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研究

時間:2022-02-14 09:22:13

導語: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研究

[提要]積極心理學關注人性的積極品質、注重潛能開發、賦予正能量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內在契合了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心理認知、接受和內化的培育過程。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設計活動推動當代大學生信仰馬克思主義,需要按照接受信仰心理機制“知、情、意、行”的規律,基于“感受魅力—體會力量—保障踐行”路徑,構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策略,不僅可促進大學生主動積極地踐行馬克思主義信仰,而且增強了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信仰;積極心理學;大學生

一、問題的提出

在黨的報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大學生的價值觀受到外來各種思潮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形成多元化的價值取向。而大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凸變期,看待問題鏡像多元,存在靜態化、片面化、微觀化、表面化、絕對化的現象。他們由于經歷缺乏,在面臨多樣化的價值取向時不能確保準確選擇,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思想觀點有時較為混亂,對各種思潮的批判性思維缺乏。一方面,他們懷疑主流文化所推行的社會共同信仰;另一方面,他們由于自身心智不夠成熟,不能建構自己獨立健康的信仰,容易造成沒有正確價值觀和高遠生活信仰引領而呈現出的頹廢的精神狀態。許多學者將大學生這種精神世界的沉淪歸之為“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積極心理學是一種全新的理念和行動思維,它強調以科學的方式研究人性中的積極層面,提倡積極人性論,注重促進個人、社會以及整個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實現人文關懷與科學精神的統一。積極心理學提出了三個關鍵概念:一是積極的主觀體驗,二是積極的個人品質,三是積極的環境氛圍,這也是積極心理學理念落地的關鍵領域。信仰是人精神世界的靈魂,塑造著人的總體精神態勢,統攝著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組織種種精神因素最終呈現人的完整的精神導向。從信仰產生動機來看,是出于人的心理需要而產生的;從信仰形成機制來看,它是知、情、意和行的統一。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一種科學的信仰體系,在當代大學生個體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指導作用,并且身為我國現代化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大學生能否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或者其確立程度如何,都將會對我國未來的建設和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因此,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又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積極心理學的核心在于通過激發人性的積極品質和人格潛能,提升人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品質,最終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馬克思主義信仰形成的本質特征是基于對人類社會的深刻認識和美好未來的向往。馬克思主義信仰以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宗旨,是科學而高尚的信仰,能夠幫助大學生正確把握人生方向,讓其更易于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馬克思主義信仰本身就是積極心理學的一種表達。積極心理學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兩者在目標、內容、功能上都有內在的契合性。本研究旨在遵循信仰接受的心理機制,探究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教育方法促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知、內化及踐行,提高信仰培育的實效性,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二、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機理分析

