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財政體制改革范文

時間:2024-02-08 18:00: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縣級財政體制改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縣級財政體制改革

篇1

關鍵詞:財政體制;改革;縣級財力

中圖分類號:F8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8-0-01

2009年,財政部《關于推進省直接管理縣財政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了省直接管理縣財政改革的總體目標,即2012年底前,力爭全國除民族自治地區外全面推進省直接管理縣財政改革。《意見》中明確,資金往來方面,省與市、縣之間建立財政資金直接往來關系,取消市與縣之間日常的資金往來關系。此項改革旨在減少財政層次,通過推行省直管縣、鄉財縣管與鄉鎮綜合改革等改革措施,形成中央、省、市縣的三級財政架構。

本文以西部某省為研究目標,從該省選擇3個縣作為對象,分析3縣實施“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前后財力變化情況。該省從2007至2011年開始分三批完成了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所選3縣都是2009年實施改革的,截至2009年該省實施了“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的縣占全省縣(區)總數的48%。

一、“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顯著增加了縣級總體財政收入規模

2008年,3縣政府性收入分別為87573萬元、97035萬元、58204萬元,2009年當年3縣同時被省級財政納入“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范圍,改革當年3縣收入分別為119413萬元、125226萬元、81230萬元,比上年增長36.36%、29.05%、39.56%。改革后的2010年3縣財政收入分別比2009年增長27.06%、12.27%、19.47%,財政收入增幅回落,回歸正常水平。以上數據顯示,“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增加了縣級總體財政收入規模。

二、改革后縣級財政收到上級補助收入比改革前大幅增加,但專項轉移支付增加額占總體收入增加額的比例較高,縣級政府財政調控能力并未加強

推行“省直管縣”改革當年,3個縣收到的上級補助收入分別為9.3億元、11億元、7.3億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39.05%、28.46%、39.53%。 2009年,3縣收到的專項轉移支付額度分別比2008年增長72.48%、41.32%、82.3%,充分說明,省管縣改革措施的實施增加了縣級財政收到的專項轉移支付額度。專項轉移支付增加額占總體收入增加額的比例較高,2009年增加的專項轉移支付占總收入增加額的比例分別為64.28%、61.81%、62.15%,剔除專項轉移支付后,3縣實際可支配財力增加額分別為1.03億元、1.17億元、0.87億元。

三、改革后縣級財政自身收入能力并未提高,“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效果有待觀察

從改革后3縣稅收收入增長并不穩定。2009年至2011年,A縣稅收收入比上年增長67%、36%、32%,增長幅度持續下降;B縣稅收收入比上年增長17%、46%、26%,呈先揚后抑的山峰走勢;C縣稅收收入比上年增長18%、21%、209%。 2009年至2011年,全國稅收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0%、30%、24%,該省全省稅收收入增長率分別為8%、25%、29%。“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減少了財政撥款級次,財政資金撥付更加流暢,有力保障了中央財政資金向縣級傾斜的政策意圖。

四、改革后縣級財政投向民生支出比例逐漸增高,公共財政職能進一步落實

通過對2008年至2009年3個縣在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農林水事務4個民生投入數據分析,改革后縣級財政投向民生支出比例迅速增長。2008年,3縣投入到上述4個民生項目的資金分別為5.1億元、6億元、3.4億元,2009年,投入分別達到7.6億元、7.3億元、4.8億元,分別增長49%、22%、41%,均超過了當年3縣收入增長幅度和支出增長幅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較好體現了公共財政的職能,發揮了公共財政保障民生、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作用。

五、保障縣級財力扶持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調整中央同地方收入分享比例,進一步促進事權與財力相匹配

調查的3個縣2011年縣域內實現的稅收在中央、省、縣的分成分別為13888.79萬元、8066.54萬元、24485.72萬元,中央財政集中收入占全部收入的29.87%,省級財政分成僅占全部收入的17.35%。收入分享制度的不科學,造成一方面省級財政分成比例相對較低,影響了省級財政均衡所轄縣際間財力水平的能力;另一方面縣級財政為了增加收入,傾向于通過招商引資擴大稅基,或是獲得土地出讓收入等獨享收入,影響了縣級政府性收入質量。

(二)降低專項轉移支付比例,擴大均衡性轉移支付額度,增強地方財政自主支配能力

2011年,調查的3個縣收到專項轉移支付20.29億元,占全部轉移支付的47.4%,由于專項轉移支付縣級政府無法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安排使用,嚴重影響縣級財政的自主性,只有增加均衡性轉移支付,才能引導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投向適合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推動地方政府穩步建立科學、合理地經濟發展機制。

(三)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推動建立地方主體稅種

篇2

[關鍵詞]財政體制;事業單位;改革;財務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23.135

1 現行財政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應當依法管理收支,合理編制預算,在綜合考量財務狀況的條件下增強單位經濟核算,及時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財務監督控制,以促進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益,防止收支失衡現象的產生。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目標,是在嚴格遵循國家法律法規以及財務規章制度的基本原則與勤儉做事的統一方針下,努力維護好資金供給與事業發展的關系,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存的關系,國家、民族及個人利益相結合的關系,以實現單位業務的最大績效。行政事業單位有必要正確規劃單位活動的經濟成本與支出,在分析經濟成本潛在風險以及構成內容的前提下,及時執行計劃措施以實現單位財務資源的最大使用效率。一般地,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大致包括籌資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投資管理三個方面。從事業單位的籌資管理來看,其目標是希望利用較少的籌資成本以及較低的籌資風險來獲取較多的資金收入;從事業單位的成本管理來看,其目標集中于用較低的業務成本去換取最大的業務績效;從事業單位的投資管理來看,其目標則是希望用較小的投資成本以及較低的投資風險去換取更多的投資效益。

2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與問題

2.1 會計核算不規范,賬務處理不嚴謹

會計核算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其以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尺度,主要反映事業單位項目的資金運行狀況,合理組織會計核算對于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以及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仍然存在會計核算不規范、財務處理不嚴謹的漏洞。首先,編制的會計報表不全面。一些單位的會計報表缺失財務狀況說明以及報表附注,使得一些財務報告存在偏差,內容并不完整。這些大多是由于出納會計由一人擔當、移交程序不規范等行為造成的,其為違法亂紀現象的產生創造了可乘之機。其次,單位內部存在不準確的記賬憑證。某些單位為圖一時方便,在月底結賬時將當期所進行的多種經濟活動的原始憑證共同填寫在同一張憑證上,造成記賬憑證附帶的原始數據過多,活動記錄繁亂且缺乏準確性。除此以外,某些單位在年終結賬時并不一一記錄、查閱收支的結余、結轉,而是選擇將收支相對轉,違反了行政事業單位所制定的財務制度,單位的結余狀況不能被全面、正確地記錄。最后,行政事業單位所收受的原始憑證缺乏規范性。一些財務人員在審核原始憑證時缺乏耐心、細心,一些有問題的原始憑證并不能被及時的篩選出來,造成大量的原始憑證缺乏一定內容的補充。

2.2 票據管理相對混亂

票據是遵循一定形式制成的證件,其記錄了所付出的貨幣金額,是出納的主要憑證。一般地,票據主要來源于單位財政部門所開的發票,也有一部分是單位進行自印或者自購的發票,其作為資金往來以及收取的重要憑證,在財務部門統計收支結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不過,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票據管理相對混亂,在票據領用、認購、核銷方面存在監督不足的問題,一些非法分子抓住這一漏洞,在任意修改票據要素的情況下造成了國家資產的資金損失。

2.3 賬戶設置不完善

一些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的賬戶設置并不完善,總賬的缺失造成單位無法及時掌控每一筆交易,嚴格審核其賬目的合理性,賬戶出現失衡現象。與此同時,一些銀行存款日記賬以及現金日記賬出現混用現象,或者一本賬目記錄不分年份,多次使用造成賬戶混亂。同時,在一些賬戶設置中并沒有填寫“賬戶目錄”或者“經管人員一覽表”,隨著財務人員的調動造成責任不清、賬目設置不合理的現象。

2.4 貨幣資金管理存在漏洞

貨幣資金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對現金資產以及準現金資產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將單位的資金來源以及資源流動在整個財務系統內進行最合理的利用。但是有些單位的貨幣資金管理仍然存在不小的漏洞。在出納、會計中一些不相容的職責并沒有進行嚴格的分離;利用白條抵庫、現金支付以及公款私存進行大額支付的現象仍然存在。

2.5 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

固定資產是價值已經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其使用時間一般較長,能夠重復地、長期地參加生產過程。但是,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并不規范,其在較長時間內未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的盤點、清理以及為遵循會計憑證及時登記,造成明細賬與總賬出現矛盾的地方,實際資產與賬面資產達不到完全符合。除此以外,一些單位并沒有及時地將新購置的設備或者已經完成并且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記錄在冊,造成數據紊亂。

