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標準化建設方案范文
時間:2024-01-15 17:56: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田標準化建設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標準化;建設及管理
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生產的命脈,近年來,各地區都比較重視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但由于農田水利工程點多面廣,在建設和管理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農業生產、管理的正常進行。因此,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標準化建設及管理的探討,十分必要。下面先講一講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監管制度缺失,施工單位的違規行為(如使用劣質材料,不按圖紙施工等)難以被及時發現;②缺乏統一規劃,無論是施工前,施工中還是施工后,都缺乏統一的依據及評價指標;③施工人員素質問題;④資金投入問題。
2農田水利工程的標準化建設措施
2.1完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規劃審批機制
規劃是工程建設的開端和前提,只有進行科學規劃才能為工程的標準化建設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只有細致規劃、合理決策,才能確保工程建設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進而發揮出工程最大價值。為此,地方政府在修建水利工程前,必須向上級部門進行申報,明確工程建設的地點、規模、工程投入、投資計劃等。
2.2加強監督管理
從施工開始到工程驗收,都必須接受嚴格的監督管理。要明確監管目標,制定監管計劃,掌握質量標準,尤其是要加強對原材料及工程質量的管理。在施工前,要確保一切準備工作都可以滿足施工所需;在施工中,要加強對施工材料、施工人員、施工方案的監管,一旦出現問題,必須根據預案采取應對措施,積極處理;在施工后,要對工程的驗收進行監管,對工程的完成質量進行評估。
2.3加強技術力量
高技術水平的人才隊伍是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保障。所有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人員,無論是一線工人還是管理人員,都必須接受嚴格、專業的培訓和學習。對于一線施工人員,一定要接受思想培訓及技術培訓,持證上崗,避免因人為因素而影響工程整體質量;對于管理人員,一定要在提高其業務水平的同時使其具備基礎的施工只是,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管理。
2.4提高施工規劃水平
施工前,必須組織專業人員確定規劃方案,做足施工準備。首先,要進行前提調研,收集各種資料和數據,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為工程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在在分析和處理各項數據、資料后,專業人員要制定合理、科學的設計方案,明確管理目標,施工進度,規定各工序、環節的施工標準,驗收標準,并加強各個施工環節的銜接及協調;最后,要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落實責任制,提高監管人員的監管水平。
2.5增加資金投入
資金不足是制約農田水利工程標準化建設的一大突出難題,施工人員的培訓,先進設備的采購,老舊設備的養護,工程施工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相關部門、各級政府有必要增加對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從長遠來看,增加對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有利于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提高農民收入,收到更多的回報。
2.6加強技術推廣和人才培養,推進農村水利現代化
水利工程建設是效益長期的工程,建設規劃必須具有發展的眼光。因而,要大力推廣各種先進適用的農村水利科技成果,盡快改變傳統落后的農村水利技術和方法,針對農村水利的技術難點,組織科技攻關,研制開發適合國情、質優價廉的農村水利設備,建立農村水利技術開發、推廣和服務體系。抓好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抓好工程建設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讓農田水利建設與日益反展的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相適應。
3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農田水利工程的整個壽命周期中,其建設只占很短的時間,而維護管理卻可以說是貫穿始終,可以說,有效、到位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可以大大延長工程的使用壽命,質量,而不到位的農田水利工程必然會影響工程功能的發揮,甚至釀成各種風險。就當前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來說,以下幾個問題表現突出:
3.1農民參與程度低
農民是農田水利工程的直接使用者、受益者,但是,由于管理機制的不健全,農民群體參與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積極性并不高,并沒有把農田水利工程當做與切身利益相關的設施。在很多農村地區,農民們不但不知道與農田水利工程相關的決策、管理,也不知道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建立管理組織,不知道管理組織的成員如何產生,很少有農民自愿去管理,或是投票選舉管理人員。群眾基礎的缺乏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難以提高。
3.2重建設,輕管理
重建設,輕管理是農田水利工程的普遍現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點:①產權不明確,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來源包括國家撥付、鄉鎮自籌等,投資主體不明確,工程一出毛病,誰也不愿管;②管理經費沒有落實,工程越減越多,管理經費包袱越來越大,形成惡性循環;③部分領導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意識。
3.3管理水平不高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不高的表現主要有:有的農田水利工程功能開發較為單一,到了使用較少的季節就被荒廢;管理機構既不是事業單位,又不像企業單位,員工的待遇增加、保險辦理難度大,管理積極性被嚴重挫傷,等。
3.4投入不足
投入不足是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根據當前工程設施的分級管理策略,農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受益人是當地農民,主要投入方是當地政府,因此這兩者應對其管理負主要責任,可以借助加大投資來改善工程運行狀況,提升水利服務能力。但目前而言,后續管理及維護不足是國內農田水利工程所面臨的通病,多數工程建成之后,便不在增加管理資金,導致后期管理十分散漫,設施損壞嚴重,未能發揮出應有的農業服務功能。
4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措施
4.1轉變觀念,全民參與
農田水利工程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保障。首先,各級水管部門必須貫徹落實各項水利工作方針,改革并完善管理體制,明確“建設是管理的開始,管理是建設的延續”的理念,向管理要發展,向管理要效益;其次,要調動各階層的管理積極性,尤其是廣大農民的管理積極性。農民是農田水利工程使用的主體,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必須尊重農民的意愿,依靠農民的力量,鼓勵廣大農民踴躍參與到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允許廣大農民投票選舉信任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團隊;最后,要根據“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明確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主體,用工程收益吸引社會各方的管理積極性,各級政府要在政策、資金、法律等方面給予保障和支持。
4.2明確管理主體,依法管水
目前,大多數農田水利工程的產權屬于國家和機體,中央、地方、農民都有份,這是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產權不明確,管理責任不清晰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通過產權與水權來確定管理主體,在確定管理主體后,可以允許其通過租賃、經營、拍賣、股份等方式實現共產保值增值,只要能夠保障工程效益的發揮,有利于農村穩定及農民增收,就可以嘗試這種方式。健全的水利法規政策是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健全的水利法規政策,重點在于將這些法律落到實處。要加強水政組織的規范化建設,提高其執法能力,消除執法疲軟現象,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查處涉水案件,嚴厲打擊偷盜、破壞農田水利工程的行為,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水事環境。此外,也有必要加強水利信息的自動化建設,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現代化水平,建設節水型社會信息項目。
4.3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科學性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水利工程管理機構,組建一支專業、穩定的水利工程管理隊伍。其次,水利工程管理人員要正確認識到其崗位工作的重要性,把水利工程管理當作一項重要的使命來對待。第三,要強化財務會計監督,督促水利建設管理部門按時做好財務管理的審計工作,保證水利工程管理資金的專項專用。第四,對于工程建成后形成的資產應如期交給相關企業及個人,為其確權頒證,或者實行專業性的管理維護策略,通過拍賣、經營、承包等方式,構建一套符合地方情況的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模式,確保新舊農田水利工程能夠長期穩定的運行下去。
5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確保其安全運行,發揮其功能效益,對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應當認識到,在當今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使得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因此,我們有必要從技術、資金、管理、人力等各方面提供支持,結合國情、縣情、鄉鎮情況,做好農田水利工程的標準化建設及管理,保障農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向舟云.農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3(24).
[2]宋小三,劉俊南.淺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施工管理[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12).
[3]黃韋健.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7).
[4]高皓君,雷兆偉.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3(15).
