫毛筆字了(相當于小學畢業以后即將傳統紙筆束之高閣)。如此傳統書畫的藝術表現和心理體驗的物質基礎正趨于流失。

圖1用到文字表達時怎樣完成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圖2多少年沒用毛筆寫字了

與此同時,在被問到自己字寫得不好的感覺時(多選題,圖3),選擇“有點遺憾,顯得沒文化”的比率是62.2%,選“沒什么,反正寫東西多用電腦或手機”和“無所謂,字寫得好也沒什么用”兩項相加的比率為29.7%,不到前者的一半;反之,在被問到別人字寫得好,自己的感覺時(多選題,圖4),選“有內涵,個人形象比較好”的比率是51.9%,選“對個人發展有好處”的比率為32.8%,而選“書生氣較重”和“沒什么可炫耀”的比率分別只有10.4%和4.9%。可見,對漢字這種傳統表意工具所展示的個人形象,大學生還是相當在意的。但顯然這里有一個矛盾狀況,即在行動上大學生們為實用目的而使用現代技術投入了現代生活,但在心理上他們仍以傳統的文化形象為驕傲,而這正是傳統文化及其藝術發展的希望之所在。

圖3自己字寫得不好的感覺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圖4對別人字寫得好的感覺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3)大學生接觸藝術媒介的狀況

中國畫作品在傳統文化環境中,基本上是憑借著人際關系的接觸而傳播的,只是在明清以后,隨著雕版印刷業的繁榮,一些畫譜開始通過商業渠道得以較大范圍地傳播。書法作品雖較早已有拓印形式流傳,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它與摹寫的帖一道,也是以人際交流的形式傳播的。自20世紀初以來,現代大眾媒介成為幾乎所有信息交流的必經渠道,傳統書畫作品的傳播也深受其影響。這不僅表現在人們接觸書畫的時間頻率和空間場合上,而且表現在人們經由何種具體物質形式來實際感知體驗書畫作品,當代大學生的藝術媒介接觸狀況因此也有較大變化。

首先,是如何分配自己的休閑和審美欣賞時間的問題,從多選題圖5 可見,上網、游戲的比率最高,為35.8%,戶外活動和看書次之,分別為24.7%和24.8%,去藝術館博物館最少,為1.7%,看電視次少,為13.1%。可見在大眾媒介上進行藝術體驗和在戶外進行身體活動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主要文化審美形式。

圖5業余時間怎樣打發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其次,在何種場合接觸書畫,由多選題圖6可知,在學校最多,為36.3%,因為這里報刊和畫冊最多且易接觸,次之的是在博物館美術館,為33.6%,這令人驚訝,與上述“去藝術館博物館打發時間”的最少比率1.7%形成反差,可推知在此時空中接觸書畫機會之少了,由此類推在商店、家居和賓館中則又更少了。

圖6在何場所接觸書畫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最后,對經由何種具體物質形式來實際感知體驗書畫作品的問題,由多選題圖7可知,影視和電腦多媒體形式最多,分別為19.5%和18.7%,在當代網絡技術環境下,兩者其實都說明學生在電腦屏幕上看到書畫最多,其次則是報刊和畫冊,這屬于較傳統的大眾媒介了,而工藝品以12.4%的份額位居第四,超越了傳統書畫形式的卷軸和鏡框,這是頗值得注意的現象,說明大學生的書畫消費形式與傳統有了很大的不同。

圖7以何種媒介形式接觸書畫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4)對傳統書畫的接受心理

中國書畫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不僅其外在裝裱是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媒介形式,而且其藝術形象本身呈現為一種獨特的視覺樣式,表現著別樣的審美蘊含。它與中國現代文化史中占主流地位的西方寫實繪畫有著鮮明的不同,其根本差異在其書寫性的筆墨形式,以及由此所表達的傳統士大夫的人生理想和文雅情致。對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及其所包含的獨特韻味,當代大學生們的感覺和體驗如何呢?

首先,如多選題圖8所示,選傳統卷軸裝裱形式“太老舊,沒感覺”的比率只有1.3%,反之選這種傳統裝裱形式“富有書卷氣,很雅致”的比率為49.3%,同時選它們“富有中國特色,感覺親切”的比率為46.3%,這三項相加占96.9%的比率,可見絕大多數大學生是認同這種傳統的藝術形式的,與他們對待網絡電子游戲及其他大眾文化的態度一樣,呈現出同樣的熱愛態度,這是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同時這也印證了前述大學生個人表意媒介技術情況所反映的矛盾狀況,即沉浸于大眾文化的技術刺激和感官興奮之中,同時在深心中又以傳統文化為價值的根本。

圖8對傳統裝裱形式有何感覺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其次,如多選題圖9所示,在回答中國書畫的價值何在的問題時,認為在于其中國歷史文化蘊含濃郁的比率為28.5%,認為在于可以修身養性的比率為26.9%,認為在于筆墨功力深厚有意境的比率為22.8%,而認為在于造型逼真、色彩鮮明和表現了深奧哲理的只分別占10.1%和11.6%,可見對于中國書畫形式與內容的大致特點,大學生還是比較了解的,并非像表面的敬而遠之態度那樣一無所知。

圖9你認為傳統書畫價值何在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最后,在回答不喜歡傳統書畫的原因(多選題圖10)時,大學生們表示有28.4%的因素是自己修養有限,無力欣賞,有20.3%的同學認為是其形式太古雅,難以理解(與上述對傳統裝裱的肯定形成對照,顯示大學生即使難理解還是喜歡其形式),還有17.3%的認為是可見的原作少,欣賞成本高(這與他們多數通過網絡和電腦屏幕接觸中國書畫正相關聯),還有一個因素(占12.7%)是大眾文化豐富多彩,以致顧不上欣賞傳統書畫。其他如創造性少模仿多,脫離現實生活,功利性太強這些與專業創作問題有關的因素則不太受到大學生的關注。可見,傳統文化素養教育的不足是大學生覺得書畫太古雅難懂的主要因素。

圖10不喜歡傳統書畫的原因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5)對近年書畫市場繁榮原因的理解

傳統書法藝術的理想是“書,心畫也”(揚雄),人品高則書藝自高,繪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則是暢神而已(宗炳),“聊寫胸中逸氣”( 倪瓚),它們共同建構了傳統書畫藝術超功利的價值取向。雖然自明代以來,書畫家出賣字畫以取潤格的活動得到了宋明理學世俗化乃至市民社會出現、商業市場繁榮等因素的支持,書畫市場逐漸形成,但在傳統的藝術格局中,實用功利的藝術經營觀念和活動總是處于暗昧狀態,或以癲狂的叛逆姿態出現,并不能取得正面的價值肯定,這種狀態甚至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期。但在新世紀消費文化環境中成長的大學生,對藝術,包括書畫的態度顯然已經有了較大改變。

圖11近年書畫市場繁榮的原因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圖11的多選題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為近年來書畫市場繁榮的原因,有近四成的因素是大家想以此投資保值,分別有近二成五的因素是欣賞藝術和裝飾家居,另有一成多的因素是用于人際交往。可見大學生對藝術的看法是比較現實而非浪漫的,這應是其大眾文化的消費經驗和對當代中國文化狀況的了解使然,因為現實中的書畫消費往往很實用,很少再有純粹審美觀照的機會。

二、反思和建議

1.從個人表意工具使用和藝術媒介接觸的狀況看,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深度介入,使得大學生的生活和感覺日益高技術化,而對傳統藝術得以產生魅力的自然工具手段逐漸開始陌生和遠離,這是對書畫藝術發展的現實威脅。但尚處發展之途的中國需要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不可遏制,好在大學生心里已經具有充分的傳統文化根苗,這應該是拜多年的學校教育耳濡目染所賜。但中國基礎教育的功利化(中數理化等而輕人文藝術教育課程)正在削弱這種文化根苗成長的土壤,這是比學生單純偏好高技術效率和刺激更令人憂慮的。日本和韓國是協調傳統文化保護和技術發展關系的良好榜樣,應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目前來看,大學生投入技術性的大眾文化和身心保持對傳統藝術的敬仰還處于勢均力敵的矛盾狀態,但這種狀態能長久保持嗎?如果放任自流,技術的強大力量和它們在青年心中產生的慣性是否將把傳統文化的根苗徹底拔除?切實的文化保護措施應該盡早地設置,比如學校是否應開設更多的人文藝術課程,城市公共設施中可否建立更多的博物館、藝術館,舉辦更多的傳統文化藝術展示活動?

