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聚居區建筑造型設計探討

時間:2022-02-02 10:13:09

導語:少數民族聚居區建筑造型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數民族聚居區建筑造型設計探討

摘要:在時代的發展和社會變革以及多元文化的交互影響下,貴州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現代建筑造型語言也不斷發展,產生了各種形式、語態和現象。這些實踐行為和理論探索有價值、有局限,也有不足。分析當下少數民族聚居區面臨的更加復雜的、多元的、不斷變化著的語境,利于在今后的創作和研究中,進一步探尋貴州少數民族聚居區現代公共建筑造型設計語言構建的思維和方法。

關鍵詞:貴州;少數民族聚居區;公共建筑;現代造型語言;構建;語境

現代主義的地區化,民族建筑的現代化是歷史的必然。貴州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公共建筑設計也必然無法脫離這樣一個歷史進程。然而貴州少數民族聚居區相對封閉,原生文化留存較好,其本身的文化多元,建筑形式多樣,加之時代變革、社會影響、文化融合兼具,因此與其他地區相比,其公共建筑的現代造型設計會遭遇更多的困境和面臨復雜的語境,但同時也會有更多的生長空間。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和說明

少數民族聚居區是指以少數民族人民為主聚集生活的地區。而本文研討的范圍包含貴州少數民族自治州、縣、鄉、村及少數民族集中生活的非行政區劃區域。貴陽因是貴州這樣一個民族省份的省會,必然會以某些民族特色的現代公共建筑體現省情,加之其周邊集中或分散居住了較多少數民族,因此,也會涉入其中。由于公共建筑具有較強的公共性,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藝術、社會活動等的物質載體,往往作為重要形象為某一區域“代言”,因此本文把其設定為研討對象。而其中又以文化類和標志性公共建筑為主。當然,例證時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普通類型建筑。

二、各種設計現象與困境

近年,不少建筑師立足貴州本土,結合貴州當地的民族歷史、文化和自然環境,對新地域主義和民族主義建筑理論與實踐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力求在現代化進程中延續民族傳統建筑文化。第一種現象最多,它直接復制、模仿和重現傳統。如西江苗寨等地的許多新建筑,全部按“古制”修建,或改變部分結構形式及材質,當然也包括給磚混結構的平房穿上“木頭衣裳”,戴上“青瓦坡頂帽子”的改造建筑。第二種現象是沿襲傳統建筑形態,但體量、功能以及與人體的比例關系已改變。如花果園西入口的鼓樓和風雨橋,凱里和都勻的公交候車亭等。它們即便使用了最傳統的造型語言,建筑也都會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現代性”。第三種現象是建筑造型主體無論在造型、構成方式還是材質、空間、功能等方面都采用現代語言,卻又直接取民族傳統建筑的屋頂、構件置于建筑頂部、門頭、梁柱等處,甚至把完整的建筑單體搭接、組合于建筑頂部或局部。這一種形式語言的應用相當廣泛。典型的如黔東南民族博物館、體育場、印江民族體育場還有玉屏、大興、印江、平壩高速公路收費站等。第四種現象是建筑造型完全現代,為照應少數民族傳統,在建筑局部以少數民族題材、浮雕、紋樣進行裝飾,但這些裝飾部分本身進行了新的創作。這一類建筑如原貴州民族博物館、貴陽市圖書館、青巖堡的部分建筑等。第五種現象是脫離對民族建筑本身的參照,以少數民族圖騰、器物、紋樣進行組合,對牛角、蘆笙、嗩吶、銅鼓、銀飾、面具等元素直接、簡單組合應用。這一形式的實例如巴拉河公路入口景觀。第六種現象是建筑主體造型采用純粹的民族傳統建筑形式語言,但各個傳統建筑單體進行重新組合、排列,建筑總平面依據民族元素而產生新的形式,再設置民族特色或現代氣息的裝飾構架、環境小品。氣質和裝飾內容的入口、裝飾柱、構架以及現代景觀等。這一類建筑如多彩貴州展示中心、凱里民族風情園主體建筑。第七種現象是取傳統建筑意向,更加含蓄地照應傳統。比較典型的有貴州民族文化宮、花溪迎賓館、銅仁機場等。第八種現象是建筑造型語言更加抽象、隱晦,創作來源不一定局限于民族建筑,更多地是對人文、歷史、自然、地理環境的結合和映射。如省博物館新館、貴陽機場新航站樓、黔西南民族文化宮方案等。第九種現象是傳統意蘊較弱,更多地以國際主義、現代主義的設計語言參與建筑造型,或完全丟失地域性與民族性。