篇2
關鍵詞:水利工程;節水灌溉;設計與規劃;問題;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枯竭與環境破壞問題日益嚴重,水利工程發展非常關鍵,其節水灌溉規劃與設計能夠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促進農業穩定發展。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加強節水灌溉規劃與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水利工程灌溉現狀分析
目前,在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還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首先,灌溉系統老化,導致土壤結構改變,滲水、滲漏現象比較嚴重,不但影響渠道體系的正常使用,還會導致農田周圍出現雜草,不利于水利工程的管理與維護,影響到農田莊稼的正常生長。其次,由于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工程還不夠完善,國家投資建設的大型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工程水平較低,已無法滿足開荒造田與現代農業水利灌溉發展需求。最后,農田水利灌溉缺乏專業負責人,出現問題后得不到及時解決,水資源浪費比較嚴重,灌溉效率更是難以提高,使得農田水利灌溉現狀令人擔憂。
2節水灌溉設計與規劃中的問題
2.1管理規劃制度不夠科學、合理
一般,我國水利工程多建在地理位置偏僻的地區,經濟比較落后,地方政府管理也不到位,所以,節水灌溉管理制度也不夠完善與科學。雖然國家提倡科技興農,但該政策并沒有落實到位,一些地區財政管理部門重視眼前利益,沒有從長遠角度規劃水利工程灌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灌溉工程的重修與管理費用,不利于社會經濟效益的增長。此外,在對水利工程節水灌溉設計前,沒有做好調查,不重視區域發展情況,使得財政收支不平衡,使得農民的經濟負擔日益嚴重。
2.2灌溉工程質量不高
在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中,先進技術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技術標準必須要規范,同時還要根據項目所在地地理環境、水文條件及產業結構等,科學、合理地制定設計規劃方案,增強其應用指導價值,順利實現節水節能目標。但,目前相較之西方國家標準化建設,我國節水灌溉設計主體投入還較低,在實際建設中,設計規劃參數不夠標準與嚴格,施工結束后,節水灌溉工程系統安全與穩定運行得不到保障。此外,一些規劃設計人員缺乏一定的實戰經驗與先進節水灌溉技術,自身專業知識不足,沒有一套完整的設計思維體系,理實不相符的現象比較常見,工程運行中,各種問題不斷出現。
2.3盲目開展規劃設計
在水利工程節水灌溉規劃與設計中,因其直接影響到農業發展,所以必須要實事求是,根據農業灌溉實際、產業結構與渠道現狀,進行針對性的設計與規劃。但,必須要注意,我國節水灌溉設計理念發展時間不長,體系發展還不夠完善,一些地區在落實節水灌溉設計理念時,缺乏先進設計理念與思維的指導,受資金影響設計方案不斷縮水,從而無法很好的滿足時展需求,最終完成的設計方案也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另外,根據相關調查現實,在部分節水灌溉系統中,一些單純的噴灌與微灌工程中,缺乏規模較大的、自動化噴灌系統,且具體灌溉水量大小設置也沒有相應的參考標準依據,使得水資源浪費比較嚴重。
2.4缺乏專業管理人才
(1)灌溉工程建設企業,優秀管理人才不足,管理實力較差,特別是在節水灌溉方面,專業知識人才更是嚴重不足,使得施工中無法利用專業知識客觀判斷存在的問題,從而引發施工質量問題,最終造成嚴重質量事故。(2)節水灌溉中的監理由水電工程監理人員負責,但新型灌溉節水技術不足,特別是目前節水灌溉工程量大的情況下,規范的專業指導不足,對節水灌溉工程難以實施全面監理。(3)節水灌溉工程施工人員專業技術素養還有待提高,部分施工企業整體技術素質水平缺乏專業性,人員結構不夠穩定,技術人員不足等,對節水灌溉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
3水利工程節水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策略
3.1實事求是,加強配套科學管理
各地區在水利節水灌溉規劃與設計中,要根據地區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各地自然地理條件、經濟實力、季節性農作物生長等條件,實事求是的開展建設。項目設計要能夠滿足地方經濟實力需求,以免水利工程建設損害經濟發展。同時,要把農業發展作為重點,從根本上實現水利灌溉的農業與經濟雙重效益。
3.2明確設計主體資質,加大規范化執行力度
對于目前水利節水灌溉工程設計主體資質不足的問題,相關管理部門要針對設計人員能力與水平較低的現象,堅持公平與公正的原則,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國范圍內招標具備資質、且設計能力強的設計單位,并嚴格規定評審程序,為項目建設提供高水平的設計方案。在實際工作中,要對水利節水灌溉項目加大執行力度,保持科學認知、嚴謹的工作態度,在整個項目設計與規劃中貫徹落實節水灌溉標準,以此為節水灌溉投入與產出、高效運轉奠定基礎。
3.3對設計人員加強培訓
對于水利節水灌溉項目而言,要想提高其規劃與設計水平,就要對設計人員加強培訓。目前,我國水利行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創新型人才嚴重不足。因此,相關單位要定期組織員工培訓,特別是專業設計技術培訓,以此掌握先進節水技術,創新設計思路,在水利工程中全面推廣并應用節水灌溉技術。
3.4加強科學、標準化設計方案的優選
在方案設計中,要認真分析地區相關信息,從技術可操作性、資金、經濟與社會效益等方面考慮,提出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并進行優選,綜合比較各方案的優缺點,確定最合適的方案,并確保其科學與標準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國家對水利工程節水灌溉規劃與設計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因而相關設計單位與個人,必須要順應時代潮流,正確分析節水灌溉規劃與設計中的不足,制定有效措施,從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節水灌溉的整體規劃與設計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波,王鐵,魏家慧.水利工程節水灌溉設計與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265.
篇3
關鍵詞 工程建設;措施;目標;寧夏彭陽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9-0234-02
西部大開發10余年來,彭陽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又好又快發展為主題,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特色富縣、工業強縣、科教興縣、依法治縣”的建縣方針不動搖,大力弘揚“勇于探索、團結務實、鍥而不舍,艱苦創業”的彭陽精神,立足縣情實際,搶抓發展機遇,不遺余力地以改土治水為先導,調整結構、培育產業,奮力推進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全縣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大改善,城鄉面貌大為改觀,取得生態顯著改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進步的輝煌成就。
1 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工程
牢固樹立經營生態理念,鞏固和發展生態建設成果,以實施生態保護、流域治理、退牧還草、農村清潔、避險搬遷“五大工程”為抓手,以建設綠色生態家園、生態文明示范村、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文明縣城“四級聯創”為載體,著力打造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實現人與生態和諧共生。力爭到2020年,建設綠色生態家園、生態文明示范村100個,建設環境優美鄉鎮12個,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到90%以上,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重大地質災害能夠得到及時有效預防[1-2]。
2 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工程
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總體要求,做大做強林果、草畜、蔬菜、勞務四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建設林果、冷涼型蔬菜、無公害肉牛、朝那雞、食用菌五大基地,大力實施龍頭企業振興工程,打造提升“彭陽果脯”“優質肉牛”“朝那烏雞”“紅河辣椒”“六盤山珍”等農產品品牌和“聰慧勤勞、誠實守信”勞務品牌,推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機構升級優化。預計到2020年,建成以杏、核桃、花椒為主的優質林果基地3.33萬hm2,打造仁用杏之鄉;建成以辣椒為主打產品的冷涼型蔬菜基地6 666.67 hm2和25萬頭無公害肉牛養殖基地、300萬只無公害朝那雞養殖基地以及食用菌種植基地666.67 hm2。
3 能源工業強縣工程
依托煤炭、石油和風力自然資源優勢,改造提升王洼煤礦,加快開放草廟煤田和石油開采,大力推廣天然氣和新興能源開發利用技術,著力打造寧南山區重要的能源工業基地,壯大縣域綜合經濟實力。爭取到2020年,原煤產量達到2 000萬t,石油開采量達到50萬t,風力發電裝機達到20萬kW,天然氣利用率城鎮達到100%,農村達到40%。
4 城鄉基礎建設工程
4.1 城鎮基礎建設工程
以提升國家園林縣城、建設生態文明縣城為目標,全面加強城鎮道路、供排水、防洪、供熱等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優化小城鎮布局,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力爭到2020年,縣城功能區域布局合理,新拓展面積達到10 km2,縣城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的鄉鎮達到8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10萬人,城市化率提高到40%。
4.2 農村基礎建設工程
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重點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土地整理、農村服務體系建設、現代農業和農村飲水安全、庫井灌區節水改造[3-4]、過境高速公路、王洼至原州運煤專線、國省縣道改造提升、電網改造和信息化工程建設,實施“五改”“六到農家”,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面解決人畜飲水問題,交通運輸網絡便捷、暢通,農村供電、通訊信號、廣播電視入戶率和寬帶網絡接入率均達到100%;鄉鄉建有文化中心,村村建有圖書閱覽室、籃球場和標準化衛生室[3-4]。
5 民生工程
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著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重點實施好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幼兒園規劃建設和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興建鄉鎮衛生院住院部和衛生人員周轉房,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立完善完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重點實施好農民住房安居、縣鄉敬老院、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工程,提高社會保障能力;重點實施好“三館兩院”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等重點項目,培育發展具有彭陽特色的文化產業;加大鄉鎮計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計劃生育服務能力;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5]。
6 加快現代服務業工程
把加快服務業發展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徑,積極發展現代物流、現代信息、市場服務和旅游業,重點建設物流配送中心,“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紅色、生態旅游景點。預計到2020年,第三產業在全縣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由22%上升到30%,把彭陽縣建成連接寧南山區各縣(區)的重要物流景點。
7 結語
為全面實施以上“六大工程”,縣委政府組織編制完成了《彭陽縣“十二五”重點項建設計劃》《彭陽縣2010―2015年基本建設項目計劃》《彭陽縣“十二五”以工代賑建設項目計劃》《彭陽縣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彭陽縣經濟林發展規劃》《三河源生態移民計劃》《農田水利基礎建設規劃》《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項目計劃》等8個規劃,各部門也在抓緊編制《“十二五”部門行業規劃》。彭陽縣水務局牽頭編制完成了石家坪水庫設計優化方案、新集與姚河灌區節水改造、退牧還草工程、古城中學學生宿舍樓與檔案館建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等48個項目建設方案并上報區發改委。全縣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小流域綜合治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能源建設、城鎮集污工程、縣城水回收利用、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集約與環境保護工程、公路網絡及農村道路建設、電力建設、計劃生育服務設施、農村中學抗震設防設施建設、中小學教師周轉房、中醫院住院部樓等51個項目建設方案正在編制之中,以水利先行的戰略思維加之扎實的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國務院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8 參考文獻
[1] 郭瑋,劉愛平.淺談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總平面布置[J].現代農業,2011(7):92-93.
