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王城文化旅游保護性開發的思考
時間:2022-06-05 11:26:41
導語:桂林王城文化旅游保護性開發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意旅游概述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人們追求自我發展意識的增強,當今的旅游者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被動接收的、走馬觀光的旅游方式,更注重追求在旅游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參與和體驗主動去獲得獨特的感受,并結合自身的知識、能力、愛好等達到自我素質的提高。創意旅游的發展模式,正好吻合了當今旅游者的需求,因而創意旅游成為目前旅游發展的一種重要趨勢。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對創意旅游進行了界定:創意旅游是一種可以為旅游者提供具有原真性的、可直接參與體驗的旅游活動,主要表現形式為學習當地的藝術、傳統以及具有當地特色的象征性文化,并與當地居民相互交流,在生活中體驗文化。從創意旅游的概念以及目前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到,其核心思想是:以文化為前提和基礎,通過創意思維,促進資源利用方式的多樣性,實現資源利用價值的最大化。參與性是其重要特征,通過旅游者、當地居民、旅游從業者等多方人員的互動式學習和交流,形成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個性化旅游產品,以使參與者自我身心得到滿足和發展,以實現旅游對于目的地經濟發展的促進和文化的保護、傳承。①具體來說,為了實現創意旅游的發展目標,就需要在旅游開發與建設中,積極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的內涵,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和方式,拓展資源的開發方式和形式,尋找和創造多元化的旅游元素,并有意識地創造、設置一些空間、環境、氛圍等各種因素,吸引和激發旅游者、旅游從業人員、當地居民等自發地、創意性地參與到項目活動當中,讓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將旅游要素進行不同的組合,打造獨特的記憶和感受,實現個性化需求的滿足和自我發展,達到地方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塑造和維持目的地的旅游競爭力和吸引力,達到旅游目的地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全面發展。
二、創意旅游視角下文化旅游開發的意義
文化旅游以悠久、深厚、多樣化的文化為基礎,一直以來在旅游市場中具有持續、強大的生命力,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在目前文化旅游的開發中,資源被商品化、產品被復制化等現象極為嚴重,對資源的原真性、文化價值造成極大的破壞,而且傳統的、靜態觀賞性的旅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游客個性化、參與性、互動式的活動要求,文化旅游開發急需找到一種創新的、能給其帶來新鮮活力和生命力的開發模式,以改變和打破其目前發展的困境。從創意旅游的內涵中可以看到,創意旅游與文化旅游都是以文化為依托,兩者有著本質上的一致性,在文化旅游開發中引入創意旅游的理念,符合當今旅游發展的趨勢和旅游者的需求。對于文化旅游資源而言,通過創意的手法,將資源轉化為具有地方文化內涵、形式豐富、市場接受和認同的旅游產品,在旅游者、當地居民、旅游從業者等的互動學習和交流中,推動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實現文化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而且地方文化作為創意元素被用來開發時,需要依賴當地人的傳統技能、創造力和當地特有的物質環境等因素,這就保持了地方文化的真實性,使地方文化旅游開發具有了壟斷性的特點,避免了產品復制行為的發生,提升了地方文化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②
