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干部考察材料范文

時間:2023-04-03 14:39: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縣級干部考察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縣級干部考察材料

篇1

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國家公務員考核暫行規定》精神,現就各鄉鎮、縣級各部門領導班子跟蹤考察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見:

一、考察目的

通過跟蹤考察,全面掌握各鄉鎮、縣級各部門領導班子的協調運轉情況、工作情況以及領導成員的思想、工作、作風、廉潔從政等方面的情況,不斷改進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為興岐富民、建設小康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干部保證。

二、考察對象

各鄉鎮、縣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及其成員。

三、考察內容

各鄉鎮、縣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協調運轉情況和近兩年來的工作情況;每個領導成員的德、能、勤、績廉等情況。具體是:①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②遵守黨紀和國家法律、法規,自覺執行縣委、縣政府決策、決定情況。③思想作風、精神狀態、職業道德、勤奮敬業情況;是否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績。④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民主,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團結合作,維護領導班子團結統一的情況;遇到重大問題是否經過集體討論決定,有無違反組織原則、我行我素的問題。⑤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遵守上級有關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密切聯系群眾,自覺接受各方面的批評和監督,發揮領導干部表率作用等情況。⑥推進本鄉鎮、本部門精神文明建設情況。⑦工農業生產、鄉鎮企業、招商引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情況。

四、考察方法和步驟

考察工作分四步進行:①召開鄉鎮、部門領導成員動員會,明確考察目的、意義,增強領導成員接受組織及群眾監督的自覺性。②開展民主測評和民主推薦活動。召開鄉鎮、部門民主測評、民主推薦會議(鄉鎮參加人員為機關全體干部、職工,所轄村支部書記、主任,鄉鎮屬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縣級部門參加人員為機關全體干部、職工,本系統縣屬企事業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采取無記名填寫測評表的辦法,對鄉鎮、部門領導班子從思想政治建設、工作作風、組織領導能力、民主集中制、履行職責情況、黨風廉政建設等6個方面按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4個等次進行測評;對現任領導干部從思想政治素質、工作作風情況、組織領導能力、民主集中制、履行職責情況、廉潔自律情況等6個方面按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4個等次測評;綜合評議結果領導班子按政績突出、政績比較突出、政績一般、政績較差測評,領導干部個人按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測評。同時,采取填寫推薦表的辦法,民主推薦鄉鎮、部門正、副職后備干部。其中鄉鎮推薦1名正職后備干部,現配備4名(含4名)以上副職的鄉鎮從一般干部中推薦2名副職后備干部,現配3名及其以下副職的從一般干部中推薦1名副職后備干部;縣級部門從現有副職中推薦1名正職后備干部,從本系統一般干部中推薦1名副職后備干部。民主測評表和民主推薦表由考察組的同志發出、收回并匯總。③采取個別談話的辦法對領導班子及其成員進行考察。談話范圍是:領導班子全體成員,部分機關干部和下屬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談話人數一般應不少于30人。④形成考察材料并向縣委組織部匯報。對每個班子形成綜合考察材料,對領導干部個人形成考察材料。主要介紹被考察對象的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情況,要認真分析、總結,找出每個班子及其成員的主要特點和不足。考察結束后,縣委組織部將召開部務會議,專題聽取各考察組的匯報,在此基礎上,匯總考察情況向縣委匯報。

五、人力組織和時間安排

共抽調24名干部,組成6個考察組,抽調有關部門科級領導任組長,考察工作從2月份開始(各鄉鎮、各部門的具體考察時間另行通知)。

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評價干部要從實際出發,以事實為依據,不能先入為主,帶著框框去考察干部;不能從個人的感情出發去評價干部;必須全面聽取意見,對干部的德才表現、工作實績要全面了解,不能偏聽偏信,以偏概全。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切實轉變機關作風,進一步優化中層干部結構,激發中層干部活力,促進中層干部能上能下。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原則;

(二)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原則;

(三)堅持群眾公認、注重實績原則;

(四)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

(五)堅持人崗相宜、活力高效原則。

三、競爭職位

(一)統計局中層職位

1.綜合統計科科長1人,副科長1人;

2.服務業統計科科長1人;

3.工交統計科科長1人,副科長1人,能源統計科科長1人;

4.法制科副科長1人;

5.辦公室主任崗位已參加縣開放式競崗,人選已確定,此次不再競崗。

(二)調查局中層職位

1.農村調查科科長1人,副科長1人;

2.專項監測調查科科長1人,副科長1人。

(三)綜合經濟抽樣調查隊職位

綜調隊隊長1人,副隊長1人。

四、對象和資格條件

(一)人員身份條件

1.參加競爭統計局中層職位的對象為統計局機關具有公務員身份的人員。

2.參加競爭調查局中層職位的對象為調查局編制的人員。

3.參加競爭綜合經濟抽樣調查隊職位的對象為綜合經濟抽樣調查隊編制人員。

4.由縣組織、人社部門2008、2009、2010年引進的高學歷人才不受身份性質和任職經歷及時間的限制,可競爭統計局、調查隊崗位,競爭上崗后實行聘任制,其人員身份,性質不變。

(二)通用條件

參加競爭上崗的人員原則上應具備下列資格條件:

1.具有擬任職務所需要的政治思想素質、專業知識和業務管理能力;

2.具有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

3.身體健康;

4.近3年年度考核等次為稱職及以上等次;

5.年齡不超過53周歲(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五、程序和方法

1.制定方案。根據統計局、調查局、綜調隊“三定”方案規定的職位,結合本局實際,制定中層干部競爭上崗方案報縣競崗辦審核確認后實施。

2.公布方案。單位公布競爭上崗實施方案,同時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組織引導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競爭。

3.報名確認。一般由符合競爭上崗條件的人員自愿報名,也可采取個人報名、群眾舉薦、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競爭上崗資格條件,對報名者進行資格審查,并將資格審查合格名單進行公布。

4.競崗演說(權重40%)。資格審查合格者在全局干部職工大會進行競崗演說,介紹自己的德、能、勤、績、廉等情況和競爭上崗后的工作設想。競崗演說和工作設想分值各占50%,由考核組根據演說情況分別進行評分,其中:競崗演說,考評時按100分計算,分值由德15分,能15分,勤15分,績40分,廉15分構成。工作設想,考評時按100分計算,分值由設想定位40分,可行性30分,合理性30分構成。本項最終得分=競崗演說平均分數*20%+工作設想平均分數*20%。競崗演說平均分數和工作設想平均分數的計算由考核組人員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數。

5.民主測評(權重40%)。對資格審查合格者在全局范圍內進行民主測評,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得不到多數人擁護的,不得列入任用候選人。測評時由機關全體人員按100分進行打分,其中,德15分,能15分,勤15分,績40分,廉15分。本項最終得分=(民主測評總分/參加測評人數)*40%。

6.組織考察(權重20分%)。根據競爭人員競崗演說和民主測評等情況,結合平時工作表現,擇優確定考察對象并進行考察,考察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廉等方面。本項滿分為20分,本項最終得分為考核組人員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計算的平均分數。

7.任前公示。將擬任(聘)用人選在統計內網上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7天。

8.決定任(聘)用。根據考察情況,按干部管理權限由局黨組集體討論決定任(聘)用人選,并報組織、人事部門審批后,按有關規定辦理任(聘)用手續。

六、時間部署

(一)準備階段。2011年1月份,建立局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領導小組,調研、制定方案,并將方案報縣級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定。

(二)宣傳發動階段。2011年3月上旬,召開全局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動員會議。

(三)實施階段。2011年3月中旬。

(四)總結階段。2011年3月下旬,向縣競崗工作辦公室報送書面總結材料。

篇3

畏首畏尾,必然裹足不前;敢想敢為,方能海闊天空。7月,經過縣委常委會多次慎重研究和討論,在借鑒信陽市自薦4名正處級領導干部和外地自薦公推經驗的基礎上,新縣以過人的膽魄,大膽創新,拿出縣人才辦主任等8個正科級實職崗位,決定通過自薦票決的方式加以選任。7月10日縣委出臺了《縣人才辦主任等八個正科級領導職位人選進行自薦的意見》(新文〔20*〕65號),詳細規定了自薦的指導思想、職位、資格條件和程序。根據人崗相適的原則,對不同職位設定了不同的條件。并將文件及時印發到各鄉鎮區、縣直各單位,進行廣泛動員、宣傳發動,組織符合條件的人員進行自薦報名。自薦的選才方式,使新縣廣大干部能夠自主表達進步的意愿,變被動等待選拔為主動接受組織和群眾挑選,廣大干部熱情高漲。7月11日至12日短短兩天的報名時間,全縣就有204人參與自薦,經過嚴格的資格審查,共有181人符合自薦條件。

