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5:13: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經營管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電網生產經營管理論文
摘要:分析了在傳統管理體制下配電網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問題,提出了從根本上提高配電網科學化管理水平的全面解決方案,并詳細介紹了北京城區供電局配電網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經驗。關鍵詞:配電網;AM/FM/GIS;建設經驗;信息管理0引言當今社會,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供電企業的生產、管理和經營方式,掌握信息、運用信息,使現有人力、物力和財力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不斷地提高經濟效益,已成為現代供電企業追求的目標。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電力用戶對提高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電能質量、工作效率和優質服務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供電部門在電網的規劃改造、調度管理、運行維護、業擴報裝以及故障情況下的快速反應等方面,都對信息技術和信息工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面向電業生產的"基于圖形處理的配網設施信息管理系統"(以下簡稱配網AM/FM/GIS系統)可在許多方面滿足這些需求。1問題和需求1.1問題傳統方法是用紙質圖冊、表格等手段來管理配電設備資料的。為了做好設備的運行維護工作,各設施維護單位除了更新維護好所轄范圍內部各種設備的圖形和數據資料外,還需要重復建立、更新那些與其他單位相關連的"交叉信息資料"檔案。而配電網結構復雜、設備量大、圖形和數據資料浩繁,加之用電負荷急劇增長、電網結構變動頻繁、設備資料不斷更新等。當"交叉信息資料"牽涉的范圍較廣甚至遍及供電業務的各個相關部門(例如:系統電源的變動信息、局部的網架結構變化信息等)時,傳統方法很難做到使所有單位都能及時、準確的得到他們所需要的信息。近年來,隨著配網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已經可以及時地獲取大量的設備監測信息,為了滿足配網的優化運行和快速處理線路故障的需要,充分利用監測信息對配電網絡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實現配電網的合理調度和故障的及時處理成為必要。而手工方式的模擬圖版無法和設備的監測信息"連接"起來,不能直觀地反映供電網絡的電源關系和相關信息,也就難以進行必要的系統分析計算。綜上所述,這種設備數據和圖形資料以紙質介質描述并且分部門、分單位分散管理更新的工作方式,已不能滿足部門之間、單位之間及時獲取最新"交叉信息資料"、實現數據共享的要求。1.2需求解決上述問題的必由之路是在生產單位之間、單位內各生產崗位之間,建立起能夠保證需要共享的、與生產實際中數據同步更新的、并能及時傳遞的"數字化信息神經網絡",將企業各個業務環節的"信息化孤島"連接起來。在各生產單位之間建立起嚴密的、快捷的信息溝通、共享機制。換言之,即建設起一個覆蓋供電企業全部業務環節、貫穿整個生產流程的"電網生產信息共享環境"。以期解決傳統模式下因手工處理信息傳遞速度較慢、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等原因造成的各個供電生產環節中生產信息"不全面、不一致、不及時、不準確"的問題。供電生產經營活動對該"電網生產信息共享環境"有以下主要需求:(1)配電網生產運行及設施維護方面的工作特點,使得整個配電網架設施資料的更新、維護分散在不同專業、單位和班組中完成,同時又要求能夠共享各種"交叉信息資料",這是配網設施資料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即"分散加工"與"整體共享"的矛盾。顯然,需要一套能為整個配電設施管理體系提供各種"交叉信息資料"并能及時、準確地傳送到各部門的工具。(2)為有效對配電網進行指揮調度,不僅需要一套能及時地反映電網的動態變化的系統,即一套能夠與自動化系統有機結合的、真實地反映電網動態變化情況的、"活"的系統來描述電力設施的實際運行狀況,同時,還需要一幅網架清晰直觀、信息全面、維護方便、操作靈活的"數字化圖版"。(3)在用戶報修環節,為盡可能縮短停電時間,非常希望將各種故障信息快速轉變為精確的報修資料,以指導搶修人員及時進行處理。(4)配網規劃是配網建設發展的戰略性工作,需要大量歷史信息和規劃信息的支持,如何才能將這些信息有效組織起來并進行分析預測,為配電網合理建設提供可靠的依據。(5)配網建設需要一種高效、便捷的設計工具,同時它與現有的、生產運行中的電網又有著緊密的聯系,它們應是設備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階段,可以相互轉換。如何描述這種關系,以縮短建設周期。(6)為了提高服務質量,縮短用戶報裝時間,充分利用現有生產能力,擴大電力市場,需要建設一套在詳盡了解現有生產系統運行狀況的基礎上,提供優化方案的業擴報裝系統。為了幫助工程監督、檢測從業人員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2解決方案2.1初步解決方案由于供電生產部門中幾乎所有的工作都與空間信息(地理空間)有關系,所以上述"電網生產信息共享環境"的建設可以用現代空間信息管理技術來實現,具體說來就是采用AM/FM/GIS技術提高配網資料和信息的管理水平。配網AM/FM/GIS系統,不僅為配網生產運行管理體系中各管理單元提供了方便易用的設施資料更新、查詢的工具,同時還在"協同工作技術"支持下實現了各管理單元間"交叉信息資料"的集中管理和實時交換,促進了設備管理編碼體系的建設,合理界定了"管理體系"中,不同管理單元對配電網圖形信息和數據資料的維護范圍。從而使配網設施信息資料在分散更新維護管理方式下,圖形與數據資料"分散加工"與"整體共享"的矛盾得到較好的解決。