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及體育金融如何實現跨界融合
時間:2022-11-01 09:31:40
導語:體育賽事及體育金融如何實現跨界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保持著較為強勁的勢頭,雖然我國體育產業起步點低,但受到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推動而迅速崛起。2019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已增長至2.94萬億元,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7%。在體育總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體育受人民群眾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比以往更加愿意去了解和參與到體育中來,央視以及各大媒體直播、錄播、重播體育賽事的累計收視率不斷創新高。同時,體育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2020年我國約有18萬塊足球場(包括十一人制、七人制、五人制和沙灘足球場地),校園足球場占八成,而預計這一數量在2021年將達到27萬塊。體育產業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例如融資難、融資渠道單一、資金和設施利用效率低以及球員保障體系缺失等問題也迅速暴露出來。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強力助推和資本的不斷參與。近年來,我國明確提出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戰略目標,為建設體育強國不斷努力。而在體育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傳統的金融機構也在不斷探索新業態的創新,推動業務范圍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金融產業是經濟的重要命脈,對各產業發展提供新的活力并創造了非常重要的價值,而各產業與金融的緊密融合可以增強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提高其化解各個發展階段中諸多矛盾的實力。借鑒歐美發達體育國家中體育產業與金融融合的成功案例,我們更加相信兩者的跨界融合將使得體育產業在資金利用、資源整合和資產增值等方面產生良性的催化作用。
體育金融的含義及融合發展的渠道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各類產業也在經歷從快速構建到快速成長的過程。而金融與產業的融合,不僅會幫助產業提高其增長速度、推動其產業發展的高度,同時更加促進了產業資金的周轉和調動的效率。體育金融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個金融與體育深度融合的行業,是指以各類大型體育賽事內容為主要載體,以搞好各類大型體育賽事而進行資金的籌措,拓寬主辦方的融資途徑,通過發行面向社會大眾的債券、基金、彩票等方式,以吸收社會資金和行業外投資的體育性質的金融行業。體育產業具有空間依存度大、消費層次要求高、產品附加值高、帶動作用性強等特點。而金融與體育產業的深度融合不僅是發展趨勢推動形成的,更是推進我國體育強國建設的核心動力。體育金融的主要渠道包括:第一,銀行信貸對融資主體進行融資。以銀行信貸為主的融資方式使得融資雙方能夠實現利益和風險的平衡,同時定價市場化等優勢也得以發揮。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以銀行信貸為主的融資比例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銀行信貸融資的加入使得體育產業的發展起步點提高,不論是個人發展還是企業發展,讓每一個體育產業創業者擁有更高的起點和更多的資源,初步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金融機構可結合體育產業的特點,開發不同期限、還款方式的貸款進行投放。第二,證券市場融資。通過證券市場平臺,在標的公司出現虧損的情況下向其他財務盈余單位或是具有發展潛力的單位發售有價證券。通過融資籌得資金,實現持續運營,讓企業發展多一份彈性,多一份保障,而盈余單位也能從中獲利。在這種良性循環下,產業發展更加持久,也可以更好地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第三,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是將資金投入存在較大的風險但具有巨大成長潛力的新興領域或直接投入未上市的公司,一旦被投標的發展符合預期或者成功上市,投資成功避開風險,其資金投入將會獲得高資本收益的回報。體育產業也可以通過風險投資將產業的資金合理利用,加快產業發展。第四,發行體育彩票。在我國,由體育行政部門依法設立體育彩票發行機構,分別負責全國的體育彩票發行和組織銷售工作。中國體育彩票收益金由各級體育彩票管理機構的財務部門設立專項賬號統一管理,專項用于發展體育事業。發行體育彩票的目的是加快產業發展,帶動體育產業的經濟領先,使體育彩票的公平、公正、公開三大原則更加突出。而體育彩票的種類也較為多樣,發行體育彩票讓全民參與,一方面能讓賽事更加受到關注,加強觀眾與參賽者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將發行體育彩票籌得的資金用于舉辦各大賽事,加快產業發展和促進全民參與,全面落實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第五,體育基金。體育產業發展的同時,可通過相關體育產業的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設立關于體育特定用途的基金。通過對體育基金的管理,在基金機構的籌集和運作下,籌得更多的發展資源和力量,為體育產業提供后備資源支持,用于公益賽事的創辦順利進行,并使得體育產業的推廣和普及等多方面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
