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10-28 09:08:51

導語: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探索與實踐

[摘要]社會保障專業發展取得成績的同時面臨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偏低、教師的教學偏重理論教學、社會的專業認可程度偏低等普遍性問題。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是由高校主動發起,聯合相關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搭建的合作平臺,高校社會保障專業可從其中獲得實習崗位支持、教學實踐支持與課題調研支持等專業建設所需的外部資源并共享專業資源。江西省專業建設聯盟今后將側重于增加參與單位、加強校校合作與打造專業建設聯盟品牌。搭建專業建設聯盟推動社會保障專業建設的江西實踐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社會保障專業;校政企社合作;專業建設聯盟

一、引言

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增設了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同年,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遼寧大學在全國率先獲得了社會保障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武漢大學獲得了當時唯一的社會保障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隨著社會保障專業辦學日益成熟和社會保障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20年來社會保障專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在教育部2012年頒布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已由需一般控制設置的專業調整為基本專業。根據鄭功成教授的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在教育部備案和經審批可以招收勞動和社會保障專業本科生的高校已達179所,其中近百所高校設置了社會保障系,年招生規模近萬人;擁有社會保障專業碩士點的高校達60多所(不含在相關專業設置社會保障專業方向的),擁有社會保障專業博士點的高校有10多所,研究生年招生規模近1000人[1]。社會保障專業發展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有待解決的普遍性問題,這些問題有的來自高校內部,有的來自高校外部;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高校積極尋找并整合外部資源為己所用。本文在此介紹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主動聯合相關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搭建“校政企社”合作平臺———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助推社會保障專業(主要是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下同)建設的探索實踐,以期對其他高校社會保障專業建設有所啟示。

二、當前社會保障專業建設存在的三大普遍性問題

通過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教學委員會組織的系列活動中與同行同仁的交流、梳理文獻,同時結合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專業建設的實際狀況,筆者認為當前社會保障專業建設普遍存在三個問題。(一)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不高,學習興趣偏低。較于熱門專業,社會保障專業的招生相對困難,大部分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招生中第一志愿生源不足,需要通過志愿調劑來完成招生指標。趙秋成教授調查發現,財經院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招生中,第一志愿錄取的學生不到1/3[2]。江西財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從2014級開始與行政管理專業納入公共管理學科大類招生,第一學年、第二學年實行大類培養,第二學年末結合成績排名、個人意愿實行專業分流,超過1/2的學生選擇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成績排名靠后的“無奈之舉”。專業選擇上的“情非得已”,導致不少學生對社會保障專業心存抵觸,學習興趣偏低。同時,也有部分高校、學生及其家長用“官本位”的思維定式看待社會保障專業,高校把為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培養專業人才作為最重要的辦學目標,學生及其家長將學習的最終目的定位為成為政府公務員。這就導致學生將專業教學局限于狹義的“社會保險”領域,忽略了社會保險以外的政府部門以及企業、社會組織對社會保障專業知識與人才的(潛在)需求。(二)教師的教學偏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李長遠副教授調研分析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六所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后認為存在明顯的“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現象,實踐教學與社會相脫節[3]。筆者認為,“重理論,輕實踐”的主要成因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社會保障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高校教師招聘的學歷門檻高,社會保障專業大部分教師是從碩博階段“學生”身份直接轉變為“教師”身份走上講臺,沒有社會保障相關領域的實踐經歷,導致實踐教學能力不足。高校職稱晉升規則側重于科研成果的考查,進一步強化了社會保障專業教師對理論研究的偏愛。其二是社會保障專業教學內容本身偏重理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社會保障也屬于政策科學的范疇,尤其是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的教學客觀上需要解讀大量的政策文本以使學生對具體的社會保障制度有準確的理解。現有的教科書對社會保障政策執行過程及其效果評價方面的內容篇幅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對實踐部分內容的講授。(三)社會的專業認可程度不高,就業崗位偏少。社會保障專業認可程度不高與該專業相對年輕有關,與上述高校社會保障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也有關系,畢業生偏離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同時,潛在的專業人才需求未被激發也是社會保障專業認可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社會保障各項目的管理經辦分屬多個政府部門管理,各部門選用人才的標準多元化[4]。當前企業尚未將勞動與社會保障事務上升至企業人才管理、成本管理戰略高度,將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的使用局限于社會保險事務辦理[5]。用人單位對于社會保障事務及專業人才的片面認識,低估了社會保障的專業性,提高了社會保障專業人才的可替代性。社會的專業認可程度不高進一步影響了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招聘,使社會保障專業人才難以“對口”就業。當然,就業崗位偏少與我國當前社會服務類社會組織發育不充分也有一定關系。