2.2全面解決方案通過建立完備的電網模型和引入配網SCADA實時信息,以及靈活利用設備生命周期狀態描述技術、設備成組建模技術、多空間關聯信息自動映射更新技術等各種先進技術,將徹底改變傳統工作模式,使AM/FM/GIS系統成為一個能真正覆蓋配電生產經營各業務環節、貫穿整個生產流程的"配電網生產信息共享環境",從而謀求使配網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產生質的飛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通過AM/FM/GIS系統,配電網模型與配網SCADA實時信息得到耦合,實現了用數字化模擬圖版替代傳統的手工模擬圖版;利用其網絡分析能力,針對配電網的實時運行方式,提出優化運行方案和事故情況下的網絡重構方案,為SCADA系統提供控制管理決策支持;極大地提高了調度部門進行指揮決策的安全性、及時性和準確性。(2)通過引入實時信息,使配網設備的運行維護從以往的靜態管理轉變為動態管理,變被動為主動。在線路故障情況下,搶修部門能夠快速作出反應,同時通過提供帶有相關圖形信息的"事故通知單",使搶修人員能迅速到達現場進行處理,極大地提高了事故處理的及時性和準確性。(3)中壓配電網的規劃一般是圍繞高壓配電網規劃中的站點建設而進行的二次短期規劃。配網AM/FM/GIS系統依據歷史數據進行現狀配電網負荷預測,將已報裝的潛在負荷進行分布還原統計,將各地區規劃部門的信息整理為階段性的負荷數據,按地域輸入系統,從而描繪出不同地域的負荷預測曲線;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網絡重構規劃,進行經濟技術指標的合理性比較,進而進行決策;同時,為高壓配電網規劃的滾動修正提供支持。(4)在配網AM/FM/GIS系統的線路設計功能中,由于引入了"設備成組建模"技術,從根本上將設計人員從復雜的桿型設計和繁瑣的工程配料中解放出來;由于引入設備生命周期描述技術,即對設計→施工→運行的不同狀態的描述,實現了智能化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施工圖制作,大大提高了施工設計圖的規范性,為線路數據的準確輸入提供了依據,極大地減少了數據重復錄入的環節和數據維護周期,并為工程預算的自動生成和工程管理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配網AM/FM/GIS系統是建設配網生產經營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與基礎工程,它能夠提高各種生產經營及管理方面信息的準確性并加快信息的傳遞速度,進一步強化管理決策過程中信息的分析、利用手段,從而提高整個企業的科學管理水平。但并不是說AM/FM/GIS就是全部技術手段,應根據需求,全面進行分析,以決定應采取哪種技術手段更為合適。因此,要從根本上提高配電網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必須以配電網生產和技術管理為基礎,以配電網信息管理為核心,面向供電生產需求,靈活地利用各種相關技術,其中包括AM/FM/GIS技術、數據庫技術、通信和網絡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等等,建造一系列配電網管理模型,最終設計出配電網信息化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以提高配電網的管理水平,實現增效節能、縮短停電時間、提高供電可靠性和綜合服務質量,為領導的正確決策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3建設經驗北京城區供電局經過5年多的艱苦努力,完成了"北京城區配電網信息管理系統"一、二、三期的工程建設,開發并實現了與配電網生產和管理息息相關的22項功能,將用電營業、配網規劃、線路設計、運行管理、調度指揮、用戶報修和技術管理等信息進行技術集成,為全面進行配電網管理并制定配電網的改造和建設方案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其中,第三期工程作為國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關項目-"城市供電管理GIS示范工程與開發",已于2000年9月29日通過了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會同國家電力公司發輸電部和科環部的驗收。該系統已在北京城區供電局成功地投入實用化試運行,并已開始在北京和其他省市推廣,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同時,該系統的運行有力地促進了傳統供電管理體制的改革。3.1建設歷程北京城區供電局從1994年開始,作了大量的、充分的準備工作,經歷了可行性調研、需求分析、總體設計和系統開發平臺的選型調研等階段,其中包括:國外的ARC/INFO、GENAMAP、MAPVIEW、SICAD、FRAMME、SYSTEM9、MAPINFO以及國內的GROW和MAPGIS等等。經過認真地分析、比較,我們感到大部分軟件都具有一定的特點,可以滿足基本要求,但滿足我們的全部需求還有較大差距,有大量的開發工作要做。于是,我們提出了以優先開發成功且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演示系統作為取舍條件,最后,深圳市雅都圖形軟件公司以它率先完成的擁有自主版權、并具有國內電力行業特色的電網圖形信息系統EFGIS(該系統是雅都圖形公司基于自主版權的AM/FM/GIS軟件開發平臺GROW開發的),贏得了與我局進行合作開發的機會,于1996年10月開始了我局的配電網AM/FM/GIS系統的建設工作。經過幾年來使用國產GIS軟件平臺的實踐,我們認為:國產電力AM/FM/GIS軟件已完全能夠滿足電力行業的應用需求,無論是從技術的角度、安全的角度還是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國產電力AM/FM/GIS軟件都是我國電力行業促進科技術進步最需要的產品。