桂林王城(以下簡稱王城)位于桂林市中心的獨秀峰下,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王府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A級旅游景區。王城最早的可考歷史是1500多年前南朝時期,桂林所在地的太守顏延之常在獨秀峰下今讀書巖處讀書詠詩,開桂林山水文化之風氣,唐代在此建立桂林第一所州學府,宋元時期這里建有報恩寺,明代的1372年建靖江王府,1652年被毀,僅剩城墻、建筑臺基、石欄和云階玉陛等,清代曾為定南王府,后建廣西貢院,民國時期曾作為廣西省政府所在地,先后還建立了第二師范學校、第三高級中學、模范小學、甲種工業學校等,解放后在此建廣西軍政大學,1953年,廣西師范學院(今廣西師范大學)與廣西軍政大學校區對調、在此建校并一直沿用至今。③④現在王城仍然是廣西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廣西師大)三個校區之一的所在地,同時,從2003年起,這里又作為旅游景區對游人開放。王城保存的文物主要包括:明代遺存有王府城墻和四座城門、承運門、承運殿臺基及王府花園遺址等,獨秀峰下保留有唐代至民國時期的各類摩崖石刻百余件,清代貢院遺跡,1947年重建的廣西省政府辦公樓和1981年重建的中山紀念塔、仰止亭等。目前王城景區主要采用傳統的文物旅游景點的游覽方式,在導游的帶領下,依次參觀遺址、遺跡,登獨秀峰觀桂林全景,參與性的項目主要有模擬的貢院考試等,以靜態的游覽為主,互動性、參與性的活動項目少,游客對王城歷史文化的了解膚淺、印象不深。雖然王城的歷史文化價值極高,但對于游客的吸引力不強,很多到桂林的游客、甚至包括部分桂林市民都不知道在桂林市中心有這么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旅游景區,這對于王城景區、桂林旅游發展都是一大遺憾。
四、創意旅游視角下桂林王城文化旅游開發的意義
桂林是我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文化旅游發展方面也有一些積極的努力,但直到目前,山水景觀旅游產品仍占據桂林旅游的主導地位,而文化旅游已經成為現代旅游的一個主要發展趨勢,并在目前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中也提出,必須重視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與開發,因此,在桂林的旅游發展中,急需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以實現山水與文化旅游并駕齊驅,推動桂林旅游業全面發展。王城作為位于桂林市中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A級旅游景區,完全有基礎、有實力打造成桂林文化旅游的品牌,在王城的旅游開發中,在對文物保護的基礎上,引入創意旅游理念,既順應了目前世界旅游發展的趨勢,也契合了時下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的要求。在創意旅游思想的指導下,通過挖掘其自身獨具的文化內涵,開發更多創意性的旅游新產品、新項目,為旅游者和市民打造一種獨一無二的、不可復制的文化體驗,提高王城景區、桂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發揮其文化價值和效益,提升桂林旅游總體形象和競爭力,打破目前桂林文化旅游開發困境,促進桂林旅游業發展。
(一)基本思路
縱觀王城的歷史,有著兩條非常清晰的發展脈絡:一是作為桂林政治中心,二是作為桂林文化教育中心。⑤從目前遺存的資源以及使用、發展來看,王城作為地方政治中心的使命已經完成,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再重生和恢復了,這部分資源作為歷史的珍貴遺產,應以保護為主,在旅游開發中,目的是讓游客能從歷史的遺存中了解這里曾經作為地方政治中心的歷史意義和價值。而王城作為地方文化教育中心,從南朝時期的讀書巖一直到今天的廣西師大校園,有悠久的發展、延續的脈絡和豐富的文化遺存,而文化教育是旅游的一個永恒主題,是今天文化旅游景區的主要功能之一,也符合當今人們在文化旅游中求知求學、自我發展的需求,具有時代意義。因此,基于創意旅游理念的王城旅游開發的基本思路是:在對歷史文化資源嚴格保護的基礎上,以文化旅游為發展的主線,結合王城資源、周邊環境條件,融合桂林、王城地方文化,融入現代的各種生活元素和活動項目,營造一種充滿文化氣息的體驗氛圍和環境,引導和激發游客、市民、旅游從業者等積極參與其中互動和交流,打造一系列基于個體差異的,具有王城乃至桂林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體驗產品,使參與者得到自我發展,提升王城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激活和創新發展古老王城的歷史文化,將王城打造成桂林文化旅游的標志性品牌。