[2] 葛子輝,陸維斌.新農村建設與農田水利配套設施建設的關系[J].節水灌溉,2008(5):54-56.
[3] 閆春妹.加強公路工程施工管理 確保工程質量[J].民營科技,2011(9):236.
篇4
關鍵詞:水稻;質量;經營
中圖分類號: S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3)-24-02-1
1 示范區建設基本情況
目前示范區面積發展到1.5萬公頃,覆蓋了白城市6個鄉(鎮)。示范區帶動農戶達到了1萬多戶。水稻單產由8990千克/公頃,提高到2012年的9 290公斤/公頃,年平均總產量達 13.5萬噸。水稻年平均產值達4億元,現有4個水稻全程機械化村和1個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基地。
2 示范區建設的主要做法
2.1 加強組織領導
區政府專門成立了綠色水稻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與示范鄉(鎮)簽訂《目標責任書》,把此項工作納入年度考核。政府累計投入300 多萬元用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2.2 完善標準體系
在充分吸收、借鑒綠色水稻國家、行業經驗的基礎上,編制了《洮北區綠色水稻標準化示范區標準體系》,標準體系既涵蓋了水稻種子質量、檢測、種植標準,還涵蓋了土壤、農藥、肥料使用準則標準,同時還涵蓋了其產品大米的質量標準、農產品質量安全及其檢驗方法標準、農產品包裝、標識、運輸、貯存標準。其中包括通用標準29項,技術標準30項,管理標準10項,工作標準5項,從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到產品的每一環節都有科學、實用和可操作性的標準所依。
2.3 加強宣傳培訓
通過輿論先行、宣傳引路、強化培訓,提高農民綠色水稻標準化生產的意識。制作了《綠色水稻標準化種植技術》科教片,并利用電視講座等形式向農戶普及,推廣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標準化培訓,至今累計培訓農民1萬多人次,制成各種宣傳手冊下發到農戶手中,使其家喻戶曉,人人會用。
2.4 建立溯源制度
建立從浸種、育苗、插秧、田間管理、收獲,到大米加工全過程的生產檔案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水稻種植農戶姓名、地塊、農藥化肥施用品種、使用量、病蟲害防治情況等全過程的生產紀錄,消費者可以追溯到大米生產源頭,從而實現了農產品標簽的可溯源性。
2.5 發展產業化經營
把農業標準化的實施與發展農業產業化有機結合,在培育、扶持大米加工龍頭企業發展的同時,引導企業建立標準化體系,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進行產業化、規模化經營。目前全區年加工能力萬噸以上的企業已發展到5戶,年實際加工量在500噸以上的大米加工企業發展到20戶。企業和農戶簽訂定單,要求農戶按照示范區建設標準進行生產,從備耕生產開始,就實行全程五統一:統一品種、統一用肥、統一用藥、統一用水、統一栽培技術。實現了示范區建設與龍頭企業的協調發展。
2.6 打響大米品牌
通過綠色水稻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確保了大米的品質和特色,進一步打響大米品牌,使其影響力不斷加大。大米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30多個大中城市。
3 示范區建設的主要成果
3.1 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得到全縣認可
在種田觀念、科技種田、規模化種植等方面,標準化所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各有關部門、龍頭企業和廣大農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示范區建設工作在認識的轉變和加深過程中起到了推進作用。農業標準化已深入了千家萬戶,標準化種植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
3.2 農民在標準化種植中得到了實惠
隨著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規模逐漸擴大,已有95%的示范區鄉(鎮)獲得訂單,成為大米加工企業的原料基地,稻谷平均收購價高出市場價格20%~30%,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3.3 推動了龍頭企業的發展
綠色水稻標準化示范區為大米加工企業搭建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廣闊平臺,大米加工企業由原來的幾戶發展到了20余戶。
3.4 形成了多種農業標準化生產模式
綠色水稻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使農民從傳統落后的生產方式轉變為現代的標準化生產方式,涌現出了“龍頭企業+農戶+訂單+標準”、“農業生產合作組織+基地+標準”以及“公司+基地+標準”等典型的標準化生產模式。農戶所需的生產資料包括種子、化肥、農藥全部由公司統一供給,費用年末收購時扣除,這樣能有效保障了農業生產資料供給符合綠色食品質量要求,成為“龍頭企業(公司)+農戶+訂單+標準”的典型標準化生產模式。
3.5 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形成
從強化管理、建立健全生產管理體系入手,將標準實施落到實處。從肥料、種子、農藥到水稻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按標準化要求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從源頭上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3.6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有效運行
以實驗室為依托,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從生產資料投入、生態環境質量狀況一直到大米成品實行全過程跟蹤監測。以每年的“農資打假專項整治”活動為契機,有效發揮質監部門職能,集中力量開展“金質惠農”、“農資打假護農保春耕”活動。
篇5
關鍵詞:農村水利;建設管理;機制;莆田市
農村水利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抓手。長期以來,福建省莆田市農村水利建設管理堅持貼近民生、貼近基層、貼近實際,在改善廣大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促進糧食連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上作出積極貢獻。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莆田市主動對接國家資金投向,謀劃生成項目,爭取上級資金的支持,加快推進全市農村水利建設管理工作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逐步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一、莆田市農村水利概況
莆田市農村水利建設以中央、省級財政投入為主,以市級、縣區財政配套為輔。在2012年水利普查中,全市共建成小(2)型以上水庫219座,總庫容5.4億m3;建成塘壩6472座,其中大型水庫2座、中型水庫8座;建成引水工程1482處,引水規模99.46m3/s;建成提水工程1640處,提水規模14.87m3/s,年供水量16.8億m3;建成堤防554.4km(海堤274.8km、江堤279.6km),保護耕地50多萬畝(1畝=1/15hm2,下同);建成灌區工程922個,灌溉總面積78.51萬畝,設計灌溉面積2000畝以上灌區37個。“十二五”期間,農村水利迎來難得發展機遇,全市農村水利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民生水利統籌發展。一是農村飲水安全全面提升。按照“鞏固成果、提升水平,注重質量、確保安全”總要求,在基本實現“村村通、戶戶用”基礎上,統籌使用上級補助資金,統一規劃自來水廠,合理布設供水管網,由市水務集團集中建設整合區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市共完成投資9.5億元,保證了120.1萬群眾飲水安全,超額完成43.9%。建成東圳水庫分層取水、湄洲島跨海供水第二通道等工程,重組整合國有、集體水廠12家,涉及人員1000多人、資金20多億元。二是農田水利建設有效加強。投資3.07億元完成涵江區、仙游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和秀嶼區、荔城區、城廂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各年度任務;投資1.97億元建成秀嶼區初級水利化縣和東圳灌區、萩蘆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投資0.3億元建成山地水利示范片13片、面上項目106個;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2.1萬畝,新增除澇面積3.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6萬畝。三是水工程全面加固。投資4.95億元完成加固31座小(1)型水庫、150座小(2)型水庫、200座山塘;投資3.43億元完成新一輪海堤強化加固一至五期工程共42條61.68km。四是水土流失生態治理。審批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49個;編制全市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規 劃,在書峰、社硎等9個鄉鎮重點治理水土流失和綜合治理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完成投資0.48億元,治理面積達12.1萬畝。五是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推進。投資4.94億元,完成列入全國規劃的21條中小河流治理項目,長達98km;正在推進荔城區中小河流重點縣11個項目區的河道水系連通整治項目,總長為25.5km。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①農村飲水安全水平有待鞏固提升。雖然莆田市的飲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還存在群眾飲水衛生安全意識薄弱、建設標準不高、水源保證率不高、供水入戶率未達到100%、市水務集團對民營水廠整合進展不力、相關縣區重視不夠等問題。②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快。雖然全市大中型灌區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但大部分農田水利工程運行時間長,設施老化,帶病運行,部分渠堤邊坡不穩定,渠道滲漏嚴重。特別是灌區末級渠系問題尤為突出,末級渠系大多數為基層社隊自建自管的土渠,渠道后續投入不足,部分已襯砌渠段管護投入不足,破損滲漏嚴重,造成渠尾無水灌溉,部分地方出現毀渠棄灌現象,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水資源浪費嚴重。③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重建輕管現象長期存在,建后運行管護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大部分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產權界定不清,產權和責任主體不明確,導致部分工程使用壽命和使用效率大幅度降低。農民真正參與公益性強的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護的積極性并不高,工程運行管理和維護責任難以真正落實,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后的效益難以發揮。④農村水利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大。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其根本在于投入不足和投資結構不合理。農業生產效益比較低,直接影響了一些地方政府投入農村水利的積極性。水利、農業、國土資源、農業綜合開發、扶貧和移民等部門未能統籌安排水利、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中的農田水利建設,且市、縣區財政投入不足,影響項目建設進度;社會資金不愿投入,融資難;群眾投工投勞不足,缺乏熱情。特別是工程建后管護配套資金落實不到位,直接影響到工程效益的發揮。⑤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全市雖然設置基層水利工作站42個,落實編制137人,在崗人數116人,但是基層水利工作站大多以鄉鎮管理為主,人員關系移交鄉鎮管理,水利部門對水利工作站只是業務指導的關系,這種分散分割的管理模式帶來了人員難以調配、職能難以發揮、人才難以留住、隊伍難以管理等諸多弊端。同時,已建農民用水戶協會大都掛靠在村委會,缺少運行經費,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