3 基于現行財政體制之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探討

3.1 轉變思想觀念,提高理財意識

一方面,財政部門的管理觀念應符合公共財政的要求,重點強調員工的理財能力,在科學合理的財政管理策略下,根據單位保障類型的輕重,優化資金運作流程,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的職工應時刻謹記現財目標,建立頑強的競爭意識,增強單位財務部門的抗風險能力。除此以外,財務部門應客觀、全面地對投資項目進行經濟評價,通過在科學合理的方法下識別、分析、衡量、控制財務風險以準確作出資金的分配決策,增大單位的財務收益。

3.2 強化預算管理

在財政體制改革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容愈加豐富,工作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預算管理所占有的地位日益顯著。深化與加強預算管理需要從合理安排預算計劃、嚴格執行預算措施、系統監督預算過程以及全面總結預算結果四個方面進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首先應將全部收入歸入預算計劃中,在統一核算與管理的過程中,合理安排現存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做到各項收入的合法科學組織,努力拓寬部門服務范疇。除此以外,行政事業單位還需嚴格履行國家的法律制度,在規章設置的開支標準與范圍內,做到堅決避免不合理支出以及嚴格審批預算支出各個程序,提高財務管理的最終效益。

3.3 提高單位財務管理人員隊伍素質

財務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核算的能力,同時還應完善自身管理與經營的技能,時刻緊跟時代的步伐,滿足市場經濟下日漸提高的財務管理人員素質要求。為了有效提高單位財務部門的管理成效,財務人員須努力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掌握與財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正確應用以及熟練掌握財務準則以及制度,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努力創設條件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多多組織財務管理人員參與業務知識以及政策法律的學習,全面促進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以及專業判斷能力。

3.4 加強日常票據管理工作

票據是指在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下制成的顯示支付金錢義務的憑證,其應由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進行統一的管理與領購。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日常票據的管理工作,能夠有效避免個人侵占國家利益現象的產生。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所使用的票據應在財務管理部門備案后才可進行購買使用,嚴格禁止不合規程的票據流向市場。其次,在票據繳銷管理中,單位應將稽核財政資金與繳銷收費票據進行同步管理,以實現收入庫額度與票面收入相符。最后,單位應保證原始票據的真實性以及合理性,在完善經費支出流程的基礎上提高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3.5 注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應從制度和措施兩個方面進行加強。首先,由于制度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依據,及時完善固定資產的相關制度,有利明晰固定資產的管理責任,切實保證其完整性的存在。在立制建章的條件下,加強部門的監督力度,及時預防財務風險的發生。其次,固定資產的購置需列進預算計劃之中,在滿足集中采購標準的前提下合理購進。而固定資產的處置則須先向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申報,以保證其存在的完整性與安全性,對于固定資產,行政事業單位還須進行不定期的盤點清查,時刻保證財務管理的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在嚴格執行設備儀器使用規范以及定期保養的措施下,有效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延長其使用壽命,整體降低財務成本。

3.6 加強單位內部資金運行控制

單位內部資金一般包括財政專項資金與預算外資金兩項。單位財政專項資金是行政部門重大事業發展規劃所需的指令性經費,其具有專款專用、單純核算以及金額巨大的特點。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運行控制能夠有效促進專項任務的完成,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因為其是由財政下撥的款項,涉及的項目很廣且在財政資金中占據一定比例,所以財務部門應對其進行分類管理,統一核算。預算外資金常常具有使用不當以及管理不嚴的缺陷,其會影響財政部門的收支平衡,減弱單位調控資金的能力。為了有效管理預算外資金的運行,財務部門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將預算外資金納入到財政管理之中。

篇3

關鍵詞:省直管縣;財政體制;體制改革

"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的內在要求,有利于進一步理順省以下政府間的財政分配關系,推動市縣政府職能轉變,創新對縣財政管理方式,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

一、我國"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的現狀

目前我國有四種不同的管理類型:一是以北京、上海、等直轄市以及海南省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型;二是以浙江、湖北等省為代表的全面管理型;三是以山西、遼寧等省為代表的補助資金管理型;四是以山東、廣西等省為代表的實行的省市共管型。這些不同的類型在具體制度設計上有很多創新之處,在規范省市縣間財政分配關系、調動各級發展積極性、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催生了一些矛盾,如削弱了地級市的調控能力,省級政府在擴權政策中定位模糊,省市縣事權、財權未能理清,地方政府財政分配關系混亂等等。

二、云南省關于"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的推進情況

隨著各省相繼實施"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2009年云南省在騰沖、鎮雄、宣威三個縣也開展了"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試點,同時,省財政廳也對此次改革制定了具體的操作細則。其基本內容為:

1、統一收支劃分

除省級收入外,市級與試點縣財政收入,按收入屬地原則,尊重歷史事由,劃分收入級次。根據"一級政府、一級財政、一級事權"的要求,明確市級與試點縣事權和財政支出責任。實行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后,市不得將應屬于試點縣范圍內的收入劃歸市級;不得以任何方式集中縣級財政收入和資金;不得下放或轉嫁應由市級承擔的支出責任。

2、核定并劃轉基數

將省對縣、市對縣的各項補助,縣對市的各項上解以及市對縣的返還等項目進行清理,列出清單并核定基數,經省、市、縣認可后以確定的基期年為基數進行劃轉。對收支劃分不符合要求、基數劃轉不清楚的事項,省財政廳予以調整重新核定。

3、轉移支付直達縣

省對縣的一般性轉移支付,按照公平、公正、科學、規范的辦法,統一計算分配下達到縣。試點縣申請專項資金支持,直接向省直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財政廳申報。省財政的專項補助資金,由省財政廳或省財政廳會同省直有關部門直接分配和下達到縣,同時抄送市財政及有關部門。

4、財政結算直接對縣

年終財政結算項目、結算數額,由省財政直接結算到縣。市對縣的各項補助、轉移支付及資金往來扣款等,年終由省財政根據市財政有關文件分別與市、縣財政辦理結算。

5、資金調度直接對縣

省財政直接確定各縣的資金留解比例。預算執行中的資金調度,由省財政直接撥付到縣。

6、政府性債務監管到縣

市、縣之間原有政府性財政債權債務,經雙方清理確認后報送省財政廳備案;原省與市、縣之間的政府性財政債權債務,經清理確認后,相應明確為省與市、省與縣的債權債務關系,按既定還款規定歸還。改革后,各縣舉借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外國政府貸款、國債轉貸資金和中央財政有償資金等,由縣財政直接向省財政承諾償還,到期后由省財政直接對縣進行結算扣款。省財政將根據縣的債務情況,分類指導縣市債務舉借、歸還等管理工作。

7、配套措施

一是全面推進鄉鎮預算管理方式改革;二是著力推進專款切塊到縣改革;三是探索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四是逐步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五是建立省對縣財政的激勵約束機制;六是加強對縣鄉新增財政供養人員的控制;七是省直有關部門盡快制定配套改革的相關辦法。

從試點情況來看,財政"省直管縣"改革在增加對縣級財力支持力度、提高縣級財政資金運行質量和效率、規范財政支出管理、推進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已開始顯現,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推行"省直管縣"財政體制亟待解決的問題

"省直管縣"的實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改革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規范。

1、行政體制與財政管理體制不對稱

在財政管理方面取消了市級這一中間環節,而行政管理仍然是省管市、市管縣,造成了行政管理與財政管理體制的不對稱。

2、改革思想貫徹不到位,縣級對省級財政依賴性過高

縣級廣大干部群眾對"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利益實惠期望值過高,產生了"建設省出錢、經費省供足、工資省統發"思想,以至于不少農村、縣直單位和部門紛紛要求增加項目資金、增加辦公經費、兌現地方補貼,無形中給縣級財政帶來很大的支出壓力。

3、市財政熱情不高,依靠省財政思想嚴重

市級財政認為"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大大減少了本級財力,市級履行經濟調節的能力削弱,支持縣級財政經濟發展的責任也相應減輕。目前市財政對縣財政的管理職能集中體現在業務指導、報表匯總、督促檢查等方面,由于缺乏了資金控制權,使其管理職能變為了"軟約束"。

四、完善"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的建議

1、理順省市縣三級財政關系

一是在理順省與市的財政關系方面,省級財政部門應對財政運轉較為困難的市級作為一個特殊的經濟單元來看待,逐步加大對其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市級財政部門應服務大局,轉變觀念,認真履行對"省直管縣"的財政支出責任,積極做好預算執行、財政統計、信息化建設等其他財政管理工作,確保省直管縣改革的順利推進。二是在理順省與縣的財政關系方面,省級財政部門通過改變管理方式,加快信息建設,克服區域限制和行政級次的差別障礙,傾力扶持縣級財政,并幫助解決體制遺留問題,為縣級財政創造更加有利的發展條件;各縣也應強化自力更生為主、爭取上級扶持為輔的工作觀念,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不斷壯大財政實力。三是在理順市與縣的財政關系方面,市級財政部門對縣應做到既全面履行管理監督職能,又積極承擔財政責任,更敢于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放手發展、放權激活,為縣級發展搭建新的平臺;各縣業也應積極配合,主動接受市級財政部門的工作指導,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2、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強縣級財政實力

在財力性轉移支付方面,進一步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測算辦法,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加大對"省直管縣"轉移支付的傾斜力度;在專項轉移支付方面,進一步降低縣級專項資金增量的配套比例,提高省市兩級資金配套比例。在保障基層政權運轉和事業發展財力需要的同時,積極調動基層財政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內在主動性,逐步增強其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

3、積極推進相關配套改革

加快推進鄉鎮綜合改革、事業單位改革,優化機構設置,整合教育布局,精簡人員編制,以有效控制財政供養人員過快增長,大幅降低行政運行成本;遵循"摸清底數、制止新債、明確責任、分類處理、逐年消化"的原則,研究出臺防范和化解縣級債務的具體辦法,提高縣級財政的保障能力;拓寬縣級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支持縣級中小企業發展,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按照"經費上劃、預算共編、賬戶統設、集中收付、采購統辦、票據統管"的管理方式,本著預算管理權不變、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不變、財務審批權不變的方針,全方位推進"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方式改革。

參考文獻:

[1]吳葉青.關于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4).

