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建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3-01 11:44:00
導語:農田水利建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過去都是各地水利部門的部門職能與行為,這還不夠,必須上升為政府行為。我們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農委、水務、財政、發改、審計、國土、林業、畜牧、農機等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全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領導小組,納入政府一級目標管理,進行考核獎懲,并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主要考核條件。
組織制定規劃方案,政府嚴格審批把關。我們先后制定了《穆棱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總體規劃》、《穆棱市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規劃》、《穆棱市防洪預案》等一批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規劃和方案,全部經市政府常務會議進行專題討論通過后,提交市委常委會議審定,進一步提高了規劃、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有效地保證了全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的穩步實施。項目資金捆綁使用,協調部門合力建設。堅持把農委、財政、國土等涉農部門的項目資金捆綁使用,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形成合力,共同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
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是基礎,資金是保證,實施建設是關鍵。需要及時捕捉各種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編制項目、儲備項目、爭取項目。目前,穆棱市編制儲備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已達37個。在工作中,采取了“一個項目確定,一名領導掛帥,一筆經費落實,一套機構成立,一定期限完成”的“五個一”的工作機制予以強力推進。幾年來,累計爭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22個,爭取到位專項資金5420萬元,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注重政府的建設主體地位的同時,還要培育多種建設主體、多種機制作為補充。為此,我們大力推行工程產權改革,按照“明晰所有權、出讓使用權、放開建設權、搞活經營權、保護收益權”的原則,積極開展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截至2006年,全市620座“五小工程”已有502座實行了產權制度改革,承包、租賃和拍賣比例達到81%,為基層水利發展注入了活力。還有,成立灌區農民用水協會,出臺扶持政策,鼓勵農民成立自主興辦、民主管理形式的用水協會,全市7個灌區已組建了11個用水協會,參與農戶數量達到3900多戶,管理的灌區斗渠條數達141條,灌溉面積達3.1萬畝,有效地調動了農民自主興辦和管理農村水利工程設施的積極性。再者,開展民辦公助項目建設。緊密結合國家有關政策,積極開展了以“民辦公助”的方式興建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試點工作,2006年農民自籌144萬元、爭取國家補助62萬元,建設了自興、雙興和更新3座小型抗旱蓄水工程,新增灌溉面積3800畝,有效地加快了我市農田水利建設步伐。
除了政府主導,市場補充外,還要堅持把全民參與作為補充用工、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基本進程的有效手段,建立穩定建設力量的長效機制。一是組織集中攻堅治理。我們在積極引導農民以開展“一事一議”的方式增強治理主體主動投工投勞自覺性的同時,組織市直28個黨委、47個部門和省直單位共2800余人,連續6年對治理難度較大的流域,開展了集中規模治理攻堅會戰,累計完成治理面積3.4萬畝。二是建立補充用工機制,形成水利建設新格局。面對嚴峻形勢和現實困難,堅持把組織開展全民會戰和市直部門攻堅戰作為穩定建設力量的有益補充,通過連續多年開展的市直部門會戰,不僅進一步擴大了生態建設宣傳面,提高了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識,而且成為我市補充治理用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扎實推進生態市建設進程的有效途徑,初步建立了補充治理用工的長效機制,基本形成了“水保搭臺、政府導演、全民參與、部門攻堅”的水土保持工作新格局。
破解建設投入資金不足難題
新形勢下農田水利建設面臨的諸多問題中,投入不足、資金緊張幾乎是各地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遇到的最難逾越、最難以解決的問題。沒有投入,再好的規劃與藍圖也很難實施。陜西省合陽縣雖然經濟并不發達,財政也較為緊張,但卻較好地解決了投入不足的問題。
抓投入是合陽推進農田水利建設的突破口,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了“政府民營多元投入,縣鄉村組四級聯動”的良好運行機制。
加強管理,用活項目資金。用實用活項目資金,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是解決投入不足問題的基礎。多年來,我們一直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各級重要議事日程,形成了縣鄉主要領導負總責,主管領導具體抓,業務部門現場抓的工作機制??h上制定下發了《合陽縣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工作實施方案》,堅持集中連片,規模治理;堅持對重點水利工程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監理制、施工合同制,建立了設計、施工、監理、驗收一整套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堅持實行“統一規劃設計,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組織機械,統一檢查驗收”,加強工程管理,嚴格質量標準。在項目資金使用上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抓住國家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積極爭取并保證項目資金及時撥付到位,按照要求專戶儲存,專項使用,逐級負責,專項審計。在“用實”的同時注重“用活”。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省財政部門關于支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要求,堅持“政府統籌、渠道不亂、用途不變、資金捆綁、各記其功”的原則,以鄉鎮為單位,將農田水利、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發、扶貧、財政支持等涉農水利項目資金整合起來,捆綁使用,加強統籌協調,避免重復安排,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推動農田水利建設持續深入開展。
以獎代補,激勵民營投入。投入的多少決定農田水利建設速度的快慢。合陽是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又是旱塬農業大縣,農民增收緩慢。農村稅費改革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投入機制發生了很大變化,單純的政府投資已遠遠不能滿足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需要。為拓寬投資領域,吸納方方面面的資金投入,我們狠抓了政策引導??h上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合陽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意見》、《關于民辦水利的若干規定》、《五小水利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等優惠政策,全面推行“誰治理、誰受益、長期不變、允許繼承和轉讓”的政策,加強小型水利產權制度改革,千方百計鼓勵扶持大戶或股份合作興辦水利水保工程。同時,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和投資回報機制,調動金融資本、民間資本參與農田水利建設。鼓勵和支持民營水利發展,通過拍賣、租賃、承包和收益權抵押等方式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和社會資金投入農田水利建設。對社會團體、法人、個人投資農田水利工程,參照民辦公助的形式,縣上設立專項補助資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適當補助獎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政府投入為主,民營、農民個人、水管單位投入為輔的多元投入機制。
