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劇種傳承與旅游文化研究
時間:2022-12-14 09:03:50
導語:非遺劇種傳承與旅游文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安康非遺劇種、人文旅游資源的對比分析,提出了用非遺劇種打造旅游劇目,讓非遺傳承與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的思路。同時指出了旅游文化宣傳必須避免的誤區和“旅游+”條件下務必強化的市場理念。
關鍵詞:非遺劇種;旅游文化;文旅融合
安康,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居川、陜、鄂、渝交接處。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上的大規模移民,使得安康的語言呈現出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等特點,文化表現出巴蜀、荊楚、秦風等融會貫通的性質。這些不僅鮮活地表現在建筑、飲食等民俗中,也生動地呈現于漢調二黃、紫陽民歌等戲劇藝術形式中。正因如此,當我們在開發和利用特色旅游資源時,戲劇應是當之無愧的其中之一。從各地傳統戲劇對當地形象宣傳的作用發揮,到《印象劉三姐》《長恨歌》等現代演藝在旅游景區的舞臺呈現,可以看到:戲劇藝術不僅可以是旅游文化品牌打造的助推器,而且應該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徑。縱觀安康旅游文化發展的曲折經歷,筆者認為:結合安康的特色藝術形式,用非遺劇種演繹非遺素材,講述安康故事,創編旅游劇目,是旅游文化品牌建設和非遺劇種傳承保護的雙贏之策。
一、以非遺劇種承載旅游文化
旅游是一種通過外出游覽追尋地域差異的文化行為,因此,舞臺戲曲想要恰到好處地發揮宣傳作用,就必須找到利于創編及演出、展示及傳播的極具地方性的題材、劇種等相關因素。從這個層面看,“地方劇”這一利于承載地域特色的文藝形式便有了優于其他藝術形式的宣傳性能。就安康而言,在眾多地方劇種及流行于此的外來劇種中,真正能體現地域文化特質的當屬“非遺劇種”。1.安康的地方戲曲均屬非遺劇種。自我國于2006年實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登記制度以來,安康的漢調二黃、紫陽民歌、平利弦子腔、旬陽民歌先后進入國家級名錄。漢調二黃、平利弦子腔等是地方劇種,毫無疑問可稱“非遺劇種”。那么,我們還有哪些“非遺劇種”?地方劇種的藝術分野是音樂,一部《紅燈記》劇本,以西皮二黃唱出來是京劇,用棗木梆子奏出來是秦腔。“紫陽民歌劇”就是這樣一個新興的地方劇種。新中國成立初,紫陽縣和全國各地一樣,縣城和各區公所的所在地都有劇團。不同的是,紫陽的劇團每逢大戲開演前都有演員和觀眾一道唱民歌,或單唱,或對唱、合唱,形式多樣,俗稱“打鬧臺”(即暖場)。后因宣傳需要,民歌在現唱現編中被賦予即興創作的政治、文化等多種功能,其內容既有好人好事,又有政策解讀,還有形勢教育和科技、文化推廣。精明的紫陽文化人趁勢創編新戲,用民歌演唱相關敘事、說理、宣傳內容,瞬時熱鬧了全縣,轟動了省市。這些新戲在1960年搬上陜西省級舞臺時,便被冠名“紫陽民歌劇”。由此可見,因紫陽民歌而誕生的“紫陽民歌劇”應和民歌一道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范圍。同理,用旬陽民歌演唱的八盆、道情等地方劇種也應按“非遺劇種”對待。近年來,小場子、八盆、道情等地方戲曲均已進入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所以,將全市的傳統地方戲曲稱為“非遺劇種”已為不爭事實。從這個角度看,安康具有“文旅融合”的先天優勢。2.安康非遺劇種符合旅游劇目要求。現在,用演戲的形式吸引游客,宣傳旅游已經是多數旅游城市、景區公用的攀比之策。然而,攀比之勢愈強,浮華之風愈烈。