2.從對書畫藝術的接受心理來看,一方面,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這與20世紀初的爭相留學以引進西方藝術觀念和技法的情況形成巨大反差,這顯然是由于20世紀末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國力有了巨大提升,中國人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日益增長的情況為大學生所清晰感知的結果。但另一方面,大學生們對大眾文化毫無抵抗力,而對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及內在意蘊雖心愛之,卻表示它們太古雅艱難,自己修養有限無力接受,這真是讓人扼腕的現實。問題出在哪里?是否還是在教育上,太表面化,太功利?教育改革如何補上這無實利但很重要的一課?

3.從書畫藝術自身的觀念和實踐來看有無值得反思之處?對是否堅持文雅高深形式還是兼容通俗視覺表現之技,專業人士各有看法,但上述大學生以工藝品形式接觸書畫作品超過傳統卷軸和鏡框形式的情況提示我們,傳統藝術形式在保留固有優雅氣質的同時,如何因應時代氛圍和受眾心理,確實需要細心考察思索,以求有所改變和創新,畢竟現在是大眾文化和消費時代,消費者的趣味和權力應該受到尊重,否則很可能就是作繭自縛,自我取消。

4.從藝術的目的和功能來看,傳統書畫總體上可以說是超功利的,主要是為了直觀地象征自己的內在品格和人生追求,以之牟利是接近近代才有的趨向。但當代文化的主流是實用功利的,以消費形式取代了純粹靜觀。大學生生長于當代文化環境之中,并表明深知這種現實,但這并不表示他們認可這種現實,就像他們沉浸于電腦游戲的華麗景觀之中,而深心并不以為然一樣。因此,專業人士應該有所擔當,不要隨波逐流而遺忘了藝術的超越和創造性本質,否則青年心中的傳統文化根苗就難有茁壯之望了。如果都是追求實用價值,鼠標點點即可輕松實現,因此,大學生根本沒有必要去瞻仰徒有其表的傳統形式。

篇3

關鍵詞:全球化;文化認同; 文化適應;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9-0013-02

20世紀80年代,全球化的概念在西方誕生。“全球化”絕非只是一個純經濟性質的運動,同時也是一個通過經濟的擴張而推行其政治理念和文化價值的歷史過程。因此,經濟的全球化必然帶來文化的全球化傳播。

全球化、社會的轉型和網絡的普及給當代中國青年大學生群體的生活帶來了與傳統革命文化完全不同的很多新符號的沖擊,成為青年人新的自我意識形成的社會背景。青年個體被置于一系列新知識、新語言、新習性和新背景的認同和表達中,并且其中“總是包含著將其他意義帶入了我們自己所有的意義之中”[1]。因此,在社會變革過程中,青年大學生們面臨著個人文化身份如何構建的問題。良性的文化身份認同與構建,能使廣大學子在自我和他者之間保持適度的張力,游刃有余,進而促進整個文化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共生、共榮。相反,如果這種文化認同與構建存在缺失,必將導致青年大學生面臨自我身份認同的危機,產生身份準確闡釋的焦慮,由此引發價值觀的動搖甚至缺失。因此,如何引導青年學生以自覺主動的態度去面對全球化語境,在積極的適應中理性地建構自身的文化認同,就成為當前教育界面臨的一道課題。

一、全球化背景下對大學生群體的審視

1.全球化語境對本土文化及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沖擊和影響

清華大學王寧教授認為,經濟全球化導致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文化上全球化或趨同化現象,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國)文化價值觀念滲透到其他國家。而在對大學生的影響上,外來文化已構成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心理的巨大沖擊,加上青年學生慣有的心理逆反,文化傳統和傳統文化都有退化的可能[2]。全球化給大學生的生活開辟了新天地,使他們有機會分享世界各地多種文化的價值和意義。異域文化正逐漸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他們的價值觀念。

信息是影響人們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因素,搶占信息傳輸主體以及對信息傳輸工具的成功研發,使美國在媒體傳播領域占有無與倫比的優勢。美國信息時代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主導整個媒體,在這種觀念支配下,美國大力加強了對外傳播的力度,通過廣播、報刊等媒體以及風靡全球的好萊塢大片等各種文化產品,形成了美國的“話語霸權”地位。在大量的信息輸出過程中,美國通過飲食文化、影視文化和電腦軟件文化等,逐漸改變著大學生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

面對美國等西方大國強大的價值觀輸出攻勢,一些青年學生的本土文化感情正在逐漸淡化,逐漸以西方文化時髦為標準,崇尚西式價值觀,而對自己的歷史、語言文字等不以為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在逐漸淡化。

2.大學生自身的認知特點

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和世界觀等“主體”構建的關鍵時期——“個人化—反省”的認知時期[3],屬于信仰形成的承前啟后時期。這時期最大的特點是傳統信仰能夠避免的緊張沖突又會出現。處于這種信仰模式中的人們,其信仰容易發生改變,常常是一場鼓舞人心的演講或一個引人入勝的觀點,就會使某個已經選擇好了的信仰發生轉變;同時,他們又通常會全心全意地選擇一種信仰形態而排斥其他信仰。在這個時期能否順應社會和歷史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內在需求,并在紛繁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確立自身的健康的文化身份認同,將直接影響著他們能否樹立科學、進步及合理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以及將來能否成功地融入全球化時代的開放型社會,能否在頻頻出現的跨文化語境中自由游走且不失本色。

二、民族本土文化對大學生根源性的影響

文化劃分為三個層次:最表層是文化的物化形態,如汽車、樓房和文藝作品等這些被人所改造或創造的實物;中間層是文化的制度形態,它是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當中所創造的各種制度和體制系統;最核心層是思想、意識、道德、觀念以及風俗等。一般來說,表層的變化較快,中間層與核心層的變化相對來說比較困難[4]。大學生對異域文化的追捧和迷戀,是由現階段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及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特點所導致的,是與主體分離的一種扭曲的異化鏡像。

實質上,民族文化身份在大學生多元身份中的根基和核心地位是目前全球化語境所不能動搖的,只是認識主體可能不自覺而已。從出生伊始,本民族文化就開始了對個體塑形的過程,母語、民族經典文本、共同的歷史記憶、習俗體制以及心理情感方式等,皆為形塑個體文化認同的符碼。人類有尋根意識,需要傳統帶來的穩定感、親情和友情帶來的溫暖感、故土家園帶來的心靈歸屬感,也需要在加速流動的環境里運用熟悉的思維、語言和行為方式指導生活以整合自我,保持人生意義的統一性。對本土文化的依戀已深深鑲刻在人類深層意識之中[5]。

三、當代大學生文化認同和文化適應的模式探析

1.文化認同和文化適應的內涵

所謂文化認同,是指個體或群體對所接觸的文化體系或文化元素正向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取向[6]。個體或群體對所屬文化在文化符號、文化傳統和價值規范等諸方面體現出來的區別于他文化的特性的感知和認可,構成了認識主體內在的文化“自我”,成為人們賴以確認身份認同的依據,成為個人或集體界定自身、區別他者、加強彼此的歸屬感以聚攏成擁有共同文化內涵的群體的標志。它引導著人們熱愛和忠實于本民族傳統文化,從而傳承和推廣民族文化,并最終將其內化成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這一深層次心理結構之中[7]。文化認同是增強社會群體、團體或組織的凝聚力的一種天然紐帶,它規范著一個民族文化的基本構架,決定著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維系著社會的生存和穩定。

美國人類學家雷德菲爾德等在《文化適應研究備忘錄》中提出了文化適應的一般定義:“用以理解如下一些現象,即當具有不同文化的各群體進行持續的、直接的接觸之后,雙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之而發生的變遷。”人類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為適應生態環境而創造出來的,它是各民族為適應其生存的生態環境而做出調適的產物,因而帶有很強的適應性特征。