一事一議,群眾籌資投勞。農田水利建設是一項政策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必須依靠廣大群眾。近年來,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政策,減輕了農民負擔,促進了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但農民過多依賴政府的觀念依然存在。為此,縣上制定了《合陽縣村級興辦集體生產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實施辦法》?!掇k法》本著自愿互利、注重實效、控制標準、嚴格規范的原則,嚴格區分農民自愿出資出勞與加重農民負擔的政策界限。地處我縣定國水庫灌區的王村鎮北王村,在今年灌區平地工程建設中,積極推行“一事一議”制度,采取村民代表提出建設項目,村委會討論形成意見,交村民大會形成決議并付諸實施的辦法,較好地解決了群眾籌勞籌資的難題。這種辦法緩解了投入不足的壓力,使農民真正成為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投資主體。
政府政策獎勵,民營個體投入,群眾籌資籌勞,初步緩解了投入不足的現實壓力。
建立新的機制
———訪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李代鑫
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李代鑫近日在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上表示,今年我國農村水利工作基本思路已經確定,將重點深化灌區“兩改一提高”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堅持不懈地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發揮水利工程的整體效益。
李代鑫說,從面上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主要問題是,原有的投入政策、組織方式等被打破,新的機制和辦法尚未完全建立起來,開展農田水利建設難度大。因此,要按照國務院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從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健全政府投入機制、健全農民參與機制、健全建設管理機制、健全規劃編制機制五個方面,加快建立與完善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一是促請尚未出臺關于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實施意見的地方,結合當地實際,盡快制定出臺實施意見或實施辦法,使新形勢下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有章可循;二是抓緊編制《縣級農村水利規劃指南》,為各地編制和實施縣級農村水利規劃提供指導;三是繼續探索“一事一議”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新途徑、新辦法,在總結各地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和出臺全國的指導意見;四是爭取擴大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項目中央和省級投資規模,引導和帶動受益農戶增加投入;五是加快推進以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用水戶協會為主要組織形式的小型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為建立和完善工程運行的長效機制提供保障;六是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信息報送工作,包括月報、簡報和階段報告,為宏觀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李代鑫說,“十一五”農村水利各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全國節水灌溉規劃》、《全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十一五”規劃》已通過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組織的評審。此外,農村水利建設中央投資增幅較大。與此同時,農村水利改革繼續深化。目前全國已有11個省(區、市)制定出臺了關于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實施意見。
李代鑫指出,今年,按照中央關于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穩步發展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總體部署,灌區將深化“兩改一提高”工作,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爭取國家加大對大型灌區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快節水改造步伐。力爭大型灌區節水改造投資規模能在2006年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在加大骨干工程改造力度的同時,重視田間工程的配套和改造,爭取節水灌溉示范、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資金投向骨干工程改造已基本完成的田間工程。盡快出臺《大型灌區骨干工程節水改造基本完成評價標準》,爭取到年底基本完成20個左右大型灌區骨干工程節水改造任務。
二是在全面推進灌區水管體制改革的同時,開展田間工程和用水管理的綜合改革。積極貫徹落實水利部等三部委《關于加強農民用水戶協會建設的意見》,明晰田間工程產權,大力推進農民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力爭到2007年底,大型灌區由用水戶協會參與管理的灌溉面積達到40%左右。通過推進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積極探索灌區農業水權轉換試點,為實現水資源節約使用和優化配置、增加灌區節水改造投資來源積累經驗。積極開展以用水戶協會建設、田間渠系改造、終端水價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田間工程和用水管理綜合改革,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改造與改革的整體效果。
三是進一步加強灌區行業管理和項目管理,保障改造與改革取得實效。要修訂出臺《占用農業灌溉水源及灌排設施補償辦法》、《灌區管理辦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為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提供依據。同時,要狠抓落實,加強監督檢查,把各項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和取得的效果同下一年的項目安排掛鉤。繼續做好《全國農業灌溉用水狀況分析》專題研究,部署各地開展農業灌溉用水效率的實時監測和分析,為科學評價用水效率、評估節水灌溉發展目標的實現程度,進而科學指導灌區和節水項目建設布局、改進項目管理、加強灌溉行業管理提供依據。
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安徽省涇縣水務局局長朱山東
農村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農戶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農民可以自行擇業、自主經營。國家根據形勢需要,取消了“兩工”,水利興修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組織農民投資投勞,而農田水利建設投資需求巨大,完全依靠政府承擔難以做到。包括農民在內的各方的參與,是必要的也是關鍵的。如何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呢?