[2]陜西省財政廳預算處.對我省"省直管縣"財政改革情況的調研[J].江西財稅,2009,(2).

[3]楊楊,杜劍.對推進"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中幾個問題的探析[J].新西部,2009,(20)..

篇4

【關鍵詞】省直管縣,作用,建議

一、“省直管縣”財政改革的作用

(一)“省直管縣”財政改革能夠更加有效地統籌地區之間的發展。自1994年實施分稅制財政體制后,由于我國現行分稅制沒有規定地方稅如何在省以下四級地方政府間劃分。地方四級間,這些年實際上已落入了討價還價的“分成制”與“包干制”狀態,并形成“事權重心下移,財權重心上移”的演變,使分稅制在省以下難以落實,并引發縣鄉基層財政困難。因此,政府財政層級改革顯得越來越迫切,其核心措施之一便是推行“省直管縣”體制,省和縣兩級政府之間直接搭建財力分配框架,逐步將政府財政層級從五級簡化為三級。這是中國財政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的重要制度創新和必然選擇,也是下一階段力求建立統一規范、上下貫通的分稅分級體制之關鍵所在。

(二)“省直管縣”財政改革能夠增加財政管理透明度,調動縣級的積極性。縣域經濟是我國區域經濟的基本單元。據統計,目前我國有2070個縣域經濟體,占人口的7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0%。全國已轉移的農村勞動力,縣域經濟吸納了近70%。近年來部分地區進行的“省直管縣”財政改革試點一方面增強了縣域經濟的財力。縣級財政由省級統籌,加大了省對縣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增強了一些經濟基礎較弱的農業大縣的財政實力,提高了縣級財政對資金的分配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強化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隨著經濟管理權力下放到縣,提升了縣政府發展縣域經濟,提升業績的主動性,也增強了縣級政府的調控能力,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省直管縣”財政改革能夠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財政資金運轉效率和財政管理工作效率。財政管理級次多,政策傳遞的環節也相應增多。在每一個環節,各級政府可能會從各自利益出發,對有關政策進行適當地調整。這不僅延長了政策作用時間,也使得財政政策對基層政府的適用性和支持作用大大折扣,影響財政政策應有的調控作用和效率。省直管縣的體制,簡化了政策傳遞的中間環節,減少財政管理級次,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和作用效果。市和縣分治,相互不再是上下級關系,統一由省直管,這樣就能合理調整機構和人員,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完善“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的建議

進入21世紀后,一些地區逐步推行“省直管縣”財政改革試點。隨著改革的深入,江西、吉林、山東、安徽、河南等省陸續推出了“擴權強縣”和省直接管理縣的財政體制改革試點,進一步擴大縣級政府自,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改革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規范。

(一)明確省、市、縣三級關系,區分行政管理和財政管理體制。

實行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后,大大增加了省級財政的事權責任,但其財力并沒有增加。對于原來管縣的市來說,市級財力下降較多,對其財權沖擊較大,但對其所管的縣承擔的事權卻沒有相應地減少。這就出現了行政管理與財政管理體制的不對稱。第一在理順省與市的財政關系方面,省級財政部門應對財政運轉較為困難的市級作為一個特殊的經濟單元來看待,逐步加大對其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市級財政部門應服務大局轉變觀念,認真履行對"省直管縣"的財政支出責任,積極做好預算執行、財政統計、信息化建設等其他財政管理工作,確保省直管縣改革的順利推進。第二是在理順省與縣的財政關系方面,省級財政部門通過改變管理方式,加快信息建設,傾力扶持縣級財政,為縣級財政創造更加有利的發展條件;各縣也應強化自力更生為主、爭取上級扶持為輔的工作觀念,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不斷壯大財政實力。第三是在理順市與縣的財政關系方面,市級財政部門對縣應做到既全面履行管理監督職能,又積極承擔財政責任,更敢于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為縣級發展搭建新的平臺;各縣業也應積極配合,主動接受市級財政部門的工作指導,上下一心,共同發展。

(二)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與權限。

縣級廣大干部群眾對"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思想貫徹不到位,對省級財政依賴性過高,產生了“建設省出錢、經費省供足、工資省統發”思想,以至于不少農村、縣直單位和部門紛紛要求增加項目資金、增加辦公經費、兌現地方補貼,無形中給縣級財政帶來很大的支出壓力。因此,在財力性轉移支付方面,進一步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測算辦法,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加大對"省直管縣"轉移支付的傾斜力度;在專項轉移支付方面,進一步降低縣級專項資金增量的配套比例,提高省市兩級資金配套比例。在保障基層政權運轉和事業發展財力需要的同時,積極調動基層財政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內在主動性,逐步增強其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

(三)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因地制宜地推進“省直管縣”財政改革。

“省直管縣”改革不能一刀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省管縣體制中的浙江模式取得巨大成功,被譽為“浙江經驗”。但省直管縣體制在浙江的成功有浙江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作為背景,如果其他省區在不具備所謂“浙江條件”時不能貿然推行省直管縣。省直管縣財政體制的“浙江條件”不能絕對化,其他省區是否可以推行省直管縣體制,“浙江條件”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但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絕對化。改革方案需要進一步完善,繼承和創新并重。任何一項改革,要取得實質性的改革效果,不可能不觸動相關方面的既得利益,省管縣體制改革當然也不例外。省直管縣要實現其應有的效果,就要改變市縣關系,觸動市級財政利益。所以要取消市對縣的財政管轄權,從體制上解決“市吃縣”、“市刮縣”的問題。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省直管縣 區域與城市 協調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在全球化、市場化、城市化等多種因素的復合作用下(張京祥,2008),我國地方政府,尤其是地級市-縣級層面的行政建制關系發生了多次重大變化。從一定意義上可以將這種市-縣行政關系的變化,視為行政建制關系對區域管理體制與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適應性調整。20世紀80年代的“市管縣”體制改革適應了當時的經濟發展背景,增強了中心城市對農村發展的帶動,起到了加強管理的積極作用(王英津,2005)。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市管縣”體制的弊端逐漸凸現,主要表現在:市管縣財政削弱了縣域經濟的自;“小馬拉大車”的現象較為普遍,一些規模小、輻射功能弱的地級市無法帶動所轄縣發展;“市縣競爭”造成內耗及資源過度向中心城市集中;過長的行政劃分,造成了行政成本增加(劉淑美等,2008)。省直管縣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現行的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是對省、市、縣財政體制關系的調整,實現社會資源的重新分配和城市內在發展動力的加強。

“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及其特征

現行的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是指市本級財政和縣財政一樣都直接同省在體制上掛鉤,市一級不再與所轄縣在財政體制上產生結算關系,無論是轉移支付、財政結算,還是收入報解、資金調度、債務管理等各方面都由省直接到縣,并監管到縣。“省直管縣”實質上是對公共行政權力和社會資源的重新分配,目的是在行政區劃不變的情況下把部分權限下放給縣,以達到促進縣域經濟活力的目的,進而推動城鄉經濟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田鵬,2008)。

(一)調整財政體制關系

建立省與省轄市、省與縣的財政體制。原省與市、市與縣三級財政管理層次調整為省與市、省與縣兩級財政管理層次。按照收入屬地原則,尊重歷史事由,統一劃分收入。根據“一級政府、一級財政、一級事權”的要求,統一劃分支出,各市、縣負責本級內與其事權相匹配的財政支出。

(二)改革財政預算決算制度

由各市、縣根據全省財政收入預期增長幅度和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自行確定本級的財政收支預算。各類財政結算事項一律由省財政直接與各市、縣辦理,市、縣之間的結算事項一律通過省財政辦理。各市、縣財政預算編制、調整、執行和決算直接報送省級財政部門。各縣有關財政統計報表同時抄送所在省轄市財政部門。

(三)改革財政往來管理制度

各市、縣人民銀行國庫直接向省級報解財政庫款,直接報送有關收入報表。對各市、縣財政收入金庫留解比例由省級財政部門確定。省對各縣各類專項補助和專款不再經過省轄市,由省財政直接分配下達到各縣,省轄市原對縣財政專項補助也通過省財政下達到縣。省財政直接辦理對縣財政資金往來和資金調度及其結算。市縣之間原財政債權債務,經雙方清理確認后報省級財政部門備案。