它完全有能力替代甚至超越國外AM/FM/GIS軟件,為我國電網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我局整個系統的建設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進行的:(1)第一期(1996年10月~12月)為預研期:為考察其系統軟件的實用性和可發展性,檢查其應用軟件是否能滿足我局"營配合一"體制下的生產、運行和管理等工作的要求,我們采取"先小范圍試點,再全面鋪開"的工作方法,對阜成門地區4.8平方公里范圍實驗區的配電網絡做出單機版的演示系統,信息內容包括:從變電站→電纜→開閉站→配電室或從變電站→電纜→10kV線路→柱上變臺→低壓線路→用戶電度表。(2)第二期(1997年5月~12月)為全面建設階段:建設完成了具有18個站點的網絡版系統(包括3個廣域網站點),完成了城區局所轄90平方公里范圍(包括149幅1∶2000地形圖)的全部10kV、部分380V配網數據以及用戶數據的采集和錄入,建立了配網管理模型,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一些配網管理的實用功能。(3)實際運行階段:從1998年1月開始,系統投入實用化試運行,將各終端逐步下放到相關生產單位,一方面對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滾動維護;另一方面對系統的功能和性能進行全面測試,摸索系統運行經驗,不斷完善系統。為保證系統長期有效地穩定運行并全面推向實用化奠定基礎,我們還特別制定了"崗位職責和管理制度"。從1999年5月城區局搬到新址開始,系統每天24小時不停機,運行穩定,從未發生事故。(4)第三期工程:從1999年1月開始,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先后開發了調度管理子系統、線路設計子系統、業擴報裝流程管理子系統、負荷預測和分析子系統、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方式的電網信息查詢子系統、配網輔助規劃子系統、統計線損計算子系統、低壓配網管理子系統、安全管理子系統、可靠性基礎數據管理子系統、與電纜處Mapinfo數據的接口、與SCADA實時信息的接口等功能子系統。3.2已實現的主要關鍵技術(1)支持分布式協同工作環境及圖元級鎖定功能;(2)支持對電網拓撲結構的描述、分析和處理;(3)支持地理空間、邏輯空間和屬性空間信息的多向交叉查詢;(4)由地理空間的電氣圖自動生成各種專題圖(包括線路資產圖和各種邏輯圖);(5)故障點的判斷及其圖形化模擬分析;(6)網架重構及其圖形化的步驟模擬分析;(7)報裝方案的輔助生成;(8)支持以瀏覽器/服務器方式對地理空間、邏輯空間和屬性空間信息的相互查詢;(9)設備生命周期狀態描述技術;(10)設備成組建模技術;(11)多空間關聯信息自動映射更新技術;3.3主要功能我們已經將城區局范圍內全部10kV和380V配網數據以及用戶數據進行了采集錄入,并開發了大量配網管理的實用功能,如:(1)圖形和數據的錄入及編輯工具;(2)快速故障定位及其故障分析;(3)開關模擬和停電轉供方案的輔助生成;(4)基于圖形的10kV理論線損計算和線損圖的自動生成;(5)基于圖形的供電可靠性基礎數據計算和可靠性圖的自動生成;(6)線路網絡圖、接線圖、電源圖的自動生成;(7)線路變更時數據的自動更新;(8)業擴報裝方案的輔助生成;(9)線路設計;(10)調度管理;(11)配網輔助規劃;(12)基于配網圖形的統計線損計算;(13)負荷預測和分析;(14)安全管理;(15)基于Intranet的報裝流程管理子系統;(16)基于Intranet的電網信息查詢子系統;(17)與國家可靠性中心可靠性管理程序的數據轉換接口;(18)與北京供電局理論線損程序的數據轉換接口;(19)與電纜處Mapinfo數據的接口;(20)與SCADA實時信息的接口;(21)通用數據錄入工具;(22)通用報表輸出工具。3.4系統在管理和生產上發揮的作用該系統的應用使得北京城區供電局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已經從量的變化導致質的飛躍,其實用性、高效率和易操作性深受使用者的普遍歡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設備資產統計。該統計功能的實現,將以往所有設備運行專責人(約60人)每年末需要10~20天時間完成的現場設備資產統計工作變為一天內全部自動完成(包括打印),效率約提高了900倍。(2)設施資料的更新和查詢。過去采用手工翻閱多本圖冊和臺帳才能完成的查詢工作,現在僅用幾秒鐘就完成了所有相關內容的查閱,效率至少提高了100倍。(3)設施圖紙和資料的共享。過去各部門之間經常要傳送一些相關的圖紙和資料,以解決交叉資料的使用和維護問題,采用該系統后從根本上解決了各部門之間圖形和數據資料的"分散加工"與"整體共享"的矛盾。(4)系統的快速故障定位。可大大縮短停電時間,提高供電可靠性,使城區報修部門的故障響應時間大大縮短,準確指導修理班或各社區服務中心快速到達現場處理事故并恢復供電。(5)自動查詢和統計,顯示停電影響范圍以及停電設備和用戶。可事先通知相關的重要單位,避免不必要的損失。(6)多路轉供電方案的自動生成和運行方式模擬。不僅能夠提供設備檢修或臨時改變運行方式時的多路轉供電方案,并準確計算出多個優化方案的負荷轉移結果,供調度人員選擇一個合理方案;而且可驗證操作步驟的準確性,以避免失誤、保證安全,提高供電可靠性。(7)線損計算和分析。理論線損計算工具為配網規劃和改造方案的指定提供了快速、可靠的依據,是配電網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保證。過去,平均10人需要進行4~5個月的計算數據準備,然后才可進行計算,而采用本系統后,其全部時間只需10天左右,效率提高了約900倍。今年,理論線損計算工作以往兩年一次變為一年兩次,工作量之大在過去是難以完成的,但由于使用了該系統使得計算工作順利完成。分路統計線損計算工具為供電企業按經濟指標進行考核提供了便捷的計算工具,也使系統逐步從管理型轉為經營型,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8)可靠性基礎數據和可靠性圖的自動生成。為每季度的可靠性基礎數據統計工作提供了高效工具,使可靠性管理工作達到了可以追溯歷史的效能,全部城區局的可靠性基礎數據(包括電纜網)統計工作20多分鐘即可完成,效率提高了千倍以上,使得該項工作變得簡單、及時和準確。在1999年的幾次可靠性工作檢查(包括北京供電局"達標創一流")中,經受了考驗,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肯定。(9)線路設計。