三、所遭遇的困境

緣于旅游業和風貌塑造的動機,貴州民族聚居區的許多地方利用“方言”大量模仿的民族建筑,使得建筑的現代性、創新性缺失。而一些公共建筑直接借用民族建筑語言,改變傳統材質和結構形式,放大傳統建筑體量,使固有的建筑比例失調,與人體可對話的比例關系打破產生了一種“反文化”的行為。將民族建筑元素和單體與現代建筑造型主體相組合的造型語言較為直白,是初級的形式語言。但由于它強烈的民族特征,能直觀的“看圖達意”,所以又往往會被決策者和普通民眾尤其外來者接受,這種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現代公共建筑語言的發展。黔東南民族體育場、世博會貴州館等建筑采取邀請民間工匠按古建木作方式對傳統部分進行施工的方式來貼近傳統。但傳統工藝的逐步失傳會使這種設計思路的實現越發艱難,同時增加造價,也使造型設計更依附傳統。在城市中大量設置完全民族風格的候車亭等建筑,丟失了民族建筑本身依賴的環境,也無法獲得群體建筑的聚合效應,顯得十分孤立和突兀。利用民族題材的壁畫、浮雕、器物、紋樣、圖案對現代建筑進行裝飾,是一種較容易關聯傳統的方法,但塑造的建筑形象卻不一定整體,為了裝飾而裝飾,難以引發人們的共鳴。在民族聚居區使用民族圖騰、器物進行建筑、景觀創作的現象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尤其局限在銅鼓、牛角、蘆笙等極為有限的民族元素上,且手法具象、直白。還有一部分作品會簡單地把一些民族符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造型,如把銅鼓和頭部裝飾的銀飾進行直接拼貼,是一種粗暴的創作方法,缺乏整合的力量。采用明確的民族傳統建筑形式語言進行重組的建筑造型,民族特征明顯,建筑色彩、形象明確,單體與群體之間容易諧和,但因為現代功能要求,必然會使建筑細部和整體之間、各功能空間產生一些矛盾。部分傳統建筑單體主要為了風格、造型服務,卻不易發揮實用價值,有可能成為“擺設”。取傳統建筑意向而不是直接模仿,不局限于借鑒傳統建筑而拓展更廣闊的創作思源,是較高級形式語言產生的前提,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在這種形式下,于傳統與現代兩極向度的把握上卻很難。過于描摹傳統,容易被判定為缺乏創新意識;過于變化與大眾文藝加工,又不易在新形象中解讀傳統。同時,新的建筑造型要做到整體、完美而有文化內涵,要能形成民族文化認同,實屬不易。由此,對造型語言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就連普遍被大家認可的依據侗族鼓樓而進行創作的貴州民族文化宮,其整體造型和細部裝飾的統一性、頂部造型及其與主體造型的組合形式、比例等問題,還可以作進一步研討。現代公共建筑講究理性、強調功能,忽視民族文化層面,輕視周邊的原在環境與建筑,采取國際主義設計手法,與地域文化對決,整體建筑形象趨同。其新的建筑語征,往往在制造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和強烈的視覺刺激后遺留著虛無和空泛。