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對區域與城市發展的影響

(一)城鎮體系格局的變化

1.現狀城鎮體系格局及存在的問題。市管縣體制下,我國大多數地區形成以地級市為中心城市,縣城為支撐,重點鎮為紐帶,一般鄉鎮和中心村為基礎的城鎮體系格局。我國推行市管縣體制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建立市與縣之間的行政領導關系來溝通城鄉社會,由經濟較發達的“市”帶動周圍農業型“縣”,最終實現城鄉互補和城鄉共同發展。我國長期以來計劃體制下所形成的一系列“城市偏向政策”的制度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戰略,在市管縣體制下,地級市職能過大,有條件占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造成縣城及鄉鎮發展乏力,區域城鎮體系內部城市等級及規模相去甚遠。

2.區域多中心的形成。省直管縣體制下,對擴權縣市的支持力度加強,這些地區也將獲得更多的財力投入和更大的管理權限。縣級財政能力加強,縣市有條件也有能力自主開發建設更多的項目,對縣域經濟的加速發展縣域城鎮的建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地級市因此也可以放開包袱,加強自己的中心職能,可以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建設城區和實現郊區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區域城鎮體系格局由以原地級市為單核心向以縣市為多中心的城鎮體系格局發展。

3.實現等級、規模和職能相匹配的城鎮體系。現城鎮體系最大的問題,區域城鎮體系內部城市的等級、規模和職能不匹配。因此面對省直管縣體制改革的機遇,我們需要肯定地級市在區域協調中的作用,促進縣城及鄉鎮快速發展,構建等級、規模和職能相匹配的城鎮體系。在省縣之間的次區域層面,仍需要發揮原地級市的宏觀調控作用,提供區域性的公共服務,負責區域性的規劃編制,協調縣市跨邊界的沖突等。縣市主要負責地方性的公共事務,諸如經濟發展、社區服務、地方規劃、城鎮建設等。在涉及到對區域發展的有重大影響的縣市產業發展、縣市重大項目建設,需要省級政府的協調(羅震東,2007)。

(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1.城鄉發展的現狀及問題。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2070個縣域經濟體,占國土面積的95%,占人口的74%。縣域經濟是城鎮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部,是工業經濟與農業經濟的交匯點。市管縣體制改革的目的是希望“以城帶鄉、城鄉互補”來實現城鄉共同發展,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很多地級市所顯示出來的并不是“帶動效應”,而是“市刮縣”。市域中心城市集所有職能于一身,城市規模不斷膨脹,縣城等中小城市發展機會被剝奪,縣城增長極的作用未能發揮,加劇了城鄉二元社會的分割和“極化”效應,其結果是城鄉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拉大了,城鄉收入比從1983年的1.82倍擴大到2002年的3.11倍。

2.激發縣域經濟的活力。省直管縣從管理體制上對縣域經濟“松綁”,把更多的管理權限、財政收入賦予縣一級,促使省域經濟發展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由“市領導縣”的多路縱隊前進,變為排著橫隊前進的處于平等地位的多個獨立發展主體,必將大大激發縣域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湖北省為例,從2004年以來,湖北對52個縣市逐步推行財政省直管并下放多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助推縣域經濟發展。2008年湖北縣域經濟逆勢上揚,多項指標增速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對全省GDP增長的貢獻率接近60%。

3.發揮縣城增長極作用,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市管縣下,縣域經濟更多的是實體經濟,是產品的生產和流通;而省直管縣下,縣城具備發展城市經濟的條件,城市經濟更多的是生產要素流動、信息流動、服務提供、組織創新等領域,即商貿、物流、旅游、房地產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只有形成這些與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產業群,縣城才能確立區域經濟中心的地位,才能提高招商引資企業質量,支持現有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推進技術創新,加速做大做強。縣城才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縣域城鎮化,促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真正體現縣城作為縣域增長極的作用,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三)民生問題的改善

1.民生保障城鄉差別擴大。統計資料顯示,當前在民生保障方面,城鄉差別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55%的農村人口,只得到不足20%的衛生費用;在教育、養老保險等民生保障上的投入,農村還不足城市的1/2。經濟欠發達的縣市,由于自身實力的不足,在縣域民生保障欠賬過多,農民脫貧之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因災返貧的反復性依然是城鄉統籌發展的難題。

2.省直管縣推進民生問題的加快解決。在市管縣體制下,縣級財力與所隸屬的地、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總體財力直接相關。省直管縣體制的實施,在總體上將有利于縣級財力在全省范圍內的相對均衡,促進全省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將減少中間環節,為縣域經濟的發展留足后勁,可以有更大的余力,拿出更多的錢解決弱勢群體民生問題。地級市也可以集中力量在提高民生保障覆蓋范圍的基礎上,提高民生保障的質量。

3.省域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差距。縮小城鄉民生保障差別,一方面固然需要加大對農村在教育、就醫、養老保險等方面的投入,但最根本的解決措施還是要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便捷完善的鄉村服務體系。在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中,縣級財力得到保障,縣域內提供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加強,具備實現全省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條件。

對省直管縣背后的冷思考

(一)省直管縣的適用范圍

從試點情況看,省直管縣改革要取得實效,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非常重要:一是省級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即省級財政有一定的財力來解決縣級財政困難或支持縣域經濟的發展,否則,只是管理形式上的“換湯不換藥”,且將付出管理失效成本。二是縣級經濟的自身發展能力。省管縣后,縣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區域被賦予了更大的發展自,但自并不代表發展能力。如果一個縣(市)在擴權之后,經濟仍然不能得到發展,省管縣的改革成效難以顯現,那就失去了省直管縣的意義。三是市級財政實力。如果市級財力較弱,縣級財力較強,省直管縣,對縣的發展成效就會較好;如果市級財力較強,有能力幫扶縣級,則市管縣對縣的發展效果更好。四是同一區域內的市和縣、縣和縣之間能夠建立相應的發展協調機制。

(二)如何調動地級市的積極性

地級市仍是區域內經濟、科技、文化最發達的城市,特別是在比較落后的區域和地級市發展較好的區域,縣域經濟的發展仍需要發揮地級市的作用,需要地級市在信息、文化、科技、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扶持。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區域合作的機制,帶動地級市的積極性。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促使區域合作的前提,資源共享的成本小于共同的獲益。縣市發展想得到地級市在科技、教育、信息等方面的積極扶持,必須在其他方面如勞動力、原材料、消費市場等方面對地級市做出補償。

(三)政府職能轉型

由于省直管縣伴隨著擴權強縣的激勵機制改革,所以要防止縣鄉政府短期逐利行為,避免改革試點步入一放就亂的誤區。省級政府直接管理的行政單元數量大大增加,這也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這就需要實現政府職能的轉型,由控制市場向提供公共服務轉變,公共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否則,難以破除行政壁壘,可能會出現各自為政,發展混亂的局面。省級政府及所屬部門應該集中力量履行規劃發展、政策指導、統籌協調、執行和執法監督的職責;市縣政府的重點職責是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制定的政策法規,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管理體系,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總之,實行省直接管理縣的體制,要加強對本地區經濟社會事務的統籌協調,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強化執行和執法監管職責,增強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京祥.省直管縣改革與大都市區治理體系的建立[G].江蘇省地理學會學術年會,2008

2.王英津.市管縣體制的利弊分析及改革思路[J].理論學刊,2005(2)

3.劉淑美,賈文毓.“省管縣”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J].當代經濟,2008(3)

4.田鵬.對省管縣財政體制的思考[J].財會研究,2008(2)

5.羅震東.中國都市區發展:從分權化到多中心治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篇6

關鍵詞:財力差距;度量;嶺回歸;財力均衡機制;區域經濟;基本財力保障制度;財政轉移支付;縣級財政

中圖分類號:F8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3)05-0048-05

財力,又稱財政能力,是指政府籌集財政收入,并通過財政支出來滿足轄區居民公共需要的能力。因此,本文所言及的財力包含財政收入能力和財政支出能力。財政是庶政之母。在財政分配關系中,財力是政府實現其職能的基本前提,是政府運行能力和執行能力的基石。現代公共財政理論要求在多級政府間實現基本財政能力均等,以滿足政府間基本財政需求,進而實現轄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于此,本文擬立足于河北省財政運行實際,對省、市、縣三級政府財力配置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據此實證分析河北省財力失衡的影響因素,最后就構建河北省政府間財力均衡機制提出對策建議。

一、河北省政府間財力差距的度量

(一)2004—2011年河北省政府間財政收入配置格局①

選擇從2004年開始進行分析,主要考慮到河北省從2005年開始推行省直管縣財政體制,這樣就更能全面考察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對河北省政府間財力配置影響。整理統計資料,見表1,圖1。

可以發現,省本級財力占比基本上在20%~25%,縣本級占比在30%~35%,而市本級占比從2004年開始上升,基本在43%左右。這說明,自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實施以來,河北省財政收入配置格局是省縣兩頭小,市級中間大的“紡錘狀”。這與省直管縣財政體制設計初衷“做大省級、做小市級、做強縣級”所要求的“啞鈴狀”格局大相徑庭,甚或是漸行漸遠。