從信仰生成的心理機制看,信仰主體一般需要經歷對信仰對象認知的抉擇、情感的投入、意志的堅定和執著的踐行四個階段。而積極心理學的積極情緒、積極人格和積極社會環境三個層面在這四個階段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吸納、相互滲透,發揮著積極有效的作用。具體分析如下:(一)積極情緒體驗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作用。積極情緒體驗是一種主觀內心體驗,指客觀事物作用于主體時,能夠符合主觀需要,進而主體采取積極肯定的態度,這些態度包括個體滿意、感恩于過去生活,熱情、愉悅于當下生活狀態,樂觀、希望于未來生活等。對信仰心理接受機制來說,認知是信仰接受的基礎環節,其中個體的態度至關重要。根據S.Rosenberg的態度學說,認知是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知覺、理解、信念和評價[2]。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性認知過程正是經由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形成大學生信仰理論的知識和觀念,并由此建構認知狀態、經驗結構和思維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對當今世界馬克思主義信仰及其運行態勢的判斷與選擇標準。積極情緒體驗能拓延人的認知和行為能力,并構建和增強如體力、智力、社會協調等個體資源,同時消弭個體的消極情緒,對個體未來起到進化性的決定作用[3]。信仰情感是個體信仰生成的關鍵心理成分,是信仰認知走向信仰意志的催化劑。信仰情感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是激勵人們把信仰對象轉變為心理需要的一股強大力量。積極情緒給信仰情感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促進信仰主體對信仰對象形成渴望,且能夠把隱蔽在個體情感中的、有可能起毀壞作用的自然野蠻元素升華為崇高的道德情感。沒有主體的情感,就沒有主體的行為。馬克思主義信仰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人類發展指明了方向,人們在積極情感感召下更能激發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追求。積極情緒增進了認知的靈活性,增長了認知連結的多樣性,使個體的思維更開放、更靈動,能夠想出更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也提高了個體適應社會并發現生活意義的能力。情緒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立場、價值理念,也是一種理念認知過程。一個人的情緒不但起源于這些信念,也會因為這些信念的穩定而升華為對信仰的意志存在而持續下去。可見,積極情緒體驗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主張的認知、情感認同、意志表達和行動培育提供了良性心理基礎,進而使其更易接受和內化。(二)積極人格特質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影響。積極人格特質是指產生于先天受后天影響并在日常生活中顯示出來,具有積極穩定特征的個體心理或行為模式。積極心理學集中關注包括希望、意志力、自信、韌性等24種積極人格特質研究,同時重視心理內驅力的培育,主張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來促進人的心理健康發展并因勢利導地引發人的積極心理需要,使人產生積極的思想和價值觀,進而形成自我的積極心理品質。Hillson和Marie比較分析了積極和消極兩種人格特質,他們認為積極人格特質者存在正性的利己和與他人的積極關系品質。其中,前者是指能正確把握人生的核心內容和生命意義,接受并悅納自我,并且能客觀應對環境所帶來的挑戰;后者則指關心與他人的關系并滿意已建筑的人際聯系,有良好的社會支撐系統[4]。對大學生而言,積極心理學重視其理性需要,有助于塑造意志堅定、樂觀智慧、富有社會責任感等積極人格品質,學會更加辯證及客觀地看待問題,進而使其內在優秀品格和積極力量轉變為現實中的習慣性態度。積極人格催化了積極情緒體驗和積極情感投入,并塑造個體堅強的意志力。意志是實踐理性,是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信仰意志的升華使得信仰主體排除干擾而將信仰精神付諸實踐,因而意志是人信仰是否生成的決定性環節。人的思維意識越能接近社會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便越能崇拜科學合理的信仰,因此具有篤定的積極意志特質的人更易于和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相接入。也就是說,積極人格有利于個體從理性層面接收反映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并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形成的基礎是認同。認同是人格統合機制的概念,既表達了主體人格的狀態又顯示了主體性和歸屬感[5]。查爾斯•泰勒認為,認同問題與意義和價值有關,而吉登斯也認為,認同就是行動意義的來源。信仰認同是指個體的信仰心理共鳴與行為共識,這種狀態是基于實踐并通過理性反思而形成的,是人對自我價值以及群體價值的一致性和歸屬意義的理解。積極健康的人格無疑增加了認同積極健康主流文化的向度,并且促使人心態開放、思想解放,追求積極的人生價值,也更能表達積極認同理念。馬克思主義信仰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擁有積極健康人格的大學生會對馬克思主義信仰持續具備較強的接受能力和活動意志,進而促進其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心理認同、認知認同、情感認同、理念認同、價值認同,促使大學生自覺踐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行為認同。(三)良好社會環境有利于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育。積極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性格包含有積極的成分和本性,但是積極的品質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覺、自發地表現出來,需要與環境形成互動產生,也即需要環境的刺激、激發、滋養、培養、成長、固化,直至形成并顯性地展示出來。可見,人的積極情緒和積極人格都扎根于環境,依賴于環境,并與良好的社會環境形成互動。事實上,環境的差異、信息的表達、刺激的方法、個體的區別、引導的方式、思考的維度、體驗的層次、認識的深度等都會對信仰的產生及其行為的表現產生驅動力和約束力。跨文化研究指出,無政治紛爭和戰爭沖突的民主社會以及充滿理性平和氣息的社會更易產生主觀幸福感[6]。社會環境依據具體情境可分為客觀環境、文化氛圍和社會實踐等。一方面,行為選擇受具體情境的制約和要求,另一方面,具體情境也提供了抉擇的可行性。當信仰主體所處的環境不具備某種行為發生條件時,此種行為就不會發生。也就是說,人不能脫離自身生存的具體歷史環境和時代背景,信仰行為的發生必然受到社會客觀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因此我們說,大學生的信仰形成離不開所處的外部客觀環境,具有時代特征[7]。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形成與社會環境、成長環境、生活環境、教育環境和學習環境的影響分不開,而且一經形成,其信仰行為常常會以慣性的方式表現出來。當然,作為一種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是在一定歷史、社會環境下形成的,它穿透了環境本身,達到對其背后規律性的認識,即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知,并進行科學預測。馬克思主義雖然并非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產生,但是對其信仰的形成依賴于良好的傳播環境、教育環境、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實踐環境和回饋環境。良好的環境體系顯然有利于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育與養成。