三、對策與建議
農村水利工程數量多、分布廣,建設管理難度大,當前又是水利基礎建設的大好機遇,農村水利建設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因此必須建立一套良好的投入、管理、運行機制,健全項目建設管理程序和監督體制,提高農村水利建設管理水平,使水利工程能夠長期發揮效益。
1.2016—2018年加快農村水利工程建設
①建設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保障供水安全。按照水源相連、管網相通、布局合理、水質安全、管理科學的要求,大力實施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38個,解決飲水安全提質增效升級的農村人口數128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8%,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90%,加快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建設和加強水源地保護,基本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供水城市化。全面建成市第三水廠、媽祖城水廠、埭頭水廠及配套管網、南日島供水第二通道、湄洲島供水第一通道修復等供水工程;全面改造、升級、聯網供水管網500km,覆蓋全市沿海、平原、海島鄉村;山區分散式供水工程按要求全面配備、使用和運行管理水質凈化和消毒設施設備。
②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工程,服務農業發展。堅持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原則,加快秀嶼區、荔城區、城廂區中央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改善灌溉面積16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萬畝,全面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加強灌區末級渠系建設和田間工程配套,建設20個現代中、小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灌溉面積6萬畝,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萬畝,山地水利設施100片2萬畝,促進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基本解決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問題。
③建設農村河塘綜合整治工程,改善人居環境。堅持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系統治理,加快推進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全面推進農村河塘綜合整治170km,綜合治理9個鄉鎮水土流失面積27km2,建成水土保持生態村3個,建設重要水源地生態清潔小流域,全面改善農村水環境,基本實現“河暢、水清、岸綠、安全、生態”。
④建設防洪排澇保安工程,確保安全運行。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分片實施的原則,加快木蘭溪全線105km干流及主要支流綜合整治,建設集擋潮、蓄淡、生態于一體的寧海閘工程,改善木蘭溪主城區河段水環境;加快建設萩蘆溪防洪治理工程;建設玉湖、東陽湖、木蘭湖、江東湖等滯洪區和石門澳、石象、前海、東吳園區、媽祖城等沿海防洪排澇滯洪區;完成東圳、東方紅等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新建和加固媽祖城、巖下、赤岐、東林等海堤23條58.35km;建設大東溪、院里溪等2個山洪溝治理項目8.5km,全面實現海堤、水閘、水庫達標建設和安全運行,建設農村水利信息化系統,基本建立防洪減災工程體系。
2.健全完善農村水利管理制度
市、縣區、鄉鎮政府應樹立“建管并重”意識,在加快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水利管理制度,切實做到農村水利工程產權清、責任明、管護實,著力解決水利工程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確保每一處農村水利工程都能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要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政府主體責任和行政首長負責制,嚴格跟蹤問效,切實強化責任制的剛性約束。要建立健全“河長制”,切實落實河長、河段長牽頭管水職責,建立河道保護管理機制,成立專門巡河督導組織,做到管理范圍、職責、內容、資金、監管“全覆蓋”,確保責任到人、有水必管、不留死角。要落實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主體,全面提升全市鄉鎮水利工作站服務能力,加快培育、發展和指導農民用水戶協會,嚴格用水計劃,落實農村飲水工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管護措施,全面推進依法管水。要探索管護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專業化集中管理、物業化打包管理、企業化經營管理等多種管護模式。要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大力發展滴灌、微噴、滲灌、噴灌等現代化的節水灌溉技術。
3.探索多措并舉的農村水利投入機制
莆田市要有效利用國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機會,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和多形式投入機制。落實農村水利財政投入主體責任,每年從土地出讓收益提取10%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中安排1000萬元、縣(區)財政配套1000萬元,專項用于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投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經濟杠桿和引導作用,帶動村集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民用水者協會、種田大戶及農戶等投入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落實管護經費,通過農民自籌、農業水費由縣區財政直接補貼支付和爭取上級專項管護資金等方式,保障基層水利管護巡查人員的薪酬;通過爭取上級專項資金補助用以在日常運行管理中對發現問題進行維修、加固等。要利用中央實行量化貨幣寬松政策支持水利建設的有利時機,加大信貸融資;采取購買服務、探索PPP等籌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建設、管護和運營。要加強資金監管,杜絕挪用、截留資金等行為,做好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確保農村水利資金規范科學管理、合理高效使用。
4.創新機制深化農村水利改革
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水利工作,把農村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深化改革作為水利發展的新動力,填平農村水利“最后一公里”的溝溝坎坎。①下放管理權限。除因建設跨流域、跨區域涉水工程或需上升國家、省級立項,確需由市級審批外,農村飲水安全、水庫和海堤除險加固、農電技改、水土保持等水行政審批事項能下則下,下放由縣區負責審批,市級加強監管服務。②整合涉水資金。市、縣區政府要整合發展改革、財政、水利、農業、國土資源、農業綜合開發、扶貧和移民等部門資金,按照農田水利規劃,統籌安排水利、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中的農田水利建設,因地制宜地集中連片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③簡化前期手續。對投資規模較小或技術要求簡單的水利項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合并審批。對列入部、省級工程建設專項規劃的農田水利項目,直接審批初步設計或實施方案。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未涉及新增用地(用林、用海)報批的,由項目主管部門審定工程建設方案后,直接設計、施工。對于投資總額在500萬元以下、技術要求簡單的農田水利項目,可由項目業主直接編制施工圖和工程預算,在相關行業審查同意后報發改及行業主管部門備案,作為控制投資概算的依據。對水利工程除險加固、更新改造等建設中不涉及新增用地的,不辦理土地、規劃、環評等審批手續,改為事后監管(備案)。④統一委托設計。縣(區)水務局可成立項目公司作為項目前期業主,按海堤、水閘、水庫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鄉村河道治理等分類別,以縣區為單位,統一招標投標選擇設計單位,一攬子委托項目可研、初步、施工圖等設計,縮短前期工作時間。⑤改進審批服務。在保障補償資金到位基礎上,供水管道建設涉及臨時用地的不需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工程實施后盡快恢復原貌。對于配水管網施工需要橫穿公路等破路的,項目業主要制定施工方案,減少交通影響,有關部門應予以支持協助,并依法免收有關費用。⑥加快水價改革。實施灌區農業灌溉水費財政補貼政策,完善灌區管護費用財政轉移支付,市、縣區財政各承擔一半,解決農業灌溉水費征收難、到位率低以及水管單位管養經費短缺等問題。推進原水價格保本提價,建立水價聯動調節機制,市水務集團、各水管單位配合全面梳理供水運行情況和價格成本情況,制定提價方案,建立穩定的水利工程建設投入機制。
5.建立健全農村基層水利服務體系
篇6
根據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確保2012年完成410億斤目標的實施意見》精神,現就我市深入推進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明確目標,堅定抓好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信心