(二)2004—2011年河北省政府間財政支出格局

由于存在轉移支付等財政平衡機制,財政收入差距往往不一定對應著財政支出差異。整理統計資料,得出2004—2011年河北省財政支不難看出,省本級財政支出占比呈下滑趨勢,2011年占比16.8%左右;市本級財政支出基本穩定在35%左右,且自2009年開始呈上升趨勢,2011年占比達到38.86%;縣本級財政支出穩定在45%左右,2010年達到最高值49.20%,但自2010年之后呈下滑趨勢。

綜上,可以發現,八年來,河北省政府間財政收支格局呈現市級比重過大的“中間梗阻”異象。這與擴權強縣的改革趨勢、與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發展目標、與省直管縣背景下提升省級財政保障能力的現實需要都是背道而馳的。

(三)2004—2011年河北省縣域間人均財政收入差異情況

上文對河北省政府間財力配置狀況進行了縱向對比,為了更深入研究河北省政府間財力配置狀況,此處將對河北省縣域間人均財政收入和人均財政支出差異情況進一步橫向對比分析(詳情見表3)。選取縣級政府財政收支差距進行分析的原因在于:河北省是全國少見的“轄縣大省”;縣級政府是實現政府服務職能的基石;中央一直高度重視縣級政府財力配置情況。

最大/最小、極差(最大-最小)是用來衡量變量兩極分化狀況的指標,其越大表示兩極分化程度越高。變異系數(標準差/平均數)則是用來衡量整體變量的平衡情況,統計學將變異系數分成四檔:0~0.2,基本平衡狀態;0.2~0.4,輕度失衡狀態;0.4~1.0,中度失衡狀態;大于1,嚴重失衡狀態。

由表3,可以得出兩點結論:第一,河北省縣域間人均財政收入兩極分化極為嚴重。最富縣人均財政收入基本是最窮縣人均財政收入的40多倍,2006年達到48.76倍。同時,最富縣和最窮縣人均財政收入的差距從2004年的1 013元飆升到2011年的6 228元,差距越來越大。第二,河北省縣域間人均財政收入差距整體失衡嚴重,幾近嚴重失衡。根據國際統計學慣例,河北省縣域人均間財政收入差距一直處在中度失衡狀態,且自2005年開始處在0.9以上的高位運行,幾近嚴重失衡的邊緣,不能不讓人擔憂。

(四)2004—2011年河北省縣域間人均財政支出差異情況

當然,縣域間財政收入差距并不可怕,因為還有省以下轉移支付這道“防線”。公共財政學認為,財政收入體現著能力,應該允許差異的存在。而財政支出則體現著權力,其基本面不允許過大的差異。為此,本文進一步計算了河北省八年來縣域間人均財政支出差異狀況(見表4)。

由表4,可得兩點結論:第一,河北省縣域間人均財政支出兩極分化依然存在,但遠比財政收入平緩。最富縣人均財政支出是最窮縣的5~6倍,遠低于人均財政收入的40多倍。但必須看到,最富縣和最窮縣的絕對差距從2004年的1 318元飆升到2011年的7 595元,差距同樣驚人。第二,河北省縣域間人均財政支出差距處在輕度失衡的邊緣。八年來,縣域間人均財政支出變異系數在0.4左右徘徊,處在輕度和中度失衡的分界點上。在河北省縣域間人均財政收入幾近嚴重失衡的條件下,這實屬不易。這既檢驗了省以下的轉移支付的財力均等化效應,也深刻體現了省政府對平衡域內財力差距做了大量而艱辛的努力(詳情可見圖3)。

二、基于嶺回歸的河北省政府間財力差距原因分析——以縣域人均財政支出為例

(一)嶺回歸分析方法

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簡稱OLS)是應用最多的參數估計方法,是一種數學優化技術。它通過最小化誤差的平方和尋找數據的最佳函數匹配。但美中不足的是其無法消除自變量的共線性問題,從而影響了其分析的精確性。

嶺回歸分析(ridge regression)是一種專用于共線性數據分析的有偏估計回歸方法,其實質上是改良的最小二乘法。其通過放棄最小二乘法的無偏性,從而獲得回歸系數更為符合實際、更可靠。嶺回歸模型通過在相關矩陣中引入一個很小的嶺參數K(1

(二)回歸模型構建及指標的解釋

根據既有研究成果③,本文認為導致政府間財政支出差異的因素無外乎有:(1)財政收入。財政收入是財政支出的基礎和源泉,財政支出差距往往起因于財政收入能力的差異。當然,在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健全的情況下會有所減輕。(2)經濟發展水平。首先,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著政府參與分配的“蛋糕”大小。其次,經濟發展水平對政府財政支出規模和構成提出不同要求(瓦格納法則)。(3)人口規模及結構。人口規模越大,人均財政支出就越小;人口結構影響著財政支出的構成,比如人口老齡化引致了養老和醫療支出的居高不下。(4)轉移支付制度。轉移支付主要包括稅收返還、一般財力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三者功能和效應各自不同:稅收返還以既得利益保護為主,一般財力性轉移支付以實現財政均等化為主,專項轉移支付以實現對下級政府控制為主。如果轉移支付中稅收返還和專項轉移支付比重過大,非但不能實現財力均等化,往往會加大政府間財力差距。(5)財政管理體制。財政管理體制體現著分權和集權的不同傾向,這勢必影響著政府間財政收入和支出責任的劃分,從而影響著政府間財政支出差距。(6)非正式財政籌資能力。規范的預算內財政收入固然決定著財政支出的基本走勢,但是非正式的融資能力不可輕視。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基金收入、土地財政收入、債務收入等維持其支出需要和公共支出沖動。

式(1)中,FG表示財力差距(Fiscal gap),本文用以河北省縣域人均財政支出差距。?茁0~?茁7為相關系數。?滋為隨機擾動項。REV表示縣域間人均財政收入(Revenue)差距,用縣域間人均財政收入變異系數表示。財政收入差距越大,財政支出差距也就越大。因此,預期影響為正。GDP表示河北省經濟發展總體狀況,用河北省各年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表示。一般而言,隨著全省經濟發展,省級政府越有能力消除財力差距,因此,預期影響為負。PGDP表示縣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用縣域間人均GDP的變異系數表示。一般地,地方經濟越發達,財政收支差距就越大。因此,預期效應為正。POP表示縣域間人口規模差距,用縣域間人口增長變異系數來表示。一般而言,富裕的地方越能吸引居民的流動,從而降低該地區的人均財政支出,最終會導致財政支出均等(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論)。因此,預期效應為負。TRANS表示河北省轉移支付狀況(Transfer payment),用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率來表示。一般而言,轉移支付規模越大就越有可能消除財力差距。因此,預期效應為正。FD表示省以下財政分權狀況(Fiscai decentralization),用市級政府財政支出占全省財政支出的比重來表示。一般而言,市級占比過大,則表示縣級政府財力控制能力越弱,就越有可能加大財力差距。因此,預期效應為正。EXTRA表示縣級政府預算外收入差距(Extrabudget),用縣域間人均預算外收入變異系數表示。一般而言,富裕地區的預算外收入尤其是土地財政收入越多,從而支出差距就越大。因此,預期效應為正。

(三)嶺回歸結果

回歸方程R2=0.993,表明上述7個變量可以解釋河北省縣域間人均財政支出99.3%的差異性,其結果應該是可信的。各自變量基本符合前文的效應預期,但人口和轉移支付要素與預期效應相反。合理的解釋是:人口沒有充分流動、轉移支付結構不合理。結合河北省財政經濟運行實際,可以深入挖掘出如下原因:第一,整體財政實力薄弱。客觀地說,河北省是“經濟強省”,但不是“財政強省”。分稅制以來,河北省人均財政收入和人均財政支出水平都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60%。2011年,河北省GDP全國排名第6,財政收入排名第10。但是,人均財政收入1 850元,排名全國第24,低于新疆、寧夏等地。人均財政支出3 124元,排名全國第20。截至2012年1月,河北省還有25個縣存在基本財力缺口。整體財政薄弱,可見一斑。第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能力懸殊。經濟決定財政,河北省域內經濟差距勢必導致財政能力的差距。河北省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沿海地區普遍強于西部地區。2011年GDP最高的遷安市是最低的新河縣40.4倍。唐山市16個縣(市)財政收入全部超過10億元,有7個縣(市)財政收入超過20億元。而邢臺市17個縣財政收入無一過7億。第三,制度供給不足或制度創新不足。當前河北省地方政府間財力配置失衡的體制原因在于以均等化為導向的基本財力均衡機制缺失,尤其是省以下轉移支付制度的創新不足。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專項轉移支付比重過大,而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呈下降趨勢,至于針對縣級財政困難的縣級基本財力轉移支付比重微小且增長式微(詳情見表7)。第四,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不徹底,對既得利益保護過度。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其實就是政府間的財政利益調整。為獲得市級政府對改革的支持和配合,保護其既得利益只能是權宜之計,不能形成固化的行為范式。東部地區的浙江省,中部地區的湖北省,其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就比河北省徹底和深入。前者市級財政收支基本控制在15%~20%,后者市級財政收支基本控制在20%~25%。像河北省市級財政收支占比40%的情況,在全國尚不多見。這必然為后續提高省級財政保障能力和縣級財政基本財力留下隱患。

