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發展策略

時間:2022-07-20 02:34:14

導語:桂林旅游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桂林旅游發展策略

本文通過對大圩鎮鄉村旅游資源的分析,旨在探討出明確的、可行性強的、適合大圩鎮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引導大圩鎮鄉村旅游業朝著正確的發展思路發展。研究鄉村旅游企業化經營及發展策略,有助于對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得出真正適合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的模式,創新鄉村旅游業發展思路,豐富有關鄉村旅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使大圩鎮鄉村旅游業得到健康快速發展,從根本上解決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瓶頸,進而促使桂林國家旅游綜合實驗區改革獲得成功。

一、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們通過對大圩鎮鄉村旅游資源實地調查,收集到了大圩鎮鄉村旅游景點豐富數據,并對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狀況、存在的問題、開發條件等有了深刻了解。

(一)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概況

大圩鎮鄉村旅游業是在2000年才逐漸發展起來的。目前,每年前往大圩鎮旅游人數約有200萬人,而這200萬人中每人在大圩鎮旅游消費約為80元,如此,大圩鎮全年旅游收入約為16000萬元,占全鎮國內生產總值31.9%。由此可看出,鄉村旅游業已逐步成長為大圩鎮的支柱產業。大圩鎮政府近年來不斷招商引資,在古鎮保護開發建設和村村通公路建設中,分別招標1000萬元和210萬元,改善了景點質量和基礎設施狀況。目前,大圩鎮鄉村旅游景點有:大圩古鎮景觀、大圩古東瀑布景區、毛洲島生態園、大圩草莓農莊、大圩瑞金鴕鳥生態園、大圩提子生態園、天目湖景區、桂林東部鳳凰城等等。

(二)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優勢

在深入了解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概況和存在的問題之后,我們總結出發展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的區位優勢:

1.經驗優勢由于大圩地處旅游產業發達的桂林市近郊,知識溢出效應明顯。大圩鎮內即有大量曾經在桂林市工作的熟練旅游從業者,這些從業者擁有旅游經營和管理的大量經驗。另外,大圩鎮從2000年即已開始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在經營過程中,他們逐漸形成了適合本地實際情況的經營理念和獨特的運營經驗。巧借旅游"黃金道"-漓江,巧做假日經濟。大圩鎮鄉村旅游景點經營者們不斷用漓江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做起了文章。他們以漓江為由,借游覽漓江為名來招攬游客,這使許多游客都參與到"游漓江,摘草莓"、"暢游毛洲島"等活動行列中來,增加了大圩鎮旅游景點的經營效益。此外,大圩鎮有些鄉村旅游景點還利用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等節假日機會,向高校的師生們進行宣傳、優惠等活動,受到了廣大學生游客的青睞和好評。巧打季節牌、巧托桂林名城。大圩鎮鄉村旅游景點經營者們在不同季節對景點的服務實行不同價格優惠,以此吸引新老顧客光顧。比如,在草莓新上市時,農民們抓住消費者追求新鮮、新奇的消費心理,對草莓實行價高價格,而在草莓接近尾期的時候,對草莓實行較低價格,對多次購買的顧客實行7-8折的優惠。同時,借桂林的美譽度和知名度進行宣傳,把大圩草莓宣傳為"桂林土特產",營造"來桂林旅游,摘草莓、吃草莓是必須的!"效應,直接把大圩鎮特色農產品與桂林掛鉤,從而增加前往大圩旅游的游客量。

2.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業,大圩鎮有其獨特資源優勢。首先,大圩鎮是歷史文化古鎮,具有濃郁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大圩古鎮上的萬壽橋、寺廟、古村落景觀等都極具人文觀賞價值。其次,大圩鎮自然資源豐富,風景秀麗。大圩鎮境內山林密集,奇峰異石聳立,桂林漓江流經此地,河水清澈見底,山清水秀,氣候溫和,受人為破壞和工業污染少,適宜居住和旅游。大圩古東瀑布景觀就是大圩鎮獨特旅游資源的典型代表。第三,大圩鎮農業資源較為集中,鄉村旅游資源各具特色。大圩鎮境內農業資源分布比較合理,比如在大圩鎮生產街和毛洲島農民主要種植草莓,秦岸、大埠等村委主要以種植提子和葡萄,這樣既形成產業特色,又方便游客旅游觀光。第四,大圩鎮交通較方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大圩鎮距離桂林市區約有19公里,路程較短,符合現代城市居民自駕車游旅游消費方式,且近年來,大圩政府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重修了大圩鎮境內的鄉鎮公路,規范了鄉村旅游業經營環境。