歐美體育金融的成功經驗
作為全球體育產業最發達的地區,歐美在體育金融產業方面無論是在規模還是涵蓋的完整度上都占據了全球領先地位。從前端的債務融資結構設計,到中端的專業投資及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融資,再到后端的保險設計,都是非常完善的。例如美國的職業橄欖球大聯盟(NFL)、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BL)、北美職業冰球聯賽(NHL)、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幾大聯賽以及美國納斯卡車賽(NASCAR)每年的金融產業鏈都是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規模。這當中從球員轉會的財務服務到球隊的工資信貸結構貸款,從球隊場館的建設融資到場館的賽事直播版權和商業冠名開發,從球員的經紀委托到球員的健康保險保障計劃,都涵蓋了核心賽事商業開發的關鍵板塊,并不斷地為服務賽事而創造核心價值。而歐洲足球在過去三四十年的發展中,主流足球聯賽的競技水平不斷提高,球隊的收入也在不斷攀升,但諸如球員的轉會費、薪資以及場館修繕費用也都在水漲船高,成本的不斷上升為球隊的經營帶來較大的壓力,因此債務融資業務便蓬勃發展了起來。歐洲很多的私人銀行及投資人會主動幫助球隊進行產品的結構設計,利用球隊未來的門票收入、轉播收入、贊助收入和球員交易收入作為抵押品來換取當前的現金流用于球隊的經營。我們耳熟能詳的歐洲球隊,包括皇馬、巴薩、曼聯、曼城、利物浦、巴黎圣日耳曼等歐洲豪門,均不同程度地涉及類似的金融業務,從而幫助球隊長時間地屹立于世界豪門俱樂部當中。
體育金融的發展趨勢
體育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如場地的建設、人才的培養、體育器材的更新、體育賽事的舉辦等,這些都是組成體育產業必不可少的因素。幸運的是,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并逐漸培養了一個巨大的體育需求市場。通過“體育+金融”的深度融合,為體育產業提供大量資金渠道來源和財富收益的同時,也為金融產業開拓了潛力巨大、成長性強、需求持續上漲的市場,并拓展了大量關于體育產業的新業務。例如舉辦一屆奧運會體育賽事,通過金融手段籌得資金,既拓展了融資業務,將賽事的資金缺口彌補,從而使得奧運會得以順利舉辦;同時,奧運會體育賽事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也將推動市場的發展,拉動該區域經濟的增長,并為以后體育金融發展奠定基礎。而通過對早期舉辦奧運會經歷的研究發現,體育與金融早已在各屆奧運會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1900年的巴黎、1904年的圣路易、1908年的倫敦連續三屆奧運會的開支都來自同時召開的世界博覽會;1984年薩拉熱窩冬季奧運會組委會簽署了400多項國內外的商業性合同來保障奧運會順利舉辦;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獲取收益高達數億美元。而通過贊助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可口可樂公司一個季度就獲利數億美元。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轉播了相關的賽事,其播放量高達85億次,商業廣告從中獲得巨大的收益,贊助費用也創歷史新高。現如今,利用體育金融相結合的方式已成為眾多賽事的創辦模式和各大比賽城市帶動經濟發展的不二之選。國內近幾年的金融機構處于高速發展建設階段,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將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等多項技術應用于金融場景,并進行不斷的探索。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化數據整理、快速響應和精準反饋,加快了市場化改革。“體育+金融”的融合模式,將會把我國體育市場獨特的優勢持續放大。第一,“體育+金融”的融合模式加快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參與體育事業建設的過程,使得體育產業帶動經濟迅速增長,實現體育強國的偉業。第二,“體育+金融”的融合模式通過不斷釋放政策紅利,產業發展環境得以不斷優化,產業發展將會進入良性循環。第三,體育產業的發展內在動力核心在于體育賽事的開發,而通過利用金融反哺體育賽事開發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優質的體育IP(知識產權)可持續地健康發展,還可以帶動其他體育上下游產業共同受益,從而起到帶頭兵的作用,實現產業綠色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雙贏局面。
