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探討

時間:2022-03-12 10:43:19

導語: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探討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和諧勞動關系創建

習在黨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新的概括,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隨著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高度融合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不斷完善,市場價格機制對資源配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經濟發展理念和社會利益結構都在調整和重構,職工隊伍和勞動關系發展變化有新特點新趨勢。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隨著經濟發展,職工隊伍的整體規模在擴大和勞動者比重在提升;隨著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結構升級,職工隊伍的產業分布和行業結構更加均衡合理,企業職工的勞動工資收入和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在公共政策導向和社會法治環境的雙輪驅動下,廣大職工弘揚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心態更加積極健康,逐步形成民生向好的社會心理預期和就業心態;隨著我國城鄉社會結構和利益結構發生深刻變動,各類職工群體的利益訴求多元化和社會身份分層化,包括在城鎮企業的正規就業和非正規就業靈活就業人員,傳統產業工人和合同制職工在企業勞動編制內管理,新生代農民工和勞務派遣工卻游離于勞動編制外,企業還存在臨時工、季節工和事實勞動關系,分類維護各類職工群體和勞動者合法權益,成為各級工會的使命和責任。勞動關系成為轉型期最重要、最敏感的社會關系。復雜勞動關系矛盾和多元社會利益訴求形成同頻共振效應,依法協調勞動關系成為推動社會法治的必然要求。當前影響職工隊伍素質結構的變量因素逐步增多,尤其是以互聯網、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為標志,世界范圍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形成強烈沖擊波,加快深化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國共享經濟模式和互聯網新經濟模式的蓬勃興起,對社會管理理念、企業組織形式和勞動者就業方式,乃至新技術、新業態都對勞動關系認定產生深遠影響,傳統工業經濟勞動關系和現代網絡行業的新型勞動關系,還有構成要件和表現形式靈活多樣的事實勞動關系,共同成為我國新時代勞動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依法協調勞動關系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一是要以寬廣的戰略眼光和國際視野審視勞動關系,加強我國宏觀和微觀有機結合的勞動關系戰略管理。要高度關注勞動法治環境和社會語境的新變化,把保障和實現體面勞動與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推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促進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作為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和實現包容式增長的戰略支點,作為我國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的理論基石。在深入調查研究、科學論證和征詢民意的基礎上,推動形成以和諧勞動關系為核心的國家發展戰略,完善政府、企業和工會參與的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完善各級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和調解機制建設,組建由政府、學界和工會的勞動關系智庫系統,加快我國勞動關系立法和完善勞動保障政策體系,深化社會分配收入和企業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資宏觀調控體系和行業勞動標準體系。二是要客觀反映我國社會民意基礎已經發生的深刻變化,提升依法協調勞動關系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前瞻性。新時展和諧勞動關系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完善社會治理和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環節。要始終堅持民生導向、問題導向和發展導向,通過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或者提案,地方(產業)工會與同級政府(行業協會)聯席會議,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實體化運作和常態化管理,工會與政府部門的政策磋商和會簽文件等形式,充分發揮工會源頭參與和宏觀維護職工權益的作用,推動完善我國城鄉勞動保障政策和公共政策體系,用加快勞動立法和完善制度設計釋放改革紅利,形成中國特色的依法協調勞動關系的體制機制,提升企業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的積極性,共商共建共享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推動我國勞動關系的規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三是要逐步擴大職工的知情權、參與者和話語權,凸顯職工基層民主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要認真貫徹加強基層協商民主建設的要求,健全完善企業市場法人主體地位和法人治理結構,以深化職工作為企業民主管理的主體地位,用企業民主管帶動基層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推動企業將職工作為重要利益相關者和合作伙伴,成為共商共建共享和諧勞動關系的推動者實踐者,真正把工會組織建設成為職工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著力提高職工對勞動關系的滿意程度,改善各類職工的社會心理預期和勞動就業心態,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工會工作新模式,主動接受職工群眾對工會工作的效能監督,努力將維護大局、服務職工和接受群眾監督相結合,努力使依法協調勞動關系成為社會責任和制度常態,營造為政清廉、為企誠信、為民淳樸的勞動法治環境。

提升新時代工會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使命感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時代工會工作要有堅持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理論勇氣,始終保持工會組織與廣大職工的血肉聯系,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共同致富為公共政策導向,勇于擔當職工群眾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推動實施積極的勞動保障政策和充分就業政策;在征詢社會基礎民意和專家學者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普惠合理均衡的產業經濟政策和管理制度措施,努力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尤其是職工群眾;加快勞動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立法進程,加大基層勞動行政管理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著力增強各類企業的現代管理素質和社會責任意識,增強職工對勞動創造財富和社會共同致富的信心,這是逐步改善勞動關系和緩解社會矛盾的基本路徑,也是幫助職工改善向好預期和心態的基本前提。認真學習領會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構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和諧勞動關系,使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富有建設性、具有積極性、保持穩定性,既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又是改善保障基本人權和實現體面勞動的社會工程。隨著勞動關系的市場化契約化多元化復雜化,勞動和資本在企業管理區間中利益博弈常態化,各級工會要積極順應發展形勢和政策環境的深刻變化,用黨的精神指導新時代工會各項工作開展,參與黨政主導的社會建設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完善勞動保障政策和加快完善勞動關系立法,加大工會參與基層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力度,推動各類企業增強現代管理素質和社會責任意識。工會要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職工組織引導工作,通過共商共建共享和諧勞動關系和參與社會建設,協助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建設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業文化職工文化,保護和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增強體面勞動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推進工會理論、實踐、制度的創新發展,提升工會組織的整體素質、服務職能和社會形象,形成我國新時代工會理論和實踐創新驅動體系;要以創新實踐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以職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科學制定工會發展規劃和完善工會干部培訓體系,不斷增強做好新時代工會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優化工會干部素質結構、管理績效和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活力和凝聚力、吸引力,進一步擴大工會工作的社會公信力和時代影響力,為推動我國工運事業科學發展和轉型升級增添內生動力。

作者: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