二、票決公推,廣聚眾智選英才

“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面對眾多的自薦者,如何優中選優?又一個難題擺在新縣縣委面前。全程差額票決!新縣縣委以果敢的勇氣,把選才的決定權放心的交給群眾,廣聚眾智選英才。

第一票:縣委常委擴大會票決。縣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由縣委常委和其他所有縣級領導干部參加,按照1:5的比例,從自薦人員中差額票決產生縣委擴大會票決的人選。整個過程在省、市委組織部相關領導的指導和紀檢監察干部全程監督下進行。投票前,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正廳級巡視員寧建華、縣委書記詹玉鋒明確要求各位縣級領導要本著對新縣發展負責、對組織負責、對群眾負責的態度,以公心待人、公正選人,科學行使手中的權力,幫助縣委把好選人用人關。投票時,組織部門將每一位自薦者的簡歷和工作業績等相關材料分發給每位參加推薦的領導,供大家了解自薦干部的情況。投票過程公開透明,沒有引導性講話,當場唱票計票,當場公布,保證了票決的公正性。42名干部成為首輪勝利者。第二票:縣委擴大會票決。全體縣委委員、縣委候補委員以及其他縣級領導干部、縣直單位黨政主職、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參加會議,采取1:3的比例,進行第二次差額票決,42名票決對象有24名二輪勝出。第三輪票決在縣委常委會議上進行,按照每個職位1:2的比例,縣委常委差額票決出了16名進入考察的人選。第四輪票決仍在縣委常委會上進行,從組織人事、紀檢監察部門抽調的得力干部組成8個考察組,按同職位同一個考察組進行考察的辦法,對16位人選德、能、勤、績、廉進行全面考察了解,同時對考察人選提前進行公示,并廣泛征求紀檢監察、綜治、、計生等監控部門的意見,根據考察情況,部長辦公會認真討論,形成了初步意見,提交縣委常委會再次進行票決,分職位從兩名候選人中決出一名擬任人選。最后一輪票決,將縣委常委會確定的擬任人選提交縣委全委會投票決定。7月21日,張彬等8名干部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與此同時,縣委在正科級干部選用方式改革的基礎上,采取“雙議雙推雙考”的方式,“雙議”即公開選拔前縣委常委會議任用原則、考試后議具體人選;“雙推”即實行干部群眾大會民主推薦和單位黨推薦相結合的方式提名人選;“雙考”即對擬任人選進行組織考察和文化理論知識測試,根據文化理論測試成績提出擬任職人選,在全縣選拔了60名副科級干部。

三、多措并舉,縝密程序保公正

“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用人的本質在于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公平競爭,關鍵在于嚴格規范競爭過程,創造一個信息對等、機會公平的環境。新縣多措并舉,縝密程序,創新用人方式,確保選才公正。

1、突破常規。“常格不破,人才難得。”新縣打破選人用人的常規程序,不拘一格選人才。縣委常委會在進行民主決策時,先議原則,不議人選,把用人的提名權交給群眾,廣納民意,用群眾的慧眼選才。同時,程序作為共同遵循的比賽規則,是不正之風不可逾越的屏障。為了“斷絕拉票的念,堵住跑官的路”,此次新縣創新選才的每一步程序在實行前嚴格保密,只有縣委常委會少數幾個人掌握,防止跑風漏氣而影響公正。一旦程序開始執行立即全程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的全程監督。新縣還打破傳統的公示方式,變常規用人的單一擬任前公示為差額考察、差額公示同時進行,為第四輪票決提供了高質量的依據。此外,創新選才的細節也打破常規,一改由組織部通知與會領導的慣例,直接由縣委辦公室在會議開始一小時前通知。

2、陽光操作。“天下事,壞于偏私,成于公明。”新縣在本次創新選才實踐中,堅持德才兼備、任人為賢,嚴格實行“陽光”操作。一方面公開崗位,擴大“陽光”覆蓋面。對崗位、人數、參與競爭的資格和條件通過各種形式向全縣公開,認真宣傳發動,制定了細致周密的工作方案,確保選才工作有章可循、穩步推進。給全縣符合條件的干部一個公平參與競爭的機會。另一方面,強化監督,建立“陽光”監督網絡。在選才過程中,新縣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全程跟蹤并及時報道,對每一次票決、每一個考核現場、每一選才細節,都進行錄像,以保障有異議時有據可查。省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縣紀委和干部監督部門,選派專人對自薦票決選拔干部的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確保整個選賢任能過程一路陽光。

3、把好關口。為了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地考準、考實公選對象,全面掃描干部的真實形象,不僅考核掌握干部工作業績,而且還須考察公選對象的生活、社交情況,避免選用帶“病”干部。群眾是干部任用的“第一批準人”。在考察環節,運用座談、民主表決等形式,充分聽取被考察干部的領導、同事、服務對象和工作單位老干部的意見和評價,原則上,座談的的代表應來自不同方面且不少于30人,以便真實了解干部的道德修養、思想品德和廉潔自律等情況,讓群眾把關。其次是計生、紀委、、審計和司法等部門聯動把關,認真查看相關檔案,對于經濟、計生等方面確有問題的公選對象決不手軟,一票否決。其三組織把關。結合公選對象的常規考核情況,對其在單位的工作作風、組織領導能力和履行職責能力等進行考核把關,把他們的德、能、勤、績、廉方面情況考準、考實,確保選才公正。

四、彰顯公信,風清氣正凝人心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新縣這次實行干部“自薦票決”、“雙議雙推雙考”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實踐,凝聚了人心,彰顯了公信。

1、擴大了影響力。縱觀此次公選,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它所創造的多項紀錄,影響空前。此次,縣委共拿出8個縣直單位正職職位進行“自薦票決”、60個副科級職位進行“雙議雙推雙考”,這在新縣選拔任用干部歷史上是職位最多、參與人數最廣、力度最大的一次。全縣共有204人報名參加8個正科級職位自薦,181名干部通過了資格審查。其中正科級干部47人,副科級干部134人,女干部26人。自薦職位與符合條件的報考人數平均比近1:23。符合“雙議雙推雙考”條件的干部有313名,最終有140名干部參與能力角逐。同時,也創下了新縣選拔任用干部最高社會關注度。消息一公布,全縣上下反響強烈,電話咨詢不斷,現場咨詢絡繹不絕。一時間,干部“自薦票決”、“雙議雙推雙考”成為當地干部群眾熱議的話題。新縣創新選才的成功嘗試,得到了省市相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各兄弟縣區紛紛來電、來人咨詢學習新縣的做法。

2、達到了三個滿意。新縣干部“自薦票決”、“雙議雙推雙考”工作規則公平,環節公開,選用民主,結果公正,贏得各方好評,達到了三個滿意的效果。一是參與者滿意。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對選拔程序、操作過程心服口服。認為這種公正、公平、公開的選才方式,排除了一切有礙公正的因素,讓每一個干部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僅拓展了干部成長進步的路,還能使參與者發現自身的優點與不足,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二是群眾滿意。群眾對新縣干部人事工作的這一成功創舉報以熱烈的掌聲,普遍認為縣委選人用人動真格了,選什么樣的干部不再是只有少數領導說了算了,普通群眾在選才中有了發言權,民意得到了充分體現。三是組織滿意。縣委對這次選才的嘗試很滿意。普遍感到這種創新選才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為選人用人把關,充分發揚了民主,即拓寬了縣委選人用人的視野,減輕了在選人用人上的壓力,又有效激發了全縣干部干事創業的的活力和熱情。