四、需應對的語境

少數民族聚居區現代公共建筑造型設計語言所關聯的語境要比非民族地區或其他地區更為復雜。有經濟、政治、文化、觀念、審美、發展等因素,也有文化融合、社會變革、民族意識、地域特點在內的綜合因素的影響,還有外來經濟、文化的影響。復雜語境下的設計行為常常表現得矛盾、曖昧和游離不定。其語境的復雜性和多元性具體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特定的高原山區地理環境,環境多樣、氣候特征明顯。受地理條件的限制,保持了良好的生態風貌和民族原生文化。在構建新的建筑造型語言時,需綜合考慮山地、生態、地域、民族、現代等要素,但民族化、本土化程度應比別的地區更加強化。二是貴州除漢族外,有著苗、侗、布、彝、水、仡佬、土家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85%。其分布特點為成片聚居,交錯雜居。民族內涵豐富,民族風情異彩紛呈。具備獨特、多樣、神秘的文化、風情、習俗、服飾、節日、建筑等。民族文化的多元,增加了建筑造型語言的表達的難度,但也提供了更多的創作源泉。三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有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村寨聚落形態多種多樣。黔中地區有巖石建筑,黔東南地區有干闌建筑和吊腳樓,黔北仡佬族、銅仁土家族、黔西彝族、黔南瑤族的民居都富有特色。建筑一般都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和尊重自然的環境特色及結合山形地勢的建筑空間特色,還有利用自然條件、就地取材的營造特色。這說明可以直接借鑒的建筑造型本體語言的復雜多樣。四是由于交通和信息的進步,少數民族聚居區原有相對獨立的文化圈體被打破。發達地區與民族地區之間、各民族聚居區之間、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各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融合加劇,建筑形態也互相借鑒、模仿。漢族地區“民族建筑”所走過的三個不同歷史階段,在今天的少數民族地區正以某種同時呈現的方式存在。如何借鑒并區別漢族傳統及現代建筑造型語言?不同地區同一民族的公共建筑如何表達個性?同一地區的多個民族又如何協調其文化在公共建筑中的體現?是以哪個民族的文化為主還是綜合表現?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在彰顯民族文化的同時又如何體現自身的性質和創新性?民族文化的交互影響,使得創作時對于文化的選擇、甄別、照應產生較大難度,公共建筑的文化、主題、形態確立也更加復雜、困難。五是當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全球化思潮的沖擊,同樣呈現出許多具有國際色彩的設計思想和作品。民族地區的民眾既有民族文化的根性,又有求變的訴求。一部分力量堅持對固有建筑文化的堅守、強調和放大,一部分力量又傾慕于現代建筑文明。因此,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公共建筑往往并存國際化設計手法和本土傳統設計意識,兩極分化明顯。六是現代文明的沖擊及城鎮化的發展,使得少數民族文化、生活、生產方式正逐漸改變。原有影響建筑生成的條件諸如地理環境、材料、民族文化、稻作文化、技術等在不斷改變。快速發展使傳統建筑緩慢而有機生成的系統被打破。擺脫欠發達,走向現代文明與留存古老民族文化間客觀地存在矛盾。在現代建筑生成的過程中需要重新定義自身價值認同感的心理需求,建立對自身文化的信心。

五、結語

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直重視“變”的思想,變是一種永恒的規律。從來就沒有恒定不變的民族傳統。我們無法阻止民族文化的交互影響、融合分化與異化,我們也不必憂慮少數民族聚居區各種現代建筑造型設計語言發展面臨的復雜語境,而應立足于少數民族的當代訴求和民族傳統精神的深層次思考,重新定義自身價值認同感的心理需求,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以多元化的語態和復合理念、前沿思想和綜合手段來應對。

參考文獻:

[1]羅德啟.貴州民居[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06).

[2]曹勇.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民族建筑”概念的語境流變[J].首屆中國民族聚居區建筑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2010.

[3]杜海斌,林濤.淺談民族傳統與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地位與作用[J].工程與建設,2008(02).

作者:范昭平 單位:貴州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