穩定糧食生產,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支撐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重要舉措。我市是糧食主產區,既有糧食生產的基礎,又有糧食實現了連續八年增產的經驗,深入推進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將進一步提高我市糧食生產水平,鞏固我市糧食主產區地位,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012年,確保全市糧食種植面積達到960萬畝,總產385萬噸。各縣(市、區)要切實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為抓手,堅持把項目引導、行政推動和技術指導更好結合起來,夯實基礎,穩定面積,主攻單產,防災減災,促進糧食生產大面積平衡增產,不斷提升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二、勇于創新,認真落實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措施
(一)認真落實政策支持行動。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不折不扣地將中央和省、市的各項惠農政策全面及時落實到位,提高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各項糧食補貼資金要及時足額兌現到農戶的一卡通,要努力爭取增加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額度,嚴格落實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擴大水稻政策性保險范圍,加大對糧食生產的個人和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二)認真落實糧田建設行動。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快所有涉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的整合力度,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求,以贛粵高速和泰井高速沿線垅田為重點,統一規劃,科學制定2012年度投資計劃和建設任務。加快2011年度糧田項目建設進度,科學安排好在建田間工程,確保2011年整合資金糧田建設項目如期完工,不誤農時,早日見效。所有高標準糧田項目建成區必須種植綠肥,培肥地力;必須開展高產創建,切實提高單產水平。
(三)認真落實科技促進行動。一是加大集中育秧示范推廣力度,確保穩定糧食種植面積。二是大力推廣超級稻及其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重點縣不少于20萬畝,糧食主產縣不少于10萬畝,其他區、市不少于5萬畝,力爭全年超級稻應用面積達到125萬畝以上。三是大力推廣拋秧等輕簡栽培技術和繼續開展“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技術推廣活動,力爭全年應用率穩定在90%以上。四是大力開展百名農技人員下基層活動和基層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增強基層農技人員科學種糧技術服務能力和指導水平。
(四)認真落實高產創建行動。各縣(市、區)要嚴格按照與市政府簽訂的糧食生產責任狀要求,進一步加大高產創建工作力度,不斷擴大創建規模和示范范圍,全面完成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建設和糧食高產示范戶的建立,切實推動高產創建再上新水平,促進全市糧食生產大面積均衡增產。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高產創建,不斷創新生產資料供應、專業化技術服務、訂單統一收購等新模式,積極探索高產創建的新機制。
(五)認真落實良種推廣行動。各地各部門要不斷完善新品種展示示范服務體系,加快新品種推廣應用。要及時掌握新品種生產經營及推廣供求信息,每個縣(市、區)單季引進水稻新品種20個以上,建立一個現代農業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片和5個水稻小區比對試驗點,全年組織2次以上由農技人員、種糧大戶、種子企業和種子經銷商代表為主的現場觀摩會,加大新品種的宣傳普及力度,促進優新品種成果轉化推廣步伐。要及時篩選確定轄區水稻主導品種,制定推廣方案,暢通主推品種宣傳推廣渠道,引導農民正確選用良種,確保實現主導品種應用率達82%以上,新品種年更換率20%以上,良種覆蓋率95%以上。
(六)認真落實配方施肥行動。2012年在安福縣所有鄉鎮,吉州曲瀨鎮、青原富灘鎮、吉安縣敖城鎮、峽江水邊鎮以及永新、井岡山、遂川、萬安、泰和、吉水、新干、永豐8個縣(市)選出的48個村整建制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工作。各地要充分發揮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示范縣(鄉鎮、村)的示范帶頭作用,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普及行動。要在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和示范戶及測土配方整建制推進示范縣(鄉鎮、村)全面推廣配方肥。每個縣(市、區)建立2個以上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范片,在15個行政村各建成1個20畝以上的示范方,為農民提供面對面指導服務8場次以上,在100個行政村各選定1個村民集中活動場所和肥料經銷網點,設立固定的測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告專欄,懸掛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施肥指導方案和科普掛圖,方便農民了解掌握科學施肥知識。確保全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970萬畝以上,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積194萬畝以上,推廣秸稈腐熟還田面積29萬畝以上,種植綠肥面積80萬畝以上,力爭肥料利用率提高3個百分點。
(七)認真落實統防統治行動。一是要鼓勵和引導農藥公司、農資經銷商、種植大戶及種植業合作社創辦專業防治組織,開展專業化防治服務。引導專業防治組織按照“運作市場化”、“管理制度化”、“人員專業化”、“作業規范化”、“技術標準化”、“設備現代化”、“服務優質化”的標準發展,使專業化防治朝著健康有序、可持續方向發展。二是要加強對專業防治組織的培訓和指導,病蟲防治信息及時送達機防組織,幫他們解決防治技術問題。三是每個縣(市、區)至少建立一個專業化防治示范區,開展標準化專業防治服務。鼓勵開展全程承包服務,每個縣(市、區)至少扶持發展一個全程承包服務面積不少于1000畝的標準化專業防治組織,力爭專業防治全程承包服務面積增長20%。大力推廣非化學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綠色植保農藥減量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每個縣(市、區)建立一個面積不少于1000畝的綠色植保農藥減量示范區。力爭高效安全對路農藥使用面積達到50%以上,生物農藥使用面積增長10%,化學農藥用量減少10%以上。
(八)認真落實農機應用行動。一是要繼續開展“推進機插秧、創建高產縣”活動,積極參與水稻高產示范區創建,全市確保建設12個省級水稻工廠化育秧示范點,通過典型示范、技術推廣、機手培訓、現場指導、機具補貼、農機農藝結合等手段,加快我市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步伐。二是積極做好“百萬農機鬧春耕”、“農機雙搶大會戰”和“農機化秋收冬種”等關鍵農時農機服務活動。三是抓好農機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農機具三包維修和配件供應等技術服務工作。通過以上措施,調動廣大農機戶、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機作業的積極性,提高我市農機作業水平,力爭今年我市機耕、機收、機插秧面積分別達到755.4萬畝、590萬畝、156.1萬畝,機耕率、機收率、機插秧率分別達到85%、66%、17.5%。
(九)認真落實防災減災行動。各地氣象和農業部門要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全力做好主要農時季節農業氣象災害趨勢分析,及時制定防災減災應急預案,適時啟動應急響應,做到主動避災、科學防災、有效減災。加強病蟲災害的監測預警和防治指導,完善公共植保體系建設,落實鄉鎮植保員制度,做到監測系統、預報準確、及時、指導科學、宣傳到位。各地要切實做好災情調度和災害損失評估以及災后生產自救指導,積極爭取救災種子儲備項目,大力實施水稻防早衰工程,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良法補助,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技術落實到位率。
(十)認真落實農資整治行動。各地要抓好化肥、農藥、秧盤、柴油等生產資料的調動和儲備,優化電力調度,保障糧食生產物資供應和用電需要。要加強對農資生產經營主體的資質審查,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經營農資的單位和個人,強化對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集散地和經營門店的日常監管。要認真開展好種子執法年活動,加強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工作,以打擊套牌侵權違法行為,特別是要抓住春耕備耕、雙搶、冬種等重要農事季節,加大對種子、肥料、農藥、農機具等農資產品質量和價格的監管,堅決打擊制售假劣農資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好農資市場秩序。啟動農業綜合執法標準化建設,增加執法經費投入,改善執法裝備和條件,深入推進農業綜合執法,積極推行“檢打聯動”,確保農資合格率整體上升1個百分點。
篇7
20__年省政府批準我市為“擴權縣”,水務局搶抓有利時機,加強能力建設,迅速適應省水利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辦事規則,提升素質、轉變作風,連續兩年取得了快速發展和新的突破。
一、擴權強縣政策落實到位
省政府20__年擴權政策下發后,省水利廳落實辦法中詳細明確了擴權項目,涉及我市共計七項17條,在工作中已全部落實。
1、計劃直接上報(2條)
①水利基本建設年度投資建議計劃,會同發改局上報。
②省財政或中央水利專項項目預算建議計劃,由水務局直接上報,并報市局備案。
2、直接上解省級收費(1條)。
3、項目直接申報(3條)
①符合上級政府規劃,不需國家省市投資的水利基本項目,自行審批;需國家和省審批的,會同發改局上報省廳,并報市局備案。
②我市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的設計、指標申請、開工驗收等審批事宜,直接報省廳,抄報市局。
③省級以上水利科技項目,直接報省水利廳。
4、證照直接發放和項目審批(涉及3條)
其中:取水許可證、項目建設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審批、支流小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已全部落實由我市直接審批。
5、統計上報(1條)
綜合統計及各類專項統計數據由市局上報省并做單列。
6、信息直接獲得(4條)
包括與省水利廳直接進行信息交流,直接上報防汛抗旱各類信息,直接獲取省廳“水利簡報”等,向省廳、省防辦報文及直接參加省廳水利工作會議和專項培訓。
7、相關內容(3條)
包括:根據省政府文件制定本市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制定具體水土保持監測管理辦法、參加“海河杯”評選申報。
以上項目分別由我局(會同有關部門)直接上報省廳,或由市政府常委會和市長審批,均已按文件政策實施。
二、上級市局工作支持到位