篇4

作者:喬翠平 吳利強 路向東 單位:舞陽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全縣農技人員30歲以下的只有2人,不足3%;30歲至45歲的為20人,僅占21%,大多數都在45歲以上,農村中青年(45歲以下)農技員由兼職的村主職干部和種養殖專業戶戶主組成,以村主職干部為主,存在著“在崗不履職”的現象。經費困難,辦公條件簡陋《農業法》和《農業技術推廣法》都明確規定:國家逐步提高農業和農技推廣的投入,其增長幅度應當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但實際上,農技推廣部門除了得到財政撥付的人員工資外,農技推廣的投入嚴重不足,長期困擾縣農技推廣部門"有錢養兵,無錢打仗"的局面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從而導致農業科技服務裝備和服務手段落后。所必需的培訓設施、實驗儀器、檢測設備等殘缺不全,有的鄉鎮農技站甚至連一臺簡單的天平秤也沒有,農技推廣服務手段急需提高。由于經費缺乏,接受業務培訓和外出考察的機會甚少。

科學設立機構,健全農技推廣網絡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穩定和加強農技隊伍,是全面實施科技興農,做好"三農"工作的必要措施。做好農技推廣工作要從組織上強化隊伍,人員上提高素質。按照整合提高縣級,加強鄉(鎮)級,充實村組級的原則,建成縣、鄉、村三級農技推廣網絡。縣級設農技推廣總站,下設農作物病蟲草害預測預報防治站、耕地土壤營養成分檢測站、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站、農村能源站、農民科技培訓中心、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中心,即“五站兩心”。鄉級站可根據區域布局情況和作物種植情況,設立跨區域綜合站,組織上屬農技總站,業務上接受專業站指導。行政村設立農技信息服務員,自然村建農技信息版報欄。村農技信息服務員按村委編制配備,享受村干部待遇。

建設高素質的農技推廣隊伍一是要加大基層在職農技人員的培訓力度,每年應制定具體的業務培訓計劃,落實相應的培訓經費,加快農技人員的知識更新。二是要重視中、青年人才的培養,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支持他們承擔農業科技項目,使他們在科技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要按照"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邀請專家來舞陽縣開展農業科技知識培訓,提高全縣農技人員的素質,選擇一些中、青人才,送往大專院校學習專業知識,建設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農技推廣隊伍。三是要適應農業人才需求形勢,加快農技隊伍后備人才的培養,提升農業教育層次,培養高學歷的人才。同時,要結合當前舞陽縣正在實施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國家項目工程,把農業基礎教育和農業科技培訓納入工程當中,強化新科技、新知識的學習,提高農民群眾,特別是村級農技員、示范戶的科技意識和實踐能力。四要及時為科技人員提供學習材料。縣級農技推廣部門要為農技人員免費寄送簡報、提供學習材料,使基層農技人員及時了解最新的農業信息、農業新技術、新知識。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技推廣部門農技推廣部門是傳播先進農業技術、提升農業水平的關鍵一環,必須本著現代物質技術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必須用現代信息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及現代交通工具裝備農技推廣部門,才能快速、高效地把最實用、最先進的農業技術傳送到農民那里,盡快地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去,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

加大投入是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保障要按照農技推廣服務的工作任務,科學核定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的人員編制和公用經費,逐步納入全額財政預算當中。要逐年提高村級農技員的誤工補貼,切實增強農業科技人才從事農技推廣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整合資源,逐步加大對農業科研、農技推廣經費的投入,不斷完善科研設施,為農技推廣機構和農技推廣人員進行新品種開發和試驗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要逐步建立農技推廣專項資金,為首席農技推廣專家、農技指導員開展重點技術的引進、試驗和推廣工作提供資金保障。舞陽縣要趁著當前國家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有利時機,多爭取上級的支持和扶持。領導重視是關鍵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是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的關鍵環節,是突破舞陽縣土地資源少的根本出路,是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促進農業集約生產、清潔生產、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是實現舞陽縣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因此縣、鄉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保證人事、確保投入,使舞陽縣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得到全面提高和加強。

篇5

(一)改進調查研究。局領導要帶頭下基層,緊扣發展重大問題和群眾切身利益深入調研,每年不少于60天。調研應主題明確、準備充分,多一些自主活動,提高調研質量。既要到工作好的地方去總結經驗,更要到困難矛盾多、工作難以推動的地方調研解決問題。局領導調研后的重要意見建議,要及時向本局主要領導作專題匯報。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和隨行人員,盡量安排集體乘車。局主要領導到基層調研限帶1輛車,陪同人員不超過2人。其他局領導調研限帶1輛車,陪同人員不超過1人,不得影響和干擾企業和群眾反映真實情況,更不得弄虛作假。

(二)建立長效機制。以“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和“加快發展,重塑形象”主教活動及創建作風建設模范區為平臺,扎實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完善領導干部掛點聯系制度,學習弘揚精神和蘇區精神,推進領導干部下基層常態化,暢通聯系渠道,增強服務實效。健全群眾訴求暢通直達、高效解決、快速反饋機制。深入持久開展“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內容載體,注重成果轉化。

(三)解決實際問題。每年集中力量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并接受群眾滿意度測評。對企業、群眾和基層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辦理答復,提高效率,不得推諉拖延。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堅持廣泛認證,征求群眾意見。建立健全領導干部接待日制度和領導干部包案制度,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繼續深入開展干部隊伍“治庸治懶治散”工作,切實解決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

二、簡化公務接待

(一)規范接待工作。上級來人接待,須報局主要領導批準。公務接待應嚴格控制陪餐人員,不到營業性娛樂、健身場所公款消費。不得以任何名義接受和贈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貴重禮品和土特產。嚴禁“同城吃請”,做到同城不接待。

(二)控制接待標準

1、住宿標準:接待對象需要安排住宿的,原則上在富麗華、天鼎大酒店安排,須經局主要領導同意。不超標準安排住宿,不擺放鮮花、香煙、水果、不配發生活用品。

2、工作餐標準:副廳級以上領導接待用餐,按省有關規定執行;處級及處以下人員工作餐,原則上每人每天不超過120元(早餐30元,中晚餐各45元)。縣級局同志到縣級局聯系工作,用工作餐。工作餐或自助餐以當地家常菜為主,不上高檔菜肴,不得食用野生保護動植物,不上煙酒,不擺放席位牌。

三、精簡會議活動

(一)精簡會議數量。能通過文電、網絡或其他方式傳達會議精神、部署工作的,不另行召開會議;會議內容相同或相近的,應合并套開。國家質檢總局和省局、市局召開視頻會議后,必要時接著召開會議,不另行集中開會。國家質檢總局和省局已開到縣局一級的會議,不另行召開會議。泛泛提要求的會一律不開。

(二)控制會議規格。從嚴審批以局名義召開的一般性會議、重大活動;確需召開的,經局各分管領導審核后,報局主要領導審批。局召開的會議、重大活動,每年不超過2次,每次會期不超過1天。局機關各科室召開的業務性工作會議,只安排與會議內容密切相關的部門參加,會期不超過半天。

(三)提高會議實效。大力改進會風,開短會、講短話,精簡會議議程。提倡會議講話和發言不念稿、講“干貨”。會議主持應簡潔明了,不作重復強調。通報、表彰、決定等已印發給參會人員的,會上不再宣讀。除座談討論會外,大會一般不安排發言,確有必要的,采取書面形式。各類會議活動原則上不分組討論,不安排合影。

(四)控制會議經費。會議現場布置應簡樸,不懸掛歡迎和宣傳標語,不擺放鮮花、水果,不制作背景板。減少會議材料,原則上不使用文件袋,自帶筆和筆記本。不超標準安排食宿,用工作餐(含自助餐),不上煙酒,不發放紀念品,不組織參加營業場所的娛樂、健身活動,不組織到景點公款旅游,不拉商業贊助,不攤派或轉嫁會議活動經費。

(五)減少事務活動。未經上級批準,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含離退休領導干部)不出席各類節慶活動和一般事務性活動,不在活動中掛名任職、發賀信、題詞、剪彩等。未經局主要領導批準,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擅自組織檢查、考核、評比、達標活動;已審批同意的,也以平時考核為主,不搞年終集中檢查。元旦、春節期間,不相互走訪、拜年。

四、精簡文件簡報

(一)減少發文數量。凡政策法規和上級文件有明確規定的,不再發文;現行文件仍然適用的,不重復發文;能通過電話、傳真、網絡方式處理的,不發紙質文件;能以函、電報形式印發的,不發紅頭文件。逐步實現文件和簡報資料的網絡傳輸和網上辦理。

(二)控制發文規格。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一律不發。上級文件原則上不再層層轉發;確需轉發的,必須結合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貫徹意見。