三、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的概況

江西財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始設于1999年,是全國首批招收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本科生的八所高校之一。2002年獲得社會保障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在管理科學與工程下設的公共經濟與管理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招收社會保障方向博士生。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于2015年發起設立了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在破解上述問題、推進社會保障專業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一)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的構成。國內高校已有“專業聯盟”的實踐先例,有的是“校校合作”,如北京科技大學聯合中南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11所冶金類高校環境專業成立的“冶金類高校環境專業聯盟”,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10所高校發起成立的“湖南省高校會計學科專業聯盟”;有的“校企合作”,如武漢工程大學以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平臺,將湖北省開設有關專業的25所高校及具有相關行業背景的20家企業整合組建的“湖北省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校企合作聯盟”。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是“校政企社”合作,即由高校、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四方構成。除贛南師范大學(該校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2018年開始停止招生)外,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開設了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的省內高校均加入了專業建設聯盟。同時,開設社會保障相關專業方向(保險學健康保險方向)的江西中醫藥大學,開設社會保障相關課程的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省委黨校、南昌市委黨校也加入了專業建設聯盟。目前專業建設聯盟的政府部門成員包括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西省社會保險管理中心、江西省民政廳、江西省財政廳以及財政部駐江西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企業成員包括江西偉涵養老集團、泰康養老保險公司江西分公司、新建區中華情養老公寓、灣里區優山美地老年公寓,社會組織成員包括南昌金葵花社會服務中心、南昌益心益意公益服務中心。(二)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的運行。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是非正式、開放性的松散型合作平臺。政府部門成員、企業成員、社會組織成員可通過專業建設聯盟尋求高校成員的智力支持,委托社會保障相關方面咨詢課題或合作開展相關研究課題。例如,在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聯盟成立之初,江西偉涵養老集團邀請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教師、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江西地區會員、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學會會員就老齡化背景下養老產業發展進行座談,并積極尋求校企合作開展養老問題研究;2018年4月,江西省財政廳社會保障一處委托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具體承擔江西省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長期精算評估課題。同時,高校成員可通過專業建設聯盟平臺獲得政府部門成員、企業成員、社會組織成員以及其他高校成員提供的社會保障專業建設支持,包括提供實習崗位、參與實踐教學、協調課題調研、共享學術資源等。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還是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江西地區會員的活動平臺,江西地區會員與專業建設聯盟成員就社會保障相關議題開展活動。例如,黨的閉幕后,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江西地區會員與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成員在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的倡議下旋即于2017年10月26日召開“學習報告暨社會保障專題研討會”,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背景下社會保障發展的新戰略、新理念、新思路進行深入學習,并就扎實做好社會保障理論研究與人才培養進行深入研討。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同時也是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學會重要的會員活動平臺之一,專業建設聯盟的相關活動邀請人社學會會員參與。此外,江西省主流媒體如江西衛視、江西日報、大江網密切關注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的相關活動,并給予有力的宣傳報道。(三)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的特點。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發現,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在性質上仍屬于“合作教育”。產學研合作是最常見的合作教育模式,當代高等教育學家潘懋元教授認為,“產”即為應用知識,“學”即為傳承知識、“研”即創新知識,三者圍繞知識的運行而相互依存。當前我國的產學研合作教育多以科學技術應用學科為主,且多注重校企聯合,在資源整合上較少涉及政府和其他部門。同時,產學研合作在實踐中通常是單一的校企之間以“項目”的形式開展,合作關系隨著項目的完成而終止,往往也忽略專業人才培養這一重要內容。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是產學研合作在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有較為鮮明的特點。其一,突破傳統的“校企合作”。該聯盟將合作對象擴展至政府部門、社會組織,政府部門在其中的角色并非是政策引導者,而是實實在在的微觀參與者。這些合作對象也是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主體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參與主體,客觀上存在利益關系。其二,實現參與主體“合作共贏”。這主要是指上述的政府部門成員、企業成員、社會組織成員獲得了高校成員的智力支持,同時高校成員獲得了專業建設支持。這種互利共贏的合作不以具體的期限相對明確的“項目”為載體。其三,承載專業人才培養使命。整合高校外部資源以推動社會保障專業建設,是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發起設立該聯盟的初衷,而加強專業建設的最終目的即為提高社會保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其四,帶動全省社會保障專業的整體發展。該聯盟形成了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如前所述,除江西財經大學外,省內其他開設社會保障本科專業的高校,以及開設社會保障相關專業方向、相關課程的高校均加入了聯盟。