實現了智能化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作施工圖紙,大大提高了施工設計圖的規范性,為線路數據的輸入提供依據,極大地減少了數據重復錄入的環節,以達到減人增效的目的。(10)配網SCADA實時數據接入本系統。使得配網從以往的靜態管理轉變成動態管理,使設備的運行維護從被動變為主動,在提高設備的健康水平、消除事故隱患和合理有效地使用維護費用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我們為迎接建國五十周年慶典所加班加點趕制的"會場區7個配電室實時信息引入城區配網信息管理系統"這一項目,為"五十年國慶"、"澳門回歸"和"世紀之交"等重要政治活動的值班做出了貢獻。(11)線路變更的批量數據更新。從根本上提高了工作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為系統中基礎數據的滾動維護提供了充實的條件;特別是1999年為迎接五十年華誕的8條大街入地工程所引起的大量線路網架的變更,通過使用這一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網架的變更,使數據得以及時更新,保證了系統中各種功能的正常使用。(12)由線路圖自動生成各種專題圖。自動生成棵棵圖、線損圖、可靠性圖、電源圖和網絡圖的功能,為各種圖紙的繪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具,并且由于只需"一次性"維護線路圖,其他專題圖可全部自動生成,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13)配網規劃及負荷分析預測功能。為配網規劃及負荷分析預測工作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計算工具,以輔助規劃人員快速、準確地制定方案,進行合理性比較,進而進行決策。(14)調度管理。實現了電子化的調度圖版,大大提高了調度工作的效率。(15)報裝流程管理功能。能滿足報裝工作所具有的階段性目標管理和流程化操作的特點。各種工作憑證和報表自動生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允許用戶采用觸摸屏進行查詢,極大地方便用戶了解各種信息,更好地為用戶服務。(16)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方式的信息查詢。從根本上解決了遠程通信的瓶頸問題,通過普通電話線就可以使現場人員查詢到系統中的信息。3.5系統建設中的幾個重要問題(1)在軟件開發商與用戶之間建立"互動創新發展機制"。電力GIS應用系統的實用化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實際應用中會不斷地對AM/FM/GIS提出許多前所未有的新需求、新問題,需要開發商提供深入的技術支持;要考慮到底層平臺軟件原廠商能否協助用戶建立起實現"跨越發展"所必需的"互動創新發展機制",在這一點上國產軟件平臺擁有先天性的優勢。(2)必須從組織上建立完善的系統運行支持體系。真正要將電力GIS系統實用化,需要從組織上采取措施保證崗位責任、崗位培訓工作的落實:制訂起完善的數據滾動更新、數據轉換及加工質量控制標準和規范;建立起融合于生產流程之中的數據動態更新機制。(3)積極促進供電企業的業務流程重組活動。相對于傳統模式來說,電力GIS技術的應用實質是對電力生產管理中生產工具的革命性改造。隨著電力GIS系統建設進入實用化的階段,將引起生產業務流程重組活動的發生。所以需要從一線作業人員到高層管理人員,都應從觀念上正確認識應用這一全新工具的重要意義,并采取積極主動的配合行動。4結論綜上所述,靈活運用AM/FM/GIS技術來建設配電網生產經營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提高配電生產現代化管理水平。系統所實現的各種網絡分析功能和輔助決策工具,在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和多供少損及增加售電量方面、在提高供電業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方面、在提高配電網的安全穩定和高效經濟的運行水平方面,以及在提高事故情況下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樹立企業形象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給供電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是巨大的;同時,它可以解決傳統管理體制下的大量問題,并牽引管理體制的變革。由此可見,由信息化牽引企業現代化是大有可為的.
旅游區經營管理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從對風景旅游區的特殊性以及兩種經營管理模式的優缺點分析出發,提出當前我國風景旅游區的改革路徑:明晰產權,加強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企業的優勢,并建立健全旅游立法體系,走法制化管理道路。
關鍵詞:風景旅游區特殊性經營管理模式
在當前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我國的風景旅游區卻仍然延續了計劃經濟的模式,大部分還屬于事業性質,純屬社會公益事業,經費靠財政撥款。旅游區管理機構雖然既有保護的職能,又有組織生產、發展經濟、解決就業和社區管理的職能,但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導致了諸多弊端,如資金短缺,經濟效益低下,機構臃腫等問題。因此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分離所有權和經營權成為各大風景旅游區的改革方向,并且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風景旅游區不同于一般的企業,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我們在引進市場化機制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風景旅游區的特殊性
風景旅游區資源是擁擠俱樂部產品