(三)壓縮各類簡報。除局統一編印《質監信息》外,專項工作不得另編刊物,局各科室一律不出簡報(內刊)。簡報主要在本縣內發送,不對外普發;要突出重要動態、經驗、問題及建議等,每期篇幅控制在1000字以內,并壓縮期數。

(四)嚴格控制篇幅。除重要文件外,一律不搞指導思想等穿靴戴帽章節,一般不超過1000字。報市局和縣委、縣政府的請示、報告一般不超過500字。研究報告不超過2000字。

五、加強出國(境)和外出學習考察管理

(一)嚴格境內外出學習考察管理。局領導外出學習考察,報市局主要領導批準;需外出學習考察的,由分管領導簽署意見后,報局主要領導批準。外出學習考察活動結束后,參加人員應在10個工作日內向局提交學習考察報告。

(二)嚴肅外出學習考察紀律。未經審批或審批未獲批準擅自外出學習考察的,其學習考察所有費用均由個人承擔,同時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外出學習考察必須堅持節約原則,嚴格執行費用支出標準,嚴禁鋪張浪費。

六、進一步厲行勤儉節約

篇6

縣(市、區)級政協大多成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絕大多數縣(市、區)政協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機構名稱等方面基本沒有變過。普遍存在著機構設置單一、編制人員偏少、機構名稱上下不統一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協機關效能建設。為此,建議上級政協切實加強頂層設計,對基層政協內設機構設置出臺相關政策規定,比如,哪些機構是必設機構以及內設機構的統一名稱、主要職責和人員編制等,都做出一個統一的規定或提出一個指導性意見,并加強督導落實。同時,可參照人大系統內設機構“科”改“委”的經驗做法,出臺指導性意見,將尚未設立或健全專門委員會的縣級政協機關進行“科”改“委”。

依據《政協章程》和基層政協的主要職責,縣級政協機關一般可設6個職能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起草縣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有關綜合性文字材料、政協主要文件及領導講話稿;、負責縣政協全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的會務工作;負責縣政協機關辦文、文字、檔案、機要、文印、保密、通訊等項工作,保證機關工作正常運轉;負責《社情民意》編發工作,負責政協網站、政協微信公眾號的管理運營;負責組織實施縣政協全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的決議、決定;負責機關黨建、教育、工青婦、人事管理和老干部管理服務工作,做好機關支部工作;做好縣政協機關行政事務安全保衛、后勤接待工作;負責縣政協機關的財務管理、經費使用和后勤保障工作;負責與市政協和黨委政府有關部門聯絡溝通工作;協助縣政協領導處理日常事務,當好參謀助手。

二、提案委員會

負責依照規定的程序,組織、征集提案,運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努力推進提案質量的提高;對提案進行審查立案,確定承辦單位。負責起草常務委員會關于提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對提案的辦理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提案人和承辦單位座談或組織委員實地考察,協助、推動承辦單位認真辦理、落實提案。對辦理不符合要求的,及時商請承辦單位重新辦理;向常務委員會、主席會議報告工作。負責起草常務委員會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三、經濟科技委員會

負責組織委員圍繞經濟建設,就工業、商貿、城建、科技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視察考察、座談討論,提出意見建議;加強與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和協作,聽取工作通報,為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創造條件。發揮委員專業特長和智力優勢,開展咨詢服務、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傳播先進科學技術信息,為推動我縣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獻智出力。

四、農業農村委員會

負責組織委員深入學習、宣傳黨和國家在發展農業經濟及農業科技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幫助委員更加全面地了解形勢,掌握政策,提高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根據本要農村工作的實際、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組織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人士,開展調查研究、視察與座談活動,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及時向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加強與政府對口部門的聯系,積極開展農業、農村工作等方面的學術交流和研討。

五、文史與學習宣傳委員會

主要負責征集、整理、研究、編輯、出版、發行各個歷史時期的歷史資料,發揮文史資料工作“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協助落實省、市政協有關課題的征編任務;制定和實施年度政協機關和全體委員學習和宣傳計劃。根據形勢和工作需要,及時傳達貫徹有關重要文件和領導講話精神。

六、委員工作委員會

篇7

根據《**縣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辦法》(以下簡稱《績效考核辦法》)和《**縣科級領導班子績效考核實施細則》(以下簡稱《領導班子考核細則》)、《**縣科級領導干部績效考核實施細則》(以下簡稱《領導干部考核細則》)等有關文件的規定,經縣委同意,現就**年度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工作通知如下:

一、考核對象和范圍

今年納入考核的科級領導班子共計131個,其中鄉鎮22個,縣直單位73個,縣人大、縣政協委室11個、市管單位25個(名單見附件一)。納入今年績效考核的科級領導干部,由單位黨組(黨委)根據《績效考核辦法》和《領導班子考核細則》、《領導干部考核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填寫《**年度科級領導干部績效考核花名冊》(見附件二),經考核組審核后確定。

二、時間步驟

**年度績效考核工作從**年元月開始,至**年2月底完成。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準備階段(**年元月1日至4月30日)。

1、召開全縣**年度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工作會議,部署績效考核工作;

2、召開有關部門負責人會議,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任務要求;

3、各單位召開黨組(黨委)會和干部職工大會進行宣傳發動;

4、填寫《考核花名冊》并于4月10日前上報縣績效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

5、各單位根據《績效考核辦法》第八條、《領導班子考核細則》第三、四、五、六條規定,提出本單位**年度工作目標建議方案,填寫《**年度**縣科級領導班子績效考核工作目標考核表》(見附件三),于4月10日前報縣績效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全面考核階段(**年12月1日至**年1月20日)。

1、組織培訓。

從有關部門抽調考核工作人員組成考核組,進行集中培訓。

2、考察組考核。

考核組考核的方法和基本程序:

(1)、召開干部職工大會(參加人員范圍與參加測評人員相同),對納入考核的領導干部進行民主測評;

(2)、聽取單位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和自身建設情況的匯報;

(3)、通過查閱資料、現場察看、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等方式,對單位工作目標項目、自身建設的考核內容逐項進行考核,必要時對有關單位情況和問題進行專題調查;

(4)考核組匯總考核情況和有關部門提供的情況,對被考核單位的工作目標項目、自身建設的考核內容提出考核意見,填寫《**年度**縣科級領導干部民主測評情況統計匯總表》、《**年度**縣科級領導班子工作目標考核計分表》、《**年度**縣科級領導班子自身建設考核計分表》。考核組還應逐個單位形成工作目標考核情況匯報,簡要說明被考核單位的工作目標完成情況,以及考核組提出考核檔次意見的理由。

3、有關部門考核提供情況。

(1)、工作目標中的數量指標,單位自查上報縣統計局,由縣統計局、縣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商務局等相關單位部門審核,其中相關統計指標報縣政府審定,審定統計數據的工作要求在**年1月20日前完成;

(2)、工作目標中的重點工程項目,由縣重點工程辦組織進行考核,于**年1月15日前完成;

(3)、縣紀委、縣委辦、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綜治辦)、監察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等相關部門根據考核組對各被考核單位自身建設的情況,結合平時掌握的情況,書面提出考核意見并于**年1月15日前報縣績效考核辦;

(4)、縣紀委、縣委辦、宣傳部、政法委(綜治辦)、縣政府辦、監察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對《績效考核辦法》第十五條所列七種情形,《領導班子考核細則》第十條所列四種情形,書面提出意見并于**年1月15日前報縣績效考核辦。

4、領導班子正職對班子其它成員的考核。

單位領導班子正職進行考核計分后,填寫《單位領導班子正職考核班子其它成員履行崗位職責情況計分表》,在考核組考核時一并上報。

5、縣級領導對領導班子正職進行測評。

(三)、審定考核結果階段(**年1月10日至2月10日)。

1、征求分管縣領導的意見;

2、縣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審核考核情況;

3、縣委常委會議審定考核結果。

(四)、考核結果運用階段(**年2月中旬)。

1、對誡勉、免職人選進行考察;

2、縣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審核,提出考核結果運用意見;

3、縣委常委會議審定考核結果運用情況,作出獎懲和誡勉、免職決定;

4、縣委召開**年度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講評大會,進行講評,宣布結果。

三、要求和紀律

1、各單位黨組(黨委)要對**年度的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和自身建設情況認真進行總結。總結工作要實事求是,不夸大不縮小,不面面俱到,不搞形式主義,重點是縣委、縣政府下達給各單位的工作目標項目的完成情況,采取的措施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形成的書面總結材料(不超過3000字),在考核組考核時一并上報。