上報省廳的計劃和項目,按要求同時上報了上級市水務局備案,并在市局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了相關業務工作。
一是防汛抗旱工作,在市局統一指導下,進行調度和管理。域外調水工作,市局統一安排部署和落實,按要求去冬今春我市完成引黃補淀的清障、打壩和期間管理工作。
二是編制了“十一五”水利發展規劃、南水北調項目配套建設規劃、城區防汛抗旱預案、水廠建設規劃等工作。
三是實施項目水資源論證和入河排污口審批與管理。如20__年6月,我市__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按市局專家審查意見修改完善后,通過評審,作為該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的技術依據。對我市水資源保護和統一管理具有示范作用。
四是促進水利工程標準化建設。按照省廳《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辦法》要求,在市局的積極幫助爭取下,積極推進目標管理,20__年我市兩座排水站被評為省級工程管理達標單位,標志我市水利工程標準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三、擴權強縣帶來新機遇
1、信息渠道更加靈敏通暢。省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與市水務局同步傳達到我局,從而更加迅速地掌握上級政策和規劃,了解國家宏觀水利投資動態,工作先行一步,取得主動權。同時,我市水利工作信息、情況反饋直接相向省廳匯報。擴權以來向省廳直接報送防汛抗旱、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信息40多篇,省廳直接了解和掌握我市水務工作動態,從而更好的指導工作。
2、工作程序更加迅捷。擴權之前,上報項目意向和爭取上級資金,先上報市局研究后再上報省廳。擴權后直接向省廳申請工程立項,更加快捷,時間縮短一周。同時廳局領導到我市實地考察,為取得上級決策支持提供一手資料。如我市__干渠__橋、__河的__橋,建于上個世紀70年代,兩橋位于主河道干支渠上,對當地群眾生產生活起著極其重要作用。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近年車輛增加,載重量加大,造成橋體受損,成為險橋,群眾反響強烈,但由于建設資金大,受財力所限,一直未能解決。通過廳有關領導到我市調研,勘察,積極運籌,匹配資金__萬元,重建工作很快納入日程,兩橋分別于05年和06年竣工。
3、項目建設力度更大。我局利用擴權強縣政策,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加強了項目儲備工作,保證了水利建設年年有項目、有資金、出效益。兩年來共爭取到國家和省級以上水利建設資金____萬元,完成重點工程項目__項,有效地推動了我市水務工作和經濟建設的大發展。
四、水務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省政府授予我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__杯”一等獎,我局被省水利廳、__市局評為水利工作先進單位。
1、人飲安全建設進程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國家項目建設人飲安全工程,對我市人飲安全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06年已實施國家人飲安全項目村*個,其中中央省投資__萬元、自籌__萬元。今年將繼續實施項目村改造*個,總投資__*萬元。二是帶動了我市非項目村建設,拉動鄉村自籌資金近兩千萬元。到06年底共實施人飲安全項目村__*個,每個村打深井一眼,自來水管道入戶;解決了取水難、收費難、管理維護難等諸多問題,成為我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亮點工程。
2、農田水利建設再創新。兩年來農村節水灌溉工程發展迅猛,鋪設地下防滲管道__萬米,控制面積*萬畝,其中省級投資__萬元發展節水灌溉管道面積*萬畝,投資__萬元發展新型咸淡混澆新型節水工程__處,節約了地下水資源__*萬方。
3、防洪保安建設
成效大。實施了總投資__*萬元的千里堤加固除險工程、__撤退路工程、__揚水站重建工程;整修__公里千里堤堤頂路面,極大地提高了防汛應急能力。4、橋梁建設進度加快。我市共有橋梁__*座,閘站__座。維修重建任務繁重。20__年以來年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維__座。兩年省級投資__*萬元修建我市干支渠橋梁*座。20__年已列入計劃的我市干渠橋梁建設總投資為__*萬元,已落實省級建設資金__*萬元,市財政配套__萬元。
5、城市供水體系基礎建設進一步夯實。適應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標,城區管網改造工程成效明顯,水廠硬件建設水平不斷提升。水廠擴建已納入省級投資規劃,經省發改委核準我市城區供水工程項目總投資____萬元,其中國債資金__*萬元,省補__萬元,企業自籌__*萬元,其余____萬元由市財政配套,完善水廠設施和建設輸水配套管線,建成后從根本上提高我市供水水平。
6、水政水資源管理向規范化邁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步伐加快,利用上級資金引路,吸收社會群眾投資在__鎮建設了萬畝節水灌溉工程,實施灌溉用水計量;在__等鄉村建立了農村用水協會,通過立規矩,定章程,落實獎罰措施,實現用水管理的良性循環,有效地促進了農村自覺節水。被評為省級節水先進單位。
五、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基層工作在適應省級主管部門的業務程序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熟練。和省廳有關處室的接觸還要加強,還要不斷向省廳主管部門進行全方位的學習和業務咨詢。
2、建議省直部門要對擴權縣對口部門領導進行全面的業務培訓。通過培訓和指導,提高擴權縣政府各部門的業務工作水平,提高縣一級政府的行權能力。
3、在項目的立項和籌劃上,我們要進一步提高站位,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做好項目申報和建設,真正做到科學立項,科學申報,通過項目引路,促進水利發展。
4、在水利行政執法、自行審批的許可證及有關計劃項目上,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局業務人員的素質,把抓好隊伍作風建設、提高水務工作者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綜合業務能力做為一項長期的任務抓好。
篇8
今天召開這個會議,目的很明確,主要是安排部署礦產資源開采管理及安全生產工作。剛才縣國土局王局長和張局長對全縣礦業管理工作講了比較具體的意見,縣安監局茍局長也通報了全縣安全生產形勢。借此機會,我再強調講三方面。
一、正視差距問題,認清嚴峻形勢
近年來,我縣礦產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總體上比較好,對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縣礦產資源管理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礦山布局不合理。“小、散、弱、多”尤為突出,一些礦產資源已近枯竭,后備資源不足,優勢資源不優,礦山企業不強,資源利用率不高,經濟效益不好。二是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矛盾突出。一些礦山企業不執行開發規劃,不落實環保措施,違規作業,亂挖濫采,很多礦山企業根本不知道要履行環保手續和生態保護,嚴重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導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大幅增加,嚴重威脅到當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三是資源開發與安全生產矛盾突出。一些礦山企業單純追求利潤,不重視安全生產管理,輕視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礦山事故居高不下,群眾案件有增無減,人民群眾正當利益訴求得不到及時、合理地解決,影響社會穩定。四是矛盾糾紛層出不窮。礦產資源在創造效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受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影響,社會矛盾日趨增多。一些礦山企業社會關系復雜,行政干預難度較大,引發企地合作不和諧;有些礦山企業對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意識不強,不按照環境評價方案和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進行治理,激起民憤,矛盾不斷;部分礦山企業對行政執法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執行不到位,引發矛盾。上述這些問題,必須引起國土、安監部門和采礦企業的高度重視,要認真研究,把握關鍵,采取有力措施,盡快克服解決。
二、突出重點難點,抓好安全生產
針對一些采礦企業破壞環境,違規作業,不合理開采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必須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進行扎實整改。要進一步靠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現場管理,快速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要嚴格按照礦山開發規劃作業,堅決杜絕出現私挖亂采行為。要規范礦產品流通市場,做到合法交易,足額納稅,堅決杜絕私下交易、非法交易行為。要加強礦產品運輸環節的管理,杜絕偷運礦產品的行為,特別禁止出現運礦車輛載人的現象,有效遏制安全生產事故。要繼續開展“打非治違”行動,保持高壓態勢,切實加強非煤礦山等高危行業企業復產安全監管,對未按要求驗收的企業,一律不準恢復生產;對擅自復產的企業,一律嚴肅查處。在打非治違專項行動中,要以打“三非”(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非法建設)、治“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為重點,嚴厲查處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督促企業健全機構、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強化教育,落實各項管理措施。特別對黑磚場、黑砂礦等生產經營企業,要從原料采購、水電供應、產品運輸等環節全方位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三、轉變經營觀念,強化執法管理
篇9
關鍵詞:農網改造;環境復雜;資金;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27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能夠完善農村電網的網架結構,有效增強農網的供電能力,提高電能質量,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電力供應。目前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正在穩步推進,本文結合工作經驗,對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做出了深入的研究。
2 農網改造升級概述
