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初探

時間:2022-05-23 03:19:34

導語: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初探

摘要: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進程中之所以能夠始終在世界文明的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皆因我們有綿延不斷、薪火相傳的優秀傳統文化。學校作為培育人才、傳承文化的重要基地,就更應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然而近幾年的“國學熱”暴露出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書院、學堂遍地開花,但師資的低層次化、教學手段的簡單粗暴化、教材選擇的隨意化甚至粗陋化都使這些地方成為斂財的小作坊,很難讓學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更應讓我們提高警惕的是借機愚民、傳教。要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必須建設專業的教育團隊,學校、家庭齊配合;必須建構科學的課程體系,陶鑄性靈,砥礪人格。

關鍵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路徑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按照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這是基于我國教育和道德現狀經過審慎思考提出的。如王開嶺所言,“我們的教育大多停留在了邏輯說教和結論灌輸上,而在最重要的‘審美’和‘信仰’方面做得遠遠不夠”。①回望傳統的經典教育,“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在解決信仰的問題上下足了功夫。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必然結果是,“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人文素質不高,過窄的專業教育使學生的視野不寬、學術基礎不牢,過重的功利主義導向使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不夠,過強的共性制約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足”。②中學對于一個人來說,是立基樹本的關鍵期,在此階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可以陶冶高雅情操、鑄就君子人格,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大有裨益。從個人層面講,“仁者愛人”的大愛思想、“民胞物與”的家國情懷有利于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從社會層面講,可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從國家層面講,培養青少年的傳統文化觀念,有助于促進民族文化的弘揚與創新,關乎中國文化強國的建設和文化軟實力的增強。本文以雞西實驗中學為例,探討在中學階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路徑。

一、隊伍建設是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必由學校和家庭努力之。由于功利化的教育觀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之初會不同程度遭到非議。教育者自身知識儲備的不足,傳統文化素養的欠缺,也使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受到制約。建設好施教者隊伍,把教師和家長全面納入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中來是有效實施國學教育的關鍵。(一)做好頂層設計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謀篇布局“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保ā栋谆⑼?#8226;三教》)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要組織好校園經典教育,教育的領導者必“先之勞之”,從研習《大學》《論語》等經典開始,確立“明德、致知、務本、日新”的人文核心理念,使校園教育體系德行光明,與日俱新、與時俱進。建設“智慧的領導文化”:以“四化”建設人文隊伍,化修養為品德———明德、化知識為智慧———致知、化理念為行動———務本、化創新為制度———日新。以“不遷怒、不貳過,無伐善、無施勞”的國學教育理念開展工作。通過分享研習經典的心得,提升教育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素養。(二)著力培養師資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落地生根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保ā墩撜Z•子路》)只有教師的人文素養全面提升,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良好形象,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學校要著力建設“清高”的教師文化:“清”是清白、清醒、清正廉潔,“高”是高雅、高貴、高風亮節?!扒灏住钡慕處熚幕遣煌魉?、固守德操的精神風范。雞西實驗中學的教師把優秀傳統文化與教師工作相結合,創作了《雞西實驗中學教師人文修養歌》。還采取“走出去”的方法,組織教師赴人文名校學習,如北京一零一中學、福州格致中學。采取“請進來”的方法,邀請孔子七十五世孫、儒學專家孔海欽赴學校講學,師生、家長通過聽取《國學思想與當代教育》《中華文明與齊家之道》《傳統禮儀與現代文明》等專題講座以實現對學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想啟蒙。成立雞西文儒書院,系統開展國學教育師資的培養。借助“互聯網+”,以微信群為平臺創辦《論語》一社、《論語》二社、《大學》、《道德經》、《弟子規》國學研習社。派副校長擔任社長,通過微信群建立線上學習平臺,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的學習機制。定期開展以交流研討為目的的“文儒雅集”、國學知識競賽以及太極拳、書法課等活動。當前國內中小學擔任傳統文化教學任務的多為語文老師和班主任教師,這使傳統文化教育變成一個單獨的學科,不利于全方位傳統文化育人。因此,要樹立全員學習國學的理念,提升教育者自身的傳統文化水平。當數學、物理、體育教師在教育中適時引經據典時,學生們印象更深刻。因此,學??梢圆环謱W科開展《論語導讀》的網上微課堂,以“形成一支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熟悉傳統文化教材,熟悉教學方法,有獨立教學能力的中學教師隊伍”。①(三)構建書香家庭涵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家風學校教育如不能得到家庭的支持仍然不能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氛圍。把學生家長組織起來,成為課堂教育之外的學習者和教育者,才能更有效、更扎實地做好國學教育工作。互聯網提供了組織可能,建立好互聯網學習平臺可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拔娜迩逡?#8226;公益國學誦讀堂”成為雞西實驗中學師生、家長共同學習的線上平臺,獲得社會的廣泛贊譽。學校要利用家長學校、家風講堂、家長委員會、班級家長微信群等加強溝通,推廣學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理念,方能贏得更多家長的認可。

二、課程建設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根本載體

課程建設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載體,如何開發好、設計好國學教育的課程,直接影響著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水平。