2、負責審核認定統計數據和提供考核情況的有關部門,要按照要求及時、負責地書面提供相關情況,并加蓋單位公章;

3、實行考核預告制。考核組到各單位考核時,在醒目位置張貼考核預告,公布考核組成員名單和聯系方式等;

4、實行考核工作責任制。考核組成員要在形成的書面材料、表冊上簽名,對考核情況負責,由考核組組長負總責;

5、各戰線、各部門組織的其他工作考核,原則上應納入績效考核一并進行,不再單獨組織考核;

6、為了保證考核工作的公正性,縣紀委、監察局全程參與考核工作并進行監督,在縣績效考核辦設立舉報電話(5222539),受理績效考核有關問題的舉報,對違反《績效考核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由縣績效考核辦會同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調查核實。

四、其他有關問題

1、今年鄉鎮領導班子的績效考核工作目標與縣政府考核鄉鎮的主要經濟目標相同,縣政府考核的結果作為鄉鎮領導班子績效考核排名的依據,情況由縣統計局提供。鄉鎮的領導干部,縣委委托鄉鎮黨委考核,考核結果于**年1月20日前交縣績效考核辦匯總,報縣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審核和縣委常委會議審定;

2、縣人大黨組、政協黨組負責對各委室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績效考核,考核結果于**年1月20日前交縣績效考核辦匯總,報縣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審核和縣委常委會議審定;

3、已經納入今年績效考核的領導干部的公務員年度考核等次,由縣績效考核辦按《績效考核辦法》等有關文件的規定和考核結果直接確定。未納入今年績效考核的領導干部,縣委委托單位黨組(黨委)考核,提出其考核等次意見,縣直單位這類人員的優秀等次和嘉獎以上獎勵人員比例不再單列;

4、績效考核機關干部年度工作目標獎金的發放辦法另行規定。

篇8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為指針,以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本著抓培訓,提高素質;抓輸出,擴大規模;抓基礎,規范管理;抓維權,穩定就業;抓宣傳,營造氛圍的原則,在工作中突出重點、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注重實效,調動全縣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打造城鄉經濟一體化新格局。

二、工作目標

(一)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30萬人次,其中,縣域外輸出16萬人次,縣域內轉移13萬人次,境外輸出1萬人次,實現勞務經濟收入達到25億元,人均勞務收入達2600元。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5萬人。其中,技能培訓6000人。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調整思路,搶占新市場

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我縣勞務輸出基地中的一些用工企業有的減產裁員,有的破產倒閉員工下崗,面對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們應積極調整工作思路,結合用工情況,充分調研,細致考察,收集當前市場急需或潛在的用工信息,重新確立勞務輸出基地。

(二)抓送崗下鄉,崗位兌接到農戶

堅持送崗下鄉,送崗到戶,遵循崗位對接到人的原則,每個鄉鎮都要在勞務輸出的旺季(4月末前)舉辦兩次以上送崗下鄉活動,縣里在職介中心建立崗位超市,每個月在崗位超市舉辦一次大型崗位兌接活動。

(三)抓技能培訓,提高技能水平

依托現有的教育資源,加強技能培訓力度。進一步完善職業技能培訓辦法,規范培訓對象、培訓方式、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補貼方式,以市場為導向,開展“定單”“定向”“定點”培訓,按操作工種和技能等級的不同,使接受培訓者技能水平得以提升。

(四)抓宣傳引導,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要充分發揮各級組織優勢,以電臺、報紙、簡報、等各種媒介為載體,宣傳工作成果,組織報告會,請務工人員和返鄉創業成功人士講打工史和創業史,引導更多的農民加入到務工和創業隊伍中來,營造全民務工創業的良好氛圍。

(五)抓境外輸出,提高收入水平

利用發達國家工資水平高的實際情況,幫助農民算好收入帳,引導其到境外務工,提高收入水平;通過合法的境外輸出機構,根據國外發達國家市場的需求,重點向日本、韓國、新加坡、俄羅斯、馬來西亞、阿聯酋等國輸送各類人才。

(六)積極向北京輸送保安員,樹立*人在京形象

鞏固“*保安”這個優秀勞務品牌,總結過去的經驗和不足,重點在質量和數量上下功夫。經過培訓使其了解保安職業的特點和北京的風俗習慣,樹立*人在北京的良好形象。

(七)抓政策扶持,激發新活力

要充分發揮上級撥付的勞務輸出專項經費的作用,對勞務經濟工作中的一些重點項目,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1、向北京輸送保安員每人補貼200元;2、向境外輸送勞務人員每人補貼500元;3、各類勞務輸出人員,輸出前培訓免收任何費用,并免費核發技能證;4、在省外建立200人以上的勞務輸出基地,每個基地補貼2000元,此項最高補1萬元;5、組團輸出規模在100人以上的,每個團補貼經費2000元,此項最高補1萬元。

(八)打造勞務品牌,提高知名度

要通過集中組團輸出和專業培訓的辦法,在發展壯大*縫紉工、北京保安員、*建筑工等現有勞務品牌的基礎上,圍繞一汽公司、高科技術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商貿流通業和家政服務業等,進一步打造品牌。

四、考核辦法

(一)考核內容、評分標準

2009年勞務經濟工作考核采取積分制:

1、勞務輸出基地建設10分,每個鄉鎮新建10個基地,省外每建一個積1分,省內每建一個積0.5分。

2.組團輸出10分。一次組團輸出50人以上的積1分,100人以上的積2分。

3、送崗下鄉活動10分。勞務輸出旺季前(4月末)舉辦送崗下鄉到戶活動兩次,每次積5分。與省市縣共同舉辦送崗下鄉活動每次積10分。

4、技能培訓10分,每個村20人,按完成培訓任務的比例得分。

5、北京保安10分,每個村2人,按完成任務的比例得分。

6、境外輸出20分,每個村20人。其中向上級推薦的基地送人(每個村2人)10分;鄉鎮通過其它途徑輸出的10分。按完成任務的比例得分。

7、宣傳工作10分。通過媒體對工作成果進行宣傳的5分(在縣級媒體宣傳每條積1分,縣級以上每條積2分);組織務工及返鄉創業事跡報告會的5分。

8、勞動關系進社區工作(既合法權宜維護)10分,按完成任務的比例得分。

9、打造品牌10分。每個鄉鎮2個品牌,每個積5分。

10、日常工作5分。其中報表3分,參加會議2分。

11、基礎工作5分。辦公設施齊備并合理使用3分,

配備專職微機員2分。

12.特殊任務40分(其中:向上級領導推薦的勞務輸出基地輸送勞務人員30分;新增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任務10分)。按完成任務的比例得分。

(二)考核辦法

1、勞務輸出基地建設:鄉鎮所建的基地,由辦公室實地考察;向上級推薦的勞務輸出基地輸送人員,由辦公室平時掌握。

2.組團輸出:由辦公室現場觀摩記載,要有影象資料。

3、送崗下鄉活動:各鄉鎮在送崗下鄉活動前要通知辦公室,由辦公室派工作人員進行現場觀摩記載。

4、技能培訓:以獲得勞動技能資格證為準。

5、北京保安、勞動關系進社區和特殊任務工作:由辦公室平時掌握。

6、境外輸出:向上級推薦的勞務輸出基地輸送的,由辦公室平時掌握;鄉鎮通過其它途徑輸出的,要有出國人員基本情況名冊。

7、品牌打造:由勞務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實地審查。(同一工種要達到200人以上,在同一基地30人以上)

8、宣傳工作:在電視臺播放工作成果的,播放前要向辦公室報告,辦公室由專人進行登記,并由電視臺出據播放證明。文字新聞和典型材料,要及時向辦公室報資料原件。舉辦事跡報告會的由辦公室平時掌握。

9、日常和基礎工作:由辦公室人員平時記載。

10、考核材料報送截止時間:2009年11月30日,(其中:新增居民醫療保險按照任務指標,完成時限截止到6月30日)。

(三)獎懲辦法

1、獎勵

設一等獎、二等獎和單項獎。年終考核總分在90分以上排序前4名的為一等獎,各獎勵2萬元;年終考核總分在90分以上排序5-8名的為二等獎,各獎勵1萬元;單項獎8個:基地建設、勞務品牌、技能培訓、境外輸出、北京保安、宣傳工作、送崗下鄉、勞動關系進社區等,各獎勵5000元。