(二)王城內部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建議
在王城的旅游開發中,首先要科學、合理、嚴格地按照相關文物保護的原則保護文物,在修繕工作中以保證文物的真實性為原則,保護王城的基本格局及相關聯的自然和人文整體景觀環境。在游覽路線、內容的選擇上,主要節選參觀能反映王城各個時期發展的代表遺存,讓游客清晰地了解到王城的發展、變遷脈絡和歷史文化價值。在開發旅游項目時,注意選擇有利于提升王城歷史文化價值的項目,對于一些低俗的、純經濟利益驅動的項目,要嚴格制止。例如目前在王城太平巖隧道兩側雕刻的六十甲子圖像,完全是為了推銷旅游紀念品而人為設置的項目,與王城的文化不匹配。這種項目會給王城的形象帶來負面影響和傳播效應,對于這類項目的開發,必須予以制止。在旅游講解中,注意提升導游人員的素質,提高導游詞的文化性、知識性和專業性,對于現有導游詞中一些過多的附會成分,如夫妻樹、龍爪樹等景點的講解,應做適當的調整。注意加強導游講解的生動性、內容的豐富性和與游客的互動性,可以根據一些與王城相關的歷史、人物等的事跡,設置一些互動性提問或者游戲環節,例如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思想的提出,與其在王城兩次會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有密切聯系,通過提問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分別是什么,引出孫中山與王城的歷史淵源。通過一些導游與游客、游客與游客之間的游戲和互動,調動游客的參與性,活躍氣氛,加深游客游覽的印象,避免一味由導游單方面地講解帶來的單調性和枯燥感。王城城墻周長1784米,高約5.1米,城頂部寬5.06米。墻體內為夯土,墻面為青石條砌筑,目前城墻以及四個城門基本保持完好,但也需要對結構穩定性存在問題的城墻段或城門進行加固,清理緊靠城墻周邊的各種建筑物,將城墻完整地展示出來。在修繕的基礎上,建議將城墻頂部對公眾開放,期間散點布置一些小型書吧,作為圖書展示以及公眾閱讀交流的活動場所,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桂林,除了桂林市圖書館之外,極度缺乏這樣的空間。通過與廣西師大出版社、桂林圖書館、國內外作家,特別是桂林本土作家以及一些圖書愛好者和收藏者的聯系,在這里設置一些有關桂林地方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健身、保健或者是作家的專題書庫等多種主題和形式的書吧,讓游客和市民通過簡單的電子借閱程序,可以方便地獲取和閱讀,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交流的空間和環境。在這里,除了平時公眾之間自發的現場交流外,可以定期邀請全國的作家、學者與讀者進行現場互動交流,還可以借助現代的網絡技術,建立一個王城的社交網絡平臺,讓游客、市民和經營者將自己在現場的讀書或者游覽的所見所聞所想,及時到交流平臺上,與大家分享和互動,這對于王城景區可以起到極佳的宣傳效果,一段時間之后,還可以擇優選出一些好的文章和圖片結集成冊,這也是對王城極好的旅游宣傳。由于王城地處桂林市中心,加上城墻頂部的高度優勢,在這里人們可以一邊暢游在各種書籍、知識的海洋,一邊放眼俯瞰王城、俯瞰桂林城市景觀,猶如身處空中世外桃源,達到一種陶淵明式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超然心靈境界。
(三)王城內部廣西師大校園的建設與旅游開發建議
目前社會各界對于廣西師大是否搬出王城意見不一,對于這個問題,筆者建議繼續保留廣西師大校園在王城。雖然廣西師大曾經做出了一些對王城破壞性的建設,但是從客觀上來說,廣西師大作為學術研究機構,對于所在地王城謀求經濟利益的想法和做法少,更多的是從學術研究、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考慮。如果王城從景區開發以來完全由商人經營,因經濟利益的關系、市場的影響等,隨著時間的延續,商業味會越來越濃,文化的真實性會淡化或者變成偽文化,失去或降低其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因此,廣西師大的存在對于王城而言,應該是一大幸事。另外,廣西師大校園已經成為王城發展的一部分,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割裂兩者的聯系,否則將破壞王城歷史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繼續保留廣西師大校園在王城,順應和延續了王城的發展軌跡,充分利用廣西師大的學術研究成果作為王城旅游發展的部分內容,也是延續王城作為桂林文化教育中心的最好方式之一,而且大學校園中的學生永遠是年輕的,他們在其中的生活和學習,將會給古老的王城注入一劑永久的、新鮮的活力。