2.文化認同與適應的具體模式

根據個體在文化認同和文化適應中的不同表現,加拿大心理學家貝理提出了在不同文化的雙向互動中會出現的四種不同策略:整合、同化、分離 和邊緣化。當個體既重視保持原有文化,也注重與其他群體進行日常的交往時,他們所采用的策略就是“整合”;當個體不愿意保持他們原來的文化認同,卻與其他文化群體有經常性的日常交流時,他們所使用的策略就是“同化”;當這些個體重視自己的原有文化,卻希望避免與其他群體進行交流時,就出現了“分離”;最后,當這些個體對保持原有文化,以及和其他群體進行交流都沒有什么可能性、也缺乏興趣時,這時的策略就是“邊緣化”[8]。

從歷史的視角審視,整合策略是符合我國傳統文化自身特色和內在發展需求的最佳選擇,對外來文化的兼容并蓄在儒、釋、道三教合流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諧共生”、“和而不同”是中華傳統文化歷來的主張,在對待多元文化的態度上意味著保持自己的特色并參與到更為宏觀的組合中[9]。所屬母體文化在個體文化結構模式中的根基性,也決定了青年學生在面臨紛繁復雜、精彩紛呈的文化萬花筒的時候,能夠看清自身,尊重異己,整合圖式,注重相容,和諧共生。

從整合的內涵和外延來看,有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是縱向整合與橫向整合的有機統一。縱向整合即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現代更新,從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現實需求出發,汲取傳統文化的精義,吐故納新,培育其現代性價值。橫向整合是在本族文化受到來自外來文化的某些文化因子持續作用后,將其中有用的內容有機地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實現外來文化的民族內化過程。文化的創新是文化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要求,是任何文化得以生存和傳承的生命源泉,而對外來文化的整合是其得以實現的必不可少的條件。這種整合觀如果體現在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和文化適應上,就包含兩方面的涵義:從文化發展的縱向看,是反思本族文化,摒棄傳統文化中落后、消極的東西,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化;從文化發展的橫向看,是在全球化帶來的東西方文化的頻頻交流和互滲中,吸收外來文化中先進而優秀的成分,并在對二者整合的基礎上綜合創新[10]。唯其如此,才能在“自我”和“他者”之間保持合適的張力和平衡,進而增強民族自信心,獲得自我身份認同和群體歸屬感。也就是說,既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又與時俱進,能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園中展現民族文化的成果。

四、結論

文化的全球化固然會影響文化的民族性,但不會也不可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更不可能消解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當前,要想改變我們國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被動接受和成為西方強勢文化輸入國的不利局面,舉措之一就是要構建肩負祖國建設重任、承載祖國未來的廣大青年學生適宜的文化認同與文化適應,引導他們采用整合的策略來應對全球化語境下多元文化交流與碰撞的復雜局面。要利用參與文化全球化進程的歷史機遇,獲取有益于我國文化健康發展的營養,提高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和更新能力,加速文化的現代轉型,實現中國文化的現代躍遷。此外,還要在繼承和學習中創新,以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升中華文化的競爭力,構筑中華文化的萬里長城。

參考文獻:

[1] John Storey.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2]鮑宇.整合與重構:全球化視閾下的中國文化重構[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7.

[3]瑪麗?喬?梅多,理查德? 德?卡霍.宗教心理學[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孫洪斌.文化全球化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5]丁琴海.論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J]. 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9(2).

[6]徐立坤.文化統戰概論[M]. 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

[7]白晉湘.全球化語境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認同與文化適 應[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9).

[8] John W. Berry,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篇4

一、理論完整,內容豐富

該書研究理論完整,論述內容豐富詳細,通過從什么是設計、設計的分類和范疇等角度出發,詳細論述了現代設計的理論概念。另外,該書從工業革命前歐洲的設計情況、新古典設計運動、工業革命之前的西方民間產品設計、“維多利亞”和“第二帝國”風格等視角分析了工業革命前的設計,為讀者了解現代設計的發展脈絡奠定了重要基礎。通過從現代設計萌發的時代背景和促進因素、英國的設計改革和“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等角度提出了現代設計的前奏:“工藝美術”與“新藝術”運動。多元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倡導以多元視角、多元思維來實現教學目標的方式,通過引導學生在把握重點學科教學訴求的前提下,通過積極利用各類途徑,探尋多元學科知識與內容,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多元化教學模式也倡導教學創新,通過引入多元教學方法,明確教學目標,實現教與學的多元協同成效。

二、重點突出,觀點深刻

該書研究重點突出,論述觀點深刻全面,通過從“裝飾藝術”運動的概況、影響“裝飾藝術”運動風格的重要因素、“裝飾藝術”運動的設計特點、“裝飾藝術”風格在平面設計上的發展、“裝飾藝術”風格的產品設計和著名的設計師等角度進行論述,實現了帶裝飾的現代設計:“裝飾藝術”運動的完整表述。另外,該書以現代設計思想體系和先驅人物、包豪斯、俄國構成主義設計運動、荷蘭的“風格派”運動,為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萌起奠定了重要基礎,通過從美國工業設計發展的背景和概況、美國工業設計先驅人物、制造業對美國現代設計的影響、美國現代工業設計的重要推手等角度論述了工業設計興起的具體內容。在多元教學模式下,通過引入智慧技術、多元育人理念及方法,為最時尚、最流行的設計美學融入課堂,并為學習者塑造更加生動、立體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加深對相關設計活動的理解與認知,真正實現設計活動的理想成效。與其他實踐活動不同,現代設計倡導在遵循設計規則、設計方法的基礎上,呈現個性、靈活的美學特征。因此,以多元化教學模式為基礎,為真正實現設計活動的創新升級提供了現實可能。

三、關注實踐,指引未來

篇5

【關鍵詞】 臺灣;改編劇作;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J80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對傳統“雅”藝術進行改編成為一種潮流,一系列傳統劇作被改編后再度推廣,如白先勇在原作基礎上改編的青春版《牡丹亭》,“表演工作坊”集體創作的舞臺劇《暗戀桃花源》。其創始人賴聲川在距首演20周年之時,第五次對此劇進行了再創作。經過改編和重新演繹的作品在大陸上演后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掀起了觀看熱潮。

一、代表文本分析

1.《牡丹亭》之表現手段的革新

與傳統戲劇依賴唱念坐打、堅持含蓄美學的藝術傳統相比,“青春版”《牡丹亭》吸收了部分現代舞臺劇的表現手段,舞美、服裝、道具、聲效極盡精美,在有所突破的同時,創作者盡量保存原著的意旨內涵。這為較少有機會接觸到傳統劇目的年輕人在心理接近性上起到了一定的緩沖作用。

舊時昆曲一唱就數小時,辭藻華美溫婉,服裝長袍大褂,有著回避演員形體特征的審美情趣,保持它的一成不變是不太符合當代人觀賞心理的。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創作者選用秀麗、俊朗的年輕演員,在盡量不改變湯顯祖原著精華的前提下,將新版本提煉得更加精簡和富有趣味。其脈絡清晰流暢,故事豐滿起伏,與青年人的欣賞習慣達成契合,用一種現代的方式全新演繹了這個經典的愛情故事。對女演員配以收腰白披,繡以蝴蝶點綴全身,既突顯了女子嬌好的身段,靈動的蝴蝶隨曼妙的舞姿起伏,又成為夢境的最好注釋。傳統的唱腔,配合新時代的審美情趣,使得保留了經典本身的創作不失情感底蘊。

青春版不是聲光電的種種堆砌,也不是只展示演員身段唱詞的舞臺格套,更不是擺脫了原著意蘊的誤讀錯解,而是用現代人的眼光、現代人的表達形式、體味、挖掘傳統的魅力,并使之與當代時尚恰當結合的典型。[1]

2.《暗戀桃花源》之藝術語言的再加工

話劇《暗戀桃花源》于1986年在臺灣首次公演,取得巨大成功。1992年賴聲川又將劇本改編為電影獲得了諸多國際獎項。就話劇版本來說,經歷了五次創作演繹的《暗戀桃花源》,由于時代的變遷、演員自身詮釋的情感釋放,每一次演繹對觀眾、演員和創作者來說都有著不相同的內涵體驗。這也是創作者一次又一次將該劇搬上舞臺的內部動因之所在。時隔首演20年,在大陸上演的《暗戀桃花源》,擁有全新的演員陣容和演出空間,加之觀賞者的背景差異,使得整個劇作顯示出了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氣質。