2、資金來源

從全縣經濟工作年終獎金中列支8萬元;從再就業資金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經費列支8萬元。

3、懲罰

年終考核總分不足70分的要向縣主要領導和組織部門通報情況,提出懲戒意見。

五、組織領導

(一)為加強對勞務經濟工作的領導,成立*縣勞務經濟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縣長

副組長:*常務副縣長

*副縣長

成員單位:縣委縣政府督查室、財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廣電中心、公安局、司法局、監察局、經濟局。

勞務經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日常工作和年終考核。

篇9

[關鍵詞]干部培訓;從嚴教育;制度體系;運行體制

中圖分類號:C9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3-0302-02

一、引言

干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是幫助干部改造主觀世界、固根守魂的根本途徑,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為了清楚地了解當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我們近期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實地考察、查看資料等方式,與湛江各縣(市區)組織部、黨校、直屬機關工委等部門的負責人,以及部分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組織書記和基層干部代表進行了座談。同時,還向各縣(市區)各類在職干部發放了問卷1083份,回收1081份,回收率為99.8%。1問卷所包含的問題涵蓋了干部教育培訓的參訓次數、課程內容、方式方法、制度規范、效果評價、組織架構、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等。本次調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形勢下湛江干部教育培訓的基本情況。

二、當前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湛江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大規模培訓干部的戰略任務,堅持把干部教育培訓作為深化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探索從嚴的管理模式,建立統一協調的管理體制,推動干部教育培訓有序運行和干部作風明顯好轉。仍而,囿于地方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湛江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尚未形成一個以創新理論為先導,以組織管理、按需施教、資源整合、制度規范、監督有力、運作機制為保障的互為融合系統。具體來看,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工作中存在如下問題:

(一)思想理念與戰略化目標不相契合

思想理念是評估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成效性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管理主體的觀念和學習主體的觀念兩個層面。

1、管理主體的觀念問題。管理主體主要有三部分構成:各級黨委和政府、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及各級教育培訓機構。一些縣(市、區)領導干部特別是部門主要負責人政績觀存在偏差,沒有正確認識干部教育培訓的“固根守魂”、正本清源”與“增智強能”功能,缺乏統籌思考、通盤策劃,尚未將其納入重要議程,往往把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看成軟任務,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的剛性約束認識不夠。一些領導干部受畸形政績觀的影響,認為抓中心工作,見效快,抓干部培訓難于短期內直接出效益,而且浪費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表現在該上的培訓項目舍不得投入,派出骨干參加培訓怕影響中心工作。也有的領導干部認為,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獲取知識的渠道多元化,沒有必要再組織專門的集中輪訓和調訓。這些理念的存在,都會導致一些縣(市、區)重搞招商引資、征地拆遷、計生維穩等等工作,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另外,部分縣級黨校工作理念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重數量輕質量、重經驗輕探索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2、學習主體的觀念問題。一些干部面對“四大考驗”與“四大危險”,缺乏長期學習、終生學習的理念,宗旨意識淡薄,組織紀律松散。從1081份問卷表統計中也顯示,在近3年是否參加干部培訓方面,尚有135人未參訓,占總調查人數的12.5%;參訓1次的人數為311,占總調查人數的28.8%;在回答沒有參訓的主要原因時,主要在于“工作忙不開”這一項占22.2%。

(二)內容設置與實際需求不相契合

1、 在教學內容體系和培訓班次的設計上缺乏針對性。2、干部對培訓內容自主選擇權少。供求關系尚存在錯位,經常出現想學的學不到、學過的重復學,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實效性。3、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缺乏多樣元化。目前,湛江市各縣(市、區)干部培訓主要集中在黨校進行,然而各級黨校特別是縣級黨校在培訓方式上,還主要以固定時間、固定教師、固定場所的“填鴨式”授課為主,授課人與學員之間缺乏互動交流,課堂氣氛不濃,學員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不再單純滿足于傳統的課堂教學。

(三)基層資源與大規模培訓要求不相契合

干部教育培訓的基層資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師資隊伍建設,二是基礎設施建設。

1、師資隊伍建設滯后。湛江各地黨校教師編制指標少,且學科門類不全,教師年齡、職稱等結構比例失調。在5縣(市)5區中,符合黨校學科要求、能為主體班上課的教師,最多的一所黨校也只有8人,部分區黨校沒有教師、沒有經費、沒有場所。以雷州市委黨校為例,目前設定編制25名,現在在編僅18人,教師隊伍“兩頭”(臨近退休與新進老師)占比例大,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不夠合理。

2、培訓基地建設落后。湛江各地黨校平均占地面積是0.66萬O,平均建筑面積是0.46萬O,赤坎、霞山、麻章三個城區黨校至今沒有獨立校園。2硬件設施也相對落后,缺少現代化教學設備和能夠開展多媒體教學的教室。

(四)運行機制與規范化管理不相契合

調查顯示,目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整體而言,湛江各縣市區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機制的建立仍處在探索階段,尚沒有形成一套管理全面、標準嚴格、環節銜接、責任清晰的管理機制。

1、 從管理機制來看,教育培訓工作的協調管理不夠。

2、從評價機制來看,干部培訓考核流于形式。不僅一些培訓科目沒有制定量化考核指標,考試組織不周密、不嚴格,而且對干部培訓和自學情況缺乏一整套規范管用的考核辦法。

3、從激勵約束機制來看,干部的增知識、長才干、強本領的狀況尚未與選拔任用、晉級評檔、創先評優、獎勤罰懶相結合。主要體現在干部考察材料中很少對干部學習培訓情況作出具體的表述。

4、就考核機制來看,對落實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體缺乏責任追究。各級黨委(黨組)在落實干部教育培訓的責任主體時,對長期不參加培訓的干部沒有落實相關處罰措施,這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實際問題。

(五)經費保障與培訓常態化不相契合

相關單位和部門沒有明確的干部教育培訓經費投入標準和強制性的投入要求,各地存在隨意性。對后發地區的湛江而言,培訓經費仍處于相對緊張狀態。總體投入不足,干部培訓經費占年度財政預算比例較低。培訓經費常常不能及時到位,制約著大規模培訓干部。

三、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據調查分析,產生上述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須從理論與實踐、宏觀與微觀、共性與差異、外部與自身等緯度綜合起來進行深入研究,才能真正把握根源,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

(一)理論因素:理論指導不足下的認知缺陷

沒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適合我國國情的干部教育培訓理論體系。由于干部教育培訓的理論建設相對缺失,必然導致培訓觀點的偏頗,對培訓地位、價值的認識和把握不準,存在培訓無用或培訓萬能的觀念。培訓工作的主管者大多數憑著比較膚淺的感性認識在指導和落實培訓工作,培訓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重要地位尚未得到充分體現,培訓與人才的使用還存在脫節,制約干部教育培訓科學發展。

(二)體制因素:壓力型體制下的心余力絀

上級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和各級黨委為了完成某些重要任務,就會將它們確定為“政治任務”,要求下級政府以及職能部門全力完成,并相應給予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激勵和懲罰。”3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的工作重心只能集中資源應付于一些上級重點關注的“政治任務”,特別是那些以“一票否決”為考核標準的重點項目。也正由于壓力型體制影響下,市縣黨校體制改革至今不到位。各分校仍是縣(市、區)委的黨校,其隸屬關系、行政級別和財政保障維持不變。導致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投入不足,資源配置不盡合理,教學和管理不夠規范,培訓實效不夠理想的原因。

(三)制度因素:操作規范體系下的整合困境

制度體系是整個社會范圍內各種制度之間或社會某一領域內相關制度之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制度綜合體。當前,事實上,制度體系建設的絕大部分工作停留在中央、國家,以及省部級層面,市級及以下地方和政府部門鮮有研究出臺干部教育培訓相關制度。對一些與本地、本系統不相適的制度條款也缺乏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和針對性調整。