不少“旅游劇目”將功夫重心放在了聲光電的比炫、高科技的比奇上,忽略了其基本使命和游客的真正需求:讓觀眾看到地方風情,了解地方歷史,享受地方文化。好的旅游劇目,在傳播地域文化時,還應體現旅游“吃、住、行、游、購、娛”的基本要素,安康的非遺劇種,且不說“六要素”如何,單從“旅游商品”功能出發,至少具備“游、購、娛”三個既能產生經濟效益,又能產生社會效益的關鍵要素。游,是一個需要時間、空間的要素,也是一個需要調動視覺、觸覺、聽覺等感官享受的要素。以漢調二黃為例,其“舞臺美術,是中國傳統戲曲規范性舞臺美術的象征和代表”,在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方面有“一套自身的藝術體制、管理辦法、穿戴規制、使用章法”。其角色分明的皇帽蟒袍,舞蹈性明顯的水袖華服,美化臉型的旦角貼片,忠奸分明的黑白花臉,靈活形象的“一桌二椅”,都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若面向游客開放“劇場游”,無論是正式表演還是演前排練,無論是化妝服裝還是舞臺裝飾,均能誘人眼球,且有源遠流長的故事可講。購,不是旅游的根本要素,卻是不可缺少且對社會經濟發展和推動旅游繁榮有著重大作用的要素。購的方面可以很多,最直接的是入場券、配套餐飲、住行,還可以是與劇種、劇目相關的書畫、音像制品,而且還能從音樂、臉譜、服飾等戲曲元素出發,開發系列文創產品,形成特色文化購買力。以傳統平利弦子腔戲為例,其主要表現形式是皮影戲,用于配合表演的皮影,不僅觀賞效果好,而且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近年來倍受海外市場青睞。安康的傳統劇種,因其南北文化融匯之特色,適宜南北觀眾和游客;又因在歷史上,多數劇團活躍于碼頭城鎮,其藝術形式也有了鮮明的碼頭文化特色,不僅具有包容性,而且其幽默詼諧的個性特征易于愉悅觀眾,寓教于樂。以“小場子”為例:“小場子”表演在方桌上進行,一般大方桌邊長不過二尺八寸,小方桌邊長只有二尺四寸。在這“方寸之地”表演的旦丑二角不但要說唱,還要手持彩扇、手帕或腰帶、蒲扇、草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十分考驗本事。從演繹形式上看,十分輕松愉快,但究其內容,除了開場、過場、收場時的情趣性“笑鬧”外,主唱《青山綠水樂合歡》《白扇記》《韓湘子渡林英》等本戲、折子戲,均為輕喜劇式的優秀傳統劇目。這些劇目,短小精悍,易記易傳,其音樂、語言既爽爽入耳,又朗朗上口,是宜于文化宣傳的上乘“旅游產品”。具備了“游、購、娛”三大功能,就能激活“吃、住、行”三大要素。因此,安康的非遺劇種具備“旅游商品”特性,適于服務旅游產業,是開發旅游文化的最佳載體,是生產旅游劇目的適生母體。
二、用非遺劇目演繹旅游文化
旅游資源無非生態、人文兩種。安康屬于國家級的“生態主體功能區”,生態良好和生態保護是發展生態旅游的先天優勢和長期戰略。然而,就“文旅融合”和“旅游文化”開發而言,適于選擇的路徑,不是僅憑生態,而應是抓人文,帶生態,用非遺文化打造安康旅游文化名片。在安康,既適于游客觀賞,又宜于舞臺表演的人文素材,是與非遺相關的旅游文化資源。1.人文與自然相融的非遺題材。生長于安康大地的“非遺”資源,才是安康的歷史、文化,才是安康的人文名片。那些從“創世說”和神話故事中找來的“安康文化”,既不能用于旅游文化開發,更不能用于安康對外宣傳。就資源利用而言,可以搬上舞臺的既有自然屬性又有人文特質的“非遺”資源,當推秦嶺、巴山、漢江三大地域名片。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嶺,且不說分布其間的民間文化具有多少“非遺”品種,單是由長安到安康的子午道,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大資源庫”。安康又是巴文化的核心區。僅推一條“巴山鹽道”,就能演繹出千百年的中華文明史。如果把“鹽道”搬上旅游文化大舞臺,那將是刺激人類味蕾的一道中西叫座的文化大餐!漢江位居“江淮河漢”四大文明河流,是漢王朝、漢文化的誕生地,是漢人的精神家園。