四、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對專業建設的支持

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可以幫助其中的高校成員很好地克服社會保障專業建設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以江西財經大學為例介紹如下。(一)通過平臺獲得實習崗位支持,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通過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平臺,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獲得了充裕的實習崗位,尤其是江西省社會保險管理中心各業務處室、經辦大廳和江西省財政廳社會保障一處、社會保障二處常年接受實習生。實習生的分派有統一派遣和零散派送兩種方式,統一派遣是由學院根據培養方案、結合學生本人意愿,將學生派遣至實習單位,完成規定學時的實習任務。統一派遣主要針對本科生,零散派送則主要針對研究生和畢業論文撰寫階段的本科生,帶著較為明確的研究選題、研究任務進入實習單位,在完成實習任務的基礎上收集研究資料。經過專業建設聯盟成員單位提供的對口崗位實習,學生可以積累專業方面的感性認識,而這些感性認識有助于激發專業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專業認同感。同時,政、企、社不同類型的實習單位、不同的見習業務也有利于拓寬學生對“社會保障”的認識。總之,這些政府部門成員、企業成員、社會組織成員提供的就業崗位,對糾正學生的專業認識偏差大有裨益,使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進一步的專業學習規劃變得更為理性。(二)通過平臺獲得實踐教學支持,彌補教師的實踐教學不足。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積極與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的政府部門成員、企業成員、社會組織成員聯系,開展實踐教學。其一是“走出去”,由專業必修課、選修課任課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帶領學生赴專業建設聯盟成員單位開展現場教學。在接待單位的協助下,通過實地參觀、業務座談、小型研討等方式加強學生對課堂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其二是“請進來”,由院系根據培養方案,在小學期教學階段集中邀請專業建設聯盟成員單位業務熟練的工作人員走進課堂。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專題講座向學生介紹相關業務開展情況,同時就熱點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政府部門成員、企業成員、社會組織成員及其工作人員的參與,彌補了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專業實踐教學的不足。不管是“走出去”的現場教學還是“請進來”的專題講座,都深受學生歡迎,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專業建設聯盟成員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與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也進一步加深了對社會保障專業及其專業人才培養的認識。(三)通過平臺獲得課題調研支持,提升專業的知名度與認可度。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教師主持、主研的社會保障方面的課題研究也可以通過專業建設聯盟平臺獲得有力的回應與支持。課題主持人、主研人可以在“線上”通過“江西省社會保障建設聯盟”微信群就課題研究選題、研究思路、實施路徑等發起討論,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也可以在“線下”赴專業建設聯盟成員單位開展調研,或者在專業建設聯盟成員的協調下開展調研。在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西省社會保險管理中心、江西省民政廳、江西省財政廳的協助下,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省內各市、縣(市、區)及鄉(鎮)開展相關調研、收集相關資料。教師在科研相關活動中獲取的有關資料、研究成果可以轉化為一定的教學內容用于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與專業深度。尤其是教師承接的橫向委托課題,一方面是高校參與社會服務的體現;另一方面課題研究相關的調研活動也起到了宣傳效果,提高了社會保障專業的知名度和社會認可度。(四)通過平臺獲得專業資源分享,提高專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江西省的社會保障專業發展相對弱小,2018年仍在招收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生的僅有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與江西農業大學4所高校,贛南師范大學已經停止招生。通過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江西省的社會保障專業與國內學術共同體建立了聯系,但省內專業資源仍較為有限。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師生通過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較好地共享有限的社會保障專業資源。同時,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也積極通過多種途徑邀請知名社會保障學者來贛講學、指導專業建設,并將這些學術活動對專業建設聯盟成員開放。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的指導下,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曾于2016年承辦首屆全國社會保障師資培訓班和第二屆全國社會保障教學研討會,并得到了省內高校的積極支持與熱烈參與。通過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共享專業資源,有利于提高省內有限專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拓寬師生的專業視野,更好地引領社會保障專業教學、科研的發展。同時,也加強了專業建設聯盟高校成員之間的校際互動,增進校際聯絡,進一步提升了平臺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合作共享意識。總之,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的政府部門成員、企業成員、社會組織成員、高校成員給予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專業教學和科研支持的過程也是校政、校企、校社、校校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專業建設獲得所需的大量外部資源。受益于專業建設聯盟的支持,江西財經大學社會保障專業也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績,在2017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江西財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排名全省第一。