(四)經濟因素:欠發達經濟背景下的捉襟見肘

一般而言,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并不能直接影響諸如“干部教育培訓”這樣的工作經費的數額。不過,從湛江的調研來看,正好是因經濟欠發達的現實困境制約著干部教育培訓的經費投入。湛江市是典型的經濟欠發達和后發地區,“經濟發展滯后、經濟總量偏小、人均水平偏低”,仍然目前是湛江最主要的市情特點。似湛江這樣的欠發達地區,多數鄉鎮(街道)的財政收入不僅依賴于上級的轉移支付,而且鄉鎮(街道)政府或多或少承擔著臨時硬任務(如接回越級的群眾)的開支,很難于為其轄內的干部教育培訓配套應需的經費,只能應付了事或走過場。

四、健全干部教育培訓制度體系的若干建議

針對干部教育培訓制度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必須樹立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把完善與健全干部教育培訓制度體系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重要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綜合施策,全面從嚴要求,形成一整套管理到位、環節銜接、措施配套、責任分明的制度體系,促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日趨制度化、常態化、科學化。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理論研究的力度,健全科學的干部教育培訓理論體系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因此,要加大理論研究力度,注重基礎理論與實踐經驗的結合,形成理論成果,深化干部培訓理念變革,推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不斷發展,為培養“三個自信”、“心中四有”、“三嚴三實”的新時期好干部提供理論支撐。

1、加強基礎理論研究。重點圍繞著干部成長規律、干部教育培訓規律及黨的中心任務,深入探索干部教育工作的戰略性與前瞻性問題,包含黨的干部教育方針政策、干部教育從嚴的標準要求、干部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效果評價、管理體制與機制基礎理論、主體內容以及外在關系范疇等。2、加強理論研究隊伍建設。就研究的力量而言,要注重專業力量與社會力量的結合。3、加強理論交流平臺建設。一是副省級以上干部培訓機構要完善目前公開發行的干部教育培訓理論研究專業期刊,為干部教育培訓理論研究成果的發表創造更好的條件;二是市級組織部要不定期組織召開干部教育培訓研討會,并且逐步形成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成果交流的有關管理制度,對優秀的科研成果給予公開表彰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二)加大運行改革的力度,健全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訓組織體系

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是一個動態、開放和創新的系統工程,涉及各單位、各部門,范圍廣、涉及面大,需要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領導小組綜合協調、組織部門牽頭示范、有關單位各司其責的高效運轉體系。

1、基層黨委要切實履行好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體責任。

2、基層干部教育協調小組要切實履行好綜合協調和督辦檢查職責。干部教育領導小組要按照《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2013D2017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和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協調機制,切實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領導和指導。

3、基層組織部要切實履行牽頭主管和從嚴管理的職能。目前,就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而言,組織部門重點擔當好三項重要職責。

一是定期做好培訓需求調查工作。二是抓宏觀指導,擬定全員教育培訓整體規劃。基層各組織部門要充分運用好優秀理論成果來指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結合本地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不同干部特點確定各類干部具體的能力素質標準,組織多方力量從指導思想、課程開發、師資準備、培訓基地建設、教學安排、培訓資源整合等各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系統設計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干部教育培訓中、長期發展規劃及階段性工作目標。

三是抓好督促檢查工作。基層各組織部門要按照黨委審定通過的干部教育培訓的中長期規劃,廣泛動員及認真組織、協調、實施好本地區各部門干部的參訓,形成層層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加大課程設計的力度,健全完備的干部教育培訓內容體系

健全干部教育培訓內容體系,應遵循干部成長規律,以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理論武裝為根本,以黨性教育為關鍵,以能力培養為重點,以教學方式創新為手段。

1、在深化理論武裝上下功夫。當前,要充分吸納和體現系列講話精神,從學理層面上開發各具特色的培訓課程,使講話精神更加系統地進入教材、進入課堂、進入干部頭腦,引導干部增強“三個自信”、牢記“心中四有”及踐行“三嚴三實”。

2、在加強黨性修養與能力素質上下功夫。市縣級黨校要把黨性教育作為各類干部教育培訓內容的關鍵,發揮好黨性教育是黨校辦學的特色、優勢、核心競爭力,不斷拓寬其維度和理論厚度、打造精品課程,融入到干部理論教育之中,強化干部的理想信念、對黨忠誠、黨的紀律、拒腐防變能力的教育。

3、在完善教學方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根據不同類別、層次和需求的培訓對象,分級分類設計接地氣的培訓內容,盡可能使教學內容與基層實際情況無縫結合。另一方面要在堅持傳統的好的教學方式上,與時俱進改革班次設置方式,實現由按級別設置為主向按類別設置為主轉變,由單向講授為主向教學互動為主轉變,讓參訓干部看、聽、說、練結合起來;由理論灌輸為主向案例研討為主轉變,讓參訓干部分享經驗交流;由課堂培訓為主向與考察調研結合轉變,讓參訓干部提高觀察與思考的能力;此外,還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大力推廣在線學習、遠程教育和手機微信,提高培訓的覆蓋面和普及率。

(四)加大資源整合的力度,健全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訓資源體系

整合本地教學資源是夯實干部教育培訓的物質基礎。一個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訓資源體系主要包括干部教育培訓資源的整合、黨校陣地的建設、師資隊伍的建設等三個方面。

1、要下大力氣整合各地干部教育培訓資源。在上級的統一領導下,按照“集中辦學、資源共享”的原則,強力推進市、縣兩級黨校辦學體制改革,落實地市黨校對縣級黨校的教學“五統籌”,推動各縣市以黨校為主整合培訓資源,實現優質培訓資源共享。在條件成熟時,參照發達地區如珠海、佛山等地做法,撤并區委黨校,區的基層培訓任務由市委黨校承擔。其次,整合優化基層師資的來源。

2、要加快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市(縣)級黨校緊緊抓住當前大有可為的新機遇,加快改革創新,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好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要結合各地實際,認真制定培養人才隊伍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并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持,著力解決目前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隊伍長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要爭取擴大進行用人自,確保引進教師的質量;要通過建立規范有效的機制,挖掘現有教師的發展潛力和他們的積極性。

3、要加強和完善干部培訓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本著厲行節約的原則,認真挖掘和開發周圍富有特色的資源,有針對性地建設一批市內社會實踐基地和省內外發達地區的觀摩基地,為干部增知識、長才干、強本領創造條件。

4、加大黨校陣地建設的力度,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建議由省委組織部牽頭,組織省發改委、財政廳等部門制訂縣級黨校的建設標準,對基層干部培訓時間、師資培養、課題研究、信息化建設、學員食宿等必要的辦學辦公條件作出規定,并作為一個硬指標,聯合行文要求市、縣兩級財政加大投入的力度,改善縣級黨校辦學環境。

(五)加大建章立制的力度,健全規范的干部教育管理制度體系

1、健全教育培訓激勵約束制度,不斷夯實干部參訓的動力基礎。

一是嚴格落實培訓的責任問責制。二是完善干部輪訓的登記管理制度。各級組織及人社部門要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進一步完善干部輪訓檔案。對于欠發達地區來說,建議在市委領導和市委組織部的統籌下,加快建立全市干部教育培訓信息系統,對各縣(市、區)培訓信息進行錄入、儲存于數據庫,以便查詢、考核和管理。三是完善培訓與使用相結合制度。上級要加強對基層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暫行規定》和《公務員法》等規定情況的檢查,督促基層組織及人社部門切實把干部在任期內完成學習培訓任務情況與干部的評優評先、選拔任用結合起來。四是健全科學的調訓制度。干部按規定定期參加教育培訓,既是干部的權利,又是干部的義務和組織的責任。

2、健全教育培訓的質量評估制度,不斷拓展培訓效果。

質量評估是培訓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培訓整體水平的關鍵環節,是提升培訓管理績效的有效方法。針對目前干部培訓質量評估工作存在的問題,應健全以下制度:

一是完善培訓機構的質量評估制度。二是完善評估信息反饋制度。做到信息真實、準確、可靠,實現向培訓機構管理層和實施層、學員送培單位和學員全方位多重反饋,實行過程評估和效果評估并重的措施,充分發揮教學質量評估對教學培訓的借鑒改進作用。三是完善參訓干部素質和能力的測評制度。采取科學的測評手段,對干部參加培訓前后的素質、能力變化情況進行測評,及時了解干部參訓的成效―工作實績和群眾的評價,以此作為評估干部教育培訓成效的依據之一。