開展農村電網改造審計的前提是首先要了解農村電網的結構、特點及其分類,然后才能選擇合適的改造方法及準確地進行可行性分析。農村電網主要指電壓等級在110kV及以下,為農村提供電力服務的農村地域的電網結構。通過調查可以發現農網改造升級項目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農網改造升級項目更注重社會效益。農村電網規劃更多體現了社會效益和外部效益,使得農村用電負擔減少、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為鄉鎮企業的發展起到支撐作用。有些社會效益可以用金錢衡量,比如農網改造能夠減輕農民的負擔,但是有些社會效益卻不能簡單用金錢衡量。農網改造能夠對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增強農村經濟提供支持,時間越長,農民受到的好處越多。但是目前來看,潛在的社會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需經過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
第二,農網改造升級項目一般以省為組織者,而縣是實施單位。從全國來看,農村電網的改造升級能夠有效增強內需的拉動,能夠在宏觀的經濟上產生良好的效益。而在縣的區域范圍內,這個效益能夠更明顯地體現出來。
第三,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作為農村重要的基礎建設,其既服務于生活,也服務于生產。農村電網不單純為個別企業服務,而是為整個農村社會提供服務,包括了農村居民生活用電、農業排灌、農產品加工、鄉鎮企業用電等。
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是社會公眾利益及電力企業自身利益的結合,在對項目進行評價時,需要將國民經濟、社會效益、風險等因素考慮進來,以充分發揮社會資源配置,滿足社會公眾需求。
3 農網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基礎設施老化
經過近些年的農網建設,農村電網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基本能夠滿足農村生活及經濟發展的用電需求。但是農村電網中依然存在較多老舊設備,運行年限超過15年的設備所占比例依然較高。這部分電力設施投運時間早,一方面導線截面積小,一方面老化情況嚴重,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很多農電事故都是電線老化斷線造成的。同時,農村電網自動調壓及無功優化功能不完善,許多線路供電半徑短、線路損耗大、布局不合理,其經濟運行水平及供電可靠性很低。
3.2 供電能力較低
改造前的農網主要是基于多年前用電水平而建設的,主要負責農村居民照明用電等,大容量的家電較少,負荷率較低。但如今農村用戶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空調、電視機、冰箱等大容量家電被廣泛使用;農村地區也出現了較多的工廠,大大增加了農村地區的用電需求,原來農網的供電能力相對與當前用電水平遠遠不夠。
3.3 電網結構薄弱
農村電網結構抗風險能力弱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其根本原因是農村電網覆蓋面積比較大,而高電壓等級的變電站分布相對缺乏,110kV線路聯絡比較薄弱,容易發生大面積停電。同時農村電網負荷特點為農業負荷比例加大,但負荷密度低,導致農網部分35kV、10kV線路長度過長,其帶負荷能力不強,并且線損較大。以某地電網建設規模情況為例,見表1、表2。
3.4 管理水平落后
農村電網管理存在若干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對電網基礎數據進行統計整理的過程中,其技術手段落后,操作起來存在較多不規范的地方,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在電網規模不斷增大的情況下,數據統計工作也將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采用當前的工作方式將無法滿足工作需求。第二,在農網員工培訓方面顯得薄弱,人員技能水平也較低,對農網的科學管理存在一定不利影響。
4 農網改造問題原因分析
4.1 自然及社會環境復雜
農村電網的地形復雜,既有平原地區又有山區,在農網進行建設和維護時會造成較大的困難。而農村地區地域面積大,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其負荷分布及發展較為不均衡,導致農村電網建設不完善,部分基礎建設以及維護工作難以到位。
4.2 農網建設具有較多阻力
雖然農村地區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是當進行電力建設時常會遇到較大的困難以及阻力。比如在進行變電站選址以及電力通道建設時,會遇到較大的難度;由于部分農網地處山區,其地勢險峻,能夠用于農網建設的用地資源日益緊張,農電設施點多面廣,變電站站址較難確定。在農網改造施工過程中,電力建設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矛盾較多,比如沿線村鎮或群眾為謀取利益,對電力施工進行阻擾,漫天要價,造成農網建設更多的困難。
4.3 農網建設資金不足
近年農網建設速度明顯變快,對農網建設的資金需求也同步增加,而每年用于農網建設的資金相對較少。對于農網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電網,通常由各縣先自籌資本金再通過銀行貸款解決,而國家給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各縣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對于部分不富裕縣,在進行農網建設時將遇到一定的資金困難。存在農網建設資金短缺導致工程不能正常推進的情況。
5 農網建設幾點經驗
5.1 明確責任主體
在進行農網改造過程中,首先確定基建業主項目經理,將相關負責人在這個改造項目中的責任及義務明確下來,完善檔案管理、物資管理、設計管理、造價管理、進度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質量管理等多項業務。安排各負責人對基建項目各個環節的管理進行全程負責。做出責任矩陣,確定項目每個細節的責任歸屬是誰,以確保項目能夠高效率地推進,盡早完成農網改造。
5.2 加強協調管理
農網改造項目涉及的人員及其他方面較多,比如施工人員素質、占用耕田、砍伐樹木等情況,牽涉到各種賠償,需要制定對應的方案。如果賠償沒有處理好,可能導致群眾的意見很大,嚴重時可能會阻礙農網改造的正常施工。因此,在進行農網改造中,項目部要做好協調管理,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在施工之前做好輿論宣傳。讓當地的群眾清楚了解到進行農網升級對提高他們生活質量具有很大的幫助,能夠為農村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其生活水平和城市相比將縮小差距,有利于新農村的建設。當群眾理解到施工將給他們生活帶來的好處后,他們會對農網改造給予支持。宣傳的手段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比如通過當地電視臺、新聞廣播、宣傳欄等進行輿論宣傳。特別是可以將其他農村地區在農網改造前的情況與農網改造后的情況進行對比,則可以清晰地向當地居民展示出農網升級的成果以及給他們生活將帶來的便利。
第二,在施工過程中加強溝通。溝通的對象包括當地政府、村委會以及當地群眾,建立完善的溝通渠道。進場施工前一定要讓當地政府、村委會以及當地群眾知道施工的時間、地點、范圍并取得他們的支持;對違反合同或賠償條例的,由當地村民代表實施監督和舉報;項目管理員對村民的意見進行匯總,針對意見對項目的施工進行改進,盡量減少對村民正常生活的影響,為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保證。
第三,主動作為。施工管理人員要主動深入農村各家各戶,一方面向群眾介紹清楚項目的基本情況,一方面說明農網改造中可能會對農田、農作物造成的影響。這樣讓群眾心中有數,能夠得到諒解,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沖突或糾紛。對于沒有預計到的破壞農田等情況,則要及時與對應農戶進行溝通,提前行動以獲得諒解。
第四,做到合理賠償。農田對于農民相當重要,農網改造過程中造成的農田專用或農作物破壞,必須與當地群眾及時溝通,以及國家相關規定合理進行賠償。對于對群眾財產造成的預料不到的損失,要按照合同及時賠付,做好群眾的安撫工作。對于超出設計的情況,則要對施工方案最佳優化,使得施工對群眾造成的損失最小,避免不必要的紛爭。只有對群眾損失進行合理賠償,才能使得當地群眾與農網改造施工配合,使施工順利進行。
5.3 做好規劃設計
農村電網改造之前,會對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對于各項基建項目需要通過層層審批,原則上進行標準化建設,對于沒有根據標準設計的項目,需要高一級權限審批。農網改造項目施工方案的最終確定,需要通過嚴格的現場調研,確定各地區的用電負荷,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方案,在做線路規劃時,要選擇最佳路徑,按標準確定導線截面積,并使用絕緣導線,既降低線損又提高安全。合理規劃配電臺區,適當超前設計,優化配變容量,盡量滿足10~20年內該地區的負荷增長需求。
5.4 加強工程各環節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要充分做好工程各環節管控,實現安全施工。
第一,在農網改造工程施工過程中,對采購、施工、質量管理等環節重點關注。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互相交流和溝通,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對工程各環節做好管控。
第二,設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規范安全施工流程,對施工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危險明確出來,并做好防護措施。對于安全緊急情況做好預案,確定安全事故責任人。與施工方簽訂安全協議,做好安全宣傳,強化人員的安全意識。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第三,做好檔案管理。工程檔案對于日后的維護檢修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將檔案管理與工程建設一起重視。根據工程檔案管理規范,需要對工程資料的格式、內容進行規范,用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的形式進行整理,將工程施工以及檔案管理同步實施,以確保工程資料完整,包括項目的審批文、合同、設計圖紙等。
第四,強化物資管理。要對物資現場領取、驗收把好關。為了防止不因物資遲緩影響施工進度,要做好物資催交機制。讓專人負責物資催交工作,與物資相關廠家及時溝通,實施掌握物資的生產、運輸情況。對于供貨遲緩的廠家,則要通過電話、現場監造等形式,以確保物資能夠及時送到。
5.5 統一設備選型、施工工藝及管控標準
在同一個農網改造項目中,盡量減少設備種類,統一設備選型,能夠在工程物資管理上更加簡便,同時也降低了相關設備的備品備件儲存數量,有利于后期的維護。統一施工工藝,便于制定統一的施工規范,能夠充分利用對施工的質量提供保證。對于工程管理的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實施“閉環”管理。對違章。違規人員進行出發。按標準化進行設計、施工、管理、驗收,使得項目管理更加規范。
結語
本文首先概述了農網改造升級的相關概念,從基礎設施老化、供電能力較低、電網結構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等方面敘述了農網存在的主要問題。對農網改造問題分析了原因,最后給出了農網建設中幾點經驗,如明確責任主體、加強協調管理、做好規劃設計、加強工程各環節管理、統一設備選型、施工工藝及管控標準等措施。從文中可知,完善的項目管理和責任機制能夠使項目順利開展,與群眾通暢的溝通機制能夠避免施工中不必要的糾紛,加強工程各環節管理和工藝管理,能夠加快施工速度并降低改造后的線損。綜上所述,農網改造升級將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吳茂俊,張偉,楊秀芬.農村電網改造的經濟效益分析[J].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8(02):67-70.