經濟學家詹姆斯·布堪南(JamesBuchannan)在1965年發表的《關于俱樂部的經濟理論》一文中,提出了俱樂部產品。這種產品可以適應從純公共產品到私人產品之間的連續體上的任意一點,它的核心概念就是擁擠。
企業跨國文化經營管理論文
摘要:企業文化對中國企業在邁向跨國公司的重大轉型過程中將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從企業文化的哲學與理念體系的構建、企業跨文化的溝通與管理兩個方面論述了中國企業在邁向跨國公司過程中文化準備的重要意義,認為企業中的文化因素走企業管理的核心因素,企業的核心能力就是企業的理念體系,中國企業應下大力氣進行企業理念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同時有意識培養跨文化的經理人,增強員工的文化敏感力和文化適應性。
1跨國經營文化準備的兩個重要方面
新的世紀,中國經濟迎來了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這就是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一般而言,跨國經營是一個國家加入WTO后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從事跨國經營將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化世界經濟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目前,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國政府已明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全方位開展海外投資,中共“十五大”提出并確定了鼓勵能夠發揮中國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戰略方針。1998年主席在中共十五屆二中全會上明確指出:“在積極擴大出口的同時,要有領導有步驟地組織和支持一批有實力有優勢的國有企業走出去,到國外,主要是到非洲、中亞、中東、中歐、南美等地投資辦廠,從事境外加工貿易,擴大出口,實現成熟產業的國際轉移”。
事實上,經過“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中國不少企業已經初具規模,已經具備了開展海外投資的條件。據外經貿部統計,自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間,中國已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5793家貿易和非貿易型企業,協議投資總額約100億美元,其中中方協議投資額65億美元。中國已被聯合國評為新興的海外投資國,中國有數家公司已經被聯合國列入來自發展中國家最大的50家跨國公司行列。中國一批優秀企業,如海爾集團、上海廣電、萬向集團、杉杉集團、新希望、華為、科龍、格蘭仕、森達、東方集團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跨國經營。
在討論企業跨國經營文化準備的有關問題時,一般企業很容易想到文化沖突、跨文化溝通、文化變革等與跨文化溝通和管理相關的事項,但本人認為,企業文化與理念體系的構建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它對企業在邁向跨國公司的重大轉型過程中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保險機構經營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保險公司分支機構作為保險公司經營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險公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內保險公司整體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基層公司在經營理念、內控制度、管理水平、服務創新、隊伍建設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與我國保險市場尚處于初級階段,基層保險公司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全面提升基層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是國內保險公司應對入世的需要,也是國內保險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
從目前國內保險公司組織機構形式和職能分配看,多數是實行總、分、支公司管理模式。保險公司分支機構作為最基層經營單位,其主要職能是銷售保險產品、提供保險服務,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是保險公司運營系統的終端和服務窗口,是保險公司微觀經營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險公司業務收入和利潤的直接來源,其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保險公司的整體經營狀況,直接反映保險公司的社會形象和發展水平。加強基層保險公司的管理,提高基層公司業務發展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對于夯實保險公司發展的基礎、實現良好的經營業績至關重要。
一、基層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在經營理念上,發展和管理、速度和效益的矛盾突出。經營過程中,為了保證完成保費計劃指標,基層公司領導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保費計劃上,理賠管理、服務舉措、內部建設等方面工作存在諸多薄弱環節,業務發展屈服于管理的問題比較突出。面對競爭日益激烈而尚欠規范的市場環境,基層公司在處理速度和效益的關系上存在觀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輕效益,風險管理意識和風險控制水平不高,部分業務質量較差,為完成保費任務不計成本地承保一些賠付率高、連年虧損的業務,經營效益水平低,制約了保險公司的快速健康發展和壯大。