漢江航道在此交匯了子午道和鹽大道,形成了十字架狀的“中國古代交通圖”,使安康自古就是中國的交通樞紐、聯結東西南北的水陸運輸大碼頭。如果用這個碼頭城市的千年故事來演藝旅游文化,那將是一臺喊漢人還鄉、讓世人驚嘆的人文大戲!2.人文形態的民間藝術。安康大地上,純粹的人文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僅是民歌、民俗、民間故事就有上百種。具有重大文化價值和廣泛社會影響力,且有舞臺藝術、旅游商品雙重開發潛力的,首推漢調二黃。這種借用秦腔、楚劇音樂元素改編,誕生于紫陽縣楊家院子的地方劇種,因為一開始就走辦班授徒的文化教育路線,得以迅速走紅漢水流域的陜西、湖北及周邊的甘肅、四川、重慶一帶,至武漢定型,形成漢劇。漢劇在江漢平原向東北延伸,與徽劇融合;攜徽班晉京,形成京劇。至今,不僅秦腔稱其為“南秦腔”、京劇稱其為“聲腔之母”,而且在兩湖、兩廣地區普遍留存,成為中華戲曲的鐵腕級劇種。漢調二黃的成長史,映照著中華戲曲的發展史,濃縮了安康經濟社會的變遷史。讓其講述自己的故事,定會讓游客記住安康、記住漢江、記住江文化,并能憶及自己的老家戲和老家事。此外,安康人還可以借助一年一度的“中國漢江龍舟節”和永久性的“龍舟文化園”,用“龍舟習俗”這臺大戲來打造南北文化呼應、中西文化合璧的旅游文化名片;借助最能體現安康人智勇雙全之秉性、不畏艱險之氣概的融舞蹈、音樂、武術、服飾、雜耍于一體的“火龍”吸引游客眼球,鬧紅旅游產業。
三、讓旅游劇目生產與非遺劇種傳承相得益彰
綜上,我們已知安康的非遺劇種宜于承載旅游文化,并對宜于舞臺演繹的安康人文題材及“非遺文化”有了客觀了解,由此,基本形成了“用人文帶生態”的旅游文化建設策略。那么,如何讓非遺劇種劇目化,讓旅游文化舞臺化,進而生產出“旅游劇目”及“旅游文化產品”呢?1.走戲劇化生產路線,力戒“綜藝晚會”既然是“旅游劇目”“非遺劇目”,就是生產戲劇,而非“綜藝”活動,這是必須事先立好的藝術生產標桿。安康在旅游文化的舞臺演藝上,已有十多年的廣泛而又持久的工作實踐。其成功之處在于,把眾多“非遺”搬上了舞臺,讓外地游客看到了安康文化。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首先,綜藝化的雜燴湯,無法彰顯地域性,難以形成安康文化印記。以白河縣的《白河水色》、嵐皋縣的《南宮山之戀》為例,內容是“非遺”素材,但因廣泛列了本地的歌舞、傳說、民俗,要么掛一漏萬,要么平均使力,短暫的一小時要呈現十幾種藝術形式和內容,讓人不知所云。更何況,這類歌舞,各地大同小異,難讓游客產生興趣。其次,地方文藝+明星表演,出力不討好。以龍舟節的開、閉幕式和漢濱、紫陽等縣區的節慶演出為例,基本是反映地方文化的新舊節目組合,再加幾個外請明星,土洋相伴,效果不佳。2.走市場化運作路線,力戒“一縣一品”十來年的“一縣一品”旅游文化節目打造工程,促使安康“造”出了《白河水色》《蘭草花開》《南宮山之戀》等綜藝化戲曲節目,但人才、市場、經費“三缺”,使得其無法與“旅游文化”及“旅游商品”所追求的經濟效益掛鉤。因此,要生產旅游劇目,必須走市場路線,并按市場需求配置生產要素,調控文旅資源,制定生產計劃。3.走“旅游+”路線,讓“非遺”更加“有為”生產旅游劇目,目的是服務旅游產業,與旅游資源融合而孕生出旅游文化,從而成長為新的旅游商品。因此,要讓非遺劇目與旅游文化融合發展,必須走“旅游+”路線,給文化賦予經濟屬性,讓其產生經濟效益,并用經濟效益來產出供其傳承、發展的社會效益。為此,務必在劇種變劇目、劇目變商品的過程中增進市場觀念,引入商品意識,樹立經營理念。
參考文獻:
①戴承元柯曉明,中國漢調二黃研究[M].西安:陜西出版傳媒集團三秦出版社,2014.10.
②李煥龍,安康劇評[M].西安:陜西出版傳媒集團三秦出版社,2013.1.
③以電影/戲劇作為推動地方旅游的策略與效應[J].旅游學刊,2009.10.
作者:李婷 單位:安康學院
- 上一篇:旅游文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 下一篇:高職英語校園文化建設分析研究
精品范文
10非遺文化匠心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