三、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策略

通過積極心理學理念設計活動推動當代大學生信仰馬克思主義,需要按照接受信仰心理機制“知、情、意、行”的規律,基于“感受魅力—獲得力量—保障踐行”的路徑,構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策略。(一)建構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大課程觀”,感受馬克思主義信仰魅力。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一種精神信念,信仰的主體是個人,馬克思主義信仰最終需要通過個體自我認識、體驗、控制等路徑形成。從認知到情感是信仰生產的第一鏈。信仰培育的關鍵是喚醒大學生積極情感體驗,以奠定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實的情感基礎。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要轉變觀念,在課堂內外設計并建構有利于信仰培育的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大課程觀”,融合學科知識和思想建設知識,融合青年人的情感,青年人的激情和信仰追求的對象,使之聚合為一體化的大課程培育體系。同時,增強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提升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積極的感性及理性認知水平,并轉化成信仰意志踐行于實踐當中。1.理性化教育與情感化教育互動融通。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知主要是在校園內,對社會的認識也是以校園為參照系。因此,認知培育主要靠校園。長期以來,學校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主要采用理論灌輸式,以一種理性知識的形態傳輸給學生,但信仰是個體心性的向往,信仰培育除了內容具有科學性、真理性之外,還要能引起信仰主體的心靈共鳴,因此課程體系的建構既要具有理性和邏輯化,又要富有感性與情感化。所以,我們要在學校課堂內外、校園文化建設中促進理性化教育與情感化教育的互動融通,積蓄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從感性到理性的積極認知,促進其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積極結果導向。2.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相結合的教育。馬克思主義信仰學科主要是引領人的總體精神維度,而一般的學科及專業知識是建構人的知識維度,因而它們的課程設置體系和培育方式有所不同。雖然系統的課程組織培育方式以及客觀的信仰理論體系是信仰培育課程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是這些都是服務于科學信仰的自主生成。馬克思主義信仰理論體系更多體現的不是外在文本的、邏輯推理的顯性知識,而是內在體驗的、情感范疇的隱性知識,是極具個體性的主觀知識[8]。因此,我們的課程設計既要包括對文本、理論等顯性知識的學習和認知,又要包括隱匿在具體實踐中的體驗感悟。在大學生學習和活動中強化積極特質,開展“福流(flow)課堂”,使其經歷沉浸(flow)體驗和深刻感悟,達到積極情緒體驗目的,課堂內外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教育相結合,依托美的、外顯內隱的教育方式,理性科學的知識積累和美好感性的內在體驗,實現外在牽引力和內在驅動力的統一,潛移默化影響大學生信仰馬克思主義。3.全程、全員、全方位的立體化培育體系。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由傳統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在此過程中呈現出一定的復雜性和綜合性。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無論是內容、運行機制還是功能發揮,都必須進行整體統一協調才能保障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的實效性。高校遵循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建構全程、全員、全方位的立體化培育體系,整體、連續、有序創建大思政格局,使學校各級崗位的每一位人員圍繞立德樹人目標,以學生為本,立足于大學生的需求和發展,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并且將重心從關注大學生的認知性知識轉移到關注他們的全面發展,思想建設與專業發展齊頭并進,各方有序分工,共同挖掘其潛質及創造性、主動性等積極品質,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執著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念。(二)轉變信仰培育方式,淬煉積極人格,促進大學生體會馬克思主義信仰力量。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方式趨于政治化、單一化,注重共性多,考慮個性需求較少,缺乏層次性和實效性。