(三)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桂林市大圩鎮鄉村旅游業雖然有了迅速發展,但這些鄉村旅游景點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因此,必須正確加以認識、分析:

1.大圩鎮鄉村旅游景點數量少、規模小且分散雖然大圩鎮是文化古鎮,歷史悠久,但是大圩鎮鄉村旅游業卻是新興事物,自從2000年才逐漸發展起來的。由于起步晚,大圩鎮鄉村旅游業仍處在起步階段,因此,大圩鎮鄉村旅游景點數量較之其他鄉鎮較少。其次,大圩鎮早年經濟發展緩慢,產業結構不平衡,政府和經營者們旅游業投資資金匱乏,融資渠道不暢,造成旅游業收入占全鎮生產總值較小。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此外,大圩鎮自然地理因素是造成其鄉村旅游業分散的主要原因。大圩鎮現有鄉村旅游景點都是根據當地自然資源狀況而建立的,自然資源的分散程度影響了這些鄉村旅游景點的集中程度。數量少、規模小且分散的問題將會制約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妨礙對其整體優化管理,難以形成產業優勢和規模效應。

2.大圩鎮鄉村旅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鄉村旅游目的地應向游客提供用以滿足其旅游活動所需要的全部服務,包括沿線提供交通、住宿、餐飲、觀光、娛樂等各種設施和服務,而大圩鎮鄉村旅游業在這方面還存在明顯不足。比如,通往大圩古東瀑布、金瑞鴕鳥生態園的道路較狹窄彎曲,交通不便利;草莓農莊和金瑞鴕鳥生態園的停車位、客房數量較少,供游客觀光、娛樂的休閑項目較缺乏等等。大圩鎮鄉村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大圩鎮旅游景點的分散使其形成不了規模經濟,為單個景點修建成本過大;第二,大圩鎮政府財力有限,無力承擔如此龐大的基礎建設投資;第三,景點經營者們的"搭便車"現象嚴重,導致單個經營者對基礎設施投資動力不足。

3.大圩鎮鄉村旅游宣傳促銷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大圩鎮鄉村旅游經營者們對景點促銷資金不足,力度不夠,宣傳的總體形象不明確,各種宣傳口號未能突出激發旅游者來大圩鎮旅游的理念和著力點,也未能塑造一個鮮明、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目前,大圩鎮鄉村旅游景點經營者們(如大圩草莓農莊、金瑞鴕鳥生態園)大都是在公路旁設置廣告牌,寫明景點名字和地點,這種宣傳方式雖然簡單,成本較低,但這樣的宣傳方式不易引起廣大游客注意,達不到宣傳效果,不利于提升鄉村旅游景點形象和知名度。如果把鄉村旅游服務看作一件產品,那它就必須做好宣傳促銷工作,不做宣傳或者宣傳不到位,不抓市場,那么盤活鄉村旅游業就會是一句空話。

4.大圩鎮鄉村旅游人才缺乏,經營管理水平低目前,大圩鎮鄉村旅游景點職工大都為當地附近農民,他們沒有經過專業旅游從業培訓,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旅游業隊伍經驗不足,整個旅游服務體系存在經營管理不善、服務質量不到位等問題,不能適應鄉村旅游業大發展的需要。鄉村旅游景點經營者們需要在餐飲、觀光、娛樂、住宿、衛生等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這些優質服務無一例外需要大量熟練雇員才能完成。只有不斷提高員工服務技能、培養員工科學合理的服務理念,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圩鎮鄉村旅游景點經營者們應該從自身做起,逐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加快人才引進和人員培養,滿足鄉村旅游業發展需要。

二、對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合理化建議

(一)加大大圩鎮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精品古鎮,振興古鎮旅游業。

1、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對基礎設施比如道路,停車場等進行修改建設。招商引資,合理興建酒店旅館等供游客旅游住宿的地方。大圩鎮政府與當地鄉村旅游景點經營者們應開展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完善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2、結合鎮情和進入桂林城市體系的要求,大圩鎮把城鎮功能定位為旅游商貿型城鎮,確定將其建設成為桂林市東郊"衛星城"和"后花園"的發展目標。鎮黨委邀請大專院校和規劃設計機構的專家對古鎮古街進行規劃布局。同時,借鑒云南麗江、湖南鳳凰等地的典型經驗做法,通過市場運作,引進外資,進行合理開發,促使古鎮原有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實現古鎮保護和經營效益的"雙贏"。