在保留廣西師大校園的同時,對于廣西師大校園的發展和建設也應嚴格遵從相關文物保護的要求,嚴格禁止任何破壞行為,限制新建建筑。考慮到王城內文物的保護、空間的承載力、學生活動空間需要等多種因素,應嚴格控制廣西師大在王城校園的規模,適當壓縮師生員工的人數,建議繼續保留廣西師大的歷史、旅游等專業的部分學生在王城校區,既有利于相關專業的教學、研究,也有利于王城文物的保護和旅游發展。同時做好校園建筑內部設施設備的舒適性、安全性的管理,既讓師生生活幸福,也讓文物得到保護。在旅游開發方面,考慮到王城文物的保護、廣西師大的教學、旅游活動的需要,建議適當開發一些旅游活動項目,關鍵起到一個讓王城歷史文化延續,廣西師大的學術、教學優勢展示的作用,將教育與產業緊密結合。廣西師大是一所以師范教育為主的綜合性大學,擁有眾多明史、教育史、歷史與文化、旅游學等方面的專家和學者。⑥在校園旅游活動的開展中,可以以廣西師大學生組織旅游協會為主體,聘請相關專業老師共同參與,在節假日、寒暑假期間,組織以中小學學生為主體的,以感受王城歷史文化、體驗大學生活為主題的修學游項目,讓大學生領著孩子們在游覽中,一邊講桂林、王城的歷史,一邊講自己在這里的學習生活趣事,同時開放一些廣西師大的實驗室,例如歷史文物研究與鑒定方面的實驗室,讓大學生帶領孩子們一起根據王城文物的各種特征,通過自己動手、動腦的參與,了解一些文物鑒定的基本方法,從文物鑒定的實證,更有力地說明王城歷史的悠久與價值。讓大學生提前感受作為老師、作為導游的工作內容和成就感,讓孩子們對于大學課堂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所體驗,滿足中小學生對歷史文化、對大學校園、生活學習的好奇感。更重要的是,通過共同的參與,在王城這個古老的環境中,讓大學生、孩子們都能夠感受桂林悠久的歷史文化,培養一種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激勵他們在自己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維護和發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四)王城周邊區域的整治與旅游開發建議
1.建設思路。對于文物的保護,不僅要保護文物本體,而且要保護文物賴以生存的周邊人文與自然環境。因為文物一旦失去其存在的環境,將極大降低和削弱文物的價值和意義。作為王城文化旅游的保護性開發,不應僅局限在文物本體的保護,不應僅從一個景區的利益出發,應拓寬視野,從桂林歷史文化的保護、桂林文化旅游建設的大角度出發,既要保護、管理好王城內部環境,也要保護、建設好王城的周邊環境,以延續桂林傳統文化、發展桂林時代文化為出發點,為桂林人、為游客打造一個鮮活的文化活動空間。目前王城的周邊仍有較多建筑依墻而建,既破壞了王城的完整性,也威脅到文物的安全,特別是王城的東面和北面,城墻完全被建筑所遮擋,市民和游客從周邊路過時,完全感覺不到城墻、王城就近在咫尺。對于王城周邊環境的整治,牽涉的居民較多,需要廣大市民的理解與支持,也需要各級相關部門的不懈努力,既安置好居民的生活,又做好王城的保護和發展。在整治中,對于一些違章和危險的建筑,應給予拆除,對于一些確實無法拆除的現代建筑,應進行外立面裝飾,以符合王城的整體建筑風格。通過整治,留出一定的視線空間,讓人們在周邊行走、停留時,能看到城墻,能感受到王城的存在和氣息,通過時隱時現的城墻以及王城建筑一角的出現,改變周邊的城市空間氛圍,顯示出桂林的歷史、文化和王者的氣息。在整治周邊環境的基礎上,改善服務設施,利用政策優惠、引導等方式,調整王城周邊從業者的經營方向,吸引并鼓勵桂林傳統手工藝行業、現代的文化創意行業進駐,使傳統藝人、現代平民藝術家、普通老百姓和游客都能參與到相關的創意活動中來,給古老的王城注入傳統的、時代的各種生活元素,激活空間氛圍,形成一個歷史與現代交織的文化創意環境。2.旅游開發建議。王城周邊區域的發展與旅游開發,應根據歷史與現狀,分區、分片進行規劃和建設。王城以南及以東部分區域的正陽東西巷地段,其保護性修繕整治項目已于2013年8月1日開工,目前項目建設正在進行當中,按照項目規劃,這里原有的歷史建筑和傳統建筑風貌將得到整治或“建新如舊”,最大限度地還原老巷的歷史原貌,并恢復歷史上的謝和賡故居、岑春煊公館以及熊同和藥鋪等老字號商鋪,再現老桂林古街巷的生活場景。⑦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不斷在地下新發現一些歷史的遺跡,對于這些新的發現,應根據現場發掘的情況及時申請調整設計、施工方案,實施就地保護,通過保留這些不同時期建筑基礎的結構,讓人們看到歷史的變遷,這是王城文化積淀的最好見證和最具說服力的實證。