[2]馮見君.基于節能降耗的變電所供配電系統改造設計[J].電源技術應用,2006.
[3]DL/T 499-2001,農村低壓電力技術規程[S].
[4]劉成祥,徐廣平,康介偉.電網改造效益分析系統[J].農村電氣化,2009(03):37-38.
[5]楊衛紅,顧巧榮,黃韻璋.新時期配電網規劃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J].電網技術,2006,30(增刊):588-590.
[6]范明天,張祖平,岳宗斌.配電網絡規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67-69.
[7]楊紅磊,盛萬興,王金宇,等.基于模糊評價方法的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效果分析[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5(02):55-60.
[8]趙果萍.淺談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進度管理[J].價值工程,2014(16):92-92,93.
[9]楊荔.解析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造價預算及其控制[J].廣東科技,2014(22):19-19,11.
篇10
關鍵詞:土地整治;生態安全;環境保護;措施和建議
中圖分類號: F323.24 文獻標識碼: A
一、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可能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
1、不合理的土地開發往往會破壞生態平衡
增加耕地面積是土地整治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土地整治中為增加耕地面積,往往對原有河溝進行裁彎取直,從而改變河溝的自然狀態,使河流流速、流量發生變化,不利于水生生物棲息和繁衍;其次,許多地方在土地整治項目區域中,進行了大面積的填埋河溝和坑塘,不僅損害了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還會減少區域內的水面率,減弱滯蓄能力。
2、項目不具有可持續性,可能會引起土地退化
有些土地整治項目實施前的可行性研究內容和深度只停留在初級階段,往往不考慮項目后期效益的可持續性和管理的便利性。如在項目區的選擇上,可能某一區域較適宜耕種,但遠離農村宅基地,農民耕作很不方便,由于人力物力不足,項目結束后許多經營管理活動隨之停止,造成整治后的農田,往往第一年還在耕種,第二年就開始撂荒,項目后期效益難以實現。
3、忽略生態環境保護設計,可能會加劇水土流失
土地整治活動中容易出現各種土壤侵蝕的誘發因素。如土地平整過程中,地表擾動改變了土壤的原有結構,使土壤質地更加疏松易蝕;農田埂坎、田間道路建設往往形成陡坡;大面積增加耕地的同時,植被覆蓋率降低,尤其是處在體閑期的農地基本無地被物等等。由于土地整治甚少考慮生態環境保護的設計,即使有林草措施,大多也只是沿溝渠、田間道路兩旁營造防護林,施工過程中保護環境措施薄弱,因此忽略生態環境的大規模土地整治有可能造成新的土壤侵蝕和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加劇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4、缺少生態景觀規劃,可能會降低生態系統穩定性
土地整治中,農田景觀結構被較大程度的改變,多處水域、荒草地、林地、園地等轉化為同一利用類型的耕地,降低了土地利用類型的異質化程度和景觀多樣性。同時,由于缺乏相關的理論和技術指導及科學的生態景觀規劃,黃土高原的土地整治若不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和對景觀文化的保護,盲目追求“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通、樹成行”的標準化建設,使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空間布局不當,結構單一,極易引起物種數量減少、生物多樣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使農業生態系統的抵抗力及適應力下降,生態系統穩定性降低,并導致孕育地域文化的鄉土風貌受損。
二、完善土地整理的對策和建議
1、注重生態環境治理,真正實現土地整治由數量向質量轉移
⑴ 建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體系
開展農田林網、護堤、田螃、坡面防護和溝道治理等工程建設,因地制宜確定項目區防洪標準、溝、路、渠綠化率、應保留的水體面積及其周圍應設置的自然植被緩沖帶等。
⑵ 做好生態綜合治理工程
搞好坡耕地治理、溝道治理、成片造林、退耕還林與退林還耕、沼氣池等建設,綜合治理。同時對于農村新建居住小區要搞好村莊內部規劃,并且安排相應的環境保護工程,填埋和焚燒垃圾相結合,注意村容村貌建設,并考慮村莊內部綠化。
⑶ 重視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工作內容不是簡單的開方挖填平整,還需要根據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確定土地平整方案,結合灌排溝渠、道路、林網布局,考慮機耕和田間灌水的要求進行耕作田塊建設,在平整過程中還應采取合理的地力保持措施以保證土地開發整理后的耕地質量。
⑷ 提高耕作層地力
土地整治工程不僅要保證項目區耕地在數量上有所增加,也要保證耕地的質量在工程實施后不降低,即達到提高上地利用率和生產力的目的。因此,土地平整應盡量避免或減少對耕作層的破壞,需對原有耕地平整時,應采取地力保持工程措施。
2、加強生態環境分析評價,因地制宜開展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應依據區域自然、社會和經濟條件,進行廣泛深入的基礎調查,結合當地土地利用特點和總體規劃進行適宜性、可行性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選擇合適的土地整治區域,并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針對不同區域特點和類型,推進差別化土地整治模式,實行多樣化的技術標準、目標要求、管理模式與保障措施。在水土保持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土地開發的重點應轉向溝道造地。保證建成后的土地整治項目具有可持續性。
3、科學制定土地整治規劃,優化土地利用格局
根據區域地形地貌特點與水土流失規律,通過合理的規劃布局,讓耕地、道路邊坡等徑流產生區和林草等徑流滯納區在流域空間上相互平衡,可以有效控制流域的水土流失;同時,通過合理規劃耕地、道路、林網、壩系等景觀,優化土地利用格局,可以使生態系統結構多樣化,提高景觀空間異質性和景觀多樣性,改善生態系統脆弱的狀況,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在涉及廢棄宅基地復墾開發、空心村整治的土地工程中,根據空心村演化的“生命周期”規律來科學制定中長期戰略及規劃,同時注意鄉村景觀的生態價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把丘陵溝谷、河川平地等優美的自然生態景觀和土地整治中梯田、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營造優美的農業和鄉村景觀。
4、強化生態化設計,營造保護型生態環境
土地整治過程中應考慮生態化設計。如防治水土流失,一方面,農田采用自流或噴灌的灌溉方式,可攔蓄地表徑流和泥沙,增加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農田的土壤侵蝕;另一方面,綜合考慮開挖面、道路溝渠、溝頭、壩坡埂坎等易發生水土流失區域的林草建設,并修筑淤地壩、谷坊、溝頭防護等水土保持工程,采取林草和水土保持措施相結合的方式護坡治溝,攔蓄泥沙,減少水土流失。在穩定生態系統方面,道路、溝渠等承擔著生物遷徙、物種交流功能的廊道,應進行生態化設計面非過度硬化;林草建設時構建喬灌草相結合、針闊混交的防護林帶,不僅可以提高林草植被的成活率,而且能夠增加區域內物種種類,使植物群落結構多樣化,健全區域生態系統。
5、重視生態效應評價,提高土地整治效益
鑒于土地利用改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其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在土地整治中應重視生態效應評價,以水土流失等生態過程為主,明確辨別影響景觀生態環境的因素,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評價。通過評價結果,了解各個因素對區域生態環境影響的性質和程度,為今后地區土地整治的規劃設計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并對可能產生的加劇水土流失、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充分的預測和評估,從而全面提高土地整治的管理水平和實施效益,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結束語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著重于鄉村的生態環境保護,遵循土地多功能性、生態性、鄉土性、地方性、景觀性等原則,建設生態文明鄉村。實現數量、質量和生態的“三位一體”的綜合整治活動,傳承鄉村的傳統文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奇勝,劉紅萍,張安錄,我國農地整理中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J],生態經濟,2003(10):169~171。
- 上一篇: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
- 下一篇:稅務行政管理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