(二)加大大圩鎮鄉村旅游宣傳促銷力度,打造精品旅游線,提升大圩知名度。

大圩鎮應組織全鎮景點景區負責人到桂林蘆笛巖、陽朔漓江等旅游區學習考察,提高打造旅游品牌的能力;邀請桂林市有關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到該鎮旅游景點進行考察,征求旅游線路合理布局的意見和建議。按照規劃新建成的袁家漓水人家壯寨風情游景區、古鎮風貌藝術博物館,日均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正在建設的集娛樂、休閑、購物多功能于一體的古東金山游樂園等項目,將會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同時,傾力包裝的國家4A級古東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毛洲島、古鎮古街、雄村古圩、秦岸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帶、草莓島等眾多旅游景區景點,景點景區品位和知名度明顯提升,獨具魅力的"桂林-大圩-漓江-陽朔-桂林"大旅游環線初步形成,生態文化旅游名鎮的整體功能大幅度提升。

(三)打造精品農家樂,開發旅游新景點。

大圩鎮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傾力打造農家樂,發展旅游觀光型農業"十二五"期間,大圩鎮進一步整合新農村旅游資源,全力打造三條旅游帶,構筑大圩旅游業發展新優勢。用最短的時間打造"古東瀑布-天目湖-秦岸提子基地-漓水人家-大圩草莓基地"生態觀光農業旅游帶,成為桂林東線旅游核心區;依托千年歷史文化古鎮,把古鎮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打造獨具特色的"大圩古鎮-毛洲島-鯉魚島-磨盤山"新型旅游帶。充分利用流經李家、朱家、廖家的"牛河"和流經熊村、上橋、高橋的"馬河",精心打造李家、朱家、熊村、上橋、高橋徒步漂流、自行車觀光等休閑旅游帶,并著力打造熊村、上橋、高橋一帶油菜花攝影基地。

桂林市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特色性很強,正確認識本地區鄉村旅游業及根據當地特色提出適當的發展模式是發展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的關鍵問題。良好發展模式的探索及實施,對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對大圩鎮境內鄉村旅游資源調研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便更好地引領大圩鎮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生態旅游發展戰略

海南省的旅游資源在中國豐富的旅游資源中具有其獨特性,旅游業已成為海南的支柱產業。但在旅游業繁榮的同時,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對旅游資源的過度開發,對旅游區及旅游景點的粗放式管理,旅游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某些旅游者的不良行為等都損害了海南旅游業賴以生存的環境質量,威脅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筆者探討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著重研究海南省生態旅游發展的前景和相應對策。

1生態旅游的概念

生態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識為取向,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確保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公眾教育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的旅游活動,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游[1]。

2海南省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海南島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季風海洋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長夏無冬,再加上與大陸隔斷,熱帶資源物種破壞極少,極為豐富,保存完好,被稱為中國熱帶資源的寶庫[1]。1999年,海南省率先在全國提出建設生態省,并通過了《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秉承“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同步”的理念,找出生態環境保護與旅游開發的結合點,將生態環境作為資源來管理經營,積極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以保證資源的永續利用。“生態”成為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詞,先后建設了一批以生態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弘揚生態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旅游區,開辟了一系列生態旅游線路,有以生態旅游、熱帶雨林探奇和河湖旅游為主要內容的“綠色神奇之旅”,有以各類溫泉為內容的“風情溫泉之旅”,有突出高爾夫休閑的“瀟灑高爾夫之旅”,有康體保健為內容的“SPA度假”、“中醫理療按摩”,還有體現黎苗族風情的“民族文化之旅”等等,海南旅游業連續多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生態旅游產業已成為海南省生態產業最耀眼的一張綠色名片和海南的特色經濟。

3海南省生態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海南建省辦特區這20多年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劇,人口的增加,以及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和缺乏環保意識的不合理開發,資源和環境遭遇空前的挑戰和壓力,生態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毀壞沿海防護林、紅樹林,破壞植被,珊瑚礁等現象屢禁不止。受市場誘導,大量旅游企業,房地產開發商盲目搶占海灘開發旅游酒店,樓盤,景點等行為損害了沿海的自然資源,顛覆了當地人傳統的生活、勞作方式。