(二)在市場開拓思路上,業務領域狹窄,產品創新力度小,銷售渠道管理不完善。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國民經濟所有制結構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然而,保險公司的業務領域沒有跟上形勢的變化,大企業、大項目仍然是各公司競相爭奪的焦點,存在巨大市場潛力的個體、私營經濟領域和地域廣闊的農村保險市場幾乎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從各保險公司產品結構看,部分市場需求接近飽和的傳統產品仍然是基層公司的主要保費收入來源,產品結構雷同、單一,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基層公司對新產品開發推廣的積極性不高,工作力度太小,新興保險市場領域亟待加強開發。在銷售渠道上,雖然擴大了營銷業務和專、兼職業務,但在管理上沒有建立落實相應的制度,比較混亂。
(三)在市場競爭方法上,表現為“三高一低”的違規經營行為仍然是部分基層保險公司競爭的主要手段。近年來,部分專、兼職機構和個人人受自身經濟利益的驅動,違反保險監管部門的規定抬高手續費;部分基層保險公司為了搶占市場,不計成本地采取高返還、高手續費、高傭金、降低費率等違規手段招攬業務,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保險市場的惡性價格競爭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和保險公司的社會形象,影響了保險公司的經營效益,損害了被保險人的利益,造成大量保源流失,不利于保險業的健康發展。
企業名牌經營管理論文
摘要:品牌是企業和產品的象征和代表,品牌在企業的營銷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探討名牌戰略的構成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核心戰略,輔助戰略、維護戰略是名牌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三個組成部分。實施名牌戰略的企業應正確理解名牌戰略的意義和處理三者之間的關系,并需依照三者的關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循序推進。
關鍵詞:名牌;名牌戰略;意義;核心戰略;輔助戰略;維護戰略。
一、名牌戰略的意義
企業制定和實施名牌戰略是社會營銷觀念的當然要求,也是企業立足現代社會的必要經營理念。
(一)名牌戰略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CI)是企業自身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價值的體現。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事業的一項重要無形資產,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有力武器。名牌戰略懷企業形象息息相關,知名品牌往往就是企業形象良好的具體證明。領先名牌戰略而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的企業數量眾多,如生產“可口可樂”的可口可樂公司、生產“春蘭”空調的春蘭集團、生產“海爾冰箱”的海爾集團。名牌戰略有助于企業形象的改善,良好的企業形象也有助于名牌戰略的實施,二者相互促進,相互保障。
企業國際化經營管理論文
內容摘要:在更加開放的經濟形勢下,進行國際化經營成為了我國中小企業生存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在當前情況下,我國中小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對促進和加強我國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的對策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有利因素
相對于發達國家企業,我國中小企業有一定的成本優勢。我國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而我國的中小企業大多數都是勞動密集型的,這樣就具有了一定的比較優勢。這既有利于它們在國內市場中采用內向型國際化經營,也有利于它們在國際市場采取外向型國際化經營。
相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優勢。雖然整體上說來,我國中小企業技術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水平比較落后,但相對于拉美、非洲等一些發展中國家而言,就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加入WTO后帶來的有利因素。當我國在2001年正式成為WTO的一員后,大量的外國先進企業和商品進入我國市場,加劇了國內市場上的競爭,與此同時,根據對等原則,外國市場也逐步對我國進行開放,顯示出巨大的吸引力,這兩方面都有助于我國的中小企業樹立國際化經營的意識,加強與國際知名企業的聯系,提高自身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此外,WTO中的有關規定也有利于我國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如有關反傾銷的規定和國民待遇原則。
