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堂中探究學習

時間:2022-03-25 10:56:00

導語:音樂課堂中探究學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課堂中探究學習

1要有探究的欲望

探究就是探討研究,探究是一種需要,探究欲實際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是一種內在的東西,它解決的是“想不想”探究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經常處于一種探究的沖勁之中。

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班級演唱組合》是一個演唱活動單元。在學唱歌曲、介紹“演唱組合”這一形式的特點之后,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一首歌曲進行組合演唱的排練。這是一個表現空間很大的學習任務,表演形式多樣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表現和創造的好機會。任務布置下去后,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大家紛紛為自己的小組出謀劃策。在這個過程中,從學生自己想辦法到方案的討論,意見的綜合,再到方案的統一,直至最后共同完成表演,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承擔并完成了這個共同學習任務中的個人責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與自己的組員溝通,建立起了組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了小組內的沖突,為學生人格的自我完善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實踐過程。這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于是就有了探究的過程,在過程中,培養了學生這種探索的情感。

2探究要有問題空間

不是什么事情,什么問題都需要探究的。對于初中生來說唱支歌這是無需探究的。問題空間有多大,探究的空間就有多大。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流動的音符》是一節以創作為主的綜合課。意欲改變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從而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的新課教學是這樣的,同學們平時唱過很多歌,也聽過不少樂曲,音樂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也許是音樂世界的色彩斑斕,所以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其實??!在音樂的大家庭里,只有七個成員。它們分別叫什么呢?出示音符1234567,這七個成員就像童話中七個神秘的小矮人,七個小矮人生來就是我們的好朋友,每一個人都可以任意調遣它們。讓我們一起來擺弄這些小矮人吧,將學生分成四大組,每一組發一張老師已寫好四小節節奏的紙板和鉛筆,讓學生在下面寫譜。并采用每組計分的形式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2/4XX|XXX|XXX|X-||每組學生哼唱自己的曲譜,老師以鼓勵為主肯定學生的創作,稍提些建議。非常不錯,同學們很快就學會填寫音符。但你們發現沒有,有的小組旋律高低音符沒有組合好,聽起來并不好聽。怎樣組合音符音樂才能好聽呢?這中間是不是有規律性呢?好,就讓我們先來學唱幾首勞動人民生活中產生的民歌吧!《信天游》、《小白菜》、《嘎達梅林》等。通過了解民歌,我們已經明白歌曲的創作是有一定規律的。讓我們模仿民歌“同頭換尾”的組合規則,進行創作吧。(準備4條不同的旋律,分別讓學生在紙板上填寫出四個小節音符,并唱出),學生學的特帶勁。

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在談到教學和發展的關系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理論。他認為兒童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兒童現實所實際具有的水平,叫現實水平;一種是在教師引導下兒童所達到的水平,是潛在水平。在兒童的現實水平與潛在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最近發展區”。我們形象地把它稱為是“跳一跳,摘桃子”。這個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來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夠不到。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把問題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樣的問題是最具探究價值的。太難或太易都沒有探究價值。我想七年級音樂第四單元《流動的音符》創作課就是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吧!

3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

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否則就是一句空話。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由支配時間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樣也是探究的必要條件。在舊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這種“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做法忽視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于是教師常感嘆學生呆,課難教,學生常抱怨負擔重,沒興趣,難學??梢妼W習方式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學習應該是多樣的、有趣的、富于探索性的。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變成積極的探究者。

4要有多維互動的交流空間

學生深層次的認知發展既需要獨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建構主義把協作交流作為學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為,從理論上講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就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學生的思維彼此之間就是最近發展區。如果我們的課堂一直是“一言堂”,“滿堂灌”,還有什么探究可言?!疤骄繉W習”是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并進行一系列的實驗、操作、資料搜集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有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課堂中的合作學習能喚起學習音樂的熱情,并樹立起終身學習音樂的愿望,以此為前提對學生進行“自主”和“探究學習的引導也就成了可能。

5反思探究的過程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會有自己的體驗,這種體驗是別人無法代替的,學生在體驗中的感受,就會增強學生探究的興趣,從而形成一種探究的思考方式,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探究中熱愛音樂,學好音樂。在上《中國民歌》這一課,我們給學生講到中國的民歌從內容上可分為勞動號子,山歌和小調,而山歌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然后我們把“了解中國山歌”作為一個學習任務布置給同學們,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有關山歌的各種資料,在下一課時進行展示。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同學們成為了學習的小主人,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積極地尋找問題的答案。他們不但能知道山歌在陜北叫“信天游”,在青海叫“花兒”,在內蒙古叫“爬山調”,還能了解有關山歌的一些有趣的知識,自己學唱其中的一些歌曲。這種學習方式無形中引導了學生進行“自主”和“探究”學習,而后將“自主”和“探究”的成果回歸到“合作學習中”,又進一步培養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如果這些內容由老師作為知識在課堂上來講授,那么同學們將永遠也無法從中體會那種自己尋找的問題答案的快樂感和成就感。學生的探究反思是把學生在探究中的體驗上升到理性,讓學生在探究中的體驗變成學習的動力,成為一種思考習慣和生活方式。

綜上,我們說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三種學習方式,其實,學習方式是一個組合概念。這三種學習方式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真正自主的探究學習還是較少的,這需要一個過程。同時探究學習既可能是個體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由此可見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應該是這三種學習方式的恰當組合,至于如何組合則要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漷,張華主編.《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