在修繕整治項目完成以后,在旅游活動開展方面,依據東西巷及其周邊原來就是桂林民俗文化集中區域的歷史,可以引導經營者和結合邀請一些桂林民間文人、藝人和手工藝等的傳人來到這里,建立一系列的桂林特色民俗、手工藝等生產作坊和博物館,如桂林的滑石雕、竹雕工藝,桂林特色小吃桂林米粉、辣椒醬、水糍粑、馬蹄糕等,讓傳統藝人在現場展示工藝和技術,讓更多的市民和游客知曉桂林傳統文化。在現場,市民和游客除了觀賞藝人們表演和生產,還提供更多的參與學習制作的機會,通過商家提供的原料或加工的半成品,在藝人的指導下,自己動手設計和制作產品,并可將自己的勞動成果作為紀念品帶走。例如,對于桂林滑石雕的雕刻項目,游客和市民可以跟隨師傅完成從選料、構思、造型、初稿的繪制、雕刻、打磨成型的全過程,特別是在造型構思環節中,結合自己的喜好,可以創意更多的圖案、形體、色彩等內容,形成一件件具有唯一性的手工作品,既可以作為個人收藏,也可以贈送親朋好友,每當自己或親朋好友看到此作品的時候,都會勾起對桂林的美好回憶,產生舊地重游或者心馳神往的念想和沖動。在王城的東面和北面,目前城墻完全是被一排建筑所遮擋,建議適當拆除一些違章的、簡易棚戶等建筑,露出城墻的一角,在其間設置一些與桂林傳統建筑風格一致的、反映這里歷史文化和事件的景觀小品。在緊鄰居民區的王城東面,設置一些桌椅等休息設施,放置一些報紙、雜志等,作為棋牌、閱讀等居民活動的公共場所,營造一種文化氛圍,既滿足周邊居民的休閑需求,也為游客提供一個參與市民生活、與市民互動的機會,這也正是很多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最希望達到的效果,成為城市的一員,而不是一個匆匆過客,全身心地融入和感受環境,體驗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在王城的西面和西南角,目前城墻雖已完全顯露出來,但是近在咫尺的5層高樓完全籠罩了城墻,使城墻幾乎失去了王者的威嚴,這種現象在后續周邊的建設中一定要嚴格禁止。目前在城墻與高樓之間的10余米寬的空地上,幾乎沒有游人涉足,臨時作為城市中心的停車場,這不僅破壞了王城周邊的空間氛圍,更嚴重的是,由于每天大量車輛的行駛和停放,更會對城墻及基礎造成一定的破壞。應及時調整,禁止車輛在周邊的行駛和停放,把這里作為游覽的步行街,在建筑臨近城墻的一面引導從業者開設一些與旅游商品相關聯的店鋪,逐步將市民和游客吸引過來。在王城的西南角,目前是一塊約200平方米的空地,作為臨時停車場,建議盡快取消停車場,建設成城市公共文化活動場所,通過設置一些造型精美的亭廊結構等建筑,既作為景觀建筑,又提供一個遮風避雨的空間,調整、引導和吸引例如英語角、傳統文化講習、現代文化沙龍等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活動在這里舉行,不定期舉辦一些如孔子學院等民間組織、社會團體自發組織的文化互動和交流活動,讓這里逐步成為桂林民間文化交流活動中心。目前桂林極度缺乏這樣的空間,而這也是一個城市文化發展的基礎和標志,同時再次為游客了解和參與桂林文化活動提供機會。目前在王城的西南和西北角,分別保留有一小片緊鄰城墻的傳統庭院式民居,建筑格局基本完好,矮墻柴門小院,雖有點破舊,但干凈整潔,很溫馨。對于這兩片建筑群,建議一定要保留,不要再做大手筆的整治與改建。桂林小街、小巷的記憶,已經只剩下這一些只言片語了。同時作為城市建設,需要做的就是對于建筑內外部的供電供水排水等生活服務設施設備的完善,為居民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在目前已有的一些懷舊風格的咖啡吧、茶莊等特色經營店鋪的基礎上,引導一些有創意的文化青年,開設一些與漓江山水、桂林本土文化等相關的藝術、文化創意空間,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參與,帶動文化旅游與創意產業的發展。
總之,在王城及其周邊的建設與旅游開發中,在保護的基礎上,結合王城、桂林的歷史文化,引入更多的王城、桂林的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創意思維,能讓市民和游客尋找到更多的老桂林的歷史、文化、生活的氣息,并親身參與到旅游活動中,在獲得美好記憶和身心提升的同時,建立一種與王城的深厚情感,自覺地在實踐行動中保護文物,并成為王城、桂林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的一員,提升桂林城市的文化氛圍,促進桂林文化旅游的發展。
作者:秦春林 單位:廣西旅游科學研究所
- 上一篇:水閘施工工藝質量控制論文
- 下一篇:文化旅游對當地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