在臺灣演出的第四版《暗戀桃花源》,賴聲川參考了臺灣歌仔戲的形式,其中老陶進入桃花源是吊著鋼絲進去的,這是因為這個劇在臺灣有基礎,在大陸演出時候,不必玩什么花樣,呈現給觀眾一個原汁原味的《暗戀桃花源》就好。[2]

在藝術語言的再加工上,演員針對導演的想法來進行無劇本排練,名字、形式等可能都是最后才確定。此劇創作的年代距今已比較遠,所敘述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對于年輕觀眾顯得較為陌生。因而,在大陸上演的此劇選擇了較為開放和兼容并包的姿態。在排練過程中,很多源于生活的、很市井的語錄被加入劇本。除此之外,在不同城市演出時,適當加入的地方方言與當地觀眾拉近了距離,把本來束之高閣的劇場文化一下子落回生活本身。如在溫州演出的《暗戀桃花源》,加入了的越劇元素;在重慶演出的時候,演員使用了重慶方言,并在不影響劇情的前提下替換使用了重慶本地的地名作為臺詞,引起觀眾的共鳴。

二、傳播效果的可能性分析

1.回歸的文化符號所帶來的差異化效果

對于有著一定媒介素養和知識體系,卻又接收了太多文化快餐的人們來說,對傳統文化的內在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當傳統文化資源總量相對不足,文化精品的數量有限,甚至有一定信息虧欠的時候,一部承載了較為豐富傳統與現代文化符號的劇作必然會引起廣泛關注。觀眾希望從中獲得別樣的文化內涵和生命體驗。

“使用與滿足”理論將受眾放到傳播過程的中心地位,把受眾接觸媒介的活動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達到“滿足”的過程。因此,受眾主動性的選擇,對劇場文化自覺自發的體驗行為,是吸引部分觀眾的原始動力所在。

“劇場不光是一個沉重的身體場所,也是一個真實的聚會場所。在這里,審美建構與真實的日常生活獨特地交織在一起。與一切物體藝術與媒體傳播藝術不同,劇場內不光發生藝術行為本身(游戲),也發生接受行為(看戲),兩種行為都是發生在此時此地的真實活動,符號、信息的發射與接收是同時發生的。”[3]

如果按照麥克盧漢對媒介“冷”“熱”的劃分,劇場藝術由于填充了舞臺、道具、燈光、布景、服裝等元素,引領觀眾進入情景空間,因而不需要動用太多的主觀想象力,即可較為容易地成為這個劇的一部分,因而我們把它暫歸為“熱”媒介。然而在另一方面,除卻必要的場景提示和裝飾性語言,舞臺藝術的布景在很多時候具備抽象的語意表達,即含有隱喻指向,因此又要求觀眾在欣賞時動用智性思考去進一步體會和感悟。舞臺布景的雙重性也是劇場藝術充滿魅力之所在因素之一。

2.準確的市場定位和受眾層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連續十余年GDP超過7%的高速增長,人均收入超過1000美元;而再過十年,中國將有1/3的人口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目前,每年將增加1200萬的城市人口,2012年受教育人口將翻一番。[4]186由此看來,人們對于文化產品的需求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會進一步增加。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個人與大眾社會的關系需要媒介這個中介來加以定位。人口的流動、社會階級的分層、個體的喜好差異等諸多因素使得受眾更加細分,這就要求媒介所提供的內容也要有所調整,以適應大眾的欣賞趣味。

以上兩部劇作的主創人員將演出地點選在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重慶等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大中型城市。其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狀況、城市固有的文化內涵、市民的知識結構和媒介素養等諸多因素都是經過前期考量和調研的,而這些因素也恰恰為劇作的成功上演打下了基礎。

在目標觀眾的定位上,青年人被鎖定為主要的觀看群體。被譽為“昆曲義工”的白先勇說:“昆曲要打年輕牌,演員要年輕化,觀眾也要年輕化,大學生是最重要的觀眾。用年輕演員吸引年輕人,做一出為年輕觀眾度身制作的戲。”[5]借助互聯網、博客等現代媒介的前期宣傳,觀眾已較為明確地定位為白領、高校學生、文藝青年和其他有較高文化層次和一定經濟能力的年輕群體。在具體的演出地點上,除了劇院形式,還多次走進高校,掀起了多次“一票難求”的觀看盛況。在票價上,80元至1280元較大差距的價位設置,也充分考慮到了收入較低而又想進到劇場觀看演出的觀眾的需求。而事實證明,80元左右的低端票總是率先被搶購一空,而其購買者以學生居多。

觀眾群體和地緣環境的有機結合、票價的分層及人性化定位,為營造良好的媒介生態,產生積極的傳播效果,為劇作進一步向其他地區推廣打下了基礎。而利用現代媒介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特性又使得演出訊息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了最為有效和最為廣泛的傳播效果。

3.現代與傳統的超越與復歸

文化傳播促成了多元文化的生成與發展,對多元文化的承載度和包容度同時也檢驗著一個地區的文化底蘊。“精致藝術”與“大眾文化”在發展進程中都享有其獨立空間和受眾群,藝術創作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觀眾與之慣有欣賞的藝術形態也不再絕對的對應。青春版《牡丹亭》與表演工作坊《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等演出的走紅,有它所適應的新的傳播環境和土壤。當戲劇在新的民間語境中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進行傳播的時候,人們所獲得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這種不同不僅體現在對傳播媒介、傳播內容的感受上,更體現在對現代氣息、對傳統藝術新的生命力的感受上。創作與再創作、保留與繼承并行不悖,現代與傳統的超越與復歸就必然達到和諧的統一。

三、為什么來自臺灣?

1.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由于歷史、人文和社會環境等諸多原因,臺灣較好地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底蘊。無論是電影、舞蹈、文學或是其他文化形態,臺灣文藝工作者所創作的作品長久以來保留了較為純正的人文內涵,而并非一味向商業傾斜。較為開放和包容的人文環境,以及演出市場的成熟和受眾審美品位的長期培養,使得臺灣的文藝工作者具備了一個較為純粹的創作狀態,而不必過多擔心市場、觀眾口味等外因。

與此同時,臺灣的創作者善于向西方和亞洲其他國家學習取經,使得沉淀下來的傳統文化并不顯得保守。有著傳統文化的積淀做底襯,他們可以更加清醒和自信地引入西方元素。在內容和形式的運用上更為自如和靈活。對一悲一戲兩部戲劇放在同一個舞臺上交替進行的創作可謂“實驗”了,但其實這個構思是來源于賴聲川在美國求學的過程中,對希臘“悲”劇和日本“能”劇這兩種傳統劇的體悟,即“悲劇與喜劇似乎不是反義詞,而是一個演出中必備的兩種面貌。悲和喜這兩種被認為是相反的請局,居然推到極致會變成一種類似的感受。”[6]這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影響了不但普通觀眾、一些專業人士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驚詫。

在臺灣,很多創作者還自發承擔起了推廣東方傳統文化的使命,如李安、譚盾、馬友友、賴聲川、林懷民等。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發展并行不悖,臺灣的文藝作品也就既保留了雅文化的藝術品位,又在吸收現代元素上下足功夫,使得作品典雅不失靈動、兼收卻不媚俗。

2.對創作者本身的好奇和關注

由于一些現實因素,人們對臺灣的認知多半來源于媒體以及其他的間接方式。對當代臺灣文化產品的創作較為好奇。賴聲川的“創意工作坊”所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如《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等通過網絡或光盤銷售等途徑來到大陸后,即刻吸引了不少的觀眾,觀看者被其用傳統相聲的技藝說現代事的新奇樣式和其中所蘊涵的思想所打動。于是很自然地對創作者接下來的作品充滿好奇和寄予希望。

作家白先勇早在多年前便以其作品中的“尋根”意象在大陸有著廣泛的知名度。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傳統文化不遺余力的推廣經媒體報道后更是為他引來了廣泛的聲譽。

堅持創作和創新的臺灣藝術家還有很多,比如龍門舞集的創始人林懷民、電影導演侯孝賢、蔡明亮等等。創作者本身的知名度和個人影響力為新作的推廣還是有著潛在的號召力,大眾對其先前工作的認可便是持續地支持其當下的事業。

