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06 09:01:00

導語:數學課堂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課堂教學研究論文

“懸念”作為一種學習心理機制,是由學生對所解決問題未完成感和不滿足感而產生的,而教學中,適時地創設“懸念”,將會使教學過程成為一種學生渴望不斷探索,追求知識的心理需求。

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潛在能量,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豐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強記憶力,開拓思維。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地設置懸念的契機,常可以表現數學的魅力和藝術感。本文將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談談實際教學中懸念的設置方法。

一、設“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進而撥動其思維之弦。要使學生生“疑”,教師就要不失時機地激“疑”,可激“疑”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設“疑”。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先出示題:小明今年12歲,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對問題產生了“疑”,心理產生了懸念。這種疑制成懸念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隨即教師指出:等你們學了今天的課后就知道了,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主體地位上。又如在教學加減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時,我說:“今天我和同學們來個口算比賽”。接著逐個出示:582+299、543+297、786-397等口算題。結果每道題都是我又對又快。這樣學生產生了疑,迫切想知道這種計算方法,從而造成了知識上的懸念,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情趣。

二、精“問”

一個恰當而耐人尋味的問題可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因此,教學中適當地選擇、安排提出好的問題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好勝心和創造力,是創設懸念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行車的車輪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是圓形的”。“如果是長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學生笑著連連搖頭。

我又問:“如果車輪是橢圓形的呢?”(隨手在黑板上畫出橢圓形)。學生急著回答:“不行,沒法騎”。我緊接著追問:“為什么圓就行呢?”學生一聽,馬上活躍起來,紛紛議論。這一系列的提問不僅使學生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懸念,而且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準備。學生“找結論”的思維之弦繃得很緊,而且這樣找到的結論理解、記憶的也很牢固。

三、制“錯”

教學時有意搜集或編制一些學生易犯而又意識不到的錯誤方法和結論,使學生的思維產生錯與對之間的交叉沖突和懸念,進而引導學生找出致誤原因,克服思維定勢。我在教學四則混合運算時,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錯的復習題:27-27÷3。學生在草本上計算后,大多數同學的計算步驟如下:①27-27÷3=0÷3=0造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因為強信息:“27-27”,削弱了計算順序這一信息,造成了計算的差錯。而只有個別同學的計算步驟是:②27-27÷3=27-9=18出現這兩種情況,乃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順水推舟,把這兩種計算過程寫在黑板上,問這兩種計算哪種計算正確?頓時,同學們紛紛爭論:有的說第一種解答正確;有的說第二種解答正確。我見學生的情緒高漲,對問題的答案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于是說:“到底哪種解答方法正確呢?我們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著,我板書“四則混合運算”,講授新課,效果很好。實踐證明,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容易做錯的題目,造成“懸念”,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創“難”

創“難”可在某堂課或某段知識前拋出,使學生看到所學知識最高點,經常保持一種學習的未完成感。如在教學“循環小數”時,出示兩組題:①1.6÷0.25,15÷0.06;②10÷6,70.7÷33。學生很快計算出第一組題的得數,但在計算第二組題時,學生發現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辦?”“如何寫出商呢?”學生求知與教學內容之間形成一種“不協調”。好奇與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處。這樣以“難”制成“懸念”,使學生在學習循環小數時心中始終有了一個目標,激發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五、求“變”

求“變”就是在教學中對典型的問題進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層次的演變,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類數學問題的一般規律和本質屬性,也使學生對學習的始終感到“新”、“奇”,由此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學習百分數應用題后,出示下列變式練習:1、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蘋果樹是梨樹的幾分之幾?2、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梨樹是蘋果樹的幾倍?3、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蘋果樹是梨樹的百分之幾?4、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梨樹是蘋果樹的百分之幾?5、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蘋果樹比梨樹少幾分之幾?6、蘋果樹20棵,梨樹24棵,蘋果樹比梨樹少百分之幾?這樣的變換使學生再度陷入問題的探索之中,而且這種求“變”,將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為學生思維潛力的發揮起到一個創景設情的作用。

六、留“尾”

留“尾”指在每節課(或每段知識)結束時,設法在學生心理上留點“余味”,為后繼課涂上點“神秘色彩”,激勵他們進一步探索和解決問題。例如:新授小數除以整數,除總結好本課內容外,還可提出:“21.45÷15,小數除以整數,如果把15縮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數除以小數,又怎樣計算呢?”

這樣留尾既總結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又為下一節課的教學作了孕伏,促使學生去發現新舊知識間的聯系,主動建立新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