三、河北省政府間財力均衡機制構建對策

政府間財力配置失衡導致了河北省經濟和社會的非均衡發展。未來的財力配置應該遵循著“向西傾斜,向縣鄉傾斜,向基本公共服務傾斜”的原則,構建河北省政府間財力均衡機制。該機制應包括: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省級政府財力保障機制、縣級政府基本財力保障機制、財力均衡配套保障機制等。

(一)建立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

構建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其實就是確保財政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相協調,保持充分和彈性增長。就河北省而言,當務之急是實現從“經濟強省”到“財政強省”的跨越。根本的出路就是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高河北省GDP的整體質量。目前河北省GDP構成比重仍呈現高度的重化工特征,第二產業占比近5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比重34.6%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3.1%近9個百分點。

(二)強化省級財政保障能力

省直管縣財政體制能否順利實施且達到政策設計的良好愿景,關鍵有三:省級能否管得夠、市級能否退得出、縣級能否立得住。其中省級政府能否“管得夠”應是未來改革成功與否的重中之重,這就對河北省省級財政保障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強化河北省省級財政保障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重新劃分省市收支責任,將市級政府一部分與支出責任沒有對應的財政收入上劃到省級。第二,強化稅收征管,提高各級稅務機關稅收努力程度。第三,明確省級政府保障能力的目標。提高省級政府財力比重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實現域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成為全省和諧發展的“最后兜底者”。

(三)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

在增強省級財政調控能力的同時必須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本文認為,財政改革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就是縣級財政是否具備承擔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財力。

建立與健全河北省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基本思路:第一,樹立持久推進的戰略考量。盡管中央財政對各省消除縣級政府基本財力缺口考核時間為2012年底,但縣級基本財政保障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尤其對河北省這樣一個縣級差距懸殊的省份更是如此。第二,改革財政困難縣(市)一般性財力轉移支付。建議將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緩解縣鄉財政困難轉移支付、農村義務教育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獎補資金、社會保障和就業一般公共服務轉移支付等整合為“縣鄉基本財力轉移支付”,專門用于對縣鄉財政基本支出缺口彌補,目的明確,方向突出,又便于管理。第三,建立縣級財政努力激勵機制。將現行的激勵性財政體制轉移支付、對縣稅收返還、部分非配套性的專項轉移支付等統一整合為“縣鄉財政努力激勵性轉移支付”。

(四)完善財力均衡配套保障機制

財力均衡機制的構建涉及到多方面利益的調整,需要多種配套措施的跟進,形成強有力的配套保障機制。第一,推進財政精細化管理,建立覆蓋全省的基本財力與基本支出的標準測定體系,從而建立標準支出彈性保障區間,實行全省財政標準化管理。第二,深入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應是在縣級和市級、財政弱勢群體和財政既得利益者之間尋求某種程度的平衡。就河北省而言,確有對市級財政保護過度之嫌。因此,在下步的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深入推進進程中,逐步削減市級財政收支規模,力爭將其控制在全省財政收支總量的20%~25%,實現市級財政的自律、自理、自立。第三,改革省以下專項轉移支付制度。河北省實施多年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盡管十分有效,但是地區之間財政差距仍處中度失衡。主要原因在于:控制導向的專項轉移支付比重過大,均等化導向的一般財力性轉移支付比重過小,且增長緩慢。因此,未來河北省轉移支付改革方向就是逐步壓縮專項轉移支付規模,其占轉移支付比重應控制在20%~30%(全國平均水平),將其逐步歸并到一般財力性轉移支付之中,同時,加大一般財力性轉移支付比重和力度。第四,嘗試性推行省內橫向財政轉移支付。橫向財政轉移支付就是同級政府間財政資金的無償轉移,一般是富裕地區對貧困地區進行財政支援(如對口支援或對口幫扶)。河北省縣域政府間財政實力差距懸殊、各縣市之間經濟聯系和歷史交往密切,具備實行省內橫向財政轉移支付的條件。當然,這在我國也不是沒有先例。早在2009年廣東省政府就印發了《關于建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橫向財政轉移支付機制的指導意見》,確定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7市為財力轉出方,其他14個市為財力轉入方。因此,作為一種制度嘗試和制度創新,河北省可以未雨綢繆地進行理論探索。

注釋:

①本文所指的政府財政收入限于政府本級一般預算收入,不含上級財政轉移支付。下同。

②本文所指的政府財政支出限于預算內財政支出,不含預算外支出。下同。

③如李永友、沈坤榮:《財政支出結構、相對貧困與經濟增長》,載《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周天、斯彩英等:《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差異對地區差距影響效應研究》,載《財政研究》,2007年第10期。

參考文獻:

[1]段國旭.河北省深化縣鄉財政體制改革調研報告[J].經濟研究參考,2007,(39).

[2]成新軒.河北省縣鄉財政體制改革探析[J].當代經濟管理,2009,(3).

[3]劉文洲,蔡建軍.河北省激勵性財政體制運行情況評析[J].預算管理與會計,2008,(6).

[4]劉亮.中國地區間財力差異的度量及分解[J].經濟體制改革,2006,(2).

[5]胡鐘平,封媛,胡萍.我國財政分權與政治激勵下的農村公共財政[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6]陶勇.政府間財力分配與中國地方財政能力的差異[J].稅務研究,2010,(4).

[7]王延杰,謝勝男.完善河北省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思考[J].河北大學學報,2009,(5).

[8]王小朋.中國地區間財力差異變遷及分解[J].經濟與管理,2009,(10).

[9]向永輝.發展中國家對FDI的財政競爭——理論和實證的文獻綜述[J].貴州社會科學,2011,(4).

[10]李建強.我國財政支出結構與居民消費異質性動態關系[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1).

[11]張振玉.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問題及對策[J].河北學刊,2012,(5).

篇7

摘 要 三年一定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到2010年底已到期,為了盡快出臺新一輪的鄉鎮財政體制,促進縣鄉經濟協調健康發展。我們赴湖北、江西和安徽等管理較好的縣區進行了學習,并到全縣各個鄉鎮進行實地調研和摸底,認真分析了上一輪的鄉鎮財政體制存在的問題或不足,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了“保障基本支出、滾動核定基數、超收縣鄉分成,一定三年不變”的新一輪的鄉鎮財政體制改革思路。

關鍵詞 調整 鄉鎮 財政 體制 思路

為制定新一輪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全面掌握各鄉鎮真實的稅源及財政狀況,我們對全縣15個鄉鎮三年來的財政情況逐一進行了實地調查和摸底。通過調研分析,對各鄉鎮的整體財政狀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下面將原財政體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作以簡要分析,并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了新一輪鄉鎮財政體制改革的思路。

一、分析上一輪鄉鎮財政體制的問題和不足

2008-2010年期間,我縣實行了“核定基數,定額補貼,超收分成,三年不變”的鄉鎮財政體制。總體來說,上一輪財政體制在保障鄉鎮人員工資、維持機關運轉、激勵組織收入和改善鄉鎮財政狀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原財政體制中的收支基數發生了較大變化,很多辦法已不能適應當前財政經濟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一)鄉鎮財源比較匱乏,招商引資成效不明顯。近年來各個鄉鎮雖然都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招商項目不斷增多,但招商引資對鄉鎮稅收的貢獻不夠明顯。總的來說,受鄉鎮地理位置、交通等條件限制,財源建設步子不大,稅收增長點少,經濟發展后勁不足。從稅源普查和調研的情況看,鄉鎮稅源整體情況不容樂觀,稅收增長后勁不足,鄉鎮的增收壓力較大。

(二)鄉鎮稅收入缺乏透明度,完成稅收任務壓力較大。目前“財、稅、庫、銀”尚未實現縣級聯網,鄉鎮級財政未單設國庫,納稅企業縣鄉級次劃分不夠明確,縣政府主要依靠稅務部門提供的稅收數據,來考核鄉鎮級收入任務。由于鄉鎮新增稅源較少,隨著國地稅收入任務的增長,完成國地稅收入任務的壓力很大。

(三)鄉鎮政府運轉經費緊張,發展社會事業的資金不足。由于人員增資和行政運行成本提高,加上近年來落實一些強農惠民政策,要求鄉鎮財政配套的資金較多,鄉鎮財政支出增長較快,收支矛盾比較突出。原財政體制在核定鄉鎮支出時,運轉經費標準較低,沒有核定環境綜合整治、敬老院建設、校舍維修改造等方面的支出,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主要從超收分成中解決,對于一些財政收入增長慢、經濟條件差的鄉鎮,資金就比較困難,用于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的資金不足。

