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工程類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6-30 04:23:59

導語:路橋工程類課程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路橋工程類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1引言

職業教育信息化是構建國家教育長遠競爭優勢的戰略舉措,是適應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要求,是提高老師和學生信息素養、崗位信息技術職業能力和就業創業技能的緊迫任務,是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是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支撐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基礎,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1]。為推進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逐步實現職業教育信息化,全國各高職院校開始了課程信息化建設熱潮,讓教育信息化、教學信息化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從規劃到課堂的落地。作者長期從事于高職路橋工程課程教學,在本文中以《工程測量》為例介紹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過程,總結信息化教學設計經驗,反思信息化教學設計和實施方案,以提高高職課程信息化建設水平。

2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分析

在進行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前,必須要進行設計分析,它是信息化設計的前提。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分析包括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和教學方法手段分析。

2.1學情分析

在課程信息化教學中,學生是知識構建、知識吸收和內化的主體,是信息化課堂的主角,是與教師情感的交流者,與同伴學習的協作者、合作者,其學科基礎知識和信息技術掌握程度,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直接影響信息化教學設計中各個環節[2]。因此,在學情分析中,必須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原有技能水平、信息化能力、思維認知能力、身心情感等各方面進行分析。在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信息化教學中,學情分析的重要性體現得尤為突出。因為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各高職院校生源類別多樣化和結構多樣化,其專業基礎和學習能力差異性很大。以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為例,路橋工程類專業的有普通高考統招生、技能高考學生、單招學生、“3+2”中高職銜接培養學生等四種不同生源,技能高考學生、單招學生和“3+2”學生在進入高職以前已經學習了《工程測量》基本操作,且測量技能已經達到一定水平,而普通高考統招生在《工程測量》學習方面是零點起步,其學習基礎完全不同。

2.2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分析決定了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總方向,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手段、學習情景和學習評價等選擇和設計都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來展開[3]。教學目標分析對于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而言,主要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職業素養目標。以《工程測量》課程為例,其知識目標是讓學生掌握高程、角度、距離、坐標等基本測量原理和方法,掌握控制測量、測圖繪圖、施工放樣等基本流程和方法;技能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全站儀、水準儀、GPS等測量儀器的使用,具備解決工程建設中各種實際測量問題能力;職業素養目標是培養“下得去、留得住、能吃苦、干勁足”的測繪人。此外,對于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內容,還需進行詳細的教學目標分析。

2.3教學內容分析

在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中,通過教學內容分析,可以整合優化課程教學內容,項目條理化課程教學知識點和技能點,分清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學習的《工程測量》為例,其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工程測量基礎知識、基本測量技能、專項測量技能和綜合測量技能,其中工程測量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程測量基本概念、點位確定基本原理和測量工作原則等,基本測量技能包括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坐標測量等,專項測量技能包括控制測量、測圖繪圖用圖和施工放樣,綜合測量技能包括道路工程測量、橋涵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管線工程測量等。其中,對于整個課程而言,其重點在于通過基本測量技能的學習,專項測量技能的訓練,提高其綜合測量技能,難點在于綜合測量技能的提高。此外,在每個教學項目中,還需對每個子項目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更加細化教學內容,更加明確教學重難點。

2.4教學方法手段分析

傳統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指導法、演示法、參觀法、練習、實驗和實習作業等方法,其各有所長[4]。然而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需根據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和教學內容分析的結果,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特點,根據課程信息資源積累量,學校信息化硬件環境和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現狀,篩選能有效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其中,特別需要總結傳統教學方法很難解決的但是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等容易實現的教學難題。高職學生理論基礎普遍較為薄弱,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訓練其職業技能,以培養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中,多采用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或者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工程測量》教學中,采用傳統的講授法,出現了理論和實操脫離,內業和外業分離,軟件和數據虛擬等問題,導致教師不好教,學生學不好。而信息化資源豐富直觀、信息化手段方便快捷、信息化技術成熟普及,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通過信息化手段,應用信息化技術,安排各個教學環節,綜合應用項目教學法、演示教學法、仿真訓練教學法等。

3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

3.1信息化教學情境設計

建構主義認為,學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學習者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他們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或順應當前學到的新知識,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了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5]。因此,情境設計是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第一設計環節。在課程信息化教學情境設計中,需要收集積累大量課程相關的信息素材,充分利用文本、圖像、音頻、視頻、人工智能、三維建模等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已有條件,設計創建情境,以此激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聯想,完成知識的“同化”和“順應”。信息化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方法主要有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故事情境、創設模擬情境、創設協作情境等方法。在課程信息化教學情境設計中,可以綜合應用幾種方法。例如,在《工程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教學設計中,提出“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到地圖?”,“從百度地圖中我們能得到什么信息?”“手機中地的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是怎么產生的?”等一系列的提問,讓學生打開自己的手機地圖,展示各個城市的交通旅游地圖等,讓學生在地圖的環繞中,對地圖產生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坐標放樣”中,設計由一荒地到高樓大廈建成的快鏡頭,虛擬施工現場場景,讓學生在這種模擬情境中,擔任測量主管、儀器操作員、施尺人、數據記錄員等不同角色,讓學生在施工現場的模擬環境中體驗感受的不同角色。

