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文化館在新時期家庭文化建設的作用

時間:2022-04-27 04:48:47

導語:縣級文化館在新時期家庭文化建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級文化館在新時期家庭文化建設的作用

摘要:《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推進紅色文化、社區文化、鄉土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軍旅文化、家庭文化建設,培育積極健康、多姿多彩的社會文化形態”。縣級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新時期家庭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之一。

關鍵詞:家庭;文化;縣級文化館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織,家庭文化是最小的文化單位,凝聚著家庭的精氣神,基于這個最小的社會細胞,發展出了更為復雜的機構與形態,它是整個民族的文明縮影。中華民族自古就重視家庭文化建設,“家和萬事興”的古訓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骨血中。當前,多元的價值觀對傳統的家庭文化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家庭領域出現了家庭家風失范、家規失效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進入深水區,社會轉型不斷加速,家庭的凝心聚力、基礎基石作用也更加凸顯,這對家庭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把家庭建設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強陣地,促使物質和精神的均衡發展,使家庭文化具有文明、科學、進取的特點,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堅實基礎。

一、文化套餐要有“家常味”

家庭文化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其建設同樣要充分體現均等化,因此,要針對家庭推出具有“家常味”的文化套餐。家常味的核心是特色,縣級文化館的服務只有抓住并突出各自的地方特色,才會吸引群眾,被當地家庭所接受。吳江區公共文化藝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群眾文化品牌“百姓戲臺天天樂”惠民工程,就把“文化大餐”做出了“家常味”,受到了吳江群眾的喜愛。“百姓戲臺天天樂”以“天天有演出,周周有巡演,月月有講座,年年有大賽”為抓手,全年開展不間斷的文化惠民活動600多場,把各類文化活動送到百姓身邊,觀眾人次達60多萬。戲曲在吳江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受不少家庭成員的喜愛。因此,中心因地制宜,通過“百姓戲臺天天樂”邀請本地的優秀的戲曲團隊和戲曲票友通過流動演出車和固定舞臺,將戲曲演出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同時,還舉辦戲曲藝術節,吸引了家庭成員組團參加比賽,各年齡層次的戲曲票友登臺展示才藝。每年,中心或舉辦或引進高水平的文藝演出,如“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民歌、山歌展演,“大地情深”———群星獎獲獎作品全國巡演蘇州吳江行,“文化進萬家共筑中國夢”江蘇省文藝志愿者“雙百”惠民活動,江蘇省優秀業余民樂團隊展演,精彩江蘇———文化民生基層文藝巡演等。演出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滿足了家庭不同成員的文化需求,有效地提高了吳江家庭的藝術修養。

二、“互聯網+”思維助力家庭文化建設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極大地影響了家庭的生活方式,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更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可以通過網絡購物,網絡辦公,網絡交流,當然也可以通過網絡建設家庭文化。《關于加快發展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公共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這是當前對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應用數字化技術最新的要求。文化館應當形成“互聯網+”思維,引入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擴充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建成集宣傳教育、文化咨詢、信息檢索、網上閱讀、演藝、觀展、講堂于一體的文化數字共享平臺,將服務范圍延伸至每個家庭。2014年,吳江公共文化藝術中心整合吳江文化網、吳江非遺網、吳江評彈網三個網站,升級改造了全新的門戶網站,全面開展網上數字文化服務。網站開設了“網上展廳”、“網上舞臺”、“視頻推介”等欄目,很好地發揮了網站的文化傳播、服務、交流功能。2015年,中心開通了微信服務,及時各類中心信息,增設微信投票、微信留言等互動服務。錄制并上傳了戲曲、曲藝、音樂、舞蹈、書法等文藝門類的教學課程和演出視頻,以方便家庭成員“足不出戶”在家學習和欣賞,提升全民文化藝術素養。并利用QQ群組、微信公眾號等社會化媒體平臺手段將服務與家庭個人聯接起來。中心還與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等文化單位一起承擔的“文化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模式創新和示范”項目,是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這是繼區域文化聯動、戲曲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項目后,承擔的第三個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目前,中心正在利用新興的網絡技術,為吳江的家庭提供一個可以學習、體驗、互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廳。

三、文化志愿服務搭建家庭與社會融合橋梁

文化志愿服務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培訓基層文化骨干、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繁榮發展文藝創作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動員家庭成員參與文化志愿服務,走出小家庭,融入大社會,則更好地保障了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讓文化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2014年,吳江區公共文化藝術中心開展了“公共文化志愿者“春風行動”活動,為新市民家庭、特殊人群家庭、困難家庭等提供公共文化志愿服務,項目入選吳江志愿服務公益創投活動、蘇州市社會志愿服務引導扶持項目,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和重視。2015年,中心開展了文化志愿者注冊工作,不少家庭的全家老少都成為了注冊的文化志愿者。同年,中心開展了“2015心暖心”文化志愿活動,來自不同家庭的文化志愿者聚集到吳江區福利院開展文化志愿服務。又與太湖新城厙港村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這些文化志愿者不定期為當地村民表演文化節目,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在各類文化活動中,無論是上臺表演,還是后勤保障,這批文化志愿者成為了“招之即來”的重要力量。無論時生多大的變化,我國的家庭文化建設的目的是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家庭文化建設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縣級文化館在家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也是不可取代的,它通過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給家庭帶來了歡樂,拉近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距離,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到每個家庭之中,為實現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

作者:唐潔 單位:蘇州市吳江區公共文化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