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公共氣象服務的應用

時間:2022-05-17 08:26:30

導語:微博在公共氣象服務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博在公共氣象服務的應用

[摘要]社會經濟在不斷地發展,人們對氣象信息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使用新的氣象信息傳播手段已經成為氣象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微博作為新興的傳播信息模式得到了人們的認可,該種傳播方式主要受到年輕人的認可,其優點是時效性強、互動性強、傳播快速等,因此得到氣象部門的關注。主要闡述微博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具體應用,對其進行分析的同時提出一些意見建議。

[關鍵詞]微博;氣象服務;傳播

一、微博的特性及微博氣象服務的發展現狀

(一)微博的特性。微博是現代社交服務的一種方式,同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出現,微博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選擇的社交工具。其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且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微博的主要特征有:微博能夠提供信息和交流的平臺,只要是微博的用戶,在任何的時間都能進行新信息的。微博是對傳統博客的繼承和發展,既保留了傳統博客的開放性、交互性,同時較短的篇幅大大提高了信息效率。此外,微博還可以對信息進行一鍵轉發。微博的互動性比較強,人們在進行討論之后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并留言、點贊。微博還能夠實現圖文同時。微博的這些特點吸引了許多人對其關注,因此,通過微博的形式實現對氣象信息的傳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實現傳播速度的提升,而且能夠為人們提供更豐富及時的氣象信息。(二)微博氣象服務的發展現狀。現階段,通過微博進行氣象信息的傳播已經很普遍,同時隨著該平臺的不斷完善,其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微博進行氣象信息的傳播具有一定的優勢,能為公眾增加更加及時廣泛的氣象信息傳播渠道,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和短時強天氣預報信息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借力微博這類新媒體,實現信息傳播、交換和互動。人們關注微博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對氣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現階段,隨著傳媒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微博進行氣象信息的傳播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另外,通過微博進行氣象信息的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即信息質量有待提升,信息內容形式相對單一,互動性和科普性不強等,仍需要氣象服務部門的努力。

二、微博在氣象服務中的應用

(一)及時天氣信息。及時性是氣象信息的關鍵,運用好微博平臺能夠幫助氣象部門實現對氣象信息的及時。通過微博進行氣象信息的比通過電視和廣播等傳統媒體的途徑更加便利和快捷。使用簡短的幾行文字對氣象信息進行編輯,使用生動的語言給人們的出行提供提示,方便人們增減衣物,并做好應對天氣變化的各項準備。同時微博還能實現及時對災害天氣進行預報預警,為減災工作贏得了時間。現階段,使用微博的人逐年增多,通過微博能夠進行信息的交流,讓更多的人通過微博了解氣象信息。另外,微博的轉發功能也擴大了氣象服務信息覆蓋面。(二)氣象信息公開化,滿足公眾知情權,最大限度發揮新媒體的傳播力。人們的生活直接受到天氣的影響,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通過媒體的手段實現對天氣變化的了解將更加普遍,使用微博進行氣象信息的能夠滿足當前人們的需求。短時強天氣預報和各類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夠實時到微博上,并附帶相應的災害防御提醒,有效地在第一時間減少人為的錯誤和延誤。通過微博的形式人們能夠及時了解天氣的同時實現和氣象部門之間的互動。氣象部門應該依據群眾的需求做出及時的調整,同時,在滿足公眾知情權的情況下,還要積極與粉絲互動。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影響期間,“福州氣象”在新浪微博開設權威話題討論區,以微話題的形式高頻次、全方位地及時準確的臺風資訊,提高公眾參與話題討論熱情,主動幫助傳播臺風預警信息。2016年“尼伯特”臺風影響期間,福州氣象在新浪微博開設“尼伯特最新信息”微話題,逐時更新臺風最新動態和可能產生的風雨影響,為公眾答疑解惑,主持話題三天時間內,話題閱讀量超過1300萬人次,一度進入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有效地提高了臺風預警信息的傳播力度。(三)多樣化氣象信息內容,方便人們生活。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對生活質量和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微博的方式人們不僅需要獲得氣象服務相關信息,同時還需要得到生活服務信息。“福州氣象”官方微博自開通以來逐步豐富信息內容。除了常規氣象信息,包括福州市區天氣預報、福州全市及沿岸海域天氣預報、天氣實況信息、氣象生活指數之外,還定期和不定期二十四節氣、氣候概述、天氣趨勢分析、氣象災害預警;針對不同的天氣過程相應的氣象科普知識和災害防御知識,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在微博平臺中這些信息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民眾更容易接受。微博信息平臺還能夠實現對重大氣象災害的追蹤,同時做出準確的報道,提高了公眾防災意識,增強了公眾防災能力。(四)開設滿意度調查,了解民眾需求,有效交流溝通。將天氣情況于微博中顯示,開設相關平臺不僅改變了傳統天氣為人們服務的形式,也增加了人們與氣象服務部門的溝通與交流。與傳統氣象服務比較,這種創新形式的最佳優勢便是互動性,確保人們與服務部門充分溝通并交流,氣象服務部門通過微博進行信息的時,需要重視人們對氣象信息的態度,要讓人們感覺到服務的貼心,虛心接受粉絲的意見和建議,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滿意度的調查,人們對于服務過程中出現的任何不滿意之處或有任何疑問、建議等都可以通過平臺留言,或直接對話于服務部門。使得氣象服務部門能夠及時了解群眾反饋意見,并及時解答公眾疑慮,廣泛采集相關意見以達到提升服務職能的目的。與傳統的氣象服務方式相比,微博創新型氣象服務模式是雙向的,是公眾所能接受的形式。(五)宣傳氣象科普知識。科普知識在宣傳過程中常常受到時間、地點等條件的限制,在傳播過程中經常受到阻礙。加之科普知識的嚴肅性時常無法提起人們對其的興趣,自然也無法做到傳播給所有人。然而隨著網絡的發展,以互聯網形式傳播各種信息與知識成為當今時展的重要手段。尤其能夠通過網絡制作各種相關視頻、圖像以豐富知識的內容,更加提起人們對氣象科普知識的興趣。因此,氣象知識完全可以通過微博進行宣傳,尤其當今年輕人對手機的癡迷程度較深,通過微博的形式反倒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以互聯網形式傳播氣象信息也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將氣象微博應用于氣象服務中,能夠為市民提供固定的學習氣象知識的平臺,還可以很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氣象知識,增加了科普傳播的隨意性與日常性。