知識經濟時代產生的有利條件。有人說21世紀的經濟是屬于“小而強的時代”,21世紀中知識經濟的興起,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企業文化經營管理論文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念、社會責任等的總和。因此,企業文化對企業成員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他們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進行文化建設的反映。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因其工地分散、流動性強、條件艱苦等特點,決定了企業必須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只有構建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且博采眾長又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強大的發展動力,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當前,在國內建筑市場"僧多粥少"的狀況下,各建筑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他們該如何建立自己特有的企業文化,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一、立足企業精神,增強企業快速發展的內聚力
企業精神是企業行為的內在驅動力,在企業運作中發揮著"無形"的作用,這種作用可以滲透到企業行為的各個方面。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不僅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作支撐,而且還要靠企業文化精神來維系。利用企業精神,把企業上下統一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共同體,增強企業的內聚力,才能最快最好地實現企業的各項經營指標。
江蘇弘盛集團在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以"以人為本、誠實守信、科技興企、精益求精"的企業精神,公司員工將這一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一個員工的腦海中,并將之充分運用于工程建設中。該公司的這一企業精神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一直激勵著公司員工朝著共同的目標團結奮進。在相互合作中,員工與企業風雨同舟,形成了堅不可摧的共同體,對公司的發展壯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該公司實現企業總產值34.6億元,施工總產值33.3億元,施工面積446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33萬平方米,施工人數24906人,并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施工企業"、"江蘇省最佳企業"、"江蘇省建筑業綜合實力20強"、"江蘇省先進建筑業企業"、"中國承包商60強企業"等榮譽稱號。2007年初,該公司還順利拿到了國家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輝煌業績,是公司全體員工立足企業精神,團結一致,奮力拼搏的結果。
二、培育工地文化,提高一線員工的自我約束力
媒介融合經營管理論文
1媒介融合的優勢
可以提高人的綜合能力。媒介融合,數字化技術是主要的支撐技術,在媒介融合時代,人們需要掌握一定的數字化技術,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媒介融合可以實現跨媒體的人才培養,媒體行業的發展,媒體人的專業化水平、能力將得到較大的提升。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社會的快節奏發展,新聞信息量的不斷增加等,都影響著人們的消費需求,為了適應社會和媒介融合的發展,需要滿足人們的需求,新聞信息需要吸引受眾。媒介融合后新聞媒體間的競爭規模擴大,為了提高競爭優勢,獲取更多的受眾,就需要滿足受眾的需求。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即時報道、傳播等功能,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可以實現新聞的傳播,實現人媒結合。媒介融合是在數字化技術的基礎上實現的,媒介融合發展,讓人們感受到了數字化技術的優勢。在媒介融合時代,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間的融合,促進了新聞媒體的發展,當前在媒體融合時代下,新聞產生經營管理模式和方法發生著轉變,本文針對媒介融合時代媒體新聞經營、管理方法以及模式的轉變進行研究。
2融合時代媒體經營管理方法的轉變
媒介融合帶來的變化,不僅體現在新聞報道的形式、觀念上,還體現在新聞的經營、管理上。在媒介融合時代下,媒體的新聞經營方式發生著轉變,由傳統的新聞報道,轉變為媒介融合時代下的信息資源的開發。在新聞經營中,信息資源的開發主要是對信息的產生、搜索、整理、儲存、轉化、傳播等進行信息的重新開發。媒介融合下的新聞經營分為不同的形態:
第一,品牌下新聞信息資源的開發經營。隨著網絡技術、新聞傳播技術、媒介的發展,傳統媒體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新媒體技術,進行品牌下的新聞信息資源開發經營,增強品牌新聞的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如,紐約時報公司針對《紐約時報》的新聞信息進行開發,形成數據庫,結合新媒體技術向網絡上延伸。
第二,人力資源下的新聞資源開發經營。在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下,通過網絡掌握新聞信息的深度和定向研究,在新聞資源的開發經營中有重要的作用。利用人力資源和網絡終端,針對新聞經濟運行的數據信息進行監控,并構建數據庫、管理系統、交易系統等,為新聞信息資源的開發經營提供幫助。