篇6

青年大學生責任擔當意識隱性教育一、青年大學生承擔責任的意義

責任是倫理學中的重要范疇,其內涵和外延非常豐富。簡單地說,所謂責任就是具有承擔能力的社會成員份內應做的事、應承擔的過失,以及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自覺意識和品格。按照人的成長歷程及責任擔當能力的發展過程,可以把責任分為對自己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他人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甚至對自然的責任等不同層面。

一個人能否自立于社會、獲得家庭幸福、取得事業成功,這與個人的責任意識、責任能力、責任品格有著密切聯系。對此,托爾斯泰曾有過精彩的表述,他說一個人如果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價值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責任觀教育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重視。1998年10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巴黎召開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會議明確指出,高等教育要“培養高素質的畢業生和負責任的公民”。

責任意識教育也是我國德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可以說離開責任意識教育,就談不上道德教育。

青年大學生是當代青年的優秀代表,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肩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黨對青年高度重視,熱切關懷。曾說,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全黨都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業。黨和國家對大學生寄寓了厚望,大學生的使命決定了他們必須擁有強烈的責任感。

從個體的成長歷程來看,絕大部分大學生已經到了法定成人年齡,到了應該全面承擔人生責任的階段。大學生責任擔當意識的強弱、責任能力的大小,不僅關系到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發展水平,而且關系到他們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負起歷史使命,因此,培養青年大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對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青年大學生責任意識淡薄

一般來說,大學生責任意識教育主要分為自我責任意識教育、家庭責任意識教育、社會責任意識教育等幾個方面。總體而言,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比一般同齡人強,呈現出積極的、健康的精神風貌,在自我設計、自我價值的實現等方面有著較高體現。但由于多種原因,目前部分大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淡薄,與其角色職責要求不相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責任意識不強

所謂自我責任意識,主要包括個人的生命意識、誠信意識、進取意識和自律意識。自我責任意識培養,就是要培養大學生對自己的思想、言論、行為負責,培養自身的抗挫折能力,敬畏生命,關愛生命,誠實守信,人際交往能力等。

自我責任意識,是家庭責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國家責任意識的基礎。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的生命、健康負責,對自己的思想、言論、行為負責。一個對自己都不負責的人,怎么會對他人、社會、國家負責?因此,青年大學生要有強烈的自我責任意識,要有生命敬畏意識,要具備強健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這樣才能夠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與責任。

然而,現實情況不容樂觀。有一份調查研究顯示,50%以上的女生每周平均業余體育鍛煉不足一次,40%的大學生經常不吃早飯,45%以上的男生宿舍做不到兩周一次衛生大清掃;30%的大學生擔心自己體育測試不達標,25%左右的大學生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40%的大學畢業生感到自己人際適應能力較差。更有甚者,部分青年大學生生命敬畏意識淡漠,抗挫折能力不足,自殺現象屢屢發生。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自殺是中國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而大學生自殺率高于同齡人,是同齡人的2~4倍,且有繼續上升的趨勢。以上種種現象折射出部分大學生對身體健康的忽視,對生命的冷漠。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讓人感到震驚與困惑。

2.家庭責任意識淡漠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責任意識對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謂家庭責任意識培養,就是要培養大學生對家庭的責任意識,對父母的感恩意識,對親情的珍視與珍愛。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努力學習,回饋家庭,這都是做人的本分與底線。目前,由于受社會轉型過程中思想觀念的影響,部分青年大學生在處理自己與家庭的關系時,責任意識淡薄,存在著諸如只知向家庭索取,不愿為家庭付出,不愿承擔家庭的責任,認為父母養活自己是理所當然等不正確的思想和觀念。家庭責任意識淡漠。

3.社會責任意識弱化

所謂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就是要培養大學生繼承先輩、“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優良傳統,以天下為己任,愛國憂民的責任擔當意識。

部分青年大學生在處理與他人關系時,往往注重自己的感受,忽視別人的感受;過分強調他人對自己的義務,淡漠自己對他人責任,甚至對他人不負責任。2012年3月23日,發生在南寧相思湖的悲劇證明了這一點。一對大學生情侶,只因產生口角,女生負氣跳湖,男生奮不顧身相救溺亡。女生得救之后說,自己知道男友不會游泳,跳湖“只是想嚇唬他,考驗他是否真在乎自己”。對于戀愛過程中的責任缺失現象,有學者指出當前大學生“戀愛道德責任的庸俗性和薄弱性、戀愛行為方式的易變性和放縱性、戀愛目的的實用性和功利性”,“戀愛過程中追求一種狹隘的自我滿足、對家庭不負責任、向父母提出錢財方面的非分要求、對感情的表達方式不文明、戀愛與婚姻以及錯位”。

在處理個人與集體、社會、國家的關系時,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關心自己的發展前途和命運,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公眾利益、社會利益沖突時,往往強調個人利益。一份對重慶八所高等院校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問題的調查顯示,“有57.4%的大學生認為現在努力學習的追求主要目的是為了自己,只有4.8%的大學生選擇‘為他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社會的發展’”。另一份對安徽高校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調查結果顯示,“84%的同學選擇現在努力學習,是為了‘自己將來生活的更好’”。與此相反,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對社會責任、國家責任,則表現為“無興趣、無所謂、無意義”的三無現象。對此,有專家指出,部分大學生“對社會轉變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憂患意識,卻缺乏改造現實的責任感和自主意識;有在社會生活之外的旁觀者般的批判勇氣,卻缺乏融入社會生活之內的主人翁般的拼搏精神”。

三、造成青年大學生缺乏責任意識的原因

部分青年大學生責任意識缺乏,既有時代方面、社會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方面的原因。

時代迅速發展,社會急劇轉型,是當代大學生責任擔當意識淡漠的社會原因。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不僅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而且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無疑對人們的思想以巨大的沖擊。人們對個人利益看得越來越重,對集體、國家、社會的責任逐漸淡化。這對當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們的思想觀念呈現出復雜化、多元化的特點,社會責任擔當意識受到削弱。

責任教育的弱化,是當代大學生責任擔當意識淡漠的直接原因。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傳統文化中的責任思想挖掘、發揚不夠。我們民族之所以能夠在歷史長河中久盛不衰,在危難中屹立不倒,在紛繁復雜的背景下迅速崛起,與傳統文化中的責任倫理有著密切關系。充分運用傳統文化中的責任倫理思想,有利于增強大學生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是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等多方合力作用的結果。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體制下,中小學教育重智育,輕德育,重升學率,輕品德教育,致使青少年的責任教育流于形式,難以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責任意識和責任習慣,這無疑增加了大學責任教育的難度。從教育的內容來看,以往責任意識教育往往只強調個人對他人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而對自己需要擔負的責任強調不夠,忽略了責任意識培養的層次性,背離了教育規律。

另外,責任擔當意識培養過程中,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也是責任教育乏力的原因之一。

責任擔當意識的培養離不開知識的傳授,更離不開大學生自身的社會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的閱歷、生活的體驗,對于責任擔當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教育基本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強調課堂理論教學,忽視了大學生在責任教育中的主體性,遠離學生的真實體驗和切實感受,從而使責任教育缺乏實效性。

四、如何培養青年大學生的責任意識

基于以上分析,增強責任意識培養的實效性,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責任教育理念轉換

時移世易,責任教育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的發展,給大學生的價值觀增添了無限活力,激發了他們的進取意識和創造精神,使他們更加注重個性自由和個體價值的實現。自我價值取向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責任意識的培養,要承認諸如“自我價值”“自我設計”“自我實現”的合理性,把責任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價值、追求統一起來。當然,在此基礎上也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個人中心主義,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個人、集體、國家利益的關系。

2.注重傳統資源的挖掘和運用

責任倫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傳統文化強調個人在社會交往中要找準自身的定位,遵循相應的規范,承擔應有的責任。責任倫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先天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等,這一系列名言警語都是責任倫理的具體體現。可以說,正是這種責任倫理,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勇敢地承擔起了自己的使命,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地加入到拯救我們國家民族的斗爭之中,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因此,在大學生責任觀教育過程中,要善于挖掘我們的傳統文化資源,用傳統的責任倫理觀念激勵當代青年大學生,把外在的責任感、使命感,內化為自覺地行動,樹立起堅定的責任擔當意識。

3.注意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進

當代大學生個性突出,獨立性、批判性較強,說教式教育、灌輸式教育成效甚微,甚至還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對此,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有過深刻地論述,認為造成青少年教育困難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實踐在他們面前以裸的形式進行,而處于這種年齡的人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因此,他認為教育者的教育意圖越隱蔽,就越能為教育對象所接受,就越能轉化成教育對象自己的內心要求。