三、微博在氣象服務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一)信息質量有待提升。微博在氣象服務中的應用,使得其余各種形式的天氣服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民眾也會越來越接受這種新形式的天氣預報傳播方式,這同樣給氣象服務部門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與挑戰。尤其在信息質量方面,除了快速、及時、準確以外,還應注重其內容表達的人文價值、服務內涵,內容與實際情況是否會出現偏差等。微博雖然便利,但信息在時要秉持嚴謹的心態。因此,氣象服務部門應著重提升信息質量,避免大眾對其印象大打折扣。(二)信息內容形式相對單一。官方氣象微博所發送的內容是否過于單一,民眾對此問題的看法褒貶不一。有些民眾認為各司其職,氣象微博就應傳播天氣情況,內容過于冗雜反而會導致群眾對信息內容產生誤解。然而有些民眾則認為天氣情況僅是其內容中的一部分,氣象服務部門應更加貼心,針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群體需求,做出個性化、精準化的服務。但總體來講,氣象服務部門應將二者綜合,既不乏嚴肅性也不失親民感。

四、微博在氣象服務應用中的展望

(一)明確微博在氣象服務中的戰略地位。明確戰略地位才能制定相關計劃,才能在微博應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將微博應用于氣象服務中是一種新型發展模式,智慧化的氣象服務必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因此在發展過程中要制定完善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優勢,逐步搭建新媒體一體化氣象信息傳播網。(二)提升微博氣象服務的影響力。當前新一代年輕人對娛樂新聞關注力度較大,對微博氣象服務功能了解甚微。另外,老一輩人對智能科技的理解能力較弱,更談不上微博的使用。因此氣象服務部門應加大提升微博在氣象服務中的影響力度,以新一代青少年為主體,廣泛宣傳氣象微博的模式,提升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宣傳能力以及影響能力。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氣象服務的另一種應用方式。與此同時,提升微博信息的準確性,豐富其內容,以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氣象微博,信任氣象微博。中國數十億網民,關注氣象微博的人數占比較小,在此道路上氣象服務部門則是任重而道遠。(三)研究氣象微博的新模式。傳統氣象服務模式已進入低谷期,公共氣象服務的覆蓋面很難進一步提升,比如使用傳統短信形式接收天氣信息的用戶逐年減少,電視媒體《天氣預報》節目收視率逐漸下滑,新型氣象服務模式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隨之而來的微博形式、微信形式等新媒體互聯網天氣服務模式備受好評。因此,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氣象微博應根據人們當前生活所需以及市場需求研發出新型氣象微博發展模式,開發相關系統平臺。將“預報+策劃+編寫+”各業務平臺有機融合,建立各類歷史數據云搜索平臺,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氣象信息時效性,并實現信息共享、自動編輯、個性化推送,充分利用預報技術支撐,讓氣象服務產品更加貼近大眾需求。同事注重人才建設,培養氣象專業知識與公共服務能力兼具的復合型人才,對較為枯燥的專業氣象信息進行包裝,為公眾提供能夠帶來“愉悅”感受的氣象服務信息,提高公眾對氣象信息的關注度。

五、結語

微博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快速的氣象信息傳播平臺,其能夠隨時為人們提供“伴隨式”的氣象服務信息,人們接收到信息之后能夠及時了解天氣的變化,便利了人們的生活。現階段,該種傳播氣象信息的手段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這就需要微博使用者和氣象服務人員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黎健.公共氣象服務的認識和思考[J].浙江氣象,2009(4):7-13.

[2]聶飛艷.論3G手機媒體的傳播策略[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91-93.

[3]陳紅玉.由突發事件看微博的傳播機制[J].傳媒觀察,2010(8).

[4]王世群,張干.微博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探析[J].軟件導刊,2010(7):53-54.

作者:陳艷寧 單位:福州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