3.1生態旅游內涵失真生態旅游經營方式、開發模式、開發思路的盲目化、追風化,不少項目的開發事與愿違,投入巨資卻對原有自然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破壞。例如,近岸海域珊瑚礁仍然不同程度的遭受破壞。由于養殖業的發展和不規范管理以及沿岸無序采礦,已導致大面積的海防林和紅樹林遭受破壞。陸源污染物的不達標排放,使得近海海域水質下降;還有掠奪式的漁業捕撈。所有這些現象的普遍存在,將進一步減少海洋生物多樣性,加劇海岸侵蝕、減弱海防生態屏障。

3.2生態旅游社區參與程度低生態旅游由于其尊重自然與文化的異質性,強調保護生態環境與謀富當地社區居民,被認為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之一。而謀富當地社區居民的重要途徑就是要求社區參與生態旅游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社區的自主性與參與性,有助于確保當地居民的合理權益,有助于傳統生活方式受到尊重,能使當地保護事業得到有力的支持,并使游客獲得最大滿足,從而使生態旅游業健康持續發展。海南生態旅游景區周邊居民的自治程度高低和所獲得的收益并不能成正比,甚至有的居民以冷談或敵對的態度對待生態旅游的開發,原因在于多數居民認為政府受益,居民受苦。

3.3生態旅游從業者專業性不強旅游行業具有“低壁壘”的特點,人力資源具有需求量大、季節性強的特點,造成旅游行業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專業性不強。海南省生態旅游從業者大部分來自其它行業,直接影響旅游規劃的合理性和管理的有序性。

4發展對策

4.1準確定位生態旅游海南的生態環境是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寶藏,但科學地將其開發轉化為生態旅游產品更為重要。海南的生態旅游應定位于綠色生態、藍色海岸、紅色遺址、特色民族,悠閑生活于一體的人文型生態旅游產品。

4.2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對外宣傳和接待過程中應提高游客對海南生態旅游的認知和生態保護的意識,形成每一個在海南生活的人都能參與到愛護海南生態資源,保護海南生態環境的行動中來。

4.3提升社區參與程度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游發展,有助于激發生態旅游社區居民自發性,應貫穿生態旅游發展的過程,滲透到各個層面,通過參與而享受到生態旅游帶來的經濟、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利益。社區居民可以參與旅游發展規劃決策,參與旅游發展帶來的利益分配,參與有關旅游知識的教育培訓。具體而言,可以盡量安排熟悉當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導游;盡量選用當地人經營的旅館,并向旅游者建議購買不影響當地自然環境的土特產品;安排與當地人一起參加民族節事活動、制作手工藝品、捕魚等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活動。建設生態旅游景區的同時,積極參與社區項目和周邊村鎮當地的發展,用自身發展帶動周邊環境的改善、周邊經濟的提高。以招工、培訓、資助、慰問等多種形式幫助周邊社區,建立起共同發展的穩定的、和諧的社區關系。而發展起來的周邊社區也為景區提供了一個安全、穩定的發展大環境,促進景區的進一步發展。

4.4優化從業人才結構面對海南生態旅游新的發展態勢,海南現有的旅游人力資源無論從專業素質還是資源規模上,都已跟不上日新月異的海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步伐,人力資源已成為制約海南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因素之一,制定海南生態旅游人力資源規劃,提升專業素質,顯得十分迫切。

4.5大力挖掘本土文化海南鄉土文化,十分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是海南的一筆寶貴財富,應抓住島嶼文化,特區文化和生態文化等多種多樣豐富的文化元素,給生態旅游注入生氣和活力。而目前有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正面臨著消失、消亡的危險。在生態旅游進程中,不僅要保護好環境,更要加大挖掘、搶救、保護好原生態文化,并盡可能地加以提高和利用。

4.6著重吸引高端游客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決定了海南生態旅游資源定位在高端旅游產品,生態旅游更要考慮環境的承載力,對游客總量應有限制。景點應加以包裝,推銷到境內外客源地,吸引國內外高端游客,提高收益的同時可以帶動外匯收入,提升國際知名度。這樣,旅游環境容量得到控制,環境承載力得以緩解,還可以緩解現在海南旅游市場不正當的旅游競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