在大學生責任意識培養過程中既要有顯性教育,還要有隱性教育,需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所謂顯性教育,是指公開有組織有明確目的的,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標的教育方式,比如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座談會、專題講座等方式進行目的明確的責任意識教育。在責任意識培養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自學和內化,以增強責任教育的實效性。所謂隱性教育,簡單地說,就是不通過正式教學,而是利用環境、情景等手段,通過對學生的情感、信念、意志、行為和價值觀進行引導,進行責任意識教育,力求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實現這一目標。

4.注重實踐教學的作用

實踐教學在責任意識培養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責任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么責任意識的教育也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育者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對大學生加以引導,要讓責任意識教育落實到生活細節之中,通過一件件平凡簡單的小事,培養大學生對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讓他們在實踐中增強責任意識,養成責任習慣。

參考文獻:

[1]許海元.當代大學生生命責任意識現狀及培養對策[J].道德與文明,2009,(3)

篇7

關鍵詞: 高校當代大學生 閱讀 做人 做事

一、引言

目前,針對大學生閱讀的問題已有較多的調查和研究,但大都沒有結合閱讀的新時期特點來分析對于每個大學生來說甚為重要的做人和做事問題,因此本文就此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

二、調查的內容、方法和對象

1.調查的內容。

問卷內容主要涉及閱讀與傳統文化、時尚閱讀、學習、人生、生活、求職等方面的30個小問題。

2.調查的方法和對象。

采取隨即抽樣的方法,選取了四川省南充市的4所普通高等學校(西華師范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川北醫學院、南充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大學生(不含研究生),涉及14個專業學科門類。共隨機抽取650名同學作為調查對象,回收有效問卷582份,回收率89.54%。較高的回收率和合理的分布,保證了調查結果的代表性、可靠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表 1

三、調查結果的統計和分析

(一)新時期大學生與傳統文化和傳統經典。

1.關于傳統文化閱讀重要性的問題,39.5%的人認為重要,29.7%的人認為比較重要,只有3.8%的人認為不重要。但是仍有2.6%和1.2%的人選擇無所謂和不知道。(注:文中百分比描述及表2―表8所得出的百分比數存在數量交叉,下文不再一一說明)

2.新時期對做人與做事影響最大的傳統文化書籍(見表2)。

表 2

排名前三位的書籍依次是歷史傳記類、文學名著類、哲學宗教類。

(二)新時期大學生傳統閱讀與時尚閱讀。

1.關于喜歡傳統書籍(紙質書籍等)還是時尚書籍(電子書籍等)的調查,46.6%的人選擇前者,32.5%的人表示兩者兼用,18.6%人選擇后者。

2.傳統書籍和時尚書籍哪一種對自己更有實用價值(見表3)。

表 3

3.關于時尚書對做人和做事有多大意義,63.9%的人認為是有意義的。

(三)新時期大學生閱讀與學習。

1.關于學習和課外閱讀是否有沖突,88.1%的人選擇沒有沖突。當涉及除閱讀專業課書籍之外,所讀非專業書籍的數量問題時,54%的人選擇很少閱讀。

2.關于考試類書籍是否占了平時讀書量的大部分,50.2%的人選擇是,當問及原因時,18.6%的人選擇是為了以后更好地就業。

3.關于所要考的證書的調查中(見表4),70%多的人認為必須考英語等級證書和計算機等級證書;41.9%的人選擇學校所頒發的一系列證書。當問及是否輔修第二學位時,只有15.8%的人選擇是。

表 4

(四)新時期大學生閱讀與人生。

1.關于怎樣看待當前大學生閱讀與做人和做事問題,45.4%的人選擇在學好專業的前提下,擴充專業外知識;38.8%的人選擇應該博覽群書,提高綜合素質;21.1%的人選擇有計劃的讀自己需要的書,完善做人,完美做事;只有4.1%的人認為讀多讀少沒關系,社會才是真正的大學。

2.關于對閱讀、做人和做事影響最大的人(見表5)。

表 5

3.關于在讀書過程中認為自己最為欠缺的素質的調查(見表6),40.4%的人認為自己缺少社會工作或課外實踐活動經驗,35.4%的人認為缺少溝通協調能力,27.7%的人認為自己缺少專業知識和技能。

表 6

(五)新時期大學生閱讀與生活、求職。

1.當被問及對未來職業是否有所規劃和思考即是否有比較明確的職業方向或者職業生涯規劃時,51.9%的人選擇有;當問及畢業后的打算時(見表7),37.8%的人選擇畢業后就能就業,25.6%的人選擇考事業單位。

表 7

2.關于就業中最為重要的是什么因素(見表8),58.6%的人認為是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36.9%的人認為是實踐經歷或者工作經驗。

表 8

四、反思和建議

(一)新時期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及傳統經典的閱讀不容樂觀。

一是仍有部分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閱讀傳統經典的必要性存在質疑;二是我國當前在大學階段的閱讀教育存在不足。

因此,各高校要重視這一問題。(1)學校可根據教育實際狀況,開設相關指導課程或完善此方面的選修課程配置,增強大學生傳統經典閱讀的意識,提高閱讀質量,實現素質教育的理想。(2)高校圖書館應積極為學生創造一種和諧的閱讀氛圍,提供豐富多元的閱讀機會,加強對大學生的傳統文化閱讀導向。(3)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只有在好的文化氛圍的熏陶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為學生的未來做好鋪墊。

(二)新時期大學生對時尚書籍的過分好感和依賴令人擔憂。

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一是直接干預學生上網的時間,增加傳統書籍的閱讀時間,比如規定按時完成讀書筆記,學科內容不限;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每個學生到圖書館的圖書借閱率和利用率,從而增加對傳統書籍的閱讀;三是對購買傳統書籍的學生給予補貼或獎勵,等等。

(三)新時期大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習方法及人生價值觀等問題棘手。

可以這樣來概括當前大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學習方法及人生價值觀,那就是“目標淡化、眼光短淺、目的混亂、責任虛無”。因此,一方面學校要出臺培養大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學習方法的規定和政策,在新形勢下,要著眼于大學生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可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對其人生價值觀等予以糾正、引導和培養,向著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天英,趙惠勤.大學讀什么[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群,敬卿.閱讀與人生[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9,(1):3-4.

[3]劉立祥.讀書與做人[J].思想教育研究,2004,(2):44-45.

[4]熊俊超.新文化格局下的大學生閱讀與導讀[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3,(5):87-89.

篇8

課題類別:國家青年基金

學科分類:職業技術教育

課題負責人:匡 瑛

工作單位: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

     200062

在德育研究領域,雖然已經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對中職德育的研究尚少。關于中職德育和普通高中德育的區別在哪里?其重點是什么?如何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道德課程是不是中職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形成具有職教特色的德育理論和模式?這些問題還有待于深入研究。

目前中職學校的德育“邊化”“累贅化”傾向日益嚴重,德育效果低下,甚至直接影響到中等職業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因此,如何走出雷同高中德育的模式,探索適合中職生需求,切實提升其道德素養的創新模式,是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同時,如何構建一種創新模式讓職業道德教育成為整個中職教育教學的底色,也是值得在實踐中摸索和總結的。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目標:

1.剖析中職德育低效和缺乏特色的根本原因

2.針對新時代中職生特點,構建整合式――自主性創新德育模式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

1.中職生的特點和需求分析

2.當前中職德育困境及其成因分析(深層原因:教育學、倫理學、人性假設)

3.時代新特征對中職德育的影響

4.中職德育模式的國際比較研究

5.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特色研究

6.職業院校整合式――自主性德育模式研究

多元文化與德育課程資源開發研究

課題類別:國家青年基金

學科分類:德育

課題負責人:張香蘭

工作單位:魯東大學心理與教育學院  264025

本課題旨在對德育課程的文化品性、多元文化與德育課程資源開發的關系進行充分闡釋的基礎上,從理論上深入揭示當前我國德育課程資源開發所面臨的文化問題、文化困惑及其給德育課程資源開發所帶來的影響,進一步揭示多元文化背景下德育課程資源開發的目標、原則和路徑,以及面對中國新的文化轉型,開發德育課程資源所必須做出的理性抉擇,并通過對中外文化的比較、古今文化的對比,發掘各類文化的德育資源意義,以期對開發我國的德育課程資源,深化我國的德育課程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