3.2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設計

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設計是對教學步驟的分解與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是信息化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是教師“導演”與學生“演員”共同完成信息化課堂教學的腳本,直接影響信息化教學的效果[6]。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具有知識實用性、職業針對性、目標多元層次性、課程內容動態更新性等特點。因此,在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的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設計中,可以采取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過程設計,它是以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以任務驅動,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地獲取信息、制訂計劃、實施計劃、評估計劃,在自己“動手”的實踐活動中,掌握專業知識,提高職業技能。例如,在《工程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教學設計中,將完成一幅地形圖的測繪為任務驅動,將教學過程設計為課程導入—→視聽體驗—→同步操作—→技能訓練—→考核評價—→互動交流—→小結與作業等幾個環節,并對每個環節進行了時間分配,讓學生掌握了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流程,提高了測圖繪圖能力。在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的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設計中需注意以下幾點:在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教學過程設計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做中教、做中學,教學做一體,必須體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設計不同于課堂設計,它是課堂設計的擴展,包括課前信息素材的準備和課后反饋;課程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設計的教學過程設計并非一堂課的設計,而是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需要融會貫通各個知識點,讓學生在系統化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實現教學目標;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設計不能一成不變,需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不同進行靈活調整。

3.3信息化教學評價設計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效果反饋,對其設計直接反應教學的效果。通過教學評價,教師能夠總結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的優缺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因材施教,優化教學設計;通過課程教學評價,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學習成長軌跡,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總結自己學習經驗,反思自己的不足[7]。在信息化教學評價設計中,可以利用數據統計工具自動化學生成績、學生反饋等信息,使教學評價更加直觀,減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可以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微博、微信、QQ等信息溝通方式,實現教學評價的及時性和多方位性。例如,在《工程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中,根據“重結果,更重過程”的原則,設計了“突出過程,講求實效”的考核機制,通過檢查入庫、考核表格、QQ評價等方式實現小組之間、組員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評價,還通過微博、論壇讓校外專家、企業同行等評價學生地形圖成果。在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評價設計中需注意以下幾點:信息化教學評價需以學生為中心,重結果,但更重過程,重視學生的參與度,興趣和態度轉變,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教學評價需跟蹤學生發展,系統記錄學生技能水平、實踐能力、職業素養等成長記錄,并根據學生變化動態調整教學評價方式;信息化教學評價需全方位、多層面、多樣化,綜合考慮學生、教師、家長、學校、社會等不同主體和層面;信息化教學評價后,必須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改進建議,以科學的、恰當的、具有建設性的方式反饋各主體,形成實施發展性的信息化教學評價機制。

4信息化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通過對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單招省、普通高考統招生和技能高考生三類不同學生進行了學情分析,分解《工程測量》課程教學目標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職業素養目標,項目條理化課程教學知識點和技能點,分清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靈活采用教學方法,對《工程測量》課程設計了25個情境,制作了17個微課,設計了12個評價表格,綜合應用視聽感受、同步學習、任務驅動、仿真訓練等手段,充分利用了網絡、通信、多媒體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圖片、視頻、音頻、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信息資源,采用任務驅動安排教學過程各個環節,完成了60個課時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工程測量專業三位老師根據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編寫了教案,實施了信息化課堂教學,帶領學生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通過“學中做、做中學、工學結合、學做合一”,讓學生逐步掌握工程測量技能,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實現教學目標,并逐漸形成“信息教學融合,技能素質并重”的特色。學生普遍反映感興趣了,容易學了,老師普遍反映容易教了,效率也高了,《工程測量》教學測評的成績居于全校前列。

5結束語

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應用于實際課程教學,效果良好,但課程信息資源的積累、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信息手段的更新、教學評價的合理優化等還需在今后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中不斷改進,也是今后努力的目標。

作者:劉莉淋 單位:武漢交通職業學院交通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王釗.現代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的設計與實施[J].職教論壇,2014,(30):72-75.

[2]王亞玲.信息化教育理論體系的形成與重構[J].中國成人教育,2014,(05):22-23.

[3]王欣,楊澤偉.關于職業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探討[J].職教論壇,2014,(05):76-78.

[4]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01):58-64.

[5]李海峰.基于變構學習理論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從ALID模型構建到應用實證剖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3,(09):89-94.

[6]王俊美.信息化背景下項目課程課例開發研究——以五年制高職《自動控制系統及應用》課例開發為例[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4.7,(7):31-34.

[7]李鳳來.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原則與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06,(08):120-121.