(六)加大經費籌集的力度,健全有力的干部教育培訓保障體系

多渠道籌集資金是解決經費捉襟見肘、缺口較大的關鍵。基于當前欠發達地區財力現狀,健全有力的保障體系要需合理確定中央、地方、基層及個人承擔經費的角色。

1健全專項經費保障機制。2健全單位出資培訓機制。3、健全可持續的融資機制。深化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的改革,鼓勵縣級黨校面向社會、企業、市場自主承辦商業性培訓,積累辦學經驗,走“以教養教”的路子。如湛江吳川、徐聞兩地把當地電大、干部學校合并到黨校,通過辦好電大養好黨校的做法,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彌補了財政撥給黨校辦公經費的不足。

4、健全專項經費管理制度。干部培訓主管部門要根據年度培訓的規劃,健全科學的培訓經費管理制度,統籌管理經費的投入方向,強化培訓質量,節約培訓資源,提高經費使用的效益。同時,要定期向社會公開干部培訓經費開支情況,接受監察、審計部門和社會的監督,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和安全運行。

五、結語 客觀來說,目前,我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已初步形成一套相對完備的規章制度,也制定了干部教育培訓中長期規劃,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起到了積極有力的推動作用。但是,基于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基于落實黨的十八屆三、四中全會分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就不能不對干部教育培訓制度存在問題進行剖析,從而解構出制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的因素。由此,才能在此基礎上尋找破解這些障礙因素的路徑,進一步推動干部教育培訓納入法治化、常態化的軌道。盡管基于湛江的分析固然會有視野的局限和應用的局限,但是干部教育培訓面臨新問題正在引起眾多的干教工作者關注和深入研究。我們有理由相信,有著這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將有助于進一步推進我國特色干部教育培訓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本書編寫組.十報告輔導讀本[M].人民出版社,2012.11.

[2] 朱詩柱. 干部教育培訓之道[M].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7.

[3] 姚海田,冷青峰.最新黨員培訓教材[M].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1.

[4] 廣東省制定2014―2018年干部教育培訓規劃[N].南方日報,2014-02-08.

篇10

一、完善思路,明確發展方向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有一個符合實際、適度超前、科學可行的思路。

首先,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我們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通過與省外發達地區和鄰近的克東縣、甘南縣對比,主動尋找發展差距,并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客觀評價發展成績,破除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等思想傾向,樹立危機意識、機遇意識和發展意識,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全縣上下充分認識到只有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才能解決前進中的一切難題,才能實現財政增收、民生改善,進而把思想、智慧、力量都聚集到科學發展上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其次,調研論證,科學定位。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我們組織“四個班子”領導針對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九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調研,大大深化了對縣情的再認識。調研中,經過反復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實現對富裕縣未來的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發展目標進行科學定位,確定了打造“酒城乳鄉、齊市衛星城、鶴城東花園、嫩扛明珠城、旅游中轉站”的發展定位和“工業立縣、牧業強縣、招商興縣”的發展戰略,力爭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實現經濟總量翻一番的發展目標。

再次,審時度勢。完善思路。根據省委建設“經濟區”的戰略決策,縣里對原有工作思路進行了豐富完善,提出了“四區一帶”的總體發展思路。“四區”,即規模工業區、奶牛產業區、生態農業區、商貿服務區。“一帶”就是沿G111國道和S 302省道發展以休閑度假、原生態觀光、民族民俗文化娛樂為重點的生態文化民俗旅游經濟帶,實現旅游富縣的目標。

二、突出重點,夯實發展基礎

實現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突出重點,培育帶動力明顯的產業體系。

一是提升工業集群化水平。按照“提升基礎產業、集群優勢產業、發展配套產業、開發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以傳統產業為基礎、資源優勢為支撐、龍頭企業為核心、工業園區為載體構筑產業集群,重點培育和發展十個產業集群,力爭形成產業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聚的工業功能區,真正發揮工業對區域的產業引導、技術擴散、功能輻射作用。這十個產業分別是:乳品產業、酒類產業、紙類產業、新能源產業、化工產業、建材產業、機械裝備配套產業、畜牧業深加工產業、種植業精深加工產業和制藥產業。

二是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做大做強奶牛產業,搶抓“乳業洗牌”歷史機遇,大力推進奶牛產業化升級,進一步壯大龍頭企業,建設現代化牧場、奶牛示范養殖場、奶牛合作社等,推進奶牛養殖由小規模小群體粗放型向大規模大群體集約化轉變;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堅持“先發展、后規范,先啟動、后總結,先實踐、后推進”的原則,采取“水利全覆蓋、道路全貫通、良種全補貼、農機全傾斜、保險全納入、科技全配套”的政策支持,再通過組建合作社、發展種糧大戶等多種形式,大力推進土地規模經營;配套開發水稻產業,抓住尼爾基水庫綜合配套機遇,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育秧、統一插秧、統一管理,積極發展水稻生產。三年后,全縣水田擴大到30萬畝。同時,大力搞好稻米深加工,在提高附加值上多做文章。

三是提升旅游業特色化水平。通過搞好《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在建設三家子滿語學校、民俗博物館、漫畫陳列館、地工產品陳列館的基礎上,規劃建設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民俗風情園和集騎馬射箭為一體的塔哈滿族、達斡爾族跑馬場,編輯印制《三家子滿族風情錄》和《登科達斡爾族風情錄》。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籌資方式,吸引外資和民營經濟參與旅游資源開發建設,不斷完善配套服務,打造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旅游產業。

四是提升服務業現代化水平。按照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求,整合商業資源、改建大型綜合市場、建設現代超市;規范整頓鄉村大集、繁榮農村商業貿易;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發展現代物流業,建立配送業務交易服務中心和信息咨詢中介平臺,提供倉儲、配送及結算服務。

三、狠抓項目,積攢發展后勁

大項目建設是拉動縣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一是建設載體集聚項目。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我縣努力破(下轉17頁)(上接10頁)解資金和土地兩大難題,現已規劃建設了26.25平方公里的招商引資園區,并按功能劃分五個產業區,即輕工食品區、高新科技區、化工建材區、對俄貿易區和小企業區。采取“部門先期墊付,受益放大收回”和“參與園區建設,抵頂招商引資任務”等辦法,累計投入資金近億元,完成了6.72平方公里的輕工食品區的道路硬化、雨水排水管線、供熱管線和通信線路的鋪設,實現了“七通一平”,并被省政府批準為哈大齊工業走廊啟動區之一。

二是依托資源招引項目。搶抓“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和“環渤海”等地產業逐漸向內陸轉移的機遇,圍繞資源優勢,瞄準國內“五百強”企業,采取“定位、定向、定人、定量”等方式,突出重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僅2008年就完成招商到位資金11.5億元,同比增長12.7%。在第二十屆哈洽會上成功簽約了總投資28億元的中國水利投資集團3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今年上半年,招引內資項目35項,其中億元項目10項,已到位資金5.78億元,同比增長14.2%。

三是搶抓機遇爭取項目。把謀劃儲備項目,作為爭取項目的首要環節,樹立“敢想、會做、能爭項目”的意識,搶抓政策機遇,圍繞產業優勢,加大項目編制、包裝、申報和爭取力度。今年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先后7次研究項目,共編制畜牧產業、現代農業、綠色食品、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建筑材料、文化旅游等7大類50個招商項目和197個爭取項目,項目庫穩定在200個以上。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堤防改造等一批政策性大項目正在建設中。

四、健全機制,提供發展保障

良好的工作機制是推進工作落實、加快經濟發展的有效保障。

領導推進機制。堅持“三維分工法”,縣級領導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時,必須抓項目、抓穩定。建立縣級“四個”班子“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工作機制,加大縣領導包鄉、扶企和處理工作力度。全縣27項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由縣級領導包保,成立領導小組和專題推進組,實行倒計時,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掌握進展情況,破解工作難題,加快推進落實。今年上半年,縣領導深入企業現場辦公36次,解決發展難題97個,協調資金3 618萬元。

環境優化機制。以打造“全省一流、全市最好”為目標,優化發展環境,努力營造“洼地效應”。在城鄉環境上,改造老城區、建設新城區,發展小城鎮、建設新農村,推進“兩改”工程,改善了城鄉面貌,優化了人居環境;在融資環境上,與省開發銀行合作,成立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搭建融資平臺,爭取貸款5 188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在政務環境上,出臺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入駐工業園區的企業,實行重點扶持,推行“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集中審批項目169個,減少了辦事環節,提高了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