涇縣農建工作曾一度滑坡,農村水利的基礎地位越來越薄弱,保障能力越來越弱化。對此,縣委、縣政府及時開展調研,摸清情況,調整思路,針對農田水利建設范圍廣、內容多,既有公益性的,又有經營性的特點,一方面對公益性較強水利工程,加大各級財政的投入;另一方面對一部分經營性的水利工程通過市場機制解決投入問題。經過幾年的實踐表明,這種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格局,是確保我縣農建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一是積極爭取中央項目資金的支持。主要是整合土地治理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平垸行洪及安全人飲等項目的國家投資支持,這是近幾年我縣水利興修的重頭戲,也是重要抓手。二是縣級財政加大對水利的投入。我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可用財力非常有限,為了促進農建工作,我縣每年都要從財政上安排近500萬元投入水利建設,其中財政預算內安排了40萬元用于“以獎代補”工程,以工代賑和扶貧安排400多萬元的水利建設項目,40多萬元的“以獎代補”工程項目,每年可做近80項農民迫切需要修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實際工程造價可達200多萬元。“以獎代補”工程這種形式既可克服政府財力不足,又激發了群眾投身水利建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另外關鍵是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水利興修的受益者主要是農民,通過政策傾斜、資金扶持、技術服務等方式充分調動受益農戶投資投勞的積極性,使他們成為水利興修的主力軍。充分調動全社會辦水利的積極性。按照“誰建設、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通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招商引資等多種形式興辦民營水利,民營水利通過對現有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拍賣、租賃等,盤活了現有水利資產,促進了資產保值增值,同時為新建工程提供了增量資金,創造了一個“投資水利能賺錢”的良好社會氛圍。
過去搞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性不強或沒有統一的規劃,有的存在盲目建設、片面追求政績等不講效益、勞民傷財的現象,不僅造成投入的浪費,而且嚴重損害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的投資分散或重復投資問題突出,資金使用效益差。國家財政投入畢竟是有限的,如何把這筆資金用好,用到刀刃上,認真做好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是基本前提。我縣組織水務、國土、財政等部門做好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規劃,達到摸清情況、明確任務、指導和規范工作的目的,同時還起到協調有關部門、整合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作用。經過批準的規劃,所有相關部門和單位都嚴格執行。我縣縣級水利規劃中含有全縣防洪規劃、土地復墾規劃、農業綜合開發規劃、水庫除險規劃等。
組織上創新,堅持民主決策、群眾自愿的原則,完善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充分尊重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尊重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實行民主管理。農民自己能夠興辦的工程,政府放手讓農民去做,實行“民辦公助”;需要政府組織、農民參與的工程,也要與農民協商,尊重他們的意愿,體現農民的利益,征得他們的同意,變“要我干”為“我要干”,具體辦法就是實行“一事一議”民主協商機制。
近幾年通過“一事一議”方式修建了不少即將報廢的水利工程,如云嶺鎮,其建設村江村塘由于滲漏嚴重,成了多年不能蓄水的廢塘,下游近百畝農田拋荒,給農民造成很大損失。2005年通過“一事一議”,群眾自愿集資和村集體經濟,共計籌措了3萬元資金對該塘進行切壩換涵,加高培厚、砼面板砌護,大塘維修后連同拋荒的農田公開拍賣,拍賣的收入再投入到水利興修上。該鎮汀潭村的云嶺金礦每年要向村級財政交納土地承包費2萬元,這些錢每年都被平均分配到村民手里了,在旱情面前,他們轉變了思路,通過村民大會表決,將承包費全部用于水利建設。黃村鎮安吳村的紅躍電灌站及渠道的防滲處理,由于投資較大,通過村民大會表決將林場收入全部投入,仍然缺口不小,又通過村民自愿集資2萬元完成了該工程的實施。
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使受益農民進行自我管理,自主經營,經濟上自我運轉,自我發展,進一步明確了水利工程產權、管理權和經營權,確保水利工程管護走上可持續良性發展的道路。農民用水戶協會的建立標志著我縣水利工程將逐步實現建管用統一,開啟了農民自主管水用水、自主管理工程新篇章,不僅為水利事業的投入開辟了新渠道,極大地提高了用水效益,還將更好地推進水利工程建管體制改革的健康有序的發展。
2007年1月31日,浙江溫嶺市濱海鎮岱石村,農民正在澆制七面光標準化機渠。連日來,該鎮積極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鎮59個村每天有上千農民在鋪設溝渠、修筑機耕路、建設標準化農田,為實現農業生產豐收打好基礎。
- 上一篇:國民政府時期農田水利發展論文
- 下一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