(四)部分鄉鎮存在一定數額的債務。初步調查,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多數鄉鎮存在一定數額的債務,鄉鎮政府債務包袱較重,影響了鄉鎮機關的正常運轉。債務包袱較重,鄉鎮財力緊張,還要擠出資金償還債務,進一步加重了鄉鎮財政支出的壓力。

二、新一輪鄉鎮財政體制改革的思路

為保持財政體制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在整體上保障鄉鎮既得財力的基礎上,我們擬定了“保障基本支出、滾動核定基數、超收縣鄉分成,一定三年不變”的新一輪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這種新體制的指導思想是:既要保障鄉鎮的基本支出,又要最大限度的防止鄉鎮挖縣級稅源;既要公平鄉鎮間的基本公共支出,又要激發鄉鎮發展經濟組織收入的積極性。而且由于實行動態管理,即使有不足地方,也便于及時調整,增強了縣政府對鄉鎮財政調控的能力和手段。同時,基本保持了原體制鄉鎮收入口徑、管轄范圍;支出范圍除教育、民政上劃縣級支出以外,其它項目保持相對的穩定性;據實核定人員等各項支出,按照“財權與事權相一致”的原則,適當增加鄉鎮運轉經費,既積極穩妥,同時留有余地。有關情況分述如下:

(一)據實核定鄉鎮人員支出。鄉鎮政府在職人員工資繼續實行工資專戶管理,人員支出按2010年末鄉鎮財政供養人員工資總額(包括各項津貼補貼、年終考核獎勵、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經編委和財政核定后足額補助鄉鎮。每年年終結算時,根據財政供養人員增減變動和增資等因素據實調整。

(二)據實核定各項政策性支出,適當增加鄉鎮運轉經費。按照上級有關政策,足額核定各項政策性支出。村干部工資按組織部門核定數據計算;村級運轉經費,按照上級政策要求,以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和取消農業稅合計補助數為基數,由原來的20%提高到30%計算補助給鄉鎮,專項用于村級運轉經費等。適當增加鄉鎮運轉經費,根據鄉鎮轄區人口、在職財政供養人員和有關標準,核定鄉鎮公用經費,保證鄉鎮辦公基本需要。對部分湖區、邊區和貧困鄉鎮給予適當經費傾斜,基本保障貧困鄉鎮的機關正常運轉。

(三)增加鄉鎮事業發展資金,提高鄉鎮航運、陸運公司運轉經費。鄉鎮除人員和運轉經費支出外,還需要發生招商引資、黨建檢查、環境整治、秸稈禁燒、新農村建設、其他項目配套等方面的開支,由于大多數鄉鎮預算外資金很少,因此建議按照收入基數的一定比例動態核定各鄉鎮事業發展資金,主要用于鄉鎮事業發展和彌補經費不足。

篇8

[關鍵詞]財政分權;地方財政體制;完善策略;分析探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065

1財政分權概述

財政分權主要就是指為地方政府提供相應的支出責任和稅收權利,并且允許地方政府自己確定財政預算的支出結構和規模,讓基層政府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自由選擇政策類型,同時調動他們對社會管理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不斷提升地方政府的服務質量和水平。[1]當前,財政分權涉及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的收入合理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支出責任的具體劃分制度。

2當前地方財政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21事權責任沒有清晰的法律界定

在分稅制實施改革過程中,我國對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支出和事權進行了原則性的劃分。雖然在劃分中央和地方責任時較為籠統,但是已經出現了原則性的大體框架。相對來說,在劃分地方政府間的支出方面就顯得欠缺,基本上還是分稅制前的劃分模式。因此,我國在地方政府間責任和事權劃分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收放標準”沒有達到法治化和制度化,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從而使得地方政府行為出現短期化現象。

22政府和市場之間的職責劃分不清晰

政府和市場之間的職能劃分是各政府事權責任劃分的基礎,如果無法清晰劃分政府和市場之間的界限,那么也就無法精準地配置和劃分各政府的事權責任。在劃分政府和市場之間的職責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政府包攬事權過多,許多事情都不應該由政府來管,例如,應該由私人或者企業承擔的項目投資,依然有很多責任需要政府來進行參與和承擔;而且基層政府對企業發展行為的干預現象經常發生。其次,本應該由政府負責的事情卻沒有進行管理或者管理效果不高,例如,地方政府在醫療衛生、教育以及社會保障方面的問題普遍存在不足。

23缺乏完善的地方稅收體系

在地方政府的主體稅種中,不僅包括營業稅,同時還有個人所得稅、增值稅以及企業所得稅等。它們相互不是獨立的,而其他稅種基本上也都是分布較為分散、收入不穩定、難于征管,無法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而不斷增長。從近年來地方政府的收入結構中可以發現,地方財政總收入中有1/4是營業稅,而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作為地方政府的主體稅種,其稅收收入還不到總收入的20%,另外一些小稅種也不到總收入的10%。[2]地方政府缺乏主體稅種以及收入不穩定等現象,使得地方政府的事權責任和職能的履行缺乏有效的收入支撐。此外,財產稅屬于一種主體稅種,其功能并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揮。財產稅種雖然很多,但是稅額相對較小,從2014年我國各級政府對財產稅的收入情況來看,省級政府占371%、市級政府占144%、縣級政府占127%、鄉級政府占134%,比重普遍偏低。

3基于財政分權理論完善地方財政體制的有效策略

31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職責范圍

公共產品是造成市場經濟失靈的重要因素,也是地方政府存在的基礎條件。公共產品不僅是公共財政方面的基礎理論內容,同時也是劃分地方政府事權的重要切入點。在市場經濟出現失靈的范圍內,地方政府才能承擔起公共產品的供給職能,有效彌補公共產品缺失的問題,保證市場經濟的平衡、穩定發展。所以,應該堅持市場優先的原則對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邊界進行清晰劃分,只要是市場能夠承擔起來的,地方政府最好不要介入;而需要它們共同來承擔的,最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市場的作用。[3]要轉變原有體制中政府包攬一切事務的觀念,將混合產品、私人產品等交給市場進行管理,地方政府要充分承擔起社會保證、教育以及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責任。而且對于那些市場無法有效承擔的支出項目,地方政府要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條件,不斷提升市場獨自承擔責任的能力。因此,應該對政府職能進行周期性的審查,并且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水平的提升,凡是市場可以承擔的,政府最好都是交由市場獨立承擔。

32明確地方政府間的事權

在地方財政體制改革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對地方政府事權進行明確的劃分,將地方事權細分為省級政府、市級政府、縣級政府、鄉級政府以及省、市、縣、鄉合一的事權,將地方政府應該承擔的職責進行進一步明確。其次,混合事權應該由各地方政府來共同分擔。將事權劃分成多個部分,然后再將每部分職責分配到各級地方政府手中。如果遇到某項事權不適合細分或者是無法進行細分,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明確各級地方政府所應該承擔的比例,要求各地方政府按照比例規定來承擔職責和事權,擔負經費。最后,明確落實地方政府的責任和事權。在明確劃分各政府事權之后,各地方政府都應該履行自身的職責,不能通過任何方式將責任轉移,而且上級政府在要求下級政府做事時,應該進行足額的撥款,盡量不留下任何資金缺口,有效控制配套撥款行為發生。[4]此外,在處理各政府共同事務時,應該結合政府間的受益程度,考慮各級政府的實際承受能力,并采取合理的分配方式,將工作職責有效地落實到位。

33完善地方政府的財務保障機制

面對當前地方財政發展面臨的困境,應該不斷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有效構建起事權和財權有機統一的財政機制。實現其公共服務職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建立地方政府財務保障機制,進一步強化和明確保障責任。在中央政府下移財力和收入的前提下,省級政府也應該不斷完善下級的財政體制,提升對地方政府的財力支持;市級政府也應該承擔縣市區協調、統籌發展的責任,盡量提升困難縣級政府的財政保障水平;縣級政府應該進一步約束自身,對財力進行科學分配和統籌,有效保障縣、鄉在民生政策和基礎運轉等方面的支出。其次,在財力保障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在市級政府方面建立統籌縣域發展機制,對管轄區域下移財力均衡的財政支出給予一定的獎勵,有效調動市級政府統籌發展的熱情。在縣級政府方面,應該建立優化支出結構的獎勵機制,對于那些優先改善民生的支出給予獎勵,提高縣級政府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的主動性。

4結論

總而言之,地方財政作為我國財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基層政府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我國中央政府改革的重點內容。因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到地方財政體制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職責范圍,明確地方政府間的事權,完善地方政府的財務保障機制,不斷提升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匡小平,盧小祁財政分權、地方財政赤字與土地財政――來自中部欠發達地區J省的經驗證據[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1):61-64,127,143

[2]龐鳳喜,潘孝珍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社會保障支出――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J].財貿經濟,2012(2):29-35

[3]張閆龍財政分權與省以下政府間關系的演變――對20世紀80年代A省財政體制改革中政府間關系變遷的個案研究[J].社會學研究,2013(3):39-63,243