1.德育課程的文化品性

2.當代中國的多元文化格局:德育課程資源開發正在經遇的事實

3.中國多元文化傳統的嬗變與傳統德育課程的演進

4.當代德育課程資源開發的文化抉擇

5.中國傳統文化:德育課程的內源性資源

篇9

關鍵詞:傳統文化;傳承;教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5-0076-02

關于文化的定義有很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定義更是眾說紛紜。梁漱溟先生說過:“文化是什么?不過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樣法罷了。”一個民族生活的樣法蘊含了這個民族在歷史發展中所沉淀的精神力量,中國傳統文化則是中國人獨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堅守的價值觀念。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解讀

1.塑造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抵抗不良文化影響。在思想活躍的中國高校,正呈現出社會價值多元化的現象,這是時展的必然結果,是一種進步,但同時出現的還有一些只求標新立異、吸引眼球的聲音,對于社會轉型期青年價值觀的形成非常不利。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置身于各類電子媒體中的大學生每天被來自社會的各種信息包圍,其中有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流思想,也不乏嘩眾取寵、博人眼球的眾多負面消息。這些信息用駭人聽聞的標題吸引人們的眼球,一幫缺少有效法律法規和道德約束的網民,在自覺與不自覺、正常與非正常的狀態下,傳遞著扭曲的價值觀。傳播學家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道:“那些危險的無稽之談成了我們公眾話語的重要部分”[1],他指出,媒介會于無形之中影響我們的文化,帶來一種娛樂至死的文化狀態。尼爾波茲曼寫下這些話的時候,正是電視逐步成為美國社會大眾媒體主流的時代,而現在的網絡媒體相比電視,對文化和價值觀的扭曲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南京的“彭×案”,由于各類媒體的不斷發酵,造成了極大的社會負面效應。對于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青年人來說,這些信息新穎,有沖擊力,在瀏覽的過程中難免會失去自己的立場,受到感染和影響。中華優良的傳統文化洋溢著智慧光彩的哲學思想,講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等,這些正面的人生觀、價值觀若可以深入青年人的思想,內化為他們自覺的“生活的樣法”,則可以幫助他們抵抗這個浮躁的網絡信息社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傳統文化的研習有助于大學生端正思想,明辨是非。

2.構建健康、和諧、有底蘊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綜合,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然而,沒有中華文化,談何校園文化,傳統文化為良好的校園文化提供了豐富的養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儒釋道等多家哲學思想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思想的重要來源。大學校園文化只有扎根于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健康、蓬勃地發展。同時,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勤勞、勇敢、熱愛和平、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校園文化是中華文化之下的校園文化,既體現青年的風采,又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精髓。

二、中華傳統文化在高校的傳承現狀

1.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狀況不樂觀。筆者做了個問卷調研,問卷中簡單的三道有關傳統文化的題目沒有學生能夠全部答對。其中有一條關于孔子的哲學思想的選擇題,更無一人全部答對。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對傳統文化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中學階段的語文課本中。除了對儒家思想稍有了解,對于中國古代眾多璀璨的哲學思想知之甚少,甚至連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也少有學生能了然于心。而這種不樂觀的認知狀態是浮躁的社會和應試教育為我們的學生帶來的硬傷。

2.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情與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缺乏并存。雖然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狀況不容樂觀,但可喜的是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還比較高。問卷顯示,大部分的學生表示對傳統文化感興趣,愿意了解,希望高校可以多開設國學課,邀請專家開設講堂。

三、提升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可行性路徑

1.構建傳統文化教育傳承體系。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承應貫穿一生的學習,在教育部2014年3月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大學階段,“以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為重點”。也就是說,大學階段的教育主要是讓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精髓內化為當代大學生自身的人格修養。然而通過前面的調查得知,大學之前的教育階段,并沒有完成對傳統文化的教育任務,因此,學生還需要補課。

2.將傳統文化的傳承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中。大學階段的學生理解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都有著極大的提升,大學文化也更為開放,而且沒有了高考的壓力,學生在學習的重點和科目上具有一定的自。此時的學生思維活躍,接受力強,社會交往和社會經驗也相對豐富起來,面對這樣的學生,高校需要將傳統文化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豐富講學的形式,一邊給學生“補課”,一邊在各類實踐活動中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精神。

3.培養一支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師資隊伍。高校的文化教育不僅是停留在文化的表象教育上,更多的應該是文化的內涵教育,這就需要教師對文化具有認知度和認同感,教授時具有感染力、說服力。比如現在著名的歷史老師袁騰飛,他的歷史課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他錄制的歷史類節目在優酷上有著超高的點擊率,這個現象不僅僅在于他本身具有極其豐富的歷史知識,更多的在于他靈活多變的授課語言,因此培養一支專業的傳統文化教育師資隊伍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礎。一方面,依托相關學科專業教師在全校范圍內開設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公共課,另一方面邀請知名教授來訪講學,為學生帶來思想的饕餮盛宴。同r,加強對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培養,讓輔導員教師成為傳統文化教育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將傳統文化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

4.將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中。校園文化是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要凸顯傳統文化內涵。(1)將傳統文化內涵融入校園物質文化。環境是無聲而又時時顯效的特殊課堂。[2]高校的物質環境,比如教室、實驗室、行政樓、心理工作站等,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更重要的是學生進行文化交流的場域,因此在學校發展的過程中,將傳統文化的元素融入校園物質環境建設,營造溫馨有傳統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可以感染熏陶學生,讓校園真正成為學生陶冶心性、正己修身的重要場所。(2)將傳統文化內涵融入校園精神文化。校園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內化的過程。首先,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傳統文化的傳播不應“傳統”,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搭建融入信息時代特征的傳播平臺,利用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流行文化傳播知識。其次,構建傳統文化實踐體系,依托學生社團,開展多樣的以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為內涵的學生活動。在校園內不斷渲染傳統文化的氛圍,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引導他們在實踐中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內化為他們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促使他們主動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5.辯證地對待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包容地對待異種文化。中華文化深邃而博大,源遠而流長,傳承和發展是成長的兩個方面。傳承需要學生在歷史中去了解文化的形成過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承是對歷史的肯定,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文化的形成都有其時代背景,文化的發展則需要結合時代特征,開拓創新,拓展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文化不斷碰撞、滲透、相互吸收,面對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沖擊,我們要放平心態,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正是由于文化差異的存在,世界文化才豐富多彩、生機勃勃。我們可以學習魯迅先生的態度:“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拿來,‘拿來’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在傳承本土文化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外來文化之精華,使之融于中華文化之中,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這樣才能使中華文化枝繁葉茂,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篇10

一、加強大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育和提高大學生誠信素質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當代大學生成長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日益強烈,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一些人的價值觀變得功利和現實,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誠信缺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孔子不僅提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7]21的思想,而且認為“民無信不立”[7]126,將誠信作為接人待物必須遵守的準則和規范。荀子曰“君子養心莫善于誠”,“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圣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享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8]32,不僅將信推行于選賢治國,而且強調一切倫理關系皆應以誠信為本。誠信的內容與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誠為本,取信于人,“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人思誠,信以行義,“信近于義,言可復也”。[7]5誠信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誠實守信是人類古老的道德操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公民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和標志。當代大學生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其誠信狀況對于社會的誠信狀況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它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誠信環境的構建。因此,借鑒民族傳統文化中的誠信觀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以傳統美德引導他們將誠信作為立人之本。

(二)有利于培植和增強大學生和諧理念和諧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注重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崇尚仁愛原則,主張仁者愛人,強調要推己及人、關心他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16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7]65,強調在人和人相處中,應當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孟子也強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15,倡導尊老愛幼。荀子則強調“仁者愛人”[8]488,體現了博愛思想。從仁愛精神出發,我國古人主張以和為貴,提出“親仁、善鄰,國之寶也”[9]50的思想,強調社會和諧,講求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倡導團結互助,追求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推崇和實生物、和而不同的崇和精神。幫助大學生樹立和諧社會的理念,引導他們正確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堅持和諧發展的原則,達到包容差異求得平衡的和諧狀態,并且通過大學生將這種崇和精神傳承下去,有利于和諧校園及和諧社會的建設。