(一)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設置上突出重點環節

課堂教學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渠道,為了避免“野蠻讀經”,①把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融入課程、融入教育的全過程,實現全面參與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禮儀文化入手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重要選擇。鮑鵬山教授說:“禮的本質就是卑己尊人,把自己放低一點,把別人放高一點,自己謙卑一點,更多的恭敬給對方,掌握這個原則,就知道在什么地方該怎么做。”②編寫《中華傳統禮儀讀本》,分言語、舉止、交友、餐宴等開展教育,通過持續的禮儀規范和實踐,強化內在養成的目的。舉辦蘊含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活動,是強化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懊鞫Y月”、“公民月”、“孝心月”、“情懷月”等活動把經典禮儀轉化為實踐行動。以“慎終追遠”為主題,組織學生在清明節、國家公祭日去烈士陵園掃墓。在重陽節去敬老院慰問演出,在青年節和勞動節組織青年志愿者去社區義務勞動。這對提升學生的公民意識、愛國情懷和敬老孝親的思想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每個傳統節日開展民俗文化普及并圍繞傳統文化教育開展古典課本劇大賽、經典才藝大賽等活動可提升學生的審美觀。持續的活動才能把傳統經典的閱讀和日常學習生活結合起來,使經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家庭納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視野是對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延伸。“共同讀一本書、共同擬一條家訓、共同參加一次戶外活動、共同看一場電影、為家人做一頓飯”等,都是有效的活動。第二,探索文化知識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融合。利用“《論語》研習班”微信群開展集體備課,提升全體教師的國學素養,將國學教育延伸至所有課堂。成立國學教研室,深入研發國學校本教材,組織好國學校本課的授課和教研。國學教師開設《論語導讀》校本課,語文考試中加試10分禮儀文化及《論語》的內容,計入總分。定期安排國學專題講座豐富課程內容。通過自主報名和考試選拔的方式成立“文儒班”,用初高中一貫制的方式學習“四書”,探索實現文化知識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結合。第三,開發具有傳統文化精神的藝術體育項目。開設書法第二課堂,美術課開設《歷代名畫鑒賞》選修課,音樂課開設《京劇賞析》選修課以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鑒賞能力。體育課全體修習太極拳,使學生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了解傳統國術中的哲學思想。

(二)通過打造環境課程實現優秀傳統文化校園全覆蓋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可以陶冶師生情操、規范師生行為。“依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學校層面、社會層面還是國家層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都離不開傳播氛圍的營造,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潛移默化。”③學校要將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以國故精神鋪染校園文化底色,讓優雅的環境充滿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一是立足宣傳陣地引導校園主流輿論。制作《中華傳統禮儀讀本》誦讀音頻,利用校園廣播在早晨和中午循環播放。在課間操學生集合完畢后播放,學生齊聲誦讀,讓經典禮儀入耳入心、指導言行。創辦“實驗中學文儒書院”微信公眾號,學員在研習經典時的心得及文儒書院活動的新聞。校園網站開辟“書香校園”和“文明之窗”等專欄,師生、家長學習經典的心得。二是依托校園文化景觀陶冶師生情操。學校集中建設了一系列景觀文化。門廊文化:學校門廊兩側墻壁上有四十余位中外先哲的肖像、生平簡介和至理名言,代表了人類文明中最杰出的思想,仿佛先哲們的叮囑就在耳畔。雕塑文化:標志性建筑“大展宏圖”似書卷,像風帆,如藍圖;叮嚀學子書山跋涉,學海破浪,繪就人生的藍圖。正面的浮雕為至圣先師孔子行教像,旁邊為《論語》中的經典章句。背面浮雕為雞西實驗中學校史,讓學生知曉母校的風雨歷程。格言文化:路燈的燈柱上是師生、家長創作的教育格言,春華秋實間,格言伴著學生與草木一同成長,這成長又多了幾分性靈之美。楹聯文化:各樓前的對聯既體現該樓功能,又激勵學子奮發向上。如藝體樓前的對聯:“書畫韻體魄健他年俱進聲名達四海,纖歌凝舞翩躚今日并肩德藝臻雙馨?!眽w文化:高中教學樓的墻壁上是一幅醒目的《杏壇傳道》壁畫,展現了孔子講學的場景。各樓走廊墻壁上,也都有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宣傳板,內容涉及孝悌、忠信、學養、操守等。書院文化:為給學校的經典教育提供一塊施展的天地,創辦了文儒書館,集書畫藝術、茶道、琴藝等古典文化元素于一體。井蓋文化:井蓋上有美術特長生繪制的作品,內容涵蓋中國傳統的瓦當紋樣、青銅器紋飾、山水畫、剪紙等。

三、結語

在中學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關鍵在改善兩個教育環境:學校教育環境和家庭教育環境。要想同時改善就必須凝聚家校共育的合力。教師要先學深學透,改造自己的內心世界,形成獨特的氣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的教育要重視課程的吸引力,寓教于樂,讓學生放下“文言文很難”的思想負擔,從死板的研究特殊句式、詞類活用等文言文語法現象的學習枷鎖中解放出來,去體會文言文的邏輯、境界、文采。對家長的教育要發揮學生的作用,只要學生有提升了,家長一定會全力配合的。國學教育在我國仍處在起步探索階段,尚無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且面臨著師資和教學資源匱乏、質疑聲四起的阻礙,因此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不流于觀念、浮于形式,首先要統一思想抓隊伍建設,拓寬師資培訓的渠道;其次要科學研究抓課程建設,以科研立項促進優質課程的研發;再次要以一套精準、完善、可操作性強的制度體系來抓好落實。在健全并理順校內組織機構,明確各部門職責的基礎上,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激發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惟有上下同欲、家校配合,才能將最優質的傳統文化課程帶給學生,才能確保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落到實處。

作者:焦玉萍 王 亮 單位:黑龍江省雞西市雞西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1]王開嶺.古典之殤———紀念原配的世界[M].太原:書海出版社,2010.

[2]郭齊家.人文通識講演錄•人文教育卷[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3]左敏.打造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戰略高地[J].中國高等教育,2015(8).

[4]鮑鵬山.教育六問[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5]柯小剛.不能放任野蠻讀經:引導經典教育健康發展[J].探索與爭鳴,2017(1).

[6]張偉麗.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現狀及路徑分析[J].傳承,2016(8).

[7]孔海欽.論語課本[M].北京:中華書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