采油作業區經營管理論文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石油事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進入20世紀以來,我國石油企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由于技術問題和資金問題,許多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都遇到了一定的難題,為了有效提高石油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就必須努力將石油作業區的經營管理工作延伸至實際的石油生產中,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石油生產工作更好的開展,促進我國石油企業的發展。
1目前我國采油作業區經營管理工作現狀
1.1缺乏健全的經營管理工作體系。目前,我國石油企業采油作業區的經營管理工作還僅僅停留在對產品的質量檢測和對生產過程的監督上,缺乏了對石油產品成本的控制和經營管理,也就無法形成較為健全的經營管理工作體系。同時,許多企業缺乏嚴格的人員管理制度,許多作業區的工作人員之間缺乏競爭的壓力,也就沒有工作的積極性,更沒有相關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此外,許多企業尚未具備健全的管理模式,缺乏專業的監督管理人員,只能采取定期抽查的方式對采油工人進行監督和管理,很不利于生產工作的正常開展。1.2經營管理工作不夠高效。由于石油企業的人員素質大多數參差不齊,許多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較差,也不具備較多的工作經驗,因此在開展經營管理工作時往往會具有一定的難度。同時,許多企業通常實行“先花錢,后考核”的辦事方式,既浪費了大量的成本預算,又無法保證較高的產品質量。1.3經營管理工作不夠細致。受傳統經營管理觀念的影響,許多企業的管理模式較為粗放,缺乏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對于實際生產中的各類問題不能細致的找出相應的管理方案。
2采油作業區經營管理工作向生產延伸的必要性
2.1保證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采油作業區的生產作業工作離不開合理的管理工作,只有通過認真仔細的生產管理,才能作業區各類設備的使用進行規劃。同時,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可以保證所有采油工人擁有明確的分工,促使作業區能夠井然有序的開展采用作業。因此,經營管理工作可以最大程度保證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可以有效提高生產的效率和質量。2.2保證石油企業的長久利益。合理的經營管理工作可以嚴格對產品的成本及企業的資金進行控制,同時,通過有效降低成本,企業可以得到長久的發展,對企業利益的提高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2.3保證石油企業的正常規劃。經營管理工作可以根據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對企業的規劃進行控制,通過分析企業產品的經營情況,經營管理人員可以及時發現生產建設中的漏洞并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促進生產的進行。同時,通過對企業產品銷售情況的分析,經營管理人員可以促進企業的正確規劃,從而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3采油區作業經營管理向生產延伸的關鍵點
手機品牌經營管理論文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本土日化品牌經營與外資品牌還有著極大的差距,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到底是從此一躍不振還是堅持不懈屹立不到,這要求我們的本土品牌深刻地認識自己的不足,積極學習外資品牌經營的過人之處。因此,針對以上我國本土日化品牌所特有的問題,本文特提出了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正確樹立品牌意識。
一個知名品牌的六大特征是:品質優、特色突出、知名度高、信譽度好、市場覆蓋率高、附加價值高。品牌是企業整體素質,產品內在質量和外在形式的綜合表現,是消費者在無數次的購買和長時期的使用中驗證出來的。很多中國企業在品牌資源匹配上缺乏起碼的常識。首先就是喜新厭舊。中國企業對新品牌總是情有獨鐘,新品牌很容易出成功,因此往往中國企業推出新品牌就是老品牌沉默的時候。消費者在浮躁的心態引導下也迅速地做著不斷嘗試的新消費。
另外,中國的企業家中還有相當多的人單純地以為品牌就是打廣告,做活動,搞宣傳,做標志設計。他們以為品牌是市場部的事情,是給客戶看的。其實,品牌是與領導者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息息相關,是由內而外的。員工,經銷商,產品,組織體系,內部機制都體現了品牌,都是品牌的載體。因此,一個在外部可以感動消費者的品牌,在品牌的內部一定有堅實的基礎,有相應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有匹配的產品設計和市場營銷的理念,體現了品牌價值的各個維度。品牌必須形成自己的獨特人格以后才稱得上是一個有意識構建的品牌。其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中國日化品牌的品質和信譽度并不比外資品牌差。但由于品牌意識不正確,中國的很多企業人格特征模糊,只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些有可能互相沖突的人格表現,但是,都沒有對于品牌人格的自覺構建。我國本土日化品牌的粗放型和小規模宣傳,使得自身的知名度與外資品牌無法相比,也沒有告知消費者其價值所在,進而導致市場占有率不能有大的突破。由此看來,中國的本土品牌們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有一個長遠的發展,
首先要從意識上有所更新,明確品牌的含義,不僅要創出自己的品牌,更要創出自己的名牌。
第二,仔細研究消費者心理,立足己有市場,合理延伸品牌。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經營數據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