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在生活中體驗是其形成的開端,在交往交流中理解是其形成的基礎,在活動中建構是其形成的關鍵。所以,應遵循積極人格和信仰形成心理規律,使教育方式向層次化、生活化轉變,有針對性地挖掘與培育大學生個體的潛在能力,促進大學生體會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力量,激發其堅定對科學信仰的追求。1.有序地增進信仰對行為的引導力。在大學生實際生活、學習中激發和強化個體內在的優秀品質和積極力量,使之循序漸進地轉化成現實中的習慣性行為模式,使得個體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采取更加有效的應對策略,同時又能促進自我成長[9]。馬克思主義信仰對于大學生發展成長具有使命性價值,能夠幫助大學生在思想亂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沉著的態度。大學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方法能夠幫助他們有條不紊地加以應對和處理,同時引導他們不斷設立并且追求更高的目標,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2.有層次地促進信仰對思想的教育力。制定適應新形勢的新的大學生人格評價體系,分層、分類引導大學生鑒別不良思潮,指導他們在擯棄低級落后的思想意識,促進行為科學化、合理化的過程中建立更高層次的價值觀體系,提升他們的人生境界,形成崇高而又融通的人格。在實踐、實戰教育中培養大學生的道德素養,提升理性批判分析和綜合判斷能力,養成積極正向的發展觀,實現信仰教育的生活化。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在大學生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大學生高尚人格特質,使其思想更加澄明、高遠,對人生高尚信仰充滿熱情和期望。3.有針對地增加信仰對現實的解決力。信仰的理論形態是在實踐中表現的。大學生處在青春發育期,思想波動大,學習、婚戀和就業可能產生的壓力也大。因此,應把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盡力給予大學生更多人性關懷。具體來說,應以馬克思主義信仰為指導,以人為本,注重其理性需求,引導或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并努力挖掘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使大學生自覺、自愿、自主地認同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自主選擇并毫不動搖。(三)創建“六位一體”的積極社會環境,保障。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有力踐行積極心理學認為,社會環境的滋養與培育有利于促使個體獲得積極情緒體驗并促進形成積極人格特質。優化社會環境系統,是保障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有力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馬克思主義信仰從傳播的外化到信仰的內化、從信仰的內化到個體行為的外化、從個體行為的外化到社會效應的泛化,最終使得個體和社會從信仰的踐行中受益。這才是信仰真正的力量發展機制和力量生成源泉。因此,在環境創設中應堅持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按照“知、情、意、行、定”實踐路線圖,培育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知(認識信仰),從馬克思主義信仰被展示開始就需要做到傳播渠道的多元化或立體化、青年化、時代化;情(感受信仰),從外在環境到主觀體驗,具有層次化,采取漸進措施,使體驗不斷深化和深入;意(升華信仰),從主觀體驗到開始個體自覺,再到個體實踐,自覺信仰動機的正確與純正,并且反復實踐,形成自覺實踐的意志力;行(踐行信仰),從信仰的踐行,到信仰的維護,包括抵制失信行為等,進而傳播正能量;最后是形成“定”,指對信仰的堅守與堅持,絕不動搖。“知—情—意—行—定”不僅是實踐路線圖,也是在營造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良好社會環境。構建積極的信仰環境,必須做熱情的傳播者(教與傳)———主動的學習者(知與識)———自覺的體驗者(情與感)———反復的實踐者(意與做)———積極的維護者(行與引)———豐厚的受益者(定與恒)。這“六者”也反過來構成了“六位一體”的良好社會環境,以及實現和諧社會的良性運行環境,有力促進大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馬克思主義信仰與積極心理學都主張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激發人們內在的積極品質和創造潛能,符合人性本質。借鑒積極心理

學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引導大學生感受積極情緒體驗、領悟積極品質,同時營造積極環境氛圍,不僅有利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培育,也是社會和諧發展、個體幸福有成的堅實基礎。

作者:吳青芳 單位:華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