我國未來體育金融發展應如何借鑒體育金融國際化
我國體育金融產業的發展正處于初期建設階段,現階段正需要大量的嘗試和實踐。參考一些發達國家體育金融產業的現狀,我國與它們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但同時也是我國學習和借鑒的機會。總體而言,我國體育金融產業目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我國的體育金融產業在市場規模、市場開發、技術開發和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都有明顯的差距。而正是由于我國體育金融的產業結構布局正在構建,缺乏吸引和培養人才的系統基礎,所以體育產業的潛能沒有充分發揮,二者融合的質量不高且效果未發揮出來。因此,我國體育金融走向國際化的步伐還沒有邁出。參考國際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其體制限制性在目前的市場上已漸漸不復存在,隨時展也使得二者業務融合日漸加深。在現代科技與網絡技術日益進步的大背景下,工業發達或新興工業化的國家日趨走向國際化的體育金融市場,且正通過國際化來帶動國內體育金融產業的發展。體育金融國際化戰略可分為兩部分:走進來和走出去。走進來可依托籃協、足協等的強大外援,并基于機構或運動員的實力和IP內容等積累,以明星效應促進體育金融衍生品的發展。例如,由華裔球星林書豪以及中國籃球名宿李群聯合創辦的豪群天下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林書豪-李群籃球聯盟”)獲得了由中國銀行提供的1000萬元人民幣債權融資,為其在中國的體育融資保駕護航。走出去,如助力國際體育賽事的推廣和舉辦,攜手支付產業推動主辦城市的數字支付發展及經濟發展,提供融資、保險、匯率結算等優惠服務,并打造穩定、生命周期長、有獨特辨識度、有文化屬性的體育賽事IP,形成網聚效應和口碑效應,進而轉化為商業價值。金融工具與體育商品創新化金融工具與體育商品創新化是一些國家在“體育+金融”深度融合及應用場景內容發展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經濟發展下,二者的不斷創新是在未來適應國內外市場發展的客觀要求。相比于之前來看,國外的金融市場單從傳統金融業務的狀態來看已大有改觀。國外推動的金融工具的創新,如大額定期可轉讓存單、浮動利率債券、無息債券、無面值股票等,從這些例子不難發現,金融工具與商品的創新也使得金融經營方式發生重大變化,而體育產業商品與金融工具的創新正是國內所缺乏的。國務院在2018年發文鼓勵金融機構研發體育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可通過商業銀行和體育產業的合作,創新相關信貸模式和信貸產品,例如廣東省體育局聯手廣東中行,針對體育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亦可充分開發靈活的資金來源。金融工具與商品的創新化,可加快國內外體育金融市場貨幣資金的融集和流通,在更大的范圍內積累儲蓄,更高效率地引導投資,按照體育金融場景應用內容供求規律和價值規律配置資金資源,從而優化資金的流動,提高體育產業化速度,增加資源利用率,以更好地解決我國體育市場面臨的多種問題,如體育資產交易困難、體育企業融資難、體育保險發展滯后、可用金融工具有限等。體育金融的制度完善在“體育+金融”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我國在相關政策制定和配套制度上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目前,我國正針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為我國體育產業的長期發展、政策的建設打好基礎,相關部門陸續出臺各類政策文件,針對如何促進體育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重點內容和資金來源等多項問題進行明確說明,例如2016年的《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7年的《全民健身指南》以及2018年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比較國內外金融法律制度,發達國家非常注重適時頒布和修訂有關法律法規對金融業加以規范,對新業務、新工具進行認證。體育金融必定需要更為完善的管制,體育與金融二者之間的政策扶持、政策執行和行業管制必定需要經歷長時間的觀察與探究,而對于以后的發展策略要注重完善體育金融的管制,加強體育與金融二者之間的資源配置功能,促進體育金融資源流動速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體育金融多方面的服務質量。具體而言,在與當前金融監管體系不沖突的情況下,篩選可借鑒的世界體育經濟發展特點,創新推動體育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為體育金融相關的融資提供相對優惠的政策環境(如利率設定、靈活性、類型認定等),體育企業可以依靠體育版權、經營權、辦賽權等作為抵押來獲取小量貸款,破解臨時性的融資難題。借鑒國際有益經驗,建立健全體育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
作者:陶冶
- 上一篇:體育賽事節目著作權法保護研究
- 下一篇:群眾體育賽事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