五、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發展展望

從高校的角度來看,借助于相關的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參與搭建的專業建設聯盟,社會保障專業建設成效顯著。為了更好地發揮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對社會保障專業建設的作用,今后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增加專業建設聯盟參與單位。目前,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的政府部門成員、企業成員、社會組織成員數量有限,有待進一步擴容以期為社會保障專業建設提供更多的資源。政府部門成員方面,衛健、老齡、教育、殘聯、婦聯、工會、扶貧等部門尚未加入專業建設聯盟;企業成員方面,加入專業建設聯盟的以養老服務企業為主,尚無商業健康保險、醫藥類企業;社會組織成員方面,加入專業建設聯盟的社會組織僅有2家。因此,今后應加強宣傳,廣泛發動社會保障相關政府部門、企業與社會組織加入專業建設聯盟,參與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二)加強專業建設聯盟校校合作。如前所述,江西省開設社會保障及相關專業的高校基本加入了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部分開設社會保障相關課程的高校及黨校也加入專業建設聯盟,但高校成員間的合作處于較低水平,目前僅限于學術資源(主要是學術講座資源)、畢業論文評閱及答辯專家共享。今后在教研項目申報、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材編寫、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等方面的校校合作有待加強,同時有必要開展一些學生交流、學生競賽活動,共同提高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人才培養水平。以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江西地區會員為主體,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還將在積極嘗試定期組織高校成員社會保障師資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三)打造全省專業建設聯盟品牌。江西省政府學位辦2016年批準成立了31個由省內高校協同相關研究機構構成高校學科聯盟,但非官方性質的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仍然具有鮮明特點和顯著優勢,即圍繞專業建設接納不同類型機構作為成員,組織形式更靈活,活動形式更豐富。今后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聯盟在聯合省內相關機構的同時,積極開展外聯工作,繼續緊密聯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等學術團體,積極助推江西省社會保障專業建設,努力打造成為江西省學科(專業)聯盟品牌。另外,通過專業建設聯盟,高校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派社會保障專業教師到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掛職,從事具體的社會保障實務工作也值得探索,這將有利于鍛煉和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進而在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利于加強與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的聯系,擴大專業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學科建設:回顧與展望[N].人民日報,2018-08-13(16).

[2]趙秋成.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建設和發展路徑選擇[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5(3):51-55.

[3]李長遠.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比分析[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4(12):59-64.

[4]王慧博.社會保障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及對策[J].理論導刊,2013(3):33-36.

[5]胡美娟.新形勢下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探究[J].人才開發,2015(11):19-21.

作者:賴志杰 李春根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