篇9

(一)公共財政概念

早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舉世聞名的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中提出了公共財政的概念。公共財政存在的基礎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一直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調配資源,但這只“看不見的手”偶爾會在某些領域出現失靈的情況。因此需要政府使用“看得見的手”來對市場進行調控,通過宏觀調控來防止壟斷、建立健康的市場體系、實行收入的公平分配等等。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概念:公共財政即是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都無法調解的公共資源的分配、調控等經濟活動。

(二)縣級預算規范模式

英國是第一個出現政府預算制度的國家,此后便為世界許多國家所仿照與采用,由此而形成的各國政府預算制度盡管在具體的實施上有所不同,但是其內在的基本原理與原則是相同的。所以,規范模式下的縣級預算肯定會具備計劃性、歸一性、公開性和法治性的特點。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不斷進步和財政預算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國政府預算更加規范,特別是縣級預算也向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邁進。

二、當前縣級財政預算管理現狀與問題

(一)縣級財政預算現狀

1.縣級財政預算缺乏完整性

在我國,縣鄉一級是財力最薄弱的環節。一方面分稅制財政體制的實施,上級集中了較多收入;另一方面縣級財政負擔了大量的剛性支出和配套支出,導致縣級財權與事權不一致。對于縣級財政的狀況,一個直觀的數據是國家審計署最新公布的報告,截至2012年年底,有195個縣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高于100%。如果縣級財政沒有財力保障,地方許多事務就無法履行,地方為了保障運轉就難免另尋出路,會加重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

2.縣級財政預算缺乏可靠性

財政預算的可靠性要求財政數字必須準確,過高與過低都不符合可靠性標準,各類不同性質的收入必須分類記錄。當前縣級政府由于存在大量的非稅收入資金(如土地出讓金)以及缺乏相應的預算權,從而導致了縣政府收支計算十分困難。3.縣級財政預算缺乏間斷性預算制度不僅僅只有預算部分,還應該包含監督與審核。恰好,縣級財政預算工作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就在于審計與監督。根據國家預算體系的要求,縣級預算要經過三種審計與監管。第一步是內部審計,之后是外部事后審計,最后是預算評價。預算評價中最重要的績效與效果評價機制在縣級政府幾乎不存在。因此對于縣級政府而言,預算監督毫無操作性。

(二)縣級財政預算改革所面臨的問題

1.預算管理缺乏穩定的財政框架支持

地方政府大部分地方稅自從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以來一直處于與中央共享的狀態,這種制度嚴重制約了地方財政的稅源涵養,不利于地方財政的長遠發展,嚴重打擊了預算管理改革推進的積極性。

2.預算改革定位不明確

多年來,關于預算管理體系的討論與報道不絕于耳,但是報道內容大部分都帶有事后諸葛亮的性質,帶有用實踐逆推真理的弊病。中國政府對于改革目標采取的逐步探索策略,這種策略比較符合現實社會要求,逐步探索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不能將其作為目標選擇不堅決的理由。

三、縣級預算管理改革策略與建議

(一)深化縣級財政預算制度改革路徑選擇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關于調整和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意見》,明確將通過加大獎補資金支持力度、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等方式更好為縣級財政紓困。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有利于增強基層政府責任意識,同時利于地方經濟均衡健康發展。將政府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健全政府全口徑預算體系。加大地方一般公共預算與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專戶管理資金的統籌力度,增強政府財力綜合運籌能力。明確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保基金預算以及國有資金經營的關系和定位。規范縣級政府債務管理,將債務納入一般公共預算進行管理。

(二)深化縣級財政預算制度改革制度建設要解決財政體制不到位、收入難以統籌管理等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按照預算實行編制、執行、監督權力分離的財政內部機構,實行“三位一體”的財政體制;其次,通過標準定額的制定,對預算各個階段做出明確規定;第三,加強內部控制,確保財政資金運作的安全;再次,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利用資源共享達到資金流程效率化的目標;最后,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鼓勵各個單位的理財積極性。

(三)推進政府采購改革。政府通過嚴格執行“管采分離”的管理體制來強化財政部門的監管職能。縣直部門與單位需核實資產空間,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依法對政府采購預算進行編制。符合縣級統一采購標準的應使用批量集中采購方法,降低采購成本。政府采購預算需在一年以內執行并簽訂,保證政府采購預算執行的效率。

(四)改進年度預算控制方式。支出預算與政策取代收入預算與平衡成為了地方級公共預算審核的重點內容,為此可以通過跨年度預算平衡制度對公共預算進行調控,地方公共預算如出現短收或超收情況,可以利用調節基金對其進行控制,實現收支平衡。同時地方政府可以規劃一份為期三年的財政預算政策,當調節基金控制力下降時,通過該政策來保障規劃期內重大建設項目的建設與運行。從而提高財政政策的綜合前瞻性。

(五)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以“分類指導、重點推進”為原則,建立完善的縣級預算管理制度,力求達到“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管理目標。同時在地方建立起覆蓋所有部門預算單位的績效評價體系,將評價結果與獎懲力度掛鉤。并將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

四、結束語

篇10

一直以來,四川省委黨校農村綜合體制改革課題組對我省首批“擴權強縣”的27個試點縣(市)進行調查研究,形成了一份萬余字的調研報告,分析了“擴權強縣”的主要成效和困難,提出在有條件的地方逐步實現從“財政省管縣”到“行政省管縣”改革目標的對策建議。本刊編輯部摘其精要部分,供讀者參閱。

2007年7月,我省正式啟動“擴權強縣”試點工作,對27個試點縣(市)賦予了8個方面的管理權限,共56個項目經濟管理權限,旨在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好的政策環境,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增強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

社會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加快發展的條件更加充分,經濟發展更加快速。由于擴權縣被賦予了市級經濟管理權和審批權,實現了省與縣的“直通車”,減少了經濟管理層級和中間環節,提高了行政工作效能,政策信息了解更加及時,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報批更加便捷,省級部門對縣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緩解了縣財政困難,提高了縣財政預算管理質量。實行“省管縣”財政體制后,第一,市級財政與縣級財政同級,省財政直接結算到縣(市),既避免了市級集中縣財力的問題,又可使縣級財政困難直接反饋到省財政,使省財政及時解決縣財政的困難。第二,財政省直管縣提高了省對縣的調控能力,使信息和資金都得以順暢直達,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第三,省管縣后,省可以掌握縣(市)財政基本保障能力及預算編制的第一手資料,進一步提高了各地預算編制的質量。

促進縣級政府加強服務型和法治型政府建設。各試點縣均以擴權試點為契機,推進了縣級行政體制改革。例如自貢市富順縣按照大部制的思路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將縣委目標督察室與縣政府目標督察室、縣發改局與縣招商局、縣旅游局與縣文體局進行了整合;嚴格控制機關事業人員編制,實行“實名制”管理,要求各部門不能新增工作人員等。

工作仍存問題和障礙

磨合期行政運行成本有所增加。由于處于改革的過渡期,縣與省、市政府的關系尚未理順,各試點縣的工作經費

和運行成本普遍增加。比如,不少縣在成都設聯絡站或辦事機構,相應增大了日常工作經費開支等。

市縣關系尚未理順,并出現新的矛盾。一些市在放權過程中,將應盡的權利和義務也甩出。如某“擴權強縣”試點縣反映,由于歷史上老工業企業較多,縣級的再就業資金、失業救助金原由市統籌,每年要支出300多萬元,擴權后這一塊下放到縣后,縣上每年的社會保障收入卻只有80-90萬元的支付能力。

縣級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干部隊伍素質亟需提高。在長期的省、市管轄下,縣級政府各部門養成了較強的依賴性和被動性,對本轄區的管理缺乏創造性,干部隊伍在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專業人才也十分缺乏。同時,基層干部的老齡化也日益嚴重。

省級管理工作量和難度增大,尚未建立起直接面對基層的工作機制。實行“擴權強縣”后,一方面增大了省級各主管部門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另一方面使得縣域經濟情況更加復雜,信息不對稱問題被進一步放大。要使“擴權強縣”收到預期的效果,省級政府管理能力和人才素質的提高、省級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必將提上日程。

探索完善各項配套改革

分類制定擴權縣(市)的發展目標和扶持政策。根據我省的要求,到2010年,試點縣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幅度要高于全省縣級平均增長幅度,并在2006年基礎上翻一番。但由于各試點縣的基礎不同,達到這一指標難易程度也不一樣。建議根據不同類別的縣出臺相應標準和扶持政策,特別是要按照功能分區和定位,確定不同的發展速度、任務目標和考核指標。

完善以“分稅制”為核心的縣級財稅體制。我省27個試點縣的“財政省管縣”,主要是在財政預算支出方面實現了省縣對接。建議調整現行財政體制,增大試點縣的稅收分享比例,使試點縣有更多自主財力用于發展,在“強縣”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相對規范的分稅制財政體制。

省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也要轉變職能,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省管縣”的改革不僅使縣的責權增強,同時通過自下而上,對省的職能轉變、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擴權后,省級政府和部門必須轉變職能,建立專門面對所管市縣的辦事機構和工作機制,保持對市縣的信息暢通,規范辦事程序,用制度管資金、管項目、管預算。減少市縣的聯絡點或辦事處現象,幫助和監督市縣政府節約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