(三)有利于啟迪和教育大學生立志成才青年時期是大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立志的關鍵階段。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對于青年學生的立志成才、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夙夜在公,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可以培養大學生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不學禮,無以立”,[7]78“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10]1411可以教導大學生養成歉敬禮讓、克驕防矜的健康人格;“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11]37可以引導大學生勤奮學習,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7]39“吾日三省吾身”,[7]3可以培養大學生修身養性,加強自我修養;“三軍可以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7]95可以培育大學生堅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品質;“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126可以培植大學生自強不息、堅貞剛毅的品格。通過吸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營養,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修養,增強鑒別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增長愛國情操和民族情結,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二、當前大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同國家、民族、地區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各種文化和思潮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和相互滲透。面對多元文化的影響和沖擊,大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認同存在缺失的現象。

(一)對民族傳統文化淡漠和民族意識淡薄受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影響,大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淡漠。根據我們對部分高校300名在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有55%的學生認為英語、計算機和專業課等課程比傳統文化實用,有38%的學生喜歡收聽流行音樂和收看美劇、韓劇,有65%的大學生不喜歡中國傳統戲劇,有43%的大學生每周花費8小時以上的時間學習英語,而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的大學生不足調查總人數的6%。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青年學生嚼著漢堡、喝著可樂、玩著魔獸、熱衷cosplay、聽著歐美流行音樂、看著美國大片、用著硅谷芯片、喜歡過洋節勝過過傳統節日。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四書五經、詩詞、戲曲、書法、小說、民俗等則失去興趣。在西方文化的強大沖擊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生活理念、文化訴求、消費習慣等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部分大學生民族精神低落,民族意識薄弱,對傳統文化淡漠。

(二)漢字書寫和應用能力不容樂觀文字是一個國家文化表達的符號,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承的工具。漢字是民族傳統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但由于受功利思想和實用主義的影響,部分大學生注重英語、計算機和專業課的學習,而忽視漢語的學習,認為字寫得好壞不重要。網絡文學、微博、微信的興起,使得漢字的書寫和書法藝術受到沖擊。青年學生經常使用電腦打字代替漢字手寫,寫日志變成了發微信,QQ取代了寫信,大學生的漢字手書能力越來越差,導致他們時常提筆忘字,錯字、別字連篇,寫出來的字既不規范也不好看。由于過度使用電腦,大學生長期與漢字疏離,導致他們的漢字應用能力下滑,寫作空洞乏味、詞不達意、語句不通,文字表達能力差的現象比較普遍。

(三)過度熱衷和盲從西方文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種文化思潮交鋒日益頻繁,西方文化思潮對青年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使得大學生民族傳統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他們強有力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全方位地輸出他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以達到削弱發展中國家文化獨立性的目的。正如美國政治學家漢斯•摩根索在提出“文化帝國主義”這個概念時說:“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領土和控制經濟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們的心靈,以此作為改變兩國之間權利關系的手段。”[12]面對社會的變革和轉型,對于生活和成長在全球化這樣一個大背景環境中的青年學生來說,受年齡和生活閱歷等因素的限制,缺乏足夠的鑒別、選擇能力。面對西方外來文化的沖擊,不少學生對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從言談舉止到穿衣打扮,從飲食習慣到藝術鑒賞,從習俗禮儀到生活方式,無不烙印上西方文化的痕跡,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離他們漸行漸遠。

(四)受西方價值觀念的滲透和沖擊,道德滑坡現象嚴重面對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一方面,大學生的自強意識、創新意識、成才意識、創業意識等明顯增強;另一方面,部分大學生由于受功利思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理想信念模糊、民族精神失落、誠信缺失、社會責任感不強、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等問題日趨突出。在日常行為和社會認知中,崇尚自我,注重和追求個人價值,一切以“我”為中心,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強調個人利益。在學習上過于追求所謂實用的專業課以及外語、計算機等課程的學習,而忽略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以上現象充分說明,如果忽視對大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西方各種文化思潮就會乘虛而入,與我們搶奪陣地。因此,加強大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為當務之急。

三、加強大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源,加強和完善大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其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振興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一)高校教育要融入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因子,增強大學生的民族情感高校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生力軍,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需要有精神和文化,因為它深深地影響著青年學生的心態和氣質。大學生只有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之中,受到陶冶和滋養,才能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氣質。大學培養的學生應該擁有一定的傳統文化根基,同時要有世界眼光。1.重視和加強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優秀的民族傳統,沒有人文精神,便會走向自我衰落。青年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民族文化修養,才能提高甄別外來文化的能力,才能培養高尚的愛國情操和民族情感。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民族的希望,弘揚民族精神和傳承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責無旁貸。實現中國夢,必須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而民族傳統文化對此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民族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賴以生存的土壤,如果脫離民族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培育就喪失了根基。因此,要努力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提高大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2.融民族傳統文化于大學生思想教育之中縱觀世界文明史的發展進程,中華民族始終保持本民族文化不斷裂,證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高校要重視和加強大學生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加入民族傳統文化的因子,孔子的仁、孟子的義、岳飛的忠、文天祥的節,以及近現代的五四精神、抗日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等都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典型事例。融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于大學生思想教育之中,用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用“泰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4]58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用“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4]326培養大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用“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4]58培育大學生的愛國情懷;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14]8-9啟迪大學生形成進取的人生態度;用“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3]153培植大學生自尊自愛的人格;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使他們在學校教育中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擔負起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重任。3.加強漢語教育地位,增設國學教育課程高校要合理設置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增加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課學時、學分,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所有專業應將《大學語文》列入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提高大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的應用能力。同時,將寫作、書法、普通話等列入選修課,在大學生中倡導講普通話、寫規范漢字、用規范漢語,通過舉辦各種主題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辯論大賽、書法大賽等,鍛煉和提高大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和漢語應用水平。提倡手書作業和畢業論文,將手書漢字計入學分。通過開設《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課程,為大學生系統地學習和了解民族傳統文化提供平臺,引導大學生閱讀傳統經典書籍,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幫助大學生樹立尊重、學習、傳承、創新民族傳統文化的理念,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優化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社會環境目前面對西方文化的挑戰,大學生傳統文化現狀堪憂,加強大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時不我待。1.形成全社會重視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良好風氣傳統文化對民族的發展非常重要,但長期以來整個社會對傳統文化重視不夠,“當西方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重新發現的時候,我們卻在排除我們自己,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15]調查報告顯示,73%的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學習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65%的大學生認為傳承民族傳統文化責無旁貸。所以,全社會都要重視和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并對整個社會的文化傾向有一個良好的輿論導向,使大學生耳聞目睹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汲取正能量,讓民族傳統文化內化為大學生的文化修養,外化為大學生的實踐活動,達到知行合一,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力量。2.建立健全民族傳統文化普及推廣工作制度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普及推廣工作要建章立制,運用法律手段推動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復興,規范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出臺優惠政策對民族傳統文化予以扶持;國家要積極引導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相適應,加大財政投入,設立民族傳統文化推廣和保護的專項資金,培養能夠傳承傳統文化的民間團體和個人;要制定傳統文化保護、開發與發展規劃,保障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推廣、傳承工作落到實處。3.發揮媒體在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中的輿論導向作用時下電視、報刊、網站尤其是娛樂性媒體,特別關注和宣傳情人節、圣誕節等西方“洋節”,而對于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則要冷淡許多,往往在節日臨近或節日期間才會有所報道。對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冰火兩重天”的態度,反映了部分媒體的本末倒置以及對自身社會責任的漠視。網絡時代媒體對傳統節日的宣傳,直接影響到受眾對傳統節日的關注、理解和參與程度.互聯網、電視等現代傳媒具有受眾廣、傳播快、信息量大等特點和優勢,應該成為大眾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徑。媒體開展傳統節日宣傳,能夠讓傳統文化更好地親近大眾、走進大眾,被大眾特別是青年學生所接受。因此,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媒體要發揮輿論導向的作用,切實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輿論引導。通過多種形式,多側面、多角度地宣傳傳統節日,廣泛地介紹與傳統節日有關的文化和民風民俗,讓傳統節日以可親可近的形式回歸人們的視線,重新喚醒民眾特別是大學生對于傳統節日的熱忱和關注,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